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唐朝的宠妃生活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情书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51 KB   上传时间:2015-04-17 15:29:15

  新兴没回见到巴陵,总是一副极为看不上的样子,她也从没问过缘故,正想问的时候,走在前面的城阳忽然扭头,与她们道:“何止,还有越王纪王同行。”

  越王李贞与纪王李慎自来就与李治亲近,这回也是被他一喊就同往的。在李世民病重起,皇子们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松快过了,何况是他们这样的速来就爱骑马行猎的,简直在长安都快闷死了。

  一众娘子入了营地,又偏离中心处,此时已搭起了木塔一般的高台,背靠向林木,外围还有重兵把守。

  台子上早就备妥了席案,且明显男女分座两处,中间隔距用了屏风。

  几方刚一坐下,炙烤的全羊就由两个内侍举了上来,搁在席位正中,又上来一个内侍拿了厉刃当场切肉,一个内侍托着莲花口越窑瓷盘接着。

  在内侍一盘盘将切下羊肉的瓷盘一份份端至席位的时候,早有其余水果炙肉一一呈上,自然也有酒。

  在唐朝,茶还没有很普及,但酒是一定有的。

  此时,巴陵公主也已然落座,城阳为首位,依次往下就是新兴与孙茗,另一边是巴陵与吴王妃。而吴王妃的胞妹就落座在吴王妃身边,现在是明显略作装扮,虽然仍是身着胡服,但发髻重新梳理,又略施了薄粉,初初一看,确实明艳动人,又年轻俏丽,显得极为灵动。

  酒过一旬,气氛早就活络开来,连巴陵公主都与吴王妃交谈起来。只不过,吴王妃一直秉持着不甚热络,但对谁都颇为客气的模样。

  新兴原还与孙茗说着话,或间也与城阳说了几句,这时,见吴王妃那胞妹只食了几口羊肉,就叫使女补了唇妆,就与她道:“不知吴王妃的妹妹怎么称呼?昨天竟没能得见,险些错过了。”

  吴王妃一愣,正巧见她胞妹张乐口要说话,忙快一步抢话道:“胞妹家中行三,昨日是身子不适,所以只在帐内休憩。”

  城阳宽慰道:“三娘子今日可好些了?”

  孙茗算是知道新兴针对萧三娘这副态度的原因了,也看出来,昨日把小姑娘藏着掖着,今日一早,小娘子就自己跑出来寻郎君击鞠,找的还是圣人……

  巴陵为她挣脱起来:“如今气色这样好,自然好了许多,许是秦岭养人吧。”

  看得出,巴陵有心交好吴王妃……

  不等新兴抢白,孙茗就先吱了声:“如果身子不好,还是多在帐内休息为好。”见吴王妃姐妹,以及巴陵新兴等人都朝她看过来,就轻笑着,一副温柔毫无心机的模样,道:“女儿家的身子要多注意些,可千万保重。”

  不知道的,还当她话里有话,听后诸人大多也没很在意……可她确实话中的意思这样直白,吴王妃脸色一肃,话就更少了。

  酒刚至酣处,李治已带着众郎君和身后随侍的侍卫回了营地。娘子们喧闹之声也顿时收敛了许多。

  而另一边,李治刚回营,知道娘子们一处吃酒,就自带了郎君门座另一处席位,自有侍卫们提着猎物拿去处理。

  他借机与李贞李慎说起了李恪的事来。

  如今李恪就身在长安,在李治登基之后,并不急着返回封地,而是携着老婆和小儿子在长安城内逍遥自在,自然是等着封赏的。与他一般心思的诸王也如是。

  要说李治小肚鸡肠,那是绝无可能的,但要说到大度,恐怕没有多少国君会忍受身边的不安定因素吧?

