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二姑娘_分节阅读_第39节
小说作者:欣欣向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04 KB   上传时间:2014-10-09 12:59:49

  书齐道:“安哥哥可厉害了,上回有一个人肚子疼,安哥哥只给他扎了几针,立时就不疼了。”

  凤娣倒是真没想到误打误撞的,弄了这么个人回来,便问凤嫣:“安置在哪儿了?”

  凤娣道:“忠叔先头说他是安家的少东家,人家六个铺子都给了咱,也不能慢待了人家,就把夏家那宅子收拾了出来,想让他住进去,不想,他硬是不去,非要住在医馆里,忠叔拧不过,也只能依着他了。”

  凤娣笑道:“倒是真有这么一种人,痴迷于某样东西,便什么都不顾了,越是这样的人,越可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说着跟书齐道:“好好跟着安哥哥学本事,赶明儿也好管着咱家的庆福堂,姐姐这是赶鸭子上架,强逼着也学不出什么了,都指望着你了。”

  书齐道:“二姐姐才厉害呢,我听见那些掌柜的私下里说,二姐姐是天下最有本事的人呢。”

  凤娣忍不住笑了起来:“你将来比姐姐本事还大,你书念的这么好,姐姐应该给你奖励,麦冬,我车上的东西可搬进来了?”

  麦冬忙道:“许管事那辆车的东西都搬到东厢房里头去了,还没开箱呢,公子车上的提盒在这儿,可是这个?”说着,把提盒放到了炕桌上。

  书齐好奇的看着那个提盒,虽是提的,却有三层九个小抽屉,抬头看了看凤娣,伸手抽出一个抽屉,是孔明锁,又拉开一个抽屉,是泥叫叫,放到嘴里一吹,声音清脆好听像百灵鸟,还有不倒翁,泥人,布偶,小银船……整整九样儿玩意。

  孩子哪有不喜欢这些的,书齐眼睛都放光了:“这,这些都是给我的?”

  凤娣摸摸他的脑袋:“嗯,都是给你的,明儿是小年了,这过年,皇上都封了御笔,咱们书齐也应该歇歇,别念书了,好好过个年,过两天,我让牛黄带着你放炮仗去……”

☆、第59章

  “大姑娘,您看这些……”清儿打开凤娣从京里带回来的箱子,凤嫣也不禁愕然,两个箱子,一个是各色玩器摆件儿,虽多是些珍惜难见的东西,却也说得过去,第二个箱子,却是一大箱子的衣裳,男女各半,凤嫣摸了摸那衣裳料子,竟是生平仅见,心道,莫非这是贡上的衣料。

  清儿道:“姑娘,您再瞧这件儿,这颜色好不鲜亮。”说着从里面拿出一件大红的皮毛斗篷道:“这一定是兔子毛的吧,摸着真软,不过,没见过有红兔子啊。”

  凤娣忍不住笑了起来:“不识货的丫头,什么兔子毛,以前听人说过,有一种火狐浑身都是宝,尤其那皮毛若做成衣裳,披在身上,比什么都暖和呢,想来这个就是了。”

  清儿咂舌:“您瞧这件斗篷,从上到下一根儿杂毛不见,通身的红,这得多少狐狸皮才能做这么件儿斗篷啊,对了,刚二姑娘身上可不也穿着这么一件儿。”

  凤嫣略沉吟,心道,想来周少卿知道凤娣尚在孝期中,不好穿鲜亮的颜色,这才放在箱子里送过来,倒是个底细的人,只不过,这样的物件又哪是寻常可见的。

  凤嫣道:“好生收起来吧,待我问过凤娣再说。”

  清儿应一声,忽的低声道:“大姑娘,您说小王爷这般上心,二姑娘要是有天成了王妃,咱老爷泉下有知,还不高兴坏了啊。”

  凤嫣道:“这话在外头不可胡乱说。”

  清儿吐吐舌头道:“大姑娘当奴婢傻啊,在外头自然不说的,可瞧咱们二姑娘的意思,恐小王爷八抬大轿来抬,也不一定能应呢。”

