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古代开产科_分节阅读_第197节
小说作者:苏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611 KB   上传时间:2015-08-10 13:24:32

其实柳氏面对的这个问题,和大多数大户人家瞧不起庶女,不想娶那些没养在正室跟前的庶女进门是一个道理。就怕那些庶女是姨娘教养的,身上有那么些不着调的习惯。若是正经教养的姑娘,如何会去惦记着自己的姐夫呢?

柳氏这会子是肠子都悔青了,当初家书是柳老爷写的,人也是自己接过来的,如今弄成了这样,当真是不好收场。

“大少爷的意思呢?他有没有纳妾之心?”刘七巧压低了嗓音问了柳氏一句,其实她对这个时代的男人都是不看好的,媳妇说纳妾还能自己拒绝的人,只怕也是凤毛菱角了。

“他那天也是喝醉了酒,无意冒犯了,可这事情毕竟是发生了,我怎么能当作不知呢?”柳氏金锁着眉宇道。

刘七巧听完柳氏的话,心里头倒是有些了想法,只怕这无意冒犯的背后,到底夹杂着那些阴私,柳氏是不知道的。

“既然如此,你大可不必担心,找一门亲事把你妹妹嫁了吧,就当没发生这件事情。”

“就当没发生?真的可以这样吗?”柳氏有些疑惑的看着刘七巧。

“自然是可以的。”刘七巧一边说,一边端起了茶盏用了一口茶道:“这事情说起来也是她们理亏,既然你说陈夫人还不知道,那你就将错就错,找个人家把你妹妹嫁了。若是她们自己要不顾脸面闹起来,那也就是说她心里头就存了这心思,她既然存了这样的心思,陈夫人难道就不会小瞧了她吗?到时候就算她达到了目的,难道还指望陈夫人高看她一眼?说白了,这种送上门要当人小妾的人,有谁能看得起呢?”刘七巧低头略略想了一会儿,只继续道:“她们如今不肯开这个口,大约就是等着你自己提起来,你索性装傻,等她们等不及了,自己把这事情抖出去,难道还有好果子吃吗?”

柳氏只低着略略想了一会,拧眉细思,终于笑着开口道:“七巧,你真是一个智多星,我原本愁得要死的事情,怎么被你这么一说,竟是如此的轻巧。”柳氏想想也是,但凡正常人,谁不希望能出去找个正头夫妻做的,谁还能上赶着愿意做别人家的小妾,且对方还是自己的姐夫。所以出了这样的事情,少不得是要守口如瓶的。她们两人,无非就是看上了柳氏憨实,想着这事情一旦穿了出去,会坏了自家妹妹的名声,所以将错就错,也就收了这个姨娘。但是只要柳氏一味装傻充愣,把知情的丫鬟们撵得撵,卖得卖,那这事情若是还透露出去,必定就不是柳氏的问题了。到时候就算事情传了出去,柳氏只管撇的干干净净的,还能博得一个怜爱妹子的美名。只要一切的舆论都站在柳氏这一边,那么就算小柳氏能进门,不过就是一个摆设而已。

而这样不安分一心想勾引自己姐夫的男人,陈夫人会让她进门的可能性,只怕也微乎其微。

柳氏隐隐觉得自己有些激动,她还从来没做过这种装傻充愣的事情呢。如今听刘七巧这么一说,顿时觉得紧张了起来道:“那我回去应该怎么办?”

“最快的办法,是找几家公子哥,让他们家里人假装去你家提亲,最好条件相陪,让她们着急一下,你再面上撺掇几下,最好让陈夫人出面保媒,让她熬不过去。若是她们最后没走出自己把事情抖出来这一步,你就干脆把人给嫁了,也就清静了。若是她们最后熬不住,还是把事情给说了出来,你大不了做做戏,在陈夫人面前哭诉一番,然后让陈夫人看在你的面上,就纳了你妹妹。”刘七巧看人还是比较准的,虽然方才听柳氏的话中,陈夫人似乎是喜欢她妹妹的,可是自己求来的和对方削尖了脑袋凑上来的,那是两个概念。

做姑娘的时候这样不老实,做了姨娘那还得了,岂不是三天两头要做那上房揭瓦的事情?所以刘七巧心里头其实已经料定了,若真的东窗事发,陈夫人断然是不会让小柳氏进门的。

柳氏听了刘七巧的计谋,只觉得心里吃了定心丸一样,略略松了一口气。只轻轻抚了抚胸口道:“这几日为了这事情,我饭都吃不下去,整个人都觉得犯恶,身上都难受了起来。”

刘七巧如今有了身子,自然是更警觉了起来,只开口问道:“你这个月的癸水来过了没有?”

