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种田之农妇_分节阅读_第14节
小说作者:雪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12 KB   上传时间:2015-10-27 02:14:17

  ☆、第23章 惦记

第二天,赵远山带着杨婵去看望两个孩子,小草和杨平则留在家里。

虽说是砸伤,到底也吃着药,这么小的孩子过去,怕过了病气,杨婵经历过穿越重生等等玄幻事件,也开始相信这些,小心总没大错。

赵小花已经搬回老宅,屋顶还是赵远山帮忙修补的,中间的墙也砌了一半,不过现如今两个孩子这样,都没精力弄这些,墙还扔在那,等日后再说。

“孩子好些没?”杨婵放下篮子,里头是她让赵远山找的鸡蛋。

水患才过没多久,许多东西都不好找,就像这鸡蛋,原来会生蛋的母鸡都死了,留下来的蛋也泡坏了,这二十个还是从城里带回来给小草和杨平吃的,现在石头和妞儿被砸成这样,也就先给了他们。

“这是?”赵小花看了眼杨婵,满是喜意,“弟妹哪来的鸡蛋,只二十个,怕是吃不了多久,可还有?”

杨婵皱眉,“是托了人从城里捎回来的,二十文一个。”突然有些不想将鸡蛋给她了,还不如留着给自家两个孩子吃呢!

“大姐!”赵远山看了赵小花一眼,以前怎么不觉得大姐这么不会说话。

“我……这不是两个孩子遭了大罪,想着多给他们补补。”赵小花见弟弟夫妻二人不悦的模样,心里嘀咕,不就是鸡蛋,二十文一个又如何,她又不是不给银子,等日后她自家养的鸡生蛋了,定双倍还回去。

话不投机半句多,既然说不到一块去,杨婵便想回去了,赵远山看了眼赵小花家里,还算过得去,又见两个孩子没事,便打算一道走了。

“你别怪大姐,她只是担心两个孩子。”赵远山心下叹气,他做弟弟的能怎么说,只能帮着大姐说些好话,“我一会再去让人带鸡蛋回来,平哥儿是需要补补。”

杨婵也不推拒,只道:“小草也该补补。”

对于小草,吃食穿衣方面,她不会偏心,这孩子乖巧懂事,她也疼的下去。

“恩。”赵远山点头,杨婵的为人他信得过,不会亏待小草。

此时已经九月,微风吹过,很是舒服,可惜往年硕果累累的大地如今一片荒芜,也有一些地方已经冒出一些绿芽,瞧着很是喜人。

路过一片农田的时候,就见其中一个带着斗笠的女子抬头望来,杨婵同她的视线正好相交,便点头笑了一下,想着这个姑娘皮肤真白,虽说长得只能算清秀,但是在这乡下也算比较少见的,怪不得只出了一点太阳都要戴斗笠。

“在看什么?”赵远山顺着杨婵看去,眼底闪过一抹暗光,“不早了,咱们要早点回去烧午饭。”

“好。”杨婵没注意到赵远山的异样,笑着点头。

是他?被杨婵夸赞皮肤白的姑娘目光追随着赵远山二人。

“还不赶紧干活。”女子不远处的妇人凝眉喝了一声,顺着女子的目光望去,而后嗤笑道:“那不是赵家小子吗?当初要死要活的不嫁人家,怎么?如今人继承了大笔家产,想嫁过去了?也不瞧瞧自己如今什么样?还当自己是秀才老爷家的小姐啊!”

“好了,别说了,都赶紧干活吧!”一个长相老实的大爷抬眼喝了声,半响,又道:“赵家小子已经有媳妇了,你别丢人现眼。”

“是,爷爷!”想到站在赵远山边上的姑娘,女子低眸干活。

女子正是赵远山先前订过亲的秀才之女,姓李,闺名秀琴,水患之时,她的爹娘都没熬过去,如今和小她三岁的弟弟跟着大伯过活。

她爹是次子,因为有些读书天分,被家人寄托希望,可惜,考到四十多也没中举人,而大伯一家早因为供应他读书心生不满,现在能对他们姐弟好才怪。

李秀琴和赵远山解除婚约后,没多久就和另一位读书之人订下婚,可惜那书生这次也没熬过水患。

接连着没了爹娘和未婚夫,李秀琴的名声有些受损,好在她大伯母虽不喜欢她,还知道她如果嫁不出倒霉的还是她自己和她女儿,在外都帮着说话。

但是想要和以前在家绣花看书是不可能了,必须跟着一块下田,这让原本娇生惯养的李秀琴如何接受的了。

要不是她长得还算不错,她大伯母估计更要磨搓她,这前提,却是想将她嫁给镇上的田员外当第八房小妾,田员外的年纪比她爹都大,她如何能甘心。

就在这时,她听闻赵远山没了父母长辈,还继承了家中四十亩上等良田,他读过书,还年轻,只要她嫁入赵家,进门就是当家主母,想着想着,就上了心,不过她也听闻赵远山带回一个姑娘,择日成婚。

不过,李秀琴眯眼,不是还没成婚吗?

