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面条西施发家记_分节阅读_第68节
小说作者:兀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33 KB   上传时间:2014-12-12 19:12:46

“你现在是大东家的娘子,不是一般人啊,您做的菜是长辈,夫君,家里人吃的,外头的人怎么能再吃呢?我是怕大东家心里不高兴,”古师傅想的比较多,如今常相逢身份不同了,外头的人如果大张着嘴说:我今天去叫令狐家的大奶/奶给我炒俩儿菜去,多不好听?

自己出来确实没跟令狐俨说要上灶了,万一他生气了,常相逢默默将围裙解下来,递给古明珠,“那行,我回去跟相公商量好了,再说吧,还有,古师傅您应该也不想明珠进水席楼的后厨了?”

“唉,我跟奶奶说句实话吧,我们家里有我,有我三个儿子,托大东家的福吃穿不愁,别看明珠这丫头皮糙肉厚的,我还雇了个小丫鬟伺候着她呢,将来我给她寻人家,也要捡那等家境殷实品性可靠的少年郎,明珠哪里需要出来讨生活?”说到这儿古师傅可怜巴巴的望着常相逢,“小的愿意将全套本事教给奶奶看中的师傅,只求奶奶开恩-”

古明珠是令狐家的奴婢,如果常相逢叫她进后厨做活,谁也不能说个“不”字儿,而古师傅就是希望用自己的忠心跟多年练就的刻花手艺,换得女儿一生安逸。

牛不喝水常相逢也不能强按头,“我知道了,你先好好教明珠吧,以后我会有差使给她,放心,以后叫她在我身边挂个管事的名头帮我做些事,绝计不会抛头露面的。”

得了常相逢的应允,古师傅感激的要立时给常相逢跪下,吓得常相逢一把将他拦住了,“你在水席楼也是大师傅,我也跟您学了不少呢,哪里当得起你的大礼,您放心吧,明珠练好本事之后,也是帮我教教徒弟管管事。”

“爹,您要是连这个都不叫我做,那我可直接进后厨了,”古明珠不爱涂脂抹粉,不爱绣花写字,就一个爱好:做菜!如果真依了她爹的话,那她以后生活的全问乐趣都没有了。

就算是女儿嫁人了,可是能跟令狐俨的娘子保持亲近的关系,别说古家就是将来女儿的夫家也会多一些依傍,而且叫女儿教徒弟当师傅,确实也算是体面,古师傅自然没有异议。

送古师傅出去,常相逢又将自己的三个小徒弟叫到屋里,先问了他们今天看几位师兄做菜的心得跟感受,见每个人都有体悟,回答的也叫她满意,又鼓励了他们几句,才问古明珠道,“你注意了没?都有谁来过?”

董时照他们做菜的时候是清了场的,食材也是一早备好了的,闲杂人没有借口往后厨凑。

“刚开始大家都在外头说话聊天,当时三灶上的孙良没来,说是家里头有事,左右今天上午没他啥事,昨天晚上他就回去了,”古明珠人机灵,对常相逢交待的事办的认真,“可是他刚才回来后我居然在咱们后厨外头看着他了,我出去问他怎么跑到这边儿来的,不知道楚掌柜昨天的交待么?他说是以为咱们这边已经结束了,才过来看看的。”

待古明珠说完,燕儿在一旁补充道,“奶奶,您叫奴婢守在门口那儿,奴婢就没看见他是怎么进去的,还是听到明珠说话,赶过去看,才发见这个姓孙的都跑到后院儿了!”

自己特意叫楚掌柜说要在董时照他们做完菜后指点他们做水席的窍门儿,前头那段时间是他们做菜的时间段,孙良偷看也没有用处,他一直藏在暗处,又是后厨里的三灶,平时想偷学董时照他们做水席也是很容易的,而自己指点窍门儿,却是他光用眼睛看不来的,常相逢冷冷一笑,“少强,明珠你们知道这个孙良是啥来头?”

