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制霸好莱坞_分节阅读_第102节
小说作者:御井烹香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731 KB   上传时间:2015-08-30 11:03:42

珍妮住的病房当然十分宽敞,是内外套间的设计,家属可以在外间过夜,洗漱的盥洗室也都是现成的,陪床并不是什么苦差事,可能唯一的任务就是让她别那么无聊。不过,珍妮心里还是泛起了暖意,她点了点头,闭上眼试图休息一会,却怎么都没有睡意。

“切萨。”她闭着眼说。

切萨雷用喉咙‘嗯?’了一声。

“你有遗嘱吗?”珍妮问得很无厘头——不过,在美国的上流社会,这不是什么很离奇的事,就是在中国,陈贞的前公公也是很早就拟定了遗嘱,这其实是对家庭亲情的保护。毕竟你的财产越多,身后争产的可能就越大,有的巨富去世以后,因为没有遗嘱,争产官司起码可以打几十年,所以有产阶级都有提前拟定遗嘱的习惯,毕竟谁也不想自己一死就出现父母和妻儿争产的丑陋画面。

“有。”切萨雷简单地回答,他似乎不是很想谈论这个问题。

“我还没有遗嘱。”珍妮也没有多问的意思,她只是有感而发。“你知道,这次的事情让我意识到了我需要一份遗嘱。”

“你打算怎么分配你的遗产呢?”切萨雷问,“捐给慈善基金会吗?”

“我不知道。”珍妮说,“那好像没有什么意义,无非是养肥了某些我不认识的无耻之徒——如果那样的话,我还不如把钱给你。虽然你也很无耻,但至少我还认识你。”

切萨雷发出礼貌的笑声,“谢谢你的夸奖。——如果你需要一些相对干净,可以信任的慈善基金名单,我可以给你一份。”

“是啊,你还是得相信这世上是有人为了帮助别人而做慈善的。”珍妮轻声说,“这应该是你对世界最基本的信任了。”

“通常地说,慈善组织的义工这一层都是深信自己在帮助这世界的。”切萨雷纠正地说,“所以这的确是事实,不论上层吞没了多少善款,慈善基金会的确还是依靠人类的互助本能在运作。你得相信在好莱坞以外的地方,这世界还是挺美好的。”

珍妮短促地笑了笑,“你这么说让我对我现在做的事更没兴趣了——不论怎么说,我需要一份遗嘱,还需要一个授权代理人,否则下一次如果我的伤势再严重一些,在没人签字的情况下,我很可能就不能为自己做主了。”

“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个遗嘱律师。”切萨雷说。

珍妮点了点头,“谢谢——我会在遗嘱里给你多留一份礼物的。”

“把大梦的股权留给我就可以了。”切萨雷的语气一本正经,“个人债务你可以留给莉莉安继承。”

珍妮大笑,“Yeah——股权留给你,现金留给莉莉安和玛丽,送一些礼物给克劳迪娅、戴夫、好莱坞之星,还有罗伯、阿加塔……留遗嘱这种事真的能让人审视你的人生,是吗?也会让你有延续生命的冲动,否则你的钱——你的成就都该留给谁呢?十年后,谁还会记得你的名字?”

“客观地说,即使你留给了你的孩子,十年后他想起你的可能也不会太高。”切萨雷就事论事地评论了一句,“不过,如果你有生孩子的打算,请你提前一年告知我。”

“我不会生孩子的。”珍妮摇了摇头,肯定地说,“这不在我的计划表中……你呢,你有生孩子的打算吗?”

“目前没有。”切萨雷说,“你看得出来,我并不是家庭型男士。”

珍妮想到他的坦白,她不再往下问了,只是短促地笑了笑,“好吧,那么我们在很多人眼里肯定同样可悲。”

“这对我不是个坏消息,”切萨雷坦然自若地说,“我不受从众心理支配——告诉你个好消息,杰弗森。”

“什么好消息?”珍妮好奇地偏过头。

“你已经成功地进入了我的遗嘱名单。”切萨雷还是一本正经的冷面笑匠样子,“——如果我死于非命,你会获得大梦的全部股份。”

