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原配嫡女_分节阅读_第76节
小说作者:弥生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85 KB   上传时间:2015-04-05 14:44:10

  躺在牛车稻草上的人此时又□□出声,“哎哟!”

  这声音熟悉得,不管是张家四爷还是温余卿表兄弟俩,都不怎么想知道所谓前因后果,事发经过什么的。

  但架不住余庆年的嘴没长在他们脸上,闭嘴不得。

  原来余庆年也是倒霉,本是打算上山去采点药,哪知走着走着就遇着了一身血淋淋,像是从山上摔下来的人,还一口一口哎哟哎哟的,可把他给吓得只好先给他止了血,又包扎了伤口,这才拖到了山下,寻人家借了一辆牛车,把人往江南城里送。

  做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总不能给人救了一半就丢在那不管了。

  因此余庆年便赶着牛车往江南城中走,这一走就恰好遇见了张家一行停在了乐湖村外,因此就心存幸意的上前来打招呼。

  看能不能借一辆马车来,也好进城快一些。

  张家四爷听完这话,又看了一眼稻草上的人,颇不怀好意道:“看他叫那模样,倒也不像是受了多重的伤,慢一点也当是没事儿才是。”

  温余卿也不喜欢孟世子,不过瞧着他那血淋淋的模样,心里也有些余悸,就道:“怎的满脸是血?可别死了吧?”

  张家四爷在旁边嗤了一声,倒也没说话。谁要死了,还叫得那么‘欢快’法?

  余庆年倒是老老实实的说了,“可能是被石头划出来的血,他身上的伤口已经包扎过,就是担心骨头可能也折了。所以才想送进江南城里,想找个有经验的接骨郎中给看一看。”

  “哎哟!”

  温余卿一听这声音,心里也挺忐忑的,到底是京中国公府的世子,遇着了事儿,没理由不搭把手。于是就把目光看向了张家四爷。

  其实张家四爷心里虽然各种幸灾乐祸,不过要真叫帮忙也只得搭手,毕竟都是勋贵人家的人。

  “马夫当是还行吧?”张家四爷问自己乘坐这一辆马车的车夫道。

  那车夫这才笑着道:“没事儿,您就放心,到了明日午后,咱准出现在各位郎君面前!”

  余庆年道:“那就多谢郎君了。”玉观音既然对方不收,也只能继续挂回脖子上了。

  随后又听得余庆年道:“还多谢王大哥载我们一程。”

  原来竟也是相识,那车夫也道:“不敢不敢。余先生客气了。”

  余庆年便将马车撵到马车一边上靠着,便要请马夫将孟世子往马车上抬。

  不过这会儿孟世子居然拿乔了,直接伸出手武啊武的不肯上马车,嘴角一边哎呦,哎呦的叫着,一边道:“张大郎君!张大郎君!救命!”

  躲在马车里的温宥娘听得这一句,顿时吞了孟世子的心都有了。

  虽然她在船上的时候,确实是过度脑补了一回孟世子说不定会出事,可那都是猜测,且不负责任的。

  这会儿真出事了,温宥娘又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乌鸦嘴了。

  孟世子不肯上马车,嘴里又叫着温宥娘。

  温宥娘也觉得要不吱声,好像有些对不起人,便从马车里下来,走到牛车旁,有些嫌弃的打量了孟世子一番。

  见他外伤也不是很严重,就是身上的血迹有些吓人,就皱着眉头问:“你那两百护卫呢?”

  温宥娘这一问,孟世子竟眼睛一眨,哇哇大哭起来。

☆、第080章 孟世子遭难

  孟世子那哭声,哭得有些……让人觉得肝颤寸断,极为不忍。

  温宥娘听得耳膜直颤,忙道:“好了,好了。这不是没事儿嘛?”

  “就劳烦这位马夫赶快马去城中将接骨的大夫请来,世子这模样还是别太过移动为好。”

  温宥娘回头对身边的马夫道,又从袖子里掏出一个锦囊来,里面装了好几粒金珠子,“这里面的金子,就算是请大夫的坐诊费,路上切莫耽搁了去。”

  马夫结果锦囊,往怀里一揣,就将马车换了个头,疾驰而去。

  剩下温宥娘一行人与余庆年在那面面相觑。

  “哎哟!”孟世子又开始叫唤起来。

  温宥娘低下头,瞅了孟世子一眼,颇为无奈道:“从哪摔下来的?”

  孟世子伸手往后指了指,余庆年有些拘谨的在旁边翻译,“就那边那座山里。”

  温宥娘顺着余庆年的手看去,说高也不算高,但对于江南这一带而言,也不算矮了。

  没死也算是命挺大的,温宥娘一边默默地想,一边回头跟孟世子说:“别闹腾了。你一大男人也好意思哭?哭得越狠,伤口越痛。”

  孟世子听了顿时不哭了,只低声抽噎着。

  温宥娘在旁边看得十分无语,这好歹也是二十岁的青年了,怎的还这般不懂事儿。

  “不如就先拖在庄子上去搁着了?”张家四爷在一边道。

  余庆年也跟着点头,说道:“小生的家虽要远一些,然这位……恩,世子约莫是要留住几月才养得好伤的。还是住在小生家中为好?”

  温宥娘一行在江南城也不过会停留几日,余庆年这么一说,也算是暗合了他们的心意。

  因此张家四爷就道:“说来也是相识,然我等一行在江南城中停留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劳烦先生了。”

  余庆年忙道:“不劳烦。既然见着了,自然就是要一帮到底的。”

  “刚才这位郎君说世子有两百护卫,可是真?要这样,可否要一人前去报个信?”余庆年问道。

  温宥娘就看向孟世子,问道:“世子一行应当是住在朝阳楼的罢?不如让张府的家丁前去告知一声?”

