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幸福农家妇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迷路的斑斑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45 KB   上传时间:2014-12-13 21:37:25

胡杏儿见他挤眉弄眼的样子,也不禁被逗乐了,骂了一句臭小子却也不再唠叨,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吃起饭来。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Mama-mia扔了一个手榴弹,么么哒!!

  ☆、第66章 决定

胡国栋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不早了,不过现在天儿暖和了天并没有黑透。晚上吴红儿并没有做别的,擀了一些面条,配着韭菜炒鸡蛋的卤子,见胡国栋回来,她忙说道:“回来了?那我赶紧煮面条去。”因为不知道胡国栋几点回来,所以虽然面条擀好了,卤子也做好了,但是面条并没有煮。

煮好面条一家七口坐在饭桌前开始吃饭。胡杰和胡卓两个孩子刚才吃饭前嚷着饿,非要吃胡杏儿拿来的桃酥,李桂兰被两个孩子磨着一人给了好几块儿,现在吃饭两个小子都没怎么吃。胡家老两口吃的也并不多,倒是胡国栋自己吃了整整三大碗才放下了筷子。

他现在正是吃的多的时候,再加上最近又一直在干体力活,所以吴红儿到没有担心他撑到,反而问道:“吃饱了吗,要不要再给你煮一碗?”胡国栋的饭量一直是很大的,因此整个人看着也壮实。

“不用了,吃饱了。”胡国栋擦擦嘴表示已经吃饱了。然后把今天送钱的事儿跟胡老屠说了说。

“说起来还是杏儿想的周到。”听胡国栋把今天的情况一说,胡老屠便感叹道。他老了,现在想的也没有以前那么多。再加上现在这世道跟以前也不同了,一时半会儿想不到也是很可能的。像他们年轻那会儿,给别人家盖房子中午管顿饭再给盒烟抽就不错了,哪里会想到要钱呢。不过想想也是,现在的人们都富裕了,那盒子烟也就不被人看在眼里了。他年轻的时候那也是好东西。

“家里应该有几头猪该出栏了,赶明咱们杀了送到镇上饭店几头,杏儿那也得留下点儿。剩下一头后天是大集卖了去。”胡老屠说道。

“爹,我二姐那里的生意那么火爆,镇上合作的饭店也一直想让咱们加量,要不就别在集市上卖了吧。”胡国栋说道。猪肉零卖价钱当然是高一些,但是胡老屠毕竟上了年纪,去赶一天集回来也得累的够呛,因此胡国栋便不想再零卖了。毕竟也多挣不了几个钱。那点儿钱多养两头猪就有了。

胡老屠是经年的老把式了,不管是杀猪还是切肉都特别准确。在集市上卖肉的时候根本不怎么用称称,仅凭一双手就能感觉个差不多,上下差不出多少来。他这一手绝活胡国栋也没彻底的学会,这是几十年的经验才炼成的。

“对呀爹,咱们以后在镇上也有房子了,就我看要不咱们也在菜市场租个铺位卖鲜肉,可比您每天赶集轻松多了,估计生意也会更好。”吴红儿说到。她比胡国栋想的更周到一些,胡老屠到了这把岁数还整天想着赶集卖肉在乎的就不是那点儿钱了,估计就是放不下这份儿手艺,与其整天赶集还不如在镇上的菜市场开个摊位卖鲜肉。胡杏儿的卤肉铺子和胡梨儿的蔬菜摊子都在那一块儿,以后也好有个照应。平时他们把肉给送到摊子上去,老两口就在那卖卖,可比现在整天好几个村子的轮着跑轻松多了。

以前吴红儿不提这个是因为自家住在村里每天往镇上走不方便,现在镇上也有了房子,俩孩子明年应该也会去镇上念小学,有个摊子给老两口打发时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要不然就算他们在镇上住也住不安生。

就算是在后世很多老人在城里住了大半辈子,临老临老也要回村里来养老,主要的原因也就是在镇上住着没意思罢了。

胡国栋听吴红儿这么一说也觉得在理,这次在城里盖房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三个孩子以后在镇上上学做打算,但是现在他们的事业也算是刚刚起步,他和红儿怎么也是不能离开村里的,就算是住的镇上也得经常回来。以前他打算的是他跟红儿带着俩小子住到镇上,早上把俩小子打发去上学,再回村。至于他爹娘就还在村里住着顺便带着丫丫。

