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富贵财妻_分节阅读_第111节
小说作者:绣寒书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83 KB   上传时间:2015-04-09 15:38:31

唐如霜失笑,不过也点头:“也有道理啊,咱们这里毕竟是城外。而且他门口这一片景不错,别给毁坏了,反倒是可惜。”

常瀚涛点头,到了院门前去拍门,一会儿一个看着是门房的下人出来了,躬身:“是常爷和常少夫人吗?”

常瀚涛点头:“是啊,你们家……老爷在?”

那下人被逗笑了,忙笑着道:“在,我们爷在。”说着转身去叫。

过了一会儿,罗武从里面迎了出来,笑着过来叫:“常哥,嫂子。”还对跟着后面的立冬叫了一声:“弟妹。”

立冬登时闹了个大红脸,更都有点羞恼,却也不好意思说话,只能低了头,立夏和立春偷着笑。

笑着进了院子,唐如霜就看到罗武家果然是全都修缮一新,他的宅子原本不大,只有一个正院一个侧院一个后院,小也有小的好处,收拾的整齐修缮的精致,倒是精精巧巧的一个小宅子。

罗武带着他们几个院子都走了走看看,又看了看正房院屋里的摆设什么的,唐如霜笑着点头:“这已经很不错了,谁住也没什么不习惯的。”

罗武主要也是请她看看能不能住得她们这样大户人家出身的千金小姐,听她这样一说,也算是放了心。

中午就在这边吃的饭,听罗武说了说他和李镯莹的婚事筹办到了什么程度。

那安宁侯家自然是重视的很,陪嫁的东西不说了,肯定少不了,最重要的是人,陪嫁来的丫鬟和陪房,这也是安宁侯夫人最不放心的一块,何况还有之前的那件事。所以弄得罗武也很紧张今后服侍的丫鬟,挑来挑去的也不放心,买了足足八个丫鬟,四个婆子,而且现在全都在唐如霜家,跟着立冬等人学习。

弄得好像进宫学规矩的人一样。

他们成亲的日子也定了,明年的六月份。因为各种原因,他们成亲的事情肯定是不会大办,起码安宁侯那边不会大肆宴请宾客,不过罗武这边请他们这些亲朋好友是少不了的。

帮罗武看过了宅子,忙得几乎是马不停蹄的唐如霜终于算是有时间歇歇了,休息了半个月,进入了十二月。

一到这个月,常瀚涛几乎就算是半放假的状态,他原本就是个说难听了是偷懒,说好听就是劳逸结合的人,也很会享受。

十二月也是唐如霜比较忙的一个月,因为这个月她的庄子、茶园等等的要结账了,她这个老板自然是要算算今年一共是挣了多少钱。

腊八节,庄子上。

唐如霜在堂屋正首的椅子上坐着,正在‘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算着今年的账目,旁边几个账房先生,并几个庄子的管事全都躬身等着。

常瀚涛就在对面靠窗的椅子上坐着,身子往下出溜着,长腿搭在前面摆着的细脚高几放花盆的木架子上面,慢条斯理的品着茶,一双黑眸就盯着对面认真算账的唐如霜,嘴角勾着笑。

唐如霜算好了帐,笑着又和账房、管事们说了一会儿话,听了听他们说的庄子上的一些事情,又吩咐了一些话,众人便出去了,立夏这才过来将茶壶的茶给她倒了一杯。

常瀚涛急忙的道:“重新沏一壶,这都凉了还给少奶奶喝?”

立夏登时满脸涨红的忙低头退出去,赶紧去沏茶。

常瀚涛说完了也就不在意了,站起身把自己手里一杯温的端过来,直接给她送到唇边,笑着问:“怎么样啊媳妇?今年挣了多少?是不是我已经成了暴发户了?”

唐如霜就着他的手喝了一口,笑:“还好啊,一年比一年强了……暴发户倒是还不至于,不过已经离得不远了,你要成为暴发户的愿望,估计明年就能成真!”

