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幸福农家妇_分节阅读_第22节
小说作者:迷路的斑斑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45 KB   上传时间:2014-12-13 21:37:25

当娘的可以说自家闺女不好,但是如果别人也这么说,她心里的意见就大了。这不听吴红儿话里话外的夸胡杏儿,李桂兰虽然嘴里抱怨着,但是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

胡桃儿和胡梅儿对视一眼,然后相视一笑。这个弟媳妇儿哄起她娘来还真是有一手,正好挠到了她的痒痒处。不过弟媳妇儿嘴甜点儿也没什么,娘家关系融洽他们这些当女儿的才高兴呢。

“我爹和国栋是去镇上了还是去猪场了?”胡桃儿问道。

“没有,他们父子俩去说宅基地的事儿了。不是托你大伯给问的人嘛,现在正好去谈谈价钱。”现在是春天盖房子正正好,所以胡家父子俩现在就想赶紧把那块儿地方拿下来好盖房子。

“真要盖房子啊,其实蛋蛋和二蛋年纪还小,再过两年也使得。”盖房子在农村是件不亚于娶媳妇的大事儿,胡桃儿觉得娘家这房子也才盖了十来年现在盖新房便有些早了。新房子盖好了,这旧的便会荒废了。这房子就怕没人气,一没人气便会破旧的快了。

“你爹想着盖上,我们俩年纪都不小了,要是不给你两个侄子把房子盖好,万一哪天蹬了腿,这心里都不安生”李桂兰说道。农村人对死没有那么避讳,上了年纪的人甚至早早就把自己的寿衣做好了呢。再说李桂兰和胡老屠年纪还真的都不小了,胡老屠今年都七十了。李桂兰也眼看着就到了七十。俗话说得好人生七十古来稀,备不住哪天得个病就没了。

不过当娘的没避讳,但是这当儿女的却不想听她说这个。胡桃儿首先便说道:“看您说的是啥话,您今年也不过才六十多就说出这话来了。您看我二奶奶今年都八十多了腿脚还利索的不行呢。”

吴红儿也连忙说道:“可不是,娘您还得抱蛋蛋给您生的重孙子呢。”

“你瞧瞧我就这么一句话惹了你们这么多的意见。”李桂兰笑着合不拢嘴的说道。其实她也觉得自己再活个实际二十年的没问题,但是现在感受一下儿女们的关心,她心里也是熨帖的很。

“不过这房子的确得盖,家里的院子虽然不小,但是睡觉的屋子实在是太少了。蛋蛋他们年纪也逐渐大了,总不能总跟红儿他们睡在一起吧,再说还有丫丫呢。家里的屋子根本住不开。你们姐妹几个回来也没地方住。”李桂兰掰着手指算家里要盖房子的理由,说起来还是当初失算了。不过这也怨不得老两口,前几年可不兴套间。都是敞亮的几间大屋。

听李桂兰这么一说胡桃儿也觉得这理由说得过去。就是她现在不也卯足了劲儿的攒钱准备再盖一处房子吗。说白了中国人的房子情节实在是太重了。尤其是家里有儿子的人家没有几处房子心里都安生不了。

“行,到时候让王立和家里的几个小子都过来帮忙。”胡桃儿笑着说道。他们家就连小三今年都十八了。小三是兄弟三个里面唯一一个考上了高中的,现在正在年高二。不过上大学估计希望不大,平时在家里也是什么活儿都干的勤快孩子。他们家有拖拉机,到时候盖房子来帮忙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你到是不心疼。不过真的盖起来还得有一段日子呢。你爹看中的那块儿地方估计不太好弄,你大伯去问了问要的价格还挺高的。他要一千块钱呢。”李桂兰说道。其实他们后来也盘算过别的地方。但是不是地方太小就是位置不合适。他们家想盖二层小楼,盖在人家别人房子群里,谁也不会让你盖。现在看中的那块地方既不是太偏,也不会因为盖楼挡住别人家的采光,实在是在合适不过的了。

