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药女晶晶_分节阅读_第318节
小说作者:忆冷香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5 MB   上传时间:2014-12-09 14:15:16

二甲共三十人。董七少爷、秦山忆等少年都在其中。

喜讯迅速在长安城传开,众人发现陇北来的少年官员全部都位列一、二甲,而一甲的六人当中竟有四人。

科考陇北风头极盛,让不少的举人起了去那地做官三年之后再回长安参加会试的心思。

“陛下对陇北抱以厚望,吾等辜负陛下圣恩。”

“陇北多种的一季豆子马上要成熟了。臣准备过两日就返回陇北。”

李云霄等少年参加了宫里的酒宴,拜了天子为师,就要急匆匆的返回陇北,只是除去已是准驸马的李云霄,其余人被长辈给拦下进行人生的大事——定亲。

保媒上瘾且口碑极好的李炳将几位少年召集到了四季庄园,又让贺氏发帖子请了众位女眷,装成偶遇赏花,给他们一个互相相看的机会。

相看会结束之后,经过贺氏从中牵线,各家长辈商议,几日之内促了好几对姻缘。

来自潭州商家本人已是二甲进士并是从七品下官员的秦山忆,跟河南道大商族慕容家族的慕容清芳定下亲事。

潭州秦族这几年借李家的光,已成为湖南道最大的商族,虽说远远比不了慕容家族,但是秦山忆的生父秦二为官几年,如今在陇北是从五品下有实权的长史,秦山忆就是中层官员的儿子,身份一下子抬高了。

两人都是经商高手,兴趣爱好有不少相同。

慕容清芳认为秦二这么多年未再娶对亡妻坚贞不渝,秦山忆也会是这样的男子,符合她的要求。

秦二同意秦山忆与慕容清芳大婚有了儿子就能来陇北。

秦山忆为了早日去陇北,跟慕容家族商议,于两个月后在潭州举行大婚,争取两年之内有儿子。

洪志远与白族的小姐—白凡鹏嫡亲的妹妹白凡蓉定亲,将于明年正月在长安大婚。

洪志远乃新科状元,是眼下定朝最有名的少年。

他容貌非常清秀,性子温和,又弹得一手好琴,朝中高官争先恐后的想让他做女婿。

白凡鹏跟洪志远接触几次,怕他被别的家族抢走了,赶紧给洛阳飞鸽传书。

洪志远在相看那日得知白凡蓉同样弹得一手好琴,经家里爷爷、奶奶的说合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董七少爷与林比安的孙女林英定了亲事。

