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空间之丑颜农女_分节阅读_第405节
小说作者:乱莲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56 MB   上传时间:2015-05-07 20:43:35

张婆子打扮还不错,一身提花的袄子,打着一般油纸伞,扭来扭曲,于嬷嬷怀疑她是去偷汉子的,就跟着她的背影,进入到一家宅院。

说来也巧,那家没有关大门,等进去一看,不只张婆子一人,有很多男男女女,年纪在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每个人都打扮整齐。

于嬷嬷疑惑,就在门口看了一会儿,这时,隔壁院子有人探头,正好把她抓了一个正着,鄙夷地看着她。于嬷嬷不明所以,所以给了对方一个打赏的荷包,就说自家有个妹子,总是找借口来这边,她觉得有情况,这才跟过来看看。

那家妇人见她不像说谎,这才如实道来,隔壁人家的宅院,是被出租出去的。因为在弄堂口最后一家,位置比较隐蔽,就被用来做民间的一个组织。

妇人家挨着,多少知道一些内情,这组织宣传一种思想,开办人好像是哪个寺庙的一个和尚,说自己可以发功,有特异功能,呼风唤雨,可以预知未来云云,蛊惑人心,自我神化。

这个和尚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帮助一个妇人医治好了一些毛病,从这之后,便多了不少信徒,有男有女,隔一段时间都要在此地聚会,学习功法,主张什么阴阳调和论,说白了就是在此地乱搞男女关系。

这和尚每次发功之后,都会挑选一名虔诚的信徒,今日正好挑选的是张婆子,于嬷嬷在隔壁这边,都能听到呻吟声,比花楼还开放。

虽然听上去有些可笑,却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进来,妇人因为讽刺一句,就被这些人攻击,说她死后下地狱,而这些人都会到天堂上,因为和尚是神明,他们都是伺候神明的人。

简直就是狗放屁,说白了还不是要交一大笔银钱,妇人什么都不信,也不信鬼神之说,都说有鬼,谁见到了?

于嬷嬷说完之后,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喝了一大杯茶水,心里也觉得不可思议,要不要智商这么低啊,和尚说自己是神,她还说自己是王母娘娘下凡呢!

青璃听后满脸黑线,这古代也是奇葩遍地啊,她擦擦额角的汗珠,不知道怎么回应,脑海里只有两个字“邪教”,光靠着阴阳双修,就可以上天堂了?戏班子唱戏都没有这么奇妙的事。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听说这个什么组织刚成立不久,一片区域的百姓们已经沦陷了。若是长久开展,败坏民风不说,还能对百姓们施行精神控制,这些愚民最好利用,不是让干什么都行了。

在古代,不说提倡民主科学,可也不要这么没定力,青璃揉揉额角,有些无语,这样的事情应该交给赵知府处理,她无能为力。

“小姐,您说外海传教士在京都挺多的,也没见谁信了,出来个和尚,捧得自己成了神,就有人跟风,听说那个夫人,就是姓陈的大婚之日,那个黑胖的,您知晓的那个,也加入了组织。”

黑胖的?那不就是那个比较讨厌的,冬梅夫君的嫡母,和陈公子家里是邻居。青璃抽抽嘴角,那个妇人恐怕不是信神,是单纯找乐子去了吧?

“小姐,奴婢长这么大,头一次听说这种事。”

麦芽红着脸,快要把头垂到胸口处了,仔细一看,耳根子都红了,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她一个做丫鬟的都想不通。

天下之事,无奇不有,这么一想,也没有什么可惊讶的。青璃小憩了一会儿,外面的雨还在下,她听着雨水敲击在屋檐的声音,迷迷糊糊睡了一觉,又发了汗。

这种天气,定是给城北大营的士兵们带来不便,青璃看过士兵们的营帐,比较简陋,帐篷里连个床板都没有,睡的地方也是用稻草铺起来的。

下雪天还好,下雨天,雨水会从泥土里渗透进去,营帐发潮,士兵们睡着潮湿的稻草,很容易生病,所以即便是晚上不用点炭盆也能入睡,青璃依旧提供着,把稻草烘干一些,这样睡得舒服。

醒来之后,已经到了掌灯时分。青璃伸伸胳膊,到偏厅中,麦芽正在沏茶,回身见自家小姐起来了,道,“小姐,您这一觉睡得够久的。”

“是啊,这几天事太多,又没来得及歇晌,有些疲惫。”

青璃坐下身,接过麦芽的茶杯,轻轻地对着杯子里滚烫的茶水吹气,四处环视一下,问道,“于嬷嬷呢?”

