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郡主的邪夫们_分节阅读_第216节
小说作者:宝春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13-12-21 19:51:50

  闻弦而知雅音。

  她们当场为之色变,脸上的笑容僵硬在当场,恨不得将脸上厚厚的胭脂当场刮掉,也像皇后那样露出本来的肤色。总比皇上当场挖苦她们来得干净。

  她当场眼泪就流下来了,气得回到寝宫,将身上艳丽的服饰都扯掉了,也学着皇后的样子打扮自己。百般取悦皇上,以求获得皇上恩泽。

  她百般委屈自己,还是没有落入皇上的眼。先入为主,皇后的形象已经在皇上的心里扎根,在皇上的眼里已经容不下其她人的身影了。

  皇上总是对她吹毛求疵,觉得她身上少了许多韵味,学来学去,犹如邯郸学步学得三不像。

  即使皇上对她有许多的不满,可是皇上在她心里已经扎根了,她很爱皇上,时常回忆起皇上第一次临幸她时的感受,每每心里总是情不自禁陷入爱河中,无法自拔,每到天黑就驻足观望,期盼皇上的脚步停留在永和宫,告诉她:今晚由她侍寝。

  可是每一次都很失望,派小喜子出去打听,皇上都是停留在皇后哪里。

  她心里充满了幽怨。朝寝宫里的宫女发脾气,她哪里不如她,论家世她是丞相的女儿,父亲三朝元老,辅佐了三位帝王。先皇驾崩以后,皇上就是在父亲的支持下即位的。没有父亲的支持哪里会有他的今天,皇上得到了一切,就过河拆桥,将她晾到一边不管不顾,一心只是喜欢哪位狐狸精。

  爱情是毒药。她初为人夫,已经品尝了爱情的禁果,她期待天天可以吃到禁果,皇上成心折磨她,许久对她不闻不问了,她无计可施,天天以泪洗面。

  无论她在永和宫里等待多久,皇上都不知道她的苦衷,皇上心里根本就没有她,早就将她遗忘在永和宫里。

  无奈,她就求助父亲,在父亲的帮助下,她被皇上封为昭仪,终于她苦尽甜来,有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皇后大腹便便,行动不便,不能侍候皇上,皇上极为珍惜皇后腹中之子,小心翼翼的呵护着,不肯离开半步。这时太后出面了,指责她们没有尽到嫔妃的职责,侍候好皇上。

  她们听着太后的指责,心里有苦,口里却不敢言语,如果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苦衷说出来。不仅没有人同情她们,反而还会被人嘲笑,个个貌美如花却斗不过一个身材变形的孕妇,令人喷笑不已。以后有何颜面在皇宫立足。

  因此,她们审时度势,将一肚子委屈咽下去,接受太后的训诫,唯唯弱弱的应承着,心里偷偷的乐着,只要太后做主,她们就有机会,

  她低下高贵的头,模仿着皇后的着装,果然成功的吸引了皇上的眼光,将皇上的脚步留在她的寝宫,她把准备好的丰盛的午膳端上来,尽心尽力的侍候皇上,皇上吃的酒足饭饱,心满意足,终于晚上直接翻了她的牌子。

  当晚,她就被太监用锦缎丝被裹住身子,放到了龙床上,受到了皇上的临幸,怀上了麟儿。

  母凭子贵,她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皇上惦念腹中娇儿,命太医进宫把脉。太医告诉皇上:“皇上,昭仪腹中必是龙子无疑,从昭仪脉象和食欲来看,应是龙子的特征。”

