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世安稳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落雨秋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97 KB   上传时间:2013-10-27 11:37:44

  “这么想就对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也别整日的担心他们了。”太后亲热地拍拍戚贵妃的手,然后对一旁的老嬷嬷说道,“玉嬷嬷,赶紧把我给老五媳妇准备的手镯拿上来。”

  皇后笑着看了谢意馨一眼,说道,“戚妹妹,母后她老人家说得对,有这么一对孝顺的孩子,你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众人讶异地看向皇后,这些年皇后已经极少如此赞美一个人了,虽然这好话说得不明显。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才是真正用了心的。

  连谢意馨都难掩惊异,皇后什么性子,她自认还是比较了解的,怎么今天——

  皇后丝毫不在意这些人的目光,谢意馨这个女娃投了她的眼缘,她不介意帮这孩子说两句好话。即使自己不说,相信凭这孩子的心性,一样会过得很好。

  戚贵妃很快回过神,笑道,“那臣妾在此就承蒙皇后姐姐的吉言了。”

  “你们两个快别在那夸来夸去了。”

  皇后戚贵妃两位在宫中的份位最高,旁的人不是想插嘴就能插嘴的,即使是君南夕与谢意馨这对当事人。此时还能打趣的,除了太后,不作他想。只见太后接着说道,“皇后,你是老五的嫡母,贵妃的福气难道就不是你的福气?难道老五夫妇以后只孝顺母妃不孝顺嫡母?”

  “儿臣/儿媳不敢。”君南夕谢意馨同时说。

  闻言,皇后乐道,“对,母后说对了,我也是个有福气的。”

  没一会,宫女便捧着一只盒子上来了。示意谢意馨伸出手,她照做了,由着宫女们给她戴上了那对手镯。

  翠绿灵动的手镯衬得谢意馨一双素手越加的白如锆雪,仿若晶莹剔透到了骨肉里,别具一番美感。

  不少在场的女人看得眼神一热,她们还真不知道不及白玉的翡翠戴起来那么好看,都寻思着呆会散了便回宫找找,看有没有翡翠做成的手串。

  见到谢意馨戴得那么合适,太后满意地点头,“嗯,哀家的眼光不错,这手镯果然很衬老五媳妇。”

  “谢太后赏赐。”谢意馨福了福身。

  “太后的眼光自然都是好的。”众人奉承道。

  此时翡翠的价值远远不及白玉,太后扫视了一遍,见众人虽然嘴上恭维,但难免流露出一丝不以为然的神色,不显明,但细看还是能看出来的。于是她微微一笑,对君南夕谢意馨两人说道,“这对翡翠手镯虽然不及白玉贵重,却是当年太祖爷送给哀家的。今日赏给你们,是希望你们婚后事事顺遂,平安和乐。”

  两人又谢了一次礼。刚才镯子一入手,谢意馨便能感觉那股属于上品翡翠的清凉脂腻之感。如今的翡翠饰品价格都不高,直至殷慈墨当上了摄政王妃后,由于她对翡翠的热爱与推崇,才让翡翠的价格一番再番,渐与白玉的价值持平。他们如今要不要先囤积一批翡翠呢?谢意馨摸着手镯,想得出神。

  太后给出了赏赐之后,其他人也陆续出了一回血。

  太后满意地看着老五夫妇收得满满档档的礼,摸了摸微凉的茶杯,顿了顿,并不饮,而此时,一杯热茶递到了她跟前,把先前凉的那杯换了下去。

  太后笑着接过,喝了一口。而此时,谢意馨他们的礼也收得差不多了。于是她叹道,“还是明妃你伶俐,伺候哀家也够用心。哀家啊,离了你,那是吃不好睡不好啊。”

  众人这才注意到站在太后身旁一向没什么存在感的明妃。

  明妃羞涩地道,“太后,臣妾哪有你说得那么好啊。臣妾只是做些端茶倒水的差事,当不得太后如此夸赞。再说了,臣妾可是冲着慈宁宫小厨房的美味点心来的。您不让臣妾做些事,臣妾吃着点心也不安啊,就怕哪天您不给臣妾吃了。”

  “呵呵,原来咱们明妃还是一只小馋猫呢。”太后打趣。

  谢意馨眯着眼,光明正大地打量起明妃来。只见她三十出头,气质婉约,和戚贵妃的气质有点类似,但不及戚贵妃,无论品貌。其实谢意馨一进殿内,就认出明妃来了,这是景王的母妃呢,她如何能忽略?

