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妖后撞上穿越女_分节阅读_第25节
小说作者:偷葡萄的小狐狸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58 KB   上传时间:2014-07-16 13:19:17

  只可惜,桓姚忙学医和练习作画都来不及,哪有那个空闲去和那些贵女交际。因此,桓歆也就顺理成章地以幼妹体弱需要闭府静养为由,拒了所有邀请和拜访桓姚的帖子。

  升平四年秋,桓歆二叔桓云病重,桓歆渡江赴豫州,直到腊月初,桓姚快过十一岁生日时才回来。

  桓姚来到江州近两年,桓歆还从来没出过这么久的远门。

  一路赶回刺史府,见桓姚站在二门的廊下迎他,她穿着一身淡蓝色滚白边的连帽狐皮大氅,整个人包得很严实,却如同一棵婷婷的弱柳般苗条婉柔。见他进门来,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三哥,你回来了!”

  “这么冷的天,怎么不让女郎在屋里等?”桓歆走上前去,见寒风冽冽,吹得桓姚的兜帽沿上都沾上了几朵雪花,不由对她身边的知春责备道。

  这两年,桓姚身边添置了许多丫鬟,领头的倒还是没变,依旧是知春知夏两个。

  “三哥,别怪知春,是我的主意!”桓姚拉了拉桓歆的衣袖,撒娇道:“你走了这么久,我想早些看到你!”

  这两年,桓姚和他的关系倒是亲昵不少,说话做事都十分随意了。桓歆对这种改变也甚为满意。闻言,脸上的神情柔和下来,也不再发作知春,只护着桓姚往她住的院子走。

  桓姚如今在刺史府上,住的是原本刺史夫人所居的主院松风园。对此,因为实在太过逾越,桓姚和李氏都拒不肯受,却拗不过桓歆强行让人将桓姚所有行礼都在松风园归置好了。

  桓歆叫李氏不必多想,又对全府上下公然宣称,他的七妹桓姚就是刺史府唯一的女主人,在桓姚出嫁之前,松风园主人的身份都不会改变。

  对此,人们都说,这年轻的江州刺史,真是个疼爱妹妹的好兄长。怕幼妹和未来嫂子不好相处,竟然决定妹妹出嫁前都不娶妻。

  回到松风园,桓歆立刻吩咐丫鬟去为桓姚更衣煮姜汤,又把火炉加得更旺,这才坐下来和桓姚说话。

  在桓姚搬进松风园前,桓歆便叫人把松风园的坐具都换成了江州城当时才流行起来的新式靠背胡床,说是胡床,倒是和古代的靠背椅十分接近了,对于桓姚这种来了这时代好几年还不习惯跪坐的人来说,还真是一大福音。因此,当时倒是极大程度地表现出了对这种“新式”坐具的喜爱。

  桓云病逝,这就意味着原先被桓云所掌握的势力将要重新划分了。此前,桓云身负豫州刺史,都督司豫二州军事,领镇蛮护军、西阳太守、假节。桓歆此次去花费了三四个月,也不知道捞到些什么。桓姚对此有些好奇。

  “七妹,如今,二叔手中的军权已然尽归我手了!纵然是五叔,也没能争得过我!”还没等桓姚问起,桓歆倒是主动跟她说了。说这话时,他眼中难得有些属于少年人的志得意满。

  桓姚正想夸他几句,却突然觉得有些不对。五叔……那不就是桓冲?

  如果她没有记错,东晋时代的另一位名将也就是桓温的五弟桓冲,就是在桓温二弟死后接任了江州刺史以及其附属的几乎所有兵权的。可如今,江州刺史是桓歆这个毛头少年!而且,他现在还说,战胜了桓冲接替了桓云手中的所有兵权?!

  第48章 寿辰前夕

  实在难以置信,桓歆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竟然能从比他年长十多岁的叔父手中取得压倒性胜利。按理说,以桓歆如今的成就和能耐,不可能在历史上那般籍籍无名。就算他政绩庸碌,单凭这少年天才之名,也足以为人传颂了。

  不过,历史这种东西,后世看到的,也未见得就是真实。

  难得桓歆愿意跟她透露些朝堂之事,桓姚也乐得抓紧机会多了解些信息。

  “那三哥如今可调动的兵马有哪些?”