  皇上大喜,当场赐封为贵妃,并赏赐了许多东西进入永和宫,皇上也经常光顾永和宫。皇上有她,有她腹中的娇儿,她就满足了。

  因她知道她沾了腹中皇儿的光,皇上是来看腹中的皇儿。而不是专程来看她的。

  果然,皇上过来问候一番后,见太医说腹中皇儿长势良好,十分健康,皇上转身就走了,他知道皇上惦念着皇后,赶过去问候皇后去了。

  皇上下朝以后往两边寝宫来往跑,到她这里皇上一般只是问她吃了什么?胃口如何?然后请太医天天过来问诊把脉,及时向皇上禀告。

  当上了怡贵妃,她心里的私欲逐渐膨胀,她想从皇上身上得到更多,不仅要得到皇上的人,还要得到皇上的心。

  可是,她只是得到皇上的人,皇上却把她当成皇后的替身,在皇后不能侍候他的时候,她做了替补,填补空缺,她不愿做替身,她要做皇上的女人。

  想到皇上把她当成替身她就有气,气得牙痒痒的更恨皇后。皇上因她而对她太无情了。

  俗话说,祸福相依。

  盛极必衰。

  皇后在世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令三千粉黛无颜色。荣宠一身的皇后难产而亡,诞下太子撒手人寰,皇上悲痛欲绝,抱着太子痛苦不已。太后赶过来劝皇上:“皇上,人死不能复生,皇后诞下太子,皇后是启国的功臣,你要好好的追封皇后,皇上请节哀顺变。以江山社稷为重。”

  怡贵妃派喜公公出去打听,皇上在哪里?

  正文 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步青云

  “皇上在哪里?”喜公公把皇上可能要去的地方在脑子里想了一遍,思来想去,觉得皇上要去的地方可能是永乐宫,皇后待产在即,皇上对他的第一个孩子很在意,生怕皇后出事,下朝就守在皇后身边,哪里也不愿去了。

  喜公公凭着记忆,沿着后宫的小路行走着,穿过一个假山和凉亭,来到了豪华的永乐宫。

  还未走近永乐宫,远远他就发现这里的情形不对,气氛沉重,充满的悲哀。宫女和太监进进出出的,人人脸上神色悲戚,一个宫女脸上挂着眼泪,神色慌张的经过他的身边,他灵机一动,趁机一把抓住她的衣袖,向他打听为何宫人行色匆匆、是否皇后要生了?

  宫女含泪哽咽着告诉他:“皇后生下太子大出血而亡。奴婢赶到祥福宫,向太后禀告。”

  犹如晴天霹雳,震得他呆在原地,宫女掩面哭泣着从他身边跑过去,他都浑然不知。

  这时永乐宫里传来撕心裂肺的哭泣声,哭得喜公公心里酸涩不已,眼泪涌出来:“皇后真的难产而亡!”

  他脑子里“嗡嗡”直响,身子摇晃了一下,一个声音告诉他:快回宫禀告娘娘,让娘娘想出对策。

  他被这个突发事情惊得六神无主,脚步虚浮,一脚高一脚底的踩在地上,如踩在棉花上,他跌跌撞撞跑进永和宫向怡贵妃禀告:“娘娘。大事不好了,皇后生下太子,大出血而亡。”

  怡贵妃派喜公公出宫去打听皇上的下落,半天也没有看见喜公公身影,一股怨气慢慢的涌上来:皇上被哪个狐狸精迷住了,几天没有进永和宫来看皇儿了。

  她摸着还不显怀的肚子,心里有些失望,同样身怀皇儿,皇上却对皇后精心呵护,无微不至的照顾皇后,她怎么也钻不进皇上的内心里,在皇上的心里,天平完全的一边倒。

  今天午膳,她害口就没有好好吃,直到饷午,也没有看见皇上的影子,皇上答应今天午膳在永和宫用膳,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看见皇上的身影。

  她饿得有些头晕眼花,从桌子上拿起一块糕点准备垫垫肚子,喜公公慌慌张张的冲进来,带来了石破天惊的消息:皇后去世。

  听到这个消息她吃惊得张大嘴巴,糕点从手指尖滑到地上还没有察觉,好半天才缓口气,结结巴巴的斥道:“小喜子,不许胡说。小心割掉你的舌头。”

