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空间之丑颜农女_分节阅读_第419节
小说作者:乱莲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56 MB   上传时间:2015-05-07 20:43:35

二人一合计,要是去平阳还要继续饿着,天气又不好,下了雨,再加上他们对未来嫂嫂好奇,就顺路到莫家村探访一下情况,谁想到还真来对了!

“马匹一会儿让人帮着喂着,既然来了,也别着急去平阳,就在村里休息几天。”

才十二三岁,在村里也就是个半大小子,这兄弟俩从小就离开家习武,一路酸甜苦乐,离开爹娘和大哥,每天都在练武,多么枯燥,青璃心里有了怜惜之情,再说这两个小子性子不错,放在村里也是调皮捣蛋的,她要教导一番,太实心眼,到战场上会吃大亏,淳于魔头严厉,一定会把二人扔到新兵营。

聊天的时候,说起山上之事,兄弟俩感慨一番,在山上不用想那么多,就是吃饭练功,等下山才知道,百姓们的日子艰难着,没有银子,吃不饱穿不暖,饿肚子的滋味难受。

一路上见闻多,难免会遇见几桩不平事,每当到了一个小城镇,总有那么两三个恶霸,祸害乡里,开始的时候,兄弟二人热血,管教一番,没等他们走远,恶霸反倒更激烈的欺负苦主,有人就对他们说,不是救人,而是害人,当时兄弟俩很伤心,甚至不明白怎么就做错了。

山上的岁月,接触的人有限,兄弟二人内心纯净,对人的认知简单,可是下山就不一样了,要经历的太多,战场上也一样,必须明辨是非,千万不能妇人之仁,看来这条路,任重道远。

于嬷嬷手脚麻利,她和麦芽一人拎着一个食盒,半大小子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吃得多,所以面条她就多擀了一些,加上几块红烧肉,小青菜,热乎乎,淋上芝麻油,肉汤里带着香气。

怕二人不够吃,家中有几样小咸菜,还有出油的咸鸭蛋,切成一般,全部端上来,淳于越和淳于恭自从于嬷嬷和麦芽进门就闻见香气,二人肚子咕噜咕噜地唱着空城计。

“快吃吧,吃饱了睡一会儿,然后就到晚膳了。”

怕二人不自在,于嬷嬷换好了被褥和床帐之后,主仆三人退出去,关上了门。

“二哥,未来大嫂真好,难怪都对她评价这么高呢。”

淳于恭夹起面条,放在嘴里吸溜着,还不忘记和淳于越交换看法,“我喜欢她,长得美,人又体贴,难怪大哥动心呢。”

“当然了,那可是咱们大嫂,谁也比不上!”

淳于越点头附和,大嫂知道他们一路奔波疲惫,下雨天冷,特地上了汤面,分量足足的,不担心不够吃,还有各种调味的小菜,要是口味重,加些咸菜正好。

“是啊,可惜现在是定亲,真希望大哥早点成亲。”

大哥淳于谙也不小了,都已经过了二十岁,娘亲对亲事也挺着急的,无奈边境战火纷飞,要是他们有能力帮助大哥就好了,那样的话,大哥能有时间陪着未来大嫂,不会像娘一样,一个人在府里独守空房。

兄弟俩思绪万千,越来越喜欢青璃,觉得她和淳于谙才是天生一对,青璃还不知道,一碗面条这么能笼络人心,她此刻正在盘算晚膳的菜单。

家里来了客人,怎么样也要招待一番,爹娘不在家,这件事情就要交给她来办。

“小姐,两位少爷在山上下来的,也不知道能不能习惯北地的饮食,不如做点京都的菜色?”

于嬷嬷说了几道京都的名菜,清汤寡水,青璃摇头,这二人明显很久没吃上肉了,面条端上来,见到里面的红烧肉,眼睛冒着光,肯定要补充一些油水的。

北地虽然喜好吃辣,但是现在不是冬天,村里人也不会吃太多辣的,怕上火。家里现在没有太多的肉,这样的天气不便于储存,所以族里都是每隔几天分发。

按照原计划,去大伯家捞鱼,找刺少的鱼,做成炸鱼段,上面撒点香菜,用醋一喷就好,五花肉做的红烧肉必不可少,加上几个青菜,鸡蛋,拌菜,凑合一大桌子。

“麦芽,你去和崔奶奶说一声,晚膳做一锅馒头,一锅花卷。”

家里要蒸米饭,不清楚兄弟二人喜欢吃什么,也要把面食准备好,若是今天晚上剩下了,早膳的时候把馒头切片,用油煎下,撒上点孜然,配着粥,咸菜吃,也很香。

“小姐,您可真细心,不如您给二位少爷做鞋子吧。”