  凤嫣倒是忍不住笑了起来:“你家二姑娘如今满脑子里都是银子,哪还想得起旁的来,终归年纪还小,再过一两年,许就好了。”

  清儿笑道:“奴婢瞧着,再过一百年也一样,咱二姑娘那个性子怎么也变不了的。”凤嫣也跟着笑了,侧头望了望窗外,又落雪了,这一年就要过去了。

  转过天是小年,余家虽不能贴窗花吊吉祥钱儿,却也分外热闹,书齐的病好了,一大早吵嚷着要出去找牛黄放炮仗,凤嫣生怕他刚好又着了风,只是不应,书齐一溜烟钻凤娣屋里去了,磨着凤娣说昨儿二姐姐应的去放炮仗。

  凤娣给他磨的没法儿,摸摸他的头,跟婆子道:“给他把那个灰鼠皮的坎肩穿上,帽子戴严实了,送他去找牛黄,跟牛黄说,看紧些,别让火崩着他。”书齐欢呼一声跑了。

  凤嫣道:“你呀,怪不得他心心念念盼着你回来呢,只你由着他的性子。”说着,却不禁笑道:“刚来那会儿,书齐可不都怕死你了,老远见了就躲我身后头去,跟避猫鼠似的,如今倒成了个猴儿。”

  凤嫣想起那时候,也不禁笑了:“七八岁的男孩子正皮呢,书齐算老实的,天天念书,好容易过年,该让他松散松散,免得成了书呆子。”

  凤嫣想起昨儿那两个箱子,低声道:“你可知你带回来的那两个箱子里是什么?”

  凤娣道:“什么?临上车,周少卿让人搬上来的,左不过一些玩意吧。”

  凤娣好气点了点她的额头:“平常那聪明劲儿呢,这会儿倒一点儿都没剩下,是有一箱子玩意儿,可那玩意都不是寻常东西,更别提,还有一箱子衣裳呢,我来问你,你昨儿身上穿的那件白狐狸毛的斗篷,可也是周少卿给的?”凤娣点点头。

  凤嫣道:“你不是总想着要跟他撇清吗,却又收人家这些东西作甚?”

  凤娣道:“谁想收啦。”说起这个,凤娣还冤呢,哪是送啊,直接就塞过来,她想不收可得行啊,不过东西的确蛮好,尤其她昨儿穿的那件斗篷,好看又保暖。

  想起什么,跟凤嫣道:“我听说咱们大齐的皮毛都是从蒙古那边儿过来的,等明年得空我也去一趟,到时候,你跟忠叔书齐,一人一件儿,冬底下穿着就不怕冷了。”

  凤嫣忙道:“你可别瞎折腾了,我听说那边乱着呢,我也不想要什么皮毛斗篷,只你平平安安,咱余家安安生生的,就比什么都好。”

  凤娣知道凤嫣胆小,便也不再说这些,凤嫣见麦冬拿了凤娣的斗篷出来,便道:“怎么,一大早又要出去?”

  凤娣道:“姐姐过来,难道不是要跟着我去后面佛堂的吗,这就去吧。”

  凤嫣笑了:“我还只当你不记得了,虽说太太不理事,总归是嫡母,你大老远的回来,不去瞧她,这理儿上过不去。”

  凤娣点点头:“是该去的。”说着跟麦冬道:“把三舅爷送来的东西带上。”凤嫣一愣:“三舅爷?你说王家的?”

  凤娣点点头,在京城的时候,就得了兖州府的信儿,王成风从王家分了出来,王成才哥俩也真做得出来,什么都没有,要铺子都当了,还是死当,要银子,满世界都是账,两兄弟这是笃定了要耍无赖。

  王成风也有骨气,什么都不要,就要王家祠堂里的牌位,王成才哥俩儿一听来神儿了,说要牌位,行啊,用银子买,一个牌位一千两银子,王家的列祖列宗,一共十二块牌位,一万两千两银子,拿得来,就抱走,拿不来,赶紧滚蛋。

