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平淡的水乡生活_分节阅读_第5节
小说作者:卡尔斯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7 KB   上传时间:2015-11-24 14:07:10

晚上的时候,孙母把黄木盒子拿了给女儿,看着女儿从中拿出的手珠,赞道:“这吴家可真大方,这东西可值不少钱,将来作了陪嫁,你婆家可得高兴死了。”这东西是好东西,她看着也看出来了。

孙惠也颇为喜欢,套在手上,有些大,但确实不错:“要不是我手腕还小,真想就这么戴着。”

孙母唬了一跳,点着孙惠额头:“你这丫头说什么呢,这么好的东西哪能常戴,等你大了,过年走亲戚的时候戴了长长体面。平时还得好好收着。”这丫头就是穷大方,一点也不讲究。

“知道了娘,放心好了,我心里有数。”

“那行,你们姐弟睡吧,我也回去了。”打了个哈欠,孙母穿了鞋子出去了。

  ☆、第十四章

吴彩蝶的二哥,很是通透,一点就知,教这样的徒弟,大概每个师傅都轻省。不止一次的,孙惠感慨:“要是我有吴二哥的机灵,大概我娘就不会骂我笨丫头了。我当年学织布,可费了不少功夫。”她学东西可没这么快,都是要点指出好几回,才磕磕绊绊的学了,直让孙母念叨:你这丫头去人家当学徒,三年也学不会。

对于吴二哥的聪明,吴彩蝶也深有体会,在一边连连点头:“我家最聪明的就是二哥了,老早就跟着爹后面去牛市了,现在也能帮着谈了。”二哥的聪明让爹很是喜欢,大哥就不行了,接不了爹的任,只能在家里务农。

被俩小妹妹夸,吴之哭笑不得,摇头道:“你俩丫头,居然拿哥哥我开刷,这什么聪明不聪明的,你们懂啥?认真点,事情就能学快点,如果不专心,那就得费功夫了。”很是说教了一番。

吴彩蝶反正不信,她觉得二哥这么说定然是谦虚,不显摆,他是聪明很多的。

孙惠听了,觉得说的确实在理,但即使认真,每个人还是有区别的,天资一定是启到很大作用的。

这俩姑娘这么想,不过在场的另一个男子孙尹,听了这番话,脑子就好像开了窍,开了一扇窗,豁然开朗!不停琢磨:只要认真、专心,就能学快点。眼睛一亮,醍醐灌顶般的,这几句话,为孙尹以后的人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孙惠是没有察觉弟弟的异样,而一直待着的吴之却注意到了,心里赞叹:这是个通透的,我这些话也讲给大哥和一些亲戚,但除了爹,大概都是表面附和,背地里都是不当一回事儿的。

再想想妹妹之前提过的,这孙尹很小的时候就捡柴捆了卖,冬天下雪的一日不间隔,每日的不辞辛苦。小小年纪就这么的有毅力,吃的下苦,而且今天看来又机灵,将来是日子不会难过的。即使一开始艰难,相信会越过越好的。

吴之在孙惠这儿待了没几天,就琢磨差不多了,和孙惠说了声,就没再来了,回家自己捣鼓起来。一步步按着章程,先是挖地,撒石灰、铺砖,再寻了不错的地龙好几百条,混着湿润的泥土养了起来。他是有条不紊的,纵使哪里记不起来,也不需去问孙惠,从头理了遍思绪,也就知道了怎么做。

确实聪明,到了深秋,所有叶子都已经落尽,吴家养的地龙也出来了一批,已经可以初步的供应家里鸡群,吴彩蝶过来玩的时候,还欣喜的和孙惠说道:“你这法子好,有了这些地龙,伴着些野菜萝卜的,家里能省很多的粮食,现在到了冬天,也不要卖些鸡,整个冬天鸡蛋也能够吃了,我娘和奶奶直夸你聪明,想到了这个法子!”确实聪明,一般人绝对不可能会想到这点的。

孙惠当时也就笑笑,说:“我也就是想省功夫,这地龙也不是那么好挖的,为了给所有鸡都有的吃,每天都要几个人花费一个时辰到处找,还不一定够,把地挖的坑坑洼洼还要填,太费事!所以我也就想着,或许像养鸡似的来养地龙,这样就能轻便很多。试着好多天,才成功了。”

