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药女晶晶_分节阅读_第325节
小说作者:忆冷香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5 MB   上传时间:2014-12-09 14:15:16

“王爷,咱们陇北农民的粮食只够吃到明年的开春,之后至明年秋季麦子成熟还有半年。”

“王爷,咱们陇北的粮食还差得远。”

“王爷,如果开春没有足够的粮食,到时商铺里的粮食就会涨价。”

“王爷,下官恳请您赶紧派人到南地进粮食以备明年开春用。”

“王爷,往年这个时候,整个北地、陇地、陕北的官府会到南地去购粮食,早去粮食便宜,晚去不但粮食贵,还买不到好粮食。今年咱们陇北官府可不能去晚了。”

“王爷,您看能不能仍是让慕容家族帮着咱们陇北买粮食?”

夜深人静,何敬焱满脑袋都是粮食,蹙着眉头回到了百好院,见李晶晶仍在等着他,柔声道:“娘子,怎地不睡?”

“夫君,我听二哥说你又遇到难事。”李晶晶缓缓道:“你说说看是什么事?”

何敬焱目光黯淡,道:“为夫原想着封地马铃薯、豆子丰收,粮食足够了,谁知还远远不够。”

李晶晶惊诧道:“沙土地亩产马铃薯两千五百斤以上,田地豆子亩产六百斤以上,怎么仍然不够农民吃呢?”

何敬焱缓缓道:“娘子,陇北沙土地数量有限,农民又是头一次种植马铃薯,一些偏远村子的沙土地只种了一半。”

李晶晶自责道:“是了。我还从农民手里收购了许多的马铃薯及一半的豆子。”

“娘子,你收走的马铃薯、豆子给了农民银钱,农民不吃亏。”何敬焱怕李晶晶心里有负担,忙道:“农民卖马铃薯、豆子的银钱,一部分用来买麦子、高粱,一部分用来修缮房屋。”

他说的也是实情。

李晶晶收购马铃薯一斤五个铜钱,陇北的面粉一才三个铜板。她收购豆子一斤两个铜钱,也是按照市场价格。

何敬焱接着道:“你曾去过金城附近的村子,九成农民住的是危房。金城的村子尚且如此,其他六座城府的村子房子就更别提了。”

李晶晶去过野杏村,家家户户都是茅草屋,亏得陇北夏季没有暴雨,不然得倒塌压死许多人,可是眼前马上就是冬天,陇北的雪可大着呢,厚厚的雪积压在茅草屋顶,要是不及时清理,也得把房顶压榻。

“原来农民手里有了银钱用来修缮危房。不过这是人之常情。”李晶晶恍然大悟。心道:看来还得想尽办法解决封地农民的口粮问题。

何敬焱自语道:“陇北不能总去南地买粮,必须想办法自己有足够的粮食。”

夫妻二人又说了会话就洗漱睡下。

何敬焱心里有事,辗转难眠。

往日李晶晶等着何敬焱睡着就会进入回春药府,今晚听着他连声叹气,劝慰道:“夫君,咱们刚来陇北时,农民是没得可吃,如今的情况只是吃了冬天没春天,已比原来好多了。”

“娘子,你还没睡?”何敬焱从背后抱紧了李晶晶。

“我跟你一样睡不着。”

“你睡吧。这事就让为夫来想。”

到了次日清晨,何敬焱悄悄起床穿衣去后院与李云霄练武。

李晶晶去了一趟回春药府跟玉玉商议之后得了主意,回来之后起床就叫李欢去把何敬焱叫过来。

何敬焱以为李晶晶身体不适,急冲冲的跑回来,见她已穿好衣裙,正端坐在梳妆台前由李喜盘着发髻,柔声问道:“娘子,何事唤为夫?”

李晶晶便道:“马铃薯产量高,当口粮当菜吃都行,储存时间也长,我们就让农民一年四季都在沙土里种马铃薯。”

何敬焱想了一晚已决定今天就派官员带着二十万两银票去河南道慕容家族买粮,听到这话细长的丹凤眼一亮,有些激动的问道:“娘子,冬季也能种马铃薯?”

李晶晶轻轻点头,挥手让李欢、李喜退下,待门关上了,方道:“普通的马铃薯块茎做种不行,用逢春灵水浸泡过的可以。”

她的四季庄子出自异国娇嫩的花草冬天下雪天都活得好好的,经过逢春药水浸泡过的马铃薯在陇北的冬天肯定也能活下来。

“娘子,你可是解决了整个陇北的口粮大难题,为夫替所有的农民谢谢你。”何敬焱大喜,将李晶晶打横抱起,高高的抛向空中数下,而后放下紧紧的抱住。

李晶晶刚梳好的发髻乱了,听到外面的奴婢忍俊不禁的低笑声,羞得打何敬焱的肩膀,道:“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啊?”