  族里出来主持分家的老人,本来是向着王成才两兄弟的,毕竟嫡庶有别,可一见这俩兄弟简直混蛋的没边儿了,有听说过卖祖宗牌位的吗,一气之下便道,既卖了祖宗牌位,不如连王家的祖坟一并卖了,倒拎清,本是一句气话,不想王成才哥俩便道,祖坟一万两,一共两万两千两银子,若他拿的出来,都卖给他,末了,王成风给了三万银子,连同王家的祖宅一并买了过来。

  王家哥俩一见他竟有这么些银子,又咬鹿城那边儿的买卖,得寸进尺,王成风恼起来,七尺青锋架在王成才脖子上,王成才吓了险些没尿了裤子,这才松了口。

  王家哥俩前头卖了铺子,各得了四千两,这儿又分了一万五千两,一人近两万银子,也都心满意足,谁还管祖宗啊,各自买新宅搬了出去,王家的事儿才算消停了。

  王成风又从南边儿调来新茶,茶车进兖州府的当天儿,也是王记的铺子重新开张纳客的日子,凤娣得说,别看王成风看上去老实巴交的,这买卖道儿上还真成,赶在年前正是茶叶的销售旺季,便不能立时扭亏为盈,也能缓缓元气,等明年开春,春茶一上,王家的铺子就算起来了,到明年这时候,估摸自己投进去的那一万银子,说不准就能赚回一半来。

  而王成风让人稍来的东西,正是王记的招牌云雾茶,凤娣知道这是给王氏的年礼儿,倒是比什么都强。

  姐俩到了后头佛堂,给王氏见了礼儿,凤娣道:“今儿是小年了,照着余家的规矩,该着筹备各处年礼,这是礼单,太太瞧瞧。”说着让麦冬把礼单递过去。

  王氏没接,手里的佛珠停下睁开眼看着她,目光颇为复杂,想想自己该感激她吧,兖州府王家的事儿,她自是听说了,她那两个混账哥哥,倒还知道给她送个信儿来,虽自己嫁来了余家,王家到底是娘家,若眼睁睁瞅着娘家败了,心里头怎么也过不去,虽成风不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好歹是王家人,家业祖产落在成风手里,真好过给她两个哥哥败光了。

  王氏心里明白,这恐怕是凤娣瞧着自己的面子,手下留情了,不然,她能收回春堂的十二家铺子,王家那六个铺子又算什么,虽自己跟这两个庶出的女儿不亲,可如今这般,却也算难得了。

  想到此,开口道:“姑娘是个底细人,这些事做起来自是妥当的,你瞧着办就是了。”

  凤娣点点头,把麦冬手里的茶叶送过去:“这是三舅爷特特让人捎过来给太太的,是王记的云雾茶,三舅爷带了话儿来,说今年年上事多,来不得,明年必会过来给太太拜年。”

  王氏叹口气道:“倒是他还念着我,回头你也给我捎个话儿去,跟他说,我们姐俩什么时候见都一样,望他以家业为重。”

  凤娣应了:“还有一件事要讨太太的示下,大哥哥也走了些时候,虽说牌位进了祠堂,却未发丧,到底不妥当。”

  王氏定定看着她:“你是说要把书南的丧事办了,那你……”凤娣道:“当初余家大难,无奈之下,凤娣顶着大哥哥的名儿出去管事,如今庆福堂开了起来,大哥哥也当入土为安,至于以后,女儿就比着前头的老太太就是了。”

  王氏道:“可你尚未出阁,这般恐要耽误了你的终身大事。”

  凤娣道:“太太放心,若是在意这些的男子,又岂配得上我余凤娣,与其寻这般一个男子,倒不如孤独终老。”

  王氏愣了愣,待凤娣凤嫣出了佛堂,春桃才道:“到底是二姑娘,便终身大事上都能拿定主意,说起来也是,二姑娘这样的人,哪家男子能配得上,别说什么抛头露面的,奴婢如今瞧着,似二姑娘这般,这一辈子才算没白活,更何况,还是这么个心肠,前头跟太太闹得那般,奴婢只当她心里头记恨着,却不想在兖州府却处处手下留情,若不是心里惦记着太太,恐也不用这般费事了,指望咱那两位舅爷,王家不定败得一根儿毛都剩不下了。”

  王氏叹口气道:“过往倒是我错看了她。”

  出了佛堂,凤嫣忙道:“大哥哥发丧的事儿,你还需想想,虽你主意大,可这终身大事也不是玩的。”

  凤娣笑道:“姐姐就别提我担心了,你瞧我,就算穿着这身男装,这声音,这脸,再想瞒着可不易了,与其让外头的人胡乱猜疑,倒不如我自己揭开,也省的有些人拿这件事儿做文章。”

  凤嫣道:“周少卿可知道此事?”