现在这么一琢磨还是红儿的想法妥当。他们一家子都搬到镇上去。老两口在菜市场卖鲜肉也不会太忙,顺便也就能接送孩子。这样有个事情干也不用担心两老会在镇上住不习惯。他和红儿每天往村里跑就行了。这样也省得他们既得担心小的,也得担心老的。两头都不安心。菜市场那一块儿既有他二姐也有他三姐,也不用担心老两口没照应。这么一想还真是一举多得。

虽然他大姐就在本村里,但是把老两口留在村里胡国栋也真是不放心,俗话说得好养儿防老,把老人扔在村里他自己去镇上住,估计得被大家的唾沫星子淹死了。

说实话最近胡国栋也真是犯了愁,以前不经事儿还没什么,现在事儿一多他也就发现家里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他既得顾小的也得顾老的,而这两者偏偏又有些矛盾,还真是让他十分无奈。其实他们家的摊子早该往大的方面扑腾了。

去年胡杏儿就提议再开一家铺子,红儿也提出来可以把他们家的卤肉做成罐头之类的,不用玻璃瓶子真空包装就行,放的时间也长。虽然胡国栋并没有上过多长时间的学,骨子里的精明却是有的,仅仅是红儿这一提议她就可以看出里面的巨大价值。如果红儿这个提议可行的话,那么他们家的卤肉就不仅仅可以在这巴掌大的镇上占据一席之地,甚至可以销往全国各地去了。

只要一想到这个胡国栋就忍不住心潮澎湃,他现在才三十岁,正是创业的时候,这么好的前景他怎么能不激动。但是现实却不得不让他暂时妥协,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就算是他有那个能力扑腾那么大的摊子也□□乏术啊。如果明年能把老人和孩子的安顿好了,他也就能腾出手来扩大规模好大干一番了。

听胡国栋这么说,胡家老两口对视一眼。其实他们本来的打算就是胡国栋他们小两口带着俩小子住到镇上,丫丫留在家里给老两口带的。虽然舍不得孙子,但是也不得不为俩孩子的前途考虑,他们在庄稼地里刨了一辈子的食儿,当然希望孙子能有个好前途。

现在想想俩孩子的提议,李桂兰首先便有些动心了。俩大孙子都是她一手带大的,离开他俩恐怕她晚上连睡觉都睡不踏实了。而且丫丫也还小,离开亲娘恐怕也得闹腾。

见李桂兰面上有些松动,吴红儿便继续说道:“娘,等到明年丫丫也就三岁了,我问过二姐了镇上也有幼儿园,到时候把丫丫往那一送,我爹卖肉,您在那算账多好。平时不忙的时候还能跟我二姐和三姐聊个天儿。”

这件事儿吴红儿跟胡杏儿打听过,现在镇上就有幼儿园,丫丫的年纪虽然偏小,但是送过去也没啥跟她差不多的孩子也有,镇上很多双职工家庭老人也没法给带孩子的,都是这么做的。卖鲜肉跟卖菜不一样,应该不会那么忙。李桂兰每天接送孩子应该也没问题。

“老头子,你说呢?”李桂兰这明显就是动心了,见胡老屠没说话便问道。

胡老屠也知道国栋一直想扩大养猪场的规模,老二那丫头也一直闹腾着要开分店,要是再早上个十几年胡老屠觉得他一定双手赞成,他年轻那会儿也是出了名的敢想敢干。但是这几年他毕竟上了年纪,也有点儿力不从心了。

不过他一直不怎么愿意服老,整天不停的赶集卖肉说白了也就是他不服老的体现。今年他也才七十岁,完全还干的动。不过只有胡老屠心里知道,虽然他面上装的挺好的,但是他的确有点儿干不动了。每次赶集回来第二天都累的爬不起来。要不是这样,盖房子的这段时间,他也不会把事情交给什么都不太懂的儿媳妇儿,自己之管个大面就行了。

