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木兰无长兄_分节阅读_第587节
小说作者:祈祷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15-07-31 15:36:54

  库莫提来时,游雅正和自己的族侄下棋,他见了游雅之后就直接表明来意,恨不得直接帮游雅卷一卷铺盖卷才好。

  “黄头公,实在是无法再呆了。从陛下下旨之后,我的府中每天都有人来叩门,您看晚辈这眼下的黑影……”

  库莫提指了指自己的黑眼圈。

  “陛下也担心久了要再生事端,已经允了我今日出京。反正鹰扬军和虎贲军都在京外大营里驻扎,我二人干脆现在就领军出发吧!”

  游雅的小名叫黄头,大了以后,和他亲近的人都称呼他为“黄头公”。

  库莫提能直呼“黄头公”,是因为游雅的祖父就是少时评价他“没有悟性”的那位汉学太傅,他小时候就和游雅有过接触。

  游雅看着库莫提满脸疲惫的样子,不由得呐呐道:“什么?竟有人去找你关说吗?怎么我府上还清净的很……”

  他似是才领悟过来,立刻拍案而起。

  “不对!为什么我府上这么清净!”

  难不成他们都认为他这个副使做不得主?

  “黄头公素来刚正,我却是个以宽厚待人的……”库莫提见这位黄头公气的要掀桌子了,赶忙安抚。

  “他们自然知道找您没用……”

  这话一说,游雅心情才平复了一点,可面上依旧有难色:“总要让我和夫人嘱咐几句,还有我家中的儿女要交代学业……我要出门,衣衫鞋帽还要收拾……”

  他一项一项的说来,直说的库莫提大感头疼,就连他身边的少年都忍不住开口打岔:“叔父,如今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便是有多少东西,府中这么多人,准备起来也快。您去和婶婶、僧奴他们告别,我去前院替您准备车马,您再吩咐几个管事娘子和管家,把您的行李捡出来就是了!”

  这少年说话条理分明,又能分的清主次,库莫提顿时对他生出了好感。

  “此子甚是聪慧,他称呼您叔父,难不成是广平游太守的……”

  “非也非也,此乃我族中一位远亲之后,按照辈分,我正是他的叔辈。他今年才十三岁,却父母双亡,在族中艰难度日,我去年回乡祭祖,看他确实有才,便把他带了出来。我准备明年推荐他去做个中书学生,学些东西。”

  “他还在为母守孝,所以不能出去见客,也不能进我的家学读书。他天性聪颖,我怕荒废了他学业,便把他带在身边,先充当了这个先生。”

  游雅让这个身穿粗麻白衣的少年对库莫提行礼。

  “游可,见过颍川王。”

  “游可见过颍川王,王爷安好。”

  麻衣少年在游雅的引见下对库莫提行礼。

  “能由黄头公亲自教导,比什么先生都要好了。”

  按照辈分,游雅的祖父是库莫提的老师,他和这少年是同辈,所以便回了个平辈的礼仪,两人就算是正是认识了。

  “来的匆忙,没带见面礼。这样吧,你明年做中书学生的荐书,便由本王来写。”库莫提笑了笑,“就拿这个充当见面礼了,可好?”

  “大好!大好!再好不过了!”

  游雅替族侄谢了库莫提,见库莫提不停地看向门外,便意会了他的意思,匆匆忙忙跑去后院和老婆孩子告别。

  游可和库莫提身份相差太多,一个是家道中落、落魄到要靠远房族叔救济的少年,一个是年少得志,独领一军的宗室王爷,自然没有什么好聊的话题。加之库莫提确实着急,开口一催游可,后者也就顺势出了前厅,去找伺候车马的下人了。

  正如游可所说,时间虽然急,但游雅家中奴仆成群,不过几刻钟的时间东西就全整理好了。游夫人不放心游雅独自在外,还派了两个长随四个侍卫护送他,被他推辞了,最后好说歹说,也只带了两个长随。

  跟着大魏的鹰扬军和虎贲军去夏地,若是连两军都护不住他,就算再带四十个侍卫又有什么用?

