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平淡的水乡生活_分节阅读_第18节
小说作者:卡尔斯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7 KB   上传时间:2015-11-24 14:07:10

抹了嘴,孙母这会儿还有些精神不足,本来赶路就已经非常的耗神了,一路上有时候根本夜里睡不成,回来后更是干了一仗,就算铁打的汉子也有些吃不消。得好好休养几天,倒腾倒腾精气神,才算是恢复过来。

收拾了碗筷,见娘坐着出神,孙惠走过去,轻声道:“娘不若还去屋子里躺躺,反正这会子也没事儿。”

女儿的出声让孙母回过神来,她不准备再躺了,睡了这么久也够了:“不了,越是睡,反而越是感觉困,就这儿坐坐吧。”看着女儿道:“没事的话咱们娘俩聊聊,省的我干坐着眼皮打架。”

搬了个板凳坐娘旁边,孙惠这会儿也没事,便陪娘聊天,正好她对娘一路上的事比较的好奇,想听听。

目的地是庆嘉郡,那是偏北面的郡,屋子和这边不同,风俗也不同。繁华程度据说也不比这边。他们一路四五十人,担了近百车的货物,以茶叶、棉布为主,夹杂着些小种货物,这么些东西,到了庆嘉郡不到三日就售罄了。

赚取的钱财,可不止三成利润,孙母收了钱本以为会就地返还的,不过显然不是就此结束。这一来一回可不容易,哪里能容的下回程空当当的走。

所以在启程的前一天,他们往庆嘉郡下面的县镇去了,或是各色干货、特有的制品,而孙母却跟着吴家,在他们的相看下,买了几头牲畜。

北面的州郡,养殖驴马的较多,比江南一带来说,价格上差距很多,而且相对来说品相还要更好些,这么一来运回来倒又能赚上一笔。

孙惠听了比较的神往,她并不是土生土长的灵魂,保持着上辈子记忆的她,总的来说比较的坐不住,尤其是没有打发时间的东西,所以她老是想着能够出去转转才好,不然,待一处太无聊了点。

正说话间,孙尹跑了进来,他也是中午的时候才被叫醒的,吴母怕他饿坏了,所以也不管他睡的香甜,让吴之给他叫醒了。

本来孙尹想直接回来,午饭在家里吃的,不过吴母没答应,硬是留了吃了午饭,才放了他。

虽然听吴叔母说了,家里一切都好,被罚的只是那些地痞,但是不亲眼看见,总是会不放心。

直到看见安然坐在堂屋聊天的娘和姐姐,孙尹才松了口气。

“可是在吴叔叔家用过饭了?”见了弟弟,孙惠走过去拉了他坐下,问道。

孙尹点头,答道:“本来是准备回来用的,不过吴叔母不答应,连连道:你这孩子这么外道干什么,都这时候了还不留这儿吃饭?听话,都煮了你那份了,快,在这儿吃着吧。不好再拒绝,我就在那吃了。”

“这一路可苦?有没有念着家里。”孙惠话题一转,问到了弟弟这一路上。

“不苦,还很有趣呢!姐姐我告诉你啊……”提起这一路上的见闻,孙尹就开了话匣子,只要是他认为有趣的,或是没见过的物事,巴拉巴拉说了一通。他口才不错,讲的比较生动,一些事在他口中倒比孙母嘴里要来的形象。

等到弟弟讲到口干,孙惠适时的递了杯水,打住道:“好了,这些趣闻咱们往后慢慢讲,现在我想问下,你们从北地带回的牲畜,是准备养大再卖,还是崽子的时候就卖了。”

当然了,养大了再卖的话,赚的就会多些,而现在就出售,赚的就有限。不过家里现在牲畜本来就多,如果再添加那几头就会非常忙碌。再有一点就是,本来家里养着这些牲畜就已经非常的招人眼了,之前青皮之所以会动了抢劫的念头,也是因为有利可图,虽然被强势镇压了,短时间不会有人有胆子动弹,但是被惦记着也是不安全的。孙惠觉得,还是尽快的脱手比较好。赚取的钱,不管是买地,还是继续跑货,总是好的。

“当然是现在就卖了的,我已经和你吴叔叔商量了,让他帮着寻摸买家。”孙母在买了这些牲畜的时候,就没准备让女儿养着。少赚点就少赚点,没得让女儿给累着了,要不是家里的牲畜大了才好出手,而养大了后正好能够卖了买青砖搭建屋子,不然的话孙母早就给卖了。女儿太辛苦了些。