董七少爷的爷爷董腾是大理寺卿,也是三品实职官员,跟林比安一样。

董家也不嫌弃林英曾经定过婚的经历。两家门当户对,亲事定下来,皆大欢喜,大婚就定在下个月。

董七少爷大婚之后会带着林英同去北地。

牛浩星的亲事曾经因着生母白氏曾经在青楼呆过名声不好,亲事不太好说。

这次牛浩星考中了探花,又是陇北的官员,前途无量,由李家牵线跟吕县公的嫡孙女吕荷月定了亲事。

吕荷月嫡亲的叔叔就是丁海涛的大女婿吕丰。

此女容貌秀美,小时候因身体不好,练武锻炼,如今武艺上小有就成就。

她的兄弟在长安书院读书,从他们嘴里早就知道有个文才好还开着面馆会赚银钱的学友牛浩星。

之前吕荷月在武官派小姐当中一直默默无闻,这回跟探花郎定了亲事,一下子脱颖而出。

文官派、武官派的十几位小姐甚至妒忌她嫁给了本界科考最俊的探花。

两人的大婚同样定在了下个月,而后一起去陇北。

除去几位本界的科考俊杰之外,还有一位上界的榜眼梁旭升也在相看会之后定了亲事。

原来李炳曾给梁旭升说过亲事,当时梁旭升对李晶晶念念不忘,非要等到她大婚彻底死心了才肯说亲事,就婉拒了洪族的小姐。

这次梁旭升与狄玉杰的侄女狄筝相看之后,互相心怡,便由双方长辈做主成了姻缘。

梁旭升跟秦山忆一样是家里的独子,担负着传宗接代的重要责任。他家的长辈就算他与狄筝有了儿子,也不放他去陇北。

梁旭升只有老实的在长安书院呆着,对众位少年百般羡慕。

八月底,状元郎李云霄带着陇北的十四名进士回到陇北,受到金城的百姓热烈的欢迎。

十四名进士向何敬焱献上忠诚,全部要求去最艰苦的县城当县令。

陇北的学子纷纷以李云霄、洪志远为榜样,发奋读书,准备三年后在长安上榜扬名。

新出炉不到一个月的状元李云霄成了金城的大热门人物,连着几天都有百姓到焱王府大门口对面的街上守着瞧看他骑马的英姿。

亏得何冬下手快,早就定了李云霄当女婿,不然金城的这些少女得把他抢了。

这一日,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李云霄、李晶晶骑马去金城远郊视察农民种植的马铃薯。

陇北的土地呈黄色,贫瘠缺水,田地都用来种产口粮的麦子。

马铃薯是第一次种植,农民都不知道它的产量,也不知道它的块茎储存时间长,开始都有抵触的情绪,后来陇北官府为了农民不抵制马铃薯,就下令把马铃薯种植到沙土地里。

农民就把领回来的马铃薯,按照村里种植高手所说的方法按芽眼切成块状种到沙土地里,然后浇点水,之后就不管了。

渐渐马铃薯地上部分都长出绿色茂盛的茎、羽状复叶,还生了白、红、紫色的花,瞧着喜人。

马上就要到了收获马铃薯的时候,农民觉得付出的少收获的就相应少,没有多少期待。

野杏村挨着金城,是个大村,一百多户村民有近千人,被里正集合到村头的山脚下,迎接李氏兄妹。

金城长史秦二操着不太顺溜的陇地话,高声道:“乡亲们,咱们野杏村是陇北第一个种植马铃薯的村子,也将是第一个收获马铃薯的村子。”

村里各家各户的农田好手根本就对马铃薯不抱希望,都扯着脖子瞅着站在秦二旁边的两位贵人——李氏兄妹。

村里脸蛋黑红的妇人牵着自家娃的手,在带着寒意的山风之中极小声的议论。

“一个是文昌星下凡,一个是药神娘娘下凡。”

“今个真是饱了眼福,见到了两个神仙般的人物。”

“这世上咱们有这么美的女子,比画上的仙女都美。”

村民对马铃薯的不重视的神情,全部落到李云霄眼里,心里不由得焦虑起来。

陇北农事创新,在沙土种植马铃薯是第一步,在田地多种一季大豆第二步,今后还会有第三、第四步等等。

如果马铃薯种植失败,农民不再信任陇北官府,后面的步骤就很难实施。

李晶晶瞟到李云霄粗眉上挑双拳紧握像是要去打架,问道:“二哥,你怎么了?”

李云霄怕等会农民看到马铃薯的产量很低叫骂声让李晶晶尴尬,低声道:“妹妹,我有点喘不上气,你陪我去山上走走?”话毕,就向山上走去。

“你有没有觉得胸闷、恶心、头晕?”李晶晶无比担忧的跟着李云霄离开山脚下,由二十名亲兵陪同上了山路两边长有矮小野杏树的大山。

“嗯。我上山就好多了。”李云霄走出十几步,回头见山脚下的乌泱乌泱的村民跟着秦二、里正去沙土地挖马铃薯。

李晶晶追了上去,抓住了李云霄的胳膊,道:“二哥,我给你把脉。”

李云霄见李晶晶满脸担忧,低头道:“我就是瞧着人多,气闷有些不舒服,一会就好了。”

李晶晶蹙眉把过脉,又问了李云霄十几个问题,而后等了一会儿,再次把脉,疑惑道:“你身子好好的,没有病。”

李云霄不忍让李晶晶担忧,便小声道:“妹妹,我没有病。我是怕马铃薯产量少,农民说话难听伤了你。”

“霄伢子,你敢骗我!”李晶晶上前一步,像小时候那样给了李云霄额头一个暴栗。

李云霄叫了一声,兔子似的跳开去,道:“打人莫打头。我都十四岁成年了,你还打我的头。”

“不许跑!”李晶晶追上去,又给了李云霄额头两个暴栗,气呼呼的道:“你胆肥了,连我也敢骗!你说下回还敢不敢了?”