“估摸小姐您也快醒了,于嬷嬷去端饭了。”

麦芽把桌子拾掇一下,果盘等端到小几上,也就是一炷香的工夫,于嬷嬷拎着食盒进门,“这鬼天气,刚才又变成雪了。”

傍晚时分,比天明时多了寒意,于嬷嬷撩着门帘进来,偏厅立刻钻进来一股冷风,泥土的腥气和落雪的清新,杂糅在一起,青璃立刻精神一震。

晚膳还是简单朴素的几个小菜,有青璃想吃的香酥鸡,葱爆海参,炸春卷和素炒豆芽菜,一个嫩嫩的菠菜丸子汤。最近都是于嬷嬷和麦芽陪着她一起用膳,三人有说有笑,边吃边聊,京都时候的规矩,早就被忘在脑后,在北地,怎么肆意怎么来。

“小姐,老奴去厨房的时候,看到了张婆子,她还有脸打招呼。”

于嬷嬷气鼓鼓地,发现了这等事,这婆子肯定要赶出去的,但是话也不能明说,已经通知好了管家,找一个妥当的借口,把人弄出去,省的以后破事被揭发出来,带累自家小姐,真是不省心的。

“恩,这种事也不好明说。”

青璃夹了一个炸春卷,放在嘴里,味道很不错,里面是细腻的豆沙馅,外皮酥脆,是赵知府送过来的厨娘做的,那人最拿手的就是这类吃食。

吃饭期间,这件事情就不要再提,青璃打算等明天让家里的管家想个法子通知官差。就是不知道这算不算民间非法组织,赵知府会不会管闲事。

父母官真不好做,挂着官衔在身,管的都是鸡毛蒜皮,难怪这些官员都削尖了脑袋做京官呢,在京都,进入六部任职就好的多,官职大些的,除了要按时早朝之外,绝对没有这方面的烦恼,要操心的也就是人情往来,只要能抱上大腿,未来可谓是平步青云。

四叔莫如海官拜二品辅国将军,虽说和他自身军功有关系,但是不可否认,四叔有从龙之功,从开始就是新皇耶律楚阳这边一派,早早站队,没有做墙头草,现在新皇登基,自然得到重用。

今天是三月初八,也是大哥第二场科考的开始吧,也不知道京都有没有下雨,一考就是三天,若是下雨阴天,晚上受了寒气可怎生是好,现在正是京都的雨季,但愿老天能赏脸。

“小姐,您可不用担心大少爷,大少爷才高八斗,皇后娘娘信上不是说了,皇上都看好呢!”

于嬷嬷舀了一口汤,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早就被忘记在脑后,她发现这样也不错,要么冷清的偏厅,三人只顾着用膳,一点也不热闹。平日里她话多,要是没人理,那还真有点不自在。

“是啊,子归少爷必定能考上进士,没准殿试还能当状元呢!”

麦芽点点头,眼神里带着无辜,她可不会说谎的,那么多人都看好子归少爷,肯定没问题,自家小姐要担心,就担心少爷的亲事吧,貌似这是老爷夫人重点关注的问题。

“这个就看大哥的意思。”

青璃觉得,即便大哥暗地里有很高的身份,现实中还差了一些。离开京都之前,大哥对她说过,要让她得到最好的,哪怕是皇家公主也未必可以得到的东西。

那么,要有这个地位,必定会需要权势,不仅仅是鬼罗刹首领,还有明面可以遮掩身份的,有此可见,大哥若是考上了进士,去外地做官的可能性不大,朝廷现在正是用人之际,留在京都才能更好的表现自己,早日升迁。

晚膳在主仆几个人的热闹闲聊中结束,青璃用淡茶漱口,撩开帘子站在游廊上,外面飘着小雪花,地上已经落了薄薄的一层,特别是对面挂着的灯笼下,雪花飘洒的轨迹都看得清晰。

没过多久,管家过来回事,张婆子晚膳之前找过他,坦言身子上出点问题,不想在府上做活了,管家应允,得到消息之后,立刻进来回禀。

“那可正好,她这种人……”

于嬷嬷后半截话咽进了喉咙里,多亏这人还有点廉耻心,没在府上大肆宣扬那个神,不然满府的人都去练功,以后传出去,太影响小姐的名声。

青璃只是点头,让管家该给的银钱都结算清楚,没有说别的,但是她现在决定,以后府里只要死契下人,万一有什么事,直接打杀,也不会有什么顾忌。

管家下去之后,于嬷嬷还想说什么,最后化成一声叹息,这件事是她发现的,小姐一个未成亲的姑娘家,还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好,以后事发也能推个干净。