“要这么高,真是狮子大开口。要不让我公公托人去说说?”胡桃儿也是心里一惊,现在的钱都值钱,一块儿宅基地大概也就是二三百,地方大位置好的五六百也算是顶天了。这块地方对他们家来说合适,但是还真不值这个价钱。

“哪用得到你公公出面呢。实在不行就换换,这盖房子的地方还不好找妈。”胡桃儿的公公以前是他们村生产队的队长,在村里也算是有几分脸面。不过李桂兰也不想让亲家去下那个气。

李桂兰猜的没错,过了一会儿胡家父子回来的时候,果然就是没谈成。虽然价格给降低了点儿,但是还是要把八百块。这远远超出了胡老屠的预期。胡老屠预算着这块地方也就是四五百块钱。这也是因为这块儿地方实在是合适的原因。

要不是他家要盖楼房,那块儿宅基地连三百块钱他都不愿意出,那房子外墙都塌了,说白了也就是一块儿宅基地。见对方态度坚决,胡老屠直接开口就定成了五百块,本来还以为他一定没意见了,没想到人家就咬死了八百块钱怎么也不肯松口了。

这可把胡老屠给气坏了,是,他是不差那三百块钱,但是这也得看是什么事儿啊。真当他是冤大头啊,为了那么一块儿破地方花八百块钱。他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见实在是说不下来,再待下去一个村儿的就难看了,胡老屠他们也就回来了。

胡国栋大伯也挺生气,本来他以为只是牵个线儿的事儿,谁知道弄出这么大的麻烦来。只得安慰胡老屠道:“你先别着急,村里这么大又不是没地方盖房子了。再慢慢寻就是了。”他没劝胡老屠再涨涨价钱,就那么块儿地方五百块他都觉得多。杜家那小崽子忒不是东西,这纯粹就是漫天要价,还真当除了他们家那块儿地,他老胡家就盖不上房子了。

胡老屠和胡大伯的气气愤暂且不提,却说拥有那处宅基地的杜家现在也正在说这件事儿呢。安平村有两个大姓儿,一个姓胡,另一个姓王。别的姓虽然也有但是却非常少。杜家也不例外。姓杜的安平村里统共也就那么十几家。

这户人家的的当家人叫杜同海,他爹没了,家里就一个老娘,不过他娘也没跟他们在一起住着,在他哥哥家呢。他家孩子也不多就俩孩子,大的是个女孩儿,小的是个男孩儿。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不需要另外的宅基地,胡老屠才会在一开始有那么大的把握。

“他爸,我看要不就五百块钱卖了吧,也不少呢。”杜同海她媳妇儿说道。可不是不少了,现在就算是娶个媳妇儿彩礼三四百也不算少,五百就顶天儿了。这块儿地方是杜同海的一个光棍叔叔的,当年杜家兄弟给他送了终,他留下的那点儿地方杜家兄弟俩便分了分。他的那一亩地归了杜家老大。剩下的所有东西包括宅基地都归了杜同海。

杜老头一个光棍能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连房子都破破烂烂的,最值钱的也就是这处宅基地了,杜同海当初可不愿意,但是无奈她娘住在他大哥那里理所当然的也就偏心他大哥,他也就只能认了,反正也是白得的东西。

要说这块儿地方五百块还真不少,但是杜同海前几天刚听说了胡家想盖楼房的□□消息,因此这五百块钱他也就不是那么满意了。“你懂个啥,胡家那么有钱还差咱们这一点儿?他家是想盖楼房的,除了咱们这块儿地方合适的还真难找。你瞅着吧,过几天还得过来。几百块钱咱们觉得是笔大钱,但是在人家眼里还不就是毛毛雨。我再抻他几天,咱们干一年的钱都出来了。”杜同海说道。