这次的走货麻烦了吴家,而且家里闹出的这事吴家也在里面出力不少,加上牲畜又要麻烦了出售,帮了这么多的忙,孙惠想着得寻摸个东西感激一番才是,便道:“娘,不若明天的时候,我往镇子里去一趟,瞧瞧有什么好东西,包了礼,给里正、周老和吴叔叔家送去。”还有周老和里正,在这事上如果没有他们出头,恐怕自己家得出血。必须得送一份礼才行。

这人情世故孙母也懂,不过却没让女儿来做,她道:“这我心里清楚,已经拿了钱给你周叔叔,让他帮着挑,往各家送去。”这么做,也是透露给大家知道,不管怎么样,反正面子上又回到之前的相合。

算是低头吧,孙母即使再好强,也不得不承认,没有宗族挂靠,在哪里都没法子强硬。当然,除非你很强,无视这一切的魄力,那么也有可能。

“娘,还有一件事,我想和你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成。”孙惠这几天也有在琢磨,算是有了清晰的概念,不过还是准备和娘商议一下,如果能够同意的话,就可以实施了。

孙母点头,道:“直接说吧,咱娘俩的,哪里要商量的,只要靠谱,就去做。”总的来说,女儿做事还是很有章法,仅有的几次她看来出格的事,在现在来说,反而是有利的。这样一来,孙母就更加的放心自己女儿了。

“是这样的,遇到了这事的时候,我就对这屋子很不放心。本来还准备等集够了所有的钱,按部就班的把屋子建起来。不过现在,我却想着,是不是能先买一批青砖,哪怕只是把院墙搭起来,那也安全很多。您觉得呢?”孙惠说了自己的想法后,就问询了娘的意见。

孙母第一反应,就是觉得女儿大概是被吓的不轻,很有些担心怕再出这样的事。但是看着女儿说起这事,心里没那么大的反应,比较的平静,知道不是因为太过的害怕而这么想,是有了一定的目的而说。所以孙母就转为了深思,想着先把围墙用青砖搭建这事成不成,对于此类事有没有防御力,而且为往后搭建屋子会不会有麻烦。

从种种角度去思考,毕竟这涉及的钱不是小数目,而且需要的劳动力也比较的多。不思考妥当了就直接撸起袖子上,到时候一定会有纰漏的。

一时半会儿也没个答案,光是孙母一人也难以想清楚,所以她和女儿道:“这样吧,我会请了泥瓦匠问问,反正不急于一时的。”多问问人,才能有个更加妥善的方法出来。

这事确实急不来,就算是最终决定要先把院墙搭建起来,那也得等到那几头从庆嘉郡买回来的牲畜崽子卖了,才有钱买青砖,还有延请泥瓦匠。所以,现在还是等吴家叔父的消息,看看什么时候能找来买主,把手上的牲畜给脱手。

也没等多久,吴叔父凭着这么多年的人脉,加上这北地的牲畜确实要比本地的要好上一些,看着也壮实,所以瞧上的买主不少。价格上比预料里还要高些,所以也没怎么纠结,双方满意了,就直接交接了。前后所花的时间,还不到一旬,几头牲畜就全卖了出去。

等拿到钱,回了家便在屋子里算了起来,刨去买茶叶的本钱和来去途中所花用的钱,最后算了下,居然盈利了不到二贯,这可实在算是一笔可观的钱了。孙母也乐坏了,她真没想到会赚这么多,还拍着儿子的肩道:“亏我儿子聪明,不然哪里来的这么多钱赚。”这可比种地来的钱多。

一下子赚了这么多钱,孙母胆子也就大了些,直说明年的时候,一定还跟着货队走。想着是不是能够将本钱压大些,到时候说不准还能多赚些。孙惠拦着了,她并没被钱冲昏头脑,比较冷静的道:“好了,别忙着谈这事,反正时间还早着呢,到时候再看情况决定吧。”每年的市场价格会有变化,一定得摸准了价格的浮动,不然亏死了也是有的。

还有件事挺让孙惠意外的,冯轩来找过她一次,除了表达了担心,其他的就支支吾吾的。孙惠很不解,到底冯轩是要说什么。不过后来冯轩大概实在是没得说,或是没法表达,问了她字学的怎么样,为她讲解了一番疑问,就离开了。而孙惠也就把这事抛到了脑后,很久之后为了某事才想起来。

  ☆、第56章

在靠近镇子的地方,有一个砖窑,烧制的青砖密实,这一带搭建屋子都是到那儿买的。两文钱一块砖,够到一定的数量还有船只送到家门。

孙母问询了泥瓦匠,加上卖了牲畜赚了不少,便动了心思先把院墙搭建起来。为了这,专门往砖窑去了一趟,和老板砍了番价格,让烧制了一窑青砖,数量在一千多块,给了一贯的定金,余下的等送到了再结。