何敬焱心说,可不就一直把你当成孩子来宠着吗。重重的吻了爱妻脸颊几下,激动的道:“娘子,种马铃薯的事等不得,为夫这就去安排。”目光热切,嘱咐道:“你可得给为夫准备好马铃薯。”

李晶晶点头道:“这个你放心。”

“担米养仇人,碗米养恩人。为夫寻思咱们不能次次都白给农民,多少要收些银钱。”何敬焱兴冲冲出了院子,召集众位官员宣布陇北以后四季都在沙土地种马铃薯。

这回官府的马铃薯要收银钱,十斤两个铜钱。如果村民不买,要用自家的马铃薯做种,那么明年开春欠收,后果自负。

“十斤马铃薯两个铜钱,这简直跟白给似的。”

“秋季我们卖给官府的马铃薯,一斤五个铜钱呢。”

“我家听官府的,花钱买官府的马铃薯。”

绝大多数的村民愿意花铜钱买官府的马铃薯当种,只有极个别的村民愚蠢到不舍得花这个银钱没有买。

陇北的沙土地第二次种上了马铃薯,这回农民不放过一寸沙土,全部都种上了。

紧接着,陇北官府出了冬季的第二道农事告示,官府有优质小麦种子,每两斤一个铜板,农民可持田契去县城衙门购买。

往年农民种冬小麦,所用的种子都是从自家地里收获的麦子里面挑选最好的,颗颗饱满。

今年陇北官府有售卖优质小麦,农民不知道这个小麦到底有多优质,亩产量是多少,有没有自家留的小麦种子好。

对陇北官府非常信任思想开明的农民就拿着银钱买回来优质小麦,思想保守的农民只买了两斤的量试试,余下的农民舍不得花银钱就没有买。

马铃薯、冬小麦同时播种,陇北的农民赶在大雪之前忙碌了几天。

定朝朝规,登记入册的田地必须要种一定数量的麦子、水稻。

陇北的马铃薯产量虽然很高,何敬焱、李晶晶也不能违背朝规在正经田地上面都种马铃薯不种麦子。

陇北官府禁止农民在正经田地上种马铃薯。

于是,来自长安的前任司农林比安毛遂自荐担任了巡视官,带着人去封地七个城府的村子巡视,除去视察马铃薯,还有冬小麦的种植情况。

十一月将至,已下过三场中雪的陇北迎来了预料当中的大暴雪。

猖狂的西北风将鹅毛大的雪刮得漫天飞舞,天空被雪掩盖的一片灰暗。

千里飞雪,天地白茫茫,陇北城府里的人都冻得缩在屋子里不敢出来。

“陇北官府让咱们在沙土地种的马铃薯刚长出苗子,这下了大雪,就得冻死了。”

“这可怎么办,明年开春的口粮就指望着马铃薯了。”

陇北乡村里的村民聚在一起为半个月前种下的马铃薯愁眉苦脸。

不到半日,县里派了衙役到村里传令,让村民不要冒雪去给马铃薯扫雪冻坏身子。

“今年天降大暴雪,怕是要形成雪灾。往年雪灾要冻死饿死人,今年有了粮食饿不死人,就怕冻死人。官府说了,好日子在后面呢,乡亲们都好好活着以后过好日子。”各村的里正又特意召集村民,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冒雪去地里,更不要去山里打猎。

且说回屹部落今年夏、秋季没能从定朝玉门、敦煌一带的村子抢到粮食。

到了冬天为了生存,先是把两千多名老弱病残的回屹人赶到了定朝的边界,而后去抢吐蕃国、匈奴王朝的粮食。

吐蕃国的贵族冬天吃青稞、牛羊肉、酥茶,百姓、奴隶可就没这么好了,都是吃得青稞糊糊、干菜。

吐蕃国军队以前装成马匪抢定朝的粮食抢习惯了,今年听说虎奔军在镇守边境,不敢去抢,就去抢回屹部落。

匈奴王朝的物资还不如吐蕃国,到了冬季不但没吃的还没有御寒的衣物,不出国去抢劫就活不下来,既然不能去定朝抢,那就改成去回屹部落、吐蕃国抢。

于是回屹部落、匈奴王朝、吐蕃国三方从一入冬开始,就为了粮食物资开战,打得不亦乐乎。

天降大暴雪之后,粮食竟是成了奢侈品,三方的战争达到一天一战,惨烈到战胜方的粮食还没有吃到嘴里,就又被抢走了。

回屹部落的实力最差,十回有七、八回打败仗,一些小的部落整个被灭杀。

中型的回屹部落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合并成为大部落。这样一整合,只留下精兵强将及一些年青的妇人,其余的人全部被抛弃。