珍妮愕然了数秒,然后捂着嘴埋怨地瞪了切萨雷一眼,“你别逗我笑,我笑起来会头疼……好吧,换个不那么可怕的话题,接下来你打算怎么继续宣传,别告诉我我们真的要起诉《海盗》剧组……”

#

在切萨雷和茱蒂精确的操作下,当天傍晚,消息灵通的粉丝就得到了最新消息:J.J已经被证实没有生命危险了,检查结果排除了更严重脑损伤的可能,现在只是因为轻度脑震荡留院观察。

这个好消息让粉丝们精神一振,而标题的艺术性也令人首先看到‘生命危险’、‘更严重脑损伤’的字样,对于最终的结果‘轻度脑震荡’,反而不是那么的在意,在大部分民众的印象中,珍妮弗不是个小题大做的大牌明星,受了轻伤就急匆匆地回国检查,而是个死里逃生的命大演员,虽然从高处坠落,而且脑袋还受伤了,最后只是以轻度脑震荡为结束,纯粹是因为她的运气够好而已。

“剧组真的该好好检查他们的拍摄设施了。”

“J.J的不幸提醒了我们许多拍摄事故,我们该庆幸这些事没发生在她身上。”

“到底谁该为珍妮弗的受伤负责?”

正当网络人群讨论着这些问题的时候,事情的详细经过也被爆料了出来,附带着还有珍妮弗的医院检查报告也被偷了出来,除了遮掉社保号以外,珍妮的身高、三围和医生的诊断意见都原封不动地被爆上了媒体,除了年龄和身高完全符合官方资料,证明了珍妮弗诚实的品性以外,引人注意的还有医生的结论:珍妮弗有脱水、中暑的症状,还有轻微的营养不良,浑身都有浅瘀伤,据患者自述,是拍戏时钝剑尖隔着衣服戳刺而成,患者自述下肢酸痛、肌肉麻痹无力,经检查有几处撕裂伤……

“这简直是童工的检查报告!”

“珍妮弗去的是加勒比海,而不是东南亚的血汗工厂吗?”

“剧组对于演员太过苛刻了吧!”

不论是粉丝还是非粉丝,只要是八卦群众,都被这份报告调动起了情绪,有人嗅到了好戏即将上演的气息,有人单纯是由珍妮弗想到了自己喜欢的明星,当然,还有人是真的为珍妮弗心痛,不论如何,想象中光鲜亮丽的大明星居然是如此伤痕累累,单单是这一点,就足够吸引眼球,引发热烈的讨论了……

似乎是为了在舆论上挽回形象,《加勒比海盗》剧组也很快发声,声明这次事故是一次不幸的意外,原因是,船身在飓风维尔玛中受到了很大的损害,而维修工没有注意到这块栏杆存在的隐患——这毕竟是一艘古董老船了。为了维护演员们的安全,之后他们会把更多镜头放进摄影棚拍摄。

而珍妮弗团队也迅速地就这份病历做出了回应,他们站在剧组这边,“剧组是个安全、高效的剧组,注重保护演员的安全,这完全是个不幸的意外。检查报告上的伤口其实并不严重,是因为珍妮弗多次练习武戏而留下的小伤,剧组已经为珍妮弗提供了替身,但珍妮弗坚持不用替身,亲自上阵拍摄武打场面……”

虽然不少人抨击珍妮弗这完全就是疯狂,不顾自己的人身安全,大部分粉丝也都是嘀咕着‘其实,我们看到脸和表演就可以了,未必要看武戏’,更多刻薄的八卦群众都觉得‘何必呢,自己上阵也许还没有替身效果好’……但,《加勒比海盗2》有激烈武戏,而且是明星真人上阵的信息,还是潜移默化地烙在了观众们心底,而对于好莱坞业界来说,‘珍妮弗.杰弗森是个戏疯子,为了拍好戏,什么苦都肯吃’的好印象,也就这么留了下来……

作为国际大明星,珍妮弗因伤缺席威尼斯的消息,当然也是沸沸扬扬地被海外媒体进行了好一番转载,原本十分期待她来拉动人气的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也自然是早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不过,和好莱坞的业界同仁一样,虽然十分遗憾,但这些业界名宿们却没有埋怨珍妮弗的意思,作为导演和前辈大演员,他们嘴上不说,但心里却是很欣赏这种为了戏折磨自己的精神,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演员为了冲奥攒口碑——或者如他们自己所说,‘为了角色’——把自己搞得忽胖忽瘦的,一时减肥一时增肥,总之就是不残害健康不罢休……