李云霄叫道:“妹妹,我这是善意的欺骗。”

众位亲兵看到状元郎全部憋着笑不敢出声。

这时从下面的村子里传出非常大的喧哗声,不知发生什么事。

李云霄紧张的问道:“妹妹,你听这是什么声音?”

“很多人的呐喊声,至于喊着什么,听不清楚。”李晶晶的心情这一刻也平静不下来,快步往山下走去。

李云霄谨慎的冲上前去,高声道:“妹妹,你跟我走在亲兵的中间。”

兄妹二人越往山下走,就听得越真切,那是整个村子村民的兴高采烈的欢呼声,如同海潮般此起彼伏,一声高过一声。

“马铃薯丰收了!”

“一株马铃薯结成好多的马铃薯!”

“今年冬天有马铃薯吃,再也不用不挨饿了!”

李云霄惊喜无比,叫道:“妹妹,你让农民种的马铃薯成功了。”

李晶晶自是满心欢喜,望着李云霄风似的冲进村里的背影,轻轻摇头,自语道:“霄伢子真是永远长不大。”

野杏村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一岁多的小娃娃,所有的村民沉浸在挖马铃薯大获丰收的喜悦之中。

秦二官袍上沾着些许泥土,双手捧着两个巨大黄色的马铃薯,从人群中跑出来,朝着李晶晶激动的大声叫嚷道:“公主,一株就能结出三、四斤的马铃薯,沙田地亩产马铃薯达到了两千五百斤以上!”

李晶晶见年过三旬的秦二竟也不稳重起来,笑道:“之前我怕说出马铃薯的产量吓着你们,就少说了。”

秦二停下来,把还带着泥土马铃薯当成宝贝一样献给李晶晶,哈哈大笑几声,方道:“公主,您之前说的是六百斤,现在产量超过四倍。您可真是把下官等人都骗了。”

李晶晶低声道:“我连我二哥都没说实话。刚才他怕农民骂我,竟是装病把我带到山上去。走,你带我去地里挖几个土豆,让我亲眼瞧瞧。”

秦二疑惑的问道:“土豆?”

李晶晶接过了一个马铃薯,指着它道:“马铃薯俗称土豆。你看它在土里长出的像豆子一样果实……”

秦二摇头道:“马铃薯可比豆子大太多了。”

年迈的里正仿佛年青了十几岁,朝堵在村口陷入狂喜中的村民们嚷道:“快让让,公主要去黄河边上挖马铃薯!”

野杏村的沙土田每家都至少有个半亩,沿着山那里有一片,还有黄河边上的一大片,这些以前都不种农作物,全部荒着,自然不叫田,还是今年种了马铃薯之后才叫成田的。

里正家的人口多,沙土田就最多,大概有两亩之多,全部都在黄河边上。

他与家里的几个孙子辈的娃娃及看门的大黄狗就在前面小跑着带路,领着李晶晶、李云霄过去。

混沌的黄河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宽阔河面的上空偶尔有水鸟飞翔,河岸上的几百亩的沙土田全部都是马铃薯,绿叶连成一片,像绿色的海洋,壮观养眼。

里正家的沙土田就在最边上,离着黄河不到二十丈。里正的老婆、几个儿子儿媳妇早就飞快的跑至,正在拿着粗木棍、小铁铲等工具刨土挖着马铃薯。

她们的身旁放着几个破旧的大竹筐,其中一个已盛了半筐的马铃薯。

李晶晶接过了里正老婆生送过来满锈的小铁铲,蹲在地上,把茎叶都拨开,几铲子下去,露出黄色的马铃薯,而后用手把它周围的土都刨开,将所有的马铃薯用力扯出来。

“公主,这一窝有六个马铃薯,每个的个头不大,可是数量多,足有四斤。”秦二说着话就凑了过来,却是被李云霄挡在了旁边。

李晶晶问道:“老乡,你们知道怎么吃它吗?”

里正笑哈哈的道:“煮、烤、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8页  当前第3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8/3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药女晶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