常瀚涛哈哈哈的笑,伸手给她揉肩敲背的,唐如霜很自然的就享受着,歪着头叫他敲这里,再敲敲这里。

唐如霜笑着这才正经的道:“庄子上今年确实算是大丰收,吃喝一年,余下的东西卖了也有上万两银子……如今咱们府里头平常的吃穿用度没多少,这些银子还真的要找个好的生意的投进去。”

常瀚涛笑:“如今花钱都开始发愁了。”

茶沏来了,常瀚涛叫立夏放在桌上,他亲自倒出来,一股茶香四溢开来,淡黄色的茶汤在白瓷杯中盈满了,晶莹透明。

夫妻俩喝茶聊天,在庄子上坐了一会儿,就去了茶园子,同样也是算了今年的盈利,也是不少。从茶园出来,离家就很近,正要直接回家,就听见老远的一阵马蹄声响起,从急促的马蹄声,常瀚涛就能听出来,是朝这边来的,而且骑马的人肯定是很着急的。

  ☆、第213章 京城走水

一听见这马蹄声,常瀚涛就已经皱起了眉头,从车里出来往前看,就看到骑马过来的正是衙门巡逻的衙差,到了跟前就跳下马,神情有些紧张,躬身道:“大人,出事了。”

“什么事?”常瀚涛问道。

“从陪都运来了十几车的宫灯,是为了正月十五日京城花灯节准备的,可刚刚在东边官道路上翻了一辆车,宫灯都掉出来了,有些被百姓抢了……”

常瀚涛一听是花灯节的宫灯,心中就是一沉,这花灯节是皇上办的,跟全城百姓一起热闹的,表示皇上与民同乐的意思,几乎是每年都办,这些宫灯全都是陪都那边定制的,被抢了自然是交不了差。

他忙对那个衙差道:“现场有人吗?”

“有,另一个伙计,小的赶紧来找大人禀报。”那衙差忙道。

常瀚涛道:“你过去维持秩序,不要跟百姓动手,看清楚都是哪些人就行,不认识没关系,把认识的记住就行,我马上到。”

那衙差忙答应了上马又跑走了。

车里唐如霜忙道:“你赶紧去吧!”

常瀚涛反而上了车:“不着急,先把你送回家去。”只要他和唐如霜一起出来的,便是天大的事情,也是要先把她送回去才行。

好在茶园本就离家很近,很快就到家了,常瀚涛这才骑了马往东边官道那边跑去。

唐如霜听着事情虽然急,不过应该不算什么大事,因此回去抱了平哥儿来前院找婆婆聊天。回去才发现平哥儿不在,立夏说睡醒了哭闹,立秋和香娟香草抱着去前院找夫人去了。

唐如霜来到了上房院,进院子就看到张氏抱着平哥儿在院里转,忙就过去道:“哎呦,这么冷平哥儿还闹着要出来?!”

不用说就是平哥儿不愿意在屋里呆啊!

张氏笑着道:“就是啊,怎么都不呆,又哭又闹的,这么冷不会病了吧?”说着把平哥儿交给了唐如霜。

唐如霜听了忙伸手摸了摸平哥儿的头,又看看他,小脸已经冻得有点红了,带着个大帽子严严实实的把脸和嘴巴捂住了,一双很像常瀚涛的眼睛一样也能看出来带着笑。

她失笑:“应该没事,这孩子就是喜欢折腾人。”

说着忙伸一只手拉张氏:“娘,赶紧回屋吧!您别冷着了。”

婆媳这才回屋里,屋里头暖暖和和的,唐如霜把平哥儿放在榻上,将他的帽子围巾什么的全都摘下来,又将外面的衣裳脱了,自己抱着在屋里,果然,平哥儿就不闹了,可见刚刚是因为不见爹娘在身边,这才不愿意的。

张氏还有些不放心的嘱咐道:“晚上了你睡醒点,常摸着是不是烧的。”

唐如霜点头。

婆媳两个坐在暖和的屋里聊天,如今府里头人多了,张氏这边服侍的下人也有四五个,加上唐如霜这边四五个,又有立冬带着的几个帮着罗武教规矩的,稍微一说话屋里就满当当的。一时这个进来禀报,那个进来说话,倒也忙碌的很。

今天是腊八节,唐如霜还担心常瀚涛去处理那个宫灯的事情,会不会耽误了晚上吃饭,没想到只过了一个来时辰,他就已经回来了。

唐如霜问有没有什么事,常瀚涛就笑着道:“没事,也就是抢走了几十个灯笼,因为里咱们家进衙差便先过来给我禀报,其实我到了之后,区兴也就到了。”

唐如霜听了也就算了,顺嘴又问道:“抢走了多少?要不要紧?”