“这姓孙的不是咱们令狐家的人,也是从福满楼出来的,但不是洛阳福满楼的,是偃师那边来的,”马少强想了想道,“他好像以前不咋在咱们楼里住,这阵子就好多了,不爱出去了,人也很勤快,嘴也甜,对我们也挺好,还时不时的指点指点我跟锁住,我听他说他家里只有老娘了。”

说起孙良的事儿,古明珠小小的脸儿也是不能接受,“师傅,要不是我今天逮住了他,别人说我还真不会信呢,孙良哥对我们可好啦,他家里穷,撑的银子都舍不得花,说是攒着给老娘看病,对了,那次您挑徒弟没挑中他,他还偷着哭了一场,说是要回去问问他娘,能不能卖身到令狐家里来。”

“我知道了,你们出去歇着吧,我也该回去了,”常相逢点点头,孙良是偃师那边过来的,这叫她没来由的想起了另一个人,“明珠,你知道以前的云掌柜现在去哪儿了?”

“他被大东家调到新安县的福满楼当二掌柜了,对了,他以前是偃师福满楼的大掌柜啊!”古明珠像被踩了尾巴一样跳了起来,“师傅,怎么办?”

真是人小鬼大,自己这几个徒弟还挺能办事儿的,消息也比自己灵通,“你们啊,就把今天的事儿给我忘了,谁也不许再盯着孙良了,后面的事儿有我跟大东家呢,你们还小,还做不到不动声色,明珠想想,你今天一看到孙良站在院子里,喊的那声儿有多大?”

见古明珠低了头,常相逢又道,“你们盯着他,万一被他发现了,如果人家没干坏事儿,不是伤了咱们楼里同仁的心?如果他真藏了歪心,知道被察觉了,再跑了怎么办?”

“那万一他已经偷学会了水席,咱们没人盯着他,他跑了怎么办?”锁住有些不放心,“要不他俩别盯了,我长的傻,又住在楼里,我悄悄的看着他。”

“不用了,有大东家呢,你们啊,今天已经立了大功了,专心跟着师兄们练功去吧,闲了跟着古师傅跟冯师傅也学学,还有白案的牛师傅,看看自己更喜欢哪一门儿,”常相逢拍拍锁住的脑袋,“你只是长相忠厚,脑子也好使着呢,没人觉得你傻!”锁住小的时候还不觉得,随着年纪大了现出少年的雏形来,偏厚的嘴唇就让他看起来憨憨的,显然锁住自己心里也知道,先给自己戴了个“傻”的帽子。

“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一上午未必忙完呢,那边怎么样?可挑着合适的人了?”百氏看着常相逢进了福寿堂,心里很是高兴,这个孙媳妇将水席楼看的可比令狐家重要,她原没指望常相逢会赶在吃中中饭前回来,没想到她倒是给自己了个惊喜。

常相逢向百氏跟王氏各行了礼才在她们下首坐下,“祖母,这是谁的主意,叫家里的下人都出去学手艺的?”她听说过家里的奴才出去当个掌柜,管事的,没想的令狐家还有这么多厨师。

听常相逢这么问,百氏面有得色道,“还不是执信么?咱们一家人关了门说话,前些年执信还小的时候,咱们三房被逼的只差没有搬出这园子了,孤儿寡母四口人,哪里用得着那么多的下人?可卖了他们,都是跟着他曾祖,他祖父几辈子的人儿了,当时执信就说,有愿意出去自己奔前程的,就给了他们身契,也不要赎身的银子,直接放出去,若是不愿意走的,就都到家里那几间铺子里当学徒,学本事,若是自己能找着外头的差使,想去也成,”想起前些年的艰难,百氏跟王氏的眼眶都红了,“唉,不说了,这不都熬过来了。”

☆、第137章 一百三十八争吵

叫下头的人自谋职业?这也太超前了,常相逢不由仔细问道,“可他们是令狐家的家奴,人家别的铺子也收?”

“是家奴有什么不好?都是规矩里养出来的,主家还不用费心调/教呢,而且有令狐氏的招牌在,那些主家也不用担心他们耍奸使坏,只是不重要他们就是了,这不,等执信大了,慢慢的恢复了令狐家的元气,这些人都回来了,照样是咱们家的好奴才!”

