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步步高(种田)_分节阅读_第114节
小说作者:张鼎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53 KB   上传时间:2014-04-20 23:40:40

  “当然!”倩姐心一横,也不管那么多了,理直气壮的说完,站起来又对着王道心行了一礼,“还没有感谢大公子早年的救命之恩,若没有大公子,小女子此时坟前的草可能都多么高了。”

  王道心放下了茶杯,仔细的看着她。也许是早年的印象太深刻,这些年又不时的能听到有关她的消息,所以当从王道安嘴里听到她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的陌生感,只是当她站在自己眼前,他才有些恍惚,当年的那个小姑娘,已经长大了啊!想到记忆深处的那一幕,他在心中叹了口气:“若这么说,倒是我们欠你的,要不是小六淘气离家,也不会将那两人招惹出来,倒令你受了无妄之灾。”

  “怎么也说不上无妄之灾的,就算没有他们,也会有别人,那个女人……就是有一件事我不知是否该问。”

  “你是想问那个小姑娘吗?”

  倩姐点点头,马氏不是个好东西,可娟姐真有些无辜,而且还试图向她报信,就这一点她都领情。

  “要怎么说呢?”王道心想了想,组织了一下才慢慢的开口。因为毕竟牵扯到王小六,事后原因总要查个明白,倩姐等人都算是受害者,也不知道内情。马氏应该知道一些却死了,娟姐虽然无辜,可总是马氏的女儿,所以当时他就把她带走了,后来查明别说这小姑娘了,就连马氏在王小六的事情里牵涉的也不深也就罢了。当时他曾想让人把这小姑娘带回来,但这小姑娘却不愿意,问她想做什么,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最后表示她想学厨艺,后来他就把她送到京城的雨前楼那边了。

  “现在她还在那里,据说厨艺已经相当不错了。”

  “是吗?那就好。”倩姐长长的吐了口气,起身又对王道心行了个礼,“多谢大公子告诉我这个,不瞒大公子说,这些年娟姐的事一直压在我心中,想问,也不知找谁问,也不知……能不能问。”

  她想过找王道安问,但她同这位三公子虽然合作愉快,却谈不上什么私交,这又有些牵涉到王府的隐私,她就很怕问出什么不该问的,虽然这么想有些太抬举自己了吧,可她总觉得同王府这些公子来往还是少些牵扯的好。说句不好听的,这次的事要是三公子解决不了,他们大不了放弃这块利益,也不会真有哪个人咬着他们不放,说不定还要用她,他们的利益完全不会受损。可要是牵涉到不该牵涉的事情里去,那就又不一样了。

  “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倩姐想了想:“本来我是不该问的,但既然大公子开口了,我就斗胆一句……大公子,是为何而来?”

  “什么?”

  “就是大公子是以什么身份来的呢?”

  “你以为呢?”

  倩姐一窒,想了想:“莫不是大公子要回军营,这次来,是顺路?”

  王道心笑了起来,声音爽朗,笑了好一会儿才道:“这是王德福那个老家伙告诉你的吧,顺路,亏他想的出来,我要回军营直接从京城走不好,还往西边拐这么一下做什么?”

  倩姐干笑着,王道心道:“你也不用猜了,我来这里很简单,一是老三没空,三弟妹才查出有了身孕,家里也还有点别的事,他脱不开身;二来则是,这次的事有些麻烦,需要一个有份量的人过来震慑一下,既然他不能来那自然就是我了。至于为什么是我……当然也简单,就是他把这知味的股份分了我一半,怎么样,现在能对我说了吗?”

  倩姐连连点头,同时暗骂自己真笨,都见到这位大佛了,还想不到其中的关联。现在摆明了是那王府里有内斗——就算不是直接的斗,也和里面的人有关联,她不知道是长房还是三房想要知味居,但总归是王道安不好处理,他倒不是不能解决,只要把知味居贡献出来,自然一切风平浪静,可这么一来,他一个庶子又还能留下多少?而且有了一就有二,过不了多久就有可能被人蚕食了。但转给王道心就不一样了,这位大公子虽然出身长房,却几乎脱离,也能同王府在某种程度上分庭抗礼,而王道安看着是被分去了一半股份,可真算下来,却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不过这王道心会接受股份还真是她没想到的。

  ☆、第163章

  第五十六章

  一直回到家,倩姐还有些晕晕乎乎的,柳氏见她状态不对,就担心她在王掌柜那里遇到了什么事,不断的追问,倩姐就把心里的疑惑说了。柳氏顿时笑了:“傻孩子,这有什么好想不开的?那大公子他也是人啊,是人就没有不爱钱的。”

  “娘,你不知道。大公子……大公子他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他不是两个眼睛一个嘴巴?不要吃饭喝水?既然都要吃五谷杂粮,又有什么不一样的?”

