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种田之农妇_分节阅读_第43节
小说作者:雪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12 KB   上传时间:2015-10-27 02:14:17

“都过去了。”赵远山搂着杨婵,心疼道。

他能想象一个大家闺秀突然遇到这种事情有多害怕,她能带着弟弟混到难民堆里,又和他挨过那两月,已经非常厉害了,还有铭哥儿,这样一个娇生惯养的孩子能不吐露半点信息,也没有叫半句苦,喊半点累,往后肯定前途无量。

两人说完心事,关系更加亲密,这样一来,两人真的再无秘密。

不,杨婵还有穿越这点没说,不过这事她绝对不会告诉任何人,包括赵远山,包括她以后的孩子。

按着杨婵的心意,其实想要打点行李直接上京,赵远山拦住她,“再过些日子你就要生了,万一走到半道上你要生了,可如何是好?”总算劝住杨婵。

就算不去,杨婵也足足写了十张信纸,又拾掇了两大箱子东西让人带去给杨锦。

知道杨锦没事,杨婵总算安下心来,饭量都比以往大,没几日人就白胖了许多。

九月初,天气渐渐转凉,杨婵挺着肚子准备布打算做秋衣,其实不过是在一旁动动嘴,行动上都是小草和赵小花来。

至于赵小花为什么在这,一个是她自个打算过来帮忙,还有是赵远山把她接来。

家里没个帮手不行,如今关系最近也就赵小花,弟媳要生孩子,她这个做大姐最是高兴,自然要来照顾,尤其等坐月子的时候,她也得帮忙。

正好这段时间家里农活不多,她就带着两个孩子住到这边了。

“这些不急,往年留下衣服不少,实在不够就去外边买成衣就是,别累着你。”赵远山实在担心,看着杨婵挺着个大大的肚子在那走动,他实在担心。

杨婵抬眼横了他一眼,正想说话,突然肚子一抽,剧痛传来,一下接着一下的痛,下边还有东西流出,定是羊水破了,忙叫唤:“我要生了,赶紧把王婆婆叫来。”

王婆婆是镇上有名的产婆,就住在这一带,杨婵早同她说好了,这几天要帮忙接生。

这事先前也有交代过,要生孩子要怎么办,可真到这时候,不但小草,赵远山也慌的不知道该做什么。

这时候就体现出了长辈的好处,赵小花利落的吩咐道:“还愣着做什么?小草你去烧水,我扶着弟妹去产房,远山你去找王婆婆,顺道把隔壁的刘奶奶也请来帮忙。”

被赵小花洪亮的声音唤回神,赵远山忙去找产婆和刘奶奶,杨婵趁着还有力气,扶着赵小花的手自己走回屋,走动一下会好生一些,这个前世她在网上看过,还有些记忆。

好容易走到产房,隔壁的刘奶奶带着大媳妇过来了,忙利落的铺床准备生产所需的东西,刘奶奶则安抚杨婵,顺道告诉她一些生孩子的技巧,赵小花在一旁不时插嘴。

别的不敢说,刘奶奶一共育有四子三女,生孩子的经验绝对丰富。

再次阵痛的时候,产婆正好赶来,瞧着她满头大汗的模样,不难想象被赵远山拉着跑的场景。

“唔……”杨婵嘴里咬着一团布,就怕大喊大叫后,没了力气生孩子,产婆叫她用力再用力,可是肚子还有下身剧痛传来,根本没办法用力。

许久,仿佛过去一个世纪那么久,杨婵吐出布团,摇头,“不行,我没力气了。”

“产道已经开了,一定要接着用力,这会松了气可不行,想想孩子。”刘奶奶赶紧说道。

“我不生了,不生了……”嘴上这么喊着,却是不断用力,不敢松了气。

赵远山在产房门口来来回回的走着,听到杨婵哭喊的声音,趴在门缝,“好,咱们不生了,等生了这个,再不生了。”

赵小花听了不禁哭笑不得,忙拉了赵远山坐下,“女人都要走这一遭,一会就好了,你一个男人趴在那像什么样子。”

果然一会就好了,继两人喊话不久,杨婵终于生下一个八斤一两的大胖小子,可把赵远山喜的跟什么似得。

赵小花同样欢喜的不行,双手合十,直念菩萨保佑,赵家有了香火,她这个做大姐也能放下心来。

包好孩子,便赶紧抱着孩子出去给赵远山看,“瞧瞧壮实的,往后肯定能中状元。”

“大姐,蝉儿如何?”赵远山看了下儿子,转头问道。

扫了赵远山一眼,如果是婆婆见到自己儿子这么心急媳妇,估计又得吃味了,好在她是姐姐,倒是没觉得怎样。

“好着呢,就是累着了,等醒来就好了,诶呦呦,我的大胖侄子,姑妈带你去喝奶。”赵小花抱着孩子回屋,怕见了风。

因为怕奶水不够,还没生孩子前,杨婵就让赵远山找来一头刚下过崽子的母羊,好让孩子能喝到羊奶,当然,小草和杨铭也得喝。

杨婵醒来的时候见边上没人,叫了一声,就见赵远山快步进来。

“可算醒了。”赵远山做到床沿,握住杨婵的手,有些激动。

“我睡了很久?”杨婵喉咙干的冒烟,声音有些沙哑,赵远山听了,赶紧拿了水给她喝。

“可不是,你已经睡了一天多了,这都是第二天晚上。”赵远山摸了下杨婵的额头,小心的说道。

杨婵有些惊讶,没想到自己睡了这么久,刚醒来有些蒙圈,喝了水,立马问道:“孩子呢?”