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听说的,里正娘子是在入冬的这天找来的,手里也提了礼品,拉了孙母就呵呵的招呼,半是埋怨的道:“你我这么好的关系,有那么好的方法也不告知一声,真是的,难道还怕我强行夺了去?”她是听人说,吴家从孙氏这儿得了养殖地龙的法子,以地龙喂食鸡群,每天能省很多粮食。当确定了消息属实,她就坐不住了,她也心动了。里正娘子家里也养了七八只鸡,每天费的粮食不少,快够一个孩子的吃食了。如果能得了养殖地龙的法子,每年省下粮食换成铜钱,起码有个几百文,一年年下去,可不是小数目,能不心动吗?

听了是吴清河拿了礼物上门请教,正好又添了吴彩蝶是孙惠好友的面子,才教授了方法。里正娘子想起自己对孙家可是很不错,他们娘三落难来的时候自己帮了不少忙,之后也隔三差五的来往,关系处的比一些远亲还要好。想着自己上门,对方应当不会拒绝,而且自己也送了礼,想来比起吴家的礼还要更好上一层。

孙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莫明的一句话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告罪道:“娘子说什么,还请明说。什么方法、什么怕强行夺了去?娘子对我们娘三的恩情,我可都记得,您有什么要做的,就直接吩咐,能办的一定办到!”她儿子将来还要单过,孙姓这儿又没有亲族,最是要仰赖里正,哪里敢得罪了她!只想她把话说清楚,即使难办,也一定尽最大力量去办了。

见孙母不像故意装糊涂,确实不知道自己说的是哪件事,里正娘子咳嗽声,声音和缓道:“是这样的,我听说你家有养殖地龙的法子,用来养鸡很省谷物。我很是看中,想学了来,也能减少些开支。”顿了下,把之前准备的礼品递了过去:“当然,不会让你们白教的,这儿有件礼物送给你。”

孙母恍然,原来是为了这个,也确实是只有这个了!看着递来的礼物,看也没看的就推给了里正娘子,孙母正色道:“娘子这是打我脸了,你之前那么的庇护我娘三,现在只不过一点养殖的法子,根本就不值什么,哪里能收了您的礼?您想知道,我叫我女儿上门去教,定然是妥妥当当的。至于这礼,您还是收回去吧。”法子要教,礼也不能收。

里正娘子看着孙母,确定她不是说假,哈哈笑了:“好,既然你说凭着我们的交情,这礼物不收,那我就不给你了。”话锋一转,又道:“但侄女去我那儿教,这往冬天过也太冷了些,我这做伯母的也心疼,便把这钗子送了她,让她也欢喜欢喜。”

不管孙母如何的拒绝,反正里正娘子都是送定了,又坐了一会儿,便借着要回去操持夕食离去了。

离开的时候,让明天下晌孙惠往她那儿去,教她如何养殖地龙。

等送了里正娘子离开,回了屋里的孙母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根赤金的锚花钗子,亮闪闪的,非常的好看。孙母啧啧称奇,没想到女儿一个法子,居然这么值钱,不仅是手珠,现在连赤金的钗子都有人送!拿了去给女儿收着,并且说了让她明天去里正娘子那儿。

对于钗子,孙惠也是始料不及的,完全是超出了她的想象。

第二天下晌,孙惠在自己家挖了些成熟的地龙,带了去里正娘子家,怕的就是这往冬天过,地龙钻的很深,难挖,她怕里正家没有地龙作培育种。

不过到了那才发现她想多了,里正家是早有准备的,地龙已经挖了很多,而且都是不错的成熟体。

一连教了两旬,天气已经寒冷,里正家的养殖地龙才趋于成熟。有天回家的路上,孙惠有遇到吴之,才得知里正家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是我告诉里正娘子的。你想无偿的告诉我家地龙养殖法子,大概是看中我吴家在这一带是大族,而我爹还有几分面子,寻个能说的上话的。所以我就帮着透露给里正娘子了,她比较的正直,而且里正家三代都任着职,在镇子里也有体面,有了她的青睐,定然能护着周全。”

孙惠是到了这时,才知道自己的打算是有人清楚的,而这人还顺势的给她介绍了更加有力的人选,为她还挣了些东西。

是该谢谢他吗?

