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农门骄_分节阅读_第64节
小说作者:一手消息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73 KB   上传时间:2014-12-24 20:40:33

  张和德看着方氏的模样,就道:“这段日子你小心些,等她生了孩子就好了。”

  方氏不情不愿的应了,转头就叫人去给宋素兰炖了滋补的汤药送过去。

  宋素兰看到是方氏身边的心腹过来送药,一直吊在半空的心这才落了地,她叮嘱身边的人,“方家要是过来人,你赶紧过来告诉我。”

  -------------------------------------------------------------------

  王太后一手撑在迎枕上,一手捂着嘴唇打了个哈欠。

  见到王太后这幅厌倦的模样,王兴邦就没法子,他缩了缩脖子,小声道:“太后娘娘,玉楼的事情……”

  他话没说完,王太后就不耐的睁开眼望着眼。那双眼角布满鱼尾纹的眼睛看着人的时候却依旧锋锐异常,王兴邦被吓得心里咚咚直跳。

  王太后看他这幅没出息的模样就来气,哼道:“你还知道心虚?”

  王兴邦做出一副委屈的模样,也不称太后了,只喊大姐,“大姐,我这不是担心您。这杜玉楼,他终归是姓杜的,眼下这外头的风声可不怎么好,他偏偏这时候找上沈闻香。沈闻香,可是皇上的人。”

  “这天下,不都是皇上的人。”王太后懒洋洋的一晒过。

  王兴邦顿时就急了。那天王太后所说的话,他也想明白了,太后终究是太后,无论如何,皇上不敢把生母给杀了偿命,可王家。这历朝历代,就没缺过把亲舅舅全家都给杀了的皇帝。

  “大姐,沈闻香手上有麒麟卫,眼看大臣们一天比一天闹腾的厉害,您说要是……”王兴邦有些话不敢直接说出来,王太后却一听就懂了。

  王太后冷笑道:“就凭三千麒麟卫?尽管让他们来试试罢,哀家在永宁宫等着!”她话锋一转,吩咐王兴邦,“这些事你不用担心,你们若能把哀家交待下去的事办好,王家上下性命总无关碍。江南道的事情如何了?”

  没想到王太后突然问起这个,王兴邦就垂了头。

  一看这幅模样,王太后就知道事情没有进展,对娘家人失望过太多次,王太后连气都懒得生。再动怒又如何,她总不能把娘家这些嫡亲的兄弟子侄给斩杀了。偏偏不用这些娘家人,外头那些能干的士子们端着气节,谁都不肯投效在她这个女人麾下,就算肯投效,被人逼着还政这么多年,她也不敢信了。

  王太后抚了抚额,耐下性子谆谆嘱咐,“这两年朝廷制出来的银锭成色都不好,江南道这几座银矿是意外之喜,哀家花了大力气,把后宫权柄一破为二交给宸妃,又答应皇上将石定生召入京中。皇上才在江南道的事情上松了手,一旦朝堂得知江南道的银矿如此易于开采,只怕王家就保不住这件差事。事到如今,你们要想法子赶紧多开些银矿出来制成银锭,待明年对永王兴兵,国库空虚,哀家手中握着银子才说得上话。”

  一说起银矿的事,王兴邦也有一些担忧,“大姐,这几年银价跟水一样往下头走。三年前一两银还能换九百文,如今一两银只得六百多文。以我的意思,咱们不如多收些铜钱,或是让人兑成金锭。”

  “你懂什么!”王太后看着王兴邦肥头大耳的模样就觉得厌恶,她憋不住火气使劲儿拍了拍扶手,“户部和兵部都不是哀家的亲信,来年对永王用兵,他们必会借机调换各地卫所驻军的将领,哀家费了多少的力气,才能撤换数道的卫所将军,这些都是能在哀家去世后保住王家人性命的根基。朝廷用兵,一向以白银与各家往来,用铜钱,用金子,亏你想得出来!铜钱民间多仿制,金锭若成色稍有插翅,价值便有千差万别。那些与户部兵部做生意的商户那个不是油锅里都能打滚的人物,背后又藏着多少勋贵世家。为了一点银子,你要把这京里的勋贵文武都得罪光是不是!”