  “娘娘,这个消息千真万确,永乐宫里哭翻了天,你还不相信。”小喜子急得直跺脚,不知怎么样才让主子相信。

  从小喜子的表情里她看出了小喜子说的并非虚言,一个奴才借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胡说八道。她冷静下来将这个消息消化以后。马上意识到了一个新的机会来了。

  “小喜子,到永乐宫去。”她将肚子挺得高高的,喜公公扶着她,缓缓走进皇后的永乐宫。

  永乐宫里哀声一片,皇上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将皇后的寝宫封为永乐宫,其用意在于同皇后一起,享受着两人世界,在永乐宫里弹琴吹箫,永远快快乐乐的生活下去,皇上的良苦用心此时化为乌有。

  永乐宫再也听不见弹琴吹箫的声音了,留下的是一片哀乐之声,他抱着皇后的身子泣不成声。

  怡贵妃马上跪在地上放声大哭:“皇后,皇后你不要走。”

  太后眼里含着眼泪,神色悲戚,见怡贵妃不顾自己的身子跪在冷冰的地上哭泣着,急忙收起眼泪,朝小喜子斥道:“小喜子,好好侍候你的主子。不能有所闪失,否则唯你是问。”

  小喜子明白太后担心什么?连忙将怡贵妃拉起来,哭泣声一片:“娘娘,你身怀六甲,要保重身体,不可有所闪失啊。”

  怡贵妃借势站起身,掏出手帕擦着眼泪,掩面来到太后面前,给太后行礼,抽咽着说道:“太后,承蒙皇上恩宠,怡儿身怀六甲,怡儿贵为人母,明白一个母亲极为痛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离不开母亲,天不长眼,将皇后姐姐接走了,怡儿愿意把太子当成自己的亲生皇儿抚养,将太子接进永和宫,倾其所有将太子抚养成人。以告慰皇后姐姐在天之灵。”

  她的肺腑之言打动了太后,太后就向皇上建议,太子交由贵妃抚养,等她诞下皇儿以后,晋升为皇后。

  从此以后,她平步青云,由昭仪升为贵妃,又由贵妃晋升为皇后,掌管后宫,人生达到巅峰。

  怡皇后兑现自己当初的承诺,恪尽职守、含辛茹苦,尽心尽力把太子当成自己的亲生皇儿抚养,有时候怡皇后对待太子比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好。

  怡皇后赢得了贤德皇后的美誉。太子和豫王在皇后精心培养下,茁壮成长。

  往事如烟,她与前皇后的争斗如过眼云烟,以前皇后去世而告终。

  看见豫儿长得玉树临风,一表人才,一切委屈乘风而去,留下的是满满的母子亲情。

  “母后,豫儿给母后请安。”豫王见皇后看着他的神情有些恍惚,心里暗暗呼到:不妙,自己又惹母后伤心了,让母后想起来了往事。

  豫王十分恭敬轻轻的唤着,将怡皇后从回忆中拉回来,回到了现实中。

  怡皇后每次看见长相酷似皇上的豫王,就像看见了皇上一样,心神不宁,总是喜欢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哎,母后老了,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太医说是血不养心造成的。”

  “母后,豫儿等一下请太医来给母后把脉问诊。”豫王面现关切之色。

  “不必了,老毛病。歇息一下就没事了。”

  “母后所言甚是。少操心,静养,保持心情愉快,百病消除。”

  “豫儿,用过早膳没有?”皇后伸出手芊芊玉指,轻轻拉着豫王的大手,眼里含着笑意。

  “母后,豫儿刚才叫你不要操心,你怎么又多虑了,你还以为豫儿还小?都没有时辰了,豫儿还会没有用膳?”豫儿望着母后的笑脸。心里涌上了一股热流。

  “豫儿,母后心里总是放不下你,担心奴才没有好好侍候好你,所以你每一次进宫来请安时,母后自然就会关心你。如果你大婚了,宫里有贴心的人照顾你,母后就放心了。”皇后意味深长的说着。一方面包含着关心的意味,另一方面带着试探的口吻,她说完以后,眼睛牢牢的锁住豫王,看他作何反应。

