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种田之农妇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雪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12 KB   上传时间:2015-10-27 02:14:17

要是杨婵知道她花钱方式刺激了赵远山的斗志,并且立志进入官场,不知道她会不会后悔。

出了布店,几人直奔粮油店,家中熬了一大罐猪油,但是杨婵不舍得全用猪油,得买上几斤菜油,还有一些调料,都得买上。

再有就是干菜,当初香菇木耳买的都不算多,置办酒席的话完全不够,还有豆子,当天可全靠豆制品撑场,必须多做几桌豆腐。

杨婵掐着指头算了算,又花了六七两银子,换算一下rmb,忍不住心疼一下,古代百姓苦的原因就是,赚钱机会少,工资低,消费高。

好在也没出了她的预算,再去订下当天要用的肉就好。

买了几斤这几日要吃的肉,杨婵挎着篮子打算回村里。

路过首饰店时,赵远山想要进去,被杨婵给拦住了,“现在家家都才建好房子,我成婚有十亩地做陪嫁,还有八床被子,何必再买首饰招人眼。”当初在杨府的时候,什么首饰没见过,像安溪镇上那种银打的首饰,她还真瞧不上眼。

“就算想给你买,如今也没银子,我娘留下几件首饰,我想让人给炸一炸,若是你不嫌弃,成婚那日可戴上。”赵远山从背后竹篓里取出一个首饰盒,其中有赵家老太太的,也有他娘和伯娘婶子们的首饰。

横了他一眼,“说的什么鬼话,我欢喜还来不及,怎会嫌弃。”抱着首饰盒同他一块进去。

这些首饰还是她清理出来的,所以很清楚里面都是些什么东西。

赵家确实算是有底蕴的农户,老太太有一套金头面,约莫有二十两重,其余金饰有三件,银饰五六件,而赵母的陪嫁也算不错,有一只金镯子,约三两重,再有金耳环一对,金戒指一只,银饰四件。

除开这些,赵远山的伯母婶子都留有一些首饰,各有一只二两重的金镯子,其余零碎金饰共三件,银饰六件。

杨婵想了想,将老太太的首饰挑出一根金簪子,一对银镯子,从赵母这取出金耳环、金戒指和所有银饰,又从伯母婶子的首饰中取出一对金镯子另外包好收起来。

“这些日后给小草做嫁妆,可以等她嫁人再炸。”一对金镯子,一对银镯子,还有一对金耳环,一根金簪子,一只金戒子并四件银饰,绝对算得上丰厚嫁妆。

就算作为赵家长女的赵小花,当初嫁人也不过一对金耳环和一对银镯子,就是这样,都是十里八村头一份。

像小草这样的嫁妆,镇上姑娘都未必有,如果赵老太赵母在世,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杨婵自己有银子有底气,才会将那么些首饰给她做嫁妆。

赵远山看了杨婵一眼,点头不语,小草是他妹妹,媳妇大方,他有什么不满意的。

而小草,则是真的震惊了,她已经八岁,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嫁妆是女人最重要的东西,她原本想着,往后出嫁能有姐姐一半风光就好,万没想到,能得到这么多东西。

杨婵摸摸她的头,“这些留着给你,不要同别人说,知道吗?”本来想说不要和赵小花说,但到底是她亲姐姐,杨婵只得吞回去换个说法。

小草看着另外包好的首饰,点点头,“我谁也不说。”别小看她的心思,不说之前那么多姐妹一起生活,练出一点心计,就是水患这几个月,她也能明白眼红和嫉妒这些字眼。

看了她一眼,又摸摸她的头,倒是不能将她当孩子看了。

  ☆、第29章 琐事

首饰炸一下很快,而且他们也要在一旁看着,怕给人扣了去,就得等首饰炸好才能离开。

期间杨婵看了一下店内的首饰,果然如她所想,工艺都算不上好,饶是如此,她还是见到不少妇人姑娘进来逛,看着银饰金饰的目光很是炽热。

女人的爱美的天性果然是时间磨灭不了的,杨婵想着,让老师傅将赵老太剩下那四件银饰从新打造。

“可否给我纸笔?”那些样式太笨重,不是她喜欢的。

“自然。”老掌柜见杨婵想要自己想样式,求之不得,若是好看,他们店就能多一个款式。

杨婵没让他失望,画出的图样非常漂亮,其实就是现代常见的花朵造型,最简单的五瓣花,中间弄几个小圆球充作花蕊。

一对耳钉,两支双股发钗,四个银钿,说起钿,可能有不少人都不知道,其实就是女子头上装饰用的花,因着原来赵老太留下四件银饰足够,做了这些竟还有剩,杨婵便又让做了一对耳钉和一对对戒,是很简单的光板。