  游雅辞别了家中妻子和儿女,正跨马想要出发,却见游可有些羡慕的看着他的几个孩子围着他的坐骑乱窜,心中不由得一软。

  游可和他说起来是亲戚,事实上之前从未见过面,他将他带上京,安置在府中,按照辈分,人人都称呼他为“七郎”,可心里依然还是不怎么看重他的。

  莫说府里的下人,就算他的夫人,也无法真的做到一碗水端平,待他也就是一般的客人罢了。

  他在平城时还好,至少还能时时照拂到他,等他走了,后院是婶母,游可自然是不能经常去拜见的,而他的儿女还小都还没挪出院子,游可想要经常见也不方便,他又不能出门见客,只能闭门读书,这么一想,这孩子这段时间在这府中,还不知道要有多么无措。

  游雅自己也养过孩子,分外见不得同族的孩子受苦,见游可一身麻衣身子单薄的站在门口送他,心中那根弦还是被触动了,突然勒住马缰绳侧身问库莫提:

  “将军不介意我再带一个人吧?”

  “咦?自是无妨。”

  “我要带的人,身上带孝。不过军中出行,带孝却无所谓了。”军队是不避讳守孝之人的,否则真打起仗来,难道将军家里死了人就去奔丧,打仗的事不管了吗?

  游雅对檐下的少年招了招手。

  “游可,你过来。夫人,去找人把游可的马和常备的衣衫送来。”

  “啊?郎君你说什……”游夫人张嘴刚要问,却见库莫提似有不耐地将眼光扫了过来,顿时住嘴依言而行。

  没过一会儿,几个奴仆捧着一个小小的包袱和一匹花马出来,那花马浑身杂色斑点,站在游雅和库莫提的名驹身边犹如走错了地方,连它自己都不安的刨着蹄子。

  游可得知自己居然也能跟着去长安,也顾不得有没有什么失礼,和婶母与弟弟妹妹们道过别就跨上了马,神情极为兴奋。

  一行人快马加鞭,在正午之前就出了城。

  等到午时一过,早已得到命令的大军立刻开拔,沿路又有州府补给,只带了十天的粮草就轻车简从的向着长安而去。

  

  长安。

  “什么?陛下派了库莫提来?”拓跋素皱着眉头看完了驿站飞马送来的急报,“王斤的嫡母是库莫提的亲姑姑,派他来不是就为了饶他一命吗?可恶!这样的人有什么徇私的!”

  拓跋素将急报往案几上一扔,满脸怒色。

  “颍川王向来秉公职守,也许常山王多虑了。”贺穆兰却不认为以库莫提的性格,会为了这么个人物徇私枉法。

  更何况拓跋焘会放心派他来,肯定是有他的原因。与其说贺穆兰是信任库莫提的人品,不如说是她信任拓跋焘的决断。

  哪怕库莫提来了真把王斤放了,那也是拓跋焘的决定,绝不会是库莫提迫于私情。

  “你倒是做坐的住!这位可是每天在牢中对你破口大骂,若真让他出去了,你今后就竖了一群敌人。”

  拓跋素有意向她说明事情的严重。

  “王斤如今已经是国公了,再有大房的爵位,若他不死,迟早又能爬上来!”

  “那又如何呢?”

  贺穆兰笑着谢过拓跋素的好意:“我是武将,我的职责便是替陛下开疆拓土,镇守一方,虽说王斤想要谋害我的性命,但我毕竟不是审理此案的官员,就算他真的被释放了,我会接受。”

  她看着怔愣的拓跋素,接着说道:“更何况,也许结果并没有这么糟糕。”

  “希望如此吧。”

  拓跋素对此不抱信心。

  “对了,花将军,听说你还没有婚配,可是如此?”

  “咦?”

  “我姨娘家有个表妹……”

  哦,不……

  救命,又来了!

  ☆、第327章 赫连定VS拓跋提

  事情过去之后不过几日,从平城出发的库莫提一行人就到了。

  倒不是这个时代的骑兵速度有多快,而是疆土太小的缘故。

  当年贺穆兰回忆花木兰的记忆,从拓跋焘出征到破灭柔然只用了两个月不到,在她印象中似乎是连行军都不够的时间,可真的到她用脚丈量土地以后,才知道自己如何想的太多。

  平城在山西大同,柔然就在内蒙古,说是跨了国界线,其实隔后世就几个小时,放在这个一人三马的骑兵时代,也就是几天的功夫,算上大军补给,两个月把整个柔然踏破了,都算是慢的。

  到后来魏国破灭夏国也是如此,平城在山西,夏国在陕西……好嘛,又是跨一脚就出去的地儿,就算迂回着走也就不远。

  怪就怪一个北方小鸡脖子到鸡心居然划出了十六国来,弄的每个胡人建立的国家都小的可怜。能存活到这个时候的国家,纵然国土面积经过吞并已经很大了,但跟后世一统之后庞大的疆土比起来,还差的远呢。

  也难怪贺穆兰印象中“北伐”他喵的要经过几年的准备行军几个月最终才可以打起来,一打又是几年……

  地大、人多、城多嘛!

