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平淡的水乡生活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卡尔斯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7 KB   上传时间:2015-11-24 14:07:10

绑着红布,被色彩鲜艳纸张装饰的喜船,在唢呐声中,渐行渐远……直到剩下一个影儿,孙惠才回了头,而她旁边的周彤面色深沉。

透过这场身边人的婚礼,也看出了自己的命运,或早或晚,都是要来的。孙惠也好,周彤也罢,心里再多对弟弟的牵挂,都无法停止这一切的到来。

吴彩蝶出嫁了,孙惠和周彤走的更近,俩人有种同病相怜之感,很多时候凑一块儿说话,一些不能说给大人听的私密话。两家现在,关系算缓和,没有切身的利益冲突,就连孙尹和周山也能够笑着说话。其中,最高兴的就数周树了,年纪小的他,也体会了一番夹心饼的滋味。见着两边的姐姐、哥哥和好,也舒了口气。

“我会在明年初的时候出嫁,现在算算,也没几天了。那天看着彩蝶披着喜帕,我好似是经历了一番,心里满不是滋味。”周彤现在在绣自己的嫁衣,刚帮了孙惠做完了枕套这些东西,她奶奶就扯了布,现在已经将衣服做完,正在做装饰。

孙惠速度没法和周彤比,这会子还在跟自己嫁衣奋斗,也就是说,周彤将枕套这些做完,又把嫁衣做完,还抢在孙惠前面。“我也就这些天了,说不得还在你前头呢。”世事无常,很多事情都是始料未及,就算心里有了准备,但又有谁能够平静处之?

前两天,冯母病情加重了,药吃了下去后,昏昏沉沉,现在连站都站不稳。冯轩连书也没读,都近身服侍,孙惠没得及去瞧,她弟弟倒是看了眼,冯母瘦了很多,精神头更加的不好。大夫说了,这次熬过了,也就能撑到明年,如果好好调养,也有两三年的时间。

意思就是,这关过不去,那就准备后事吧。

孙惠心里难免彷徨,有些不知所措,如果真的在婚礼前冯母病逝,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变故。她不想有太多的意料之外,总是能够安然一点更好。

周彤停下手里的针线,认真的问道:“可去瞧了,会不会就近把婚事办了?”如果真熬不过,不说婚事会不会变故,三年的孝期内,是不可能完婚的。而三年后,孙惠年纪偏大了些,没了冯母的支撑,这俩人的婚事就会更加的充满了变数。这不是玩笑,冯大伯一家直接显出来的不接受,很多人都清楚。

孙惠并不为这门亲事会不会变故而发愁,她清楚,凭着冯母的智慧,根本就容不得这门她决定的亲事有变,活着也好,哪怕真就熬不过,孙惠也信,冯母会把一切都安排好。

就只见了那么几次,但孙惠还是感觉到了冯母的不凡,她的聪慧,手段,口才,让她很有魅力,也让孙惠敬佩。

“暂时还不会要提前举行婚礼,我和娘会去拜访,就在这几天。”孙惠回答道。

伸手握住孙惠,周彤道:“别太惧了冯家大伯,说什么不好听的,就错开身去。记着一点,分了家,就轮不到他来做主。摆着长辈的谱,点头笑着应,还能和你计较?他大伯娘,又不是正经婆婆,也不必对她言听计从,多往其他长辈家走走,总有合得来的,不会都是混蛋的。”忍不住的,就说了这么一堆话,算是叮嘱吧。

“噗嗤。”孙惠被逗乐了,满心的愁绪化解了不少,对着周彤开玩笑道:“原以为你是个老实人儿,没想到肚子里也有这么多的黑水,现在居然教起我来了。快多说说,让我好好认识你一番。”

周彤收了针线,以免不小心刺到了,抬头道:“我也就两句正常话,你往哪儿想了?还怨我,要我说……是你自己歪想了。”

