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郡主的邪夫们_分节阅读_第181节
小说作者:宝春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13-12-21 19:51:50

  瞧,幸福的一家子。

  紫薇眯着眼,津津有味的瞧着这一家子。

  公子不知何时来到了紫薇的身边,见到她的脸上也受到了感染,估计她想起了自己在王府的生活,脸上露出了幸福之情,

  公子转动着手中断了一截的绳子,许久闷声不语,紫薇怕他为银票烦恼,用手肘撞了撞她:“银票不用愁了,眼下有一个办法可解燃眉之急。”

  公子挑起眉,别有深意的看着紫薇,嘴角勾起一抹浅笑:“何法?”

  “募捐筹银修桥。此法最快又便捷的可解决眼前的问题,马上天就要黑了。不能拖延,否则会误事的。”

  紫薇在心里盘算了一番,把自己的七万两都捐出来,还差四千两,余下的空缺可通过捐款的形式补齐,在天黑之前把桥修好是不成问题的。

  回府专门将此事向父王禀明,叫父王向朝廷递上奏折,希望朝廷关心百姓的疾苦,涉及到民计民生的问题,事无巨细应责成当地官府管辖治理,不能互相推诿,让百姓骂人。

  张伯郁闷许久的脸,闪过一丝亮光:“姑娘聪慧,此主意甚好。”

  “事不宜迟,张伯你到车上把纸笔墨拿出来,我来写几个字。”

  “好嘞”张伯应着,快步从马车上把纸笔墨拿下来,将一张大纸放在一个木箱上铺开,公子上前为其研磨,紫薇弯下腰,挥毫波墨,笔走蛟龙,洋洋洒洒的在木箱上写下了“募捐修桥”

  “呵呵呵,姑娘一手好字,令我开眼了,这一下余下的银两应该有着落了。”公子放下手里的墨条,看着“募捐修桥”这四个大字,心有灵犀一点通,很快明白了紫薇此举的意义。借助百姓的力量解决老大难问题。

  “百姓的力量是无穷的!”

  “募捐修桥”的木箱摆在路中央,路上行人走来走去望着这一个木箱,觉得新鲜新奇,纷纷围上来凑热闹。

  紫薇就站在这里直指桥上的护栏,对着围观的众人说道:“叔叔伯伯,你们好,我是京城人士,今日巧过贵地,此桥因年久失修,护栏已经腐烂,给行人带来安全隐患,一年前,这一位公子也是因这个原因,绳子断裂失足坠入湖里,幸好被救起。今日公子路过此地,见此桥还无人修理,心存善念,就把自己买货的七万两银票全部捐出来,把左边的护栏给修理好了,因此项工程太大了,耗费银两过多,右边的护栏差银两修好。”

  张伯也在旁边帮腔着:“是啊,这一位姑娘所言属实,公子和姑娘宅心仁厚,一心为百姓着想,公子为了这一座桥已经花费了七千两,我们回京的路费也没有了。”

  卖桃子的大叔坐在桥头青石板上,取下帽子扇着,很有感概接着说道:“是啊,刚才有一个小孩子差一点不慎掉入湖里,幸好这位姑娘相救。”

  “官府为何不管?出事的时候,我们早给官府上报过,可至今都无人过问?”

  “你说怎么办?”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大家都开始关注此事了,紫薇心里开始盘算着,然后就开口了:“曲水桥连接京城和锦城,此桥地理位置很重要,两地官府都有责任来修桥,也许资金没有到位,直到现在此桥还是无人问津,给出行的人带来不便。我们不能坐等官府来管,也要尽一个当地居民的责任,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左边护栏是公子出资换好的,我愿步入公子的后尘出资七万两。修右边护栏。”

  人们嗡的一下议论开了“公子和姑娘宅心仁厚,积善行德,真是我们两地的大贵人。”

  “这一下好了,我们出行安全了,也不怕担心天黑走夜路掉到湖里了。”

  “官府哪里管我们老百姓的死活,也不知我们交上去的税银弄去干什么?我们这里发生了水灾,旱灾,也不曾看见官府的银两,用来赈灾。官府怎可把银两用来修桥?”

