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继母养儿手札_分节阅读_第90节
小说作者:骨生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41 KB   上传时间:2015-05-14 19:19:30

  “从您做寿的那天起我就在准备了,也问过了国公爷,这事也是得了她的首肯。这过了半个多月,也有了眉目……”她说话的时候一直盯着老太太看,老太太神色不变,只是眼巴巴地等着她说完。

  袁璐便继续道:“就是儿媳擅自做主,将您的娘家姐妹给接过来了。”

  老太太愣着问:“啥?”

  袁璐顿了顿,又将刚才那番话给复述了一遍。

  老太太还有些没反应过来,呆了好一会儿,才问说:“你是说,你把我娘家那两个姊妹接到成国公府来了?”

  袁璐说:“是啊,可这路上还要走一段时间……”

  话还没说完,老太太已经“蹭”地站起身来,“谁让你这么做的!”

  袁璐也分不清她这是激动还是生气呢,便也跟着站起来说:“您要是不欢喜,我这就让人传信,再让她们回去?”

  老太太拄着拐杖子啊屋里绕了两个圈,最后才说:“算了算了,来都来了,不过咱们可得说清楚了,不是我要让她们过来的。是你胆大妄为,自作主张,我可从头到尾什么都不知道!”

  袁璐就“哎”了一声,“是呢,都是我私底下做的,跟您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老太太便对她摆摆手,“你也事儿忙,先回去吧。”

  看老太太也要消化一阵子,袁璐福了福身就告退了。这刚出了屋子走到院子里,丫鬟给打的帘子才落下,就听到屋里老太太招呼着孙嬷嬷说:“你快过来看看,你说我穿哪件衣裳好?我身上这个不行吧,深色的显老……哎,你说我是不是现在都老的不像样了?……”

  袁璐这才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这一天里,也总算有个让人舒心的事不是。

  汐姐儿生辰,府里便没怎么庆祝。只是给下人们发了一点赏钱,然后照着她的口味做了一桌子菜,全家人凑才一起吃了顿饭。

  汐姐儿倒也满足,袁璐却觉得亏了她什么,又开始扒拉自己的私房,想给她弄点什么东西出来。可这首饰和布料都送过了,再送也不知道送什么好了。况且汐姐儿年纪也小,许多东西都不见得用得上。倒是前几日邱绣那里送来了她给汐姐儿做的量身衣裳很不错,虽然料子不稀奇,但是上头的花纹都是邱绣自己一针一线绣上去的,那线好像也不是普通的银线,在眼光下一照还闪闪发亮的。那裙摆一层一层的,都是锁了荷叶边,走动的时候更显得人摇曳身姿。

  这衣服穿在小姑娘身上是娇俏可爱,若是换个人穿……那可就是明艳动人了。袁璐看着衣服就想到,果然这邱绣还是有几把刷子的,现在是高斐没对她上心,这但凡要给她机会钻点空子,估计这男人啊还真翻不出她的手心。

  后来也想不出什么了,袁璐就在自己的假装里找到了一个挺猎奇的东西,一个由拇指肚大小的浑圆的白珍珠穿成的帘子。有个成语叫“人老珠黄”,珍珠过不了几年就容易发黄,做成这样一副珠链耗费珍珠上百颗,却也不过能用个几年,当之无愧的一件奢侈品。

  她就让人把那副东西拾掇拾掇擦干净了,汐姐儿生辰那天就送了她。

  汐姐儿看到这东西,当然是嫌贵重不肯收。

  袁璐便说:“放我那里也是浪费,你拿去用着吧。”

  汐姐儿继续推辞道:“婶婶的礼实在贵重,这好东西就是给了我,我也不敢往外挂啊。”

  袁璐道:“女儿家教养些也是应该,大人用是露财显富的上不得台面,你们这小孩儿用着正好,人家见了也知道你在家里的地位,没人敢怠慢你去。再说了,长着赐不可辞,你再推辞我可生气。”