他们平日要干活,带上有花纹的容易脏,如果再弄朵花,没几天估计就被压扁了,所以不如光板来的好。

至于为什么不用金,乡下能带金的有几个,这要是敢带出去,定会被惦记上,且还会说家里有钱,这万一有人来借钱,是借还是不借。

故而那些金饰,杨婵没改动半分,等往后有实力了,再带不迟。

等了大半日,总算都给弄好,杨婵见了打出来的银饰,虽说没有现代卖的精致,却也算不错了,亮亮的,很是漂亮。

“多少银子?”杨婵很满意,一旁的赵远山也满意,他媳妇就是厉害。

“不用钱。”掌柜笑眯眯看着杨婵,热情说道:“不过这位小娘子可否将图纸转给小店,自然,初刚才的手工费,我额外再给您一两银子。”

杨婵笑笑,道:“这东西我拿着也无用,卖给你也无妨,不过,你不能再用这种花型。”

她没想着趁机加价,只是提了要求。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没想到的时候怎么都想不到,当有人给你指了路,就感觉豁然开朗。

就好像现在,他们以前也会用花来打首饰,却没想到打成立体的,这下杨婵给指了路,一下子就有诸多想法,比如梅花,比如菊花,比如莲花,总之,掌柜的现在就波不急待的想要推出新式样。

“自然,您这样式绝不会有第二套。”掌柜听到她同意,立马让人取来银子,“这是一两银子,您收好。”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中午,杨婵简单炒了两个菜,早上煮的饭还热乎着,直接吃就行。

这要是在现代或是杨府,都少有人这样吃剩饭,可是在赵家村,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干饭,有一荤一素两个菜,已经是富裕的表现。

杨平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是小草就有深刻体会,没水患之前,赵家属于富农阶段,不过家里好几个人读书,人口也多,煮了饭也先紧着男丁,像她这样没干活的姑娘家,都是喝稀的多,哪有像现在这样顿顿干的,每日还都能见荤腥。

其实她心里还有一个大不孝的想法,觉得这次水患来的好,才能遇到杨婵这个嫂子。

说到底小草还是孩子,谁对她好,心里就偏着对方。

吃过饭,小草抢过碗筷去刷洗,杨婵也没拦着。

不是杨婵懒或是虐待小姑子,先前她什么都没让小草做,不想这孩子暗地抹泪,怕自己不干活导致杨婵不要她,实在让杨婵哭笑不得。

最后还是赵远山和她们各自谈了一下,告诉小草不会不要她,对杨婵则让她不必太客气,直接当自己妹妹使唤,这样才是一家人。

其实真不是杨婵把她当外人,就算是她自己妹妹,八岁的年纪,她也不会让她去干太多活。

也许这也是现代和古代的一个区别,她总是觉得八岁才是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怎么也得十五岁才算长大一些。

不过古代十六岁就嫁人,八岁确实不能当作孩子看待,总之后来杨婵将一些轻便的活交给小草做,她倒是乐意高兴的很。

当然,杨婵也不会让小草一个人做,和她一起收拾好厨房,就一块去了绣房。

赵家房子不算特别大,正屋有三间,赵老头和赵老太一间,一间做书房,一间偏外的一半做了厨房,一半做了仓库,像是锄头,扁担,柴火都放在这。

正屋左边有三间房,大房住走两大间,剩下一间隔成小间给了小草几个姐妹。

右边则有四间房,二房三房一人一间,赵远山有半间,余下的其余兄弟半间,最后那间当做粮仓。

不过因为赵家只剩下赵远山和小草,一下子空了出来,显得房子很大。

成婚后,她和赵远山就要搬去正屋,杨婵想了想,干脆将左边大房住过的那间收拾出来给杨平,中间那间半间给了杨平做书房,半间做了绣房,而小草还是在原来的房间。

不过杨婵让赵远山把中间的木板给拆了,隔成里外两间,里间给小草做卧室,外间给她弄了张书桌,又将他们兄弟用的小书柜搬过来,弄成一个小书房加小客厅的样子,窗户外给种了一些常见又好养的花。

如此一来,她有个小姐妹都没带到自己屋里去玩,等花开的时候,还能赏花。

刚改造出来的时候,小草小嘴都咧到耳根后,爱的不行。

说起来赵家也有读书人的陋习,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就是典型的小农思想,真正的大户人家,书香门第,绝对会教导女儿读书识字明理,这样才是大家典范。