  桓歆此次旗开得胜,倒也有兴趣在桓姚面前展示一下自己攫取的胜利果实。当下叫人去拿舆图。

  侍人用支架将一幅巨大的羊皮地图用支架悬起来,桓歆把桓姚引到地图面前,地图在此时尚属于高度机密,桓姚还是第一次看到。

  相隔这么一千多年,各种地名和现代时看到的地图都有很大不同,唯一还能一眼认得出的,就是横贯东西的长江。

  “你看,这就是我们的江州。”桓歆指着图上长江以南的一大块给桓姚介绍,又指着旁边更大的一块道,“这是父亲所辖的荆州。”

  桓姚仔细辨别了一番,推测此时的江州,大概就是前世的江西省大部分与福建省全境,幅员倒是比她想象中的还要辽阔。纵览整个晋朝疆域,辖地最大的便是荆州,江州只稍微小一些许,居第二。

  “这是什么?”桓姚指着图上一个蓝色的圆点问道。看分布位置,多为交通要塞,桓姚猜测或许是驻军。

  “这是镇蛮护军所在地的标识。”桓歆道。

  “在江州境内呢,如今可归三哥调遣?”桓姚对于东晋地方的官制不甚了解,桓歆身为荆州刺史,却不知是否能掌兵权。据历史上对桓冲的介绍来看,江州在整个东晋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

  “自然。”桓歆指着江州北部的几个蓝色圆点,道,“此外另有西阳、谯二郡守军如今皆由我统领,兼都督司豫二州军事。”

  桓姚听他说的一连串职权,不由有些慨叹,数职加于一身,不怪乎越是早期的封建王朝,便越容易出现地方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再一问军队人数,居然有十万之多。

  江州地处荆州和扬州之间,辖地辽阔,气候与物产都很不错。如今,从北到南的兵权都尽归桓歆所调遣,十来万的军队,在人口凋零的东晋王朝,已经不是小数目了,就算是拥江州割据也并非难事。

  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能做到如此地步,实在令人惊叹。

  “三哥真是少年英杰,古今往来都找不出第二个可与三哥比肩的人了!”桓姚转头赞叹地望着他由衷道。

  她原本还想过桓歆是否和她与司马道福一般的来历,后来多番观察又完全推翻了这个结论。桓歆虽然在权谋上表现惊人,但眼中没有那种几十年岁月沉淀的沧桑。虽然他倡导了种植棉花,手下还有人制造出靠背椅,但他在等级观念与男女大防上和那些封建士大夫毫无二致,很明显就是个土生土长的东晋人。

  看来,不管哪个时代,都不乏这种令人只能仰望的天才。

  同样的话,桓歆不知道听过多少遍,早就不以为意了,可如今从桓姚口中说出,还是叫他觉得十分受用,嘴角抑不住扬起个小小的弧度。“外头的溢美之辞,你也跟着说。”

  桓姚笑着调侃道,“三哥怎知是溢美之辞而非他人真心赞叹呢?江州城中,三哥这个年少有成的未婚郎君,不知是多少女子梦中人!”

  桓姚如今已经十一岁,五官逐渐长开,看来更加精致动人。那双眼睛便如一湖静谧的春水,浩淼烟波氤氲缭绕,如梦似幻。她一笑,眼波流转,便如春风拂过瞬间百花齐放一般。桓歆看着她巧笑嫣然的模样,不由发了怔,伸手盖住她的一双眼。

  “三哥?”她长长的睫毛颤动,一下又一下摩擦着他的手心。

  “贫嘴。”桓歆的目光落在她那红菱般水嫩红润的小巧红唇上,只说了两个字,低沉的声音里却满含宠溺。

  为她解毒一事暂时告一段落后,他便一直忙着谋权夺势,宏图大业才走出一小步,却就已经过了两年了,当时只恨时间走得太快不能让他做更多的事情。这一刻,却又觉得真是慢得让人煎熬。他在心中轻轻叹息,就算再过两年,到后年他真正算成人的时候,他的小美人也不过才十三。

  桓姚又指着附近的其他位置,问过那些地方具体都是些什么人当权,这才对桓氏一族的势力有了直观认识。整个晋朝实际掌握中的版图,除了扬州及周围的一些要地,几乎全部都被桓姓官员或者桓温一派的官员占领。就算桓姚不懂政治,也看得出桓氏已经对东晋王朝形成了包围之势。