  汐姐儿也知道她婶婶眼里这也不算什么太贵重的东西,不是故意用财物拉拢她,而只是觉得东西看着漂亮会讨她欢喜,到底小女儿家对这些东西也是欢喜,便道着谢收下了。

  澈哥儿看她俩推来推去,就凑到她姐姐身边小声说:“姐姐若是真的不想要,回去了就送我吧,我拿着打弹弓。”又惹了全家人发笑。

  这一天过的欢笑不断,也总算是一扫前段时间的愁云惨雾。

  结果呢,这串稀罕的珠链,别说用几年,还不到一个月呢,汐姐儿挂在闺房里的珍珠帘子就被扣掉了一颗。那断了一根线以后,下面半边的就噼里啪啦掉了一地。

  始作俑者呆愣在原地,一时都吓傻了。

  汐姐儿都反应过来呢,这抠珍珠的不是别人,是她祖母的亲姐姐的孙女,若论辈分,汐姐儿还该喊一声表姐。

  这是老太太的姊妹到的第一日,她们也不止自己来了,还各带了家眷。老太太的姐姐姜氏带了一个孙女和一个未出阁的女儿。老太太的妹妹姚氏带了一个孙子和一个守寡回家的女儿。

  老太太头一天夜里觉都没睡着,第二天起了个大早,还破天荒地让丫鬟给她上了些粉,又换了件崭新的新衣裳,梳了个一丝不乱的发髻,插了一套碧绿通透的老翡翠头面。那看着就年轻了好几岁,跟变了个人似的。

  而等到下午,下人通传姜氏和姚氏到了大门外。

  老太太激动地一下子就站起来了,袁璐以为她是要出门亲自去迎接,便在一旁扶着她。可老太太走了没两步就停了脚步,又往回走。

  袁璐便问:“那我代您去迎一迎?”

  老太太说:“不,你也不许去。就让下人带她们进来!”

☆、第3章 月丨

  第一百一十章老太太接见姐妹。

  老太太说不许去迎,袁璐便没有出去,只让身边的花妈妈和吕妈妈去了。

  姜程氏和姚程氏两个年轻时脾气也是一等一的泼辣要强,后来虽然嫁到了一个地方,平时见面也多是攀比龃龉。可等年纪大了,就发现这离得近的好处了。当今等位前,兵荒马乱的那半年,她们俩都死了丈夫,操持家业之际还总算有个说话的人。

  姜程氏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只活了儿子和最小的女儿。可她家媳妇的肚子不争气,进门几年也就生了个孙女。孙女虽比不上孙子,却也是她的心尖尖。家里一说要上京城来找成国公府的那门亲戚,儿媳妇就撺掇女儿跟她祖母来。

  姜程氏本来只是想带着未出阁的十六岁的小女儿来想看一门好婚事的,后来被孙女吵得头疼,也到底是喜欢那孩子,就把她一起带过来了。

  姚程氏生的少,就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好在两个孩子都健康长大了。她本来还就想带着守寡回家的女儿来的,也没敢指望女儿能在京城寻到人家。但回去后说出去好歹是进过国公府做客的,这再嫁应也会顺利不少。

  不过临出发前,姚程氏也多了个心眼,提前去打听了下她那老姐姐准备带什么人去,这听说她还要带孙女去,姚程氏就也把自己大孙子也给带着了。反正不能吃亏就是。

  她们俩年纪也大了,也知道去京城要走上十天半个月,也都做好了吃点苦头的准备。像姜程氏的儿媳就给她准备了一些松饼,用布包着贴身放好,让她再路上饿了吃。

  可是她俩是怎么也没想到,这看着就比寻常人家用的大一些的马车,里头居然是金灿灿的。就是个普通的靠枕,好像都是用金线绣的。

  姜程氏和姚程氏还没上马车呢,就都对着里头的东西偷偷咽了咽口水。

  派去接他们的是高斐的人,身上有功夫,赶车也都稳当的很。这些人也会看形势,出门前他们的主子对这两位姨母都表现的淡淡的,又是几十年都没有来往的,便也没把她们当正经主子。