杨婵还不知道,不过是去了趟刘家村,某人就被惦记上了。

她现在可忙得很,不提一家子的衣服,还要绣她自己的嫁衣。

捏着大红锦布,杨婵不禁有些害羞,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别说嫁人,连男朋友都没谈过,没想到如今就要嫁人了。

这边杨婵在绣着嫁妆,京城中,三皇子府也正在办着喜事。

老圣人的身子越发不好,想着退位让贤,长子即是太子被废圈禁,二皇子母家孙家,朝中权势倾天,他无论如何都不敢让二子登上皇位,三皇子母家乃书香门第,较为清贵,唯一可靠的杨家如今也没了,剩下的四皇子五皇子还太小。

算来算去,还是三皇子最为合适。

既然和三皇子订婚的杨家嫡长孙女没了,他就再为他找一个,只是决不能再找勋贵人家。

最终,和三皇子订婚的户部尚书的嫡女,让钦天监选了较近的日子成婚。

“还没半点消息?”三皇子身穿大红喜服,面上却无半点喜色。

“没有,不过并无有关财物流出,该没事才对。”说话的丫头不过十七八,长相清秀,气质沉稳,要是杨婵在此,就会发现,此人,正是她贴身丫鬟之一,彩菊。

  ☆、第24章 客气

治丧这日,天空灰暗,微微下着小雨,赵家村全村人都穿着丧服,只因每家每户都有人死去。

没有尸体,也没有骨灰,每具棺材中放的都是亲人生前穿过的衣服或是用过的东西,因为不少人连亲人的衣服都被埋在地下,翻找不到。

其中就有杨婵和杨平两姐弟,连用过的东西都没有,便每人剪下一束头发,放入棺中。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样做倒也可行。

时辰一到,村里响起锣声和唢呐声,死的人实在太多,棺材几乎摆放不下,村里根据辈分下葬,妇女小孩跟在身后,一路护送。

从天微凉起直至太阳落山,数不清葬了多少亲人,埋了多少棺木,还有不少孩子死了,却连衣冠冢都做不到,那些死了孩子的爹娘,哭的悲痛欲绝,纷纷给烧了纸钱,只盼他们下辈子投个好胎。

杨平从穿上丧服开始,便没有说话,直到杨父杨母的棺木入土,才吧嗒吧嗒的掉眼泪珠子。

“姐姐,日后我想爹娘了,就能来这找他们说话吗?”杨平看着新立的坟,心里闷闷的。

“当然。”杨婵眼前蒙上一层雾,为杨平的乖巧懂事,望着两座新坟,她心里默念:‘杨夫人,杨老爷还有杨婵,你们放心,我会照顾好杨铭的。’

本来办了丧事之后就是守孝,不过乡下没那么多讲究,第二天一早照旧上山下田,至于茹素,乡下人家,本就很少能吃到肉。

当然,杨婵能买得起,按理就要开始茹素,但是家里就赵远山一个劳动力,不单家中挑水劈材,还要下田种菜,还有两个小的,才长了点肉,她实在不舍得顿顿咸菜豆腐。

“总是身体要紧。”杨婵和赵远山商量了一下,道。

想是这么想,他们还是吃了七天的素,到第八天,杨婵才让赵远山在镇上割了两斤肉回来。

其实古代守孝并没有像杨婵想的那么严格,所谓三年守孝,都是官宦人家和书香人家去遵守,并且这期间也不是真的就茹素,且不说年轻人,老人孩子如何受得了。

故而赵远山半句没说,买了肉回来,杨平和小草吃的很是开心,要不是杨婵拦着,估计这一顿就吃到怕为止。

按照赵远山的心思,自然是越早成婚越好,不然杨婵这不清不楚的住在他家,早晚会被人说三道四。

不过现在大多人家都在办丧事,实在不好办喜事。

他这边才想着,赵小花就提着一篮馒头来了,“这些都是早上刚做的,还热着,赶紧先吃一个。”平常时候,赵小花还是挺直爽的,很好相处。

“多谢大姐。”杨婵接过馒头放到一边,问道:“石头他们怎么样了?”