场面没那么凝重,周彤趁机转移了话题,问道:“孙尹是准备识些字、明些理就不读了,还是要读下去,在学业上进益?”前者的话,读到年底就差不多了,后者可是没个准头。

“能够识字算账就行了,我弟弟毕竟没从小的启蒙,而且天资上也不是顶顶通透,根本就没想过他会在科举上有建树。”孙惠道。

学业可不是这么好成的,多少人白发苍苍也不过是个童生。而这等人,连开私塾也没人愿意去,对生活并没多大帮助。还不如就识俩字,在别处寻个事做,来得实在。

周彤点头,笑道:“这也不错,如果能像彩蝶二哥那样的话。”接着就说起自己的弟弟:“我弟也是,准备今年年底的时候就不上了,先找件事做,能不能到人家铺子里干活再说。”

“嗯,是这么个理。他们才多大人儿,得历练一番,或是先到人家铺子里帮忙,不然谁会请了俩毛孩子去当账房的?”孙惠道。她被这么一提醒,想着是时候问问弟弟他是怎么打算的了。确定好目标,认真的准备,才有成功的可能。

夜里,孙惠拉了弟弟促膝长谈,从学业上面的问题,到与同窗的相处,最后提及了如果不进学了会做什么。孙尹也把自己心里所打算的和姐姐说了:“我不是学习的料,硬撑着把今年过去,识些字,也明理些。后面我想着,还是走货更得我心,不仅是秋茶,生丝也能担了运,总能赚钱的。”

有了一次运茶的利,让孙尹心里起了变化,决定走货商这条路,来往都是现钱,苦是苦了点,但是来钱也快。这样的话,就能让娘轻松很多,也不必姐姐嫁人后还得为自己操心。

孙惠倒没想过自己弟弟志气这般大,这可不是她上辈子信息大爆炸,那般的让人能够想到改变自己,他在这乡下,自己想到出路,并且去实现,可谓弥足珍贵。不是一般人能决定的,连想也不敢。

“别忙着去做,得好好的和人家学学,不能因为去年走了一遭,就以为往后次次顺遂。知道吗,这里面的道道多着呢,你如果粗心大意,费了钱是小,可能会出事知道吗?咱们孙家,可独你一个香火,万事都得仔细。”孙惠赞赏弟弟,但是却并没鼓励,而是让他好好的思考。弟弟不是个优柔寡断的性子,相反,是个极容易去实现自己心中所想的人。所以,对他,不能鼓励,而是得让他好好的思考,再让他做。

“姐,我知道的。没个把握的事,我是不会去做的。”孙尹道,他可不是个被利益熏了头的,心里没个七八分的准头,是根本不会去做的。他可是没有输的本钱。

孙惠点头,道:“这样就好。”

“姐,你什么时候去看看冯伯母,和娘一起。”孙尹问道。

“得看娘,我一个人不好去,别人会说闲话的。”孙惠摇头,在这儿,即使是定亲了,男女双方也是不能随意的见,如果没个长辈陪着,就往男方家去,被人知道了还不知道怎么编排呢。

“尽快的吧,冯伯母也是想见见你,你过去陪着说话,心里也安慰。”孙尹道:“冯大哥毕竟是男子,一些话也不能和他说,姐去,能和姐说说心里话。”

孙母丢了手头的活,带着女儿往冯家走了一趟,在卧房里见着了冯母,她又消瘦了很多。见了孙母来,挣扎着坐了起来,摆手让儿子去倒了茶来,和孙母道:“劳烦你又走一趟,我这病没什么的。”孙母走过去,坐下:“快别说这话,我是想早点来的,不过还是晚了。”伸手拍了拍她的手:“可好些了?”