  也就没说什么天黑就找驿站歇歇,而是快把加鞭、日夜兼程地往回赶,姜程氏和姚程氏也都是庄稼地里养大的,一直到这几年家里才稍稍富余些不用做活了,因此也都是能吃苦的人,靠着三四层的软垫子,尽管马车颠簸,她们却也是能睡得着的。

  两个孩子也都还好,正是好奇心强的年纪,沿途掀着马车帘子跟看不够似的。等看累了,笑累了,眼睛一闭,沾了枕头就着。

  就是可怜了两个娇滴滴的姑娘家,这些天一个好觉都没睡好,清减了几分不说,连脸色都苍白起来了。

  等到了国公府门口,赶车的去染病个门房通报了。

  两位老人就坐在马车里就手无措起来了。她们跟现在的成国公府老太君的梁子,那可不是嘴上说说的。

  老太太早年有过两个女儿,但都没活下来。第一个女儿没的时候才六岁,那时候百日咳一直不见好,晚上还会发低热,但是第二天白天又会降下去,反反复复地吃了好多药也无济于事。

  她手上虽然有老国公寄回来的钱,可那都是成锭的,她一个女人家不敢冒然用这样大的银子,怕给家里招来祸事。而且她们乡下地方的郎中也没有几分真本事,孩子的咳嗽就是一直他在看,却也不见好。

  她就把孩子托付给孙嬷嬷照看,她孤身一人出去了,想着去镇上找好一些的大夫,她自己先去打听了一圈,人家给指了地方。说是他们这里镇上的大夫也不见得多好,好大夫在隔壁那个某某镇呢。不过那位大夫性子古怪,你一个外地人去请,人家恐怕不愿意,现在这世道,多得是人诓了大夫去不给钱的,所以还要有本镇的人给做个担保。

  老太太一听,可不就是她姐姐和妹妹嫁过去的地方么,于是又往那里去。

  老太太走了一天的路,到了姜程氏家门口敲门。

  正好那天姚程氏也在,她们正坐在一处讲话。等开门一看,就看到了蓬头垢面的老太太,老太太还没开口,姚程氏就冷嘲热讽地说:“哟,这可不是咱们家里心气最高的那位吗?放了说好的亲事不要,硬要嫁给个臭当兵的。还以为有命做官太太呢,现在怎么就成了叫化婆了?”

  老太太脾气也差,当场就差点想动手,但想到家里病怏怏的女儿,她给忍住了,没去管那姚程氏,而是去求姜程氏让她帮自己去请大夫,诊金等代付上门了她自己给。

  姜程氏说:“担保我能帮你做,但是这位大夫出诊就要先交二两银子的押金。”

  老太太出来当然也不可能带那么多的钱,就说让姜程氏让她先给了,她回头一定还。

  姜程氏就犹豫上了,最后耐不住老太太苦苦相求,才勉强答应,只是当日天色已晚,也请不动人家这个时辰出诊。两人就说好第二天一早,姜程氏去给请大夫。

  老太太这才安心回了家。却不知道她这一走,姚程氏就说:“你看她穿的那样寒酸,难不成还出得起诊金。那位大夫你也是知道的,开的药那可都不便宜,看一次病没个三五两的下不去。你就不怕她出不起那么多的银子,便吞了你的押金。到那个时候,难不成你还能为了那二两银子天天往乡下赶?”

  姜程氏想想也对,就说:“那且再等等,等她过几日再来问,咱们便说这几日是大夫没有时间,不出诊。那时候她再来身上总该带银子了吧,我再跟她去给她作担保。”

  姐妹俩一合计,就想好了对策。

  老太太回到家里已经月至种田,路上伸手不见五指的,她在田埂上就摔了两个跟头,但是想到明天大夫就来了,她心情好啊。因此栽了跟头回到家,那脸上也是带着笑。

  可这等啊等啊,第二天大夫没来,第三天大夫没来,第四天晚上那孩子发起了高热都开始说起胡话了,老太太一看要坏,先抱她到了常看的那家大夫家,那大夫说不会看,你给抱到镇上去吧。