  “反正不太一样。”

  “我看你才是脑子出了问题呢,怎么在大公子的问题上就转不过来弯了?他是大公子不错,是将军不错,是有本事也不错,可他也有属下吧,也有亲信吧,他总要给这些人安排吧,下面人对他再忠心,没有钱,他能干成什么事?三公子愿意给,他愿意接手,这不正好吗?以后啊,咱们就稳当了。”

  倩姐没有说话,只是内心里总有一种怪异的感觉。但是很快她就没心思想这些了,因为柳氏开始拉着她准备婚事了,用柳氏的话说就是现在铺子里的事也不是他们能管的了,大公子都已经到了,他们就别瞎操心了,倩姐要想过了年就嫁,要准备的事情多着呢。现在他们已经定了,婚后就住在柳氏当初送给倩姐的院里,弘毅本想把这房子买下的,倩姐却觉得没这个必要。一是麻烦,虽和现代不能比,可要过户也是要到衙门立文契的;二来则是因为柳二姐。

  自收了弘毅,柳二姐对这个干儿子就非常上心,那真是处处事事都为他着想,当然不是说就对倩姐不好了,可要这房子归弘毅了,柳二姐是一定会插手为其准备的,这倒是好心,可他们现在所住的房子还是倩姐同柳氏商量着收拾出来的,更何况将来要住的婚房了。要怎么布置怎么收拾,她是一点也不想别人插手的。第三,则就是现代带来的一点小私心,她总觉得女人还是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踏实,虽然在这里她要是和弘毅分开了,房子根本就是个小问题,但她还是有这种执拗。

  过去是想着两年后成亲,那房子也就没动,现在要提前了,只是那房子就是一个大工程。此外还有衣服、被褥、马桶,古代女人陪嫁真不是说着玩的,有条件的情况下,那真是从生到死都要准备一套的,他们家虽不至于连棺椁都给她准备了,可大到桌床书架,小到笔筒绣架却都开始采买。

  除了这些,章文庆在遭受了那么一次挫折后,消停了两天,也算认清了现实,开始老老实实的扩大自己的学馆。虽然这一部分不太需要她们操心,但像看门的、做饭的、洒扫的这些人手,她同柳氏也需要商量一下才好做安排,毕竟最近家里的人事变动实在不小,有的人来了,有的人要跟她走,而成了举人门第,他们家也需要再扩展一些,这倒不是她同柳氏沉不住气,一朝得意就要张扬,而是世情如此。比如过去,弘毅身边不需要跟随从,现在就要有一个。天儿身边也要有个小厮,柳氏身边就不能只是一个春花了,否则在别人眼中,就是不合礼数,被笑话是一回事,以后甚至有可能不来往了。

  忙,非常忙。而在这么忙的同时,倩姐母女还要接受各方面的骚扰——从李家到曹家,只要能攀上关系的,家中还有待嫁闺女的,都想让她给牵根线,有家中只剩庶女的,甚至愿意做妾。其中的热情真挚,弄的倩姐母女都哭笑不得。她们同大公子是什么关系啊,说的好听些是合作,直白些就是属下,这大公子的婚事真不是她们能操心的啊。

  可别人不管这些,早先王道安来的时候就让李家激动的恨不得把珊姐送上床了,更何况这次来的还是王道心了,虽然王道心已经成过一次亲了,可圣上亲封的大将军可比一个侯府庶公子有价值的多,要是能攀上了,哪怕是做填房、做妾那也完全不一样了啊。其实不只是他们,章文庆和弘毅那边也没少受打听,于是一家几口,在忙的前脚不搭后脚的时候,还要被这些事弄的焦头烂额,倩姐每每想起都要咬牙暗恨——尼玛你是来做什么的啊,不是来解决问题的吗?那不去府城找那些人死磕,天天坐在雨前楼上喝茶为哪般啊!

  是的,王道心没有去府城,在倩姐以为他了解情况后,会到府城以摧枯拉朽方式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时候,他大少爷连府城都没有去,就天天窝在青茗县,每天巳时后坐在雨前楼的二楼上,喝茶。基本上是一个人喝,偶尔会把弘毅和章文庆叫过去陪喝,也不说什么正经事,就是谈论谈论诗词,说点青茗的风土人情,章文庆还被半逼着现场做了一首诗,而且因为那首诗做的不怎么好,还被要求再做一首,章文庆回来后就苦着脸来找倩姐了。

  倩姐听了也是头大:“他好好的让你做什么诗?”