主仆三人在一起闲聊了一会儿,这次的话题是围绕离开的麦冬,还有外海公主丽莎,也不晓得一路是不是平顺,最近几天暂时没有京都来信。

夜色正浓,青璃打发于嬷嬷和麦芽回去,她自己锁好房门,进到空间里。粮食已经收获了一茬,又要继续补种,行军打仗,还是以面食为主,做馒头好携带,比米饭方便一些,所以这次自家粮种也是以水稻为主。

上次凤阳花灯节,族人来参观,也有那媳妇子曾经问过她,可不可以拉着娘家一起种植,当时青璃只说想想,没给具体的答案。

要她来看,有人愿意跟着一起试验不错,但是既然是试验田,就有风险存在,如果对方没有按照正常程序来,或者有什么天灾的话,这新粮种起不到很好的效果,族里的媳妇没准落埋怨。

不过族人开明,若只有天灾,肯定不是莫家村的事,那是凤阳,北地乃至于大周的事,所以说,还要放手一搏,能提出这个请求的,家里也都是大胆的人家,知道跟着莫家族走肯定不会错。

青璃想一下,觉得也可行,粮种她有的是,不过也不能白给,银钱,她就暂时不要了,算出正常的出产,剩下的一部分,用今年的粮价回收。

空间里种出的粮种,产量高不说,质量也比正常粮种要好,那米粒颗颗晶莹,带着稻香,而面粉特别细白,一看就是上等,她必须用最低廉的价钱回收。

第一年粮种试验,也并非越广泛越好,青璃打算在外婆的村子推广一下,那里毕竟是娘,大伯娘和大堂嫂娘家的村子,剩下的就靠族人媳妇们联络,不认识的一概不理会,等自家试验几年,赚够银钱之后,再进行大面积推广。

把收获的粮草堆入到库房里,青璃去了小山上摘下一颗蟠桃,在灵泉洗一下,桃毛都没有,直接放在嘴里啃咬,一股香甜的汁水,带着果香,充斥在唇齿间,极乐山庄果然没白去,得到蟠桃的种子,以后开一家蔬果店,花费的银两也能赚回来。

灵泉池子里,海产越来越多,那些海参都被青璃打捞出来,放在加速库房变成了干海参,这种现代已经卖疯了高大上的补品,在这个时代一文不值,就算买回去拌凉菜吃,百姓们也不会认可,真真的暴殄天物。

青璃也曾经想过,推广出来,无奈这种东西不是立竿见影,需要长期的食疗,谁愿意花几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等待?除非前期免费,找人做试验积攒口碑,可海参也不是灵丹妙药,没有那么神奇。所以这些东西青璃没有推广,放在空间里,给家里人食用,偶尔分给族人,算是一项福利。

螃蟹,海鱼,已经挤满了灵泉池子,青璃打捞了一些海螺等,煮熟了之后,把放在空间的库房,还有一些大虾,也做成了虾仁,实在太多了,新鲜的海产又拿不出去,没人分享,还挺遗憾的。

鱿鱼和海鱼,她做成烤鱼片和鱿鱼丝,这些留一部分掺合在铺子里卖,剩下的送给城北大军的士兵们尝鲜,也要给淳于魔头留下一部分,开个小灶,这魔头以前极其挑剔,现在在大营里,真是比猪都好喂,不挑食,有什么吃什么。

------题外话------

大年初二,习俗是回娘家,小莲就在娘家,因为木有嫁出去,哈哈

大家初二快乐,抱抱

  ☆、第006章 家财何在

进入到农历三月以来,平阳城的气候稍微有点反常,隔上两三天就下场一场雪,或者说应该是雨,落在地面上,就变成了水,加上冬日里的积雪融化,不是青砖的小土路,到处都是泥,百姓们出行,走上几步,裤脚上,鞋面上都是脏兮兮的泥印子。

这种天气阴冷阴冷的,青璃不想出门,窝在偏厅的沙发上,和于嬷嬷麦芽一起闲聊。于嬷嬷擅长传播小道消息,经常和家里出门的丫鬟婆子闲聊,听到风声,在汇报到她这里。

“小姐,您说对了,赵知府还真的管了这档子事,派官差上门抓人。”

于嬷嬷每次说起八卦,就和打了鸡血一样,眼里带着神采,她从椅子上站起身,背着手在偏厅转了一圈,见自家小姐和麦芽正在等后文,她轻轻咳嗽两声清嗓子,这才道,“小姐,您猜怎么了?”

“于嬷嬷,你倒是说啊,这时候还卖关子。”

麦芽是个急性子,立刻表示不满,到底怎么样谁知道,无非就是抓到人或者没抓到人。那种民间组织发展的很快,听说这也才没建立多久,周围的一片百姓已经沦陷,称呼那个和尚为神子。

“当然要抓起来,和尚是神,那皇上是什么?在神明之下?”