王氏说的一脸欣慰,“就像你们院里那个葛巾,是老太太指给执信的,她娘姓林是我身边的陪嫁,青儿当初在王家可是学了一手好绣工,这些年咱们府上的针线房,可没少得她的指点,葛巾的两个哥哥当初都到外头人家的布庄当伙计了,人家知道他们是令狐家的下人,自然不会真心教,可是愣是叫他们学了真本事,现在每人都替执信管着好几个铺子呢!”

“唉,因为这个,你不知道当时洛阳城都传成什么了,有一班子恶人专门坏咱们三房的名声,说是执信自小纨绔,不争气,靠奴才出去卖力气养活,我呸!咱们执信是做大事的,哪里是那些鼠辈能明白的?现在怎么样?十年不到,咱们令狐三房,比他祖他爹在的时候还风光!”想起长房那对兄弟干的坏事,百氏气就不打一处来!

原来这葛巾还挺有来头的,功臣之后啊,常相逢看了一眼王氏,笑道,“相公是个宽厚的,那些当初跟咱们共患难的义仆们,相公可不会亏待他们。”

“那是自然,执信是什么样的人?可着洛阳城问问,有家给奴婢的月银像咱们令狐府上这么高的?凡是当年跟着咱们共患难的,无论是在铺子里的,还是庄子里的,现在月银都是外头的一倍,而且谁家想脱籍,咱们还是老规矩,不要赎身银子,还会赏份家业给他们。”

说到这儿百氏看着常相逢意味深长的一笑,“仁主义仆,这样的名声可不是光靠嘴就能传起来的。”

“我明白了,种善因得善果,当年相公做这些的时候,并没有冲着什么名声去的,”常相逢微微一笑,“嫁”给令狐俨,她好像认识了另一个人。

她不知道令狐俨当年所谓有没有目的,应该是没的吧,毕竟那个时候他还太小,一个十三四岁的初中生,如果连十年后的事情都想到了,那也太逆天了。

但是当年最低谷时做的决定,却也给令狐家带来了无限好处:商人最讲信字,令狐俨不但有个“信”字,还有个“宽厚仁义知恩必报”的好名声,跟这样的人做生意,是不是更放心一些?而且有了这样的先例在,就算是令狐府再遇什么低谷,那个时候站在令狐俨身边不离不弃的人会比十年前多上许多,十年前那些能干的可以为自己谋出更好前程的人走了,但以后,相信现在令狐俨身边的得力助手们,即使老天不长眼令狐俨再次败了家业,只怕这些人也不会像十年前那批人那样轻易离开了。

“祖母,有一件事,我想请姐姐过来坐坐说说话,”常相逢见百氏心情不错,申请道。

“亲家奶奶?好啊,在洛阳就你们亲姐俩儿,是要时常走动走动,”他们令狐氏这三代媳妇,想想还都是可怜人,她跟常相逢一样,没有个得力的娘家,王氏呢,娘家虽然不错,可是离的太远。

陪百氏跟王氏用了饭,常相逢并没有立马离开,而是将自己想去水席楼做事的事儿再次跟百氏说了,就像古师傅说的,百氏是家里的长辈,自己不可能不经她的允许就四处乱跑,见百氏只是沉吟不语,常相逢只得将自己以后的事业规划也跟百氏说了一遍,“老太太,我想将水席楼做大,执信也是知道的,现在水席楼才刚起步,离不了我。”

百氏凝眸看着常相逢,这丫头的心也太大了,她想找出漏洞来证明常相逢这个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可是将常相逢的计划从头到尾细细在心里捋了一遍,除了对这事儿是由孙媳妇出来操持有些不满意外,真的挑不出一点毛病来,尤其是就像常相逢所说的,用一间酒楼令狐氏的字号在永安更多的飘扬,确实是叫每一个令狐家的子孙都心情激动的事情!

