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古代开产科_分节阅读_第3节
小说作者:苏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611 KB   上传时间:2015-08-10 13:24:32

赵爷又同李氏随便闲聊了几句,命老管家去账房里头拿了地契出来。李氏也将怀里的钱匣子给放到了厅里的一张八仙桌上,打开来里面躺着银凉凉的几排大金元宝,看的田氏王氏直流口水。

李氏点了银子,付了钱,接过了老管家送上来的地契。赵爷手里托着一个元宝,在掌心掂量掂量道:“分量是足的,成色也好的很,从今往后,靠着你们牛家村的那一片旱地,就是你们的了。”

就这么半柱香的功夫,一匣银子就换了几张薄薄的纸,李氏心里还忐忑的很。田氏和王氏跟着出来,三人一道上了牛车,她们两个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又听说这田是要买了给刘七巧当嫁妆用的,心里都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王氏憋不住,旁敲侧击问道:“七巧的婚事还没开始谈吧,眼下这一百亩地,二嫂子,你家抽得出人来种吗?”

李氏装作愁眉苦脸的想了想道:“这事儿我也没想好,可七巧已经十四了,没准明年就嫁了,这地还真不能随便给人种了,到时候扯不清。”

田氏是个老实人,面子也比王氏薄很多,在家里跟男人唠嗑唠嗑也是有的,出来之后就是一个中年老实村妇,只配跟在她们屁股后头摇旗呐喊的。所以当王氏扯了她的衣袖,她才结结巴巴道:“这倒也是,七巧也大了,这地总归还是要归亲家的。”她想了想道:“二弟妹啊,你家七巧真是投生了好人家了,还没过门,就有这么丰厚的嫁妆,这下你家的门槛非得被人踏破不可!”

王氏觉得田氏说的都不到点子上,记得朝她挤眉弄眼,田氏也看不惯王氏那做派,抱着胳膊扭头不理她了。

王氏因的娘家在赵家村,所以顺路往娘家去了。乡里乡亲回娘家是不兴空手回去的,李氏见王氏身无长物,就把方才老管家得了回扣之后送的一笼子鸡给抓了一只出来,递给王氏道:“她三婶,拿回去给两老熬汤吧。”

王氏正有这种心思,高兴的合不拢嘴,拎着鸡就走了。

田氏见王氏走了,嗤笑的哼了一声,拿胳膊肘子捅了捅李氏道:“看见了没?又惦记上了。”

李氏温吞笑笑:“都是一家人,好歹就这么过呗,大嫂子,一会儿你也拎两只回去,给柱子媳妇补补。”

田氏就等着李氏这么开口,憨憨笑了两声:“那我可不客气了。”她说着,又凑到李氏耳边道:“我听老三媳妇说,你有心思把家里的地分一半给你娘家种去?”

李氏心里一惊,这事儿也就昨晚刘七巧才提过,今儿就传到了田氏的耳朵了,王氏这耳报神可是不得了啊。

李氏讪讪道:“哪能呢,你们种了这么多年,好不容地肥了点,我可开不了这口。”

田氏叹了一口气道:“我知道你的难处,这几年刘家也就靠着你们二房,才兴旺了点,你娘家是一个村的,穷的叮当响的,看着不像话。听说我媳妇他哥昨儿去跟你们家借钱了,为的就是给儿子过满月?”

田氏的媳妇是李姨婆的小女儿,下乡人家,同村嫁娶也不稀奇。

“可不是,能帮一点是一点吧。”李氏感叹道。

“我说她们就是欺负你好心肠吧,你等着吧,这钱准还不了。”田氏心里对她媳妇就有怨言,嫁到刘家来,就是个光杆子司令,嫁妆就是一床棉被,还不是崭新的,是李姨婆攒了几年老棉花才凑出来的一床。其实李家没那么穷,可盖不住这重男轻女的习俗。

两人说说笑笑,不一会儿就回了牛家庄,刘七巧正在家学绣花。因为要到城里去,李氏对刘七巧的要求也越发严格了起来,平常不能随便遛弯,打水烧饭,折叠衣物,女红针黹这些都要会一点。虽说是让她去伺候王府的少奶奶,可万一只是做一个烧火丫鬟呢?李氏心里没底,总觉得样样学着点,才保险。

刘七巧见李氏和田氏回来,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到厨房倒了两杯茶出来。

“大伯母喝茶!”