青璃抓了一把空间里新炒出来的南瓜子,看了于嬷嬷一眼,赵知府肯定会派官差捉人,不然以后发展广发了,他罪责难逃。皇权社会,皇上才是万民的主宰,这个和尚说自己是个神,那不是比皇上还高了?坑蒙拐骗也要想点好借口,不然不小心就丢了脑袋。

“小姐英明啊!”

于嬷嬷砸砸嘴,脸色谄媚地拍着马屁,继续道,“可不是咋的,赵知府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派了几十个官差捉拿人,问题就在这些官差身上。”

其中有一个官差,最近倒霉透顶,先是把守大牢的时候,被同行骗了,看管的犯人季盼被放走,他吃了个挂落,被罚俸三个月,差点丢了差使,媳妇子和他闹了一场,他整日在衙门哀声叹气。

这次赵知府有命令,这位官差是削尖了脑袋想表现自己,众人埋伏在外面,他是第一个冲进去的,和尚会点武功,也是他制服,按理说任务完成圆满,不过他却更忧愁了。

进门之后,和尚刚刚传功,挑选了一个美貌的媳妇阴阳调和,那人恰恰就是他的媳妇,他冲进去之后,正好亲眼目睹,现在几乎整个衙门的人都知道他绿帽罩顶。

“您说,这和尚多坑人吧,唉!”

不仅仅是官差一家,周围被发现的人家,妻离子散的多的是,这些信徒们被洗脑,坚决不认罪,认为和尚就是神,他们遵循的是神的旨意,宁可被砍脑袋。

不得不说,人有了信仰之后,就会变得格外的顽强,不说信徒们多么坚定,为首的和尚是第一个认罪伏法的,在大堂上痛哭流涕,原本他是玉塔寺一名扫地僧,因为调戏上香的女眷,被师父发现,赶下山,他人又懒,也没什么本事,只好自己想了一个赚钱路子,先是在周围人家找了一个姘头,由姘头出门帮助散播,招揽信徒。

青璃摇摇头,没有言语,慵懒地斜靠在沙发上,这几天没听说关外有什么大规模的对战,不过气候恶劣,很多士兵们伤口有发炎的迹象,储存那些药材用量很快,军需上,马上又会出现一个缺口。

烦恼总是这样,走了一个,又来新的。在平阳近郊,青璃看上了一块薄田,那边土地比较贫瘠,若是种粮食,没有什么产出,用来搞养殖倒是不错,她已经买下,在衙门上了档子,最近正在找人盖养猪的棚子。

若是在那边建立养殖基地,就要盖一些屋舍,方便伤兵居住,以后有作坊,再慢慢加入进来,这需要一点一点打算,前几天,青璃觉得酿酒是个好点子,但是她对这方面不了解。

这个时代,酿酒,做豆腐等都是家传的手艺,不外露,就算用银子买了配方,人家也不会出售,这点上,还需要她从长计议。

“青璃,我来了!这该死的天儿!”

门外,念苹收了油纸伞,抖了抖身上的水渍,喊了一嗓子。新宅她很熟悉,进门根本不需要下人通报,一路横冲直撞,就到了青璃的院子里。

“念苹小姐,就您自己啊?”

听见声音,于嬷嬷麻利地撩开帘子,见念苹的额头上有点水渍,裙角也湿了,赶紧找了一套新衣裳,让她更换,这种天淋雨不是闹着玩的,府上最近不少下人都中招,染上了风寒。

“恩,就我,但是我和我爹娘说了,今儿在这边住一宿。”

于嬷嬷伺候念苹洗漱,换了一身新衣裙,念苹这才欢呼一声,一屁股坐到沙发上,一点也不见外。她一笑,脸颊两边露出深深的梨涡,看起来很是甜美。

“怎么没带念香过来?你独自出门,总要带个丫鬟吧?”

青璃转过头,从小几下层提上来一个匣子,打开,里面有各式各样的糕饼,都是厨上做出来的,味道不错,孙家人很喜欢,平日里,两家离得近,府上人经常过去送点心。

“我就一个丫鬟,让她在院子里看家了。”

念苹喝了一口茶水,拈了一块枣泥糕饼,边吃边道,“念香昨日晚上蹬被子,今日有点受寒,在家睡大觉,我就没带她过来。”

孙家有了新宅院,家里也配备了不少家丁,家丁是退下来的伤兵,婆子媳妇都是伤兵的家人,平日干活挺麻利的,孙家人厚道,对待下人也不错,吃食上仿照青璃这边,做什么吃什么,主子和下人吃一样的菜色,这样也可以避免浪费。

“爹娘忙活着家里铺子,就我一个闲人,所以我来找你商量下,想着能不能做点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4页  当前第4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5/5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空间之丑颜农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