于嬷嬷在旁边补充,兄弟二人的鞋子已经破了,都是雨水,就没有缝补,于嬷嬷已经记录下鞋子的大小,现在兄弟二人穿着草编织的拖鞋,出门不太方便。

“于嬷嬷,这你提醒我了。”

青璃屋子后面的库房,有各式各样的布料,青璃挑选穿着舒服又耐磨的布料,按照二人的身段裁剪,于嬷嬷和麦芽自告奋勇地帮着做衣衫,青璃在空间里找到几样成品的鞋底,按照于嬷嬷给的尺码,剪裁一下,剩下就是用布料缝上鞋帮子,晚膳之前绝对可以做好。

淳于谙的弟弟,也是她的弟弟,青璃知道这两个小子不容易,多了一点长嫂如母的心情,就是不自觉地跟着操心。她不想二人去城北大营太早,这二人纯洁的和白纸一样,必须要调教一番,武艺上,她也能给二人指点,好歹她也是上过战场的人,一些利弊,都要说清楚,这样,兄弟二人能很快适应军队生活,少走一些弯路。

  ☆、第015章 调教

淳于越,淳于恭这对双胞胎来到莫家村,最高兴的就是莫如湖和刘氏。自从青璃二姐青蔷出嫁之后,家里人都不在一处,在沐阳的,在京都的,在凤阳城里的,平日青璃在平阳,家里一直空荡荡,没有人气。

晚膳时候,莫如湖不停地给二人夹菜,见到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还要劝二人慢些吃,青璃觉得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在兄弟二人身上看到三哥莫子松的影子,那会三哥也是这样,吃东西狼吞虎咽,没心没肺,人也单纯。

这次回来,三哥已经变得很多,身上的那些棱角渐渐地消褪,比以前更加圆滑,毕竟是上过战场,在死亡线挣扎过的人,就是不一样,身上多了成熟稳重的气质。

“越小子,恭小子,你们就在村里住一阵子吧,平阳关外打仗,正是乱套的时候。”

刘氏给二人倒了一碗茶水,面带慈爱之色,兄弟二人也才十二三的年纪,就这么去战场厮杀,见识那如人间地狱一般的场景,她就这么想,都很舍不得。

当时在京都的路上,青璃三哥莫子松非要和四叔莫如海去沐阳大帐,刘氏一颗心就悬着,连见到青璃的喜悦都被冲淡了一些,手心是肉,手臂也是肉,战场上刀枪无眼,万一有什么三场两短的,如何是好。

护国将军府真是满门忠烈,淳于老将军为国尽忠二十余载,淳于谙也是北地赫赫有名的少年将军,作战勇猛,多次以少胜多,逼退大秦蛮人,这对双胞胎兄弟也要上战场,护国将军夫人文氏一个人孤零零的被留在京都,既要担心这个,又要担心那个,每当想起此事,刘氏都会嘱咐青璃,多多关心未来的婆婆,做女子不易,做了娘,更难。

“可是,我们要去帮助大哥啊。”

淳于恭抓抓脑袋,从小就被培养,他和二哥早就知道将来长大会去战场的,然后走爹爹和大哥的老路,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慢慢熬着,最后熬到将领之位。

从小兄弟二哥就仰慕大哥,大哥总是站在高处,武艺又好,他们在山上一直苦练,就是希望不要给大哥淳于谙丢人,将来大哥提起他们,也能感到骄傲。

“你们念书多好,将来参加科考,一样可以报国。”

看着淳于兄弟有些稚嫩天真的脸,莫如湖在心底暗暗叹气,上了战场,就会死人,谁也不保证那个人不是自己,这就是一条不归路。也不知道淳于家怎么就能下去这个狠心,把所有的子嗣都送上战场。

淳于家家风正,没有姨娘小妾,淳于老将军常年在疆场,很少回到京都,和文氏在一起的时间不长,只得三个孩儿,那还不得当眼珠子疼着,偏淳于家并不惯着子嗣。

莫如湖越想于越觉得忧心,让要是以后自家闺女青璃嫁过去,他的外孙不是也要小小年纪被扔到山上习武,那如何了得?建功立业是大人的事,将来外孙多念书,参加科考,总比做个武夫舞刀弄枪好。太平年间,武将得不到重用,是闲职,若是有战事,武将又是第一个到战场上卖命的,抛家弃口,吃力不讨好。

话题进行到这里,莫如湖和刘氏没有深说,不是人家的爹娘,不好操心这么多,既然兄弟二人来到村里,就多住一些日子,自家好好招待,在上战场之前,做回一个真正的十二三岁的少年。