冯母道:“没什么,老毛病了,都习惯了。”转头对着孙惠道:“好孩子,那儿有凳子,你坐坐,别站着了。”“是。”回答了,孙惠并没坐下,而是问道:“可还找的以前那位大夫,有没有换个人,看看能不能找出原由?”换个大夫,换个方子,或许能够好些。

“这两年,寻了不少大夫,都这样,现在看的这位,医术很不错,吃了他的药,我也舒服了很多。”冯母回道。

  ☆、第72章

冯轩倒了茶进来,给了孙母一杯,而孙惠,则是一杯蜂蜜水:“我娘总说,不到一定的年龄,还是不喝茶的好,女孩子的胃更娇贵些,不如就喝喝蜂蜜水吧。”看着孙惠笑道。接过水,孙惠道:“谢谢了,我也不爱喝茶,给我蜂蜜水正合心意。”又一次的见识了冯轩的细心。

“娘,有事叫我,我去前面看看。”冯轩没定亲的时候,还总往孙惠这儿凑,但关系确定下来,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见了孙惠两次,说不了几句话就避了旁边去。冯母正好也有事要说,便点头道:“去吧,我和你孙婶婶说话,不要你在跟前凑。有什么事,我会叫你的。”冯轩点头,对着孙母告辞离开了。

“我这病,看着凶险了些,但自己还是能够觉得,还没到那程度。所以我也就没准备让孩子提前把婚事举行了,这是一辈子的大事,得好好的准备才行。明年年初吧,婚礼就放在正月里,挑个好日子,两家得好好热闹热闹。”冯母靠着枕头,神情自若,如果不是脸色略微憔悴,很是气质不错。

她病得最重的时候,不是没想过将婚礼提前,但是还是咬牙没开这口。她想着,本来为了自己的病,就让儿子受累了,没得一辈子大事上,还要迁就了自己的病体。后来决定,哪怕自己见不着这婚礼,也要举办的隆重点。不过,上天还是宠幸她的,这次的病,也好多了。熬到明年也是能够的,如果运气好,还能见着孙子、孙女再闭眼。

孙母看着她,点头道:“我过来也就是想问问,如果婚礼提前的话,很多事就得立刻准备了。现在既然不急,在明年初举行,那时间上就能宽松很多,东西也能精致些。”她来的目的,就是想知道婚礼举行时间。

冯母道:“劳烦你跑一趟了,本来还准备着让媒人走一次,不过喝了药就忘了,脑子里迷糊。”药现在比较的重,吃下去副作用多,她现在不光是脑袋里迷糊,也很恶心。

“都这样,我现在一急脑袋里想得事也都忘得干净,不用太去想,自然点,如果用力去想反而会更不容易想到的。”孙母道。

“呵呵。”冯母点头,笑着应是:“所以,我也就不去想,整天就待在家里,就是累着轩小子了,本来应该在学里的,现在还要在我身边伺候着。”真是对不起这孩子,老是拖累了他。

“养儿育女,不就图这一点吗?自己病了,累了,子女给做些吃食、奉一碗药汤,心里就舒服极了。”孙母笑着道:“不如这样,惠子在家里也没什么事,让她过来陪你聊聊天,省得你一个人躺家里够无聊的。”

冯母摆手,直接拒绝了:“别别别,你家里的事也多着呢,让孩子帮着你做做。我这儿还好,轩小子也陪着呢。”

又聊了几句,在这儿吃了顿午饭,是冯轩做的,烧制的还算可口。孙母回去的时候就赞不绝口:“现在像冯轩这小伙可少呢,读书好,而且还能放下身段做吃食,别人还不怎么愿意做呢。”孙惠道:“可不是,男子都仗着自己丈夫,也不往厨房里走。”这样说来,冯轩真的很不错。

孙尹晚上回来的时候,吞吞吐吐的,想说,又不敢,生怕听见什么不愿意听见的消息。还是孙惠看不下去,直接道:“有什么就说,和姐姐还有忌讳的不成?”笑着凑过去,孙尹道:“姐,今天往冯大哥那儿去,可有带什么消息?比如说,婚期?”他可不希望姐姐提前的嫁过去,那么家里就剩下自己一人了。