“哟,你瞧瞧,七巧越来越懂事了,难怪你娘要给你张罗嫁妆了,你大不中留咯。”田氏接了茶喝起来。

这些话对于刘七巧来说,已经听了无数次,可每次听完,她重要装作娇羞的躲到李氏的身后,低着头羞答答道:“娘,你看大伯母又取笑我。”这叫做礼貌。

李氏把匣子放在了桌上,从里面拿出那一百亩的地契,放到刘七巧的手中道:“七巧,这些地是你将来的嫁妆,我现在就当着你大伯母的面,给了你。”

刘七巧接过地契,一张一张的看过,最后慢慢开口道:“娘,我知道这十几年来,您一直为了刘家,都不曾照应过姥姥和姥爷,外头有说您不孝的,嫁出了门就忘了亲爹娘的,可您愣是只为刘家考虑,从来没为自己考虑。今儿这地契,女儿收下了,但女儿一时半刻的,也嫁不了人,这些地就让姥姥和姥爷家的舅舅们去种吧,就当是七巧我替母亲你尽孝了。”

  ☆、第6章

田氏正喝着水,冷不丁这么一出的,她倒是连个发话的机会也没有,看着李氏和刘七巧这对母女两在她面前说的那样豪言壮志的。她再咂咂嘴,觉得这茶说不出的苦味来。田氏觉得今天的运气很不好,这事儿从头到尾她可是看的清清楚楚,以后免不了为她们两个做个人证,心里当下还有些怨气。正寻思着找个茬而开溜,外头赶牛车的陈叔往里头来叫人:“李婶子,老田媳妇说要来家里借一碗山羊奶,她家媳妇才生的娃,奶水出不出来。”

田氏一听是老田家媳妇,就知道是自己那个刻薄的嫂子,只能起身迎出去,她料定了她嫂子知道她今天往刘老二家来,所以上赶着就借到刘老二家来了。

果然,田氏一出门,就见老田媳妇媳妇笑着招呼:“哟,这不小姑子吗?今儿到老二家来串门了?”她迎上来,挽上田氏的胳膊道:“你那没用的侄媳妇,那时候看她丰乳肥臀的,还以为是个好生养的,谁竟想那山东大包子似的的胸口里,挤不出几滴水来,你说说这……”

刘七巧在外头听着,忍不住要笑出声来,生生瘪了一口气道:“田大娘,你媳妇是不是上面肿的硬邦邦就是挤不出奶来?”

老田媳妇一听,点点头道:“可不是呢,石头一样,打了热水敷了一晚上也不管用,这会儿正坐在炕头哭呢。”

刘七巧这下心中有数了,田家媳妇这是奶涨涨的,乡下人不懂个循序渐进,以为生了娃就要催奶,其实这大错特错,乳腺未通,奶是催出来了,可都涨在里头出不来,时间一长是要得乳腺炎的。

刘七巧想了想,前世她是负责产科的,不负责乳腺科,但是乳腺科的办公室就在对门,平日里她们也互相交流,对于这种情况,刘七巧还是能应付的。

只是……她这黄花大闺女的,要去给人通乳,说出去有得被人笑话了。但是救人如救火,刘七巧也只好道:“这病我在书上瞧见过,知道怎么治,我跟你去给田二哥的媳妇瞧瞧吧。”

李氏这才刚从羊圈里挤了一碗羊奶端出来,听见刘七巧说话,便随口问道:“你什么时候看什么书啦?我怎么不知道?”

