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原配嫡女_分节阅读_第35节
小说作者:弥生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85 KB   上传时间:2015-04-05 14:44:10

  “世子住的是番管吧?”温宥娘接过帖子问。

  春兰识字,但并不敢私自看温宥娘的请帖,只道:“奴婢不知。但老夫人与老爷都有过问,让姑娘回府后立即去见他们。”

  温宥娘摆手让春兰退下,又换了身衣裳,才打开请帖。

  “谢氏明珠?”

  请帖上的字纤细好看,颇有风骨,就是落款太吓人了一些。

  温宥娘觉得这一张帖子来得有些奇怪,按道理南宁太子应该是没带女眷随行的,不然在接风宴上,对方不至于不会出席。

  那么帖子上的谢氏明珠又会是谁?要真是十多年前的谢氏明珠,她母亲早已经离世,莫不是这笔账还要算到她头上?

  何况当年那件事,温宥娘并不觉得张家一个落魄勋贵的娘子有能力去谋害处处被保护着的谢氏明珠。

  谢氏也算是当时的世家第一族,谢氏明珠乃是嫡出,不论到哪都是几十人跟着,要害她哪有那么容易?

  即便是与谢氏族人勾结,她母亲有什么理由去害她?因为谢氏要入宫侍奉先帝?

  这个理由恐怕真研究起来,也得让所有世家笑掉大牙了。

  以张府的家世,让张氏入宫侍奉先帝并不奇怪,但谢氏乃是世家第一族,嫡出的姑娘除非是嫁太子或者当皇后,不然谢氏明珠就不可能进宫。

  温宥娘将请帖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最后跟冬梅道:“咱们去祖母那。”

  温家老爷子跟温家老夫人虽然感情冷淡,年老之后甚至只年末那一晚才睡在一间屋子里,但此时要寻她问话,应当在一起才对。

  温宥娘带着春兰跟冬梅,身后跟着两个婆子,一路到了老夫人的院子里。

  守门的是田婆子,见到温宥娘来了,忙道:“大姑娘来了?老夫人正让丫鬟去热了饭菜呢,就怕大姑娘没吃东西就回来,饿着了。”

  温宥娘对着田婆子笑了笑,让冬梅打赏了半钱银子,这才进了院。

  等进了屋子,先对着两个长辈行礼,等温老爷子开了口,温宥娘才自己找了凳子坐在下面。

  温老爷子并不怎么擅长跟自己这个爱装哑巴的孙女儿说话,有事向来是直言,“今日镇国公世子送了请帖过来,你可知缘由?”

  温宥娘摇头,低声道:“孙女并不识得世子。”

  温老爷子有些不信,但又觉得温宥娘没骗他的必要,只道:“那请帖上的谢氏明珠也不认得?”

  温宥娘抬头道:“世子应当是没带女眷进京罢?不然当日在宫中应该与女眷坐在一道才对。”

  温老爷子看着一脸坦然的温宥娘,有些事竟不知该怎么说。

  过了片刻,温老爷子才道:“那请帖的事情?”

  温宥娘笑着回:“他请了,难道孙女就一定得去?说不定今日孙女淋了些许雨,明日就得了风寒,不宜出行了。”

  温老爷子喜欢得就是温宥娘这份通透,也觉得这是一个办法。

  先不说没听说南宁太子带女眷,现在给温府娘子下帖子不知安的什么心,就请帖上的谢氏明珠四个字,就能要了他的命了。

  有些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

  温宥娘回到自己的房中,躺在床上有些睡不着觉。

  今日接到南宁太子的帖子,温老爷子来找她并不奇怪。

  虽京中大多人都以为南宁太子是一直住在外面的镇国公世子,但温老爷子这类重臣怕是应该知道深浅的。

  就算是别国太子的女眷,因驻京中无趣需由人相伴,递帖子给重臣之家的小娘子,也得让那一家子心惊胆战的。

  毕竟帝王多疑,万一不小心想茬了,就又是几十条人命。

  但温老爷子那说话的语气轻重,却让她觉得比起南宁太子,他更在乎的是那位只在帖子上存在的谢氏明珠。

  温宥娘想到这,不得不扯了扯嘴角,暗道莫不是当年谢氏明珠被辱跟温家有关系不成?