“虽然是惊悚片,不过看在芬奇和可怜的小珍妮弗的面子上,还是先看它吧。”手里拿着片方送来的拷贝光盘,这一届的威尼斯电影节评委,法国女导演克莱尔.丹尼斯想着,“反正不是竞赛片,开开胃口也好……”

虽然送到评委会的拷贝理论上只会有一份,评委也只能在展映场观赏,不过这些规定在很多时候是有弹性的,为了给竞赛影片做出公正的评选,很多评委会多次反复观赏竞赛影片,而克莱尔正是决定先用《第五个莎莉》做为开胃菜,为之后的电影马拉松打打基础。

在威尼斯豪华酒店的几个房间里,七位评委中的好几位,也都巧合地和她做出了一样的决定——评委也是人,也会受到新闻和舆论的影响,这几天一直听人念叨着珍妮弗、珍妮弗,对于珍妮弗的参展片,他们当然也有几分好奇……

  ☆、第一百四十二章 千面女郎珍妮弗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后期制作,《第五个莎莉》的送展版本,肯定比粗剪版要精细不少,电影的一大利器后期配乐,也已经如数完成,并且添加到了影片中,为了方便评审,还添上了法文、中文和意大利文、英文的字幕可供选择,当然了,除了英语以外,其余的字幕也就起到一个简译的作用,为的是方便评委结合原声了解剧情,毕竟评审委员会这七个成员虽然是年年变,但总是以非英语国家的电影人占主流。克莱尔.丹尼斯这样的年轻女导演也许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英语,但今年的评委还有中国作家,写过《棋王》的名作家钟阿城,虽然他已经旅美多年,但中文字幕对于他来说肯定是锦上添花的讨好之举,也能显示出片方的诚意。

在片头轻盈的音乐声中,克莱尔饶有兴致地看着大屏电视中明丽的色调,她轻轻地嘀咕了一句:“嗯,芬奇这一次的改变很大啊……让我看看他这次打算说什么故事。”

一个普遍的误会是,艺术片的导演在圈内地位高于商业片导演——事实上恰恰相反,商业片导演才是在圈子中叱咤风云的一群人,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香港导演中,许鞍华和王晶之间,谁的格调更高是不用多说的,但事实上,如果没有王晶的投资,许鞍华导演的很多影片是根本没有希望开拍的。这就像是时尚界的High Fashion和亲民品牌一样,High Fashion格调高,但H&M这样的快消品牌赚钱多。许鞍华导演的作品或许感动了万千观众,但作为艺术片导演中的佼佼者,她的经济状况却远远说不上豪富,而她已经是文艺片导演中成就最高的一批人了。所以文艺片导演曲高和寡、经济条件一般的窘境也就无需多说了。

导演也是人,当然也有挣钱的*,一边拍艺术片拿奖,一边拍商业片赚钱,也是很多导演心底最深处蕴含的野望,但商业片和艺术片就像是两条平行线,很多导演不是不想转,而是根本不知道怎么转,就像是克莱尔,她最擅长的题材就是非洲,因为这和她的个人经历有关,种族、殖民……拍摄这些故事时,她灵感迸发从容不迫,对于商业片她虽然也有兴趣,但那完全是一个新游戏了,克莱尔。所以,虽然艺术片圈子——尤其是威尼斯电影节,习惯上是很排斥商业片,追求曲高和寡的艺术性,但她本人对于商业片却不是那么反感,反而很有探究的*:《第五个莎莉》的简介和片花她已经看过了,这个题材如果由她来拍的话,肯定会处理得相当迷幻,毕竟这可是多重人格,当然,票房肯定不会多好,能看得懂的观众也不会太多,她也不会选择融入《24个比利》,大卫.芬奇就是这样,什么影片都要改编得阴暗紧张,命案和暴力似乎是他的最爱。不过,新片的开头色调还是很暖的,这对他来说算是个突破了,老是走阴暗冷色调,肯定是得不到评委们的喜爱……

