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原配嫡女_分节阅读_第129节
小说作者:弥生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85 KB   上传时间:2015-04-05 14:44:10

  孟世子对着梳妆台上的镜子照了照,又拿琉璃镜转头看了看,十分满意道:“娘子的眉画得真不错,以后也劳烦娘子了。”

  只因温宥娘与他画了一对精致的剑眉,让孟世子看起来更英气了些,竟给自己找了个事儿。

  人家画眉是男对女,换她这就成了女对男了。温宥娘脑子一冲血,觉得这日子简直就没发过了。

  没听见屋子里的丫鬟都笑了么,哪有这般不要脸让自己的妻给自己画眉的。

  然而孟世子却是无所谓的模样,只站起身转了两圈,对着自己今日的装扮十分满意,自我心中臭美了一番。

  这才拉着温宥娘的手,一道出了门。

  出门前,温宥娘却是微微一回头,看了那两个立在门边的丫鬟一眼,随后才跟上了孟世子的脚步。

  封建社会,女人不得与男人同行,便是夫妻也得微微后退半步。

  然而孟世子却是不顾及这些,只拉着温宥娘的手,两人同一个步伐,倒像是约好了似地,并排着走向了国公府的正厅。

  正厅里,孟府各房长辈与族人已经分两列坐好,见得孟世子带着温宥娘进了门,当即就有一位哼了一声。

  温宥娘只拿眼角一扫,见是一位年长者,只微微顿了顿,便后退了半步。

  孟世子却是歪头看了那老者一眼,也没说话,只拉着温宥娘的手,走到屋中,与温宥娘双双跪在蒲团上,磕头道:

  “孙儿给祖父请安了!”

  “孙媳给祖父请安了!”

  孟老国公爷只坐在上首,过了好一会儿才出声道:“起来罢。”

  孟世子拉着温宥娘起了身,就听得孟老国公爷呵斥道:“大庭广众之下,这拉拉扯扯的成甚么样?”

  二房的秦氏听得此言,忙笑着道:“这是新婚第一日,行景少不得要疼惜一番媳妇的。父亲您就大人有大量,原谅行景媳妇儿一回罢。”

  孟世子却是当没听到孟老国公爷的话,只继续牵着温宥娘想要挣脱的手,只对着孟老国公爷嘿嘿一笑。

  气得孟老国公爷一佛出窍二佛升天,恰这时温宥娘抬起头来看向孟老国公爷。

  老国公爷先是被温宥娘给看楞了一下,想必是没想到温宥娘竟是这般容貌,顿时心中怒火更甚,只想着温宥娘恐怕就是凭着这一张脸蛊惑了自己的孙子。

  这天底下的美人,大多是空有一身皮囊,有内涵在的这些年孟老国公爷也只见过当初谢氏的谢明珠一人。

  因此对于温宥娘的好颜色,也只更不喜上一层。然而今日府中有族人在,老国公爷也不好将不喜之意表现得太过明显,只抿着嘴微沉着脸不说话。

  其实除了孟老国公爷不高兴之外,今日在场的国公这一支外心中都不怎的高兴。

  家族兴盛,未必靠着娶一门有权势之妻,于世家而言,看的还是德言淑行。因此世家之家大多只互相通婚,极少外嫁与外娶,只因为各个世家里的小娘子见得世面多,眼界与行事与大家相同,这般嫁娶方才更加和睦,家族方能更得长久。

  就孟行景当初与蔡氏订婚,因着孟世子的身份,族中人也颇有意见,如今娶得一庶族娘子,更是让族人不满。

  孟世子与孟氏族人不亲,可管不得族人欢喜不欢喜,只带着温宥娘一一认亲。

  也只得看见温宥娘在礼仪之上半点不差,遇见为难面色不变轻易化解双方皆不尴尬,一些族人方才不再外露敌意。

  说到底,也是孟世子执意要娶,还请来王氏为温宥娘抬了身份,王氏女是珍贵,然而能让一直出世的云宁真人收为弟子,还以自己全套嫁妆陪送,还是证明这女子当有可为之处。没得云宁真人为了外侄娶一个庶族姑娘,就放下身段放下眼界去收一个不可造之人。

  因此在后面认亲之时,因温宥娘的得体与礼仪,便再也没了为难。

  待得认到最后一位侄辈,却是宫里来了天使,说是中宫有旨。少不得孟氏所有人纷纷出了大厅,在外院摆上香台,一一跪拜接旨。

  却是温宥娘的世子夫人的诰命服到了,中宫前一日赐下头抬嫁妆,次日就发下温宥娘的诰命服,能得中宫看重,对温宥娘而言亦是好事。

  有王真人认徒在前,虽皇后的两次施恩皆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然而孟氏早已经被卷入夺嫡之中,温宥娘得中宫厚待,有安抚孟氏之意,自也有满意温宥娘之意。