刘七巧笑着道:“娘,我天生的聪明,书就生在我脑子里,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去去就回来!”

刘七巧跟着田氏和老田媳妇一起到了老田家,小田媳妇张氏正在炕上抹泪,身上穿了一件单衣,胸口蕴出两朵奶花,可你真要去挤吧,也挤不出多少奶来。

其实这堵奶在现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人吸,娃儿力气不够大,就让大人来。但是这种最方便的办法,即使是在开放的现代,还是被广大的男士所不齿,他们除了在xxoo的时候,会对女人那地方有兴趣之外,估计别的时候兴趣都不大,何况还是为了让他们做苦力。

老田媳妇看了小张氏就来气,劈头盖脸骂道:“哭哭哭,生了个赔钱货还就知道哭,白给你吃好的喝好的,两奶都下不来。”

刘七巧抬起头,冷冷的看了一眼老田媳妇:“田大娘,麻烦打一盆热水进来。”

小张氏擦擦眼泪,看了眼刘七巧,小张氏是外乡人,嫁过来两年多,和刘七巧她们关系也很好,平常就老实。这次没给田家一举得男,心里愧疚的很,说话也没有底气:“七巧,我真没用,每个女人都能做的事情,我却做不好!”

刘七巧安慰道:“说啥呢,你看看你这胸口,有料。”刘七巧低下头,瞅着自己领口里的一马平川,果真还有些难受了。

“一会儿呢我会使劲帮你把两边都揉软了,然后你抱上娃儿使劲吸,记住了,别见娃哭娃闹就给她吃米汤羊奶,她吃饱了,就不吸你的奶了!”刘七巧把道理跟小张氏讲清楚。

老田媳妇送了热水进来,刘七巧拿起热汗巾敷上去,按住了一边使劲揉起来。小张氏的奶已经几天没下了,上头硬的跟石头一样,沾手一碰都能疼上,更何况这样使劲的揉按,只把小张氏疼的嗷嗷叫。这一叫还是几个时辰,弄的路过田家的人便问道:“你家媳妇不是已经生过了吗?这一整天喊得跟杀猪似的都是在干嘛呢?”

小张氏按照刘七巧的指示,按的觉得松软些了,就让娃儿去吸,慢慢的左边和右边似乎都轻快了不少。

刘七巧长着双手,手指酸的都何不拢了,但是看见娃儿在小张氏的怀里心满意足的吸着奶,顿时觉得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以后记住了,不可以偷懒,每一个半时辰就挤一回奶,别因为孩子不吃,就不挤。这奶是越挤越多的,你这毛病不是没奶害的,是奶太多了,明白不?”

刘七巧一边说,小张氏一边点头,她看着自己怀里吮着奶的娃儿,眼眶就又热乎乎的红了。

“七巧,要不是你,我觉得我都快死了,这不就喂个奶吗?哪里就有这么多学问,我从来不知道。”

刘七巧笑着道:“你多当几回娘就知道了,这丫头名字取了吗?”

小张氏摇摇头道:“知道是个丫头,脸上都没个喜色,谁还记得张罗名字呢。”她撇撇嘴,委屈的不行,拉着刘七巧的袖子道:“七巧,你给她取个名字吧,我让她认你做干娘!”

刘七巧想了想,老田家肯定是指望着小张氏再给生个儿子的,这名字得讨喜一点,不能弄什么花花草草莺莺燕燕的,于是蹙眉一想道:“这么着吧,你婆婆想让你给老田家再添一个儿子,那这女娃儿就叫田招娣,你说好不好?”

“招娣、招娣……好名字!”小张氏开心的笑了起来,捏捏女儿的脸蛋道:“小招娣,你可一定要为娘招来一个弟弟哟!”