  隔北方这些屡经战乱的地方,除了国都什么城市都是小矮城,城池外面更是地广人稀一马平川,骑兵跑起来就像是飞似的,举全国之兵有时候都凑不齐五万,其中三万还是后勤辎重人员……

  这么一想,北魏如今常备军十万左右(不包括后勤),而且拓跋焘还在筹建虎贲军、高车军等其他部队,就以军队的人数和战马的数量来说,已经是让天下震惊,四方骇然。

  能养活这么多军队,就更是让人惊悚了。

  库莫提和赫连定是前后脚到的长安,长安百姓和官员已经有些不耐烦一次次的迎接,索性快马出去安排,把迎接库莫提和赫连定入城定在了同一天。

  原本赫连定只不过躲到了长安隔壁的杏城,理应来的很快,可赫连定一知道要回长安,说什么也不肯一副落魄战败的样子回去,愣是在秦州费了一番波折,备齐了皇帝该有的仪仗,这才跟着赫连止水和前来迎接的羽林军等人往长安回返。

  这么一来,就耽搁了不少时候。

  赫连定的行为虽然让人觉得古怪,但就从政治层面上来说,他做的却不是无用功。

  他如今还没有归附魏国,是以“夏国”和“西秦”两国国君的身份前往平城的,虽然三千骑兵死了绝大部分,可剩下来的依然是百战之后的精兵强将,就算是为了国体,也不能让他们果体出现在人前。

  二来他曾是“平原公”,镇守平原地区,长安便是他的大本营。

  他当年弃城而走,说过自己一定会再回来——这个再回来自然是风风光光光明正大。

  可如今他被羌人埋伏杀的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原本从西秦王室国库搜刮来准备献给拓跋焘做礼物的奇珍异宝,也被羌王的人马抢了去,真是里子和面子一点都不剩,再回去就完全没有“衣锦还乡”的意思了。

  鉴于以上的这些(让贺穆兰无语的)理由,赫连定和颍川王拓跋提进入长安境内的时候,倒像是来拼脸的。

  “平原公安好!平原公威武!”

  得知赫连定前来长安的百姓和昔日部下闻讯而来,一个个在长安之外跪地迎接。有些匈奴族的老人更是激动的不能自已,跪下身来亲吻赫连定的战马踩过的土地。

  在他的身前,是两百个骑着白色战马的亲卫队伍,打着“赫连”的旗号,每个人都身着明晃晃的的银色铠甲,白马银盔,潇洒健朗,端的是一番国君风范!

  赫连定见长安的故交百姓前来迎接,还有老者捧着长安城外渭水里的清水给他饮用,忍不住两眼含泪,翻身下马就要接过那老者的好意。

  “父亲,如今您不同往日,不可随意饮用别人递过来的东西,还是儿子为您喝了这水吧。”

  赫连止水担心有人趁机下毒,忍不住上前一步,准备去接那老者手中的大碗。

  “这种事,怎么能让别人代替?”赫连定揉了揉儿子的头,伸手把他推到一边。“若是我死在迎接我的人之手,那天底下的人都不会笑话我愚蠢,而是唾弃那个幕后主使之人,更何况,我认识这老者……”

  他眯了眯眼,肯定地说道:“夏国大乱时,我攻回长安,是你带着族人和家中壮丁骗过城门官,替我开了北门,是不是?”

  那老者见赫连定还记得他,忍不住泪流满面,连连点头:“是,是,正是我!想不到殿下还记得我!”

  这时代信息闭塞,他们只知道平原公去西秦做了一件大事,却不知道赫连定把人家西秦皇族全部砍了,连国土都占了下来,如今是要去平城接受赐封,正式归附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26页  当前第5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87/8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木兰无长兄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