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贾大法师_分节阅读_第55节
小说作者:石九溪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76 KB   上传时间:2015-02-09 13:16:08

  ☆、第六六章

宁国府虽然下场凄惨,但荣国府却巍然不动,宁府的贾珍父子本来是要定罪砍头的,倒是贾赦看了贾珍的信不忍心,还是眼巴巴的求到了贾琏这里。

“最好不过是流放。”贾琏淡淡道,那贾珍父子得罪过自己,何况那两人本来也没做过什么好事,坏事倒是一箩筐。

贾赦为难,贾珍曾经对大房两面三刀,他也很反感,但到底是姓一个贾字,贾琏嗤笑一声,“罪有应得之人,老爷也忒心软了。”

贾赦唉声叹气。

“何况这事皇上自有定夺,您儿子我面子也没那么大。”贾琏根本不想救贾珍父子,不过贾赦倒是多想了,皇上现在年岁大了,向来总想着臣民说自己是仁德之君,宁国府祖上是功臣,和荣国府的贾代善一样,也是有救驾之功的,子孙虽然不肖,但皇上总要留着他们一命,显得他们仁德的。

果然贾珍父子只是流放,女眷发还回家,贾赦和贾政两房到底施舍了些银钱,王熙凤也关照了下,尤氏求了上来,她到底给寻摸了一个小宅子,还添了几百两银子给他们一家,尤氏感激涕零。

尤氏膝下无子无女,丈夫和继子也走了,虽然守着几个丫鬟和婆子,但到底不能支撑门户,好在贾蔷还算有个良心的,至于惜春虽然是出自东府,但到底一直养在老太太那里,虽然和东府分了宗,但老太太心疼她,加上贾母生前其实还是很反对分宗的,只不过拗不过儿子和自家前途,就一直留着惜春养在身边,东府抄家的时候,惜春只是被官差过来审问了几句,看在贾琏的面子上,也没有羁押。

王熙凤琢磨来琢磨去,惜春的婚事她做不了主,指望太太邢氏那就更不可能了,本来想着惜春应该回东府去,但顾忌着贾琏的意思,还是问了问。

贾琏和惜春的感情泛泛,只是他无意让这个堂妹将来生活更加凄惨,“也不少她份儿嫁妆,你寻个合适的人,给惜春定门亲事,让尤氏领回去发嫁了便是了。”

“二爷,我哪里认识什么人物啊……”王熙凤搪塞,不过她心底也愁惜春的婚事呢,至于探春那精明丫头还在王夫人手下过活呢。

贾琏不置可否。

王熙凤眼珠一转,笑道:“惜春妹妹的事情,我看还得落在二爷身上。我倒是可怜她,这两日看她更‘超然’了,恐怕要随着二爷出家了呢。”她是极为不满贾琏几天才回家一次,二爷这是真要抛妻弃子出家啊。

王熙凤愁,明明二爷回来也会和自己同房,外面也没哪个骚蹄子勾引,怎么就爱待在府里,偏偏去信那劳什子的法神。

王熙凤心里现在最恨这个光明神了,甚至她还会跟平儿说,二爷若是还是和以前一样“好色”就好了,平儿听了也只是笑笑,二奶奶说这些话时万万不能当真。

再说,大哥儿和大姐儿正是闹腾的年纪,奶奶的心思也全在那上边,还有一半是管家,邢氏虽然划拉了不少银钱,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偶尔还是会起了心思,给二奶奶添些麻烦的。

贾琏想到惜春的婚事,宁国府获罪败落,但惜春也算出自他们贾府,他脑袋里转了转官职比自家低的人家,还真没特别合适的。

不过有一人——贾琏想着让他脱离天主教,转投他的法神这边。

他对王熙凤道:“我倒是有个人选,不过恐怕你们都觉得不合意,这人倒是极好的。”

贾琏还真不是多喜欢天主教徒,只不过他看中了一个有资质的人,就是那个善于西洋画的郎世宁,郎世宁总是去钦天监缠着贾琏请教画,这些天更是扎根在法神庙不走了,贾琏略微烦躁,但接触下来,郎世宁这人还可以,长得好,人也才二十多岁,洁身自好是没的说,有神职的天主教徒是不准结婚的,但贾琏自从发现这人有修习魔法的好资质,倒也不反感郎世宁接近自己了,还存了心思让此人接触光明法神的教义和法术……