“托弟妹的福,已经能起身了。”赵小花满面笑容,昨晚才找了村里的郎中看过,说是没多大问题,只要接着喝药就行。

像是想起什么,赵小花从怀里取出一个布包,打开一瞧,是十两碎银。

“我们家也不富裕,不过弟妹放心,我会慢慢还清银子的。”赵小花笑着道。

“无妨,大姐要是不凑手,先花着也没事。”杨婵客气了一句,等赵小花再客气完,便接过银子,余光扫到她不自然的面色,心下讪笑。

她可都听说了,赵小花和二房分家,将老头老太太那翻出来的三十多两银子平分了,再有她丈夫先前留下的银子和官府补给的银子,全都加起来绝对不算少。

所以还她的十两银子,干脆直接收了回来,她敢肯定,刚才要是再客气一句,赵小花估计真的会把钱收回去不还。

她和赵小花又不熟,会帮忙完全是看在赵远山的份上,这钱自然要收回。

其实赵小花今天过来还真不是为还钱,不过是客气一句,只是没想到杨婵会这么不客气。

心里别扭,却不敢说什么,总不能说杨婵收钱不对吧,赵小花讪讪道:“我们家正打算出丧,我这边就我一个女人,两个孩子又这样,不知道远山有没有空?”

“什么时候?”钱是一回事,平常帮忙又一回事。

“就后天。”赵小花娘家就剩赵远山和小草,能找的也只有这个兄弟。

“行,等远山回来我跟她说。”姐弟间,这些忙自然要帮。

得了杨婵的话,赵小花就起身回去,她弟弟她自己了解,很知亲,不是凉薄之人,会特地来问,就是怕杨婵不同意。

中午吃饭时候,杨婵将这事和赵远山一说,他点头表示明白

都道亲兄弟明算账,何况这钱还是杨婵的,还钱是理所当然的事。至于帮忙,做弟弟也没道理不帮忙。

杨婵毕竟还没和赵远山成婚,所以赵小花那边办丧事,她不好过去,就带着杨平姐弟二人在家。

家里的粗活赵远山都包了,喂养鸡仔的事则被小草和杨平两人管着,杨婵平日除了做饭,也就洗几件衣服,竟是闲得很。

这会吃过午饭,没什么事做,杨婵就打算教杨平读书。

杨平三岁启蒙,如今不过五岁的年纪,已经会背不少书,可惜这些日子都荒废了,杨婵打算让他重新温习一遍。

“姐姐,这书同咱们家的不一样?”杨平翻开由赵远山默写装订的三字经,道。

摸摸他的小脑袋,杨婵心道,当然不一样,且不说杨家用的是进士批注过的三字经,就是那纸,也是上等宣纸,如何是这等最便宜的纸能比的。

“往后千万别说家里的事,赵大哥和小草也不行,知道吗?”不是不信任他们,秘密之所以是秘密,就是因为知道的人少。

“知道了,平哥儿不说。”杨平点头,他到底只有五岁,许多事情知道但却不理解,有时候有些小细节就会透露出来。

“你现在不懂没关系,你只要好好读书,读的多了,就会知道姐姐为什么会这么做,现在,都听姐姐的,姐姐不会害你,知道吗?”杨婵是想要他一辈子平淡安康,但是也不是让他做一个无能之人,至少也得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日后能养活一家老小的人。

杨平点头,他知道,现在只有姐姐对他最好,不会害他!

  ☆、第25章 传言

赵远山帮着大姐出完丧,并没有留下来用饭,家里就杨婵和平哥儿一个五岁孩子,实在不放心。

出了刘家村,一直跟在赵远山身后的小草突然抓着他的衣摆晃了晃。

“大哥,是李姐姐。”小草语气中带着些许疑惑。

在她的印象中,李秀琴一直是仙女般的姐姐,说话温柔,对她也很好,只是眼前的李姐姐,穿着一身布衣,头上用同色系的布条扎着,要不是皮肤还算白嫩,和村里其他姑娘还真没有差别。

尤其现在她见识了杨婵嫂嫂,回想起李姐姐的行事说话,总有一股……她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反正就是哪哪都不如她嫂子,小草盯着李秀琴肯定的点点头。

“赵大哥,许久不见。”李秀琴一直等着赵远山开口,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张嘴,眼见他便要越过她走远,忙开口道。

“还请李姑娘莫要乱说,你我从未见过面,何来的许久不见。”不错,赵远山没有骗杨婵,他们确实没见过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页  当前第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种田之农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