  果然,豫王反应有些强烈,他抽出手,脸上挂着讪讪的笑,避重就轻、闪烁其词的说道:“母后,你净拿豫儿说事,宫里都是母后派去的人,奴才怎敢不尽心侍候豫儿,如果他们不尽心侍候豫儿,恐怕在第一时间母后就已经知道了,岂容这些懒惰的奴才逍遥自在,母后定不会饶过他们的?所以,宫里宫外豫儿最省心的,宫里的一些太监和宫女都是母后精心挑选的,绝对靠得住。”

  豫王反过来安慰着皇后:“母后,豫儿一切安好,你就不要挂在心里,母后保重凤体。母后身体安康就是豫儿的福气。”

  “皇后,豫王孝行感天动地,连奴才都感动得要哭了。”公公从衣袖里抽出一块绣花的手帕,捏起手帕一角,轻轻擦擦眼角,吸了吸鼻子,挤出两滴眼泪,感动的赞道。

  豫王瞪了公公一眼,小题大做,害得母后伤感,在他眼里,他只是希望母后健康快乐就好了,这是一个做儿子的心愿,他急忙转移了话题,半带责备半带询问的问道:“公公,母后叫你去拿东西,,你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拿来。”

  “哎呀,瞧奴才这一副记性,看见豫王进宫,奴才也高兴得什么都忘记了,奴才该死,奴才该死,豫王稍候,奴才这就去拿。”公公如梦初醒,记起了刚才的话题,忙跑进后殿打开柜子,将内务府送过来的画轴挑选了几幅抱在怀里,喜滋滋的跑进来。

  “豫王,这些画像都是宫里的御画大师绘制的,你瞧瞧,这一幅画,画里的美人多美。”公公将画轴放在矮几上摊开,缓缓打开,露出来了一个千金小姐的俏丽的模样。

  “豫王,你瞧,这一位小姐多漂亮啊。”

  淡绿色的长裙,袖口上绣着淡蓝色的牡丹,银丝线勾出了几片祥云,下摆密麻麻一排蓝色的海水云图,胸前是宽片淡黄色锦缎裹胸,身子轻轻转动长裙散开,举手投足如风拂扬柳般婀娜多姿,特别是这一位小姐的眼睛画得很传神,脉脉不语,脉脉含情。万种风情系于这一双眼睛里。”

  公公将画轴一点一点打开,边打开边赞叹着,豫王也不好发火,他知道公公是在母后的授意之下才这样做的,否则借他一个狗胆,他也不敢放肆。

  果不其然,母后坐在一边,眼睛都不曾瞟一眼画像,而是满眼含笑。有意无意往他这边瞟着,看情形母后已经看过这一幅画:“母后,为何叫公公拿出这一幅画给他看,意欲何为?”

  豫王心里涌上了一丝不快,他耐着性子,压住心里的不悦,脸上保持着微笑的模样。屈指在矮几上下意识的敲打着“咚咚”有节奏的声声泄露了豫王此时不平静的心情。

  正文 第四百三十章 豫王上当

  豫王脸上的笑容深深刺激了公公,公公暗暗得意,得体的话讨得豫王高兴,主子高兴,他这个做奴才的就更兴奋。

  他一兴奋起来就关不住闸,话越说越多,如竹筒倒豆子,把他知道的都倒出来:“豫王,这一幅画是宫中御画大师的顶尖杰作,被誉为宫中最为传神的人物肖像,许多达官贵人愿意花重金购买此画,御画大师都不许,而是将这一幅画送给豫王,知道豫王擅长水墨丹青,请豫王指点一二。”

  豫王端详着画中的小姐,脑子里怎么也想不起来,这一位小姐是谁?他不知母后为何将这一幅画拿给他看,他抬头观察着母后的神情变化,想从中发现一些有用信号,可是皇后神态如常,只是偶尔低下头喝着茶水,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变化了。

  皇后有的是时间与他耗着,他已经没有时间了,他忍不住指着画像中的小姐开口发问:“母后,这是何意?”