  李恪素来就知道审时度势,在当年李承乾与李泰东窗事发之前,李世民就曾予以《诫子书》告诫过他,内意约是李恪的显赫地位皆来自他这个父皇,望他如河间献王和东平宪王那样的贤王为德,屏蕃保卫国家。也因此,更叫他引以为戒,自我克制。

  就是这样才德之名在外的吴王,叫李治实在烫手。

  要是李恪狂妄,他还有借口发落,只是如今他夹着尾巴做人,他反倒拿他没了办法。

  不是他太计较李恪的贤德,实在他身份背景,以及身后势力叫他忌惮。如果他此时对李恪放下心房,万一李恪包藏祸心,到时候岂非放虎归山?

  越王纪王深愔李治的顾虑,听了他的想法,一合谋,倒出了主意来。如今,一切以待回宫后拟旨,还要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点头方才可行。

  这时,了却心头大事的李治边巡酒边在考虑,怎么罢黜房遗爱来……

☆、第58章 伍拾捌

  萧三娘闺名一个婒字,将近及笄之年,如今不过是个梳着丫髻的小娘子而已。

  阿姐嫁作吴王妃至今不过九年,打算陪同吴王欲返长安起,她就缠着叫阿姐将她带上,只因听闻长安繁华博大,女子恣意又极为奢华,早就想见识了。

  最后果然成事,阿姐耐不住她的痴缠,只好将她一同带上。

  初到宝地,她也确实疯玩了一阵子,尤其她不仅是吴王的小姨子,更是出自梁朝帝室,身份自来就贵重,身边无不是将她捧着……

  一开始,只当如此,待事过后,吴王回了封地,她也自然跟随阿姐一同回去……岂料这日丑时将过,阿姐就急着遣人将她唤醒。

  急急忙忙一番梳洗,阿姐沉默地站在她身前,正当她不解地询问起来,阿姐却忽然叫她随行游猎。

  似这般匆忙,是从未有过的。如果今日有此安排,早前几天就该与她交代了,她始终也不能明白因何。直到上了马车,阿姐与她共乘,不时地提及纪王李慎。

  纪王如何,与她又有何干系?

  到了秦岭,入了营帐,她一路反复想着阿姐的意图,越想越是惊诧,忍不住猜想是否吴王与阿姐想拿她联姻?

  可是……纪王早已成亲了!

  可怜的萧婒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实在是纪王妃体弱,如今病得都起不了身了,吴王妃虽然也有顾虑,但经吴王劝导,又觉得夫妻荣辱与共,若是与纪王做姻亲,不说是否将是吴王的助力,好歹叫圣人与纪王心生嫌隙……好歹,纪王是韦贵妃所生,自然非旁人可比。

  吴王的算盘打得响,却也耐不住萧婒年轻气盛,一想到或被利用,入了营帐后就称病,死活不肯出去。

  吴王妃平日里也是宠着她,知道她气性大,却也闹不过她,索性就自己去赴了宴。

  待到第二日,萧三娘被吴王妃从被衾拎起来,盯着她起身梳妆,实在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被盯着出了营帐。

  此时天色微明,圣人点了人手,与越王纪王以及一众郎君们整装,准备行猎。

  吴王妃指着远处的纪王与她道:“过会儿公主也将行,你可伺机求纪王关照。”

  时下娘子皆大胆,一同打猎的更是不在少数,似这般套近乎实在正常,何况萧三娘还未及笄,更加叫人不设防了。

  果然未久,几位公主也身着男装胡服,携着骏马欲同行,却被圣人以林中有大虫出没的缘由所拒。

  萧婒本就是随心所欲的性子,老远根本看不清纪王是何模样,倒是近在眼前的圣人颇为秀气,于是跨出一步大声道:“既然有大虫,圣人不如与我们一道击鞠?”

  吴王妃大惊,瞪着萧三娘几乎说不出话来。

  李治见识个小娘子却也没放在心上,只当小姑娘年纪轻玩心重……只是,别人都看在眼中罢了。

  萧婒一计不成也不知道该怎么打消吴王与阿姐的打算,就在击鞠时乘了城阳公主分神之时抢掠她杆下之球,然后正要说话,却又被阿姐抢白。

  吴王妃抢了她的话,将是非全揽在自己身上,然后又看了眼萧三娘……如今,她是真拿这个妹妹没办法了。恐怕,这回真是要辜负吴王了!