叹了口气,孙惠道:“和娘定了大概的日子,具体的得翻黄历,是在明年正月里。”太快了,但是,也难怪,冯母身体现在越发不好,能够拖到明年,已经算迟了的。不过,孙惠还是接受不来,她想着怎么也得将屋子给弟弟搭建好了,再嫁。现在婚期定在明年正月里,是不成的,时间来不及了。

孙尹道:“姐明年正月就要出嫁了?”心里不舍,但又没奈何。念头一转,孙尹看着姐姐道:“那岂不是和周彤的婚事撞上了?”周彤的婚礼也定在了明年初,也在正月里。如果是一天,或前后差不离,姐姐婚礼上可就没那么的热闹了。

“不会在一个时间的,应该会错开,正月里好日子多,挑挑能分开的。”如果撞一块儿,自己家里可没什么人帮忙,到时候厨房里的师傅也不好请。

“那就好,到时候娘也轻松很多。”孙尹答了一句,就翻开白日里学的书,稳固一番,免得明天先生问起时,自己不会。

本来在油灯下缝着衣服的孙惠,突然想起前天弟弟说的,要做货商行脚,而这时候,又到了运秋茶的季节,便问道:“尹儿,过来,姐问你句话。”孙尹丢了手里的书,抬头问道:“什么事啊?”孙惠道:“今年的秋茶,你会不会去?往北地。”

孙尹道:“当然会去的,这一趟可是能赚不少呢!在北地也能买了好东西来,给姐姐做礼物。”总得在明年姐姐出嫁的时候,给添件礼物,自己给的。算是做弟弟的一番心意。

“今年是你一个人去,还是说吴叔父他也去?”吴二哥是没办法的,他现在在铺子里做账房,还是个新人,走不开。但是吴叔父,这趟恐怕也不一定会去,他平常在家里,也有赚头,去年还是给二儿子探一个路,现在二儿子做了账房,他就不必再去了。

“去的。”孙尹道:“这次是和吴大哥去,吴大哥不能总在家里待着,下地里看看,他这次也想找件事情,相中了这运货的行当。”

他也是听了冯大哥说的。

“那这次就别去了吧,等你大了些,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再去。”孙惠听说吴大哥去,就不怎么赞成弟弟也去,她对吴大哥的观感,因为吴家大嫂,也不怎么好。所以,想着就劝了弟弟别去。

“我又不会和他争,不会碍着的,看着吴叔父的面子,就算他有什么不好的话,也不计较的。”孙尹道,他也是,他喜欢吴二哥,所以对于吴大哥,总是厌恶。觉得他占了太多的好处,总嫌不够,恨不得机会都是他的才行。

“你和我说没用,娘今年大概是没时间陪你,你自己还能去?而且不用上学了?你和娘提出来,娘非得打折你的腿。”孙惠笑道。

撇了撇嘴,孙尹道:“到时候再说吧,时间还早着呢,说不定娘到时候有时间呢。”还有一两个月,总能想到办法的,反正这次他是非去不可的。

  ☆、第73章

今年的水果大丰收,除了葡萄,留了家里吃的,还有往几家关系不错的送了些,都拉了镇子里卖了。

一开始是在草市,孙惠在那摆了两天摊子,但询问的人是多,不少人还拿了尝尝,到最后真正买的人却很少,而且即使买,也还抱怨价格不便宜,嘟囔着减了些钱,才提了一斤两斤水果走了。所以,两天下来,根本就没怎么赚到钱,还搭了不少水果给人白吃,自己也累个半死。

既然草市上不好卖,孙惠想着干脆就转移阵地,往镇子里去。生活在镇子里的,总比乡下手里有余钱的多,而且人流量很是不少,每天应该能出些水果。就是不知道摊位摆哪儿,会不会有人捣乱,这里面行行道道多着呢!别最后东西没卖着,自己还得罪了人,那还不如在草市里混混呢。