  皇后采取拖延的方法逼着豫王开口相询,他终于低头就范了,她也就不再绕圈子,以猫逗老鼠的方法逗着豫儿。

  她慢悠悠的抿了一口茶水,将手里的杯子搁下:“后宫许久没有热闹了,在过几天,母后在宫里办赏花宴,为太后庆祝六十大寿,赏花宴的相关事宜,母后交给内务府去操办。请三品以上官员的千金小姐入宫为太后祝寿,为宫里增添一些热闹。这些画像是一些官员,请一些画师为自己女儿画的,他们就将这些画像送到内务府登记,内务府就凭着这些画像给小姐发邀请函,请她们入宫参加赏花宴,为太后祝寿。”

  “哦!母后考虑得周到。闲杂人等不得入宫,这些小姐凭着邀请函入宫为太后祝寿,太后一定会喜欢的。”原来如此!这些小姐只要与他没有瓜葛就好!虚惊一场!豫王心里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马上赞成皇后的做法。

  欣喜之意爬上了豫王的脸上,皇后心里甚感宽慰,母子连心,她想什么?豫儿都会在第一时间里支持她。

  豫王静静的喝茶等着下文,他知道母后只是提起了一个头,后面还有他不知道的事情,母后会在第一时间告诉他。

  他懒得去猜测母后的心思,毕竟母后是后宫之主,掌管六宫,给太后祝寿这样的事情,母后也不是第一次办,只要母后一声令下,后宫马上就会行动起来,用不着他这个皇子猜测。

  给太后祝寿不是新鲜事情,赏花宴和祝寿一起办就有一些不同寻常了。

  以前从来就没有如此慎重过?三品以上的官员将自己女儿的画像送给内务府,由内务府登记下邀请函?这样的做法令人匪夷所思了!

  表面上看是没有问题,体现出皇宫对太后祝寿的重视。其实明眼人一眼就可看出,祝寿是幌子,真正的用意恐怕不完全在这里?醉翁之意不在酒,有些话他不好明说,他有一个感觉这个宴会是一个套,弄得不好会被套进去?如何摆脱这个宴会,他苦苦思索着!想着对策。

  突然,脑子里闪过一身雪白的绸布衣裙,“呵呵,有紫薇就好了!”他心里自有一番计较,希望母后早一点说完,他要去寻找心中的天神。

  他抬起头,看看窗外,太阳已经从花园移到了荷塘边上了,紫薇进宫有一段时间了,估计,她此时应该快离宫了吧?

  他真想趁她不备,突然降临在她的面前,给她一个意外的惊喜,看着她吃惊的张开小嘴,他心里产生愉悦的感觉,轻轻的告诉她:“薇儿,我来送送你。”

  想象着与她相遇时的情景,他的唇角微微上扬,眼里露出了一丝笑意,这一丝笑意晃花了皇后的眼,皇后心里暖暖的,感概颇深:还是自己的豫儿好!随时随地都站在她的这一边,与她共进退。她一定要尽到母后的职责,把最好的留给自己的豫儿。为豫儿找到最好的豫王妃。

  她眼里满是笑意,谆谆诱导,一步一个套,让豫王钻进去:“豫儿,此事虽然是后宫的事,可是这一次你脱不了干系,与你也有关。”

  豫王微眯的眼眸忽的打开,望着皇后模糊不清的笑意,脑子嗡的一声响。

  睁开吃惊的眼睛,一双眼睛诧异的停在皇后的身上,不敢深究母后此话深意?他凭着最初的感知感觉不妙。

  每年后宫都要给太后祝寿,皇后为表孝行孝德,都会在宫里举办庆祝宴会,届时朝廷文武百官的夫人和小姐入宫祝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4页  当前第2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6/2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郡主的邪夫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