柳氏被刘七巧这么一问,才低下头略略思索了半日,只开口道:“我差点儿忘了,我这个月的癸水还没有来,难道……”柳氏自从上次生产,已经过了一年半的时间。但是因为上次元气大伤,所以她这么长时间一来,一直以养生为主,如今身子骨比以前倒是好了很多。她见刘七巧这样看着自己,也略略蹙眉道:“难不成我又有了?”

刘七巧倒是很高兴,只笑道:“天助你也,你这会子做什么,只怕陈夫人都要帮着你了。”

柳氏心里头还是有些后怕的,只拧眉道:“我……”

“怕什么,都说了一回生二回熟,生二胎只要好好养着,就跟母鸡下蛋没区别。”刘七巧这样劝慰她。

柳氏这会儿心里虽然后怕,毕竟还是很开心的,只急忙道:“那这事情倒是要早一些料理了才好,不然有事情吊着,我如何安心养胎。”

正巧今儿来参加满月宴的人多,所以晚膳的时候,刘七巧已经帮柳氏接头了几家有儿子的人家,又商贾之家的,也有官宦之家的。大户人家的嫡子是看不上外官家的姑娘的,不过像小柳氏这样的条件,嫁一个庶子也是绰绰有余的。

刘七巧能说会道,三下五除二就把事情说的*不离十一样。再加上柳氏在大家眼中,也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众人就想着,柳氏的妹妹,自然也是不错的。

刘七巧送柳氏出门的时候,还跟她道:“好人家尽管选,千万别因为她给你添堵了,你就不尽心给她选人家,要知道只有她嫁了,离开了陈家,你才算是高枕无忧了。”

柳氏只连连点头道:“你说的我懂,便是有好的,也只当是便宜了她罢了。”

一晃又过了几日,赵氏终究是忙坏了,荣哥儿满月宴之后,就染了风寒,病了一场。杜二太太忽然觉得自己成了家里顶梁柱一样的人物,以饱满的精神和奋发的斗志,重新接管了家务事儿。

不过收尾的工作就比以前张罗要轻松的多了,再加上杜二太太觉得自己不过是中途复辟,过不了几日等赵氏好了,还不得把事情交代出去,所以管起事情来,比以前倒是松散了很多,不过就是睁一眼闭一眼而已。下人们反而觉得杜二太太比起以前好相与了不少。

这人正好赵夫人来瞧赵氏,两个人便在自己房里聊了起来。上回荣哥儿满月,赵夫人也是来的,不过那天人多,母女俩便没有什么说话的时间,今儿正巧有空,赵夫人在房里头坐了下来。

茯苓便端了茶进来伺候,见她们要讲讲贴己话,就去了西厢房那边带哥儿姐儿。

赵夫人上下打量了茯苓一遍,只点了点头,但还是略带不解的问道:“模样倒果真比银红、翠香强一些,可也没你说的那么好,看着倒是很安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打听清楚了没有?可别引狼入室了。”

赵氏躺在床上,身后靠着宝蓝色镶金边大引枕,一边擤着鼻子一边道:“娘你放心,我进门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这院子里的丫鬟我都观察的一清二楚的,这姑娘心里头不是没人。”

“有人?有人你还敢往自己房里放?你就不怕她对你有异心?”赵夫人有些不太理解。

“有人才放心呢,她心里有人,又不是我们家二爷,我才最放心不过。她既用心服侍二爷,又不会对二爷有什么花花肠子,这样的人才用得呢!”赵氏一边说,一边探起身子往窗外瞧了一眼道:“不像有些人,你给了她几分脸面,她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一心想巴着二爷,二爷也不过就是个好色性子,茯苓正好有这个品貌,绊住二爷的脚,还是绰绰有余的。”

“丫头片子,你几十会的这些鬼机灵想法,倒还真有几分道理,我原还担心你,如今瞧着是我杞人忧天了。”

赵氏只略略大了一个哈欠,开口道:“娘你放心,杜家虽然是大户人家,其实家里头简单的很,并没有多少阴私,我冷眼瞧着,大房那边是一点儿事也闹不出来的,总共就那么几个人,也就我们二房事情多一些,只可惜……”

赵夫人听赵氏这么说,心里便有些疑惑,只开口问道:“可惜什么?”