现在儿媳妇儿的这个提议说起来还真不错,每天在菜市场卖肉他们老两口能带孩子顺便也能解个闷,不过如果那样,恐怕他就得把养猪场完全交到儿子手里了。胡老屠为人强势,现在完完全全的撒手,他心里既不放心也不是那么甘心,他咋就没晚生几年呢。

不过看看等着他答案的儿子和儿媳妇儿,看看旁边一脸赞同的老妻,再看看坐在电视机旁打打闹闹的俩孙子和坐在妈妈怀里揉眼睛的小孙女,他叹了口气。其实这样安排也挺好的,他平时还能教教三个孩子,他们老胡家的手艺可得一辈辈儿传下去。

这么一想他心里的那几分不甘心也就没了。再说了毕竟他也还能挣钱不是,起码在镇上的菜市场卖猪肉比赶集卖要挣钱多了,还轻松。因此他便说道:“行,就这么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Σ( ° △ °|||)︴,昨天晚上写完了就睡觉了,谁知道竟让没往草稿箱里放,o(╯□╰)o,不好意思了大家。

  ☆、第67章 泥瓦匠

胡老屠一拍板,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不过现在胡家镇上的新房子连外墙都没磊呢,要是按照他们的计划恐怕得一年以后了,现在关键是盖房子要紧。等房子晾的差不多了,胡家人又开始紧锣密鼓的忙活起来。

现在到了夏天就算是待在屋里人都热的够呛,更别提在外面忙活的人了,不过也许是有那一百块钱的工钱的原因,大家干劲儿都比较足。农村人都实在,收了人家的钱,再不给人家好好干活他们可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怕大家热到了,胡杏儿整天熬几大锅绿豆汤过去给大家消暑,偶尔还带几箱子汽水和冰糕过去,虽然热但是大家心里却是凉快的。

等到进了秋天眼看就要秋收,胡家的房子总算是盖好了,漂亮的二层小楼,上下两层都是套间,每层都有三个睡觉的房间,除此之外还有厨房。不过胡家可没像城里人那样,把厕所放在屋里,因此在院子里还磊了厢房和厕所。以前在村里的时候因为屋子住不开,所以厢房也当了睡觉屋子,但是现在地方大了,厢房就当了厨房,在里面还盘了一个大锅,方便平时做卤肉啊什么的。

除此之外院子里的厕所旁边还磊了一个专门的洗澡间,幸亏院子大要不然根本就成不下了。在屋子正前面,留了一块儿方方正正的土地这是留着以后种花种菜用的。当然了李桂兰可没打算在里面种花,他打算在这种些菜呀什么的平时吃。在角落里还可以搭个葡萄架又可以有阴凉又可以解馋多好。像胡杏儿那样种花种草的在李桂兰眼里纯粹是糟蹋地方,没人能比李桂兰更知道自己二女儿的那点儿小矫情了。

房子盖好了,但是也不能随随便的搬进去,得选个黄道吉日,再说房子不晾个半年根本没法住,胡老屠索性便决定明年天儿暖和了再搬进去。正好也不耽误俩孩子九月份在镇上上学。

秋收也是胡家忙碌的时候,虽然他们家地都租给别人种了,但是这时候也要收粮食。现在地里粮食的产量高了,除了交公粮和自家吃的还能剩下一些,因此很多人家都会选择卖些粮食,卖给胡家不用跑了不说,他们家给的价钱也公道,因此安平村很多人也愿意卖给他们家。

这次胡国栋铁了心要扩大猪场的规模,因此除了在本村收粮食还要去外村收,家里没有拖拉机平时都是用王立的,这次收的粮食也多一用就是好几天,这让胡国栋很不好意思,要不是刚盖了房子明年又准备大干一场手里的钱实在是不怎么富裕,他都准备买辆拖拉机了。毕竟以后用到的次数是越来越多了。

或许是看出了小舅子的不好意思,王立一巴掌拍在了这小子的脑袋上笑着说道:“你有啥不好意思的,我是你亲姐夫又不是别人。再说这油钱不是你出的吗?”王立比胡国栋要大的多,他的长子跟胡国栋也就差个七八岁,当年王立跟胡桃儿结婚的时候,胡国栋还小呢,因此王立简直把胡国栋当半个儿子看。