杜家的日子过得也不是那么好,五百块钱他们家一年都不见得能挣得到这么多。但是人往往就是这么贪心,既然有那点儿希望,就想再多卖一点儿

杜同海他媳妇想想也是,但是女人胆子都要小的多“要是万一胡家不要了咋办,那块儿地方咱们扔着也是扔着,下次再找一个肯出五百块器的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现在的人们大多都是拆了旧房子再旧房子的基础上盖新房,也就是儿子多的人家才出来买宅基地呢。

“你就安心吧,胡家一年养那么多猪,一头猪就咱这点儿钱了。”杜同海说道,虽然他心里也有点儿忐忑,但是只要一想到那即将到手的八百块钱,他又坚定了信心。

“可不是,胡家每年养那么多猪,他家二闺女在镇上还开着铺子,你说这得赚多少钱啊。”杜同海他媳妇儿说道。“你看他们家那儿媳妇儿几乎都没下过地,都仨孩子了那肉皮细的还跟个大闺女似的。肯定整天吃好的。人家那才是掉进了福窝里了呢。可惜老胡家也就那么一个儿子,要不然当初把小冉介绍过去也是好的。”小冉是杜同海的小姨子,长得也过得去,但是嫁的并不怎么好,现在的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的。

“你拉倒吧,小冉虽然长得不丑,但是跟人家胡家的儿媳妇儿比起来可差远了。当年胡国栋找媳妇儿的时候,可是各种各样的大闺女可着挑。就算是小冉再大两岁,就她那性子人家也看不上。”杜同海说道。他那小姨子也就脸还能看,别的一样都不占。

杜同海他媳妇儿想了想,胡家那儿媳妇儿她也是见过的见人就三分笑,看着就喜庆,自家妹妹的确没法比,当下也不说话了。不过想到胡家那么有钱,把劝自家男人讲讲价钱的想法又压了下去。

  ☆、第61章 镇上盖房

然而这次杜家是注定要失算了,胡老屠是个精明人,胡国栋也不是傻子,人家摆明了把他们当成冤大头来宰,他们又怎么会傻乎乎的上当呢。

不过因此胡家本来开春儿就要盖房的计划只能搁置了下来。实在是没合适的地方,如若不然杜同海也不能态度那么坚决。这几年村子里盖新房的虽然也不少了,但是这二层小楼还真没有,盖到哪里都是个麻烦事儿。毕竟谁家也不能容忍你一个二层楼大咧咧的盖在人家房子前面挡住人家的阳光把。你是鹤立鸡群了,但是也得愿意人家当鸡呀。

后来好不容易抽出空来回家的胡杏儿也听说了这件事儿便给她爹出了个主意,现在镇上有空地方,而且自盖楼房的也不少,他爹大可以去镇上盖一处。其实出这个注意胡杏儿也有些私心,她家也准备盖楼房呢,她家的两个孩子都不小了,。到时候跟她娘家盖得近一点儿,以后相互照应着也方便。

胡杏儿的理由很充分,以后几个孩子上学要去镇上吧,这住的地方就得有准备。再者在镇上有了房子以后胡杰两个孩子说媳妇儿也容易的很。

两个孙子辈儿就是胡老屠老两口的软肋,一提这个,李桂兰首先就愿意了几分。但是胡老屠却不同意,他这一大摊子都在村里呢,他的养猪场也建在村里,让他住到镇上去他可受不了。不过想到家里的两个孙子,他又有些纠结。

“爹,您今年都七十了,以后还能干几天,就说现在,您平时在养猪场里也就是溜达两圈,一些重活也都是国栋他们干了。既然这样就算您住的镇上也没什么,也省得您整天往镇上跑了。”胡杏儿现在是做生意的,察言观色最为厉害,看着胡老屠的脸色她便说道:“爹呀,您不能以您的老眼光看问题,就说咱家现在的卤肉铺和养猪场都得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全指着您自己干,就算是整天不吃不喝也干不完啊。咱家在有五十多头猪,一个卤肉铺子,以后如果是一百头猪两个铺子甚至更多呢。您得逐渐放开手,以后就做一个总指挥就行,完全不用这么整天盯着。”其实如果不是知道胡老屠不服老,胡杏儿都想直接说您直接在家养老交给国栋来就算了。

