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药女晶晶_分节阅读_第93节
小说作者:忆冷香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5 MB   上传时间:2014-12-09 14:15:16

偏厅四扇门紧闭,李立得到李炳的示意,从怀里取出一个不薄不厚的帐本,用不快不慢的语速低声道:“外头的人来了咱们府里,瞧着是个空架子,其实并非如此。”

李炳朝曲氏微笑道:“我把家底给你与孩子们说说。”

李立继续道:“这些年老老爷在北地做生意赚的银钱,抛去成本及养活底下人,富余一百九十万两四千三百两银钱,另有长安、洛阳、青城等十二座城府的十二座宅子、三十七家商铺、三千二百七十亩地、古董字画二百七十九件。”

曲氏、李老实、李去病听得目瞪口呆。

李云青事先从李立透露的口风里知道了,倒没那么震惊。

贺氏心里震憾,转念一想就明白了。

她公公是个奇才,经商也是极精通的,有何冬支持,又有强大的讯息网,生意比普通商人路子广信息量多,自是财源广进,十几年就做成了富商。

她知道最值钱的不是百万两银钱与田地,而是能够源源不断生出银钱的三十七家的商铺及近三百件古董字画。

“珠娘,这些年我给你寄的银钱总共合起来才几千两,是怕家里银钱过多,引来贼人窥视。”李炳面带愧疚,轻声道:“你受苦了。”

曲氏无比惊喜,问道:“咱们家现有五千二百七十亩地?”

“不错。”李炳点头道:“我这些年挣下的地与陛下赐下的地合起来五千余亩。”

曲氏目光崇拜,很是激动道:“炳哥,你实是能干厉害。”

李炳得到妻子夸赞,脸上露出笑容,又去打量子孙,见他们只是惊讶倒没有失态。

李立双手将帐本呈给曲氏,必恭必敬道:“老老夫人,请您过目。”

曲氏欢喜的接过帐本,突然间想到不识字,脸愧得通红低下头。

李炳柔声问道:“珠娘,你看咱们把帐本交给怡娘,以后让她管家可好?”

“好。”曲氏点头,当即把帐本交给坐在旁边的贺氏,道:“怡妹子,你就劳心了。”

“娘,您未客气,这是我份内之事。”贺氏连忙起身双手接过帐本,面色凝重。

她是现任侯府主人李炳长媳,又是继任侯府主人李云青嫡亲生母,得到李炳、曲氏的授权,管家名正言顺。

曲氏目光关切,道:“我瞧着亲家姐姐管家可累了。你以后管家,可别像她那样把身子累垮,早上莫起得那么早。”

贺氏微笑道:“娘,咱们家人口比秦家简单,本家没有亲戚,家要好管些。”

曲氏点头道:“这倒是实话。不过咱们家刚到潭州,人生地不熟,一开始肯定是不好管的。”

她不识字,却是懂得人情事故,在曲家村跟各家都相处的很好,极少与人红脸吵过架。

她是知道的,今个府里来了几百个官员,日后这些官员的夫人定是要来府里走动,这些人情的事可就费神了。

贺氏轻声道:“这个娘莫担心,我姐姐今个给了我一本小册子,里头写着潭州权贵人家的情况。”

曲氏喜道:“亲家姐姐真是有心了。”

李炳环视儿孙,问道:“晶娘给了家里十几万两银钱,我做主把长安的一座宅子、五百亩地、四座商铺给她,你们看如何?”

李老实、李去病、李云青均是立刻答道:“全凭爹(爷爷)做主。”

李炳心里满意,跟李老实道:“长生,你在观里做了近十年的帐房,先帮着怡娘管家,过些天我给你在潭州寻份差事,不能叫你在府里闲着。”

李老实面露喜色,点头道:“多谢爹爹。”

李炳目光落到容貌最像他的李去病身上,问道:“去病,你如今的身份是从三品的开国侯,已有勋位,可想再去考功名?”