“可惜宝善堂的招牌是只传给大房的,到时候我和相公,少不得也要另立门户,当初若是去我们家提亲的是大房的人,那就好了。”赵氏脸上神色淡淡,看不出什么来,只眉宇略略蹙了一下。

赵夫人也跟着叹气道:“当时那媒婆说你大伯子从小是个病秧子,能不能活过二十还不知道呢,我如何舍得你嫁过来守寡?这才给你定了二房的,可如今我瞧着你大伯的身子,倒是好的差不多了,如今大太太又生了一个小的,横竖你和蘅哥儿是没这福气了。”

没过几日,陈家少奶奶那边果然传来了好消息,诚国公府二房的太太,去陈家把柳家二姑娘求给了自家儿子。原来她儿媳妇前两年死了,留下一个闺女,再加上她们虽然是国公府第,但毕竟是二房,将来跟爵位也没什么关系,故而这找续弦一是,倒是没那么容易。正经人家的嫡女是不愿意嫁过来的,没什么前途。普通人家的庶女,她们又看不上眼,所以就耽误了下来。

可这谁知这诚国公府的二太太和柳家是四川的老乡,所以听闻柳老爷把二姑娘嫁到进城来,倒是惦记上了。

听柳氏来传话的丫鬟说,原先柳二姑娘是不肯的,后来柳太太一味的劝诫,总算是劝成了,这才应了诚国公府的婚事。柳二姑娘今年十六,原本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诚国公府的六爷又死了媳妇,年纪比她大了不少,故而两家一拍即合,婚事就定在了今年的五月份。

刘七巧靠在软榻上一边听柳氏的丫鬟回话,一边慢悠悠的喝了一口茶道:“我原本就让她放一万个心的,如今好了,这瘟神也送走了。”

那丫头便笑着道:“我奶奶如今自然是放心的,只是为了这样的一个人,还找了这样的一门的好亲事,倒是便宜了她了。”那丫鬟眉梢虽然带着几分鄙夷之色,可眼眸中却有着几分艳羡的。

刘七巧依稀也是知道一些这诚国公府的,听着就不像是个简单的地方,柳家二姑娘如今去,也算不得什么好去处。

“你回去告诉你家奶奶,大户人家阴私多,像这样几世同堂的国公府第,里头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呢,别看着眼前体面,以后分了家,没有爵位的一房,只怕连个普通官宦人家也比不上呢!”

那丫鬟听了这话,果然眉宇中透出了一丝窃喜,只连忙点头应是。其实刘七巧是惯不喜欢这些勾心斗角的,偏偏这柳氏也真是运气了,每回被人阴都能遇上刘七巧,又恰巧刘七巧能帮她出谋划策。

刘七巧才送走了柳氏的丫鬟,就听见外头小丫鬟开口道:“大少爷回来了!”

杜若最近差事繁忙,鲜少有这么早回来的,刘七巧便也起身迎了出去,果真见杜若已经从垂花门外走了进来,脸色却是铁青的。

“怎么了?”刘七巧急忙迎上去问道。

杜若见刘七巧迎了出来,神情稍稍收敛了一些,只叹了一口气道:“敏妃娘娘的孩子没了。”

四皇子因麻疹夭折之后,敏妃一直痛不欲生,后来好容易怀上了孩子,才算稍稍缓解了一下她的思子之情,如今要是这孩子也保不住了,只怕敏妃娘娘的命未必也能保得住。

“怎会这样?”刘七巧闻言,也不由脸色一变,她原本作为一个产科医生,觉得流产也不过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以前对面的妇科里头,每天来做无痛人流的人挤得站都站不下,习惯了现代人的不珍惜生命,流产对于刘七巧来说,算不得什么大事。

可如今她自己也有了孩子,越发知道有孩子的艰难,也越发知道坏孩子的痛苦。况且敏妃如今已经五个多月了,孩子都已经长成了,这个时候流产,岂不是很奇怪。

且怪就怪在,还不是流传,而是胎死腹中……能发生胎死腹中这样的事情,必定是胎儿在母体里头,发生了什么意外。刘七巧拧眉想了想,无非就是脐带绕颈,窒息而亡。但是像敏妃这样的人,怀了孩子只怕是走路都不敢多走的,要让孩子在肚子里头脐带绕颈几圈,那这孩子也未免太顽皮了一点?