  要说谢氏当年也算是京中第一名门,朝中子弟遍布,就算是惹人嫉妒了,想要对谢氏做点什么堵心事儿也没胆子冲着谢氏明珠去。

  既然冲着去了,那就只能证明,那些人背后的势力就算比不上谢氏,也与谢氏差不多,更或者高于谢氏。

  温宥娘在从外祖父嘴里听说谢氏明珠之事后,又让人打听了一下十多年前谢氏之盛。据闻连先帝都对谢氏族长客气三分。

  那时的谢氏,族中允文允武者众多,皆为朝中重臣,要把朝廷说成是谢氏的,恐怕也有人会信。

  这么大一个家族,便是不谋反,日日在先帝眼皮子底下晃荡,也得日日荡得先帝心中不安,将之当作不得不除的遗患。

  史书上记先帝也算是明君,加之百年来氏族逐渐走向衰落,完全有理由相信谢氏明珠被辱与谢氏南迁里面都有皇族的身影。

  皇帝要对付谢氏,以当年谢氏之盛,虽然那也是皇帝自己提拔出来的,那么必然不敢跟谢氏明着来,就怕谢氏揭竿而起。

  唯一的办法便是一点一点的削掉谢氏的臂膀,然谢氏千年望族,族中又能人辈出,加之还有神算之称的‘谢瞎子’,皇帝的打算也未必成行。

  至少在记载先帝时的纪事中,温宥娘能看出里面谢氏与另一股势力的争锋,却始终没有落过下风。

  一直到……谢氏明珠受辱。

  谢氏明珠受辱,皇帝拿不出真凶来。谢氏最有名望的族老撞死在金銮殿,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温宥娘玩味一笑,凡事发必有踪迹,这不是皇帝拿不出真凶来,而是皇帝不肯。

  氏族的骄傲,便如薛家已然不复当年之盛,仅余薛伯爷独撑门庭,薛九重生而来,处处受制,誓与天家为敌,在寻她做盟友之时,也不肯弯腰。

  莫说第一世家的嫡女被辱,谢氏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来。

  这世道,不论古今,人才都是有活路的。

  皇帝容不下谢氏,斗不过谢氏,手段自然便会越走越下乘,因越下乘的的手段越有用。最后下乘到算计闺阁女子以达成目的。

  一个没有手段收拢重臣的皇帝,与重臣不能心意相通共执天下的皇帝,最后为了争所谓的权柄,竟使出那种下三滥的手段。

  以世家之高傲,又哪会再认先帝为王?

  但即便如此,谢氏也并没有反心,不过族人尽退,回归故里。

  可惜先帝尤不肯放过谢氏,生怕谢氏有不臣之心,竟然人扮作劫匪半路劫杀。

  到现在南宁太子手中的帖子上有了谢氏明珠四个字,不管他身边是否有那么一个女人,就足以证明南宁手中是有谢氏族人的。

  不然一个远在天边的南宁太子,又从哪里知道谢家之事?便是知道了谢氏之事,若身边没有谢氏族人,没存着替谢氏讨债的想法,又何须多此一举以谢氏明珠的名义将帖子递进了温府?

  可张氏死了已经十余年,往事早已烟消云散,南宁太子又何须递上这个帖子来?递来了,恐怕身为张氏女的她也看不明白。

  除非,这帖子不是拿给她看的,或者带着其他的目的。

  不过不管南宁太子的帖子带着什么样的目的,她也没打算去咬那个饵,倒是对大隆皇室有些幸灾乐祸。

  要是谢氏真的因为那一场劫杀,投奔了南宁,恐怕先帝这会儿正在那地下着急得连投胎都不敢了。

  把谢氏赶出朝堂,半路劫杀谢氏族人,这可是生死之仇了。就是谢氏再没有反心,因劫杀那一出,就得跟大隆不死不休。

  要遇见大隆有个什么天灾*,还不怂恿着人家南宁皇帝往大隆国土里杀?