  据荆州那边来信,今年晋廷对桓氏一族大势加封。桓温封为南郡公,桓冲为丰城县公,桓济封为临贺郡公。桓歆这边之所以未曾封爵,估摸着是因为他从桓云手中夺来的东西实在太多,短时间内桓温实在不好腆着脸再给他谋爵位了。

  “父亲如今的权势,当朝怕是无人能出其右。”虽说已对桓温毫无好感,但作为桓氏的一员,桓姚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的。无论将来处境如何,乱世之中有个强硬后台总比飘零无依好太多了。

  闻这话,桓歆目光落在舆图上,不知在想些什么。好半晌,才对桓姚道:“这几年,为兄或不常在府中,你好生照料自己。”

  果然,一过了桓姚生日,桓歆便再次出门办事去了。其后常常一出门就是好几月。

  从桓云处接手的军队,除了江州的镇蛮护军外,滥枉者众多,尚需大势整顿。

  桓云在任期间,为了快速扩充军队数量,大肆从民间征召军士,数量虽然上去了,质量却参差不齐,也弄得民怨沸腾。当初征兵时,桓歆已在江州经营有一段时间了,考虑到其中弊端,对此进行了坚决抵制,加之镇蛮护军虽然名义上是桓云统领,但实际决策权基本在桓歆手中,所以倒并未受到影响。其余地方,却都是需要整改的。

  回到江州以后,桓歆与幕僚拟定了裁兵政策,老弱病残或家中仅独子者全数论功行赏发放饷银送遣回原籍,在军者一律提高待遇。同时又对豫州司州等处的军队进行了人事调动,升任了几位之前镇蛮护军中的优秀将领去主管练兵一事,虽然不见得都是正职,却也在逐渐强势地架空或瓦解桓云之前遗留的势力。

  桓歆在各地推广江州镇蛮护军中的训练方式和奖惩制度,大力练兵,初期几乎每个军营都要亲自去视察指导。

  除此之外,还将江州任上的两位得力干将平级挪动到西阳郡和谯郡任太守,结合治理江州的经验发展两地民生。

  历经两年时间,整个江州较之以前更加繁荣稳定起来,西阳谯二郡的民生逐渐安定,而桓歆从桓云手中接手的一盘散沙的十来万庞大军队,也逐渐被整理成一支八万人的强悍精兵,成为桓歆手中的又一利器。此为后话。

  在一派忙碌中,时间转眼已经去了一年多,到了隆和元年八月。八月二十是桓歆生辰,今年,他年满二十一。

  时下的人比起整寿,更重视起一。因此,尽管桓歆高堂仍在又年纪尚轻,但作为江州的一方长官,他今年是要举办寿宴大宴宾客的。

  桓歆本身其实不想为此费神,但无奈桓温那厢早早就给各方发了请帖。

  按礼制,桓歆应该在二十岁加冠,但他当年出任江州长史之时,为表郑重,桓温提前给他行了冠礼。这些年愈加得势之后,桓温便开始觉得当年的冠礼行得太草率仓促,亏欠了桓歆,因此一直打算在桓歆二十岁时给他办个隆重的寿辰。但去年此时,桓歆正忙于政务军务四处奔波无暇分|身,于是,便把时间推延到了今年。

  想到江州刺史府至今没有个正经女主人,习氏原本是打算亲自到江州来为桓歆操持寿宴,在信中说了此事,却被桓歆一口拒绝。

  这几年,母子关系比以前疏离了许多。相隔数千里,习氏对江州的事情一无所知,桓歆如今一点她的面子都不给,完全不准许她派去的丫鬟传消息回来,她再找借口安插人过去,也被桓歆毫不留情地揪出来。因此习氏竟是完全不知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

  桓歆都在信中郑重说过习氏不必来江州,她又怎能自讨没趣招他厌烦。于是,此次只是提前了两个月派了几个她身边得力的嬷嬷过来帮手。

  儿子过生,老子自然不好千里亲临。桓温为表重视,便派了桓济桓祎两兄弟代表自己来给桓歆贺寿。

  各方的宾客在路途中,刺史府也在为桓歆的寿辰如火如荼地准备着.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回到老家,要过年了诸事烦乱,又经常停电,码字传文都很不方便,于是在正月初五之前都只能隔日更新了,从初六开始恢复日更。请菇凉们见谅哈。