  被王太后狠狠的骂了一顿,王兴邦本想偃旗息鼓,可一想到那些白花花的银子,王兴邦还是硬着头皮道:“大姐,咱们如今可都是按着一两银七百文在给那些矿工和匠人付工钱,还有各处官员吃到肚子里的,若明年一两银只能兑五百文,咱们王家接下江南道这几座银矿,只怕要把大半个家底都给折进去。”

  王太后对这番话不为所动,“银子没了还能再挣,命没了,王家上下就等着逢年过节在地底享几柱香火罢。”

  王兴邦愣了一愣,回过神后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兴许是王太后也知道娘家人都爱财如命,见王兴邦不说话了,王太后不免安抚他,“放心罢,此时白银不值钱,不过是近些年银矿的成色都不好,民间信不过罢了。待这几座银矿炼出来银锭一入百姓手中,一两银换八百文亦是便宜的事情。”

  王兴邦也不知道王太后说的是真是假,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王太后说的话准能成真。

  他又给王太后说起了杜玉楼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他始终对杜玉楼有些不放心。也许是因寿章长公主待王家亲近,杜玉楼却从不与王家上下接触的缘故。

  “大姐,玉楼的事情。”

  王太后看王兴邦还没忘记这事,无奈道:“你放心罢,哀家心里有分寸,玉楼这孩子,虽说当年做这左卫军都督做得不情不愿,不过他既然站到哀家这头,皇上那边他便不用想了,再说……”她眼底浮现一丝恍惚,“丽质和皇上的事情,你也是知道的。”

  说到这个,王兴邦心里一直就存着疑问,今儿看王太后似乎并不像以往动不动就暴跳如雷,王兴邦壮着胆子道:“大姐,五年前那事儿我琢磨了一下,总觉得心里有那么点不自在。您说皇上那么稀罕馨妃,明明知道馨妃是宋……”看到王太后一眼扫过来,他咳了一声,缩了缩脖子,“馨妃是犯官之后,如何还会让丽质那孩子跟馨妃撞到一处?丽质前脚进宫,皇上后脚便出了宫。我家那爱妾,我素来是不放心留下她跟甄氏一道的,但凡出门,我都找人看着,要出远门,就把人待在身边,总要叫甄氏摸不到她一根头发才好。”

  说着说着,王兴邦也察觉到自己不该在王太后面前说这些,连忙打住话头。不过他等了一会儿,却意外的发现王太后并未勃然大怒。他不由诧异的抬了头,正好就看到王太后出神的样子。

  “出宫,入宫,入宫,出宫。”王太后喃喃念了几遍,心底浮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她身子晃了晃,手撑在扶手上,眼前一黑,差点一个踉跄栽倒在地上。

  “大姐。”

  王兴邦见状大惊,顾不得规矩,抢上去扶住王太后,扬声喊守在外头的下人进来,“来人,快传太医!”

  厉德安一进来看到王太后的模样,又不敢张扬,叮嘱了去传太医的小太监几句,这才上前招呼着宫婢们将王太后搀扶到床上躺下。

  王太后一双手直发抖,脚底发软的几乎是被宫婢们抬到了床上。躺到床上后,王太后嘴张开好几次,都没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王兴邦与厉德安见此情形不由大骇,王太后可是他们最牢固的靠山。虽说近些年时常犯些症候,却从无如今这样的情形出现过。

  摄政的太后若不能开口说话,还如何摄政!摄政过的太后不能摄政了,又会有什么下场?

  厉德安心里打了个秃噜,把站在床边望着王太后的模样吓得双腿发软的王兴邦拉倒一边低声道:“国舅爷,奴婢有件事要商量您。”

  王兴邦一贯是看不起厉德安这些人的,可此时此刻他简直心乱如麻,吸了吸鼻子点头道:“厉公公请说。”

  “待会儿太医来了,不拘是哪一个,奴婢的意思,得将人给稳住心才是,奴婢在宫里拖着他,您得赶紧出宫,把那太医的家里人给找着。”厉德安就冲着王兴邦使了个眼色。

  王兴邦吃了一惊,“给太后诊病的一直是吴荟针啊。”原本就是太后的心腹,还用得着特意去叮嘱?

  “吴荟针半月前就被流放了。”厉德安看着王兴邦也有点无奈。王家上下只知道靠着太后享受荣华富贵,太后身边的动静一概不上心。若非是娘家人,只怕王家上下早都被砍了头。

  “这,这怎会被流放?”王兴邦听了大惊失色,急忙追问。

  问到这个,厉德安就不说话了。事关王太后的身子,别说他这个永宁宫太监首领太监不清楚,就是清楚,他也不会对别人吐露一个字。

  见厉德安嘴巴闭的比蚌壳还紧,王兴邦心里直骂娘,可就算是这样,他也不敢逼着厉德安开口,他心里很清楚,他没那个本事。自从永宁宫有厉德安这个人起,厉德安的嘴就没人能撬开。他就道:“那太后还点了谁没?”

  就是没点人,自个儿才为难,拿不准待会儿会是谁过来。

  厉德安苦笑道:“太后娘娘身子一贯康健,正打算这些时日慢慢寻人添补上。”永宁宫用太医,岂能随心所欲就找一个人来。

  王兴邦急的厉害,“不是还有几个也给太后诊过脉的?”

