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农门骄_分节阅读_第91节
小说作者:一手消息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73 KB   上传时间:2014-12-24 20:40:33

  厉德安从王家出来,不知怎的动了心思,就拐去了一趟寿章长公主府。

  寿章长公主虽做出胁迫王太后的事情,是为大不敬,然而皇家自然不会将这种事公诸于众,何况寿章长公主人都死了。人死债消,不管是王太后还是昭帝,都不会再去追究寿章长公主过去和眼下的罪责。有朝臣听到点风声,提出要治罪寿章长公主的,还被昭帝严词斥责了一通,这座长公主府因而也保存了下来,没有朝臣再去不开眼的说要收回。

  只是没有长公主的公主府,到底是门庭冷落了。

  厉德安坐在马车上望了一会儿,想来想去还是没进去,正要叫人赶着马车回宫,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骑着马出来。只是这一回,身后没有那些威风凛凛的女兵。

  厉德安打量了下杜玉华离开的方向,让赶车的小太监去把公主府的门房偷偷的叫来。

  厉德安多次来公主府代表太后赏赐东西,门房自然是认得的,一过来就口中含着公公,要给磕头。厉德安没心思跟他来这些东西,止住了劈头就问,“郡主这是要上哪儿去?”

  若是以前,门房自然不敢泄露杜玉华的行踪,就是永宁宫的总管公公来问他也不敢。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了,他哈着腰老老实实的道:“郡主这些日子不是去瑞安大长公主府上,就是去宗正寺给杜姑娘送东西。”

  对杜紫鸢,诚侯府的下人是喊姑娘,而公主府这边,以前是当没这个人,眼下是只能含糊喊一声杜姑娘。

  “给杜姑娘送东西?”厉德安吃了一吓,赶紧追问,“都送什么了?”可别是什么要命的东西,眼下这节骨眼上,寿章长公主用命换了儿子出宫,女儿出宗正寺,*郡主要是再想不明白,那就真是白费寿章长公主一番心思了,怕更要惹出一番风波。

  门房看着厉德安急的脸色青白,连忙道:“就是些穿用的东西。”他讨好的笑了笑,低声道:“听郡主院里伺候的人说,郡主说要把这些年该杜姑娘得的都还给杜姑娘。”

  这是什么意思?

  厉德安有点不明白这话,见着门房一脸邀功的神情更觉得有点心凉。这以前公主府的下人嘴有多紧,规矩有多严。如今呢?

  人走茶凉啊……

  厉德安有点感怀,冲边上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给点银子把门房打发走,自己却袖着手靠在车壁上出神的想了起来。

  寿章长公主拼了性命不要,临死前还在皇上的面前请皇上下了圣旨许她和诚侯和离,了解了一段孽缘。照理来说,*郡主该恨得杜紫鸢牙痒痒才是,怎的还要去送东西。听门房的样子,又不是要杜紫鸢的性命,再说了,宗正寺是什么地方,杜紫鸢一直在那儿住着,以如今*郡主的地位,只怕真要在那里头起心眼,宗正寺那帮子人早就把*郡主又关进去了。

  这件事到底要不要回宫在太后面前说一说?

  厉德安心里翻了个转,最后还是打定主意在王太后面前闭嘴。这个节骨眼上,多生是非不妙,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罢。就算往后太后问起来,自个儿也有法子推脱的,就当从没来过长公主府门口就是了。

  打定主意的厉德安回到永宁宫,果然对着王太后一字不提,顺着王太后难得的好心情说了几句笑话,轻松的过了一日。

  康成和向尚接到李廷恩着人快马加鞭送回的书信后,与崔嬷嬷商议再三。

  崔嬷嬷听完李廷恩的意思,就道:“既然是少爷的意思,咱们就先把白贴发出去,灵堂也要缓缓布置起来,只是在这前头,先要与大老爷他们说一说。”

  康成和向尚正是这个意思。范氏去了这么久,虽说一直用冰镇着,到底不是个事儿,如今得了李廷恩的信,既然要抢先手,那就得把事情置办起来了。

  向尚道:“丧事好办,只是大夫那儿……”

  崔嬷嬷立时道:“大夫那儿得有劳向公子打点打点,务必要叫人看不出端倪来才是。再有四老爷那头……”她拉长了语调看了看向尚和康成两人为难的神色,缓声道:“交给四太太办罢。”

  康成和向尚原本都是这个意思,可听到崔嬷嬷的话,康成仍是有些踟蹰,“这怕是将来四婶……”

  “四太太是个有成算的人。”崔嬷嬷不置可否,只说了这么一句。也就是在李家了,要在稍有些根基的人家里头,李耀祖这种事情,根本就不用犹豫,早就被亲爹亲娘给除了。

  向尚与康成对视一眼,没再多言反对的点了头。

  崔嬷嬷见他们答应了,又道:“几位出嫁的姑奶奶要接回来,再有京里的大姑太太也得送消息过去。至于大老爷他们那儿,老奴的意思,四姑爷去说罢,向公子反倒是不好多言。”