“你从哪学了这么多弯弯绕绕的,”胡老屠显然也动心,这几年他也有些力不从心了,重活几乎都交给了儿子,就算是不干重活稍微忙活一点儿他也得累的不轻。毕竟是上了岁数,就算是不服老也不行。

从前年起他们的养猪场里就请人来帮忙了,如果真按着二丫头的说法,恐怕他更没那个精力。不过是不是真要弄那么大的摊子,还得跟儿子商量商量。毕竟以后就是儿子的舞台了。不得不说是年纪耽搁了胡老屠,如果他再年轻个十几岁,恐怕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多犹豫。

听她爹这么说胡杏拨了拨自己烫的大波浪卷说道:“看您说的,这几年我可没少学习,整天抱着书看呢,当然了没红儿学得好。您问问红儿书上是不是这么说的。”说实话胡杏儿的野心可不小,不过她也知道自己的斤两,就他肚子里的那点儿墨水连赵强都比不上,因此这几年她可没少充实自己。就算是白天累的腿都迈不动了晚上也得看会儿书。

嘿,你还别说看了这么久还真顶用。她不仅自己看,平时有啥好书也拿回来给吴红儿看,她想的明白,如果以后家里起来了国栋媳妇儿的脑子不放亮点儿也不好。毕竟国栋一个大男人很多弯弯绕绕的也想不明白,还是弟媳妇儿心里有数才行呢。

吴红儿也知道胡杏儿这是好意每次她拿回书来,她看的也十分认真,吴红儿毕竟比胡杏儿多一辈子的经验,往往还能从书里面举一反三提出点儿好点子来。这也让胡杏儿不得不感叹这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明明她下的功夫比较多但是红儿却比她学的要好多了。也就是现在没有什么夜校之类如果有恐怕胡杏儿早就报名去学了。

胡老屠抬头看了看自己儿子,见他脸上也露出了赞同之色,便一拍手掌道:“行,就这么定了。就算以后不去住留给两个孩子也是好的。”

胡家父子俩都是雷厉风行的人,既然决定了第二天胡国栋便去镇上找地方了。赵强也跟着,两家打算把房子盖在一起就算是在不了一起,离得近些也是好的。

现在镇上还不像是后世那样盖得都是高层,其实也跟农村人一样除了工厂员工给分配的房子就是自家找地方盖得。胡国栋和赵强最终一人选择了一块儿地,离得不远但是却没挨着。不过俩人这也心满意足了。

胡杏儿盖这处房子是给自家大儿子准备的,她到没有要住过来的意思。他们现在还跟公婆住在一起呢。本来赵家老两口是跟着赵强大哥住的,后来胡杏儿生了俩孩子以后,赵母舍不得孙子便跟他们搬到了一起。新房子当然是给儿子留着,总不能他们一群老的搬过来让儿子住旧的吧。

选定了地方就要盖房子了,二层楼村里人都没盖过,因此胡国栋和胡杏儿专门找了镇上的包工队,不过小工都是胡家的堂兄弟和家里的女婿。胡杏儿算是沾了娘家的光。不过她也不白占便宜,每天的午饭和晚饭都是胡杏儿管。大个的馒头,油汪汪的大锅菜。就算是胡家是养猪的这也算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知道胡家在镇上盖房子,吴家三兄弟也跟着过来帮忙了。这可是亲妹妹家的大事儿,尤其是还在镇上,说起来都有面子的很。现在一说城里人,感觉都不一样。

不过尽管有这么多人过来帮忙,胡家还是有些手忙脚乱。胡国栋当然得在盖房子这看着,猪场里的事情便只能交给了胡老屠。胡老屠也忙不过来呀,他平时还得做卤肉呢。虽说有胡杏儿和她请的两个人打下手,他也就是在关键环节调调味儿罢了,但是这么一折腾他这把老骨头也受不住。