孙家的院子比较大,需要的砖头不少,这一千多块砖头,还有些不打底,不过先用着,不够的话再买些。

而在砖头烧制的时间,孙母便已经开始四处的找人,不光是泥瓦匠,帮工也得有,为了省些砖头,墙角孙母是准备用后山的石头堆积夯实,表面抹层石灰,这样的话既结实又耐看。

本来这乡下里间的,哪户人家搭建屋子,都是亲朋好友的帮衬,这人手足着呢!但孙家显然不行,凑不出这么多人来。她们没有亲族在,只有俩家不错的朋友,而且这俩家还都是有事做的。

如此一来,就得花钱请,每日里管顿饭,外加二十文钱,正巧的这时候不是农忙,地里闲着呢,出上这笔钱,有很多壮劳力乐意着呢。

招了八个帮工,分作两拨,一拨往后山运石头,一拨在家里先把以前泥土夯实的院墙砸了,再挖地基,石头运过来开始筑墙,泥瓦匠是十多年的老师傅,手艺精湛,不规则的石头在他敲打下、混着石灰搭建,变的较为规整。

石头筑地基,前前后后用了五天,这时候青砖也运了过来。

用青砖搭建的时候,帮工就不需要这么多,辞退了几个,剩下两人和孙母一道儿搬砖、和石灰。

忙碌了一旬,高约九尺的青砖院墙就搭建完毕,下面不到三尺是白色突出的石头,上面则是青灰色整齐砖头,青与白的对称,瞧着就非常的美感。

在院墙搭建好的这天,周海送来了两扇门,厚实木质大门,用桐油刷了,非常的带感。装上后,配着院墙看,十分的合适。用周海的话来说:‘这院墙既然准备搭建这么好,再配以前那脏旧的门,就不好看了。’所以就抽了两天工夫,拿了家里备着的木料,认真的做了这两扇门。连着刷桐油,还有晾干,正好今天也算是完工,就拿了过来上了起来。

又是出木料,又是出工的,这两扇门可值不老少的钱。孙母是准备问了价钱,把钱给了周海的,不过被周海严词拒绝了,他道:“别谈什么钱,又不是花钱买的,不过就是家里有的木料,花了两天的工夫,给孩子不嫌弃就好了。”并没收什么钱。

孙母把这事说给孙惠听,当时孙惠第一个念头,并不是说占了什么便宜、很窃喜。反而内心有些重量,这都是人情,而她现在欠就的人情太多,每次也力所能及的付出一些回报,但她自己很清楚,与别人的帮助来说,太过于微不足道了。

即使再微不足道,孙惠还是选择给,这算是心意,至于说报恩,等她成年了,一定会的。而现在,只能拿了家里有的,一些鸡蛋,给周家送去。他家并没养鸡,总是要买,所以给这是可以的。

把鸡蛋送来,周家也不好不收,不过也没让孙惠空着手回去,总是有些小玩意儿让带着。一来二去的,关系也融洽了很多,周彤和孙惠也缓和很多。

一天,正在家里切了青草准备喂鸡的孙惠,突然听见敲门声,过去把门打开,本以为会是吴彩蝶或是周彤,没想到门口的是自己娘,虽说有些惊讶自己娘这会儿过来的原因,但是还快速的让开身子迎了进来。

还没进堂屋,在院子的时候,孙母就问了句:“我听说你跟着彩蝶那丫头学认字,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她也是在和人聊天的时候听了两句。

一时间有些不好回答,要知道上次孙母可是有明确的表示对认字这事儿的厌恶,这会儿点头,万一被骂并且不准再认字就不好了。而让孙惠瞎否认这事,她又做不出来,总是不会撒谎。

谁知道,还没等她回答,孙母又道:“认了几个字了,你弟弟可有跟着学?这认字可不错,不做个睁眼瞎,还能算账。我想着,是不是把你弟弟也往私塾里送,花些束脩,到底也能多学学,你说呢?”最后一句,显然是在询问孙惠的意见。在一桩桩事情中,孙母已经习惯了有事就和孙惠商量。因为总能有个不错的答案来。

听了娘的话,孙惠有些惊讶,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娘的感官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是好事,所以孙惠也没太计较,答道:“我也粗识了百来字,弟弟跟着学了些,可我们都学的不通,还是往私塾里送了更好。”这是她的建议:“今年就算了,马上都要入冬了,等明年开春,就把弟弟送了进私塾,先学上一年看看。”

点了头,孙母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等你弟弟回来后,和他好好说说。”对于把儿子送入私塾,是下了决心的。

带了母亲进屋子,孙惠好奇的道:“娘是怎么想到让弟弟进私塾学习的?”不问问,心里总像有个猫爪子在挠,痒痒的。

“吴之那小子不是也进过学,识字能算账的吗?”

