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妾无良_分节阅读_第165节
小说作者:古锦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2 MB   上传时间:2015-11-04 13:01:53

尼诺摇头,声音伤感,“可怜啊,一家子几十口人呢,都没了影踪,整个石拓八部落都没人了,去哪儿寻啊。”

所以他就让这位孤苦无依的可怜人儿成了弟弟。

“你不知道,他对雪神多恭敬啊,那时候自己身体还弱着,但在雪地上五体投地朝拜了一整天都不起身哪……”牧马汉子没那么多弯弯绕心思,认定能这样膜拜雪神的人,肯定不会是坏人啊。

并且如果是坏人,人家图他啥呀?收留人家在家里住下后,人家可是放羊喂马勤劳得不得了呢,还破费了许多钱财给他们家人买东西置办家什牛羊之类的,拦都拦不住啊。

还有这次来京,这一路的费用可不低呀,也都是尼泊执意要花的银子噢。

哎哟哟,那奏是个好人嘛,妹子你表歧视他。

……

总体来说,见到尼诺是惊喜,见到尼泊是惊吓。如今武梁问来问去也发觉无甚不妥,便也放松了下来。并且尼诺操心着来春草长莺飞时候要赶回去放牧,不能错过一年中水草最肥美的时节,所以等一过完上元节看完花灯会,就要启程回去了。

算起来也没多久嘛,所以,好好招待吧,欠尼诺的人情可不小呢。

于是这伙人就这么在成兮酒楼住下来。

不过武梁到底又认真交待了芦花:这就是尼诺的弟弟,如今是第一次见他。救他?这事儿从未有过!便是他本人现身说法,咱也打死不认。

芦花使劲儿点头,之后便默默避着尼泊,连话都不肯同他多说半句,装不熟装得十分敬业。

——在各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环境了熏陶了许多年的武梁,彼时并没有太多的防范意识,自觉安排妥当,能唬弄过去大家都好也就罢了。

万没想到她这次自以为是的轻率,会让自己后悔莫及。

···

除了远客,来成兮过年的,还有燕家村的几位,姜十一,和燕南越的母亲与妹妹他们。

姜十一不用说了,武梁特意着人去接过来过年的,顺便将他一应衣物文具等用品一并带来,明春要入新的书院读书了。

姜十一特别高兴,要进那么有名的书院读书,原本对他来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儿。

对于武梁,姜十一是打心眼里敬佩和喜爱的。从最初遇到她时,到后来爷爷过世拜托她照顾他,他对与她相处一直都是欣喜的。他喜欢看到她,喜欢去程家的大院里呆着,喜欢听她随便说点儿什么,或者什么也不说,只是在那里闲闲坐着站着走着,他看着都很喜欢,心里无比的快乐。

那时他还小,还说不出个什么条理清晰的明白话来,但他就是心里明白,跟着姑姑,他以后的路会明晃晃的顺坦,象她身上那滑滑的衣料一样,生活会过的非常舒服,象那大冬日里每天都有暖炉烤火都有点心裹腹一样。

然后他慢慢大了,他一直有衣穿有书读,他就快能下场考试了,只要他自己够努力就可以做到了,这当然是明晃晃的顺坦,但他却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似乎总有什么地方不对。

他在学堂里认真读书,也盼着到节气,或者夫子忽然有事儿放假,于是他可以回村去,盼着见到姑姑,却总也见不到。

后来姑姑走了,再也没回过燕家村了,虽然明明她都落户到那里了。他和她真正成了一家人,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姑姑对他笑,对他清清脆脆地讲故事,或者说着“十一,你读书的样子真好看啊……”

他想,姑姑是不是嫌弃他了?一个大包袱,什么用都没有的大包袱,吃穿住用,白花着姑姑的银子。

考过了秀才又怎么样呢?爷爷就是秀才,燕爷爷也是秀才,燕南越还是秀才,就算他也成了秀才,但那又能怎么样呢?还不是要接着继续白花姑姑的银子。

有时候姜十一想,如果姑姑不喜欢他,不愿意做他姑姑,他们不是一家人,他或者会难过,但不会这么不安。姑姑那样的人,就是明晃晃的,不管走到哪儿做什么,都象吸引人去注目去向往的。而他,什么都不是。

但是姑姑还是做着他的姑姑,每日里他花用的一切都是明证。

可他仍然什么都做不了。

姜老秀才把姜十一捡回来那天也是寒冬,那时候他正缩在墙角眼巴巴地看着行人。老秀才很老了,走了一段路便大口地喘着气儿,步履蹒跚。虽然他穿得也很寒酸,但十一还是使劲盯着他瞧,希望他能打赏他一点儿吃的。

老人注意到他看他,便也看了他一会儿。然后他似是自言自语又似是问他:“我可以带你回家,不过你这小东西会不会没什么用呢?”