  “不在了。”

  简简单单三个字把王兴邦后辈吓出了一身冷汗,他不由扭头看了看床上虚弱的依旧说不出话的王太后,惊恐的对上了厉德安的眼睛。静默许久后才颤着嗓子道:“要不,要不我去外头找找寿章?”

  虽说在厉德安心里,寿章长公主也并非如何值得相信,可到底比王兴邦要好得多。厉德安就琢磨了一下道:“国舅爷这就出宫罢,先到公主府,待太医过来,奴婢自会叫人往公主府送消息。”

  “好好。”王兴邦也不愿意呆在永宁宫,万一王太后真的出了大事,他这个国舅又恰好在这里,岂不是将现成的把柄往那些朝臣手中送。

  他抹了抹汗,赶紧出宫直奔寿章长公主府而去。

  床上躺着的王太后看着王兴邦迫不及待离去的背影,胸口急促的喘了几下后闭上眼帘,也不再试图说话了。

  作者有话要说:待会儿还有。

  ☆、第81章

  王兴邦赶到寿章长公主府,却得知寿章长公主一早就启程前往京郊的西山赏猎。

  西山距离京城虽说不远,却也要走三四个时辰。寿章长公主一早起身,此时分明已赶到西山,叫人去找,一来一回,哪里还来得及。

  王兴邦急的在长公主府门口跺脚。

  公主府的长史看到王兴邦的模样,忙叫人请王兴邦进去,自己找人去告诉了杜玉华。原本他是想找杜玉楼,然而杜玉楼去了左卫军中,没有大事,长史不敢派人去打搅。至于王兴邦口中的大事,京里上上下下都知道,这位国舅爷口中的小事兴许会是大事,大事么……

  王兴邦与杜玉楼关系不睦,和杜玉华却还算亲近,见杜玉华出来,反倒比杜玉楼更放心些。

  杜玉华得知王太后生病,二话不说就让人备马,一边随着王兴邦往外走,一面追问,“外祖母出什么事了?”

  王兴邦想了想当时的情景,猜不明白,哪里敢告诉面前的杜玉华王太后是跟他说着话的时候倒下去的。面前这位*郡主的脾气,王兴邦可清楚的很。

  他故作为难的皱眉道:“玉华,你先别进宫,就在外头等着。待会儿宫里有人出来,你就让几个人去……”他说着放低了声音,小声交代了几句。

  杜玉华听完就道:“我知道了。”她也不叫平日跟在自己身边的女兵,而是找了寿章长公主身边最信任,这次留在公主府的护卫悄悄去办这件事。

  护卫领命而去,外头长史却忽然闯了进来。

  “郡主,郡主,这,沈大人,沈大人……”

  长史的话没说完,一列银甲护卫手按腰刀,从外面长驱而入。为首一名男子身形瘦削,面容清秀,尤其眉心一点朱砂妖异似血。眯起眼看人的时候瞳孔微微透出一点碧绿,莹透如玉石散发出诱人的波光,

  明明是美的雌雄难辨之人,所有人看到却犹如见到恶鬼一般,浑身直打颤,就连杜玉华的心口都缩了缩。

  “沈,沈闻香。”王兴邦面对着沈闻香,嘴角哆嗦了两下才艰难的挤出一个笑容,“沈,沈大人,您,您怎么来了。”

  沈闻香勾唇一笑,眼尾自然的就流露出一抹轻佻的味道,“本官奉旨办事。”声如其人,一开口便如泉击玉瓮,勾魂摄魄。

  王兴邦对上沈闻香的笑容,眼前一花,他本就腿软,这一恍惚,差点栽到地上。

  “舅公。”杜玉华一把抓住神魂颠倒的王兴邦,让人把他搀扶到一边坐下,自己走上前阴沉着脸问沈闻香,“沈大人,这是长公主府。”

  “本官知道。”沈闻香目光在杜玉华身上流连一圈,含笑道:“本官奉的是圣旨。”他手一挥,原来漾在脸上的笑意倏忽不见,身后的麒麟卫整齐划一的往前一迈,屋里顿时陷入了凝滞之中。

  “*郡主,皇上有旨,要你前往宗正寺。”

  没想到沈闻香居然是来抓自己的,杜玉华不由一惊,她紧紧捏着挂在腰间的长鞭,厉声道:“本郡主犯了何事要前往宗正寺。”

  “长公主府女兵亲卫百户马英,夏莲尸身已在京郊姚家别院不远处密林中被人发现,三日前,姚凤清曾被人刺杀。”沈闻香看着目瞪口呆的杜玉华,柔声道:“*郡主,还须沈某再接着说下去不成?”