  “他说见我那两首诗极有意境,就想让我再做一首,我说这诗词一道很难说准,他就说不限题材不限类别,只要我在他走之前给他就行。”

  “那他什么时候走?”

  “这个他没说。”章文庆可怜巴巴的看着她,“倩儿……为父、为父知道这不太妥当,可现在、现在……”

  “父亲就给他再写一首不就得了?我相信以父亲的功底,再做一首花团锦簇的诗词是不难的。要不今天这个让你写一首,明天那个让你写一首,长久下来可如何是好?女儿这里也不能保证次次都有的。”

  “我也知道这个,所以就算知府大人让作,我也推了。可这位大少爷……”

  “他又怎么了,爹连知府大人都能推了,何况是他了。”虽然知府比王道心的官位低,可县官还不如现管呢,王大公子过去拿就是个远在天边的人物啊。

  章文庆连连摇头,没有再说什么,过后对柳氏道:“倩儿说的有理,可不知为何,我见了这大公子就好像手脚都不听使唤了,他说什么,我好像就不敢说个不字,现在弄的这不上不下也不知怎么了了。”

  说完长吁短叹了很长时间,柳氏到底心疼他,过后就对倩姐道:“可能这上过战场杀过人的就是不一样吧,你爹这样也挺为难的,你要能……不妨帮帮他。”

  倩姐倒不是不能,她就是不想让章文庆养成这种习惯。毕竟要是真闯出了这种名头,以后可是推脱不了了,这就是偶尔做出一首佳作和李白的区别。前者说自己需要灵感啥的人家一般都信,后者要也这么说,人家绝对以为你不给面子。不过此时听柳氏这么说,她又对章文庆有种奇妙的认同心理,想了想就道:“那再过一段日子看看吧,我也不保证就能做出好的。”

  “你要勉强也就算了,不过这大少爷到底是个什么章程啊,这天天在雨前楼喝茶能有什么用?”

  “用处还是有的,娘不觉得府城那边平静了些,起码房东没再说要收房子吧。”虽然有些恼恨王道心在这里招蜂引蝶,可冷静下来倩姐还是发现其中的关联,虽然王道心没有杀过去,可那些人还是不甘妄动了。

  柳氏想了想,还真是:“那这就算解决了?”

  “我不知道,不过我觉得,应该不会这么简单的。”

  母女俩说不出个所以然,而很快他们又从王掌柜那里听到一个消息,卿元斋的掌柜换了人,早先的掌柜突然被撤,又换了一个新的来:“说是贪了主家的钱财。”

  王掌柜说这话的时候头上有些冒虚汗,坐在他们这个位置的,几乎可以说没有不贪的,区别也就是贪的多少和是否靠谱罢了,他对王家忠心耿耿,早先是不怕的,可王道心这一停留就是半个月,再碰上周家这样的事他就不免心虚:“你说这突然说换就换了,早先连个预警都没有。这回去后还不知道是个什么下场呢。”

  倩姐知道他的心事,就笑道:“周家是周家,王家是王家,您对雨前楼的功绩摆在这儿呢,任谁也不会看不到。”

  王掌柜叹了口气:“主要是太突然了,虽说过去是对头,各为其主,可这么一来,真有些……”

  “王伯伯您就放心吧,真有什么,咱们这些年的交情也不是白给的。”

  王掌柜就是等她这一句,听了这话就心满意足了,如果只是被撤下他其实也不是太害怕,怎么说这些年也有些积蓄了,他就怕再受折腾,现在有倩姐这一句,想来总能全身了。此时倩姐完全没想到,这个消息对她有什么影响,虽然因为事关周家,她过后还思忖了一片,又到卿元斋那边去看了看,但她一不好进里面,二来也探听不了什么内情,所以最终也就放到了一边。

  这一天,弘毅又被叫到了雨前楼,他其实是不太想去的。这一来他不是很有时间,他现在在知味学馆带的是大班,里面有几个都是得了童生功名的,他虽考了举人,可也不敢懈怠;二来他也不是很想见这位大公子,他知道,真论起来他同王道心应该算是表兄弟,可他们一没有这个感情,二来总有些尴尬,而且这位大公子对他的态度也有些奇怪,一开始还不显,这两次就带了些考校,这令他不是很舒服。只是这位大公子总是点他没课的时候过去,这令他想找理由推脱也不太容易。