  改朝换代简直就在眼前了。

  当然,这也是温宥娘的幻想,至少大隆皇帝还没倒霉到跟明朝末帝一般,年年处处都是天灾。

  到第二日,温宥娘自然是病了,躺在床上连给温老夫人请安的力气都没有。

  病人当有病人的样子,温宥娘自然躺在床上百无聊赖的挺尸,一直到夏荷来给她说红姨娘不在了,才起了身。

  “什么不见了?”温宥娘冷着脸问。

  红姨娘这人不争不抢,向来躲在自己院子里吃斋念佛,一个月几两银子都花不完的主儿,也碍不着谁的前程。

  要说亲近,温宥娘从来对红姨娘都亲近不了,谁也不愿意跟个只差落发的尼姑亲近,又不是想跟着念佛。

  可红姨娘到底能是她母亲的陪房,又没真的出家,这突然在院子中不见了,她不得不多问两句。

  夏荷道:“奴婢也不清楚,只知道昨日午时,红姨娘院子里的丫鬟去厨房领了吃食,等回院子就发现红姨娘不见了。可两个丫鬟平日懒散惯的,竟是没禀告二夫人。最后见红姨娘一晚未归,这才着急起来将事情闹了出来。”

  温宥娘听了一阵冷笑,“水里、井里可找了?”

  夏荷被温宥娘这话吓了一跳,忙道:“姑娘的意思是?”

  温宥娘道:“你且去跟二婶这般说。不论是井里,还是荷塘里,还是假山中,都仔细查找一番。”

  “可谁会对红姨娘出手呀?”夏荷还是不信红姨娘会出事。

  温宥娘摆了摆手,让夏荷退了出去。

  这府中,能有谁跟红姨娘过不去?难道是仇氏?只因红姨娘是她母亲的陪嫁丫鬟,在对付她们姐弟不成之后,就将手伸到了一向不出头的红姨娘身上?

  她倒是忘了,作为一个母亲,怕是最难忍受自己的儿子叫别人娘吧?便是如今温长明与红姨娘完全不亲近了,可娶妻上族谱时,科举会试时,生母那一栏,写的也只会是红姨娘的名字。

  不过,仇氏的性子与如今的处境,似乎也没傻到做出这种事情来。

  到底会是谁?

☆、第054章 红姨娘失踪(二更)

  “姐姐,这可怎生是好?”宛娘已经急得团团转了。

  温宥娘的神情也不太好,二婶才接过掌家之权没多久,就出了这么大一件事,要真闹到温老爷子那里,恐怕也不好交代了。

  这可是后院丢了一个人,不是丢了几两碎银子那般简单。一个不小心,闹出去了,危及的就是整个温府女眷们的名声。

  “荷塘里的水也放了?”温宥娘问。

  宛娘点头,“别说是荷塘,就是那口废井都吊下人去看了,都没有!”

  “丫鬟发现昨天中午不见的?恐怕前天晚上都没进过姨娘的房间看过吧!”温宥娘咬牙道。

  红姨娘一心向佛,身边的丫鬟自然是千方百计的寻了高枝儿去,能呆满一年的都算屈指可数,弄到最后丫鬟不像丫鬟,姨娘不像姨娘。

  “看着后门的婆子们呢?”温宥娘又问。

  宛娘道:“就是大前日守门的婆子都问过了,个个都说没可疑的人进出!”

  温宥娘扶额,有些头疼道:“咱们先去红姨娘院子看看了。”

  温宥娘不喜欢红姨娘,并非因为她是她母亲的陪嫁却当了姨娘。在古代,红姨娘这种陪嫁丫鬟本就是给未来姑爷准备的。

  也不是因为红姨娘一心向佛,不肯看顾她们姐弟。

  她从来没觉得谁能欠谁的,在张氏死后,给红姨娘发月钱的就是仇氏,没理由亲妈似的照顾她们。

  她只是不喜欢一个人年纪轻轻就跟没了未来似的,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吃斋念佛逃避一切。

  可就是因为她的不喜欢,让她把红姨娘给轻忽了,然后造成了今日之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2页  当前第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原配嫡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