那时候姜十一急忙蹿过去扶住老秀才,很肯定地点头,“我很有用的,我能做活,什么活都能做。”只要你带我回家。

小小年纪到处挨打挨骂的他敢那么做,算得上勇敢。不为别的,就因为“回家”这两个字,一下就深深打动了小十一的心。如果他有了家,在漆黑的夜里就有地方住了,不会随便缩到个稍微暖和的地方去就会被人赶,不是占了谁的地盘就是主人家嫌他脏污了人家的眼。

家,太美好的字眼,太令人向往的地方。

所以那时候,姜老秀才那么老迈,那么穷苦,姜十一都看不到,他只看到他身上仿佛罩着一层温暖的光。

姜老秀才带他回家了,那是真正的家,有房子,哪怕破着洞,有床,虽然上面铺的是茅草,有锅有灶有爷爷,他们相依为命,从此成了一家人了。

那时候,老秀才总是对他说,“不干活,没饭吃……没用处,没饭吃……”似是警告,也似是教导,姜十一都记得。他不怕干活,他想让自己有用,他每次出力干活,心里都特别踏实。

但如今跟着姑姑不同了,忽然间他什么都不用做,就那么白白花用银子,让十一心里时常的惴惴不安,好像这一切来得太不真实,好像随时就可能又被抛弃流落街头一样。

是的,姑姑不需要他,凭什么一定会和他一家,凭什么要供他花用银子呢。他什么用都没有,什么忙都帮不上。

他能做的,就是省吃俭用,不浪费银子,少给姑姑增加负担,这样,姑姑便会少嫌弃他一点儿吧。

于是武梁看到的姜十一,便成了这样一副样子:

小伙子又长高了不少,越发瘦挑得很了。穿一身灰扑扑很耐脏的棉衣裤,但也明显已经很脏了,棉衣袖口已经磨得有点发亮了,胳膊肘的位置还有一个划破的口子,用针缝补成一个明显的丁字。

他人很拘谨的站在那里,背着个蓝布小包裹,朝着武梁恭恭敬敬的鞠躬行礼,说话时也总是低耷着脑袋,视线落在面前地上。

武梁瞧着,直觉得哎哟喂,罪过呀,本来多聪明可爱一孩子呀,怎么给人养成个小可怜虫模样来了。

武梁打量着他的衣裳,问他,“给你留的银子够不够用?”这衣裳平时穿穿没问题的,但农村人赶集都是大事儿,要找件体面的好衣裳穿上的,这进京当然也算得上要隆重对待的大事儿了吧,就这么穿破衣裳来了?并且也要穿这种衣裳过年吗?

姜十一连连点头,“够用,够用,一年八两银子,我哪里用得完,我还有剩呢,姑姑别给我这么多了……”

“那你还有比你身上这棉衣好点儿的衣裳么?”

“这件就是去年冬上新做的,才穿了一年多。”他用手摸摸那丁字疤,一脸自责,“是我太不小心,把好好的衣裳划破了。”说着又加一句,“不过暖和得很,多谢姑姑。”

也就是说,没有更好的衣裳了。

十一的花用都是燕南越在安排的,生活费和零用分月给十一,每季两套替换衣裳,这活儿是交给燕南越他娘燕三娘帮着做的。燕三娘和闺女燕巧儿来得比姜十一还早些,本来在成衣店那边帮手。她早说过十一节俭得很,不肯多要衣裳,说长个儿呢做了也是浪费。吃饭也是多吃粗粮馒头,细米白面是舍不得碰的……

武梁知道他节俭,原想着乡里的孩子,本也不兴瞎摆谱的,吃饱穿暖就满足了,好养得很。却没想到是节俭到了这么一副缺衣少穿营养不良的样子了。

武梁说让人带他去成衣店看看有没有现成合穿的,若没有就让人赶着做两件出来过年穿,十一百般推辞不肯。

武梁道:“你知道吗,那成衣店是我和人合伙开的,是自家的生意。你看我这卖衣裳的呢,却让你穿破旧的衣裳,别人会怎么说我?”

姜十一呆呆的,“那……那……”

他不知道说什么好,连穿破旧衣裳原来也是不对的啊?

“可是,我什么忙都帮不上,倒尽浪费姑姑的银子。”十一低着头,很窘羞的样子。

“是呢。”武梁点点头,一副懊恼状,“哎呀,你说,我能到燕家村落户,其实也能到别处落户的,当初真该找个富足的没有负担的人家嘛。”

姜十一越发呆。他知道姑姑现在是在开玩笑,但会不会她是真的这么想过呢?他知道如果姑姑想这么做,现在重新去更改户籍的话,她一定也做得到的。

“那个……姑姑……”十一硬着头皮开口道,“我临走前,先生说帮我取个字,叫铭恩。姑姑觉得可好?”

说话间仍是微垂着头,却悄悄抬眼打量武梁的神色。

“明恩?有什么说头吗?”

“铭恩,铭记恩情的意思。以时时提醒我将姑姑的恩情铭记在心,永世不忘!姑姑,我知道你落户咱们家委屈你了,我一定不会忘记你的恩情的。”

“不忘记,然后呢?”

“然后……”十一有些语塞,以前对爷爷,他努力干活就好,那就是报答。但是现在对姑姑呢,不忘记恩情,可他能做什么?将来给她买好吃的东西和漂亮的衣服吗?姑姑自己就有这么大的酒楼和成衣店呢。并且他将来能不能做到,谁知道呢。

十一低下头不吭声,脚尖儿一下一下的磨着地。

“再说既然你不会忘记,还需要叫在口中时时提醒吗?”武梁又问道。

“我……,那姑姑相信我么?”

