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人镜_分节阅读_第69节
小说作者:赵十一月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13 KB   上传时间:2015-09-02 15:37:36

  沈采蘅见着沈采薇,不由吐了吐舌头,颊边梨涡甜甜:“二姐姐你瞧,这里有鱼呢,要不咱们也抓几条来烤着吃?”她是个无肉不欢的,虽然前头素斋吃得津津有味,可看着游鱼又眼馋起来。

  沈采薇忍不住戳一戳她的额头,嘴上道:“吃吃吃,再吃下去,下月的衣裳又要换大的了。”

  沈采蘅嘟嘟嘴,哼了一声:“我就是想吃嘛~~”她年纪渐长,撒娇的功夫也跟着长了,摇一摇沈采薇的手臂,嘟着嘴撒娇道,“二姐姐......”

  沈采薇被她缠得没办法,想着反正也没事可做,边上确实有许多人在垂钓或是喂食,显然是个钓鱼的地方。她把后头的一个丫头叫了上来,令她去准备些烤鱼用的调料又寻了个钓鱼的人买了两条备用的鱼竿。

  沈采蘅兴致勃勃的接过钓竿,正要坐到早就想好的位置上,边上伶俐的仆妇连忙上去擦了一下石块又铺了一块绸缎。

  沈采蘅也不在意,招招手:“二姐姐,坐这儿。”

  沈采薇最喜欢她这天真可爱的模样,不由笑了笑:“坐得这样近,就不怕我抢了你的鱼?”

  沈采蘅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似的,叫人看着就觉好笑。

  不过她们两个都不是熟手,这里又不像是家里一样事事都有人准备周全,便是潭中的鱼都比家里喂出来的鱼聪明的多。两人手忙脚乱了好一会儿,方才在边上人的帮忙下钓上几尾小小的鱼。

  烤鱼的时候又花了许多功夫,虽然有人帮忙处理和上调料,但沈采薇和沈采蘅毕竟是第一回自己烤鱼,味道差了一些,好在新鲜有兴趣,慢慢的就吃了下去——自己烤的鱼,跪着也要吃完。

  一共只得三尾鱼,烤坏了一条,剩下的自然是一人一条。

  正好快到正午时候,边上有人收了钓竿准备回去,瞧着这两个小姑娘折腾了半天也只得了这三尾鱼,不免觉得好笑,想了想又从自己的鱼篓里面捡了几条送给她们。

  沈采蘅正好馋着也没客套,眨巴眨巴眼睛就让下人收了下去。沈采薇略一思忖又令人暗暗塞了些银钱过去也算是买的。那人瞧着她们的打扮就知道是有身份的人家,推辞了一二就道谢走了。

  沈采蘅喜滋滋的拉着沈采薇把几条鱼烤了,笑嘻嘻的:“这么多,等会儿带回去给四妹妹、二伯母还有我娘他们吃。”

  沈采薇想了想才应声道:“你若真想带回去的话,还是留几条放到水里再带回去吧。烤鱼这东西,凉了就不好吃了。”

  沈采蘅只得作罢,不过很快便兴冲冲的烤了五条。她和沈采薇一人又吃了一条,剩下的则准备带去给沈采苹和严氏吃。

  她们两个路过石壁,才见着沈采苹留下的一个小丫头跑来说话:“裴夫人要去见一见太太,四姑娘和她们一起去了。她让奴婢留下和两位说一声,不必寻她,直接回去就好。”

  沈采蘅不知就里,自然是嘀嘀咕咕的抱怨了几声。沈采薇却是猜到了一二,悄悄拉了拉沈采蘅的手劝她:“好了,回去吧,再耽搁,你的鱼都要凉了。”

  沈采蘅提到自己的鱼,立马就活过来了。她笑盈盈的拉了沈采蘅的手,往寺庙那边的厢房去。

  她们两个大概是回去的晚了,裴三太太和裴八郎都已经告辞离开了。想来两家谈的不错,严氏面上带着笑,招呼着她们两个坐下喝茶。

  沈采蘅献宝似的让人把烤好的鱼拿上来,笑道:“这是我和二姐姐钓的,亲手烤的,可好吃了。四妹妹和二伯母快来尝尝。”