“你想的太简单的了,这南甜北咸的,咱们这儿的风味未必到了川陕跟苏淅就行的通,”半天百氏才道,“昨天我听你母亲说你还说要去开封开铺子,唉,我知道你有本事,可是你到底是个女人,这内宅才是你待的地方啊-”

叫常相逢守在内院这方寸之地?就算是她在外头没有事业,也呆不住啊,“这些都是我的计划,就像老太太说的,路要一步一步走,洛阳是居天下之中,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不论是南来北往的客商,还是过来游历访古的学子士人都是极多了,我短期的计划是在洛阳城里开上四家水席楼,然后是开封,巩县,郑州,南阳,当然还有京城,尤其是京城,如果在京城的能打出一点儿名声的话,下来的路就好走了。”

说到这儿常相逢心里算了算,叹口气道,“没个三五年只怕是不行的。”

“三年想做成这些?这样走路会摔跤的,而且你也说了,你要为令狐家打造一面招牌,若这招牌没挂起来就砸了,还不如不挂呢,”这样的规模,五年都嫌少了,还三五年,百氏敲着炕几道,“这里就咱们两个,你也不用瞒我,我看了,你是不打算长长久久跟执信过日子的,说什么为令狐家做招牌,不好笑么?”和离的媳妇成天跟男人一起做生意,以后自己孙子还要不要再娶了?

常相逢看着百氏皱纹丛生的额头,有些开不了口,百氏跟令狐氏不一样,没有她就没有令狐俨的今天,而且从自己认识她起,百氏就对她的态度就挺好的,从来没有因为她的出身而轻视她,尤其是在令狐俨没有跟她商量的情况下直接认下自己这个妻子,百氏也没有在成亲之后为难她,这一点儿真心出乎常相逢的意料,现在百氏的问题并不过分,可百氏的问题她又一时答不出来。

看常相逢从同堂里出来,安嬷嬷轻轻走了进去,“老太太,王姑娘叫人过来说晚些时候想过来给您请安,”喝了两天汤药,王谷兰好了许多。

“这天太热,她的病才有了起色,还是叫她好好养着吧,我这里晚几天才来也成,”听到安嬷嬷的话,百氏唇边扬起一抹冷笑,“这钿儿走了,她的病倒是好了,是啊,只有好了,才能出来走动。”

王谷兰的病骗别人还行,骗这令狐府的老祖宗,安嬷嬷扶了百氏躺下,在床边的脚踏上坐下来道,“老太太您的意思-”

“我能有什么意思,那丫头也有些小聪明,既然她起了这份心思,那咱们就看看她本事如何了,”常相逢这边要是一直这么不咸不淡的拖着自己孙子,那她也不介意先叫王谷兰给自己生个曾孙抱一抱。

常巧姑在白园是粗使丫鬟,进不了华姨娘的院子,去巩县也只进过海家在寺沟的庄子,眼前这一溜五间上房,粉墙黑项,院子里青砖墁地,纤草不生,一座几人高的太湖石代替了影壁墙挡在院门口处,再等进了常相逢屋里,看到一色的紫檀家具,琉璃灯,茜影纱,十二扇的苏绣屏风,一时说不出来话来。

“姐姐,表嫂,你们坐啊,”常相逢没想到海岱川的妻子钱氏也跟着来了,心下膏肓,但没有表现出来,只是热情的请她们在西次间做了,笑书跟白鹿奉了茶过来,“嫂子这么快就从巩县回来了?我竟不知道。”

钱氏也吃惊于令狐家的豪富,不过她不像常巧姑心眼浅,什么都表露在脸上,笑道,“我也想在家里多呆些日子,可是这不马上就收麦了,你表哥这边须臾离不得人,咱们做女人的,哪能不跟着过来,这不,”钱氏一指自己身边的一对儿女,“槿姐儿跟欢哥儿我这次也给带来了,留在家里我就算是在洛阳呆着也不安心。”

钱氏这对小儿女姐姐槿姐不过六七岁年纪,儿子欢歌小一些,上看去也就有四五岁,常相逢将他们叫到自己身边一一问了,又将吴妈妈备好的荷包送于他们,才送了手叫燕儿领了两个小朋友到侧间吃果子。

“那表哥跟嫂子这是要在洛阳安家了,以后倒是可以跟我姐常来常往了,”常相逢看着低头不语的常巧姑,“姐姐你怎么了?几日不见,不认识我了?”

“啊,没啥,我看到你过的好,心里也高兴,回头我给咱娘写信,叫她也高兴高兴,”常巧姑觑了一眼屋里侍立的丫鬟们,讷讷道。

“我今儿叫你过来,是有事要问你的,”常相逢看了一眼钱氏,似乎对她的到来不太满意,“嫂子要不去看看槿姐儿?”