“对,彩蝶就是和吴二哥学的字。”这孙惠是知道的,一开始还准备和他学的呢,如果不是后来知道彩蝶也识字的话。

说起这个,孙母就有些激动:“你知道吗,他现在在县里找了个铺子,在里面当账房,每个月可不少的钱!”总想着,自己儿子如果也进了学,说不定也能做账房,不需要地里刨食。这会儿的她,一点也没了之前周海送了周山进私塾时的冷嘲热讽。外面转了圈,加上吴之这身边的例子,让她也有胆子想。

在孙母的眼里,她儿子可不差。

哦,原来是这样,孙惠理解了。

“娘,吴二哥什么时候找到的差事啊,怎么也没听彩蝶提呢!”孙惠并不是怀疑,不过确实有些不解,吴彩蝶的性子可不会对这事瞒着,她恐怕第一时间就会过来和自己说说。并不是炫耀,而是一种分享心情。

“哪里有心情跑过来告诉你,为这事吴家这会子正闹别扭呢!”孙母摆摆手,很是感叹的说:“吴之的这位子,是彩蝶定亲的那对象介绍的,东家见了吴之,留了两天试试,觉得机灵,很是满意,就让做了账房。本来挺好的事,可吴之的大哥有些意见,再加上媳妇的挑唆,就有些不愉快。”

吴家大哥,觉得他作为大儿子,本来这机会应该先想着他,现在却给了自己弟弟,心里就不好受。而这时候,他媳妇又提了两句,吴爹牛市里也带吴之不带他,总有些对吴之太好。这下子吴家大哥心里更不舒服,在吃饭的时候刺了两句,就很是尴尬,家里人都有些不愉快。也难怪吴彩蝶没有把这好事讲了出来了。

“也真是难办,吴叔父和吴叔母大概心里很不舒服吧。”孙惠道。

孙母哼了声,很有些瞧不上的道:“那做大哥也太小心眼了,总觉得自己爹娘偏着小的,可也不想想,等分家的时候,田地大半是会分给长子,而住的屋子,也断不会分给幼子的。现在你吴叔父这么安排,不过是觉得吴之将来分的少,现在得补上些,都是儿子,总不能偏差太多。正好吴之聪明,能自己多赚些,那么给了这机会,将来才能给做大哥的多些。就这,还想不明白,真是糊涂。”

看着女儿有些担忧,孙母摆手道:“没事儿,你吴叔父经过的事儿多着呢,心里不会太伤的。而且随着时间,彩蝶的大哥是能想明白的。”

孙惠笑了笑,问道:“娘,那吴二哥往县里去了没,是在那儿住下吗?”顺着就转移了话题,再不转的话,继续深谈下去,就有些刺骨了。

“去了,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会放弃。”孙母道:“是在县里住着的,他在车马行做账户,那儿大,有间小屋子给他。每天还管着饭,是顶顶不错的。”

又聊了几句,孙惠突然问道:“周山不是在私塾里学了几月了,不知道学的怎么样了?”早起晚归的,还真没遇上过。

孙母愣了下,没想到女儿会问到他,道:“我也不清楚,只管着他不饿着,对于学里的事,我也不好多过问。怎么想起问这个?”有些奇怪。

“我问问,就是想知道私塾里都教些什么,弟弟去学上一年,能学到什么。”可别只识几个字,那样的话就不值得了。

“这样啊。”孙母道:“我回去的时候问问,下次的时候告诉你。”

“好,那就烦着娘问问了。”

说了几句话,孙母也就离开了,临走的时候,还让孙惠和她弟弟说一声,明年的时候会送了他去私塾。

  ☆、第57章

既然是准备着送弟弟往私塾里进学,那么就要好好的打算一番了。像是这每天的打柴卖,就得放弃了,孙惠一个人根本就玩不转。比如在娘和弟弟往北地去的这些天,孙惠每天累了半死,最后还得请了彩蝶帮一把。一旬下来就够不好意思了,总不能明年的时候一整年都要彩蝶帮忙?