  她扬了扬首,很有些小得意,想来早就忘了自己两人钓的鱼都已经进了自己的肚子,这些剩下的都是人家送的。

  沈采薇忍俊不禁也没拆穿她,也跟着加了一句:“我们之前尝过了,虽是手艺不佳,但胜在新鲜,很有些滋味呢。”

  沈采蘅连连点头,恨不得自己亲自替她们尝一尝。

  严氏心情正好,好说话的很,让何其家的递了筷子。她笑了笑,目光十分温和:“也是你们有心了,还记得给我和四娘带回来些呢。”她举着筷子吃了几口,才在沈采薇和沈采蘅眼巴巴的目光下点了点头,“味儿是很不错。

  沈采苹就坐在严氏边上,文静的从丫头手上接了筷子也尝了几口,眉眼弯弯的赞道:“很好吃呢。”

  沈采薇和沈采蘅都忍不住笑了。一屋子的人这时候都显出几分轻松的笑意来,心情仿佛都被那从窗口吹来的山风吹得轻盈起来,轻飘飘的仿佛要飞起来。

  等到坐着马车回去了,她们几个也都是面上带笑,显是融洽和谐了许多。

  只是她们不知道的是,此时寺中后院的一间厢房里头,一个穿着湖色直裰的少年正蹙了眉问自己的小厮道:“可是看清了,是哪家的姑娘?”他声音里头很有些不耐烦,仿佛藏了火似的。

  那小厮诺诺应道:“小的特意问过了,说是今日来的是沈家的姑娘。”

  那少年闻言怔了怔,不由扬起眉头,哈哈一笑:“沈家几个姑娘,除了那个四姑娘都已经订了亲,裴八看中的必是四姑娘......”他眼中带着一丝冷嘲之色,口中却是带了笑意,拊掌道,“正好,祖父那边给我定下的就是这位四姑娘。这回,倒是可以叫裴八吃个闷头亏。”

  马车上的沈家众人自然是不知道这意外之外的事,等到马车进了府,沈采蘅便急匆匆的令人提了盛着鱼的小木桶,跑去裴氏那边邀功:“娘,娘,我和二姐姐钓了些鱼,晚上给你们加餐。”

  裴氏有些头痛,这会儿正歪在榻上揉额头呢。她见着女儿这模样只有欣慰的,口上却很不客气:“你这孩子,去一趟古安寺,不安安生生的去拜佛怎地就杀起生来了?”

  沈采蘅嘟着嘴撒娇:“娘......”

  裴氏拿她没法子,只好笑着揽了人到怀里,摸一摸她乌黑浓密的长发:“好了好了,不说你了。”她摸摸沈采蘅的头,“还是我家三娘最懂事,去趟佛寺还记得给娘捎鱼呢......”说到后面,她自个儿就忍不住笑了。

  沈采蘅被说得面红,低头扯着裴氏的袖子不出声。

  裴氏想了想又道:“晚上让他们做鱼羹和鱼片粥怎么样?我记得你喜欢这个的。”

  沈采蘅本还想要再把剩下的都烤了,想一想这鱼片粥也很好吃,雪白鲜嫩的鱼片就着热粥,还真有些叫人流口水。她犹豫了一下便点头道:“嗯,听娘的。”想了想又嘴甜的加了一句道,“晚膳我陪娘吃。”

  裴氏被她逗得一笑,摸着她的头,直笑不语。

  ☆、136 梅花茶

  沈承宇那头虽然是心生疑惑想要对萧远和沈采薇的关系试探一二,但萧远毕竟地位尊贵特殊,为着名声也不好多与外臣往来。他左思右想之间,只得多寻些机会进宫几次。好的他毕竟是一部侍郎又端出一副为国事着想的模样,虽来的频繁了些,但旁的人倒也没太注意。

  不过,这样一来不免就撞到了旁人的眼里。比如,长平公主。

  长平公主平生最厌恶的就是萧远。于她而言,自己、先太子和父皇母后才是真真正正的一家人,偏偏萧远这个外来的忽然插了进来,地位竟隐隐的凌驾于她这个嫡公主之上。明明不过是个王府庶子,现今不仅搬进了宫里还接掌了一部分的政务,她每每想起都是暗恨不已。