“要是你真不好意思,等明年老大结婚的时候你这当舅舅的多掏点儿份子钱就行了。”王立说道。经过胡桃儿的千挑万选王聪的对象终于说下了,是邻村的姑娘,那孩子虽然也只上到了初中毕业但是大方爽利也能干,王家人都很喜欢,现在已经订了亲就等明年一开春儿就结婚了,毕竟俩孩子也都不小了。

胡杏儿倒是也给说了一个在他们卤肉铺子干活的姑娘,虽然人长得漂亮人也爽朗,但是也许是在镇上待了一段时间的缘故,一看就不是在庄稼地里干活的人,胡桃儿没看中,最后自己亲自出马挑了一个。

农村人结婚喜欢闹舅舅,再说又是一个村的谁也都认识,就算王立不说,胡国栋到时候也少掏不了。现在大家手里宽裕了,遇到这种结婚的喜事儿闹得也就越发的厉害了。再说胡家是村里有名的富户,胡国栋又是唯一的舅舅,恐怕到时候他都会被摁着起不来了。

“行,到时候我一定给他包个大红包。”胡国栋笑着说道。王聪小时候最喜欢跟在胡国栋屁股后面转悠,俩人之间与其说是舅甥还不如说是兄弟,提起他的婚事儿来胡国栋也高兴地很。

“对了姐夫,前段时间王聪跟我说想去镇上学泥瓦匠,你看呢?”王聪给胡家盖了将近半年的房子,虽然平时干的都是一些体力活,但是也没少跟在花钱请来盖房子的那几个专门的泥瓦匠身边打下手,有时候兴致上来人家也会指导他两下,不过精髓谁都不会说的,现在的人们都还有几分教了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对自己的手艺看的比较严。

以前还不算什么,但是这几年泥瓦匠却是越来越吃香了,不仅仅是盖住房还有商店什么的,就胡家请来的那几个人一年到头挣得比工人挣得还多,虽然是累点儿吧,但是农村人从小就下地,身上都是力气,这点儿累不算什么。

这么看着王聪心里便有些蠢蠢欲动,他也是二十多的人了,眼看就要成家立业,光指着地里那点儿产出饿不死但也撑不着,见泥瓦匠这么挣钱他便动了想学点儿手艺的想法。不过他没先跟他爹娘说而是先跟胡国栋说道。

胡国栋回家难免便跟吴红儿提了提,没想到吴红儿倒是很赞同,后世两类有钱人的代表一个是煤老板一个就是包工头,吴红儿是从后世来的,当然知道虽然现在只是一个泥瓦匠,但是前景却是很好的。包工头虽然听着就是暴发户的意思,但是还可以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房地产大亨,如果王聪这能混出个样子来,没准以后比他们还要出息的多。要不是她娘家的三个兄长岁数都不小了,她没准儿也会撺掇着他们干这个呢。

当然了吴红儿总不能大喇喇的跟胡国栋说,我是后世穿来的,你放心这个一定挣钱之类的,她只能一步步的引导让胡国栋觉得干这个真的挺不错的,你还别说胡国栋经过吴红儿这么一引导,还真咂摸出了几分。

相对于吴红儿干巴巴的话语,胡国栋想的则更多些,平时他也是经常往镇上跑的,镇上的形势他也了解的挺清楚,这几年的变化真的不小,有几个新开的店铺就是这几年盖起来的。因此泥瓦匠的需求量还真不小,就连他们这次都是胡杏儿托人才找到了几个手艺好的,如果王聪真能学出来以后一定差不了。

至于这活儿又脏又累这件事便被胡国栋忽略了,现在干啥不脏不累呢,在地里种地每天还要摸大粪呢,盖房子总不能比这个还脏吧,至于累只要想混出个样子来干啥都累,王聪爷爷不是小孩子了,顾忌这顾忌那的啥也成不了。