她只听到赵小花大喊一声是小子,别的就不知道了。

“刚才醒了,大姐给抱出去喝羊奶,我叫她抱进来。”赵远山出去,不一会赵小花抱着孩子进来。

杨婵再看不见其他,眼里心里只有那个白白胖胖的小包子,撑着身子坐起来,忙接过孩子抱在怀里。

她之前没见过才出生的孩子,也不知道刚出生的孩子什么样,只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全世界最可爱的,哪怕现在脸上红彤彤,有点皱,还是觉得可爱的不得了。

“我给你炖了鸡,估摸着你今天肯定醒,我去给你端来。”赵小花喜气洋洋的说道。

鸡都是乡下养的带来,除了之前吃了还剩下二十多只,加上赵小花送的,一天一只都吃不完。

抱着要睡不睡的小包子,杨婵心软的一塌糊涂,哪里还看得到边上的孩子他爹。

“刚喂了羊奶,这小子可能吃了,一大碗羊奶半点没撒,全都进肚还吧嗒嘴呢。”赵远山看杨婵一脸慈爱,笑着说道。

站在门口的赵小花见了,嘴角带着笑意,她已经知道,杨婵弟弟高中探花,如今在皇城中当官,这下杨婵为赵远山生下儿子,总算是安定下来。

冲赵小花笑了一下,杨婵接过鸡汤,里面有大片的生姜,是祛寒用的,只是她一向不爱吃姜。

“这个可得吃下,女人坐月子可是大事,一定要保养好。”赵小花这个半点不讲情面,盯着杨婵让他吃下,在这点上面,赵远山自然听赵小花的,毕竟是为的杨婵好。

硬着头皮吃了一大碗姜和鸡肉,肚子一下暖和起来,力气也慢慢回来,接过赵远山怀里的孩子,让他躺在自己身边,只觉得怎么都看不够。

洗三这日,因为孩子没有外公外婆也没有爷爷奶奶,干脆让赵小花帮忙小办了一下,只叫了产婆和隔壁刘奶奶一家,还有师傅师娘。

乡下的亲戚离的太远,干脆都没叫,等满月的时候回去摆酒就行。

赵小花家里还种着田地,实在不好一直不回去,呆了一周便带着两个孩子回去了。

乡里边知道杨婵在镇上产子,本想过去瞧瞧的,不过赵小花说了,杨婵做完月子就回乡下,到时在乡下摆满月酒,这才拦了这些热情的村民。

倒不是故意拦着,乡下送礼不像大户人家讲究礼数什么的,满月礼都在月子中送,然后摆满月酒的时候过来吃一顿就好。

杨婵没有公婆,这时候去送礼,连个烧饭都没有,总不能叫赵远山这个读书人下厨房吧?在家里也就罢了,在外人面前总要留些面子,所以根本不能招待客人,还不如摆满月酒的时候一道送礼吃饭。

可惜了一些人还想去杨婵镇子里的家见识见识,没想到竟去不成。

快做完月子的时候,杨锦第二次的信送到,同来的还有十几箱的东西,没错,就是十几箱,礼单长长的一大串,除了给赵远山和她还有铭哥儿小草的,全都是给安哥儿的。

安哥儿就是小包子的小名,寓意平安的意思,至于铭哥儿,早在父母翻案之后就改回原来的名字。

但是说他叫平哥儿,也没有错,他的小名就是,倒也不算骗了赵远山他们。

十几箱子东西中有五箱笔墨纸砚和书,再有三箱皮毛布匹,在京城都算的上顶好的东西,在这镇上,更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

还有五箱全都是给安哥儿的,吃的顽的,应有尽有。

还有五箱是给杨婵和铭哥儿的,竟是他们的以前常用的东西,首饰,摆件,喜爱之物,铭哥儿以前的玩具,大多在这了。

看着这些东西,杨婵不禁落泪,知道是记忆作祟,她也没多想,只放任自己哭了一场。

“你这坐月子呢,可不能哭,对往后不好。”师母忙拦着杨婵,帮着收拢东西,等她出了月子再看。

只随意看了下,师母就觉得自己的心肝不断颤抖,她往常一直觉得自己不是眼皮子浅的人,可这些东西,真是让她开了眼界了。

回了家还和丈夫说道:“你是没瞧见,那红宝石,颗颗都有指头大,那水头通透的一点杂质都没,别说一整套头面,就是一颗也不是寻常人家能得的,还有那笔墨纸砚,全都是外边难买到的,对了,还有一整箱的书,不是孤本也是难得的手抄本,那皮毛布匹,怕是至于京中贵人才能用。”