“你若还象现在这样跟我生分,把自己当外人,我就不相信你了。”武梁道。

“姑姑?”

“十一,我知道你是个心思正的孩子。但是,我不喜你把心思用在这上头。我跟你说过了,你只需安心读书,以后让自己有能力安身立命就好了。并且我相信亲情也好恩情也罢,人和人之间只要有感情,都是会由心而发自然流露的,不需要刻意便都会懂。需要一直挂在嘴上说的,总归是流于表面,落了下乘,你说是不是?”

“噢。”姜十一闷闷地应道。

“我供你读书,不过是我们有缘,而我又正好有能力供你,并不是我就多高尚无私,也不是指着你的报答。如果因此成了你的压力和负担,那就适得其反了,知道不知道?”

十一抬起头来,还是观察着武梁的神色,规规矩矩道:“我知道了,姑姑……”

“你是读书人,如果叫明章啊明文啊之类的,提醒自己上进不是更好?将来争取做个进士,做个名士,也不枉自己辛苦用功一场。”

“我知道了姑姑。”十一又是这一句,这次语调却高多了。

他本来一直觉得姑姑不亲他,家都不愿意回。现在觉得又不是,姑姑连报恩都不用,只想让他自己长本事,以后自己能顾着自己。

“不过么,该报答还是要报答啊,怎么报答都不过份,我可等着呢。”武梁笑道。

“我知道了姑姑!”姜十一也笑起来,这次就有些欢快的意思了。“不过么姑姑,我还是叫铭恩吧,这字可是爷爷早就给我取好的,说等我能下场了就可以用了。”

所以,铭的是老秀才的恩呢。“所以,你小子,刚才说是夫子给取的字,原来是哄我?”

姜十一笑得很淘气。

后来武梁也没隐瞒,详详细细给十一讲了她和程家以及唐家的微妙关系,也说明了是唐家给他介绍的书院,让他心里有数,也有个防备。万一有人欺负他冤枉他,或者夫子使坏什么的,咱不能任由他们黑人。

“望山书院虽然是京城目前最好的书院,但如果你在那里过得不开心,咱们就另做选择。”

她还担心十一想不开呢,没想到十一听了很高兴。姑姑跟他讲的他不是完全明白,但他听出来了,姑姑在这京城里生活,里面也有很多无耐。并且他终于还有点儿小用处了,这让他非常的开心。

“姑姑,我知道,你是把我当自家人了才讲这些的对吧。”

“那当然,我可是随了你的姓呢,你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啊,不把你当自家人却找谁去?”

姜十一笑嘻嘻的,一边从包裹里取出一个小牌牌来摆着。武梁一看,竟然是老秀才的牌位,竟然随身带来了,嘿。

后来姜十一到底随意自在了许多,跑到店里跟在小二后面忙前忙后的,遇到什么不明白的,也知道开口问人,不象从前那样带着无所适从的小心翼翼了。

武梁见他放得开了,便交给他新的任务,让他作主招待尼诺尼泊兄弟。她告诉十一她从前出门在外,在尼诺家作客被款待呢,如今他们来家,该换我们招待。十一很高兴能领到任务,招待得十分尽心。

——新年很快到来,大家都开开心心的,除了燕家母女担心远行的燕南越,偶尔对武梁有一两句牢骚。

燕南越走的时候,武梁第一笔给他五万两的通兑汇票让他带着上路,把燕南越吓得身体发软。

这么多银子,不只是武梁的全部身家那么简单,那是举债所得呀,全部给了他了,这种莫大的信任,让燕南越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等他好不容易平静下来,就铿锵道:“定不负相托!”

然后主动要求让自己的娘和妹妹来成兮过年,说让她们呆到他回来为止。

类似于做为人质的意思。

于是燕家母女很快就来了。

燕南越对他娘说自己有大事儿必须出趟远门,让她们在京城一切听武梁的安排。后来在燕三娘的追问下说是别人给他介绍了一个鸿儒,他要去对方的隐居地寻访拜会,这对下场应试极有好处云云。——武梁在旁微笑倾听,心说这随随便便骗骗自己老娘什么的,这位秀才果然不迂腐得很呢。

鸿儒什么的,下场应试什么的,燕家母女不明觉历,但送走了儿子,却没想到连年都不能回来过。

于是燕三娘隐隐觉得儿子可能没说实话,他似乎是替武梁去办什么“大事儿”去了,不然何止去书信来往那么频繁。

所以她们母女一方面对武梁很客气,客气到了巴结的地步,因为她有钱,因为她是自己儿子的老板哪。一方面又忍不住地怀疑和各种想入非非,万一儿子遇上凶险怎么办?要不要现在翻脸要这老板赶紧去信让儿子回来?

她们说几句不关痛痒的话,完全影响不了武梁的心情。总体来说,这个年还是过得开开心心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1页  当前第1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5/2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妾无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