可就这么放弃,心里又有些不舍,这活儿累是累点,每天平均下来,最少也是十几文,可不老少!孙惠想着,是不是能够直接收别人砍的柴,她负责晒干了捆扎运了镇子里去,虽说少赚很多,但是一来多少能赚点,二来,不至于把已有的客户丢了。以后弟弟是想继续做,也不必再去找人家收。

这事情还有些时候,不必现在着急,但眼近前有件事,得赶紧思量了办了。说来这还是周彤找来的,她绣东西都卖给了镇子里的周家针线铺,不得不提的是,她们还是一位祖宗传下来的,不过是出了五服的。每次去也闲聊,这回子不知道怎么说着就提到了菊花枕了,因为山里野菊也盛开了,所以周彤也就道了句,抽空的时候得做上两个,闻着清香又对身体不错的。

她不过随口一说,至于到底做还是不做,还没个准。不过掌柜娘子却入了耳,一拍大腿乐道:“可记得多采些野菊,枕头多做几个,拿了我这儿来,绝不会亏待了你。”她兴奋极了,讲起了原由:“这菊花枕特别的好卖,而且价格不便宜,我扯几块布给你,再拿几个花样,你做好了给我,每个算你四十五文。”就算给出这么高的价钱,她还是有赚头的。

本来听了让做菊花枕头,周彤还想着怎么拒绝来着,毕竟这可不好做,费事费神,很长时间才能做上一个出来。可听了四十五文的价钱,拒绝的话就吞了下去,笑着道:“既然婶娘吩咐了,那我就先做些给您瞧瞧,合适了您再收,如何?”确实是高价了,比单纯的刺绣要能多赚些,也就应了下来。

“我的闺女哎,你做事我还能不放心的?大胆的做,有多少婶娘都是收的。”掌柜娘子说着起身就从柜子里拿了几块绸缎,各颜色都有,剪刀裁剪了几份,包了递给周彤:“好闺女,你先做着,做完了再来拿。”

回家的时候数了数,枕套有十个,都做起来的话,得有四百多文,这可以算是很多的钱了。

但是光是缝起来这十个枕套就得有些天数,更别提在上面刺绣了,并且还要去采了野菊晾干,一个个清理了装起来,没有个几旬是弄不好的。

而周奶奶年纪大了,做针线活儿看不太清,这么些针线活儿就只得是周彤一个人做,而周奶奶顶多是帮着往后山采野菊。

孙惠是过去见见小弟,有段时间没见了,看了周彤这忙,想帮衬点,但她针线实在不怎么拿得出手,自己衣服还能凑合着,但这是拿出去卖的,而且是绸缎料子,做工可讲究着呢。最后想了想,就把采野菊这事儿揽了下来。

见孙惠要帮忙,周彤挺开心的,这样她奶奶就能歇息了,不那么劳神。

“我实在是忙极了,也就不和你客套了,你有功夫的话,就帮我采些野菊,多少都要。”周彤剪了线头,小心的放下做好的枕套,看着孙惠笑道:“也不谈钱,说了你也不收,这样吧,你帮我干了活儿,等我忙了这几天,和娘说说,买了布给你把枕套被子做了。”

出嫁的女儿,都会陪嫁这些,而以孙惠的手艺,就拿不出手,到时候恐怕还得花钱请人做。现在周彤答应了帮忙,而她的手艺可是精湛的,绝对让人喜欢。孙惠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听了这话调侃道:“为了你这承诺,我得拼命了,到时候可得给我绣两件好的,别让我在未来的婆婆面前丢了面子。”在开玩笑。

周彤没想到孙惠这么的接话茬,点着她道:“你也是个没羞的,别的姑娘早就脸红着躲了开,偏你还在这儿婆婆的说着。”噗嗤,笑了,连连摇头。

眼珠子一转,手插着腰,孙惠略微提高声音道:“我的好姐姐,你可真是会说,明明就是你提起的话茬,我不过就是顺着说了两句,就成了没羞的?”手刮着脸,冲着她笑道:“要我说的话,最没羞的就是你了。快认了这个错吧!”

嘻嘻闹着,屋子里俩小姑娘也没个外人,一些话也没那么多的顾忌,当着别人的面,可一句都不会说的。

答应了帮忙采野菊,孙惠每天都会往后山去,花上一个时辰采摘,顺道的时候割些青草。野菊采回来并不算玩,还得一一的挑了,把叶子去了,脏东西也得洗了,用一块布垫着,在每天傍晚的时候拿出来晒。亏了缩水不会太多,一旬时间过去,也采了不少,做十个枕头还是够的。等完全的干了,就用布兜装了,就等周彤的枕套做完,塞进去就是完工。

这钱并不好转,四百五十文,费尽了功夫,以至于这十件枕头做好了,掌柜娘子让再做几个的时候,也被周彤婉言拒绝了。用她的话说,还是只绣绣小东西吧,做这十件枕头,看着是赚多了,但人有些吃不消,毕竟家里的很多活儿也得她来操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9页  当前第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平淡的水乡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