  第49章 情动

  因为是桓歆的寿辰,而不是他夫人的,所以,这次来的几乎都是男宾,于是,忙碌的也只是外院。桓歆也不知是哪里找来的奴仆,个个都十分能干,即使没有主母,在大管事的指挥下,也一样把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

  因此,在这阖府忙碌的时刻,桓姚和李氏这两个后院人士,依然是两个闲人。

  桓姚这几年生活平顺,倒有些恢复到前世的性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地攻克作画和学医的难题。不管外头怎样,她总是能有条不紊地按着自己的计划做事的。

  学医已经三年多了,每次荀詹都只是把医书撂下叫她自学,隔一两个月再来解答疑难。医学基础大多数都是背医书,这三年多,桓姚背的内容比前世加起来都还多,毕竟荀詹说了那样的话,她就相当于性命都握在自己手里了,哪能有不努力的。除了一直热爱的国画,她几乎是把其余任何东西都完全抛下了,一切能利用的时间,她都用来钻研医术。

  如今,倒也算是学到了不少知识。对人体阴阳脉络有了系统了解之后,对自己的蛊毒也有了些认知,虽然要解蛊还有些遥遥无期,但荀詹说过,之后会教她相关内容,若基础知识不到位,即使如今教了她与解蛊有关的内容,她也无法融会贯通。于是,她便静下心来继续钻研荀詹所教授的东西。

  三四年至今,最为可喜的,便是运用荀詹所教的方子,把李氏的脸治好了。

  至今还记得,用完最后一个疗程的敷面药膏,李氏的脸上恢复到以前白玉无瑕的光洁时激动得泪流满面的神情。那时,桓姚也是十分高兴的,她终于能凭着自己的力量做出些事情了,也算是稍微还了些占用原主身体的情吧。

  李氏自从脸好了之后,整个人都明朗不少,不用再随时担心南康公主的刁难和后院倾轧,桓姚身上蛊毒的事情,也有桓歆打了保票。她如今,每日就做做针线看看诗书,倒是悠然自得。心里唯一挂着的,便只有桓姚的终身大事。

  时下十二三岁结婚的女子不少,赶得急的,皇家连七八岁的皇后都娶过。桓姚还有几个月都满十三了,也长成大女郎模样了,婚事说不定哪天就来了。

  以桓温如今的势头,再加上桓歆对桓姚的重视,桓姚将来的夫家肯定是差不了的。但大家里头历来是非多,李氏既想女儿能有个好归宿,又担心她应付不来大宅里头错综复杂的关系。

  她自己早年因为不通庶务吃了太多苦,如今,自然不想桓姚重蹈覆辙。但桓姚那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架势,实在叫她担忧。她倒是想教桓姚主持中馈待人接物,奈何她自己本身就不善此道,也没有相关经验。而曾氏虽然有些能耐,却是个奴婢,立场不同,许多东西也说不对点。想找个合适的人教桓姚,实在是难。更何况桓姚每天排得满当当的,根本抽不出时间来理会这些“杂事”。

  趁着此次桓歆办寿宴,李氏倒是跟桓歆提过,让桓姚跟着主事,也学些管家事宜。却被桓歆回绝了,说自己手下能处理这些庶务的人很多,不必劳累了桓姚。也叫李氏不必担忧桓姚以后的事情,即使是将来,他也能让桓姚不为这些俗事操一点心。

  毕竟她们母女是依附着桓歆过活,既然桓歆不愿,李氏也不敢再多言叫对方厌烦,只好去提点桓姚,让她对自己院中的事情经心一些。

  “姨娘,我如今实在没时间管这些闲事。我并非什么都不懂,一般的场面都能应付过来的,你且安心罢。”桓姚如此又把李氏推回去了,这话也不算说谎,有前世的经验在,她其实并没有李氏所想象的那般不经事。也不是故意要李氏担心,只是,如今总得先让活命的事情有了保障才能去考虑其他。桓歆虽然也说了叫她不必为蛊毒费神,但她始终还是觉得,还是能靠自己最好。况且,趁着眼下有机会,能从荀詹这种世外高人身上多学些本事傍身,比琢磨大宅门里那弯弯绕绕的一套有价值多了。

  最近一段时间,荀詹布置下来的任务,倒是实际操作的比较多。以往学脉案的时候,桓姚也常常会用府上的女性仆妇做研究对象,积累临床经验,但如今,荀詹指出,男女身体构造有许多不同,桓姚只以女子为对象太过偏颇,叫她最近要尽快补救,过些日子,还要传授她针灸,若不将这块缺陷填好,只怕会影响将来的课程学习。