  康成应了一声没有推辞,向尚也没有反对的意思。

  崔嬷嬷默了默又道:“分开说,老奴先请五姑娘过来,把事情告诉五姑娘,再把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请到一块儿,请五姑娘来把内院的事情担起来,这丧事,四太太不能沾手。”

  向尚这回就不沉默了,“珏宁这担子是不是……”

  “向公子不必担心。”崔嬷嬷冲他摆了摆手,“五姑娘是老奴这些年一手带大的,这点事儿,为难不住五姑娘。”

  听着崔嬷嬷笃定的口吻,向尚仍有点不放心,他迟疑的道:“崔嬷嬷,这可不比旁的。”他一咬牙道:“说句大实话,老太太去了,对咱们来说,只要廷恩那头安顿好,无伤大雅,可若珏宁出了个长短,廷恩回来,咱们可没法交代。”

  崔嬷嬷当然明白向尚的意思,不过她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李珏宁完全能够胜任,“向公子不用多虑,五姑娘的年纪也不小了,老奴的意思,她有这份本事,练练手也好。再有她只是在内院里头撑起来,外头的事情自然有四姑爷还有向公子您帮手,再有几位老爷,过不了几日,大少爷是要赶回来的。”

  向尚和康成心里转了个圈,犹豫了又犹豫,再一想到小曹氏与顾氏都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顾氏那一手无理都要搅三分的功夫,两人都有点避讳,只能听了崔嬷嬷的话。

  商量到最后,就只剩一件事了,李耀祖,到底要安个什么名头无声无息的离开人世。

  最后向尚拿了主意,“先拖一拖罢,待廷恩回来后再叫他闭眼。”这话的意思,就是要让曾氏动手的时候留下一二余地了。

  虽说李耀祖干脆利落的没了更好,但向尚的话显然也是有考虑的,康成和崔嬷嬷便都没反对。

  几人商量定所有的事情,又把李四虎叫来,嘱咐他带着家里会点功夫的下人把各院看好,这才分头去告诉李大柱和小曹氏她们范氏去了的消息。

  李大柱正在李二柱屋里头陪着李二柱摸牌,自从李二柱双腿断了之后,李廷恩叫人做了几幅玉牌,李大柱闲着没事,就常常叫族里几个人来陪着李二柱一道消磨时光。

  听下人哭哭啼啼的来喊着老太太去了,老太爷病倒在床,李大柱几个都吃了一惊。李二柱更是从轮椅上撑着要站起来,差点整个人扑到地上,吓得下人们急忙去扶。

  李大柱拉了李二柱一把,骂他,“你先顾好自个儿,”然后劈头盖脸的就问起了报信的下人,“老太太怎么回事,老太爷要要不要紧?”

  下人既然能被选来报信,自然是个机灵,哭丧着脸道:“老太太早上才用过饭谁要歇一歇,谁知等丫鬟们进去就……老太爷一听到消息就厥了过去,这不大夫正给老太爷把脉。”

  李二柱泪水登时就流了出来,催着下人们把他抬到李火旺院子里头。

  李大柱跺了跺脚,他一点都不觉着范氏死了有什么好着急的,可他关心李火旺,一面督促下人们小心抬李二柱,一面在几个族人的陪伴下也朝李火旺院子里头赶。

  还没到李火旺的院子,在廊上就撞着急匆匆奔回来一脸泪的李光宗。

  李光宗一看到李大柱和李二柱,膝盖都软了,只来得及喊了声大哥泪水就滚滚而落。

  李大柱看他的样子,心里也有点唏嘘。

  凭良心说,他是真恨范氏恨得牙痒痒,早就想范氏去死了。可这人已经死了,什么债都消了,再看到李光宗这可怜样,他有点不是滋味的拍了拍李光宗的肩膀,叹息道:“先进去罢。”

  李二柱就拉着李光宗的手流泪,两兄弟对着脸哭。

  到了院子里,三人先去范氏的屋子,一进去就是一股沁人的凉意。

  李光宗和李二柱都没注意这些,扑在范氏跟前痛哭不止。李大柱皱了皱眉,望着角落里的两盆冰不悦的道:“这就摆上冰了?”