还是胡国栋当机立断在养猪场里又请了两个人,杂事儿也让吴红儿接了手,胡老屠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不过李桂兰便只能一下子把三个孩子的事儿接了过来。好在前面的两个孩子都大了,就一个不到两岁的丫丫需要格外的注意。

胡家忙的热火朝天恨不得前脚掌打后脑勺的时候杜同海坐不住了。胡家盖房子这么大的动静,邻里邻居的根本瞒不住。再说了农村里本来也没有秘密。胡老屠家的大女婿整天开着拖拉机拉着胡家的一大家子早上走晚上回来。碰到了邻居问一句,胡家人也会咧着嘴告诉你是在镇上盖房子呢,这毕竟是四分有面子的事儿。

一听说胡家开始在镇上盖房子了,杜同海他媳妇儿便和杜同海打了一架,她劝他别作吧,他非要作。现在好了人家不买了。就他们家那块儿地方能卖到四百块钱就算难得了,更何况是五百块呢。

杜同海见自家媳妇儿在家撒泼他心里也是上火。当初胡家想买他这块儿宅基地知道的人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少,他现在走在外面甚至都觉得别人看他的眼神怪怪的,似乎在说看你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吧,活该。

在家转悠了几天,杜同海有些坐不住了。犹豫再三,他终究是从家里割了一把韭菜到胡家去了。

胡家现在就李桂兰和丫丫两个人,胡杰和胡卓都跑出去玩儿了,丫丫在一边摇摇摆摆的走路,李桂兰在堂屋下面洗衣服。见杜同海拿着一把青菜站在门口犹犹豫豫的不进来,李桂兰便说道:“大侄子有事儿啊?”

虽然当初李桂兰暗地里没少骂杜同海小王八羔子,但是见他上门来她还是笑脸相迎。李桂兰这几天心情好,自家在镇上都盖房了,这是多大的喜事儿。

“婶儿,我就是过来看看,家里的韭菜长得挺好的,给您拿过来了点儿。”杜同海见李桂兰的态度不错,便尴尬的笑着说道。

韭菜李桂兰在院子里也种了不少,并不怎么稀罕。不过她还是笑着说道:“那我就收下了,家里孩子正吵着要吃饺子呢。”就一把韭菜根本不值几个钱,李桂兰收下来根本没什么。

见李桂兰韭菜钱收下了,杜同海支支吾吾的说道:“婶子,听说家里在镇上盖房子了?那村里还盖不?”

“不盖了,杏儿家里也要盖房,我们就顺便一起在镇上盖了。”见杜同海脸上尴尬的样子。李桂兰到底没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找了个理由应付了过去。

杜同海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到底问不下去了,便说道:“那行,我就先走了。我也就是走到这里顺便过来看看。”说完便急匆匆的走了,那速度就跟有狗在后面追似的。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不败仙子扔了一个地雷

  ☆、第62章 两头忙

见杜同海跟后面有狗追似的走了,李桂兰解气的冲着的他的背影暗骂了两声,然后心情颇好的唱起小曲来。

丫丫见她奶奶突然唱了两句,抬起头来一双大眼睛忽闪个不停,好像在奇怪他为什么这么高兴。

“哎呦,奶奶的大孙女,好好玩啊,奶奶今天给咱们丫丫做好吃的肉肉。”见丫丫的小脸上满是疑惑跟自家二女儿几乎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李桂兰便笑着说道。虽然她整天骂胡杏儿不让人省心,但是这越是不让人省心的孩子才更惹人喜欢呢。五个闺女里面她最偏疼的也就是胡杏儿啊,丫丫不管在哪个方面都像了胡杏儿,所以李桂兰也是心疼的紧。

丫丫别的听不懂,但是对肉肉却是很敏感的。见奶奶这么说,她颇为开心的确定道:“肉肉?”