  凤娣道:“我自己的事儿做什么要让他知道?”凤嫣好笑的戳了她的额头一下:“你说你这么个倔性子,也不知道随了谁,得亏周东家还惦记着你,若我是他,才不搭理你这样没心没肺的丫头呢。”

  凤娣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我可盼着他不搭理我才好呢。”

  姐俩说着话儿进了院子,刚进来就见余忠在院子当间等着呢,凤娣忙上前道:“可前头有什么事儿不成?”

  余忠略看了凤嫣一眼道:“是裴家的媒人来了。”

  凤嫣一听顿时粉面通红,一低头快步进屋里去了, 凤娣看着好笑,却一提这裴文远,又不禁皱眉,虽说自己料定了结果,可这事儿不让凤嫣亲身经历一回,有些事这辈子凤嫣都看不透。

  凤嫣太善了,这种善对家人自然好,若是对外人还这般,恐要吃大亏的,这辈子凤娣就凤嫣书齐两个亲人,故此,事事都要顾着他们,必不会让他们吃亏。

  想到此,跟忠叔道:“走,去瞧瞧。”

  裴家寻的这媒人一张嘴跟八哥似的,从见了凤娣开始,就没闲过,凤娣盯了她那张嘴半天,琢磨自己要是不打断她,是不是能说明儿早上去,尤其□□怎么听着怎么别扭。

  “大公子,虽说您余家的买卖多,宅门大,说到底就是个商户人家,裴家可是世代书香,裴秀才又争气,念了一肚子书,四书五经都能倒着背出来,明年进京赶考,一准就是个状元,到时候那说亲的还不挤破了门啊,你家大姑娘可往哪儿寻这样的好人家去呢,早早定下,赶明儿白落下一个状元夫人,就是您余家的祖宗都跟着沾光啊。” 说着抄起茶碗来咕咚咕咚灌了一碗茶下去,抹了抹嘴刚要再说。

  凤娣拦下她道:“我倒要问问你,你怎么就知道裴文远一定会中状元,若他不中,我们家祖宗可跟着谁沾光去呢。”

  “呃……”媒婆一愣,就没想到这位真较真儿了,忙道:“便明年不中,还有下回呢,裴秀才满肚子诗书,早晚是状元之才,更何况,您家不早应下了吗。”

  凤娣道:“看来你倒是什么都知道,你既是给裴家来说媒的,裴文远应了你多少银子?”

  媒婆愣了愣:“什,什么银子?”就没想到凤娣能当面问她这个,想起这位余家大公子的难缠劲儿,心里不免敲鼓,暗道莫不是要刁难自己,便吱吱呜呜道:“裴家老太太应了一两的辛苦钱儿。”

  一两凤娣笑了:“这么着,我给你一百两。”“一,一百两……”媒婆眼睛都冒绿光了,就算她嘴说破了,说上十年,也赚不上这些银子啊,刚那向着裴家的气势,嗖一下就没了:“大,,大公子这是做什么?”

  凤娣道:“你不用怕,你回去跟裴家母子说,这档子亲事我应了,裴家的一两银子你也拿着,至于我给你的一百两,只有一个要求……”

  媒婆怀里揣着一百两银票,出了余府还觉着是做梦呢,心里真想不明白,大公子给自己一百两就是为了让自己不说出去,且让她写了切结书,若此事从她嘴里传出去一个字儿,那这一百两银子就得加倍还回来,这等天下掉银子的好事儿,她说了半辈子媒,也没遇上过,不说就不说,只要管住自己这张嘴,后半辈子就不用愁了。