镇长端起茶杯慢悠悠的喝了口,“远山的妻子本就不是个平常人。”这点他初见时就知道,确也没想到来头会这么大,叹口气,“她出生名门,最是懂规矩,往后你只管同以前一样就好。”

至于杨婵具体的身份,他听赵远山说过是原扬州知府的嫡长女,而后他特地找了一位在县城同窗打听过,爷爷是国公爷,奶奶母亲全都出自国公府,父亲是二甲进士,这样的家世,就是皇后都做得,嫁给赵远山,只能说赵远山运气好。

这日一早,杨婵痛痛快快的洗了三桶水,这才抱着安哥儿出门,总算出月子了,她还算好,天气不算特别热,这要是生在六月,那不如杀了她得了。

“要不要坐双月子?”赵远山一直觉得生了这么大一个小胖子肯定伤了身子,所以想要杨婵多做一个月。

杨婵头都快摇掉了,她没多大事,何必做双月子。

今天回家,杨婵穿了一身新衣服,是锦哥儿寄来的,还有首饰,是她以往惯常用的。

如今她家已经翻案,杨锦也入了仕途,根本无需像往常那般,可以穿戴富贵,也没人敢说半点不是。

赶着马车回了乡下,见到他们一家子回来,许多同村的老乡都是一副恍然的表情,好一会才回过神是他们。

尤其杨婵,往常重来不会打扮,这猛不丁一打扮,实在是气派的不行。

二婶子上前抱住安哥儿,稀罕的不行,“知道你生了个八斤重的小子,早想去看你了,想着去了反而给你添麻烦,这才忍住的。对了,听说你弟弟中了探花,如今已经做官了?可真?”

杨婵一想就知道是赵小花透出的话,左右如今也不怕被人知道家世,她也没所谓,点头承认了。

“也是他运气,今年遇上恩科,这才能得中探花。”杨婵谦虚一句,边上听到她话人全都上前道贺。

再看她通身富贵,除了羡慕,实在生不出嫉妒的表情,谁让人家是知府的女儿,不错,赵小花那大嘴又给透露出来的,好在她不清楚杨婵爷爷是国公爷,只知道杨婵的爹原先是知府,因为被冤枉而抄家,如今已经沉冤得雪。

对于自己弟弟取了知府的嫡女,那是得意的不行,最近见到杨婵,再没拿捏大姐的架势,一副她说什么都对的模样,那掐媚的表情和声音,每每都叫杨婵鸡皮疙瘩掉一地。

这次寄过来的东西多,杨婵也不是小气的,直接给了赵小花两匹布和四块皮子,够他们做好几身衣服,再有饰品,她直接送了丫头一对银簪子,一只银镯子,石头则是一块玉,都是做工精湛,在县城都买不到的东西。

她又给彩荷两匹布,一些笔墨,东西算不得珍贵,确能表示她没忘了她,还将她当做妹妹,这样一来,方家绝对不敢亏待了她。

在家里办了办满月酒,一家子又搬回去,倒不是乡下不好,只是因为赵远山还有杨铭都要读书,杨铭就不说了,肯定是住在自己家舒心,赵远山也是,想要安心读书就不能在乡下。

你说村长族长找你帮忙,是帮还是不帮,这么一来哪还有心思读书。

且不管杨婵如何想,赵远山肯定想要中举,一来是他自己作为男人,读书人的抱负,二来则是不想太低于杨婵的身份。

对于他的上进心,杨婵只有高兴的份,哪里会打压,只是也不会让他太过劳累,劳逸结合才是硬道理。

  ☆、第62章 生气

有了孩子就不一样,杨婵感觉自己和赵远山都成熟不少,很多看法都有了不同的见解,包括对铭哥儿还有小草的教育方面。

赵远山之前绝对算的上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的人,如今有了孩子,杨婵才发现,如果说之前是尽力而为,那么现在就是全力以赴,按着他私下和她说的,就是怎么都得给孩子铺条平路。

想起前世的父亲,也不能说妈妈在的时候不疼她,只是等有了弟弟才会发现,那种喜悦真的不一样,国人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的想法,真的不是随便几句宣传语就能改变的。

虽然很喜欢女儿,但是杨婵不能否认,得知生下儿子时,心中有一刹那松口气。

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悲哀和无奈。

杨婵很少回乡下,主要是在镇子上住惯了,乡下蚊虫多,就怕咬着安哥儿,再说铭哥儿和赵远山都要读书,亦或是买个东西,都在镇上方便许多。

这两年风调雨顺,又不必交税,杨婵干脆用家里的银子买了间铺子,开一家糕点店,除了惯有的绿豆糕之类的传统糕点,杨婵终于干了件穿越者该干的事,把小蛋糕,蛋挞之类的糕点给苏出来了。

铺子交给赵小花管理,除每月二钱银子的工资,还给了两成干股,也不是白给,赵小花每日里除了张罗生意,天不亮就得起来做糕点,绝对对得起杨婵给的工钱。

倒不是请不起人,主要那蛋糕容易学,找人做估计就没什么新鲜可言,只得赵小花自个做,杨婵和小草偶尔过来帮下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页  当前第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种田之农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