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原配嫡女_分节阅读_第134节
小说作者:弥生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85 KB   上传时间:2015-04-05 14:44:10

  想想大汉朝时的卫青、霍去病……也如这般尴尬的身世。

  因母亲是奴婢,且不得父承认,因此就算有可能是老公爷的血脉,也一样是仆人的身份。

  好在孟国公府里也算得上是仁慈,虽因血脉有疑的缘由没承认这两个子嗣,但还是有所善待。

  “年长的那一位,已经成了家。所以便让他管着京郊的两三个庄子,一年也有不少的收入。年幼的,今年已二十五余,并未成亲,却是加入了护卫队里。”孟世子又说道。

  温宥娘就问:“他们如今还是奴籍吧?”

  孟世子道:“他们母亲皆为官奴,除非有父宗承认,否则不得以脱籍。只不过与祖父往来的,皆是世家出身。血脉存疑的子嗣,自不会承认。”便是没儿子,从旁支过继,也不会要这一种生母乃是官女支的。

  “建立军功呢?可否脱籍?”温宥娘又问。

  孟世子看傻子一样看向温宥娘,道:“哪来的军功给他们立?就戚钺家,也是有这种父不明的,也在军中效力?可见有立下军功的?”

  温宥娘道:“说到底还是得有人提携。”

  “谁会提携父不明的?莫说这等算是庶子中的末等。”孟世子嗤道。

  在大隆,子嗣分嫡庶,然而庶出里也分了等级。一般庶出,生母为良民,自卖身于别人的,出身的孩子且有过继为嫡的可能,亦有继承家产的权利。生母为家生子的,便是那种祖祖辈辈都是府上奴才的,次一等,分家产之时自然又要低一等,不过要前面的死绝了,倒也依然有资格继承家业。只最后一种生母为官奴的,大多不被承认,自然分不了家产,不过挂靠其他兄弟各房,看各房的脸色吃饭,就全家死绝了,也轮不到继承半分。更别说官女支生的父不明的。

  国公府里的庶出,三房太姨娘虽年幼时卖身给国公府,却是自幼走失的,不知祖上便算了祖上清白,所以生下的三房,比生母祖辈是家生子的四房要高一等。而其余两个,连承认都不得承认的,就是最末等。

  温宥娘听得孟世子说那两房的艰难,暗想还真不如托生在庶族里。庶族虽大官之家有少许也养有一两个官奴出身的乐女支,然而却不会轻易睡她们的。要不小心真睡了,少不得在几月内不拿给别人碰,等有幸生下孩子,血脉不疑,至少也会给个身份。不过一般庶族,也分不到官奴。这也是权贵们的特权了。

  “你想拿那两个人作甚?”孟世子在一边问道。

  温宥娘回道:“时间还长,到时再说罢。”这也要四房的肯牵线才行不是,如今四房都还未投靠上来,她哪会想那么远。

  随后温宥娘并再未与孟世子说话,一直等两人进了后宫,见到了皇后。

  今日皇后宫中并不只皇后一人,只她下首亦坐了一名二十五六年纪的妇人,着太子妃品阶的装束,倒也不用刻意介绍了。

  孟世子带着温宥娘给皇后与太子妃请安,也只在皇后宫中坐了一会儿,就被太子妃带回了东宫。

  进了东宫,却是太子恰好处理完东宫事务,因此得见两人。

  太子瞧着二十七八余的模样,留着短须,也与年龄合得上,倒真如孟世子所言那般,言谈举止自不用说,有些儒气。

  太子见了两人,也不好久坐,只叫了孟世子就去了外面。

  随后屋中的丫鬟们也退了出去,然后有人关上了门,屋中顿时暗了下来。

  太子妃的脸色在暗处让人看不明切,只听得她的声音,如泉水叮咚,“我不曾想有一日,你竟成了我的弟媳。”

  温宥娘背着窗户,神色亦让人看不明显,只听得不轻不重尚且算是清脆的回声,“世事无常。也是世子偏爱。”

  要不是孟世子的偏爱,她如何能以庶族之身嫁入世家?这个回答倒也算是诚恳、

  太子妃只轻笑了一声,“也好。”

  “只因我是庶族。”温宥娘回道。

  太子妃并不接这话,却是道:“我还记得当年你第一次得陛下赏赐之时,那时你就已经是个聪慧的孩子。”

  “娘娘谬赞了。”温宥娘轻声道。

  太子妃却道:“你上前来罢,就坐我面前来。”

  温宥娘起身,拾起草席,上前几步,跪坐在太子妃面前。

  虽光线不足,然而温宥娘却是看清楚了太子妃的脸,及在盛妆下的那一份疲惫与衰老。

  “我听说,这两日族中不怎的太平。”太子妃道。

  看样子老公爷是传了话进来了,温宥娘心中早有说法,只道:“不过小事。”

  “小事?”太子妃的声音拔高了一些。

  温宥娘露出了微笑,“祖父掌族事多年,这等小事自不足为虑。”

  太子妃的脸色好了一些,又问道:“行景说你们两月后便要离京游历,可是京中不好?”