这丫头一富贵就变脸?钱氏人才落座,客套话都没开始说呢,就被常相逢这么直接往外撵,面上颇有些下不来,不由红了脸。

“相逢你这是干啥?嫂子是自己人,你有啥事不能当着嫂子的面儿问的?”见妹妹这么不会做人,常巧姑先训了常相逢,又冲钱氏歉意的道歉,“这丫头向来脾气急,这也是没把嫂子当外人儿才说话直了些,嫂子你可千万莫往心里去。”

“呃,我也怕那些小丫头没养过孩子不会喂欢哥,正想着过去看看呢,”常巧姑都当面赔礼了,钱氏也不好太过计较,起身就往外头走。

常相逢似乎并不服气常巧姑,傲然道,“既然姐姐这么说了,那嫂子你留下来吧,刚好也跟我们评评理,看看我说的事儿怨谁,也听听我这当姐姐的都在背地里干了啥事儿!”

看来这常相逢是对常巧姑不满意了,这是带着气叫她姐过来的,钱氏心里暗暗后悔,不该听了常巧姑的话,跟着她一道来令狐府,“你们两姐妹可是最亲的人,哪有解不开的疙瘩?我还是出去看看吧,有什么话儿啊,你们说明白,可千万别存着气伤了姐妹的情谊。”

海家跟令狐府已经有了共识,以后要当亲戚来往的,而海岱川更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给自己存些资本,因为常相逢太过精明,钱氏自忖更她不好套交情,便将目光落在了好说话的常巧姑身上,在洛阳这几个月,跟常巧姑倒成了可以没事说说话的好姑嫂,只是现在这两姐妹闹气,她还真不好插手。

钱氏一边跟吴妈妈说着话,一边儿装作无意的留心听内室里的谈话,想来是常巧姑真做了什么对不起常相逢的事情,将常相逢惹怒了,钱氏渐渐听清楚了常相逢的指责,在骂常巧姑没有姐妹情,不记得她对她的好,没有她的主意,常巧姑现在还在白园给人当丫鬟呢,现在却贪心不知足来跟别人算计自己。

常巧姑显然说不过妹妹,钱氏只听到她隐隐的辩解声,只是夹杂在哭声里,到底说了些什么,钱氏听不清楚,她偷眼看吴妈妈,却见她仿佛什么都没有听见,专心的盯着自己的两个孩子,钱氏便不好多问了,只得强压了心底的狐惑,等着常巧姑出来。

常巧姑的速度没有叫钱氏失望,没一会儿便捂着脸从屋里跑了出来,钱氏早就做好准备了,忙起身道,“这是咋啦?姐妹俩有什么误会好好说就是了。”

“可是巧丫那脾气,根本不信我啊,”常巧姑的眼泪又下来了,她就不明白了,自己跟常巧丫是亲姐妹,怎么会办出认钱不认人的事儿?

吴妈妈看她们在这里哭也不是办法,忙叫过小丫鬟端了脸盘进来服侍常巧姑重新梳洗了,嘴里又陪了许多道歉跟安慰的话,可是吴妈妈道歉再多,钱氏的安慰再贴心,常相逢只不出屋,常巧姑的眼泪就没办法停下。

“我看咱们还是回去吧,等你们的气儿都消了,又是一家人了,我以前啊跟我家里的妹妹也是这样的,一会儿吵一会儿好的,不算啥,”钱氏一拉常巧姑冲吴妈妈道,“相逢也是在气头上,我们也不跟她辞行了,巧姑我回去再劝劝,没什么大事儿。”

☆、第138章 一百三十九串门

令狐程安的妻子魏氏带着令狐仪的妻子霍氏和女儿令狐慧珍过来给百氏请安,往宁心院去时正遇上哭哭啼啼的常巧姑跟钱氏,魏氏认得常巧姑,知道她是常相逢的亲姐姐,如今两人这样从常相逢院子里出来,能不叫她奇怪?