晚膳,淳于越和淳于恭吃多了,兄弟二人拍着肚子,在院子里绕圈。莫家人非常热情,饭菜香甜,他们很喜欢吃。以前在山上,清汤寡水的,想吃点肉还要去打猎,背着师父烤着吃,因为没有调料,食物粗陋,等到下山回到护国将军府,又是一桌桌精致的珍馐,看着好看,可落差太大,又觉得下不去嘴。

“想不到农家饭这么好吃,我都不想走了。”

淳于越站在院门后,向外望去,此刻雨已经停了,天边有一抹金色的光晕,这个时候,家家户户屋顶上春烟袅袅,偶尔有村人路过门口,见到二人是生面孔,也会热情地攀谈几句,打招呼,邀请二人去家里做客。

淳于恭点点头,这里真是一个宁静的好地方,以前习武在山上,安静,可是却少了一点人气。莫家村人热情,淳朴,好客,他们的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有着对生活的满足感,在这里,觉得被一种温暖包裹着。

未来如何,兄弟二人不知道,他们只清楚自己要做的,作为淳于家的子孙,或许除了上战场一条路之外,别无选择,他们要像大哥一样保家卫国,被士兵们敬仰,即使未来的路不是那么平顺的。

“咦,家里来客人啊了?”

莫子山手里端着一个小瓷盆,里面是热气腾腾的饺子,刚刚出锅,是青璃喜欢的酸菜猪肉馅,家里做了第一锅,娘让他先过来端给青璃吃,自家马上继续蒸第二锅,他回去也就能吃上晚膳了。

“我们不算客人,璃姐姐是我们未来的大嫂。”

淳于恭喜欢笑,每次笑都露着一口小白牙,他人比较单纯,又热心,常年在山上,身边只有二哥喜欢说话,这次下山,见到谁都想攀谈几句。

“原来是两位小公子啊,来尝尝,这是我娘包的饺子。”

莫子山点点头,兄弟二人出身护国将军府,将门之后,身上一点没有高门子弟应有的冷漠和势利,相反很是可爱随和,他先是做了自我介绍,把瓷盆往前一推,邀请他们吃饺子。

“好吃,真好吃!”

兄弟二人本来吃多了,撑得在院子里遛弯儿,这会见到热气腾腾的饺子,脸上纠结,但是还没有禁得住诱惑。包饺子费时费力,他们只有每年过年才能吃上一顿。

酸菜是北地特有的,南边冬日也能吃到菜蔬,而北地不同,多半都是秋天之后存下来的萝卜土豆,大白菜等,北地百姓们就想到腌渍白菜,做成另一种美食。

“不过我们吃得太多了,只能吃几个。”

淳于恭看着饺子叹了几口气,把手伸了回去,兄弟二人异口同声道,“谢谢子山哥,饺子很好吃。”

青璃在偏厅整理,鞋子刚刚做好,那边于嬷嬷和麦芽还在油灯下缝着衣衫,想尽快的赶制出来。双胞胎穿的是爹爹的长衫,稍微有点长,看上去奇怪,二人太活泼,一点也不像书生。

“山子哥,你来了啊!”

撩着纱帘出门,青璃和门口的莫子山闲聊。这几日她没太出门,二人没有见面,莫子山显然比前段时间情绪好多了,眉头之间舒展开来,看来和王小翠有了进展,这门亲事有门。

“是啊,我娘惦记你呢,上次你来不是说想吃酸菜馅的饺子吗?”

莫子山家里更喜欢吃面食,族里发的米都用来煮粥,最后面吃得太快,一直没有凑够包饺子的数量,正好昨日族里分发了粮食和猪肉,今日赶巧,王小翠的爹来了,这才有了这么一顿饺子。

“太好了,你们还没吃饭吗?正好家里还有点鱼段,带走加个菜吧。”

青璃把莫子山迎进灶间,找到一个小铁盆,把酸菜饺子倒进去,莫六婶是实在人,真没少给,够一家人吃的。今天双胞胎兄弟来,家里把晚膳提前,这会已经用过了。

“酸菜饺子明天早上煎下,配小菜和粥,刚刚好,正愁明天的早膳呢。”

得知淳于兄弟来,堂姐莫青菊捞上来好几条大鱼,崔奶奶做的多,就留出一部分。到了明天,鱼段就是剩菜,怕是味道不那么好。

“哈哈,有鱼吃当然好。”

莫子山离开之前,请青璃带着双胞胎去家里做客,兄弟二人来一次,一定要体验一下莫家族人的热情好客。

晚膳之后不久,天色越来越暗,青璃见二人面色疲惫,就道,“崔奶奶已经打好了水,你们洗漱一下,早点睡,明天一早,我带你们上山,打点野味。”