  故而,她稍稍闲了就想着法儿去萧远那儿给萧远添堵。她这样莽莽撞撞的来去,偶有不巧,便正好碰上了沈承宇。

  沈承宇到底是外臣,哪里敢多看,自是小心翼翼的依礼退开,等长平公主过去了才起身回去。

  长平公主蹙眉想了想,便侧头问了左右一句:“这人是谁啊?这些日子倒好似常见?”这样一想,心里便已经有了几分不喜:这人生得人模人样的,看行事却是个谄媚之徒——先太子这才刚去不久,他就这般巴巴得往向萧远这里献殷勤,真真是惹人厌。

  左右寻人问了几句,很快便应声道:“是吏部的沈侍郎,想来是有国事要和荣郡王商议吧。”

  长平公主本也不过随口一问,听到“沈侍郎”三字忽而想起了一点儿旧事,于是便又追着问了一句道:“他家是不是有个女儿,在松江长大的?”

  这问题倒是难倒边上的宫人了,好一会儿都没人应声。

  前些年重阳节的时候,母后和父皇就打算着给她选几个伴读。依着父皇的意思:正好选几个世家千金进来给皇后调/教一二也好送去萧远那里做个侧妃什么的,既有利子嗣也能安抚一下萧远的情绪。她心里头本就不太情愿,闹了几回,那事也不知怎地就不了了之了。不过,那时候她也隐隐的听过一耳朵:萧远少时在松江呆过一段时间,和沈家的几个姑娘处的不错。父皇当时就是想要把沈家二姑娘许给萧远做侧妃。只是后来先太子病重又听闻沈家姑娘已经订了亲,这才没有了下文。

  长平公主这样一想,面上便不由得显出几分古怪神情来:“你先去打听一下,迟些再来回我。”她话声落下,心里接连转过了许多念头,还没等宫人回话就连忙转口道,“等等,不用打听了,我自个儿去瞧瞧......”

  萧远从来就是个清心寡欲的木头人,母后送的那些千娇百媚的宫女他看不上,郑家那几个容貌出众的姑娘他正眼也不愿看,后来不知怎的选了个乡下来的。她背地里笑话了好久,现在想来:说不得,他那心里头还真记挂着人呢。

  长平公主自小长在帝后恩爱的氛围里,耳濡目染之下倒也对所谓的情意颇是相信。她越想越觉得其中有事,恨不得立刻就去沈家瞧一瞧、问一问,若是对方真是萧远喜欢的.......那就怪不得她辣手了。

  那宫人吓得白了脸:“公主,万万不可......您千金之躯,这样的时候,怎好轻易出宫?”

  长平公主素得皇帝宠爱,活泼爱娇,甚是喜欢外头热闹的景致,便缠着皇帝要了出宫的令牌,好方便出入。好在上头皇后压着,边上的人伺候得当,加上长平公主左右也没什么地方好去,至多在郑家或是哪里转一转,这么些年倒也没有出过什么事。结果,去年太子病逝的时候,长平公主因为偷偷跑出宫没能赶回来,倒是叫皇帝生了好大一场气。所以,这一年下来,她也收敛了许多,没再出宫了。

  宫人心中把那勾起长平公主念头的沈承宇骂了个千百遍,问候了他的祖祖辈辈,口上却还是温声劝道:“公主不是答应了陛下,晚间要陪陛下和皇后用膳的吗?”

  其实,那宫人倒是很想说一句:公主你年纪大了,不好再往外跑了。再说,上回你哭着喊着求皇帝原谅的教训难道已经忘了么?只是,给她一百个胆子她也不敢在长平公主面前说这样的话,只能委婉的提起皇帝的皇后,叫她心里有些顾忌。

  长平公主却是个不管不顾的性子,要不然也不会单单缠着萧远胡闹生事——换个明理懂事的,哪怕拉不下面子去交好对方也会不去招惹。她随意的摆摆手:“我就去瞧瞧人而已,用不了多少时间,晚膳的时候一定回来。”

  宫人噎了噎,一时没了声音。

  长平公主冷笑了一下,把手背在后面,微微的扬起下巴,冷然道:“怎么,现今我竟是差遣不了你们了?”