刘七巧看着窝在炕上的笑呵呵小张氏母女两,心想这同样的人,怎么她们就那么容易满足呢?顿时也觉得自己心满意足了起来。

刘七巧在老田家待了一下午,把本来老田儿媳妇不下奶的毛病治好了不说,还一下子调*教成了奶牛。那奶水好的哟,让围在一起喂奶的几个年轻媳妇看了,都觉得对不住自家娃儿。

刘七巧的名声也在牛家庄越来越大了,可怜刘七巧的一双手,酸痛的几天都拔不动针线。看来催奶师这一个职业,实在不适合刘七巧。

几个年轻媳妇偷偷的问了小张氏,让她把秘诀说一说,小张氏一来觉得害臊,而来觉得对七巧的闺名有损,所以闭口不答。大家伙也不好意思往刘七巧家来,只好各自在心里藏着。

这天,正巧是李姨婆家大孙子的满月酒。村里面办喜事,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早就忙着去杀鸡宰羊的。李氏也一早带着份子钱,跟着李姨婆一家一家的派红鸡蛋去。

刘七巧换了一件新衣裳,晃晃悠悠往李姨婆家去。没想到从村口进来一伙人,浩浩荡荡的往刘家来了。刘七巧左右打量了一下,这些都是赵家村的村民。

“就是她们家。”有一个年级三十来岁的女的指着刘七巧开口说。

话音刚落,一伙子人就团团给跪了下来道:“这位小姐啊,眼看麦子都要收成了,您行行好,别让赵爷收我们的地好不好啊!一家老小就靠那几亩地的收成了。”

刘七巧听他们叽叽喳喳的说完,总算听明白了。原来赵爷把地卖给了刘家之后,就让人去通知了原先的佃农,说这地要收回来,佃农以为这一季没收成,就成群结队的来求刘七巧。

“我没让赵地主收你们的地,那地已经是我们刘家的了,你们只管把这一季收了,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接着种下一季的。”

“好小姐,那些地我们种了十几年了,您不让我们种了,我们吃什么呢,我们还像以前一样,把给赵地主的田租给你们家,成不?”跪着的一个中年妇女开口道。

刘七巧心中明白,乡下也有坏人,你退一步,人家就逼你一步,所以她要紧了牙关道:“那可不成,我买地不是为了收租子,你们还是回去吧。”

几个人一听刘七巧不同意,便杀天的哭了起来,大喊道:“地主要收田咯,这日子没法活咯,几十年辛辛苦苦种的地哦。”

刘七巧看杂耍一样看了半天,不一会儿就围了一群人过来。原来李氏正好跟李姨婆派鸡蛋派到这里来,见了这阵仗也慌了道:“各位乡亲,这你们不能怪我们刘家,要怪就怪赵地主,是他卖的地,如今这地是我们刘家的了,跟你们就再没什么关系了。”

这时候王氏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见了对面领头的一个人道:“弟妹啊,怎么是你啊,你们这哭天喊地的来咱们牛家庄是做什么呢?”

  ☆、第7章

刘七巧侧耳一听,这王氏的口气倒真是惊讶的很,扭头一看,表情做的也很到位啊?可她怎么也想不出来,这一群人若不是有人撺掇着,怎么可能就一大早跑到这牛家庄来呢?

刘七巧看着王氏道:“三婶啊,原来是你家亲戚啊,那你可得帮我说说清楚,这地是我刘七巧的嫁妆,以后是要陪到婆家的。就算是赵地主家的地,她们也不可能种一辈子对不?”

王氏朝着她弟妹使了了眼色,扭头对赵家村的人道:“乡亲们,你们也听见了,这地是陪嫁,以后总要陪出去的,你们就算再闹,也种不了几年,不是?”