  ☆、第十五章

到了冬天,雪花点缀着青河村,家里的鸡还因为有地龙喂食,还在下着蛋。整个冬天不仅时常炖蛋吃,还卖了两回鸡蛋,得了五十多文钱。天气太冷,吃食上到底不如夏天,母鸡们下蛋也没那么勤奋,收入也就少了。

腊月二十七的时候,已经到了一年的年底,不管穷富,家家户户都在置办年货,孙惠也没闲着,一大早的她就让弟弟拿了草绳,协助自己捉鸡,家里有三只公鸡,准备留一只过年、一只做配种,捆了剩下的一只公鸡,并着一只母鸡,放箩筐里挑着往集市去。

集市在镇子前的滩涂地上,河流围了坝,这一块干涸,很大一片,就成了集市的场地。临近年关,摊子出奇的多,人流也大,孙惠一个十一二的姑娘家,孙母当然不放心她一个人出来,被人拐走怎么办?所以收拾一番跟了来。

路上一成不变的念叨,孙母对女儿是实在看不惯,觉得太笨,一点也不精明。“你是要气死我才甘心,你要卖鸡,就捉了公鸡来卖,这母鸡正当生蛋的时候!你捉了来干嘛。”

孙惠看着自己娘,笑道:“这都年下了,那公鸡我预备着留了过年时候杀,那鸡肥着呢,好好捯饬一番,年夜饭绝对美味!”想想就有些馋了,周家也算不错,但每月里能吃上一回鱼肉就难得了。这让上辈子吃惯了各色荤菜的孙惠很是嘴馋。

孙母当时脸色就难看了,嘴里念叨:“你是嫌钱多是不是,你杀了鸡留着过年,周家会念你好?还是说会给钱你?快收了这心思吧,你不为自己想,也顾着些你大弟,他还没着落呢!”想着大儿子的成家就心烦,孙尹需要一大笔钱,不然就不好娶妻了。而孙母每年抠索来的钱,也不过五六百文,这么些年也才添了三亩水田,还要建房子,缺的老多钱!

提起大弟,孙惠正色道:“娘放心,我清楚着呢,家里四只罗罗,等明年大了再生几只,卖了两只大的,年底再看着卖,定然会有几贯,合着鸡蛋、鸡,争取能买一批青砖,后年的时候如果钱多,就开始搭建房子。”她早就有了打算,今年几个运气,也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孙母吃了一惊,没想到女儿不吭声的就有了这样的成算。之后又是感动,为了她弟弟,女儿可真的付出很多。眼睛湿润:“你真是好孩子,做娘的没本事,要你这么的为你弟弟操持。”本来这一切都该自己和她那死去的爹做的事。

孙惠有些不知所措,她娘的性子最是坚韧,再苦的时候也没哭过,现在眼泪含着,她很是不习惯,嘴里安慰道:“娘,往后的日子好着呢,你呀就放宽心吧。弟弟和我,一定会活出个样来的。”她大弟孙尹,有毅力并且机灵,又放的下身子,日子定然会好过的。

孙母擦了眼泪,哈道:“丫头的话我可信了,你以后一定过的好!”

见母亲笑了,孙惠松了口气,对于过年杀公鸡,挤眉道:“我可是有打算的,先付出些,等将来建房子的时候,那窗户、门的,可不得仰仗着周叔叔?现在我给他们吃鸡、吃鸡蛋,将来难道还能跟我要工钱?”付出就会有回报,虽说不给鸡、鸡蛋,娘闹上一把,也能得来。但那既伤了体面,又不尽心。何苦来哉?

孙母哈哈笑了,拍着女儿的肩膀:“你这丫头倒算的长远,不像我只顾着眼前,好,就依你!”只要女儿心里有成算,不做傻大方,孙母也就不计较了。

两只鸡,肥的很,又精神头好,看着就比别的要好。所以卖的很快,被一家子买去,两只鸡用称一称,快有二十三斤!卖了一百三十五文,鸡蛋带了一些,卖了五十三文,合计起来倒是个吉利数儿,一百八十八!