郎世宁是相信神迹的,但真正的神迹只存在传说中,可贾琏展现的是切切实实的。这让郎世宁很是迷惑。贾琏也是趁虚而入,郎世宁也是博学多才之人,有了迷惑自然攻读贾琏给的法神书籍,这一看就入了迷,他本身还是有资质的人,对魔法的神奇感同身受,自然心摇神动起来,信奉哪个神……哪个是真神……郎世宁迷惑了,心里其实已经倾向了一方,更被新认识的朋友们劝得有脱教的心思了。

……

贾琏想到了惜春的婚事,信奉光明法神可不禁婚姻,他可没打算他的徒弟一辈子打光棍,反而是成家立业,多生自己几个子女,有资质的人生下的孩子将来可以修习法术的概率很大,魔法还是需要靠血脉觉醒,灵魂虽然也很重要,但也必须是特殊人物,例如绛珠仙子和宝玉,这类人虽然投胎时是凡胎,但到底灵根不同,魂儿里都带着“仙气”呢。

惜春身上也有些微灵气,贾琏存了这心思,惜春此人也对佛道经义感兴趣,颇有些看破红尘的意思,贾琏的光明法神的神迹她自然听说过,黛玉自家也受惠过,两人交好,惜春也就和黛玉一起研读过那书。

她还真对光明神感兴趣了,只不过碍于是未出嫁的女儿家,不能像普通百姓或者当家太太那样,轻易出府到神庙那里聆听“教诲”,黛玉听了这话倒是捂嘴笑,“琏二哥哥就在你家,你何必舍近求远。”

惜春沉默,她知道是知道,可是贾琏待在府里的时间很短,回来一时凤姐也拉着人不让走,她这个隔房的妹妹如何好意思去打扰他们。

“姐姐的亲事如何了?到底你比我大些,听说姑父要为你寻个如意郎君了。”惜春关心道。

提到这事黛玉笑容一敛,眉宇间似有愁苦。

“怎么了这事?”惜春大讶。

黛玉叹了口气,她和惜春交好,倒也不想瞒着,说了外面的流言一事。

“这么说是二太太做的孽,放出流言……说你和宝玉……”惜春听了直蹙眉,这、这弄不好是逼迫黛玉去死,要么就必须为了名声嫁给宝玉啊。

若是以往,黛玉听见自己名誉被糟践这样,弄得之前还有意和林如海结亲的人家打了退堂鼓,她非得羞愤欲死,或郁郁于心,但现在她看开了很多,人生在世总有别的乐趣,也未必要嫁人方好。

何况,她现在也有了弟弟,父亲更不用像之前那样,指望着她嫁人生子,再好过继一子姓林。

黛玉也起了和惜春一样的心思,出家也挺好,不过她倒是想去琏二哥哥那里,他那里也有女徒弟,就是不知道爹爹允不允了。

黛玉和惜春说了这心思,惜春心里波澜起伏不提,还没等她去跟风姐姐那里先探探“出家事宜”的口风,王熙凤和尤氏倒是先找上门来。

惜春听了她们的话一愣。

“妹妹别嫌弃对方是个西洋人,除了发色和瞳仁颜色不同,长得还是挺俊的,人也正派,按男方家的习俗,这辈子也不会纳妾,通房丫鬟也不会有一个……天大的好姻缘。”

王熙凤极力撮合,虽然一开始她听了贾琏提供的人选后,惊得差点儿跌了一个跟头,但到底听了这人品和条件,还是觉得这亲事未必不好,要知道惜春也不是国公府的姑娘了,真正的世家看不上,寒门也怕宁国府的罪责牵连自己身上,小门小户要是敢娶惜春,不是为才便是为色,将来惜春财空色消,说不得没个好下场哩。

尤氏现在是听王熙凤这个财主的,她靠着大房这边接济着,贾珍父子被发配了,虽然现在日子紧些,但家里还是真是自己说的算,再也没人呵斥打骂她,也不用看贾珍和这个那个贱人乱搞,那些个眼皮子浅的偶尔还会嚣张的不把自己这个奶奶看在眼里。蔷儿可比蓉哥儿孝顺多了,也懂事许多,现在还找了个差事,尤氏也不由当贾蔷是半个儿子,她觉得下半辈子这么过也成了。

只是,这小姑子惜春到底还是她有一份责任在,但婚事她是无能为力,王熙凤和贾琏夫妻说什么她便听了,哥哥嫂嫂还真能没良心的害了这妹子?尤氏觉得不太可能,惜春现在也没那价值。

惜春此时是惊愕了,脸色白了又红,红了又白,西洋人?!