一提打猎,淳于越淳于恭眼睛一亮,不停地搓手,很是兴奋,才十二三的年纪,总是有点少年人的天真。青璃的目的并非单纯带着二人消遣,上山运用轻功的时候,就能看出二人功底如何,她得好好调教,不然真不放心兄弟俩上战场。

约定好之后,青璃回到内室,于嬷嬷和麦芽二人坐在油灯下,针线飞快地在衣衫间穿梭,忙得来不及抬眼。青璃自己也深感无聊,又找了鞋面,陪着一同做针线。

“小姐,老奴就说看两位小少爷眼熟呢,以前在护国将军府,倒是见过几面。”

小时候兄弟俩长得很白,就和年画娃娃一般,那会文氏也是舍不得,不想送兄弟上山,做娘的人,身边没有子嗣承欢膝下,一个人每日里就居住在佛堂祈福,也是够心酸。

文氏死活不肯,但是淳于老将军更绝,偷偷抱走了双胞胎,文氏无可奈何,哭泣了几天,这才接受了现实,当时还发下狠话,若是有闺女,绝对不让闺女嫁这样的人家。

“那是小时候,长大肯定是不同的。”

青璃用剪刀裁剪布料,应道,她小时候是莫家村有名气的丑丫,现在村里人都说女大十八变,丑丫那个话题再也没有人提起,淳于魔头就不用说了,听说小时候很爱哭,现在别说是哭,一点表情也没有,彻底成了面瘫。

“小姐,您说要是和少将军以后有了孩儿,不会也这么小就被送走吧?”

麦芽停下针线,揉揉眼睛,嘟囔着,“才三岁就离开娘亲,也太残忍了,不过这好像是将军府惯常做的,老将军当年也是被送走习武。”

青璃摇摇头,她还没和淳于魔头成亲,说什么孩儿的事,扯的有些远,再者她和淳于谙都会武,完全可以教孩儿,空间里功法那么多,她不信有人能有那么全面的武功绝学,孩子要自己养大才和自己亲,在山上一呆就是十年,武艺是没有问题了,下山又要重新学习做人。

“麦芽,你一个未成亲的姑娘家,就敢议论主子的亲事,谁教你的规矩?”

于嬷嬷狐假虎威,又拿规矩说事,要是以往,麦芽还有些怕,现在了解于嬷嬷的为人之后,她只是随便地翻了个白眼,不接话。

一直到深夜,两套衣衫总算赶制成了,于嬷嬷和麦芽累得头昏眼花,直不起腰,青璃把二人赶出去睡觉,她自己抱着没有做完的鞋子进入到空间里继续。

空间里一片绿意,空气中带着清幽的花香,青璃集中精神力,很快就把鞋面完成,她洗漱过后,披着*的头发,*着身体来到书房,从书架上挑选功法。

太多功法都是适合五六岁小娃练习的,她就可以认为,其实习武最佳年龄是五六岁,三岁小娃就要被送到山上,确实是一件残忍的事。

做士兵和做将军不同,士兵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听从指挥,而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二人是淳于谙的弟弟,又有武学在身,自然和普通的士兵有区别。

“唉。”

青璃叹息一声,现代时候,常常听见办公室里已经出嫁的姐妹们唠叨,嫁一个男人要操心的太多,好像嫁给了他们一家人,当时她还不太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现在算是深有体会。

青璃给淳于谙写了一封信,信中警告他,若是下次再有诈死这件事,对自己的安危不管不顾,以身诱敌,那么她一定给他好看,又提到兄弟二人,她直言要把人留在莫家村调教一段日子,过了端午节再让二人去平阳。

一夜很快就过去,第二天天还不亮,院子就有了动静。淳于两兄弟在山上都是天不亮就起身,已经成了习惯,他们起来之后,就去厨房烧热水,在院子里劈柴,很是勤快。

崔奶奶起来之后,灶间里已经有满满一大锅的热水,柴火也堆得老高,整整齐齐地,听说二人是高门公子,崔奶奶还心有余悸,就怕伺候不好,谁想让二人一点不娇气,这么懂事。

早膳,除了昨日的酸菜饺子,崔奶奶又煎了点馒头片,上面刷了一层薄薄的辣酱,撒上孜然,满屋子的香味,再配上几叠小咸菜,出油的咸鸭蛋,蒸腊肠,淳于越淳于恭两兄弟,吃了个肚圆。

今天是个好天气,阳光明媚,吃饱喝足,青璃找了布袋和绳子,带着兄弟二人上山。开始在村里子,三人一行还算正常,青璃也会介绍一些族里的人家,祠堂,族学以及族人平日聚会分发东西的地方。

“喏,这是特质的牛奶糖,酥糖,果汁糖,松子糖,你们肯定没有吃过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4页  当前第4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9/5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空间之丑颜农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