既然成了小草的嫂子,成为她半个母亲,自然不会漏了这个,女孩子读点书,不论于哪方面都有好处。

腹有书香气自华,这句话半点不假,好比赵远山,一个读过书的杨婵和一个没读过书的杨婵,他绝对选读过书的,这就是男人的劣根性。

能读书识字,对小草来说就和做梦一样,这样的日子,是她之前想都不敢想的,能做的也就是努力完成嫂嫂布置的作业。

“络子这样打对吗?”小草将打了一半的络子递到杨婵眼前,问道。

“不错,比昨天又进步了。”打络子是绣花的基础,小草之前也学过,只是不如杨婵来的精细。

小草高兴的收回继续打着,这些络子打好后,会被杨婵拿去镇上卖了,两文钱一个,她自己赚的银钱都自己收着,当做私房钱。

他们这一家子,小草一个女孩子,杨平才五岁,她和赵远山都不是什么做生意的料,还真不知道做些什么赚钱。

如今家里流水般往外花钱,却没半点进项,杨婵就绣些小东西拿去卖了,贴补家用。

至于小草打的络子,她一天也就打个一两个,几文钱就让她自己收着。

“嫂嫂好厉害,能读书识字,还懂这么多漂亮的络子和绣样,还有今天画的首饰,也好漂亮。”小草叽叽咋咋的说着。

伸出食指一戳小草脑门,“倒是爱美的。”从旁边柜子里取出首饰盒,取出一对耳钉和一对发钿,“过来戴上我瞧瞧。”

一对发钿就一元银币大小,加一起也就一两重,而耳钉就更轻了,其实算不得什么,只是她这举动,着实让小草受宠若惊。

她没想到杨婵给了她这么多嫁妆,还会给她首饰。

“不过几朵小花,瞧你那点出息。”见着小草红着眼眶,泪眼汪汪的模样,杨婵笑骂一句。

书房中,赵远山带着杨平看书,时不时给他讲解书中知识。

“赵哥哥说的同爹爹不一样。”和杨婵一样,杨平其实也有些依赖赵远山,觉得呆在他身边就有安全感。

“哦?平哥儿的爹爹怎么说的?”赵远山眯了下眼,他还是头次听他们姐弟提起爹这个词。

“我……我忘了。”刚说完爹爹,杨平就有些后悔,姐姐千交代万交代不能说爹娘的事,他因为依赖赵远山,不小心说出口。

赵远山浅笑着摸摸他的头,“没事,等下回去学堂,可以问问先生是怎么解答的。”

既然说了不追问,自然就不会追问,等该知道的时候,他自然就会知道。

  ☆、第30章 婚事

唯一的弟弟要成婚,赵小花哪会不来帮忙。

这不,葬礼七日过去,她便脱了孝服带着两个已经大好的孩子过来。

她过来,有个人陪着说话,其实杨婵也挺开心,只是……

“弟妹这发钗还真漂亮,是哪买的?”赵小花一进门就见到杨婵头上的发钗还有一朵发钿,笑问道。

“前儿拿了老镯子去打的,就在镇上的银楼,姐姐过去一问便知。”杨婵笑笑,继续绣着被套。

赵小花面部微僵,她会这么问,就是因为见了小草头上的两支发钿,她想着杨婵既然能给小草两支,那应该也给她家丫头一支才是。

“原来是老银新打,下回我过去瞧瞧。”侧头又道:“小草是个有福的,遇到弟妹这么好的嫂子,头上的发钿少说有一两重吧。”

杨婵皱眉,扫了她一眼,道:“这花立起来,瞧着大,其实也就那么点。”

赵小花点头,抬手就拔了小草头上的发钿捏在手中,“还真漂亮,我家丫头长这么大,还除了红头绳,还没半件发饰呢!”

“那大姐就给她打一件去,日后还能留着给丫头做嫁妆。”一把夺回赵小花要往丫头头上插的发钿,因为用力,上面一瓣花有些歪了,杨婵皱眉,“丫头还有你这个娘帮着,小草只远山一个哥哥,我这做嫂子的,便偏疼她些。”将花瓣小心掰正,插回小草的头上。

赵小花面容又是一僵,知道杨婵生气了,连忙笑着转移话题,只是她不知道,她方才的话小草也都听进心里,低着头,拽着手中绣了大半的帕子,默不作声。

人心生来就偏,再好的姐妹,对上自己的孩子,估计都会有偏颇,不难理解。

只是扒拉着姐妹的东西给自己孩子,杨婵就觉得赵小花做的过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种田之农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