……她想反对,想说自己要出家,可惜春是个聪明的,看着王熙凤和尤氏的神色,知道说什么都无用。

第二日她写了一张纸笺差人递给了贾琏,贾琏看了微微挑眉,只让人回去跟惜春说了“嫁人也能信奉法神”、“对方是个好的,总不会害了她”……

惜春气性有时也很大,她辗转反侧了几夜,决定自己搅了头做姑子也好,何必指望着琏二哥和凤姐,到时候没了头发,还能逼着她嫁人不成?

可等惜春真要把长发剪短,威胁起凤姐和贾琏,王熙凤过来笑了笑:“四妹妹何苦呢,二爷让我告诉你,对方不忌讳是否是长发,他们那儿的习俗并不注重头发长短……”

惜春闻言一愣,旁边的入画赶忙把她手中的剪子其抢了下来。

“妹妹这是不想嫁人?还是看不中,以为我和你琏二哥哥害你?”王熙凤微微发怒,但还是拿出贾琏差人送过来的几张画卷,并递给了惜春。“你那将来的良人不仅就发誓娶妻一个,别无二心,还擅长画画,听说最近皇帝和几位皇子、王爷都很喜欢他的画呢,前途不可限量。好妹妹,听嫂子一句劝,这样与你合适的男人可不好找,虽然岁数大你十几岁,但人家也是初婚,之前连个女人都没沾过呢……”说到最后,王熙凤忍不住捂嘴笑了起来,让惜春的丫鬟入画好好劝劝主子。

惜春听了被凤姐露骨的话羞得满脸通红,胳膊里还抱着几卷画轴,但到底坐在书房里打开看了——这一看便入了迷,如痴如醉。

  ☆、第六七章

  

贾家二房的宝玉浑浑噩噩,仍旧是不知事的多情公子,王夫人有心让他上进,可宝玉不喜那个,反而是那个庶子小崽子贾环后发上进了。

在王夫人眼里,宝玉的呆病更严重了。姐姐妹妹都出嫁了,他每日里悻悻然,念叨着“为何都去做那死鱼眼睛呢”,他成日里在心里数来数去,只有林妹妹没出嫁了,连湘云妹妹都定亲了……他想的多了,自然逐渐开了窍些,加上王夫人也总体要给他寻个好妻子,宝玉更是扭捏说了他的渴慕。

虽然四姑娘是在贾母跟前养大的,但到底是从堂祖母,不是嫡亲的祖母,所以惜春订婚定的早也没甚么,可宝玉可是正经亲自孙子,王夫人也不好大张旗鼓的去给儿子寻亲,但私底下接触,做个口头上的约定,然就可以等除了孝再走三媒六聘,这样做更取巧一些,否则等过两年宝玉岁数大了,相当岁数又家世合适的好瓜娘,恐怕会没几个了。

这事王夫人挺着急,寻摸几个,还真没比黛玉家世和人品更好的,虽然她一直不怎么喜欢贾敏的女儿,但架不住林如海比她家的老爷会做官,娶了黛玉,宝玉将来的前途是不必说的。

王夫人再次琢磨了一遍那些理由,决定还是去跟林家的那个继室暗示一下,至于王熙凤那边没动静,王夫人早就绝了心思。大房那边是要彻底和二房这边断了关系,老爷也是脸皮薄的,大老爷没事见到老爷,不阴不阳的讽刺几句,老爷就受不住,回来还会在书房里摔摔打打,连赵姨娘去了都自讨没趣。

……

“你那二舅母前日里来了,跟我说了几句话……”卢氏叫来了黛玉,前日里王夫人找个理由来访,竟是有求亲的意思。

卢氏当时笑吟吟的,若不是碍于一直以来的教养,她恨不得挠了那王氏个满脸花,别以为外面关于宝玉和姐姐妹妹,尤其是和他林家的姑娘的传言,是谁在背后搅混水放出来的。

虽然没起什么大风浪,但黛玉现在还真有些高不成低不就了,但她和老爷都想着,再等几年,风声过去,一样给黛玉挑个出挑的好夫婿。何况那府上的宝玉谁都知道是个痴人,说话当不得真的。

黛玉有出家的意思,以往她只是暗示林如海夫妇,但林如海哪里会同意,只是黛玉心思剔透,看惯了世家子弟娶妻纳妾的所谓的“齐人之福”,不说别家,就是他们林家,父亲也有几个通房丫鬟。从前黛玉也习以为常,只要做夫君的爱戴妻子,那些个玩意儿丫鬟们,她从来是没放在眼里的。