挂着说不上是喜爱还是嘲讽的笑意,克莱尔心不在焉地浏览着片头的风景,作为导演,她看片的着眼点和影评家又不一样了,影评家看的是氛围,而导演看的是运镜:芬奇标志性运镜、芬奇标志性运镜,芬奇标志性……

“Merde,别告诉我这真的是克里斯托弗,”她痛惜地看着电影中苍老臃肿的戴夫,“芬奇真是暴殄天物,如果我能得到克里斯托弗——”

克莱尔从来不隐瞒自己对于男体的欣赏和迷恋,她在几年前有过一部《军中禁恋》,这部影片的大量镜头都在描绘男体的美妙诱.惑,对于芬奇‘毁掉’克里斯托弗的行为,她肯定相当反感,甚至是幻想了一下克里斯托弗出演《军中禁恋》的情景,这才重新集中精神,开始鉴赏芬奇的导演手法。

“哦,克里斯托弗的进步很大啊……”到底是名导演,才看了几分钟,克莱尔就对克里斯托弗的提升有了强烈的感觉,“他的上一部影片是战争片吧?表现只能说是平庸,没有太多亮点,但魅力无敌。而现在这个戴夫,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是他,我敢肯定,90%的人认不出来。他不但改变了外表,甚至也改变了自己的气质。”

不知不觉,她已经调整了自己的坐姿,用更加正经的姿势,托着下巴认真地琢磨起了克里斯托弗的表演,“简直是脱胎换骨……我是不是遗漏了他的几部影片?很难想像他会在前后两部影片里有相差这么大的表现——难道芬奇是他的最佳拍档吗?”

她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有些演员的魅力和演技在一个特定的导演手里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比如说蒂姆.波顿和约翰尼.德普,两人的邪典风格简直是天造地设、一拍即合。所以在别的影片中表现平平的克里斯托弗,在大卫.芬奇手里大放光彩也不是没有可能。当然,也许克里斯托弗之前对于演技就有深厚的积累,在和大卫.芬奇的合作中,终于突破了瓶颈。不论如何,之前只是欣赏他美色的克莱尔,现在对于他已经完全是另一种心态了。

“这部影片还是很有意思的,主题浅薄了一些,如果只是《第五个莎莉》也许会更好,女性的自我发现……当然,这个主题太沉闷,肯定拿不到好的票房,芬奇也未必擅长。”她习惯性地推测起了《第五个莎莉》的得奖前景,“在奥斯卡那里也未必能有什么好成绩,奥斯卡似乎并不喜欢那种影片,但不管怎么说,这种拍摄手法让人眼前一亮,很有新鲜感,克里斯托弗的表现也非常亮眼,Hélas,这些美国佬,他们中间总是不断地涌现出演技天才,最关键的是,克里斯托弗还长得那么帅……”

在她的思绪中,电影已经上演到了戴芮出场的那一幕,大卫舒缓而写意的镜头引来了克莱尔微带骄傲的轻笑:在她这个慢镜头大师看来,大卫的手法肯定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不过,珍妮弗.杰弗森的表现却让克莱尔没办法维持她的优越感了:“这真的是珍妮弗.杰弗森吗?芬奇什么时候这么会培养演员了?这不合理呀,《搏击俱乐部》以后,皮特和诺顿的演技也没有脱胎换骨啊……”

对于珍妮自己来说,她的戴芮是开了金手指的结果,她又有东方人的谦虚本性,自己看电影的时候根本不可能沉浸在‘我很了不起’的成就感中,看到的反而都是缺点,但对于克莱尔来说,仅仅是第一个出场的人格戴芮,就已经是光芒四射,让她移不开眼睛了——珍妮弗在《加勒比海盗》、《恋恋笔记本》和《恶魔穿着Prada》里的表现的确是让人眼前一亮,但那三个银幕角色,在克莱尔看来,魅力加在一起都比不上戴芮的精灵脱俗,几乎是第一眼,她就被戴芮跨越了容貌和性别的优美和纯净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半站起了身子,试着从另一个角度寻找着影片后期处理的痕迹。