突然想起里正来,他在镇子里还有些人脉,向他打听打听,走走门路,三路九流的拜见一番,如此一来,想必是不会再有人为难自己的。

想到就做,孙惠拿了篮子,摘了水蜜桃,拣大而好看的,关了门,就往里正家去。一路上,遇到相熟的就打了招呼,约摸半刻,就到了里正的家。

敲了门,是里正娘子开的。

里正娘子见了孙惠笑道:“怎么这时候过来,莫不是又来送水果的?呵呵。”前两天给的桃子和葡萄,家里小子极爱吃,如果不是怕吃坏肚子,限制了他,恐怕没两天就给吃光了!其实不光小的,她自己尝了也喜欢,汁多酸甜,很脆爽。

“婶子可真神算,瞧,我这不就给您送来了吗!”把篮子上的布掀开,露出水灵的桃子,孙惠笑着道。

见孙惠真拿了桃子来,里正娘子赶忙拒绝:“婶子是在和你玩笑呢,快把桃子带回去,可是要卖钱的。”她刚刚只是逗乐取笑的话,没真的想孙惠送水果来,那些可是人家卖钱的,之前尝尝味,是个情,没得再收。

“您就拿着吧,告诉您,这可不是白拿的,是有事帮忙的,怎么样?你不收的话,我倒不好开口了。”孙惠半是笑,半是透露了自己过来的意图。

里正娘子点了她额头,佯怒道:“还把婶子当外人了?有什么事就说,没得做这一套。”

“嘿嘿,这不是要劳烦婶子,先拿了谢礼来。”孙惠说着把篮子递给了她,道:“您拿着,篮子过两天我来拿。”

“你这丫头!”里正娘子心里道,真是个会办事的,自己子女可得学着点,礼多人不怪,别管熟不熟,托人办事即使别人不要谢礼,也得备着。“那婶子就收下了,和我说说是什么事吧?”

边往堂屋里走,一路上孙惠就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您也知道我家里的水果光自己吃,都吃不完的,忒多了。前些天我往草市里去了,运了些,但是根本就没多少人买,到最后,卖出去的还不如买的人尝得多。所以我想着往镇子里去,那儿买的人应该多,不过我在镇子里没个亲故,也不懂得里面些的道道。后来一想,您家可不是在镇子里有脸面,不知道哪些是需要打点的,我走动一下,就这几天卖些水果。”

真是个通透的,别人不吃点亏,是不会想到的,更有的是碰着南墙也不回头。啧啧,里正娘子又是一次的想着,多聪明的姑娘,是个小子的话,准是有出息。

“不瞒你说,我家在镇子里还是有份体面的,你要卖水果,不是什么大事,打点的话也谈不上,但是一些人还是要给面子,也不多,看你在镇子里摆摊位的时间,每月里给些百多文,或是几十文,单看你每天的卖出的量。”里正娘子倒了杯水,边讲道。

孙惠心里盘算了一下,这百来文钱,还是算合算的,只要能有个摊位,每天里总有进益,那么还是能够有赚头的。笑着点头:“每月里给这么多,可以,但不知道是刚去就给,还是每月的月底给?是给一个人,还是需要打点的人不止一个。烦请您仔细的给我说说。”这得问清楚,如果三天两头的就来个人,那这还不如别去了,赚的那些还不够给呢!

里正娘子摆手,道:“当然是给一人,镇子里管摊位的是老齐,在这一带的青皮流氓都惧他,只要给他打点好,别人就不敢过去闹事了。当然了,也正因为如此,价格上就不怎么便宜,但是,还相当合算的,你个姑娘家,不比别人,摆摊位为了不被骚扰,我觉得给了好。”真要摆摊位,又是女孩子家,刚定了亲,这点钱给出去安全些。说了这,又提起孙惠问的另一个问题:“我和他说说,这钱就等你今年摊位摆完了,最后一起算,怎么样?”

里正和老齐关系不错,也帮了他几次,这点面子还是会给的。

“那就太谢谢您了!”听了说是只要打点一人,而且还挺有威射力,孙惠心里就满意了,点头道:“好,这钱我给,不知道能不能帮我引荐一番?”