  “奴婢不敢......”她身边的宫人跪了一地,以首伏地,只得无奈的应了下来,“奴婢等马上就去准备。”

  长平公主瞧了眼萧远理事的宫殿,高台楼阁,朱红长柱,殿角、殿脊、屋顶之上饰以鸱吻,往来的官员或是小黄门皆是手捧奏折,来去匆匆——那是大越主君处理政务的乾元殿。因着萧远身份尴尬,虽有皇帝旨意但也不过是在偏殿代皇帝处理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

  即使如此,也已经可以使人厌嫉发狂。长平幼时也曾被皇帝抱着到上书房看折子;也曾仗着懵懂娇憨撒娇要入乾元殿;也曾被皇帝抱着在那金龙座上嬉闹过,可是到年纪稍长一些,就被朝上的言官弹劾,不仅被皇后训斥也再不能入乾元殿正殿。甚至,哪怕是先太子,因着身子的缘故也没有过萧远这般待遇。

  长平公主的眼睛掠过一丝厌恶之色,绣着大朵富丽牡丹的长袖轻轻一甩,仿佛在空中旋出一朵儿染金的花似的。她只是冷哼了一声,很快便踩着步子转身走了。

  她清而轻的声音就像是夏初那一点儿被熏热了的花香,徐徐散在空气里,仿佛含着露水的微凉:“若是哪个敢去给父皇他们多嘴,我绝饶不了他。”

  左右喏喏称是,再也不敢多言。

  沈采薇自是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此时的她正和李景行两人凑在一起写曲子。

  李景行自从学了箫就想着要和沈采薇来个琴萧合奏,上回虽是来过了一次但到底不过是随手一试,许多小细节上还是不够融洽。他这日正好得了闲,便跑来寻沈采薇一起写曲子。

  “我们之前凑巧一起写了一回,就得了首好曲子。这回咱们心有灵犀,一定可以写出更好的曲子。到时候琴萧合奏,天作之合,一定会比司马相如的凤求凰还要出色。”

  沈采薇抓住重点,瞪他一眼:“谁和你心有灵犀了?”

  李景行默了默,低头拨了拨琴弦,琴声悠然勾动人心,他眉目含笑:“自然是我家二娘。”玉冠乌发,那样宛若天成的容色,微微一笑间竟是比琴声还要动人。

  沈采薇被他看得脸红,只得默默的在心里念了几句:se即是空,空即是se。然后,沈.薄脸皮.采薇才义正言辞的警告他:“笑什么笑,有什么好笑的?”

  李景行被她这炸毛的模样逗得又笑了笑,只得咳嗽一声,低了头:“好了,我不笑了。”他抬手倒了杯茶递过去,“喝一点。”

  他们今日喝的是李景行从家里带来的梅花茶。

  李二太太文氏乃是武将千金对于这些细致的东西素来不太在意,但李老夫人却是个中行家。她冬日里令人摘了一些半开的梅花,把完整的花朵小心放置于罐中,撒上盐后再用厚纸密封于阴凉处保存。过了年,再将秘制过的梅花取出,改用上好的蜂蜜浸泡,然后便可以泡茶食用了,饮之唇齿留香。李老夫人见着李景行一心念着沈采薇,特意拿了一罐让他捎来,也算是些微慈心。

  他们两人一起对坐着喝了茶,止了笑,重新提了笔,在纸上写了几段凌乱的曲子。沈采薇本就是个沉静的性子,既是答应了要写琴谱,边写边琢磨,不觉就入了神。她时而提笔写上一些或是涂改一段,时而自己试弹一二,时而推着李景行吹一段......