“当然,添加了柔光,但这不是主要原因。她自身的气质才是重点,这女孩出演商业片真是可惜了!”克莱尔已经完全兴奋了起来,“如果我能得到她的话,我会把她放到非洲,她的纯净和非洲的旷野会是多么出众的对比……”

她摇了摇头,继续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电影中,“这是芬奇为珍妮弗挖掘出的一面吗?太不可思议了,她已经入行快四年了吧?怎么还会有如此纯真的一面?通常来说,这种气质只能存在于没入圈的少女中啊……珍妮弗有经过特效化妆吗?不,这种气质并不是化妆能演出来的。她怎么能?——戴芮绝对让她成为同时代女演员中最特别的一个。”

克里斯托弗的蜕变虽然也近乎脱胎换骨,但他是压制了自己的魅力,保留了戴夫的张力,虽然这也很难得,但和戴芮的表演难度又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了,毕竟从有魅力变得没魅力还是可以做到的,吃胖、毁容,都是途径,而从一种魅力变成另一种魅力,那就不是人人都能办得到的了,克莱尔不管别的评委们是怎么想,作为导演,她已经完全被珍妮弗给征服了:她也不是没和出色的女演员合作过,导演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运用种种手段,挖掘演员的魅力,使演员的表演达到内心预想的效果,可以说在导演看来,演员不过是被他们操纵得团团乱转的棋子,而每个导演也许都有想要掐死棋子的经历……能和珍妮弗一样,每部片都呈现出最适合影片一面的演员,完全是凤毛麟角。而她在《第五个莎莉》里的表现,仅仅是戴芮一角,就已经让克莱尔眼前一亮了——珍妮弗的可塑性实在是太强了,几乎是导演想要什么样子,她就能呈现出什么样子,这种近乎无限的可能性,哪个导演不喜欢?

当然,作为心理惊悚片来说,《莎莉》的剧情还是很有趣的,克里斯的表演也很有故事,克莱尔就像是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欣赏着导演的节奏、克里斯的表演,另一部分则仔细地观察着珍妮弗的表现,她几乎是焦躁不安地等待着第二个人格的出现,第二个人格会是谁呢?太可惜了,她没有看过原著,仅仅是看了简介……

虽然对于之后的几个人格早就有了心理预期,但当娜拉、贝蕾、莎莉、金妮这几个人格逐一登场时,克莱尔依然是粗话连连——连罗杰.艾伯特都能留意到珍妮的特征,她怎么会错过呢?随着人格切换而脱胎换骨的微表情、身体语言和步态,组成的就是截然不同的气质,虽然很多体验派大师也能做到这一点的,但不夸张的说,他们的表现都没有珍妮弗这样彻底,虽然之后的几个人格没有戴芮那样惊艳,但在频繁出场、切换人格的情况下,她一次都没有混淆过每个人格的名字和性格特征,这不仅仅是导演功力的体现,更是演员表现优异的结果。克莱尔很清楚,如果珍妮弗的表演达不到这个层次的话,芬奇肯定是不会采取这样大胆的剪辑的……

而当剧情进展到了珍妮弗的华彩段,在图书馆中人格连续切换的那一段时,克莱尔更是直接按了暂停,激动地站起身来回踱步:这样频繁的切换,在色调、化妆和衣服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全凭演员的面部表情变动,生动地展示出了五个截然不同彼此独立的人格,让观众不费吹灰之力地就识别出了人格转换后到底是哪个人格主宰着身体,在今晚以前,她从不觉得有任何演员能做到这一点。——镜头是连续的,芬奇没做任何剪辑,这就是珍妮弗在镜头前的连贯表演,这完全是她个人实力的表现。

她是怎么做到的?她怎么可能做得到?她——这一切简直全疯了!