“这是亲家姐姐跟嫂子吧?这是咋啦?”魏氏上前几步,拦在了常巧姑面前,伸手去拉常巧姑捂着脸的手,“哟,这眼睛都肿成这样了?谁叫亲家姐姐受了委屈?”说到这儿丁氏看了一眼送常巧姑出门的吴妈妈,“咱们令狐府上什么时候规矩坏成这样了?亲家姐姐伤心成这副样子,执信媳妇呢?也不出来送送?”

“我家奶奶身子不舒服,在屋里躺着呢,这不,叫奴婢送送姑奶奶,”吴妈妈向魏氏曲膝一礼,笑道。

吴妈妈打心眼儿里看不起令狐程安这一房人,令狐程宁家里还有个令狐任在,生意上也算是精明,至少保住了长房的面子,而这令狐程安一房就明显弱了许多,令狐程安没多少本事,两个儿子更是一个不如一个,不然当初也不会想尽办法把次子令狐仪往这边塞了,而这魏氏不过是个填房,前头两个儿子都大了,她这当家太太的日子并不好过。

“唉,常妹妹这是怎么了?有什么委屈跟姐姐说说,我帮你说你那个妹子去,”霍氏也是个机灵人儿,立马领会了婆婆的意思,上前扶了常巧姑的肩膀,轻声道。

“哎,瞧这位姐姐说的,她们姐儿俩亲着呢,不过是刚才两个人说起过去的事儿了,触动情肠都落了泪,巧姑向来心软,这才一时收不住,”令狐三房跟长房的仇怨半城洛阳人都知道,钱氏又怎么会没打听清楚,现在自然不会叫常巧姑跟霍氏搭上。

“是么?那是我们多想了,不过想想也是,如今常氏得了如此大的富贵,常家妹妹还是亲姐姐呢,可是一点儿好处也没得啊,瞧着身上的衣裳,要是我,怎么也得给姐姐几匹织锦才行,还有这首饰,这金钗也是鎏金吧?唉,不是我说,哪有这样儿对待自己亲姐姐的?”霍氏挑拨起来不遗余力,若不是冒出个令狐俨,这三房的富贵就是自己的,哪里有一个穷丫头什么事儿?她回去就要将常相逢得势就欺负姐姐的事跟大家传一传。

常巧姑口角不利索,钱氏可不一样,她可是常相逢的“娘家人”,若是被亲家这么拉刮还不吭气,那丢的可不只是常相逢的脸了,“唉,这位姐姐是哪里人啊?现在都六月天了,穿软罗都嫌热,要真是穿身织锦褙子出来,不是成老冤儿了?”

钱氏像看乡下人一样瞟了霍氏一眼,“鎏金的发钗虽然不如赤金的值钱,可也轻省不是?我家小姑才二十出头,谁耐烦大热天儿的顶着个大金钗出来,怕人家不知道家里衬银子?”

说到这儿她兀自不肯放过霍氏,看向魏氏道,“亲家太太可真是娶了个好儿媳,净想着拉拔娘家了,幸亏你们小二房这家底不算丰厚,要是富裕些,只怕亲家也能跟着享享福了。”

“你,”霍氏只顾挑拨常氏姐妹的关系了,没顾上这出嫁的女儿就是人家的人了,太顾着娘家是要被婆家嫌弃的,现在被钱氏这么一说,好像她成了那个吃里扒外的儿媳妇了,“我只是这么说说。”

“这种话亲家奶奶还是不要再说了,我们相逢是令狐家的人,她过的好就成了,我们这些娘家姐妹从来没想过从她这儿得富贵,”常巧姑可没去想霍氏说这话的用意,正色道,“我跟嫂子不耽误两位了,先走一步。”

“去跟上她们,听听那两人说什么?”见常巧姑跟钱氏拐了弯儿,魏氏低声吩咐身边的一个小丫鬟道。

“走吧,你看什么?”魏氏看了一眼呆呆盯着廊下丁香花架出神的令狐慧珍,斥道,“一会儿见了你伯母,给我嘴甜一点儿,最好能叫她留你住几日,”令狐慧玲已经被家里定好了送去给钱知府做妾了,这次过来,不过是小二房想再跟三房把关系拉的近一些,起码是叫外人看着两家关系不错,也为令狐慧珍在钱大人那里多些得宠的筹码。