  萧婒在筵席上几次三番被吴王妃以眼神警告,知道再不能做出格之事了,只好悻悻作罢。所幸的是,事情似乎也往好的方向发展,她也就按捺下来。

  上首坐着个宛丘淑媛的美貌娘子,听她们说来,似乎是圣人的女人……恐怕要叫她白担心一场了……

  而孙茗自然没将这个小娘子放在心上,她的那番话不过是说给吴王妃听的,不论她打什么心思,圣人都坐在上边看着呢!

  这顿午宴吃得是各种滋味,结束后,只歇息片刻,就开始拔营返回了。

  从秦岭至长安醉快也要五六个时辰,如今起身,也要在子时之后方能到达长安。所以说,这一个来回就是一整天,也怪不得一大清早去行猎了。

  当然,早上行猎也事有讲究,这不过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已。

  ……

  在太子府中的萧珍儿显然没有孙茗那般闲情逸致!

  李治生辰那夜,萧珍儿早就探听到太子妃与她母亲的计划,无非是拿徐良媛邀宠罢了。哼!这也并非太子妃出的第一回昏招了。

  她倒是想坐等着看她们的笑话,只是,徐婉固然没有得偿所愿,没能留住人,叫李治去孙氏那处。只是这个孙氏也太无能了!既然知道夜里出了事,竟不闻不问?也太好性了……

  她萧珍儿可没孙氏那么好打发。既然孙氏没本事,那她就亲自动手。

  低头看着素节,这是她好不容易诞下的皇儿,是她的命根子……如今她是全副心思都在素节身上,原本还指着孙氏扫清障碍,届时她好坐收渔翁之利。反正太子妃是个不下蛋的母鸡,孙氏刚生了女儿,也没那精力再生,何况又在孝期,待过个一年半载的,她的素节已经能说会话,早已立住了。

  只是……她高估了孙氏了!

  萧珍儿闭了闭眼,扶着金铃的手起了身,问道:“我记得太子妃那里备着南方枫木?”

  用枫木造作祷祠,甚妙……早有传闻说,太子妃的母亲自来就信此事,只是抓不住她们把柄,就是不能把她拖下水,也能叫姓徐的脱层皮!

  于是,等第三日夜间回府之后,孙茗刚迈进院子还没来得急洗漱,就被匆匆跑来的花萼和赶至道跟前的的乳娘楼氏给吓住。

  楼氏额间还遗留汗,见了孙茗立即跪伏,抖着唇道:“禀娘娘,郡主今日起不知因何啼哭不止,午后起就未曾睡下。”

  李治与孙茗不过是一前一后进的院落,此时刚抬脚迈入,就听到楼氏说的话,又惊又恼,气得将楼氏一脚踹翻在地:“郡主若有个万一,我要你们陪葬!”话落,也不再理会,朝偏殿而去。

  那楼氏忍着疼痛爬起,也跟在身后去。

  孙茗虽然着急,但见李治已经赶去,又看着跪伏在一边的花萼,才问道:“昨日尚且好好地,到底怎么回事?”

  虽然孙娘娘脾性好,可一旦涉及到两位郡主,那定是舔犊情深的急性,所以听她问起,花萼忙答:“今日午后,小郡主就未曾合眼,然后就开始无缘无故地啼哭,两位乳娘吓得慌了神,我就去寻太子妃禀报了。之后太医也为小郡主看了,只道没有吃好睡好……可是,小郡主一应吃食无非是乳娘身上而来,又叫了太医为乳娘查看,并无不妥。”

  来龙去脉不过就是这么回事,听完也急忙往偏殿去。

  入了屋子,正巧太医躬身与李治说着闺女的病症,只是李治坐在床榻边,一手抚摸阿宝的额头,又看了眼阿福的嘶声力竭的啼哭,另一手捏了捏拳头,恼恨道:“叫你们来此无非是照顾郡主,若郡主有何不测,你们也休想好过!”