“没多少不要紧,衙差看了是哪个村的人抢的多,我叫人去一吓唬,只说是宫里的灯,就算是抢了你们也不敢挂,挂出来就要被抓到衙门去审,卖也卖不掉,一出手肯定被抓!要过年了何必?那些人就主动的把抢的往衙门送,说是捡的,大约的也就是摔坏了十来个,丢了几个吧。那就跟我们没关系了,那是押车的官员的责任。”

常瀚涛笑着说着,将身上的袍子脱了,回去洗漱一下。

离吃饭还有半个时辰左右,唐如霜于是也跟着回来,常瀚涛在里面洗脸,对外面的她道:“如霜,今天没去成经纶的那个庄园,明天我陪你去。”

唐如霜忙道:“你不用只想着我,衙门就完全没事了?不要因为想陪着我,反而耽误了你衙门的事情。”

常瀚涛擦着脸从里屋出来,手巾上还是蒸腾的热气,笑着擦一把扔桌上,过来把带着湿气的脸在她脸上贴了贴:“怎么会?我衙门的事有什么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你和你的事。”

唐如霜一下子就笑了,这个家伙如今说起甜言蜜语来,真的是顺嘴的很,张嘴就来了。她笑着道:“过了年你就去兵部了,五城兵马司的事情全都办好了?年前真的不用去了?”

“不用,基本上都交给史大奎了,叫他也多熟悉熟悉,除非出大事,否则不用我出马。”他露出整齐的白牙齿乐:“快过年了,希望家宅衙门平安,别出大事。”

唐如霜失笑。第二天果然由他陪着去看了看唐经纶的那个庄园,这边已经完全的交给唐经纶的人了,她来看看,检查一下账目,完全就是帮着唐经纶的,因为唐经纶到底对账目不是很懂,何况他还要温习准备考会试。

“经纶成亲的日子也是明年,安宁侯和夫人这一下可好了,一年里把两个女儿嫁掉,终于可以安心了。”从庄园出来上了车,唐如霜就道。

常瀚涛一听摇头:“他们能放心?尤其是那侯爷夫人,别提了!这几个月也不知道是焦虑还是怎么着,几乎是隔两天就去罗武的宅子一趟,看看收拾的怎样了,丫鬟调|教好了没有,追着罗武问丫鬟什么时候过去,她要看看……罗武偷着和我说,丈母娘总跑女婿家,你说这算怎么回事?!”

唐如霜一下子被逗笑了,打了他一下:“你们俩虽然官品升了,这人品可一点没升!还是以前那下流猥琐样!”

常瀚涛哈哈地笑,在车里就把她扑倒了:“我今天就叫你看看真正的下流猥琐什么样……”

……

腊八节一过,日子就过的飞快,很快就过年了。

过年热热闹闹的,家里有了平哥儿,更加的喜庆,平哥儿如今是一天和一天不一样,每天都能多学点东西,给家里带来了不少的欢乐。

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他们家几乎就没闲,天天都有人来拜年,或者他们出去给别人拜年,常瀚涛过了年要去兵部,很多人都知道了,因此过年的时候,来拜年的不止是兵马司的人,还有兵部的一些人也来,甚或者还有根本不认识的,可钻营着想进兵部的,什么门路都走的,常瀚涛和唐如霜着实的是忙了整整一个年。

终于到了正月十五了,这天没有出门拜年的习俗。

常家的晚宴摆在了正房,同样也是屋里屋外灯火通明的,一家子热热闹闹的在正厅吃元宵。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是上灯猜谜的日子,都是在自家热闹。大户人家的,有些自家就能办灯会,游廊夹道、亭台楼阁的,到处挂上灯,远近的看都是风景。