今天王立提起王聪,胡国栋便把这件事儿跟他提了提,毕竟自己再觉得不错,也只是孩子的舅舅,到底怎么样还得王立这个当老子的说了算。

王立听胡国栋把事情一分析也觉得不错,虽然他这辈子就是这样了,但是也盼着儿子能有出息,因此三个孩子都供着他们上了学,不过这几个孩子显然那根筋不在学习上,除了老三勉勉强强的考上了个高中,老大和老二一个都没考上。现在老大有这么个想法也挺不错的,能学门手艺就算是以后在村里给人盖房子也行啊。总比光指着地里那点儿产出强吧。至于学不会或者混不出个样子来也没啥,不是还有地吗,大不了再回过头来种地就行了呗。

“我觉得也行,其实就算没国栋你说的那么好也没啥,孩子多一门手艺是好事儿,就算以后只在村里盖房子也行啊。这几年村里盖房子的也挺多的。”可不是,村里这一茬茬的孩子都在长大,都要娶媳妇儿生孩子不盖房子怎么成呢。王立可是知道有一门手艺的好处的,别人不说就看他老丈人,现在养猪开铺子的不是就弄得风生水起吗,以前他还不如自家老爷子呢。

“不过这小子还是跟你亲,这事儿不跟我这个当爹的说竟然先跟你说。”王立笑着说道:“既然这么着,我也就一事不烦二主了,托你给他找个可靠的人好好跟着人家学学。等以后这小子要是真混出个模样来,让他好好谢谢你这个当舅舅的。”胡国栋家刚盖得房子,那些手艺好的泥瓦匠怎么也认识几个,王立也就顺势说道。

“行,我回去打听打听,学上个半年左右他也就能出师自己干了,到时候能挣钱了正好娶媳妇儿。”胡国栋颇为爽快的说道。自己的亲外甥他当然会尽心尽力。

作者有话要说:对不起大家我又晚了,无颜再说了,遁走。。。

  ☆、第68章 考察

麦收刚过,胡国栋找了个熟人,便把王聪打包送到了镇上有名的包工队上,在那儿不仅能学手艺,平时当个小工还能赚钱,干上半年等他结婚的时候手艺学个差不多不说,还能攒下点儿娶媳妇儿的私房钱,这已经很不错了。当然在这也得在王聪不是个榆木疙瘩的基础上。要不然就算给他再好的条件也没用。

王聪倒是很高兴,虽然他很早就不上学开始干活了,但是家里的钱都是胡桃儿统一给管着的,他手里并没有多少钱。倒不是他想攒私房钱,但是现在他毕竟说了媳妇儿,平时给人家女孩子买点儿什么东西都给跟他妈要,实在是有点儿不好意思。现在手里能有点儿工钱虽然不多但是也是再好不过的了。

把侄子送走,胡国栋便开始考虑吴红儿的提议了。说实话这件事儿的可行性还真的有,不是他吹,他们家的卤肉只要吃过的就没说不好的,尤其是卤猪蹄、卤猪耳朵和压猪头。这些虽然不是啥好肉,但是做出来就是香。

在镇上的铺子生意也是格外好,不过也有弊端,这种东西就算能放一段时间也长不了。因此开拓市场便很为难,他们也只能仅仅限于小小的镇上,就连市里都不能去,运输什么的成本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在夏天根本就放不住。

或许可以带出几个徒弟来让他们去开分店,但是如果不是熟悉的人胡家也不愿意把这份儿手艺传出去,如果人家学了手艺自己去开店了,他们去哪哭去?胡国栋去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问题又来了,胡国栋走了扔下一家的老老小小怎么办,总不能连根儿都不要了吧。

如果真能按照吴红儿说的做成罐头或者真空包装的形势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他们附近就可以弄一个工厂,然后一点儿点儿的打开销路,继而销往全国各地,没准他们胡家卤肉还能成为全国有名的牌子呢。只要一想到这个胡国栋甚至有些激动的睡不着觉。

因为跟胡杏儿一直合作着,胡国栋便首先把自己的想法跟胡杏儿和赵强说了。听胡国栋说完,赵强一拍大腿也直说好。“国栋你这个想法不错,如果真的能弄成,咱家的卤肉没准儿真的嫩销往全国各地呢。”赵强别看嘴上花花,干体力活也不咋地,但是脑子却很好使,听胡国栋这么一说,他脑子里就转了好几个想法。