  对此,桓姚直接吩咐了刺史府上的陈管事,叫他寻些生病的男仆给她。但以往无所不从的陈管事,在此事上却不敢一口应下了,说是要让桓姚亲自跟桓歆说了,得了应允才能办。

  桓歆如今身兼数职,比以往做长史的时候要忙多了,正大光明出外差的时候也更多。就算是临近寿辰,也还在外头办事。桓姚之前吩咐过外院的人,桓歆回来了就来禀报。

  桓歆一回来,便听仆从说桓姚似乎有事要找他,稍微打理了一番,便往松风园去了。

  彼时都已经临夜了,桓姚沐浴梳洗过,更了寝衣,坐在寝室外间专门放置的书桌前看医书。临睡前正是记忆高峰期,她每天都给自己规定了任务,要背下十页医书再睡。

  桓歆进来时,她正聚精会神地背着医书,根本没有察觉。直到背完一半,放下医书做中场休息,抬起头来,才发现桓歆正站在书桌前不远处专注地看着她。

  “三哥,你怎么来了?何时回府的?”桓姚看到悄无声息出现在自己寝室的桓歆,有些吃惊。自从蛊毒压制下来以后,他几乎都很少到她寝室来了。毕竟男女七岁不同席,桓姚那时都十岁了,自然要注意些男女之别。

  “才回来。听下仆说,你有事找我。”

  桓姚站起身来,离开椅子往外走,“三哥才回来,旅途劳顿,就该好生歇息。我这边也不是太急的事,只是想找几个生病的男仆来做切脉练习。原是打算等你回来了再找个时间来跟你说的……”

  正说着,却发现桓歆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半晌没有移动。桓姚顺着他的视线看到了自己身上,顿时有些尴尬,灯光下雪玉般的精致小脸上爬上了一抹绯红。

  八月天在南方正是酷暑之时,江州又潮又闷,暑热与建康有的一拼。桓姚身体底子弱,如今学了医自然更重视养生之道,虽然热,却几乎很少在房中摆冰盆,有小丫头可以使唤打扇,但她又不喜一直有人跟在身边,为了解暑,便只好在衣物上下功夫。

  沐浴之后便不用在出门了,待在自己寝室,也没有外人进来,桓姚原本只穿个吊带式兜衣加一条薄绸大口裤作为晚上的行头,却不料有次被晚上来看她的李氏撞见了,险些没给她这毫无体统的样子吓晕,好生念叨了一回。桓姚不想在这小事上逆李氏的意,便只得在外头再加一件广袖褙子。

  酷暑里还要严严实实裹两件,实在是很难受的,桓姚便来了招阳奉阴违,把之前桓歆给她带回的一匹蝉云纱拿来裁了褙子临睡前穿。这蝉云纱物如其名,又轻又薄,还透气性特别好,穿起来是再舒服不过了。唯一的缺陷,就是透明度太高。

  不过,反正是在自己寝室里穿,不会有外人看见,所以桓姚完全不以为意,反而还特意寻了合适的里衣来搭配出更美的效果。虽然她在人前都装得又正经又规矩,骨子里却还是贪花爱俏的。

  桓姚两世都身为美人,又是学服装设计和美术的,自然在服饰妆容上有些追求和爱好。如今她年纪小,脸上不用做什么,服饰上理所当然会留意些。左右只是动动嘴皮子,不用自己浪费太多时间精力。

  今天,她完全没想到桓歆会进来,外头也没人提前通报,于是桓歆看到的就是她那身她自以为若隐若现很有诱惑力实际也如此的蝉云纱寝衣。她以往都这样穿惯了,若非看到桓歆异样的神色,她都根本没反应过来不妥。

  “三哥稍待,我去更衣。”桓姚急忙丢下这句话就要转身往内室走,她难为情极了,直想赶紧找个地方把自己藏起来。她这身打扮,估计在这个时代的人眼里与只穿着内衣内裤无异了。

  突然,却感觉手上一紧,桓歆竟然伸手拉住了她。

  “不换,很好看。”桓歆低沉的声音此时带了些自己也未曾预料的沙哑。

  原本他就看桓姚读书的认真模样看得入神,待她一站起身来,便更是眼睛都转不开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妖后撞上穿越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