  温宥娘却是道:“还请借娘娘手一用。”

  太子妃诧异,然而却还是伸出了保养得十分嫩滑白皙的手来。

  温宥娘接过太子妃的手,只在上面画了一横一竖,随后在西南的方向画了一个圈,在西北点下一点。

  太子妃感受着手心中的触感,待得明白温宥娘的意思,失声道:“你——”

  温宥娘温声道:“家父母千里迢迢来京送亲,是对妾身的偏爱。然京中与曲水,路途遥远,崇山峻岭多有山匪出没,妾身甚为忧心。幸得世子愿携护卫相送,以保安危,妾身深感世子情义,自当不辞。”

  太子妃却是心动了,迟疑道:“此事,行景当与太子说才是。”

  温宥娘却是道:“听闻娘娘生有两子,竟没得见,此时当是在被夫子授课罢?”

  太子妃顿时明白了温宥娘话中之意,虽如今太孙已立,然而就算日后太子登基了,自己的儿子又如何能保证也能登基?

  且如今当今看似年当力壮,再执政二十年亦有可能,却开始放纵大皇子与太子相争。就算等得太子熬到继位,只怕那时太子已年近五十,然而自己的大儿却是正值而立。太子是否会如当今如今这般,忌惮太子?用其他皇子来辖制他?甚至与如今的当今一般,有废立之心?

  太子妃终是下了决定,与温宥娘道:“京城至曲水路途遥远,你们一路却是要小心为上。”

  温宥娘点头应是,随后又在太子妃手心上写下一个宗字,宗字后便是一个二字。

  太子妃颔首,“你明白就好。当年我带行景养在东宫,为护着他为其一。其二便是如此。也只盼你们夫妻二人日后能多恩爱,子嗣昌盛。”

  宗主之位,只要还在他们这一支,就不急在一辈中。

☆、第142章 四房意投靠

  自东宫出来,孟世子道:“姐姐与你说了什么?”

  温宥娘斜了他一眼,“还能有甚么?”

  孟世子以为温宥娘被太子妃敲打,忙道:“我姐姐就是心里偏着我了些,你也莫要放在心上。”

  温宥娘连白眼都懒得翻了,暗想要不是大房早逝,恐太子妃也不会为了局势,把孟世子这般养着了。

  也真可惜孟世子这人,要说智商情商都没多大问题,就是小时候没养好。因为父母早逝,太子妃在东宫为了护住幼弟和稳住自父亲死后对宗主位有了想法的二房,少不得让没有舅家帮扶的大房不去碍二房的眼。

  只可惜二房是没当大房是妨碍了,却是让三房觉得自己有了机会,当自己能取大房而代之。

  要说三房对付大房要只是为那个还没影儿的爵位,也挺可笑的,说到底问题还是出在国公府那一支力量上。

  三房如今在探子里已经有一定势力,然而孟世子的父亲当年就已经接掌过,自然也给大房留下了人来。而二房,因大房势弱,老公爷为了家族未来也将宗主位意属二房,自然也会让二房插手进去。

  因此,探子中当有四方力。一直居于最上方的老公爷,然后就是大房、二房、三房。二房今后要执掌宗主位,老公爷在以后自然会将探子全权交予。只是三房,恐怕想是要将大房吞噬了,以谋求在探子中的份额更大。

  更或者,三房对二房暗中也是有些谋算的。毕竟要能全权掌握那一支力量,就算是庶出,要能弹压住族人,或许也有机会问鼎宗主位?

  温宥娘想着有些摇头,就那点子东西,大房就是不要了,日后自也有出路。

  孟世子在一边见温宥娘不知想什么又摇头,就道:“你在想甚?”

  温宥娘回道:“没想甚,在想入族谱之事。”

  孟世子就道:“族人们并无异议,只需得再等两日便好。你放心,我能娶你进门,自然能让你上了族谱。”

  这一点温宥娘倒是信,就算是他不能,自己也能让他能,就道:“我知道。”

  孟世子只拉过温宥娘的手,说:“我今日与太子姐夫说了出京之事,他倒也说极好。”

  温宥娘扶额,“你都与太子说了些什么?”