  谢意馨一边打量,脑中却不断地回忆起她的生平。

  明妃大名苏丽雯,入宫时乃五品鸿胪寺少卿之女,在这些背景显赫的宫妃中,家世并不显。

  她温婉动人似小家碧玉的气质也让她得宠过一段时间,后来戚贵妃进宫,周昌帝就渐渐地少去她那了。她失宠后,凭着她雷打不动的耐心与诚心,得已时常伺候在太后跟前,又能因为她的厨艺及女红极为出色,而且为人也细心,太后渐渐地离不得她了。

  在前后的二十几年里,也一直是她在太后身边鞍前马后地伺候着。

  太后对她也不错,据说连明这个称号还是太后开口向皇上求的。

  明,日月也,美好也。

  上一世,在不知情的人眼中,她的确是当得起这个封号的。

  可谢意馨知道,没有一个人是天生愿意当奴婢侍候人的,除非她为了生存逼不得已。没有生存问题而姿态放得越低,所图就越大。这样的人,得势后,反弹也就越大。

  想想上一世,明妃升太后之后的所作所为,无一不印证了这一点。

  君景颐登基后,尊明妃为太后,尊原太后为太皇太后。

  在外人看来,难得的是,熬出头的明妃,对太后一如继往的恭敬。

  可惜太后福薄,在周昌帝大行后,心情一度抑郁,身体也不好,最终于一年后薨了。期间,一直是明妃这个太后在跟前伺候着汤汤水水。

  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不赞明妃太后仁孝的。以致于后来太后越过皇后蒋初篮独揽宫权时,满朝文武及世家是分成两个派系的,一个是支持皇后的,一个是支持太后的。后来皇后示弱,退居二线,由着当时的摄政王妃殷慈墨对上太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如果明妃真那么仁孝,后来的一切,确是她该得的。

  但谢意馨知道事实的真相并不是这样的,这缘于她无意中从太皇太后的贴身宫女得到的一纸手书。

  看了手书,她才恍然大悟,是了,太后薨的时机太凑巧了,完全成就了明妃一世的美名啊。

  看完手扎的时候她就在想,明妃对太后一定是极恨的吧。不光是太后作为长辈,只要她活着,就会一直压在她头上。更因为太后见证了她太过卑微的前半生,明妃又如何肯留着她来不断地提醒刺疼自己呢?

  其实这深宫中,谢意馨看来,最明白的不过是现皇后秦明湘了。

  她在君景颐登基受封圣母皇太后之后,就以给大行皇帝祈福的名义去了五台山清修,避开了这一切,可是因为有秦家,谁也不敢小觑了这位。皇后算是宫中最有福气的人了。

  就在谢意馨沉浸在回忆中的时候,慈宁宫的气氛越发地和乐融融。而明妃一直周到细致地服侍着太后,空档时,总会不自觉地打量着众人。

  无意中与谢意馨对上时,还对她和蔼地笑笑。

  谢意馨的嘴角弯起一个意味深长的角度,也难怪明妃后期会得意忘形,一个人忍受着一件事忍了二三十年,已经够难得的了,能够忍一辈子的人确实不多。明妃,算是比较成功的了吧。

  明妃收回目光,跟在太后身后温婉地笑着,并不再与谢意馨对视。因为谢意馨的目光,让她有种无所遁形的感觉,这让她很不舒服。

  

☆、64更新更新

    从宫中回来,走动了一上午的谢意馨也略感疲惫。回到府中,与君南夕一道换上常服,相对着坐在窗炕上,喝了一口春雪用以前的雪水现泡的茶,谢意馨放松地暗暗吁了口气。

  亏得晋王府里也没有什么侧妃侍妾的,要不然一会还得应付这些人,谢意馨暗自庆幸,抬头看了对面的君南夕一眼,暗忖,这也算是嫁给君南夕的一个好处么?

  君南夕的视线落在床榻上的大红喜被上,神情若有所思,丝毫不觉谢意馨正看着他。

  “那床喜被,用的是什么被芯?”君南夕状似无意地问。

  这床被子的不同,他昨晚就感觉到了。这是谢意馨的陪嫁,被芯用的是什么她应该清楚才是。

  他感觉到了?谢意馨略带惊讶看着君南夕,才一晚,他就察觉了,观察力挺敏锐的。

  “你这被子用的不是木棉。”君南夕带着笑意,肯定地说道。

  “是的,你说对了,这床喜被里面的被芯我用的是棉花,不是木棉。”

  棉花?君南夕疑惑了,大昌国有这种东西吗?