李去病站起来答道:“爹,我一直想参加科考考中进士。”

李炳缓缓道:“你有这个志向,我跟你娘很欣慰。你岁数小未经过挫折,顺利考上潭州书院,也未吃过苦,这又得了爵位。你一定要守住本心,不要被富贵迷了眼,被小人一撺掇,萌生不应有的想法。”

李去病点头道:“孩儿会一直记得爹爹的话。”

他在秦国府别院呆了几个月,对秦家的事了解了不少。秦跃是嫡二子,不能继续国公勋位及国公府。

他是二子,在李家的地位、情况跟秦跃在秦家一样。

他比秦跃幸运太多。他沾了李炳的光被册封为从三品的开国侯,并且这个爵位是他的子孙可以世袭。

他已经相当的知足,岂会有别的想法。

李炳又语重心长的道:“读书最忌读死书变成书呆子。日后你成家是要另立府邸,应早些学会养家的本事。”

李去病连连点头。

他的大哥李老实十岁去了观里做活,后来升了帐房,赚了银钱统统交给他娘养家。

他的大侄子李云青八岁就去观里当杂工,看人脸色,吃尽苦头。他却一直在家里过着安逸舒服的日子。

他在未进入族里学堂之前,多次想过去观里做杂工赚钱养家,只是他娘死活不同意。

李炳缓缓道:“我给了晶娘一百亩田、二十户军奴。你有朝廷的俸禄,我给你五百亩田、二十户军奴、五千两银钱,就不再给你月银。”

定朝封爵、勋有俸禄、食邑,但往往为虚封。封爵、勋的主要经济权益是凭爵品获得永业田。

文官的俸禄低于武官。从三品开国侯是虚封的文官,没有实权,俸禄每月六十五两银钱,食邑年入三百六十石粮食。

定朝一石是一百斤,三百六十石就是三万六千斤。一斤米四文铜钱,一斤面两文铜钱。

除此之外开国侯还应有可以留给子孙后代的永业地。

李老实、李去病如今都是开国侯,每月俸禄六十五两银钱、每年三百六十石粮食,没有永业地,要放在以前,养家糊口足够了,可是过不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李炳给了李去病地、人、本钱,就是让他早日学会赚钱,成亲之后能够早日独立出去。

李去病面露喜色,鞠躬道:“多谢爹爹。”

李炳继续道:“五百亩地吃田租,每年也有几百两银钱。你再用五千两银钱做些买卖,赚了都归你自己,若赔了禀了我再说。”

李去病道:“是。”

这次他爹给了田、人、银钱,他准备向书院的好友祁子阳请教做生意,赚了银钱就像以前大哥那样全部交给家里,不会自己留着,若是赔了,那就说明不是做生意的料,以后都不做了。

李炳望向李云青,嘱咐道:“你今后白天跟着李立处理外头的事务,晚上到我院子里,我有事让你做。”

李炳早知家里会有得富贵的一天,特意早早的安排长子、长孙到观里吃苦干活,就是让他们尝尝人间的苦,见识人间百态,知道富贵得来不易,得了富贵就要好生珍惜。

以前家里人除去贺氏,其余人包括曲氏在内都不理解,现在觉得李炳这样的安排最是稳妥。

李云青恭敬答是。

李炳环视众人,肃容道:“国有国规,家有家规。今个是我们李家迁到潭州的第一天,我下午拟出了家规,你们都听听,若无异议,明个我就让李立找人刻在石碑上,每个院子的院门内立一块,日后有人违反家规,就按上面写的处罚。”

他从怀里取出一个信封,让李云青念里面信纸的内容。

李云青见白纸黑字,墨字苍劲有力,见字如同见人,如李炳本人一样大气沉稳,也说明李炳的手彻底好了。

------题外话------

周一早上我一看月票榜排名从第6降到了第9,心情不太好。

我是个兼职作者,工作非常繁忙,日更五千字以上真的已经是极限。

希望亲们能力挺支持本文,把票票都投下来,让本文本月上月票榜。谢!