  再谈下去,人们就在这里感叹着时局的不稳,估计官府把府库的银子盘算来盘算去,把银两用在关键的地方,官府的人普遍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这一座桥没有垮塌就可以使用,百姓出行还可以将就,因此两地的官府都不愿过问此桥,谁过问谁掏银子,说来说去,还是不愿为老百姓掏银子。

  “哎,当官不为民,不如回去卖红薯。”紫薇想破了头,也不知这一句经典的话出自哪一位县老爷的口里,这一句用在这里真是贴切不过。

  卖桃子的农夫,站起来,冲着紫薇喊:“你说,怎么弄,我就来干。”

  紫薇望着一群热血汉子,感叹万分,她沉吟了一会儿:“由于我们都是远道而来的,资金有限,算了一笔账,我出七万,还差四千两,如果凑齐四千两,我们就可以开工,赶在天黑之前,桥就可修好使用。”

  “姑娘,只要你发话我们就干,只剩四千两,好说,大家凑凑。求官不如求己,大家齐动手。干啊。”

  中年汉子把担子往前面一推,把篓子上的盖子揭开,里面摆满了一个个红艳艳的桃子,他弯着腰每人一个桃子:“这一些桃子是我自家院子种的,今日将这些桃子分给大家,算是我献上一份爱心,尽一份责任。”

  农夫带了一个好头,马上人们跟着吆喝起来了,人们群情激昂,个个愿意捐资修桥。

  “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大家齐心协力为自己修桥。”

  “愿意出资一百两。”

  “我愿出四十两。”

  “二十两”

  “十两。”

  ……!

  不等紫薇再多言,说一些客套和场面话,人们就已经纷纷的从袍袖里掏出来一百,四十两……银子,准备塞进捐款箱里。

  百姓的善良深深的感动了紫薇,她心潮澎湃,望着一群日夜奔波、辛苦劳作,被太阳晒得黝黑的朴实的脸庞,心生感激。

  一张张朴实的笑容在她眼睛晃动着,触动了她内心深处最为柔软的一面,谁是最可爱的人,老百姓才是最可爱的人。

  她灵机一动拿起笔,对着众人答道:“等等,把每一位捐款的人的名字报上来,我要贴在桥上,让人们记住你们。”

  捐款箱很快被银子塞满了,张伯抱着捐款箱,驾着马车赶往店铺,重新购买绳子。有些银子不够,店铺老板听说他们是为了修桥而捐资买绳子,也十分慷慨,免去了一些银子,也算上自己的一份,尽心尽力为百姓做实事。

  张伯大喜,买好了绳子,赶回来,大家七手八脚一起,将箱子从马车上卸下来,齐心协力把烂绳子扯掉,重新换上了新绳子。

  桥的两边换上了新绳子,新的护栏在桥两边随风摆动着。

  紫薇及时把众人捐款的名单贴在桥上,众人纷纷围上来,看着自己的名字在公告栏上,个个露出愉悦的笑容。

  农夫挤到紫薇的身边,用崇拜的眼光望着纸上一个一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他不好意思的悄悄央求着:“姑娘,你的字写得真是好,可以把你的笔墨给我留个纪念吗?我要拿着笔墨教育我的儿子,要他好好读书,好好做人。将来长大向姑娘一样有学问。”

  紫薇笑眯眯的把笔墨递给了农夫:“老伯,谢谢你,这个笔墨送给你了留做纪念。”

  农夫接过笔墨放进篓子里,与紫薇道一声好,带着满足匆匆的踏入回家的征途了。

  一辆马车从修好的桥上驶过。紫薇坐在马车上,侧过身子望着他们募捐修好的桥,心里一阵畅快,这是她来到锦城做的唯一一件好事,这也是造福百姓的好事。

  公子坐在紫薇的对面,手里拿着一本书在看着。偶尔抬起头,眼眸落在她的身上,发现她转过头时,忙又低下头装着看书的样子。

  对他的变化,紫薇也装着没有看见,继续把头伸出去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欣赏着外面的风景,当马车慢慢的行进到了桥中央时,看见了桥中央写着曲水桥三个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

  紫薇心血来潮,拍打着窗棂,朝张伯的后背喊着:“张伯,停车。”

  张伯听到紫薇的呼喊有些急迫,勒住缰绳,轻轻的“吁”了一声,马扬蹄停下来了。

  公子见状放下手里的书,轻轻启口:“姑娘,天色不早了,不要再耽搁了。”

  紫薇仰脸,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笑笑:”我暂时还不想走,等我办完正事,再上车,不会耽搁的,我还想借道回府哪!我比你还急的。”

  公子觉得言之有理,也就不再阻止了,看着紫薇不知她想干什么?