刘七巧还是觉得这事情来的怪异,若说是早产,流产也都正常了,偏偏这胎死腹中,透着让人摸不透的诡异。

“二叔已经回禀了皇上,明儿一早给娘娘打下死胎,不然的话,娘娘的身子也会吃不消的,可惜娘娘这会儿虽然伤心,却一味的说孩子还是好的,说孩子还曾踢过她,不肯让二叔打下孩子。”

当初在林家庄,刘七巧就是瞧了那村妇脸色不好,才猜出来她的孩子只怕不好了。可想敏妃这样的人,必定是三天两头的请平安脉的,如今孩子说没就没了,让她如何能承受的了呢。

刘七巧想了想,还是觉得事情太过诡异,只开口道:“不如明儿一早,我同你一起进宫,劝劝敏妃娘娘。”

一家人应为敏妃娘娘的事情,情绪都不高涨,杜若和刘七巧匆匆用力一些晚膳,便一起回了百草院。刘七巧白天睡的多了,晚上到不觉得有多困倦。杜若在一旁翻看医案,想找一找以前是不是有敏妃这样的案例。刘七巧则坐在软榻上,敏思苦想。

前世刘七巧是剖腹外科医生,所以对于胎死腹中的引产产妇接触的不多,自然对一般胎死腹中的具体原因并没有仔细的研究。不过她倒是她们医院有一位同事的亲戚,曾经怀孕八个月之后,也胎死腹中了。当时刘七巧问过原因,说是因为当时男方家为了结婚,就新装修了房子,谁知道房子装修好没多久,女方就怀孕了,大家都没注意,一切也都正常,谁知道到了八个月之后,孩子忽然就胎死腹中了。

后来刘七巧查阅了一下医书,虽然上面没有明确说明,但是房屋装修中产生的甲醛会导致孕妇流产,似乎已经成了大家都公认的事情了。可是,如今是在古代,哪里会有甲醛呢?就算是宫里头粉刷的金碧辉煌的,那用的也都是天然材料。在这样一个环保的环境中怀孕,怎么还会有胎死腹中的危险呢?难不成真的是敏妃的身体不好?亦或是孩子太调皮,把自己给绕死了?

刘七巧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抵不住困倦,在软榻上睡着了。杜若查了一晚上的医术,也没有弄出一个所以然来,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就瞧见刘七巧已经在软榻上睡的实沉了。他们两人平素又不爱有人在在一旁服侍,这会儿愣是一个给刘七巧盖毯子的人都没有。杜若顿时自责了起来,也没惊动刘七巧,抱着她回房睡觉去了。

第二日一早,杜若和杜二老爷在杜老太太那边用早膳,刘七巧也难得起了一回早,去了杜太太那边用膳。昨晚杜太太听说了敏妃的事情,心里也是沉重的,她虽然舍不得刘七巧进宫,可想起别人痛失爱子,还是放了刘七巧进宫。

两人用过了早膳,一起上了马车,杜二老爷也进来和杜若他们两个挤在一辆马车上。按照道理这是不合规矩的,课杜二老爷昨晚想了一宿,也没想出敏妃流产的原因。他知道刘七巧向来思维活跃,且又宿慧,便想问问刘七巧的看法。

“七巧,按照你的看法,你觉得敏妃娘娘胎死腹中的原因是什么?”杜二老爷开门见山的问道。

刘七巧只摇摇头道:“我也没想出来,昨儿才想了一会儿,就睡着了,但是这世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病,我总觉得敏妃娘娘这事情不简单。二叔,你有没有仔细问过敏妃娘娘的日常起居饮食?”