来回倒带把这一段看了十多遍,克莱尔的情绪这才平静了下来,她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地坐回椅子里,又按下了播放键,“上帝啊,我现在甚至舍不得看完了……”

说实话,在那之后,克莱尔对于剧情只是浅尝辄止,了解到剧情现在进展到哪一段而已,对于芬奇的意图和手法、隐喻,她已经没有太多兴趣了。她把80%的精力花在了珍妮弗身上,余下的20%则被克里斯托弗吸引,克里斯托弗的表现的确很出色,在整个治疗和庭审过程中,他的存在就像是定海神针,稳定着观众和莎莉的情绪,而他的心态变化、表演推进也一样迷人,当珍妮弗快速切换人格的震撼渐渐消退以后,克莱尔也开始正视克里斯托弗的出色表现,她有些隐隐遗憾:“可惜了,克里斯托弗的表演受到了角色的很大限制,虽然也非常出色,但完全无法和珍妮弗抗衡……这是一部属于珍妮弗的电影,除了那天才的快速切换人格,莎莉的表演也实在是太有层次感、太细腻了,人格融合和冲突的那一段,完全可以被列入影史成为经典,言语简直无法表达我对她的欣赏——如果我能和她合作,如果我能拥有她……”

电视屏幕中,影片已经播放完毕,字幕在全黑的屏幕上滚动着我,但克莱尔却丝毫也没有动弹的意思,她还兀自呆坐在椅子里,在自己的思绪中漫游:如果她和我合作的话,我会怎么用她?是的,我绝对要把她带到非洲,也许我该设计她和一个黑人青年身陷城市骚乱中……

许久以后,克莱尔才猛地回过神来,遗憾地摇了摇头,掐断了自己漫游的思绪——对于从未离开过法国电影界的她来说,和珍妮弗.杰弗森合作的可能微乎其微,别看她在法国名气很大,甚至被邀请为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但在好莱坞她只是个无名小卒:克莱尔心里也很清楚,三大国际电影节实际上就是国际影人们的自娱自乐,好莱坞对此根本就不买账,即使她主动邀请珍妮弗和她合作,十有八.九,这份邀约也根本不会被珍妮弗的经纪人认可。没有奖项和票房,好莱坞大影星是不会和她合作的……

再说——克莱尔自嘲地笑了笑——她也很清楚,这部影片里的珍妮弗对于导演们都意味着什么,没有一个导演不想得到可塑性这么强的演员,更何况她的演技又如此精湛,在《第五个莎莉》上映以后,珍妮弗恐怕会成为全世界最炙手可热的女演员,想要和她合作的导演会有很多的,比她克莱尔更大咖的有得是,她根本就不可能赢得多少注意力。

“如果我会拍商业片就好了,那我就能去好莱坞了……”不知多少次,这个幽怨的念头又一次窜过了克莱尔脑际,但她还是摇了摇头,驱除了这个不理智的想法:自己有没有拍商业片的才能,克莱尔是最清楚的了。

生活在电影圈,如果不能接受世界上有很多人比自己才华更出众,人的心理是很容易失衡的,克莱尔很快就摆脱了轻微的失落和酸楚,她看了看回到待机页面的电视,又看了看那一叠等她阅看的碟片,犹豫了一下,还是按下了播放键。“再看一遍《第五个莎莉》吧,刚才我根本都没有留心剧情……”

#

除了能在第一时间拿到碟片的评委们,威尼斯电影节的参与者们都得耐心地等待着电影节安排的展映场次,才能看到送展的各部电影,影评家、电影记者、片商、电影爱好者们……都在等待电影节期间上映的若干部优秀作品,甚至比起竞赛单元的20部影片,非竞赛单元的19部影片反而更受期待,因为这些几乎都是年度大作级别的电影,拿到威尼斯电影节参展是为了扩大影响力。大部分参展人也不能免俗,肯定更期待这些第一次面向公众的大制作。

而在这些形形□□的观众中,来自中影集团电影进出口公司的购片小组也是威尼斯电影节为数不多的中国面孔之一,中国电影圈和威尼斯电影节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密,这一次中影的购片小组也是和大陆演员胡军(竞赛单元《长恨歌》演员)一起来到了威尼斯,小组的任务是在威尼斯电影节中寻觅一部分适合引入中国市场的影片,以买断版权的形式购片回国安排放映,这也是进出口公司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200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进口片分为分账片和买断片,分账片是按传统分成比例进行分成影片,不必多说,每年有严格的名额限制,而且因为盈利空间有限(片商只能分走25%的票房),除了对影片盈利能力有信心的好莱坞大片,一般的外国影片根本不会有谋求分账的意图。为了丰富每年上映的电影国别,中影会主动采购一些其余国家的影片做买断放映,除了盈利目的以外,还有一些文化战略方面的考虑。而三大电影节当然也就成为了中影理想的购片地,所以看片小组这一次电影节的任务也很重,他们要看遍长篇单元的40部影片。

“《第五个莎莉》,珍妮弗.杰弗森。”小组长韩宇读着表格上的资料,“克里斯托弗.汉克斯、大卫.芬奇——嚯,名家荟萃啊,这个珍妮弗.杰弗森在大陆已经上了两部分账了吧?”