可有些事情,她看在眼里,慢慢想法变了。

尤其是惜春的婚事……这世上不是没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这让黛玉思考了许多。加上贾琏那边施展的神通,黛玉是真的沉溺在魔法的神奇当中了,那些个奥妙可比情情爱爱更吸引人。

至于宝玉么,黛玉垂下眼睛,良久无语。

卢氏见继女没吱声,以为她面薄,何况她确实也知道在贾府时,那个宝玉对待黛玉确实贴心,两人两小无猜好多年,若是黛玉对那宝玉真有别的心思。

卢氏皱了皱眉,老爷昨晚可是说了,不想嫁女儿给那贾宝玉,就冲着那王氏的下作手段,若不是看在先夫人的面子上,老爷恨不得让贾政一家喝西北风去。

想了想,卢氏点拨道:“我与你父亲原是不喜那宝玉的,一是将来嫁过去,你那婆母不是个好相处的,二是……”她沉吟了下,觉得黛玉年纪也不小了,说了这些也没什么,遂继续道:“二是那宝玉身边的通房丫鬟都有经有四人了。这还是查到的。”卢氏又叹气补充了一句,脸色略有嫌恶。

那宝玉年纪小小,通房这般多,听说见个漂亮的丫鬟就要去人家吃胭脂的习惯还没改……

闻言黛玉似有似无的叹息了一声,宝玉的性子她是知道的,他对任何女儿家都是温柔的、真诚的,那些关心不是假的,但也只限于那些姐妹是漂亮的了。也许她从前不在乎宝玉和丫鬟调戏,但黛玉现在不想过那种生活,几个姐妹中,恐怕也许是惜春才是最有福气的了,到底是琏二哥哥给寻的亲事。

“母亲便拒了罢。”黛玉决断,还再次郑重说道:“玉儿这辈子不想出嫁。”

卢氏一怔,瞧着黛玉一本正经的样子,扑哧一笑,只当她是小女儿的玩笑,也没放在心上。

……

贾琏因为是孙子,自前朝以来,孙子辈便不必为祖父母丁忧,贾赦只是空有爵位,没有官职,只是贾政自从丁忧以后,日子一日一日过去,他有了回金陵守丧三年的想法,可王夫人却不想,回去了宝玉再想从京城中找门好亲事就不容易了,何况林家也住在京城,虽然大房和二房分家了,但到底在京城,大房也不能眼看着二房受外人欺辱,还算是借了点势。

贾政却认为金陵是贾家的根本,回去守丧不仅是孝顺,他心里也有隐隐避开京城一切的意思。眼见宝玉不争气,将来没出息,环儿还小几岁,没到应考的时候,但大房的琏儿可是能耐了,他心里有些不得劲。

……王夫人见老爷主意已定,可她不甘心,宝玉还没娶妻呢。她开始装病了。

实际上她的身子自从元春死去,家里分家,加上为老太太守丧,一连串打击之下,她病了又好,然后吹点儿风又病,身子实在是变差了许多。

贾琏的光明神的光辉逐渐散播大地,几个徒弟的资质学了一些本事,被贾琏派到外边扩展地盘去了,但却让他们规整势力,不能让皇帝忌讳,反而要学习佛家和道家的“与世无争”,祝福术是最基本的,魔法的效果立竿见影,一些基础的魔药调配出来,又能救一些患有疑难杂症和贫家无医药之人,贾琏不算个光明正大的好人,可也不是个坏透了的,顺手自己有利益,又能发展信徒的事情,他不介意“造福”大家,何况他手下的这个徒弟,还真是个个善良,更是一位贾琏是个救苦救难的。

也还真有人对贾琏这个“恩人”当街磕头的,口中称呼他为男菩萨,贾琏无奈,他表面上信奉的可是光明神,救助他们的也是魔法和魔药,但到了普通人口中就成了菩萨和仙药了。

康熙帝对贾琏的光明神发展迅速也关切了一阵子,但看贾琏从没做些其他的事情,到底佛教和道教在大清大行其道,就连西方的天主教,康熙自认自己胸怀宽广,也让他们传教,甚至优待他们多年,可以盖教堂,可惜那边的教皇太不识趣,坚持要大清的百姓只跪拜他们的神,却不能跪拜祖宗,岂有此理!