  孟世子闻言连连摇头,凄厉道:“不能去!”

  温宥娘一听就知道恐怕事态有异,就跟余庆年道:“既然如此,就劳烦先生了。还是先将接骨的郎中请来了再说。”

  余庆年的家便在乐湖村的深处,正好在湖水边上,便是那一片颇有声名的乐湖,也是他家的产业。

  温宥娘一行跟着道了余庆年府前,才发觉此中竟是深山明珠。

  余府的宅邸,外面看着十分大气,然而却也没有半点逾制之处。门前的两只石狮子,扭头摆尾的也十分活泼。

  江南之富,难怪能出大隆十分之四的赋税。

  余府的大门并没有门栏,因此拖着孟世子的马车便在大门打开之后直接跟着进了院落。

  余府大门之内便是一块十分宽广的平地,上面铺有鹅暖石的小道,两边是被夯实的黄土场,在小道与黄土场相间处有绿茵茵的小草冒头。

  牛车被赶到了黄土场上,余府的家丁已经抬了一个架子来,将孟世子一点一点的从牛车上又挪出来。

  孟世子被挪动,碰到了伤处,疼得直叫唤:“哎哟!哎哟!轻点,轻点!要死啦!”

  温宥娘在旁边听得受不了了,只好问余庆年,“不知世子伤了哪?”

  余庆年微微侧头,耳根有些微红,道:“因是从山顶上滚下来的,外伤极多,然伤口也不大。小生也只稍做了包扎,血倒是止住了。但骨头上,左腿胫骨恐是有碍。还有后背,胸骨也不知可有碍。”

  总之,孟世子还挺惨的。但命也算大,竟然没被摔死。

  既然没死,也总得养好伤回京的,从江南到直隶的水路自然是好走的,就剩下直隶到京城那一截路。

  不过想到之前孟世子不肯告知护卫那模样,温宥娘皱了皱眉,道:“不知先生可有在山上见着其他人?”

  余庆年摇头,“当时只见着了世子一人,小生见世子外伤颇重,便草草处理了后便下了山来。”

  温宥娘听闻,心中开始狐疑,难不成孟世子是独自一人跑出来的?可他一个人跑到城外山里去做什么?

  两人走着走着便到了正屋,余庆年伸手道:“郎君请上座。”

  温宥娘忙作揖,“小子并无功名,不敢上座。”

  其实两个人都将彼此认出来的,不过因温宥娘着了男装,也不好说破。

  余庆年指着旁边的座位道:“既如此,请坐。”

  乃是主人家坐的右下首之位,倒也合适。

  温宥娘先坐下了,听得余庆年问,“敢问之前的四爷此时?”

  温宥娘道:“恐是跟着去看世子去了。”

  孟世子这事儿,要是没看见还好,看见了总不能不管,这一管却要管到尾了。

  管这事儿的温宥娘跟张家四爷心里打着给国公府卖个好的主意,自然要将孟世子的遭遇弄了个清楚。

  加上孟世子不肯让告知护卫,因此张家四爷势必要从孟世子嘴里问出点什么出来的,不然便是给京中国公府传信,内容也不好模糊不清。

  余庆年一听,便点头道:“理当如此,倒是小生忘记了。”他是知道孟世子的,一心把人救下,倒是没想到要跟人联络。不论是之前说的护卫,还是此时想到的送信进京。

  温宥娘道:“先生一片善心,能将世子从山中救下,就已经是大善。此细枝末节之事,勿用介怀。”

  余庆年坐在温宥娘的对面,闻言作揖道:“不过举手之劳罢了。值不得郎君高看。”

  张家四爷不一会儿便来了,余庆年赶紧起身去相接。

  “先生不用客气。”张家四爷一边摆手,一边坐在了首位。

  张家四爷虽无科举,然乃勋贵出身,又在几年前花钱买了个虚职,在年龄辈□□份上都算是这里除了孟世子最高的一个。因此坐在首位也理所应当。

  几人重新坐下,张家四爷才道:“我也略通医术,孟世子身上并无大伤,肉眼可见的也不过是一些擦伤罢了。就小腿骨与胸骨恐是有些不妥当,疼得厉害。”

  胸骨?

  温宥娘想了想道:“舅舅,可是第几根骨头?”

  张家四爷比了比数,“当是这两根。好在腰椎并未出事。”

  要腰椎里的脊髓出了事,孟世子瘫痪在床,他们一行也沾不了什么好。

  老国公爷的脾气,要迁怒起人来,可是要人命了。

  既孟世子没有大事,就得想想后事该怎么处置了。

  温宥娘对张家四爷道:“舅舅,便是世子不想将此事告知护卫,然而我们遇见了,也总得给国公府告一声的。就侄女所见,世子带的人里面,看着也着实有些不靠谱。就算是世子爷看了伤,送回京城,也是长途漫漫。到底是要国公爷另外派人来才较为稳妥。”

  张家四爷点头,看向坐在左下首的余庆年道:“先生以为如何?”

  余庆年不过文弱书生,救人亦不过是一番仁善心肠,如今见孟世子得遇相识的,且处事十分妥当,也只点头的份,道:“理当如此。”

  张家四爷听了就道:“既如此,还要劳烦先生着书一封,让我府上家丁与贵府家丁一道前往京中告知国公府了。先生且放心,这一路上有张府熟人相护,当是无事的。”

  余庆年闻言起身作揖道:“既如此,便劳烦四爷了。”

  张家四爷说完此事,又道:“说起来,世子在外,身边当是有奴才护卫跟着的,更别说城郊之外。”

  温宥娘闻言就道:“莫不是世子不肯说?”

  张家四爷点头,对着余庆年道:“因此还要劳烦先生带些人上山搜一搜,看是否尚有其他人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2页  当前第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原配嫡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