10 李炳立家规严 晶晶空间得惊喜

家规共有二十五条,李云青高声朗读。

“男子终身不能纳妾,四十岁无子方能有通房,违者逐出家门。”

“女子终身不能与人为妾,不能与人共侍一夫,违者家谱除名。”

“男子未经长辈允许进入青楼吃花酒夜不归宿,初犯军棍三十,二次犯打断左腿,再犯逐出家门。”

长安各规都有家规,就连潭州、浏阳县的富贵人家都有家规。一个家族、一个家能否兴旺,家规尤为重要。

李家人口虽少,然一门三侯三县主,家产、奴仆众多,必须要有家规。

李炳立的家规比寻常家族更严,还特意立规男子不能纳妾、花天酒地沉迷女色,女子不能做妾。

曲氏未出嫁之前,曾熟背曲族的族规,至今都记得。两相对比,自是李家家规严厉的多。她知道李炳这么做定是有他的道理。

贺氏听了心里连连叫好。有了家规,李家人人都会自律,给下人树立了榜样。她定会好好管着整个李府,守住公公用命换来的富贵。

李炳一直观察众人神色,待李云青念完,问道:“你们可有异议?”

众人异口同声道:“没有。”

李炳携了曲氏的手往出走,柔声道:“珠娘,你为咱们家操了二十几年的心,从明个起家里的事就交给青郎的娘怡娘管着。”

曲氏满脸笑容,应道:“炳哥,我都听你的。”

李炳高声道:“明年怡娘生了小郎,你就帮她带带。”

“那是。我最喜欢带孙子孙女。”曲氏笑着与李炳走出偏厅。

李去病朝李老实、贺氏打趣道:“哥哥、嫂嫂,我就等着明年抱小侄儿、小侄女了。”

李老实只是憨笑,见贺氏打开帐本聚精会神瞧看,便让李去病与李云青去歇息,请着李立坐下。

李立不肯坐着,道:“大夫人,这只是总帐本,本分册帐本有一百三十五本,明个我给您送到月轩院如何?”

“好。”贺氏抬头望向李立,道:“劳烦李立这就给下人们知会一声,除去守门巡逻的,其余人二刻钟后到月轩院大厅前。我见她们认个脸,还要问问府里可有着急要办的事。”

李立的独目左眼惊喜光芒一闪而过。

他早就从潭州讯息里得知贺慧淑是个极好的当家主母,今日看来当妹妹的贺氏也不差。

他内心禁不住再一次夸赞老老爷高瞻远瞩,十几年前就能预知今日的富贵,当年就冒着巨大的风险把贺氏救出来变成李家长媳。

贺氏坐上了软轿。李老实脚程快,挥手不上软轿,徒步跟着回到月轩院。

夫妻二人坐在灯火辉煌的大厅里头吃着茶说着话,目光时而望向厅里的古董、红木家具,想想一日前曲家村的李家,感慨万分。

少时,大厅外头传来了许多人的脚步动静,唯独听不到说话声音,也不见有人好奇莽撞的闯进来。

贺氏心里暗赞下人有规矩。

李立进来禀报得了贺氏允许,这才领着十人进来,将他们的名字身份一一介绍。

贺氏记忆力极好,不满十岁时就能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记人名跟玩似的。

今个来的一百一十四名下人,李立只是说了一遍,贺氏就全部记下了。

大厅里外都站着人,除去北地来的四个厨子,其余的都是残疾人。

残疾最重的是一个姓王的老花匠,七十二岁高龄,耳聋、独目、独臂,生怕被贺氏、李老实不喜,低着脑袋站在厅外灯光照不到的黑暗处。

贺氏处理完府里的几件急事,特意将王花匠叫到跟前,问了几句,免了他每日早上到月轩院点卯,如有急事,让他直接跟李立说就是。

下人退下之后,贺氏又问了李立一些事,这才与李老实回卧室洗漱歇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8页  当前第9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3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药女晶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