  王管家赶忙迎上来低声道:“大老爷,这日头大,您瞧着要不赶紧把冰给摆上。”

  李大柱看了看外明晃晃的眨眼的太阳,再看看床上闭着眼看上去安详了许多的范氏,没再多说什么了。

  王管家见李大柱没有再问,心里长出了一口大气,就上去对拉着范氏冰凉的手哭嚎不止的李光宗道:“三老爷,老太爷还在隔壁屋子里,您得节哀啊。”

  原本蹙着眉头立在边上的李大柱这才想起来还有李火旺,赶紧道:“行了老三,爹还病着,娘这也算是喜丧,咱们得把丧事给她办的热热闹闹的,把爹伺候好,让她走的安心才是。”

  李光宗摸着范氏死去不就就已经沁凉再也透不出热气的手正伤心,听见李大柱的话,心里虽说有点憋闷,却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他只能擦了擦泪,缓缓站起身推着此时也已露出急色的李二柱跟在李大柱身后往李火旺的屋子里头去。

  看他们一走,王管家赶紧叫了两个下人过来,嘱咐道:“赶紧的,让她们再给老太太身上温一温。”

  下人们就知道王管家的意思是要叫人按着郑家医馆大夫的嘱咐再在范氏身上动动手脚,务必叫人看不出来范氏已经死去许久了,就会意的点了点头。

  看着下人们忙活,王管家正要喝一口茶,忽然听到院子里传来一声凄厉的哭嚎,眉头就情不自禁的皱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八千字。。。。大家晚安

  ☆、第111章 各处

  “娘啊,您连句话都不给咱们留就去了啊,娘啊……”顾氏一只手拉着李墩儿,一只手捂着脸,横冲直撞的就朝范氏屋里钻,一路上撞翻了好几个想要上前来劝阻的丫鬟。

  王管家指使屋里的下人先停下手里的动作,自己迎出去,“三太太……”

  他话音还没落地,就被顾氏推了一把,差点没撞在柱子上。

  “娘啊……”顾氏跟眼前就没王管家这个人一样,大张着嘴嚎了进去扑到范氏跟前先哭了两声,她用的劲儿太大,一时不妨脸贴到了范氏脸上。一阵冰凉刺骨的寒意让她情不自禁打了个寒颤,再看到范氏一点血色都没有闭着眼的模样,她心里一个哆嗦,不着痕迹的拉着儿子往后移了几分,眼睛开始在范氏屋里的陈设上滴溜溜打转。

  见到屋里伺候的下人们都有点面生,而且一个个似乎先前还有点不同寻常的举止,顾氏就骂道:“做啥呢,一个个的,不好好服侍老太太换衣裳,是不是手脚不干净,指着老太太没了,就想打这屋里东西的主意。”

  下人们不吭声,王管家按着额头上的青包从外面进来,一叠声的赔罪,给顾氏解释,“三太太,老太太去的急,老奴才从外头叫了些人进来收拾。”

  顾氏嗯了一声,没有理会他,跟防狼一样目光挨个儿在屋里的下人身上扫来扫去。

  李墩儿却没有顾氏的心思,他眼眶里含着泪,跪在范氏床前怔怔的流泪。

  范氏最疼李耀祖不假,最心疼曾氏所出的龙凤胎也是真。可对李墩儿,范氏一贯也是偏爱的,李墩儿对范氏照样有一份孺慕之情,此时看到范氏躺在床上没了气息,他的眼泪就止不住了。

  哭了一会儿,他听到顾氏还在那儿喋喋不休的念叨下人们,要身边的贴身丫鬟去下人身上搜一搜,看有没有谁藏了东西,他气的厉害,扭头就吼了一句,“娘,您做什么!祖母没了,祖父还在隔壁病着,您……”

  “哎呀,你这猴崽子!”顾氏正骂的起劲,难逢一回能在家里下人面前逞威风,没想到自己儿子先来塌台,她叉着腰瞪着眼睛就要去拧李墩儿的耳朵,李墩儿轻轻一动就躲了过去,愤怒的瞪着她。

  顾氏越发火大,她从来就不是个惯孩子的人,就是这些年李家发迹了,她还只给的李墩儿公中的吃喝,半点不肯从自己口袋里掏银子出来贴补呢。此时怒火上头,她左看右看就想在屋里寻个趁手的东西收拾儿子。

  “做什么!”小曹氏被丫鬟搀着从外头进来,一看到范氏屋里乱糟糟的情景就火了,骂道:“他三婶,娘都没了,你先来不说张罗着给娘把换洗的找出来,也不问爹的病,倒在这里吵,你还有点样子没有!”

  听说范氏没了,李火旺重病,小曹氏心里也急的很,奈何她要先安顿李天赐,再有当初挑院子的时候,她是有意选了一个离范氏和李火旺院子最远的,这会儿就来的迟了些,谁知一来就看到顾氏在吵吵。她还不知道顾氏的心思,就是惦记着范氏的私房。不过顾氏看得上范氏手里的银子,小曹氏却看不上。范氏这些年不缺吃不缺喝,人参燕窝当饭一样吃是不假,可要说银子,范氏手里是觉没有多少的。原因无他,李廷恩给吃的给喝的,银子,却只给公中的份例。就是人参燕窝这些补药,李廷恩都叫人做熟了再端过来,范氏想拿出去换银子都没办法。与之正相反的是,李廷恩当年给长房的产业,随着李廷恩仕途的顺畅越发兴旺,吃喝又在家里,小曹氏除了偶尔贴补贴补两个闺女,是半点都不用动用自己的银子,自然对范氏的体己也就无所谓了,更看不上顾氏此时的做派。

  好歹算是主子,一副没见过铜子的样子。

  小曹氏心里鄙弃的哼了一声,看顾氏不敢顶嘴,就道:“说是姑爷在,人呢?”