如果按照胡国栋的想法,他们甚至就能达到产销一体,家里就有养猪场完全不用担心原料的问题,到时候再开一个加工厂来加工,至于他跟胡杏儿就专门负责销售。赵强觉得凭自己和媳妇儿的能力,狠狠地大赚一番绝对没问题。

倒不是赵强有多自信,而是现在市场上这种真空的熟食实在是太少了,仅有的几样味道也不是那么好,而且价格不低,根本没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你想想中国这么多人,不多买,只要一家子买他们一个猪蹄这得有多大的利润。只要一想到这个,赵强甚至能想到一大群的钱争先恐后的像自己扑了过来。

“不过国栋咱们也不能盲目下手,要我说咱俩最好出去考察一下,南方这种厂子应该不少,等考察完了,咱们再决定具体怎么做。至于开工厂选址什么的也不用担心,我小叔叔虽然退休了,但是还是有几分面子在,再加上现在政府正大力鼓励个体经济呢,没准儿不仅不会为难咱们,还能给点儿帮助。”赵强虽然被自己的想法惊艳的不得了,但是好在脑子还清楚的很,首先便提出了关键的两点。

“可不,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们先去考察考察,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几个有经验的大师傅回来。如果真的要这么干就不会是一笔小数目了。到时候没准儿咱们还得贷款。”胡国栋的性格比较稳当,想的也就更多。如果真要弄这么大的摊子,恐怕把家里老人的棺材本儿都掏出来也不够,贷款是必然的。但是农民嘛,骨子里还是喜欢稳妥一点儿。所以不把事情都了解清楚计划都做好了,他是怎么也不会开始的。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自己图一时痛快把钱都花了,让他们可咋办?因此胡国栋也是打算跟赵强一起去考察考察。

之所以跟赵强一起去,一来是他们以前就是在一起合作的,二来赵强这个人真的有几分小机灵在,跟他去在合适不过了。毕竟到了南方人生地不熟的,还是得有个聪明人帮衬。

胡杏儿历来也是个胆子大的,如果不是她是个女的不好出门,没准儿她都想跟着胡国栋和赵强一起去。本来她就觉得现在只有一个铺子虽然挣的钱也不少了,但是还是有些不足。再开一个完全也可以。但是没想到她还只是停留在再开一件铺子的阶段呢,这俩人竟然已经想到那么远了。仅仅是他们一个镇就能赚这么多钱了,全国各地有这么多镇,真要是成了,他们得赚多少。暗地里盘算了一下这个数字,胡杏儿自己便被自己惊呆了。

内心激动的同时,胡杏儿便把当初跟吴红儿提的找个地方学习的事情提上了日程,如果场子开起来他们必定是要请很多工人的,到时候那些账目怎么也不会再像是现在这样就算是闭着眼睛也能缕清了。不管别的什么账目却是不能交到别人手上的,胡杏儿下定了决心,趁着俩人去南方的这段时间一定要好好的找找有没有可以学习的地方。

胡国栋和赵强俩人一拍即合,也没再耽搁,准备把手边的事情安排一下下个星期就走,现在还是秋天,如果顺利的话没准儿明年一开春儿他们就可以大干一场了。赵强说了由他来买票,胡国栋便匆匆的回家去了。赵强没问题,店里的事儿交给胡杏儿就行了,胡国栋则不然,猪场里的大事儿小事儿那么多,虽然吴红儿现在也能上手了,但是她的经验毕竟少,再加上他这次不一定去多长时间呢,得把家里安排妥当了。

吴红儿本来正在猪场里忙活,见胡国栋回来了,便迎上去说道:“跟二姐夫商量的怎么样了?”吴红儿也觉得跟赵强合作最好,倒不是她偏心眼,而是除了赵强另外的几个姐夫都没大干一场的魄力,除了二姐夫另外几个姐夫守成有余,但是自己开疆扩土恐怕就很难了。

“挺好,我们决定下个星期就走,现在二姐夫已经去买车票了。这几天赶紧把家里的事情处理一下,顺便再给我收拾点儿衣服啥的。”胡国栋笑着说道。

“这么快啊,现在都快入冬了到时候天寒地冻的,还不如明年开了春再走。”吴红儿说道。

“看你这傻话,现在去如果顺利的话没准儿明年开春儿我们就能开工了,如果等明年再去等弄好了又快冬天了还得耽搁一年。这差一年就是一年的事呢。”胡国栋也发现了,自家媳妇儿有时候挺精明的,有时候也有些犯糊涂。“再说了,冷怕啥,我们去的可是南方,没准儿还热呢。”