“克里斯托弗.汉克斯也上了两部分账了,票房都很不错,”几个组员也都回馈着票房数据,中影虽然有背景,但也是企业,不可能不追逐利润,“倒是大卫.芬奇……他和布拉德.皮特有过合作。”

“哦?”韩宇的脸色阴沉了下来,“他有没有——”

“没有涉足敏感题材的电影作品,社会活动就不清楚了。”组员如实地反应,“但即使有,应该影响也不大。”

“两个主演呢?”韩宇问着。

“都和这些事无关。”

韩宇呼了一口气,在这部电影上做了个记号,“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给这部片80万美元的买断费吧,应该是有赚头的,毕竟,这两个主演都很有名气嘛——这部片就由我亲自去看。”

几个组员窃笑了起来,“当然,没人和你抢啊,小韩,上次那个珍妮弗的分账片,不是你力推,能有那么好的档期?知道你一定要去看的,你就别装了。”

“去去去。”韩宇没好气地挥了挥手,“都一边去,我那不是英语好吗?我理解力强!”

……在笑声中,隐藏的珍妮弗粉丝把表格翻到了下一页,“明天还有个韩国片啊,小王,那就轮你出马了……”

9月4日凌晨3点,水城威尼斯的一角,电影院大门豁然洞开,参加《第五个莎莉》午夜场放映的观众们涌了出来,兴奋地讨论着剧情和演员们的表现,而后纷纷上了等候在不远处小码头的刚朵拉,各自返回酒店和家中,韩宇也是其中的一员,他的脸色还有些苍白,脚步也显得比较虚浮,被人群拥挤着到了码头,才回过神来,一拍额头,仿佛是下定了决心,匆匆地往电影院的方向走去。

“这部片……的确,是有些血腥的情节。”从表演的世界回到现实以后,韩宇就一直在考虑这是否引进这部电影,“但可以剪掉一些不适宜孩童观看的电影,作为惊悚片宣传,肯定是有票房的,毕竟这部电影的质量的确非常出色,珍妮弗的表演……更是堪称神迹。对,她一定能拿到奥斯卡提名,甚至是获奖也难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有理由说服领导审批通过了……唉!可惜这部片没有进入竞赛单元,否则珍妮弗应该能拿到一个威尼斯影后吧?”

想到最后,他又回到了粉丝的身份。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引进,韩宇也就不再去想电影的事,开始考虑报价了,他走进放映厅,看了拥挤的人群一眼,忍不住流露出了略带优越感的笑容:这些欧洲片商,放映刚结束就争抢了起来,唯恐不能用好价钱买下,对他来说,谈价根本没有难度,谁让全中国就只有两家有进口权的电影公司呢?

刚想到这里,韩宇就是一愣——他居然在人群中看到了上海华夏电影公司的熟面孔,这下他也着急了起来,“老黄!老黄你这老狐狸,你什么时候来的——你等等!这片我们中影已经看中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这里提到的中国市场批片情况大致都是真的,那一届的威尼斯评委名单也是。

  ☆、第一百四十三章 影评人的胃口

“评委盛赞克里斯托弗.汉克斯,在《第五个莎莉》中演技有极大突破,表现让人惊艳。”

“法国名导克莱尔.丹尼斯夸奖珍妮弗.杰弗森,今年威尼斯电影节最大亮点:‘珍妮弗的表现让所有人惊讶,她是美国这一代最优秀女演员。’”

“《第五个莎莉》征服威尼斯,现场购片火爆,已经提前售出20多个国家发行权”

“评委钟阿城谈《第五个莎莉》:‘我成了珍妮弗.杰弗森的粉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02页  当前第1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2/3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制霸好莱坞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