  所谓盟友,便是在一件事情之上达成共识。中宫与孟氏族人,在对待温宥娘的态度之上,虽还有些许不同,然而此时却都选择了暂时一致。

  接过天使手中的中宫旨意,孟世子少不得与天使寒暄一番。

  孟世子自幼在东宫长大,也时常与太子、太子妃一道前往中宫与皇后娘娘请安,因此对皇后身边的天使没一个不熟的。

  天使对孟世子自然也是好脸,毕竟自己虽代表皇后的颜面,到底身份上不足,孟世子愿意给他做脸,以世家公子身份与他笑颜相对,就足以另他心存感激。

  换到这孟府别的人,抑或是别的世家,便是接皇后的旨意,也不会对一个传旨之人有何好颜色。

  他们忠的是国,敬的是人王,守的是自己的道,一个宣旨的太监又哪会入他们的眼。就连皇帝,若做出甚么有违他道之事,也有抗旨之行。

  着身边的阿毛送走天使,孟世子便带着温宥娘回了大房的新房。

  孟世子坐在屋外间道:“哎哟,累死我了。”

  温宥娘也让冬梅卸下了头上的些许头饰,梳了个简单的发髻,道:“饿了。”

  孟世子便道:“那就让人送点点心来。”

  温宥娘却是问道:“我想在大房设一个小厨房,你看可行不可行?”

  孟世子一听,就点头道:“大房本就有小厨房,你要用,就只让人去大厨房里拿些得用的过来就行。”

  说到这,孟世子下意识地咽了口口水,道:“娘子准备弄甚吃的?先给我说说成不?”

  自能与京郊温氏六房里常溜达后,孟世子也得尝过温宥娘的厨艺,因此对温宥娘最为佩服的却不是行事手段了,而是温宥娘煲汤的手艺。

  温宥娘只差翻白眼,却是跟孟世子咬耳朵道:“孟氏那些族人,对我多有不满,只是未表于心,不若我趁今日他们还不曾回祖地,给他们煮一顿饭,好让他们知晓我也是有些一般女子贤惠本事的?”

  孟世子一想温宥娘要给那么多不熟的人做饭,心中未免有些不满,就道:“世家娘子,哪有亲自下厨的道理?没得惯他们的,吃了还说你自甘堕落呢。”

  温宥娘冷哼,“他们千里迢迢来参加你大婚,新娘子为他们整一桌酒菜又如何,只当是我们两人对族人的谢意,却也比金银更为贵重。”

  世家里,虽分支不同,有富有穷,然而却都是有傲骨之人,且入京来观礼的,当是各支当中有名望之人。

  要说差钱,也不可能。因此对于各支族人的谢礼,说钱财乃是俗物,也就送情义方才最为合适。

  自然,里面也有温宥娘想替孟世子在族人中立个好名声的原因。

  就今日一见,温宥娘就看出孟世子与族中之人大多不是很亲热。

  只是在大隆,在世家,族人对一个人而言却是最重不过,重过前程与财富。

  就算不与二房争那宗主之位,为了以防万一,也为了太子妃能更好的得到举族相帮,也少不得要孟世子对族人重视一些,让族人感受到太子妃嫡亲弟弟对族人的看重与礼待。

  反正温宥娘要做的事儿,能说出一千个借口,也都是反驳不得的。

  温宥娘说要怎的,孟世子就只得点头,听到温宥娘处处为自己着想的感觉,还真是说不出的美妙。

  孟世子本打算前往外院族人所居的园子里先去说一声的,然而突然又想到个问题,“此事,当是要与二婶说一声的罢?”

  温宥娘把人往外撵,“你且去与他们喝茶便是,后院里的事儿,我比你清楚。”

  二房未必见得大房的拉拢族人,然而不送贵重之礼,只用一顿饭答谢,也未必不会同意。

  毕竟温宥娘才进府,秦氏不论如何,都得给她这个颜面。

  孟世子被温宥娘推出了门外,随后又被拉进了屋。

  被扯着腰带推来拉去的孟世子十分无奈,问道:“还有甚事?”

  温宥娘让冬梅把门给关了,然后压低声音与他道:“等会儿吃饭喝酒,你就寻个机会把你在江南城遇见的事儿说给族人听听。”

  孟世子脸色微变道:“说这个作甚?”说自己被害了,那自己还要不要脸面了。

  温宥娘道:“祖父把三房当儿子看,舍不得,可族人却不见得。”

  氏族嫡庶分明,最见不得的便是庶出算计嫡出。孟世子要寻这个机会,把府中的事情透露一二,便是孟世子再不招人喜欢,为了嫡庶分明,也少不得要对孟老国公爷施压。

  温宥娘从不觉得自己当初被山匪打劫,没打劫到就算事情了结了。对孟府内的家丑不外扬,也嗤之以鼻。

  既然这两日族中人来了,孟老国公爷还想着家庭和睦,假装那些事情不曾发生过,那就错了。

  孟世子听得温宥娘这话,果真想的是,“到底家丑不可外扬。”