刘七巧正听王氏说话,冷不防被王老四拎到了一旁,偷偷在耳边道:“七巧,你家买的那块地,是三婶的娘家一直种着的,我前昨天去隔壁村送粮种,听二狗子说的,听说他们还要到你家闹,我还正想找你说呢,没成想今天就来了。”

刘七巧一听差点儿气的脸红脖子粗,咬牙切齿的走到人群前头道:“什么种几年,半年都不给种,收了这一季,就把地给交出来,不然别怪我刘七巧不客气。”

刘七巧一转身,往牛车上一坐,仰着头对王老四道:“老四,拿你的扁担送送他们。”

王老四天生人高马大,扁担在地上一杵,两寸的坑,吓得大伙儿都往后退了几步。王氏的弟媳妇一个劲的给王氏递眼色,王氏低着头只当没看见。

刘七巧蹬腿踢开了地上一颗小石子,大声道:“娘,今儿天气好,我们载了姥姥姥爷去赵家村看看地去。”

李氏忙应了一声道:“老陈,去李家带上我爹娘去。”

赶牛车的老陈哎了一声,慢悠悠驾着牛车往前头去,只留下十余个赵家村的村民和王老四在那里僵持。

王老四正色一吼:“我说你们走不走?”

来闹的都是几个村妇,见王老四这副德行,心里也跳个不停,一时间也不敢拦着刘七巧不让她走。只有王氏冲着王老四唾了一口道:“没用的东西,被个丫头耍的团团转,你也不照镜子瞧瞧,她肯嫁你才怪!”

刘七巧本来还真打算去赵家村看地,不过今儿是李姨婆家的好日子,自然不能这么随性。李家在牛家村算的上是穷困户,住在最犄角旮旯的一个山坳里,李氏是长姐,下头还有两个弟弟,也都结婚成家了,一家人靠着几亩薄地过日子,李氏两兄弟在外头的庄子上给人打长工,逢年过节才回来。

李氏的牛车才到门口,刘七巧就看见大舅舅和二舅舅家的两个小泥蛋子在大门口玩过家家。大舅舅家两个儿子,二舅舅家一个闺女一个儿子。大的两个都到庄子上当了使唤丫鬟和小厮,眼下在玩泥巴的正是两个小的。

“姑妈来啦!”对于这两个小的,姑妈来了就代表着好吃的也跟着来了。李老太太在里头听见声音,从院子里推开门道:“这一早就过来啦?我还正在收拾东西,一会儿带上他们两个小的去你家呢。”

李姨婆和李老太太是亲姐妹,两人感情特别好,见了李老太太出来,便问道:“姐夫不在?”

李老太太的男人是外乡人,当年发大水,也不知道从哪里冲来的,听说家里无父无母的,后来就在李家当了倒插门的。

“去隔壁庄子上打短工了,狗娃子和猫娃子都大了,打算送他们上私塾呢。”李氏听自己娘这么说,倒脸红了。可不是,狗娃子和猫娃子就比刘八顺小那么一年,刘八顺都上两年私塾了。

“娘,你只管把娃送去,束脩我让八顺给带过去。”

“那哪行呢,一村子人看着你,你平日里帮衬我们的也不少了,田里收成不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刘七巧看着自己姥姥斑白的头发,脸上一条条的皱纹,非但没有觉得丑,反倒觉得朴实的让人敬佩。这个老奶奶其实一直都很疼自己呢。

刘七巧笑着道:“姥姥,下半年大舅舅和二舅舅就不用出去庄子里打长工了,我娘在赵家村买了一百亩地,给两个舅舅种,到时候只怕你们自己都人手不够要找短工呢!”

李老太太一听,这可傻了:“丫头,你可不能做这事儿啊,让刘家的祖上知道了,你以后怎么好下去见他们呢,我们没啥,穷就穷点,还能吃饱肚子。”

李氏听她老娘这么说,眼眶也红了:“这银子是我婆婆临死前留给七巧的嫁妆钱,七巧做主让我去买了地,她如今还没婆家,这地你们先种着,以后等她许了人家,也就没得种了。”

李老太太想了想,刘七巧也就再个把两年就要出嫁了,那他们老李家就没算占了他们老刘家大便宜,这才点头答应了。

刘七巧带着两个弟弟去洗手,又从兜里掏了麦芽糖给他们吃,一家人坐上牛车,欢欢喜喜的往李姨婆家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5页  当前第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古代开产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