  而就在他去雨前楼的时候,一辆看起来普通厚实的马车,在重重护卫下驶进了青茗。

  ☆、第164章

  第五十十七章

  这辆马车直驶卿元斋,后院的大门早早就打开了,一待这车驶进,立刻关上。如果弘毅在就会发现,他早先见过的那个崔员外正恭恭敬敬的站在那儿,旁边还有卿元斋的仇大掌柜,至于本地的新任掌柜则老老实实的呆在后面,连往前来凑的资格都没有。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在侍女的服侍下下了车,崔员外同大掌柜连忙行礼:“拜见老夫人。”

  这老妇人正是周家的老太太,她一摆手,崔员外连忙道:“老夫人这边请,您的房间在这边。”

  虽然心中焦急,但周老太太也知道不在这一时,她跟着崔管事到了房间,她虽是刚到,但早有一批人提前赶到把她要用的都准备好了,她喝了口参茶,梳洗了一番,换好衣服就把人叫了过来,崔管事想说什么,她已开口:“我知道你们都是忠心,想让我再歇歇,可我就算躺着,也静不下心,反而不如你们把该说的都说了,也让我少费点神。”

  她都这么说了,崔掌柜当然也就不再劝了,应了声是就道:“回夫人的话,毅少爷挺好的,同这边的举人一样,收了些地,收了两房家人,现在都被他打发到田地上,还没有大用,身边跟着一个叫大黄的,原是章家的小厮,人也算伶俐。就是、就是……”

  “就是什么?”周老太太的眉皱了起来,“到这个时候了你还给我耍什么花枪!”

  “是是,老夫人,就是毅少爷……好像要成亲了。”

  周老太太腾地一下站了起来:“要成亲了?”

  “……是。”

  “同那个章家的姑娘?”

  “好像是的。”

  周老太太抿了下嘴:“早先不是说才定亲吗?说那姑娘还小,要再过两年,怎么突然又要成亲了?”

  “这个,属下也不知,只是看章家已开始准备了,就是日子好像还没有完全定下,据说那柳氏合了几个日子,一个是二月十六,一个是三月初八,还有一个是四月十二,若没意外的话,就应该是在这几个日子里挑了。”

  周老太太冷笑了一下:“早先还说不急,说什么舍不得姑娘,现在这过了年就要成亲,可不就是看我们毅哥中了举,怕他跑了吗?也不看看他们是什么家世,哪里能配得上我们毅哥?别说现在还没成,就算成了,这也不能算数!”

  崔管事同仇大官家互看了一眼,都有种怪异感。周老太太又道:“那毅哥在什么地方?我什么时候能见?”

  仇大官家道:“今天这个时候,毅少爷应该是在雨前楼。”

  “什么意思?你们没派人跟着他吗?糊涂东西,若是以前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既然知道了,怎么还能放他一个人?别同我说那个什么章家的大黄,咱们家的少爷哪个不是前呼后拥?就是那庶出的,身边还要跟着三五个随从伴当呢!你们不好相认也就罢了,怎么不让人随时跟着,这万一有个意外,你们可担当的起?”

  仇大掌柜同崔管事连忙跪下:“老夫人息怒,我们本也是派人跟着的,不过这几日才把人撤回来。主要是王家的大少爷王道心来了,毅少爷现在是去见他,我们实在不敢再派人跟过去。”

  “王大郎?”周老太太一扬眉,“他来做什么?”

  “应该是生意上的事情,王三少爷的知思居一炮而红,王家内里也有人眼热了,这位大少爷应该就是来帮忙的,小人看那架势,应该是同王三少爷结了盟,府城那边最近消停了不少。”

  若是过去周老太太对知思居还有几分兴趣,但现在她一门心思都在弘毅身上,只怕王道心前来坏了她的事,听仇大掌柜这么说,就道:“既然已经解决了,他为什么还不走?”

  “这个……”仇大官家犹豫了一下道,“看样子是还没完全解决。”

  “到底是怎么回事?若是麻烦,不如你回去帮着处理一下。”

  仇大官家一脸黑线,崔管家道:“老夫人,现在只知道应是王家有人眼热,应该还不只是府城那边的关系。若我们现在插手,反而有可能引起王家的关注,到时候府里……”

  周老太太不出声了,她这次来是避开了家里其他几个儿子的,她停了停道:“你说的也对,那这事就先不管,不过查明是怎么回事,咱们也好有个预防。倒是我什么时候能见到毅哥?”