  马车一停,紫薇冲着公子问道:“刚才我把笔墨送给了老伯,你这里还有笔墨没有?”

  公子随口应着:“有”也不问紫薇干什么,直接找到笔墨递给紫薇,她接过笔墨跳下车,来到桥头。

  紫薇在曲水桥三个大字的下面,举笔写下了“爱心桥”三个字,以此来纪念为此桥出资出力的人们。

  很快桥上又恢复了行人如织的热闹和繁忙的情景,许多的人经过此桥时,被周围的风景所吸引,有人从软轿上下来,步行来到桥边,靠在绳子上,向湖面遥望着,看周围的风景,十分着迷。

  正文 第三百六十六章 公子是谁

  湛蓝的天隐隐透出,温婉和煦和柔和的光芒。两城出行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有神态闲适的男子,衣裳华贵的美妇牵着孩子,窄袖绸带衣衫简约的少女打着一把花伞,路过此桥。

  还有三三两两的坐在桥墩上,扶着护栏散坐于桥边,这红的、紫的、白的、绿的、黄的裙摆和袍衫拖坠在桥下,映照在湖面,显得湖面清澈嫩绿,湖畔的杨柳交织在一起连绵起伏,别有一番情趣。

  曲水桥把锦城和京城连接起来了,桥两边热闹非凡。两边商铺和店铺,酒肆、青楼林立,一路过来,酒帘飘摇,小二搭着抹布立于酒肆正门,青楼的女子浓妆艳抹站在青楼门口,遥望着南来北往的客人,满面春风的迎接着客人。

  一座桥连接了两地,促进了两地的经贸来往,搞活了当地的经济。

  这也许就是人们口里所言的:要想富,先修路的缘故吧。

  紫薇倚在桥墩上,芊芊玉指扶在绳子上,指尖缓缓用力使劲的握着,粗粝的绳子勒得手掌生痛,平时最怕痛疼的她,这时心里生出了一丝慰藉,有一种很安全的感觉,似握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手指反复在绳子上摩擦着,体会着粗粝生痛的感觉,一种破茧而生的喜悦感情油然而生,将一颗漂浮不定的心留在了这根绳子上:生命是可贵的!珍爱生命的人也是热爱生活的人。

  这就是集两地众人之力,合力办成的一件大事!好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的力量大啊!以后要呼吁官府要成为百姓的官府,要为民办实事。”紫薇感叹着。

  公子听见紫薇的奇谈怪论,眼里闪过一丝诧异,这一位女子是何身份?敢如此大放厥词,呼吁官府要成为百姓的官府,她的这一番言论,如果被官府知道,说不定还会判个无事生非,蓄意寻绊滋事,被当地衙门当庭杖责几十,赶出县衙。

  衙门高高在上,衙门难进,理难讲,官府有权有势,随便找一个借口,百姓的日子就不好过,还会管你死活。

  在这里,百姓谨言慎行,百姓是不愿惹怒官府的。

  这位姑娘公然议论时政,指出时弊,真是自不量力,在老虎头上搔痒,活腻了。

  他一直在两地奔波,对百姓的心里摸得还是清楚的。虽然她的话说得好,大快人心,可是与时下人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谨慎的处事风格格格不入,显得与众不同。

  一位与众不同的姑娘!

  他的眼光一直落在她的身上,上下打量着她,心里的疑团越来越重。

  不吐不快,一吐吓一跳,她意识到了自己的胆大妄为,这一番过激的言论吓着了公子,不禁露出一丝歉意。

  转过头瞅了一眼一直在她的身边,默然不语。一直以自己的无声语言支持着她的公子,紫薇心生好感,心里的戒备慢慢的散去,新护栏是他们共同进退,一起努力的结晶,对她的感叹他应该会有同感的,想到这里,心里就轻松起来了。话也就开始多起来了:“瞧,曲水桥多美啊。刚才经过此桥时,怎么没有这样的感受?”