  两人正好站在院子中搭着的蔷薇花架下,时而有微风过,花叶飘落,花香温软一如清浅的湖水缓缓浸染而来,漫过头顶。这一对郎才女貌的人被那日光和花影衬得更加融洽起来,一如一对天生的玉人。

  长平公主也正是这时候到了沈府的。也是巧了,刚刚从宫里回来的沈承宇亦是在府上。他自然也是知道长平公主跋扈之名的,为人臣子的本也该恭恭敬敬的把人请进来再送回去。只是,不知怎的,听到门外传来的消息,他心里转了一下,忽而想起自己先前的那个疑惑来,便觉得这是个天赐的好机会。

  因着长平公主有吩咐,他也没有大张旗鼓的拉了家人一起迎客,只是召了人去宫中给萧远递消息。这时候递消息给萧远虽是仓促冒失了些但也不是什么越矩之举,往轻了说是他担心公主,往重了说也不过是他有心讨好荣郡王。

  若是萧远有心,自然会赶来。若是萧远无心,那也就罢了。

  沈承宇心里的算盘打得很好,等见了长平公主更是面带笑容,行了个礼:“臣拜见公主。”

  长平公主却没个好颜色,只是仰着下巴傲慢的瞥了他一眼,冷冷淡淡的摆了摆手:“我是微服来此,不必多礼。”她心里对沈承宇很有些不喜,瞧着他那笑容尤其厌恶,凤眼微微一挑,忍不住接口讥诮了一句,“久闻沈侍郎容貌过人,果然名不虚传......难怪累得发妻郁郁而逝后还能迎娶侯门贵女。”

  言辞如刀,几乎把沈承宇面上的面皮都要划了下来。他面上笑容僵了僵,好不容易才挤出一句话:“公主盛誉,臣愧不敢当。”

  ☆、137 君山银针

  长平公主嗤笑一声也没应,只是懒洋洋的点了点头:“听说沈侍郎府上的姑娘才貌双全,想来也是颇似沈侍郎的缘故。”

  沈承宇暗暗咬了咬牙,口上却依旧是温文有礼的语气:“公主真是过誉了......”随后便伸手引了长平公主入内,温声问道,“不知公主今日大驾光临,所为何故?”

  长平公主矜持瞥了他一眼,故作漫不经心的道:“我出宫游玩正好路过贵府,忽而想起沈侍郎的二姑娘乃是前些年松江女学结业礼的魁首,心生好奇便来看看。”她微微叹了口气,眸中显出几分兴味的神色来,“我记得郑家姐姐亦是得过魁首,她的才学我素是钦佩的,也不知沈二姑娘又是如何,可是名副其实?”

  郑家能被长平公主亲昵的唤一声“姐姐”的大约也只有郑宝仪。先太子丧礼上,她以未婚妻的身份代行妻礼,后来皇帝便追封她为温孝太子妃。只不过长平公主自小便叫她姐姐,到了现今也没再改称呼。

  沈承宇听了这话,连忙垂首应道:“小女微末之才,能得魁首不过是侥幸而已,哪里敢与太子妃、公主等相提并论。”

  长平公主听了这话倒是心里畅快了些,心想着:倒是个会说话的。她这样一想,便干脆的招招手和沈承宇道:“我就是想来见见你家二姑娘,不知她现在何处?”

  沈承宇心里更不舒服了——这态度简直是把他当做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仆从。话虽如此,他面上依旧不显,恭恭敬敬的回道:“公主既然是来见小女的,不若先进内堂休息,稍作等候,臣这就令人把小女叫来给公主请安。”

  长平公主若有所思的摇了摇头:“唔,不必了,不过就是几步路的功夫罢了,我自己走过去便好了。再说,你这府院虽是小了些,但也还算不错。”她想了想又加了一句,“也不必另外叫人了,你带路就行。”

  还真是把人但仆从使唤了。沈承宇敢怒不敢言,虽是口上恭谨应了,心里却已经开始焦虑起来——也不知荣郡王何时赶来,这么一个祖宗搁在家里还真是吃受不起。

  沈承宇迎人并且和长平公主说话的这一会儿功夫,腿快的婆子已经跑到了沈采薇的院子里来:“二姑娘,公主、公主殿下来了。”既然说的是公主而非大长公主且皇帝膝下又只得一女,想来也能是“大名鼎鼎”的长平公主了。

  沈采薇手上还拿着笔,笔尖顿了顿,落下一滴浓浓的墨水。她面上神色倒是不变,反倒从容的问道:“是长平公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页  当前第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美人镜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