而那些小户人家也不用担心看不到灯,因为大明朝以来,太祖在金陵登基之后,就规定了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整整十夜张灯结彩,焰火通宵,鼓乐达旦。

京城上元节办灯会,几乎已经是固定的一件事了,展示皇上福泽天下与民同乐的一个重要的节日。百姓们可以到城里看灯,也是各种的热闹。

灯会一般是围着紫禁城的四面,数条街道上,不论是店铺还是宅门,宫里的人出来布置,将紫禁城四面挂上灯笼,晚上的时候从紫禁城上面看,格外的好看。

主要的几条街上,还要舞龙舞狮,热闹的翻了天。

虽然知道城里肯定是热闹非凡的,不过家里没人提去城里凑热闹的事,张氏这一次也没提,儿媳妇说过,妇人家家的去了挤来挤去的,确实不庄重,也就只有那市井妇人不在乎的,去挤挤热闹。

张氏心里也清楚,有些事情儿媳妇说的是有道理,儿子一步步的往上走,家里来的客人也慢慢的变得不同,来往的内眷们已经从之前大字不识纯粹的市井妇人,现在已经变成了很多咬文嚼字说话,举手投足都讲规矩的妇人,这一点张氏是有很深的感触。所以她也慢慢的尽量改变自己的以前养成的一些习惯。

当然,一下子彻底改掉也是很难的。尤其这好热闹这一点就很难改。

张氏心里知道不应该去城里挤,不过到底还是牵挂,从屋里出来去厨房,还站在屋檐下的台阶上眺望城里,这一看京城那边照亮了半边天!张氏艳慕不已的大声道:“城里今晚上的灯笼真多啊!这可比中秋节热闹多了!半边天都照亮了!”

屋里常彭庭刚喝了一口,听见了笑着说了一句:“怎么说话呢!还半边天都照亮了……”

常瀚涛正笑着跟唐如霜说话,耳边听见母亲在外面说的这一句,听了却皱起了眉头,觉着这话似乎有点不对啊!隐隐觉着有些不安,已经‘腾’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两步跑出门站高一点,这一看不要紧,大叫了一声道:“这是走水了!”

  ☆、第214章 救火

明朝初期建立五城兵马司,其中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灭火。而历朝历代,不管是昏君还是明君,对于火灾,尤其是京城的火灾,防范的是非常严格的。因为火一起来,不管你是平民百姓的屋舍还是大户人家的深宅,亦或者防卫森严的皇宫,一把火全都能给烧没了的。

北魏的时候洛阳的永宁寺发生大火,三个月没有灭,寺庙房舍全都烧毁,死伤的僧人不计其数。南宋时,杭州大火,烧了五万多户人家,死者数都数不清,大火绵延城内往外十余里。

而唐朝、宋朝的时候,皇宫也是经常的着火,尤其是宋朝,有一次大火曾经烧死了一位公主,宫嫔无数。

这也是明朝设立五城兵马司的原因。

常瀚涛听了唐如霜的意见,将五城兵马司设置的那么细,专门的一个副指挥使带着十几个衙差管着水火灾,也是这方面的原因,不失火当然什么事没有,一旦失火,就是大事!

看到京城方向已经是火光冲天了,他转身去堂屋拿了一件棉袍就往外袍:“我去看看!”

张氏在听见他喊‘走水了’的时候,已经震惊的瞪大眼睛看着城里,一看见他这样,急的大叫:“你小心一点啊!”

唐如霜原本在屋里,也是听见了常瀚涛喊了一声‘走水了’才跑出来看的,这一看,登时吓得话都说不出来,京城那边,可不就是火光冲天!

她跟着常瀚涛往外跑了两步,只来得及喊了一声:“你一定要小心!”她想叫他去伯府看看,她担心伯府那边会不会也起了火?

常瀚涛一边走一边穿棉袄,本来是已经快走到院门了,一听见她的声音,转身又回来了,府里灯光照耀下,脸上全是严峻和着急,不过还是回到她身边,双手在她肩膀上轻轻按了一下:“放心吧,我能有什么事,指挥人救火罢了。伯府那边也不用担心,我去了之后,会叫人过去看看,没事就叫人回来给你报个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页  当前第1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富贵财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