里正娘子笑道:“傻孩子,钱交归交,人还是不认识的好,别人知道了还不知道怎么说嘴呢!”拍了拍孙惠的肩,答应道:“放心好了,你回去等着,我让你叔父去说一声,有了信儿就和你说,你再往镇子里摆摊位。”到底是不那么的光明事儿,还是不沾的好,姑娘家家的名声最是重要了。

能不接触,孙惠也颇为乐意,虽然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她也能够逼着自己去结交,但是现在可以避开,还是不愿意去接触的。她可没那个心态,可以去和那些灰色夹杂着黑色的人物交道。“太谢谢了,为了我的事还麻烦您跑一趟。”指着放桌上的桃子,里正娘子玩笑道:“我这可不是白跑,呶,好处在这儿呢!”

相视一笑,孙惠直点头,道:“好,您喜欢的话,下次我还带了些来,给您尝尝。”“可别!”里正娘子连忙拦道:“这得是最后一次送,下次我可就要花钱买了,没得总是白吃你家的,我心里可过意不去。”里正娘子心里想着,以后要吃的话,就叫了人往孙惠那儿买上一些,省的自己去买的话不收钱。

“到时候再说吧,家里的如果吃不完,总不能眼看着坏吧!到时候送了过来,您可得帮着吃才行。”孙惠道。又说笑了两句,孙惠瞧着时间也不早了,家里的牲畜还要喂养,就告辞道:“婶子,那我先回去了,有消息就给我捎个信。”

“等等,我把桃子拿了,你把篮子带回去。”说的时候,里正娘子利索的把桃子拿了出来,篮子递过去的时候道:“放心吧,就这两天,我会告诉你的。”

从里正家出来,回去的时候顺便割了草,家里的牲畜现在是越发的多了,不时常的路上带点,光是认真挑了时间割,人既累,也不够吃。现在是越发的想着,是时候卖了些牲畜,能攒点钱,人也不要这么的累。不过现在还是夏季,得等到了冬天,最不济是过年前几天,那时候就有人买了。

回到家,认命的给家里的各色牲畜喂草、喂水,孙惠忙了一转,就到了做饭的时间,她本准备做的,可周彤过来了,拉了她往家去:“你一个人在家,做什么饭?走,快跟了我去吧,饭都弄好了。”

孙惠推拒不了,而且她一个人也实在不好弄,总不能天天喝粥吧,或是下面条?

“听说你要往镇子里摆摊位?”路上的时候周彤问道,她也是在家的时候听见娘和爹提起的。

“是,我今天就去了里正家,托了他帮着找找关系,能够在镇子里把摊位摆起来。”孙惠道。

“里正在镇子里有头面的,各色人物都认识,他帮忙的话,你这摊子就不会有人扰了。”周彤道:“有了具体的消息,你和我说一声,帮着你运过去。”一个人总是不好支开摊子,得有人帮着一把才行。

“就是这样,我才会往里正家去一趟,劳烦他帮个忙。”孙惠答了这一句,之后就拒绝道:“你的心意我明白,但我那儿不需要人帮衬的,我一个人也弄得来。你在家里就帮着娘他们做饭,毕竟地里活计也多起来了,他们没什么功夫在家的。”

周彤是定了亲,孙惠怕周彤定亲的那户人家知道了摆摊位的事,心里不高兴。所以索性就自己忙一些,反正也没什么。

“还没到大忙的时候,我和娘说一声帮你一把,让她早点回来煮饭就成。”知道孙惠不想劳烦自己,也怕自己被人说闲话,所以才会拒绝。但是,她想着,这事也不算出格,别人怎么看,她也不在乎。

孙惠还是想着怎么拒绝,找了个由头道:“娘回来煮是没什么,但是小弟呢,总不能把他关家里,或是带了他往镇子里去吧?”

周彤道:“让娘带了小弟往地里去就是了,以前不也有这样的情况吗?好了,你就别再说了,咱们就这么说定了,那天的时候我来找你。”说着就不在允许孙惠拒绝。非常强硬的做了决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9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平淡的水乡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