  看着两个乳娘跪伏瑟瑟发抖的模样,孙茗上前看了看阿宝阿福的气色。

  显然阿福看起来更加不好,阿宝虽然同样啼哭,却没有阿福那样连哭带咳得如此可怜……

  虽然两个乳娘一同照看阿宝阿福,但也分主次的,阿福大多是被马氏带着,这样一想,她就朝马氏看去,只是她与楼氏一样胆战心惊的模样。

  须臾,太子妃与萧氏也匆匆赶来,见了里面的情形,怕李治以为她不得力,就急道:“这是怎么了?不是早就叫了太医查看!”

  而萧珍儿倒是站到一边询问其太医来。

  两人在夜半而至,都是一副慌张匆忙的样子,看得出因李治回来而闹出来的阵仗给唬得不轻。

  太子妃也极是无辜,原来还当小孩子的小毛小病,过午之后也就遣了太医诊治,之后也未听闻有什么不好,只知道太医说是没有吃好睡好罢了。可端看如今这阵仗,知道李治护犊的性子,唯恐火烧上身来。

  只是孩子这般哭闹终是不妥,连太医都提议先用安神的药,好叫郡主歇下。

  孙茗这时忽然道:“叫花枝花萼看着,把乳娘带下去看管起来。”虽然乳娘看着是没什么问题,但没照顾好郡主,就已是最大的问题。何况,乳娘到底有没有问题,还得再细看。

  李治显然也极为同意,叫内侍将乳娘带下去,又让王福来去查乳娘以及郡主身边一应物事,看看有否不妥。

  太子妃瞧着,像没她什么事了,正要起身告退,萧珍儿却忽然道了句:“依妾看,倒不像是寻常病症。”话说半句,见都朝她看过来,她反倒没再说下去,只忽然问道:“怎么不见徐妹妹?”

  徐婉不过区区良媛而已,原本内宅的事都有太子妃掌管,像萧氏与徐氏就是不来,也很正常,只是在这时叫她说了出来,李治面上顿时有些难看,心里就更加厌恶徐婉了。

  孙茗却是两眼不错地看着闺女,心里直盘算起来,叫这样多人看着,总不至于无故地着了凉,何况如今天气早就转热了,就是吃食上面出了问题,也总该有个诱因,两个乳娘身上也查不出问题来……

  所有人都没有往投毒上面去想,一来太医可以一诊就可看出来,二来药物管制向来严苛,毒药原本就不易弄到手,若是人人都可轻易获取,皇帝身家性命岂不是没了保障?

  此番不过是世人臆想出来的罢了。

  何况皇权体制,向来看中嫡庶长幼之分,就是有心迫害,最终也根本毫无意义,且无论谁产下的子嗣,无不是叫太子妃为母亲,如今太子府里子息单薄,萧良娣又有儿女照看,徐良媛也不过是个不得宠的罢了。

  根本就没有人会拿毫无争夺政治筹码的郡主下手好吗!

  一路奔回,如今夜已渐深,李治疲乏地令她们告退,只片刻,屋子里就剩她与李治,还有候在门边的王福来、花蕊等侍婢。

  孙茗在等着宫婢端来药汤,喂了阿宝阿福用下后,见她们果真安安静静地睡熟过去,才与李治道:“事发突然,今日也不好再详查,九郎还是先回去歇着吧?”明日一早他还要早朝,现在睡下已是晚了。

  李治也同样忧心她们,但至多不过两个多时辰可供休憩,何况明日确实还有要事,也不推脱,点了头就自行起了身出去。

  孙茗却还留坐原处,看着两个闺女因啼哭面上显露地潮红,心疼不已,看热手巾为她们擦了擦脸,靠着床沿不知不觉打了个盹,然后猛一惊醒,天都没亮,就又看着闺女熟睡的面容。

  如此反反复复,直到天已大亮,李治也早就入宫上早朝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唐朝的宠妃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