令狐慧珍是令狐仪跟妻子霍氏所生的小女儿,平时在家里话不多,这次为了表现对钱知府的诚意,令狐程安特意选了个姿色出众的嫡孙女儿出来,希望能从知府大人那里得些照拂,也享享知府老丈人的风光。

“我很少到这边来,跟伯母也不熟悉,哪里有脸气叫伯母留我住下?”令狐慧珍轻声道,这些人如果对自己有一线亲情,也不会叫她一个十五岁的姑娘去给一个五十多的老头子当妾了,真以为她以后会顾着令狐家么?令狐慧珍心里暗笑,叫她去讨好一个孙子都比自己大的老头子,来为从不把她当骨肉的长辈们谋利,真当她是傻瓜吗?

常相逢既然说了要定下去谷水新酒楼当大师傅的名单,就说到做到,没几天功夫,整个水席楼都知道了齐胜元被常相逢相中要去谷水那边当头灶的消息,而一向做为常相逢徒弟之中大师兄的董时照,常相逢则提都没提,只叫他带好三个小徒弟,一时间大家看董时照的眼神儿都不对了。

当初董时照跟齐胜元被常相逢亲自挑出来主动要求传授他们水席手艺的时候,整个龙宫水席楼从二灶到杂役没有不羡慕他们的,可是现在,水席楼的生意蒸蒸日上,齐胜元到了谷水那边可是大好前程,现在连齐胜元在诸葛(地名)庄子上的老爹,都升了个二管事享清福呢,而董时照家里,则什么都没有。

董时照这些天情绪也不高,家就住在金谷园令狐府后头的街上,因此每天晚上下了工都要回家里去。今天他下了工之后跟孙良聊了几句,才走到家门口,就看到林志过来,“林老哥这么晚了怎么在这儿?”

“呃,这不是去我姐家了一趟么,你才回来?这么晚?”林志碰见董时照也挺意外的,回身一指小巷深处,“这不葛巾病了,我过来看看,你啊,就是太拼命了,”林志走过来拍拍董时照的肩膀,叹了口气道。

林志是令狐府上主母王太太身边林妈妈的堂弟,十五年前过来投奔,因为会些厨艺,被令狐家荐在盈樽楼里学厨,后来福满楼开张,林志就过来了,跟在京城请来的御厨后头,学了不少手艺。

这次令狐俨跟常相逢合作开水席楼,特意点了林志过来,为的就是要一个老资格过来坐镇,只是林志似乎对水席没有多少兴趣,对水席楼上下以常相逢为尊很是不以为然,他倒没有摆老师傅的架子,只是一副完全置身事外的模样,常相逢交待的事情完成就好,多余的一点儿不插手,至于常相逢想叫老师傅们提携后辈,在他这儿是绝对行不通的。凭什么呀?他的本事可是全靠自己学来的,当初为了学这些,可没少受罪,常相逢一句话就叫他教给旁人,打死林志也是不肯的。

后来常相逢点了董时照跟齐胜元后,林志就更不显了,他年纪大了,索性躲些懒儿,美其名曰给年青人上灶的机会,董时照他们念着林志是老师傅,又是府里太太王氏的人,也没跟他计较,有什么活儿其他二灶们能干就干了。

董时照也是令狐府里几代的奴才,自然知道葛巾是令狐俨身边的大丫鬟,这病了,还被送回家里来,这其中的意味,“葛巾姑娘好些了吧?我这些天忙竟没有听屋里的说,”都在一条巷子里住着,按理妻子应该过去看看的。

林志显然不愿多提葛巾的事,摆摆手道,“小孩子家家的也不是什么大病,没必要,倒是你,趁着这个机会闲一闲也行,之前太累了,可惜大家都看不见啊!”

这是在给自己抱不平?董时照心头一动,跟着也叹了口气,“这能怨谁?我本来就不是做这个的料,没被看中也是应该的,林大哥进去坐会儿?”他向自己家门一伸手,请林志进屋说话。

“进去坐坐就坐坐,咱们哥俩儿别看成天守在一个楼里,其实忙的连说说话儿的机会都没有,你跟孙良那小子处的倒挺好,老见你们凑一堆儿说话儿了,”林志也不推辞,跟着董时照进了董家的大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1页  当前第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面条西施发家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