  公子温和的笑一笑:“此一时彼一时,那是人的心境发生了改变,事物落入你的眼帘自然也就不一样了,感受也就不同了。同样是一个湖面,因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湖面波光粼粼,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美就在人的眼中产生了。”

  “高论,确实如此,你知道吗?这可是我第一次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我现在的心情很是高兴。”紫薇诚恳的告诉了公子,她此时的心情,就是不想离开此地,她愿意在此地亲眼看见,人们度过此桥时的那种喜悦的目光。她被这种愉悦之情所感染,与之产生共鸣,她想把自己的心得说出来,与人分享。

  公子的眼光从湖面转到紫薇的身上,他也不催着紫薇上车,已经耽搁了好长时间了,也不必纠结着再多等一会儿了。

  他与紫薇产生了一种默契:你不催,我不走、你不走,我是不会催促的。

  他就这样静静的在紫薇的身边,陪伴着她,与她一起享受着劳动后的喜悦。

  他的目光时不时的朝“爱心桥”三个字扫去,这一座桥体现出了紫薇此时的心境,她此时爱心泛滥。把这一座桥当成了生命的过桥,愿意以此为锲机,实现她人生意义的飞跃,为百姓做实事,这一下坚定了她心中的想法,过几日启程到了连城以后,也要为连城的百姓做实事。体现为政为民的风范。要连城在启国率先做表率,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树立亲民意识,为民意识。

  改变人们对官府的不良的认识,

  她的目光清亮纯净,没有任何做作的痕迹,一如既往的充满着真心的喜悦。宛如一湖碧水,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长卷,在她的眼里找不到任何的杂质,而是与湖水形成了一幅秀色天然的立体山水画卷,简单的两根绳子搭起了两座桥梁,构成了简约的风格,与湖面形成了秀丽典雅的独特的风韵。

  公子的心颤抖了,不知是他的错觉,还是他此时真的有这样的想法,令他不知不觉的在一汪清弘中逐渐的迷失了自我。

  突然,他感觉心有些痛,呼吸有些不畅,赶紧离开这里催着紫薇快一点离开:“姑娘,天气不早,早一点上车吧,我们还要赶路,我还想把你接到我的府里,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然后再派张伯送你回府。”

  紫薇看看天色确实不早,也就不再坚持在桥上多待一会儿,而是依言上车了

  下得桥,两匹骏马拉着马车发足疾奔几十里,远离曲水桥,离开了锦城境内,到了京城远郊之处的一座店铺停下来,张伯勒住缰绳,马嘶鸣着止步,张伯轻轻巧巧跃下马,掀开车帘:“公子,姑娘到了,请下车。”

  公子屈身先走出车内,站在车边伸出手,一双非常好看的手。

  摊在紫薇面前,***修长,指甲修得整整齐齐。

  他的脸上滑过一丝暖色:“姑娘请下车。”

  紫薇看着这一双手,沉吟了半响,犹豫着是否将自己的手落在掌中。

  一双漂亮的眸子在浓密的睫毛掩映下,闪现出异样的光芒,有棱有角的脸俊美异常,唇角弧度高高上扬,好像工笔白描的墨线,线条无比清新流畅,婉转柔美。

  他的眼睛柔柔的望着紫薇,黑白分明的眸子,透着干净的气息,似要把紫薇吸进去:“姑娘你的一口仙气曾把我救活,今日就让我卿表谢意,让我把你从车内扶下来吧。”

  言外之意,是你的一口仙气把我救活,我们之间早就打破了男女授受不亲的界线,已经升华到了感激的高度,怀着感恩之心扶你下车有何不可?为何还在拘泥于一些俗套,抹杀了我的一番善心。

  紫薇心一动,这样的男子会是无名氏吗?在这一年当中,无名氏究竟发生了何变化,言谈举止中颇有雅士的风度。

  不知怎的,她面对着无名氏,心里就会产生出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这种异于常人的感受,令紫薇心生疑虑,他与她是否曾经相熟,这些问话,她又不好问出口,只能等着机缘巧合的时候,再来解开谜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4页  当前第1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1/2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郡主的邪夫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