“自然是问过了,敏妃宫里的姑姑是她从家里头带出来了,和等的细心,自敏妃怀孕,她就把每日敏妃的饮食起居都记录在案,每一天都有记录可查,就连喝了几杯水,出了几次恭都记的清清楚楚,更别说那些进嘴的东西,那都是她检查过之后,才送到敏妃跟前的。我昨日将那本子细细看了,并无一点差错。”杜二老爷越说,眉头就拧得越重,只叹息道:“自从四皇子死后,皇上深觉愧对敏妃,对她也是很关心的,如今连她的孩子如何没了,我这太医院的原判都查不出来,真是愧对圣上啊。”

刘七巧听杜二老爷说完,心里又暗暗又了计较,她昨晚就想过,后宫里头饮食起居自然是非常严格的,宫斗剧她也看过不少,妃子也不是傻子,并不是什么东西都会往嘴里送的。关键是,那些吃下去的东西,顶多也是让大人流产,而如何在不知不觉中让胎儿胎死腹中,这倒是一门技术活。刘七巧如今能总结出来的结果,无非就是二个:第一:敏妃的胎儿有溶血症、活着脐带绕颈,所以引起了死胎;第二:有外界人为因素导致胎儿胎死腹中。但不管是哪一种愿意,按照现在的科学条件,除了脐带绕颈这一项可凭借引产时候胎儿的情况来判断下来,其他几种原因,都很难查证。

“二叔不必太过自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活人尚且朝不保夕,更何况一个尚未出世的孩子,不过如果真的有什么人为因素,我们自然也要给皇上和敏妃娘娘一个交代的。”

杜二老爷只点了点头,他行医多年,这样的事情到也是头一次遇见,早产、难产、小产,这都是常见的事情,唯独这胎死腹中,确实除了林家庄那一次,这还是头一次遇上呢。

  ☆、274|5.16|

景阳宫里头,一片死气沉沉,众宫女们知道敏妃娘娘的孩子没了。虽然现在的敏妃娘娘依旧有着凸起的小腹,可是杜原判已经说过,这里头的孩子已经死了。

敏妃神色暗淡的靠在贵妃榻上,脸上的表情有些凝重,愣怔了半刻,忽然开口问一旁的宫女道:“本宫的安胎药呢?这都什么时辰了,你怎么还没去给本宫端来?”

那宫女神色一凌,急忙低下头,一时间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只小声道:“杜太医说,娘娘从今天起,可以不用和安胎药了。”

敏妃脸上的神色忽然暴怒了起来,只伸手拉住那宫女近前,冲着她大吼道:“本宫说了,本宫要喝安胎药,你没有听懂吗?还不快去端来!”

那宫女一时间被吓的哭了出来,只跪下来一边安抚着敏妃,一边道:“娘娘,您千万不要这样,皇上说了,孩子以后可以再有的,娘娘您一定要保重身子,一会儿杜太医就要来了。”

“不要……让他走,孩子还好好的,我一定可以生下他的。”敏妃坚持说到,早已经泪如雨下,趴在贵妃榻上恸哭了起来。

刘七巧跟着杜太医先到了太医院,杜太医准备好了一应的药材用具,才跟着宫里头的太监一起,进了后宫。因为刘七巧进宫,所以大家先去了永寿宫给太后娘娘请安。

太后娘娘心宽体胖,难得最近也算是挺高兴的,谁知得了这样的消息,心里头自然是有些失落的。见容嬷嬷把刘七巧引进了宫里,也稍稍提起些兴致,只开口道:“丫头,你怎么也跟着进来了?”

刘七巧从太后娘娘的眉宇中,也瞧出了几分无奈来,她身太后,皇帝的生母,自然是希望皇上能够嗣子繁盛,这样大雍的基业才能万世百代。可偏偏皇帝在后宫这一方面,比起先帝还节制几分。这两年因为边关不定,户部银子不多,皇上为了省钱,把选秀的事情都给免了。太后如今行动不便,也不方便跟以前一样,到处闲逛,想给皇帝挑个妃子都不容易了起来。

刘七巧见太后娘娘虽然笑得还跟以前一样慈爱,可到底眸中的神色是带着几分失落的,便上前行过了大礼道:“是七巧的不是,许久没进宫来瞧太后娘娘了。”

太后娘娘便笑道:“就是就是,你这送子观音,是要多进宫才好呢,你看看这皇上的后宫,孩子少的可怜。”

其实说孩子少的可怜,太后娘娘还是夸张了一些,皇帝女儿都已经七个了,也就是儿子少一些,四皇子夭折之后,一共才就四个儿子。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的年岁都差不多,大约不过□□岁的光景。剩下一个五皇子就是梁贵妃的龙凤胎,如今才不过四五个月的光景。

大皇子生母身份低微,二皇子又不爱念书,三皇子从小也是病病歪歪的,只有五皇子如今皇帝对他的期望最高,可毕竟也不过就是个奶娃娃。说句不中听的话,孩子没长大之前,是什么样子,谁都说不准。

太后娘娘就觉得,皇帝的后宫太缺儿子了,而刘七巧正好有送子观音的美名,要是能让刘七巧在宫里住一阵子,不知道能不能起到旺丁的作用呢?