这也是康熙渐渐对天主教那边没了好感的原因,来回和西方因为传教的事情,沟通的信件都在海上走了好多年,可那罗马教皇的来信令康熙实在愤恨,这也是康熙故意放纵贾琏传教的原因之一,只有他同意的,才能在大清发展,不尊重大清人习惯的,不尊重他这个皇帝的,康熙冷哼,他不介意禁了天主教。

康熙本来是对天主教感兴趣的,尤其是其中的天文历法等等自然科学知识,甚至他宠爱过南怀仁,对前朝的利玛窦传教士也认为这人才是个令人钦佩的传教士,那利玛窦在明朝时,入乡随俗,天主教可从没说过不许大清的信徒不能跪拜自己的祖宗……所以,在他看来,现在的这个天主教教皇,实在是对大清对他这个皇帝藐视,所言所行毫无道理可言。

贾琏的光明神教,让康熙展示给了天主教,当了正面典型,每次贾琏觐见时,都有天主教的传教士在场,对比两家,贾琏既能让信徒随便祭拜祖宗,很讲究人情伦理,又确实他和他的徒弟们,都有“神一般的能力”。

康熙见的多了,虽然知道这是看资质的,况且贾琏也总是阐明,这就类似茅山道术,些微能力也只是神奇一点,并不能长生不老,否则他也不会最近添了一道鱼尾纹,连自家祖母仙逝了。

康熙眯着眼睛,看了贾琏,果然见贾琏“成熟”了一些,微笑的时候,眼角确实有道细纹了。

他彻底歇了“长生不老”的心思,多少皇帝沉浸在这种虚无缥缈的梦里,然后迟些乱七八糟的丹药,毁坏了身子的根基。

距离历史上康熙帝的死亡还有一些年,贾琏按照自己应有的年纪,给自己的脸蛋上添上了一些细纹,人显得成熟许多,也不怎么回家了,王熙凤自觉自己年纪也不小了,儿子也逐渐大了,对那些闺房中的事情也淡了些,比起从前眼见贾琏和这个顽,那个滚的,她觉得现在的日子更安静,也有贾琏给的银子,和找的戏园子,等贾母的孝期过去,隔三差五的过来演一场给她解闷,连贾赦和邢夫人都沾光了。

邢夫人倒是酸溜溜的刺了王熙凤一句:“还是琏儿体贴,在外面做事,还想着你寂寞,也不怕花银子,这得多少银子啊。”

这戏班子演一场花销可不少,大宅门中的媳妇和姑娘,终年不好出门,看戏其实是一件在家的大事,一年有一次都是借着长辈过生日之类的由头,哪家像他们贾家似的,还有爷们专门为了讨厌媳妇,没几日就花银子请人过来唱戏的。

王熙凤笑笑,老太太不在了,二太太分家出去了,这个顶头婆婆又不是当家的亲娘,她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家里也说的算,忽然没人和她斗上一斗,除了全身心的放松,还真有些意味未尽的寂寞与空虚……

说了这话,平儿却笑道:“多少人家的太太们奶奶们都想这样平和的过活呢,奶奶倒想着以前的青眉乌眼的日子,那成日里算计、琢磨人心,奶奶也不怕累着。”她抿嘴笑。

王熙凤假装怒道:“好哇,你这个丫头,竟然排揎起奶奶了。看我不打发你出去。”也是该给平儿找个合适的男人了,再不嫁比宫里的宫女出宫的年岁都晚了。遂她似笑非笑的看了眼平儿:“我和二爷说过了,看中了一个人勤劳肯干,人品也不差,就是总管咱家外面铺子的张大掌柜,从前也是二爷亲娘的陪房的儿子,又识字又会看账,年岁也相当,不如把你赏给了他,你看如何?”

“……”平儿扭捏了一会儿,知道那人是谁,看凤姐看笑话似的等她害臊,咳嗽了一声,沉住气笑道:“这可是奶奶让我的嫁的,可得给嫁妆。”

“得了便宜,还卖乖。”王熙凤睨着她,想起儿子,说道:“去看看大哥儿下学没?”

“大哥儿读书可勤奋呢,脑子又聪明,将来肯定是个进士老爷,说不得还是状元呢。奶奶的福气还在后面呢。”平儿有感而发。

“承你吉言,到时候给你个大红包。”王熙凤笑着,让她把大哥儿迎进屋……

******

黛玉最终可是出家没有嫁给任何人,跟着贾琏信奉了光明神,林如海气了女儿和贾琏一阵子,但黛玉敏慧,进了林如海的书房谈了一个时辰,林如海眼眶红红的,但也理解黛玉的心思,女儿说什么要么求“一生一世一双人”,要么就出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页  当前第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贾大法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