  温宥娘只扯着孟世子的耳朵道:“你以为下次还有在江南城外那般好运气?”连那样都没把这人给弄死,三房要再对他出手,必然会更加慎密,更加难防。

  既然这次有机会把三房踩入脚底下,那么温宥娘就没想放过,到底比之后再千辛万苦的设局容易。

  孟世子要说没心动那就是假的,他娶温宥娘过府,就为了对付三房。温宥娘才嫁过来第一日就开始着手对付三房,他心里自然高兴。

  然而高兴是高兴,孟世子却是心里明白,“可到底是没证据之事,又如何让他们相信乃是三房所为?”

  总不会他说是三房干的,族人就信了。说起来,二房倒还比三房的要嫌疑重得多。毕竟爵位之争,宗主之争,也都只在嫡出一脉之中。

  便是大房受损,说到底,得益最多的也只会是二房。

  温宥娘自然知道这里面并不好说,只凑在孟世子耳边嘀咕了一阵,说完后才道:“你且按着这么做就对了。二房到时自然会出来分辨,不用你再多言。”

  二房冲着宗主位去的,又哪会让自己的名声有损。少不得孟世子说出来,就算是二房嫌疑最重了,为了自个儿的名声,也得暗中抖落个清楚。

  只要孟世子开口一说,就孟老国公爷也拦不住孟氏族人对此事的看法。

  温宥娘没打算把三房灭了,毕竟庶出也是氏族的,杀人放火不说她做不出来,就算是做出来了,也无法真正抹去痕迹,倒不如将三房的指望断绝。

  三房指望着的,也不过是太子继位后,皇后一族的那个爵位以及那支探子当中的一部分权利。

  太姨娘在探子中的爪子,温宥娘一时半会儿没法解决,然而对那个虚爵,却是今日就可以让三房一辈子都没指望的。

  只要族人知晓三房对大房所做之事,便是大房以后出个甚么意外,那个虚爵只可能落在四房。而同为庶出,一直比四房有优越感的三房会不会想把那个虚爵让给四房,那就走着看了。

  温宥娘把该说的都说完了,这才将孟世子推出去,且让他带着娇姨娘父母从江南送过来的珍品好酒。

  二房秦氏确实不喜欢大房与族人太过亲近,然而二房掌握府中中馈已十年,与族中的往来也都经秦氏之手,因此二房与族中的关系,也并非一顿饭可改变的。

  因此对于温宥娘的说法,秦氏自欣然同意,且还让自己的女儿来搭了一把手,派了些二房手带厨艺的仆人来打下手。

  温宥娘对素娘的加入自然是乐意,有素娘插手,她便可放心秦氏不会让如今已经被解禁的三房在今日闹出什么事儿来。

  至于大房的小厨房,因是用温宥娘自己的银子,秦氏也同意了。大房在小厨房吃得越多,中公的花费就越少,管家的秦氏也越满意。

  做席面,要的是时间,温宥娘便先让人做了点心给四处送去,然后才开始准备晌午饭食。

  整个大房的小厨房,连厨房外的小院子里也搭上了火。

  而在族人所居园子里与人一道喝酒品乐的孟世子,也混得风生水起。

  园子里坐着听乐赏美,自不会说些严肃话题,恰巧除了严肃话题,孟世子其余的都能说上那么两句。

  孟世子不会武,然而对天下武学却也在太子宫中听过些闲话,自然能聊得来。不通笔墨,但关于那些名门大家的八卦,却也知道得多。要遇着不明白的,只叉过话题,说到另一处就行了。

  因此若只是与族人闲谈,倒也是相处并无妨碍,反而因孟世子有股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味道,不曾让他们觉得身份之差,因此反让族人们对孟世子心生了一丝好感。

  只越说越显得亲近之后,便就有同辈的旁支问到,为何娶庶族出身的温宥娘为妻。

  孟世子跟人说了半天话,等的便是这一句。

  虽问的同辈旁支,然而不论是旁支的长辈还是晚辈,却都暗中集中的精神来听,就想知晓为何孟世子娶了温宥娘,到底门阀高低不同,孟世子当明白其中道理才是。

  孟世子因此便将当日如何被骗去直隶拿给皇后娘娘的生辰礼,生辰礼如何被人破坏,无奈之下只得租船下了江南城,得幸与温宥娘一道,温宥娘如何劝道他亲近护卫,最后到了江南城如何遭袭,那几个护卫为何舍身相互,最后得遇温宥娘如何相救。

  这故事便如京中茶楼里说书一般,说得是跌宕起伏,处处引人瞩目,倒是看出孟世子当初那些说书没白听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2页  当前第1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9/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原配嫡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