“太后娘娘快别这么说的,皇上正值盛年,要生儿子那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吗?太后娘娘只管把心放宽,把身子养好了,以后有你抱孙子的时候呢!”刘七巧笑着宽慰道。

太后娘娘听了这话,脸上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只让容嬷嬷给刘七巧搬了绣蹾坐下,又问道:“听说你婆婆生了?她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也是不容易了,如今可好?”

“托太后娘娘的福,母子平安,我相公又有一个小弟了。”刘七巧说起这个也是真心高兴,像古代高龄产妇是很少的,三十五岁之后能平安生下孩子的,也能算得上医学奇迹了。其实刘七巧心里头倒是知道了,也不是她们不能生,只是三十五岁在古代一多半都抱孙子了,谁有这个脸面,和儿媳妇一起怀孩子呢?还不都是偷偷的,一碗落胎药解决的问题。

“瞧你这嘴甜的,我要是真有福,缘何宫里头的人,还护不住呢,敏妃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吧?”太后娘娘想起敏妃的事情,便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只摇了摇头道:“皇上这么多妃子里头,最可怜的就数她了,当年生四皇子的时候,也是九死一生,差点儿一口气就上不来了,原本以为她是个有后福的,谁知道四皇子又夭折了。这一桩桩,一件件的,真是要了她的命了。”太后娘娘说完,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最后才又继续道:“你一会儿过去瞧瞧她,安抚她几句,让她放宽心,实在孩子没了,以后宫里要是有别人生了孩子,就说是哀家的旨意,抱到她名下养着就是了,天还塌不下来。”

敏妃的娘家是永昌侯家,祖上也是武将,如今弃武从文,在朝中也算是有些影响力的人家,便是四皇子不夭折,以后也少不得兄弟间的一场血雨腥风。

“太后娘娘仁厚,敏妃娘娘知道了,一定会想明白的,其实皇上日理万机,后宫又嫔妃众多,若是自己都不能爱惜自己,又有谁能爱惜自己呢。”刘七巧想到这宫里头女人的苦楚来,也跟着深深叹了一口气。

刘七巧又和太后娘娘闲聊了几句,便起身去了景阳宫里头。

景阳宫并不是刘七巧第一次来,头一次的时候,她和杜若一起抢救高烧惊厥的四皇子,那时候的事情,似乎还历历在目。可如今不过才过去了一年多一点,四皇子已经夭折,景阳宫里头每一个宫人的脸上,都一片黯然。

宫里头路远,进了宫又没有轿子坐,杜若就有些担心刘七巧,如今她也是四五个月身孕的人了,走那么多路,晚上回去可不要腿肿。索性前头领路的太监知道刘七巧怀了身孕,带起路来比平常慢了很多。

才走到景阳宫门口的时候,忽然间瞧见远处的有一群太监抬着龙辇往这边来。小太监连忙就往墙根边上靠了靠,嘱咐三人接驾。

来的人正是当今圣上,原来他也担心敏妃心绪,故而下朝之后,便来景阳宫里头瞧一瞧。皇帝见刘七巧也跟着进了宫,心里头也略略放了点心。如今刘七巧送子观音的名号享誉大江南北,便是上回皇帝和孔大人对弈,孔大人还提起了这个对她女儿有救命之恩的奇人来。

皇帝瞧着下跪的三人,只命太监停下了龙辇道:“两位杜太医快请起吧,杜夫人也免礼吧。”

刘七巧提着衣袍起身,这宫里头的甬道清洗的很干净,并没有在膝盖头上留下一丝一毫的灰尘,可刘七巧还是习惯性的拍了拍膝盖。对于她这个现代人来说,磕头那是对死人和佛祖才做的事情,对着普通人磕头,那是要折寿的……不过人家是皇帝,能投这么好胎的人,想必命也硬得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5页  当前第1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7/2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古代开产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