  孟世子见温宥娘这作态,忙道:“就说了护送岳父岳母回祖地之事,还有在外走走,免得在京中也碍别人的眼。其他的,我一点都没说。你就放心吧,我知道分寸,分得清内外。”太子到底不是太子妃不是,他也不是傻的。

  至于不碍别人的眼,倒不是说三房,而是如今与太子相争露出水面的大皇子。为了扳倒太子,少不得有人会从太子妃身边着手,而太子妃的软肋之一,就是孟世子了。

  因此,这个理由,倒是让太子信了。

  再过得两日,温宥娘顺利的上了族谱,随后送走族人,就等到了四房的严氏。

  温宥娘笑着上前挽住了严氏的手,道:“四婶今日怎的有时间过来了。”

  严氏这人有些爱财但不贪财,更喜欢把自己装扮得晶晶亮了,这一动头上插的,耳朵上的坠子都得摇晃。

  “闲着无事儿,听说世子出去了,所以来看看你,一起说个话儿了。”严氏笑着道。

  两人进了屋子,冬梅让人送了点心与瓜果上来。

  严氏扫了一圈,笑着道:“你这也太素洁了一些,可见是跟我一样是个懒的。”

  这话的意思就好玩的,四房里素洁,那是因为庶出没好东西,大房素洁就是在说她是真懒了。

  温宥娘知道严氏不是个有什么心机的,这连王真人都说过,可她不知道这人傻白到这种地步。

  好在温宥娘也不介意这个,四房当家的太太是简单的反而要强一些,就笑着道:“我就嫌麻烦呢。”

  两人叨叨了半天,严氏却是突然便得神神秘秘起来,说话声儿都降了几度,“听说世子今日出去了?”

  温宥娘不知严氏问此话是什么意思,就道:“世子没个正事儿,过两月又要下曲水,也不知何时归京。他在京中的旧友,少不得要去作别一番。”

  严氏却是道:“听说,今日是府外有人朝里面递了信儿,还是从厨房那院子外递进来的。”

  温宥娘不知严氏说此话是什么意思,不过四房再是庶出,然而也是被承认的子嗣,因此得知后门里的事情倒也不奇怪,就问道:“可是给夫君的?”

  严氏见温宥娘一双眼写满了求知欲,少不得先叹了一声,才轻轻点了点头。

  温宥娘自然知晓严氏不会突然说这句话,就问道:“四婶可是知道甚么?侄儿媳才过门几日,还盼四婶多多指教为好。”

  严氏自来是管不住要说的话的性子,温宥娘一问,就把自己知晓的全抖落了出来,“我要是说出来了,侄儿媳妇你也莫气,为有些人总归是不值得的。那个在后门往大房侄儿递信儿的,不是别人,就是——”

  这事儿就是严氏所知道的,也要孟世子十四岁出了东宫,住回了孟国公府上。

  孟世子离了国公府十年,虽大房的旧人还在,然而却也是与各房生疏。加上年龄相差不多的二房更为争气,素日玩不到一块儿,因此孟世子便在外面认识了一些只会玩乐的纨绔,也学会了出入勾栏。

  而当初蔡氏女之死,也是拜一个官女支所致。

  “那官女支在大房侄儿大婚那一日,竟是找了上门,虽是在后门,却还是被蔡家娘子知晓了,随后才闹出了人命。只可惜大房侄儿当时就糊涂了,竟死活要护着那贱人。气得老公爷差点动了家法。只这一回,你与侄儿安安稳稳的成了婚,那贱婢竟又找上了门,侄儿媳妇你不得不防呀!勾栏院里的东西,素来会迷惑人!就只怕大房侄儿再吃亏了去!”

  蔡氏之死,看样子严氏也只不过知道一些皮毛,温宥娘可不信那官女支有傻到真大婚来捣乱,毕竟孟世子再喜欢她,也不可能扶正。

  除非那人一开始就是别人安在那冲着孟世子来了,或者是那人也被利用了去。

  只是竟然到现在还有联络,联系到之前孟世子曾说过他在青楼有个对他好的女子,温宥娘嘴角一翘,倒是有些趣味了。

  当然,严氏来寻温宥娘也并不是来离间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的。只不过是她夫君觉得大房厉害的是温宥娘,她自然就会偏向自己的侄儿媳妇。

  反正温宥娘已经上了族谱,在族中就已经被承认,有了当有的地位。

  随后严氏便不再说那官女支的事情,毕竟她知晓得也不多,也不过只能提醒温宥娘提防那女子而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2页  当前第1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原配嫡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