“对呀,肉肉。”别看丫丫小,但是也是个无肉不欢的。就跟两个哥哥一样。“你这小丫头一看就是咱们老胡家的人。”李桂兰笑着说道,胡家人可都是典型的无肉不欢。相对来说吴红儿的口味要清淡一些,不过几个孩子显然都随了胡国栋没有一个像她娘的。

李桂兰的好心情一直持续到晚上,胡家父子和吴红儿都回来了,李桂兰还是小曲唱个不停。胡老屠看的奇怪不已:“你这是高兴啥?”

“还能高兴啥,我跟你说,今天上午杜家那小子来打听咱家宅基地的事儿了,当初不安好心,现在后悔了吧。我才开始真是恨不得把他给打出去。后来想一想这样不解气啊,我干脆满脸笑容的跟他说道了说道,一直把这小子说臊了,跑的比兔子还快呢。”李桂兰一拍大腿说道,可见是扬眉吐气的很。

“你呀,为这点儿小事儿也能高兴成这样。”现在胡杏儿接手了家里的事儿,胡老屠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不过他这人是轻松不下来的,见儿媳妇儿把猪场管得挺好的,卤肉铺子也不是每天都得过去,除了赶集卖肉就整天在自家盖房子那看着了。虽然侄子女婿都不让他下手帮忙,但是他也闲不住的整天瞎转悠。

“咋了,这小子不是东西,现在后悔了我还不能高兴两下啊。我跟你说你就是太好说话了,就得像我这样才对呢。”李桂兰说道。胡老屠这人哪哪都好,就是容易有些太讲究面子了,说白了就是大男子主义作祟。

“好好好,你对,你对。”胡老屠一辈子都没说得过这个老妻,现在当然也说不过。

“咱家房子盖得怎么样了?说起来都这么久了我还一次都没往那走过呢。”李桂兰说道。盖房子这么大的事儿,不亲眼看几眼李桂兰的心里还真是不安生。以前盖家里这套房子的时候她可是从头跟到尾的。这房子可是大事儿,如果不注意盯着,很容易在某些地方盖得不好。不过令人庆幸的是现在还没有后世出现的偷工减料以及豆腐渣工程。但是家里三个孩子最大的也才七岁,就算是再着急李桂兰也去不了现场。

“你放心,虽然请的是镇上的包工队,但是底下干活的都是咱们自己人。再说了那个包工头跟强子关系也不错,我看着那房子盖得挺细致的。”胡老屠知道自家老妻爱操心的性子便说道。

其实这盖房子就得盯紧点儿,如果工人稍微一偷工减料就很容易出问题,比如说墙抹的不均匀之类的,虽然不是啥大问题,但是让人看着就膈应,毕竟新房子谁都想哪哪都是好的。

胡家老两口聊得挺带劲儿,但是胡国栋他们小两口今天晚上的话却很少,无他,这是累的。

胡老屠能歇着,胡国栋却不行。什么脏活累活都得他干。虽然说请了包工队,但是下面搬砖和泥的都是他们自己人,人家包工头只是干些重要的活计。虽然说来帮忙的人不是堂兄弟就是姐夫和大舅子,但是胡国栋自己仍旧得拼命干。而且上房梁弄楼顶的时候他还得一点点儿的盯着,真是累的不轻。尤其是在赵强是个绣花枕头的情况下。

胡杏儿家的房子跟胡家是一起盖得,这样两家一起买材料量大还更便宜些。本来胡国栋还以为赵家就只有赵强体力弱一些,但是谁知道原来赵家三兄弟都一样,在旁边做个监工还行,一袋儿水泥就能把他们压趴下。相比较起来赵强都还算好的了,起码还能干点儿重活儿。

赵家老大和老三只来了两天便不见影子了,说是工作忙请不下假来。只有赵强没办法只能努着劲儿的干。其实要是别人家的活儿他早跑了,但是一来他那工作也就相当于没有,二来这是自己家的房子,就算是再不想来也得来。要不然胡杏儿可饶不了他。就这胡杏儿还叨叨他的两个兄弟不顶事儿呢。