听他这么说,吴红儿也没再继续劝,其实胡国栋说的也在理,现在一年就是一年的事儿,如果迟上一年没准儿本来大好的形势也没了。毕竟这几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

之后的几天胡国栋趁着在家便把家里和猪场的重话全都干了,怕自己不在会有啥大事儿还细细的交代了如果出了什么问题便去找胡桃儿两口子和他几个本家堂兄帮忙,吴红儿倒是一一的应了,但是胡老屠却一巴掌拍在了胡国栋的脑袋上。“臭小子,老子还在呢,你至于这么不放心吗,别忘了你也是老子带出来。”

胡国栋被拍了一下脑子倒也清醒了几分,他的确是有些太大惊小怪了。他爹娘可都在呢,也不会有什么大事儿。但是这毕竟是他第一次出门没准儿时间还长的很,这才放心不下这放心不下那的唠叨个没完。其实他心里也是有点儿紧张,被胡老屠这么一拍,倒是镇定了几分。

因为要做好几天的火车,吴红儿和李桂兰一起给胡国栋和赵强准备了不少在火车上吃的东西。光是鸡蛋就煮了二十来个。另外还有烙的鸡蛋饼、自家做的辣椒酱、咸菜、油茶面、咸鸭蛋。要不是实在没法装了,李桂兰没准儿还会给俩人待上个卤猪蹄子啥的。就算是这样,也给他俩带了些自家做的卤猪耳朵,这个凉着就能吃,而且也不会占多大地方。有了这些东西他们在火车上买个馒头就能吃饱了。

胡国栋和赵强带着一家子给准备的大包小包的,怀着希望和忐忑踏上了去南方的列车。

  ☆、第69章 回来

胡国栋他们一走,吴红儿倒是格外忙乱了一段日子,才开始还好,但是到了冬天就忙了,冬天正是杀猪的日子,虽然他们家的杀猪场平时也杀猪,但是到了冬天腊月里却仍旧是一年的最高峰。吴红儿一个女人,就算是再能干,很多事情难免也有些手忙脚乱。

好在胡家的猪肉并不用自己找销路,只需要杀了通知一声镇上就会有专门的饭店过来拉。剩下的一部分便留下来做了卤肉。胡杏儿那里也是忙得手忙脚乱的,年根儿底下也是卤肉卖的最快的时候,甚至现在镇上办喜事儿也有人来定大批量的,毕竟这可省了不少事儿呢。

尤其是双职工的小年轻,他们手里不缺钱但是又根本没时间准备年货,买点儿现成的省事儿又方便,因此一进腊月铺子里的客流量就很大而且每个人要的量也不少。就连号称已经开始养老的胡老屠也仍旧忙的不行。因此虽然胡杏儿托人找到了可以学习的低昂,但是根本没时间去,无奈之下只能暂时放弃明年春天再去学。

好在腊月过半儿,吴红儿总算是松快下来了,不过胡杏儿仍旧没办法休息,现在大家正是办年货的时候,估计她真的放松下来得真等到大年三十儿了。不过就算是忙胡杏儿也高兴,这可都是钱呢。

赵强他们是秋天走的,本来大家估计着就算是慢一个月也就回来了,但是没想到俩人一直到了腊月也没有回来,好在俩人拍电报回来了说年底一定回来,要不然吴红儿都要担心俩人带的钱不够用了。

穷家富路为了不让俩人外边为难,胡国栋带的钱不少,甚至吴红儿还在他贴身的衣服里面缝了几百块钱以防万一,但是这都将近三个月了,一家子也是担心的很。

现在不像是后世什么都方便的很,只要打个电话别说是在外地就算是再外国也没关系。俩人也只发了一次电报回来,为了省钱也只发了短短的几个字而已。虽然镇上也有电话,但是估计为了省钱也没舍得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0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3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幸福农家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