被弃掉的回屹人为了活下来,只有冒着暴雪挨着饿往东边的定朝边境走。

一些回屹老人死之前嘱咐回屹妇人把他们的肉当成粮食给回屹小孩子吃掉,无论如何也要回屹的小孩子活着到定朝去,哪怕成了奴隶,也比死了强。

回屹部落的弃民在吃了同族人血肉的情况下,无比艰难的逃到了定朝的玉门、敦煌城门下。

早就得了陇北官府命令的玉门、敦煌长史下令收容回屹部落的弃民。

“护国公主有令,凡是逃难到本朝的回屹人,只要入了本朝户籍,就成为本朝人。”

衣不裹体饿得只剩下皮包骨奄奄一息的回屹弃民仿佛听到了圣音,一双双绝望的眼睛里有了希望。

可是这件事引起了玉门、敦煌百姓的强烈抵触,他们说回屹人是汉人的死敌,等到在这里扎了根,就跟与回屹部落里应外合占领这里。

有十几位告老还乡的官员及名士联名写了奏折越级报到朝廷,将何敬焱、李晶晶告了。

何冬直接将此事压了下来,还把奏折转发给何敬焱、李晶晶。

何敬焱原本是要把回屹人就近安置在玉门、敦煌城府,看来此法不可行,只能另想办法。

------题外话------

现在本文在月票榜的名次靠后,亲们把手里的票都投给本文。谢!

17 敬淼情窦初开伤心 张进士如愿成郡马

焱王府的议事厅烛火亮了一夜,何敬焱及十几位陇北高级官员终于定下接收回屹弃民的方案。

何敬焱派虎奔军将回屹弃民接到金城来安置,这样不但避免了回屹弃民与境外的回屹部落勾结,还容易教化他们。

金城远郊灾民得到紧急任务,就在灾民区旁边修建一个大的回屹人区。

半个月之内,两千多名回屹灾民陆续到了金城,住进了回屹人区。

回屹灾民到了这里,拥有了固定居所,粮食、衣物、碗筷、土地,简直到了天堂,对陇北城府感激不尽。

陇北官府为了让回屹弃民迅速跟金城百姓融合在一起,颁布告示,回屹人与汉人通婚,官府奖励银钱三两。

告示出来不到半个月,就有三百多名回屹妇人嫁给了灾民区的汉人。

这些回屹妇人都是三、四十岁,以前在回屹部落里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根本不会种地,还带着未成年的小孩子,也不会说定朝语,想要在金城活下来,只能依附着汉人男子。

她们嫁的汉人男子都是在地震时失去妻子的鳏夫,家里有老人要侍候,还有孩子要照顾,没个妇人实在不行,可是灾民区的寡妇嫌他们穷都嫁给了金城当地的男子,只有了娶她们。

双方搭伙过日子,语言、生活习惯都不同,需要长期的磨合,好在陇北给了银钱,又有土地,只要夫妻齐心协力,日子会一天天的好起来。

何敬焱秘密选了一百个回屹的孤儿,安置在金城的靖远县,由李云青派来的几个老细作训练成为定朝的细作。

这件事做的悄然无息,回屹弃民都不知晓,更别说当地的百姓。

大暴雪过后,陇北迎来了干冷的天气,天天都是西北风呼啸,风硬得能吹到人的骨头里去。

金城黄河两边的桃、梨树都被河边的大风吹得弯了腰,绿色树叶仍是牢牢的挂在树叶上,成为奇观,引来了各地知名的大画家到此作画。

李晶晶终于下令灾民区及回屹区的百姓在今年夏天开垦出来的三万多亩地里全部种上了马铃薯。

这些地是经过开荒挖出来的新地,不是朝廷在册的地,种植什么由陇北官府说了算。

贺氏又给何敬焱、李晶晶来信了,这回信里的内容说的是何敬淼的亲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8页  当前第3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5/3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药女晶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