  谢意馨点头,“嗯,棉花和木棉一样是一种植物,它们的果实也有点类似。只不过棉花比木棉轻,用来做棉衣做被子,那是最好不过的了,而且保暖。”

  这些棉花是她去年从断指山找到的那十几株,经过精心侍弄,产了十几斤棉花。去了棉籽,也就剩下□斤的皮棉了,后来又拿出了一些给家里的两个老人和翰哥儿每人做一身棉衣,剩下的就全做了被芯。

  犹记得把衣服给两老送去的时候,老爷子当时如聿的目光,以老爷子多年来的政治眼光,自然能看出这新种棉花的重要性。这东西,操作得当,可是能改变民生的。

  所以,翰哥儿那件被老爷子给扣下了。因为翰哥儿还是个小孩子,他担心小孩子没轻没重的乱折腾,让有心人钻了空子。

  “把被子打开,让我看看。”君南夕眼睛一亮,略带急切的道。

  见他似是明白过来了,谢意馨眼带笑意,没有叫人进来伺候,而是自己拿着一把剪子小心地剪开一角的线头。没一会,便露出里面白软蓬松的棉花芯。

  君南夕抓揉了一把那棉被,确实能感受到这玩意儿比木棉轻暖,他不由得微微一笑。

  大昌国注重历法,国家百姓许多事情都是依着历法行事的。所以每一年历法的推演的制定,都是慎之又慎的,而这个时候也是钦天监最忙碌的时候。今年的历法就在前不久才推演完毕,尚未晓喻民众。

  钦天监的监正告诉他父皇,今年大昌国的气候很不好,夏天会很热,冬天会很冷,超乎寻常的极端。通常夏天很热的话,冬天就会格外的冷,这预测是不是正确的,就看今年夏天就能略知一二了。

  周昌帝一想到每年冬天都要死人,而今年的冬天特别冷,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时,心里就很烦很担忧。

  这些事情君南夕都知道,也一直在寻思着解决之道,只是一直也没有什么眉目。夏天还好办一些,热死人的案例毕竟少。但冬天就难办了,御寒之物就那些,难有大的改善。

  而且他们父子俩担忧的还不止这些,还得担心北方的那些部落会不会趁机南下?毕竟天气太冷的话,牛羊也会冻死,那些人没了粮食,不得挥兵南下抢啊。

  此刻听谢意馨说起棉花,君南夕不由得神色郑重了起来。如果真如他所猜想的那般,这东西能救活多少百姓啊?而且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这么一想,君南夕看向谢意馨的目光带着一丝丝惊喜,“馨儿,你真是我大昌的福星。”

  他说她是大昌的福星,而不是说,是我的福星。这说明了君南夕从来没有想过利用这个事情来替他自己增加政治筹码。

  一字之差,意义完全不同。

  此时的君南夕决计想不到谢意馨是早有准备的,他把这一切归功于巧合归功于她的幸运。要知道钦天监的演算结果他也是前几天才知道的,他的姑娘难道能未仆先知?

  “馨儿,你们家还有多少的棉花种子?”

  “大概有几斤吧。”

  那十几株棉花能有那么高的产量,全归功于上一世殷慈墨为了增加已方的政治筹码,教给了朝庭一套高产的种植方法。因为朝庭的大力推广,谢意馨对此也知之甚祥。谢意馨正是用了那套方法让这十几株的棉花高产的。

  听到这个数目,君南夕眉头微皱,有些不满意。却也无法了,有几斤总比啥都没有强。

  “今天你也累了,一会用了膳后,你歇歇,我有点事,需要进宫一趟。”君南夕体贴地说道。

  谢意馨哦了一声,知道他这是打算进宫找周昌帝商量去了,“事情不急的话,用了膳再去吧。”

  “不了,我进宫后去母妃那里用也行。”君南夕摇头,转眼见谢意馨略带失望的神色,不由得安慰道,“你乖乖在家,晚上我尽快赶回来陪你用晚膳,好吗?”

  谢意馨不甚满意地点点头。

  “对了,这棉被借我一用。”说完这些,君南夕匆匆进宫去了。

  目送君南夕离开后,谢意馨心情很好地让下人摆膳。

  春雪有些莫名,王爷都进宫去了,留下主子一个人用膳,主子怎么还那么高兴啊?

  春雪不知道她的主子正为了计谋得逞而高兴呢。

  谢意馨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抢占先机,让君景颐殷慈墨等人的算计落空!

  如果她所料没错的话,只怕这段时间,君景颐与殷慈墨两人正在琢磨着如何利用这棉花为他们谋取最大的利益及政治资本呢。

  棉花迟早是要被皇室重视进而推广起来的,谢意馨所做的,不过是让这个过程提前了而已。

  她做出这个决定,并不是以牺牲她的或谢家的利益为前提的。相反,这是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决定。

  就算周昌帝重视了,棉花种子还是掌握在他们谢家的手中呢,朝庭能做的便是收购谢家今后产出的棉花。

  由周昌帝与君南夕主持的朝庭,作风还算清廉正派,不会强取豪夺别人的东西,也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即使是拿了某个百姓的东西,也会给予相应的补偿。这回谢家献出来的棉花亦然,当然,这个补偿可能相对于不公开棉花这一作物所产生的利益来说略低,但谢意馨愿意。而谢老爷子在得知殷慈墨三皇子一派也在种植棉花后,也果断同意了把棉花这一作物上报朝庭的决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0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1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世安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