  想到此,媒婆喜滋滋的出城往裴家庄去了,见了裴文远的娘,忙道:“老太太给您道喜啊,余家应了亲事呢。”

  裴文远的娘放下手里的活计,看了眼里屋里一眼:“小声些,莫吵着文远读书。”

  媒婆忙压低声音道:“那余家的宅子,我可是头一回进去,那个体面啊,一进进的院子,都望不到尽头,外头又有这么大的买卖,您家娶了大姑娘这样的媳妇儿,估摸那嫁妆单子,咱冀州府都数着头一份了。”

  裴文远的娘淡淡的道:“嫁妆在多,也不过一个商户人家罢了,这是文远乐意,不然,我到底不应的。”

  媒婆给她一句话噎住,心说,摊上这么个婆婆,那位余家大姑娘也真够受的,这两家的事儿,自己还是别跟着掺合了,反正已经说成了,好坏算他们自己的。

  想到此,便道:“老太太,您看这亲事也说成了,我这儿跑了十几里的路,腿儿都快断了,脚上这双鞋的底子都磨穿了……”

  裴文远的娘,自是知道她想说什么,伸手过去,从炕里头摸出一锭银子,放在桌子上:“妈妈辛苦了。”

  等媒人婆走了,裴文远走出来,喜上眉梢的道:“余家应了?”

  他娘道:“这些不过小事,念你的书去……”

☆、第60章

  天色暗下来,忠叔吆喝着小厮们把府里各处的灯点起来,尤其中庭前,廊檐下十几盏灯笼齐齐亮起来,照的大厅内外如白昼一般,厅内摆了六桌席,坐着庆福堂三十一家铺子的掌柜,大掌柜在头先一桌,挨次下去,二掌柜,三掌柜,账房先生,六张卓坐的满满当当。

  凤娣进来的时候,常志正跟刘瑞打赌呢,刘瑞今儿别提多高兴,在冀州府的时候,眼瞅着常志这小子占先的样儿,心里就暗暗不服,后来这小子让大公子派去登州府,刘瑞就更憋屈了 ,琢磨等年下看见这小子,不定多得意呢,不想大公子把自己叫去了兖州府。

  常志再得意,也不才管着登州府的五家铺子吗,自己手里可是十八家,十八家啊,兖州府的铺子都归自己管着,他这个大掌柜当的那真是威风八面,虽说累了点儿,忙活起来,昨儿晚上才到冀州府,可架不住心里头高兴啊。

  一想到常志这小子再也得意不起来,刘瑞跟吃了寿星老的仙丹似的,乐的嘴都合不上,今儿往这儿一坐,旁边儿人说了句:“才来啊,差点儿就赶不上了。”刘瑞立马来神了,假模假式的道:“ 忙啊,手里管着十八家铺子,忙的恨不能生出十八只脚来。”

  一边儿说着,一边儿瞥旁边儿的常志,常志却不买账,嘿嘿一乐:“我说刘瑞,你小子少跟我念三阴,当我听不出来呢,管着十八家铺子,快把你牛死了,有本事咱别比铺子多少,咱比比赚的银子,我登州府五个铺子,随便拿出一个来,都能灭了你。”

  刘瑞也不吃亏:“这话儿说的,你登州府还不是捡了我兖州府的便宜 ,不是大公子把回春堂那些便宜药都拉你登州府去,你能赚这么多,做梦去吧,今年算过去了,有本事咱明年比,从正月初八开张,比到清明,正好仨月,瞅瞅谁赚的多。”

  常志道:“比就比谁怕谁?”旁边儿几个掌柜跟着起哄:“击掌,击掌,谁输了,管谁叫一声哥哥。”

  都知道常志跟刘瑞一边儿大,两人的生日都是同一天,也不知是什么缘分,见了面也都称呼名字,两人都觉着自己大,故此,谁也不愿意叫这声哥哥,这下了赌注,愿赌服输,也就没说的了,两人击掌,算应了这个赌约。

  凤娣进来的时候,见都围着头先一桌,忍不住笑道:“可见是过年了,真热闹。”

  听见她的话儿,各位掌柜急忙回了自己的位子,站起来齐齐拱手:“大公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6页  当前第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二姑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