  杜玉华踉跄两步,对着沈闻香面带讥讽的脸,她嘶声道:“马英,夏莲早就不见了,我曾让人找过她们。”

  “宗正寺与兵部都已着人清查过,并无长公主府差人回报二人失踪的记录。”

  按规矩,京中公主府,亲王府等宗室府邸的亲卫由宗正寺与兵部共同监管,尤其是公主府的女兵亲卫,一旦失踪或有罪行,必得及时上报宗正寺,由宗正寺遣人核实记录后,交由兵部过档,再发往刑部专人处置。

  杜玉华当然明白沈闻香话中的意思,可马英,夏莲跟随她多年,在她去骊山的路上失去踪影,当时她又得知姚家似乎有人对自己动过心思,还以为马英夏莲是糟了姚家人的暗手。她回京后一直调查此事,又怕马英夏莲还活着,一旦上报,按宗正寺的规矩只怕性命难办,又想自己亲手了解跟姚家这场恩怨,谁知事情竟会落得如此地步。

  她思来想去,再想到沈闻香说的姚凤清说他几日前被刺杀的话,怒火窜上心头,捏紧马鞭怒道:“姚家,姚家!”

  沈闻香始终脸带笑意,看着杜玉华脸色变化,他意味深长的望了眼缩在边上的王兴邦,温声道:“*郡主,请罢。”

  上一次姚广恩死后所引发的事情杜玉华也是亲眼所见。那一次,连王太后都不得不让她离开京城去往骊山以避锋芒,否则她不会拖了这么就在一直找不到证据的情况下就不对姚家动手。这一次昭帝动用麒麟卫,虽说沈闻香自始至终态度温和有礼,可杜玉华很清楚,沈闻香不用手段则以,一用手段,即便王太后如今尚康健,这个男人也会给以雷霆还击,何况王太后如今兀自病重。

  三千麒麟卫,眼中从来只有一个主子。

  杜玉华深吸了口气,对沈闻香道:“我跟你走。”

  沈闻香笑了笑,示意杜玉华先走,杜玉华看了他一眼,昂首挺胸走在了前面。

  “郡主,郡主……”长史一看杜玉华真的被是沈闻香带走,还是前往宗正寺,急的三魂五魄都不见了,拼命在跺脚,“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世子不在,长公主又在西山。”他抓了抓头,赶紧吩咐身边的下人去找杜玉楼和寿章长公主。

  一通忙乱,他又目光落在=同样抓耳挠腮的王兴邦身上,跟遇到救星一样道:“国舅爷国舅爷,您赶紧进宫去让太后娘娘下懿旨把郡主给放出来,这郡主要是出了事儿,小人可连命都保不住了啊。”

  王兴邦哪里愿意管这种事情,反正杜玉华已经安排人去办太医的事情了,他打了两下哈哈,安慰长史,“别担心,别担心,玉华是什么身份,就算送到宗正寺,那些老家话也不敢对玉华下手。”

  谁说不能下手,这回可是麒麟卫的沈闻香送进去的。想到与沈闻香有关的那些传言,长史简直恨不能脊梁骨都断三截,他哭丧着脸拉着王兴邦的袖子不让他走,“国舅爷,郡主可是咱们公主的眼珠子,就是太后娘娘,那也是把咱们郡主捧在手心上。您别怪小人说话难听,要是长公主和太后娘娘知道沈大人是在咱们面前把郡主带走的,小人自然活不了,您也讨不了好啊。”

  “你,你……”王兴邦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长史都敢威胁他,气的一脚就给踹了过去。

  长史被一脚踹的心口剧痛,却连吭都不吭一声,手脚并用的爬起来又过去把王兴邦给拽住了,“国舅爷,您开开恩,发发慈悲,小人这条命往后就是您的了。”一个劲儿给王兴邦赔罪求饶,就是不松手。

  王兴邦没法子了,颓丧的坐在椅子上,喃喃道:“太后病着,这……明日寿章他们也就回来了,你何必为难本官。”

  哪里是有心为难。

  长史在心里苦笑一声,左右看了看,小声道:“国舅爷,非是小人为难您,实在是郡主不能取宗正寺了。”

  王兴邦就困惑的看着长史,长史不得不提醒他,“您忘了,如今的宗正寺卿是荣王爷,少卿是瑞安大长公主。”

  王兴邦心里一下就打了个突。

  荣王爷是先帝的叔叔,辈分自然不用说,在皇室中德高望重,连王太后都要给几分颜面。荣王爷有位侧妃,十分宠爱,在荣王爷六十大寿那天给荣王爷生了个儿子。按大燕律,亲王庶子不得袭爵,为了这个儿子,荣王爷当初还特意舍下脸皮在先帝面前为幼子求了个侯爵之位。也正是这位被荣王爷溺爱长大的幼子,两年前在酒楼中与原配争执之时被杜玉华撞见,杜玉华将人抓住,直接从酒楼二楼扔了下来,脑袋撞上一个摊贩的摊子,右眼被划破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1页  当前第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1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农门骄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