  王管家急忙迎上来道:“二姑爷在隔壁看着老太爷,大老爷他们都在老太爷屋里头。”

  小曹氏应了一声,先问,“爹没事儿罢?”

  王管家就道是中了风,不过养一养没有大碍。

  小曹氏左右看了看,见顾氏站在那儿不吭声了,就暂时没有理会她,又问,“二太太和四太太呢?”

  “回大太太,二太太得了消息,厥了过去,先喝过安神汤才能来,四太太……”王管家默了默,低声道:“四老爷得知老太太的事儿病的厉害,四太太正服侍四老爷。”

  小曹氏倒没有意外李耀祖病了。范氏是李耀祖在李家最大的靠山,除了范氏,全家上下,就连李火旺都对李耀祖失望之极,范氏没了,李耀祖想不病都难。不过曾氏这个原本管家的人居然先顾着李耀祖,没有出来把事情给撑起来,倒叫小曹氏十分意外。

  小曹氏左右看了看,就道:“爹既然暂时没有大碍,那就先把娘的丧事操办起来。王管家,崔嬷嬷在哪儿?”小曹氏其实并不介意自己把丧事给接过来。范氏活着的时候她是和范氏过不去,可范氏死了,事情便不一样了。办丧事是累人,但也是一个好机会。只是李廷恩特意在家里留着个崔嬷嬷,小曹氏也想问问崔嬷嬷的意思,若是为了露个脸就把人给得罪了,那可就划不来了。

  “崔嬷嬷去请五姑娘了。”王管家没有明说,但他知道,小曹氏能听明白他的意思。

  果然小曹氏愣了愣神,很快就道:“是得赶紧把珏宁叫来,我这身子不成,他二婶他三婶又伤了心,他四婶还要照顾他四叔,家里得找个人能做主的出来,珏宁年岁也不小了,该来为她奶尽一份孝心才是。”

  王管家松了一口气,急忙附和了两句。

  看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顾氏先还没明白。这些年她眼红长房,背地里当面上没少跟小曹氏斗法,可她一如既往的不是小曹氏的对手,闹的过了火,耍横的,还被李光宗收拾了几回,她早对小曹氏怯了。可这会儿她回过神弄清楚小曹氏话里的意思是要把范氏丧事的事情交给李珏宁出头去办,她立时就不乐意了。

  这是凭什么,家里现有几个太太,摆明了是捞银子的机会,却要交给个小姑娘!被曾氏小曹氏压着就算了,好容易给曾氏撑腰的范氏死了,小曹氏自己又甩手,难不成她还要被个丫头片子压着?

  她气的一蹦三尺高,连小曹氏都不怕了,跳脚骂道:“这是做啥,这是做啥,娘没了,正经该咱们这些做儿媳妇的给办丧事,叫个要嫁出去的丫头片子来,她懂啥的,传出去别人还当咱们家没人呢!”

  小曹氏以前最恨人家嫌弃闺女,生了儿子同样见不得别人说闺女不成,她冷冰冰的横了顾氏一眼。

  顾氏打了个激灵,可想到给出头给范氏办丧事的好处,依旧梗着脖子嚷嚷,“有儿媳妇在,没听说让做孙女的出头来料理丧事的。”

  她中气十足的叫声很快传到隔壁李火旺的屋里头,叫李大柱他们都蹙了蹙眉头。

  康成这些人是不好说,李大柱心里烦,却没有那么多顾忌,直接拉着脸对李光宗道:“三弟,家里事儿多,爹还病着,你过去告诉三弟妹,鸡毛蒜皮的事情就消停点罢,有啥事儿等爹好了再说,她这样吵着,还要不要爹养病了。”

  李光宗叫李大柱说的脸色铁青,掀了帘子过去看着顾氏在那儿蹦跶就是一巴掌。

  顾氏早就被李光宗收拾怕了,一看李光宗秋风黑脸的过来就先骇了一跳,不妨兜头就挨了一巴掌,她捂着脸跟个小媳妇样憋着嘴要哭不哭的看的李光宗更是窝火。

  只是好歹看着一屋子下人,李墩儿又还跪在范氏跟前流泪,到底把火气忍下去低声骂道:“把嘴闭上,大嫂怎么吩咐你就怎么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1页  当前第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1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农门骄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