  “若老太太愿意的话,一会儿就行,章家给毅少爷安排了马呢。”

  大留朝虽不缺马,但马匹大多也是军用,普通百姓家一般还是用驴用骡子的多,这主要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倩姐家早先用的就是驴,后来换成了骡子,也就是这次章文庆同弘毅中举,家里才添了两匹马。但章文庆不习惯骑马,还是喜欢坐车,所以这两匹马,一个给了弘毅,另一个就暂记到了天儿名下,说好等他有了功名才能骑。

  虽然不是什么名马,性子也不烈,可要骑好却不容易,弘毅现在也就是才能在县城内溜溜,还要大黄在前面牵着。此时大黄就在前面牵着马道:“少爷,大公子说教您骑马,您怎么拒绝了?我看大公子的马都是老好的呢。”

  “你又见过几匹马?”

  “少爷您这话可就不对了,我虽没见过几匹马,可这马好不好还是能看出来的。您看大公子的马,腿又长又粗,比咱们家的两个都要大一个半呢。性子也烈,咱们家的小花都不敢往那边站,大公子既然能把那么烈的马都骑的好好的,骑术一定好,少爷您跟着学两招立马就不一样了。”

  弘毅唔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大黄虽然一肚子雾水,但见他不想解释的样子也不再追问,只是心中有些纳闷。那位大公子虽然看起来冰冷,靠的近了都会让人不寒而栗,可对他家少爷真的不错。当然了,他家少爷是少年举人,到哪里都要被人家高看的。想到这里,他把胸挺的更直了。

  弘毅当然不知道他的想法,他只是觉得王道心太热情了一些,当然,不是说热情的多么过分,只是在他的感觉里依王道心的为人身份不应该这么热情……哪怕他们是表兄弟。特别是今天,这王道心话里话外,对倩姐多了些关注。他不知道这是不是他的错觉,但这种感觉令他非常不舒服。

  他正想着,就听到一声悲鸣,回过神,就见前面一辆马车上的马半跪在了那里,而它坐下的小花也停了下来,被大黄拉着还不安的抛着蹄子。

  “老夫人,马掌脱了。”那马夫跳下来,检查了一番道,一个侍女模样的从马车里探出半个身,皱着眉,“这是怎么搞的,好好的怎么会马掌脱了?临行前没有检查吗?”

  那马夫诺诺,里面又传出一个声音:“鹣鲽,算了,老赵一向细心,这次估计只是没料到。”

  “是,但老夫人您行动不便,现在车又坏了,这……”她一边说一边看,看到弘毅这边,眼睛一亮,“夫人,这里有一匹马,是个小哥骑着的。”

  那个老夫人拉开了布帘,正和弘毅对上,弘毅一怔,随即冲她笑了笑,拱了下手:“这位夫人有礼了,莫不是第一次来青茗?”

  那老夫人看着他,慢慢的点了下头:“正是。”

  “那老夫人完全不用担心,我青茗虽只是个县城,却是上等县,牛车骡车皆有,丝毫不用担心出行。若夫人不赶时间,在这里稍等片刻,自有车辆经过,若想快一些,那派个家人到前面路口招呼一声即可,不仅便利,花费也不多。”说完抱了抱拳,“若老夫人没有别的事,我就先走了。”

  然后,真的招呼一声大黄,就那么施施然的骑着马走了。鹣鲽看着他的背影愣了愣,连忙又去看老夫人,然后又看了看他,想说什么,又开不了口,就那么急的跺了下脚:“老夫人,毅少爷是不知道您的身份,若是知道您就是、您就是……一定不会就这么走了的。”

  这老夫人就是周老太太,随着鹣鲽的话,她的眼圈一层层的红了,鹣鲽唬了一跳:“老夫人您别难过啊,毅少爷少年中举已是大大的了不起,这路遇不平没有马上相助,估计也是一时没有想到,毕竟……”

  “三儿啊!我的三儿呀,痛死我了,痛死我了啊……”她捂着自己的胸口,哭的上气不接下气,鹣鲽只能一边帮她擦泪,一边宽慰,好一会儿周老太太才平稳住精神,“真像真像,鹣鲽你看到了吗?真像我的三儿啊。那时候我的三儿也是这么年轻,穿着他们读书人的衣服,骑着马,整个京城,谁不知道周家的四少爷文武双全,是要当状元的。一早就说了亲,选的是李家的六姑娘,识书知礼,母亲还是张洲孟氏,世代的书香门第,人我也亲自看了,长的那叫一个周正,可他就是不喜欢,他不喜欢也就罢了,为什么要跑啊,跑到这地方,要吃没吃要喝没喝,生生坏了自己的性命,就可怜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7页  当前第1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4/1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步步高(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