不过赵强到底是给胡国栋增添了负担,姐夫不行很多事儿就压在了他自己的身上。每天晚上回来胡国栋都累的恨不得躺在炕上就不动了。

吴红儿也没两样,以前都是胡老屠和胡国栋管着猪场的一堆事物。吴红儿最多平时也就是算算账。现在一全盘接手着实乱了好几天。

其实她也不用管喂猪和清理猪圈和杀猪的事儿,养猪场里请了好几个人最近又增加了两个,人手倒是不缺。不过她每天既得买猪吃的粮食,杀了猪又得统计送到饭店里的生猪数量,送到卤肉铺子的猪肉数量,甚至是胡老屠赶集卖的猪肉的数量。把收入花费全算清楚了之后才能算出自家挣了多少。

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还真的是一大堆的事儿。光说是买粮食喂猪,但是粮食的情况好坏,价钱如何这都是事儿,再加上刚上手有些不熟练,吴红儿已经连着熬了几个晚上了。正因为她忙成这样,丫丫的奶也断了。丫丫也不小了,现在断了奶到没有以前蛋蛋的闹腾劲儿那么大,不过睡觉前她还是会想着唆两口。

把孩子哄睡,吴红儿叫醒已经躺在炕上睡着的胡国栋说,“起来泡泡脚解解乏再睡吧。”

“不了,回来的时候已经洗过了,还泡啥。”胡国栋刚才回家的时候满身都是洋灰和泥土,他直接就在院子里用凉水洗的。现在天儿暖和了用凉水也没什么。

“那哪行,我热水都给你烧好了,你赶紧起来,要不然明天就难受了。”吴红儿去外面吧热水端进来然后说道。胡国栋的活重,如果晚上不用热水泡泡脚明天得更累。

吴红儿态度这么坚决,胡国栋只能翻身爬起来泡脚。见她又拿出本子开始翻看便说道:“你还好吧,猪场里的事儿能应付的过来不?如果太累的话你一定要说话。”吴红儿这几天晚上的辛苦劲儿胡国栋也是看在眼里的,其实他真不想自家媳妇儿这么辛苦,女人嘛,在家带带孩子做做饭也就行了,如果女人都这么辛苦了还要男人干啥。

但是这次是情况特殊,他们家现在一个人手都空不出来。不让吴红儿去难道还让李桂兰去不成。起码吴红儿还年强力壮呢。

胡家的五个女婿现在都在给帮忙盖房子呢,就连胡桃儿都去帮着胡杏儿做饭去了。吴红儿不得不接手这一任务,总不能交给外人吧。

“没事儿,哪有那么累呀,不过是才接手有些不习惯罢了。等你们忙过这一阵子就好了,咱们都忍一忍。”其实吴红儿虽然身体上感觉累,但是却还挺有干劲儿的。虽然是女人,但是有了事业有了可以让他发光发热的地方也是很幸福的。

前后两辈子吴红儿都没出来工作过,现在虽然是忙活自家的事儿,但是干劲儿也格外的足。不过这几天她也在自家的养猪场里发现了一些问题,虽然不大,但是长久的发展下去也容易产生问题。现在他们的规模还小,如果以后规模大了,这些小毛病就是大问题了。

比如说粮食的采买上,家里的粮食都是从本村收购的,现在不像是前几年那样粮食那么紧缺了,因此很多人家都会有余粮。胡家就在本村收购,正好也方便。但是这粮食的好坏也就是人一句话的事儿,胡老屠以前抹不开面子人家说上几句就算是质量不太好的粮食他也就收了,毕竟也损失不了多少。

这几天吴红儿就遇到过一次,那些粮食的质量格外不好,因此她就想降点儿价,她刚一说话人家就说:“你公公当初也什么都没说呢。”她问猪场里工作的人,他们说的确如此。因此吴红儿也只能罢了。

这只是一件小事儿,但是吴红儿却觉得这个问题也不算小,虽然上辈子她几乎没给她留下什么,但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不管做什么没有一定的规范是做不出一番成就来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0页  当前第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3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幸福农家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