  镇上的大夫敲了两家的门,也都说看不好,你抱到隔壁镇上那谁谁那里试试。

  当然这说的还是老太太白天求姜程氏去做担保的那位名医。

  等到了隔壁镇,天都泛鱼肚白了。名医看过后说这小儿发热初看是小病,久病却能要人命,现在全都发出来了,只能勉强试试……结果孩子挣扎了一天一夜,还是没撑过去,在老太太的怀里没了。

  老太太那叫一个恨啊,恨自己蠢,当时来这里没直接把孩子带过来,却相信那姜程氏,等到第二天大夫没来还没死心,又蠢得多等了两天……她是抱着孩子哭的眼睛都干了,从那以后再也没跟那两个姐妹来往。

  丫鬟撩了帘子以后,姜程氏和姚程氏就下了马车。

  两人下了车就不由自主地往门口看了看,见没有主人家出来,只站了两个中年衣着光鲜的妈妈。再一瞧成国公府巍峨的大门,门口站成两排垂手而立的下人,那腿肚子就是止不住地发抖。

  两位妈妈上前给她们行礼,她们两人就木愣愣地受了,也没说客套一句。

  花妈妈道:“两位老夫人一路风尘仆仆,想来都是累了。老太君和夫人都备好了茶,特派老奴来迎您几位的。”

  这两位老太太都被吓住了,就更别说带来的女儿和孙子孙女了,一个个都缩在了她们后头。

  花妈妈说完话,见她们都没动,就又笑着说:“两位老夫人可还走得动?用不用老奴准备软轿?”

  姜程氏就赶紧说:“走得动,走得动。”然后一拉身旁还在左顾右盼的姚程氏,将她拉回了神,两人这才想携着进去了。

  这一路的繁华自不必提,她们都快觉得眼睛不够用了。

  姜程氏和姚程氏因为年纪大了,便觉得不能像小辈那么,便也没怎么多看,仍然是目不斜视地往前走,却不知道她们那僵直着背板,一脸肃穆往前走的模样,才是最反常。

  等走到了老太太的院子,跟在她们身旁的丫鬟就自觉地止了步。

  刚还在跟她们说话的花妈妈也收起了脸上的笑,放轻了脚步。

  姜程氏和姚程氏相握着的双手一抖,不约而同地紧张了起来。

☆、第3章 月丨

  第一百一十一章

  她们刚到院门口,秋心已经迎上来给她们行礼,“二位老夫人可算来了,我们老太君正在里面等着呢。”

  姜程氏和姚程氏干笑两声,就跟着她往里走。

  老太太听到外头的响动,就理了理衣襟,问袁璐说:“我这样穿可好?”

  其实她从上午等到下午,这句话问来问去问了不下十遍,袁璐便还是点头道:“好,很庄重却也不过过于隆重,很适合您呢。”

  老太太就安下心来,按捺住勾着头往门边张望的冲动,让丫鬟上了茶。

  姜程氏走在前头,进门的时候连该迈哪条腿都不知道了。这姿势是要多僵硬,就有多僵硬。

  老太太见了她,其实已经认不出她了。她这位姐姐其实比她大不了两岁,长得还比她水灵些,但现在老太太见到的就是一个满头银发、满脸沟壑的老妪,身上穿的衣服虽然也是崭新的,但也就是最普通的细布衣裳。

  老太太有些不敢认,然后往她身后瞧,就看到了同样苍老的姚程氏。那可是小她三岁的妹妹啊,现在瞧着比她可老好些了!

  她恨着的那两个人,在她当官太太的这些年,已经被生活磨砺的不成样子。那一瞬间,真的是什么恨意都消散了。

  老太太神色激动,嘴唇翕动却说不出话,袁璐已经先站了起来给她们福了福身,“两位老夫人路上辛苦,我们老太太也是惦记,快坐下喝口茶,歇一歇。”

  说着便让人给她们看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页  当前第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10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继母养儿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