得了钱的孙惠,没有急着回去,在集市里逛了起来。

这个时候,一些平日里难得的吃食都出来了,芝麻酥、花生糖、油炸的果子,看着就喜欢。这些家里都备了些,刚带到家里的时候,几个小的就偷偷拿了出来一些吃,为此还被骂了一顿。转了一圈,看见有个猪肉摊子,正好有副猪下水,孙惠一眼就瞧中了猪肚,这东西不管是炒着吃还是炖汤,都是她喜欢的。而且在这儿,猪下水的价格十分便宜,比精肉还要价廉。怀里兜着钱的孙惠当然不会放过。

“伯伯,这猪肚怎么卖啊?”瞅着一个空,前面人付了帐离开,孙惠赶忙就上前,那速度快的生怕被人抢走。猪肚其实不怎么好卖,因为除了生孩子做月子的时候会买,平常很少有人问津,主要原因就是俩,一是不好收拾,二呢就是没有油水。不像大块的肥肉,烧的油汪汪的那么让人喜欢。

卖猪肉的见有人过问猪下水,赶忙道:“便宜着呢,八文钱一斤!怎么样,来一副?”肥猪肉一斤在十二文上下,精瘦肉是十文,除了骨头外,最便宜的就是猪下水了,根本就卖不上价格,因为即使价格很便宜,也少有人会买。现在摆这儿好一会儿没人询问的猪下水,终于有人问价格,卖猪肉的当然会殷勤。

目测了下,这副猪肚挺大的,大概在三五斤,买下来的价格就是四五十文,还在接受的范围之内。孙惠抬头对着卖猪肉的道:“那请伯伯帮着称一下,看看得要多少钱,太多的话我娘恐怕不会答应。”孙母大概又要心疼了吧,不过自己确实想吃,一年到头就奢侈一把吧。

“好嘞,你等等!我这就给你称。”卖猪肉的大伯,拿起油汪汪的杆秤,前面铁钩戳破猪肚,挂着称。慢慢拨着秤砣,当杆子高高上扬的时候,嘴里道:“看四斤六两,我这可是足称啊,瞧这杆子都没耷拉!”给孙惠看了,确定是四斤六两,猛地收了称,算起帐来:“四斤六两,咱们就算四斤半吧。一斤八文,别急啊,我算算啊!”默默的心里算着,当然不是九九乘法表,是他们一个个算,好一会儿道:“哦,是三十六文,再给你抹掉些,算你三十五文。”

本来在隔壁摊子看卖鱼的,听见女儿称猪肚,孙母知道自己女儿爱这口,一年辛苦下来,也舍得买些回去尝尝。不过对于卖猪肉的价格却十分不满意,皱着眉头上下打量了猪肚一眼,喝了声,非常不屑的道:“就这样的猪肚你还卖三十五文,谁会买?一点也没收拾,我回去还不得烦死,而且八文一斤也太贵了,我还不如买鱼回去呢!青鱼一斤吧不过五文,三十文够吃好几顿呢,拿盐腌了不说多下饭了。”

被这么一通数落,买猪肉的当然不会认输:“大姐,你瞧瞧我这猪肚,都是好货色,这么大的猪肚卖八文很便宜了。而且我还是老足的称,价格上也抹了些,很是不错了。”

“喝!你不错就卖别人吧,反正集市也不是你一家卖肉的,我去别家,还就不信买不着便宜的猪肚了!”说完这话,孙母作势就要拉着女儿离开。

卖猪肉的看出了孙母的意图,但他也不可能放任她离开,因为猪肚确实不好卖,而且孙母说的也是实情,任何摊位,猪肚的价格是可以讲的,因为实在是不好卖。“大姐,别别别!你不满意三十五文,不如你讲个价,合适的话我就卖你。”

停了下来,孙母转头道:“我看就三十文吧。”

卖猪肉的瞪大了眼睛:“大姐,真的不行,卖不了这么便宜,回去我婆娘会发火的。您再加点,怎么样?”

“三十文就三十文,已经很多了!”

“大姐,你是我亲姐!真的卖不了。再加点吧!”

一番讨价还价,价格在三十二文成交。孙母回去的路上还教育女儿:“你这丫头就是太实诚,一点也不会讲价,别人说多少就给多少,凭白的让人多赚了去。记着,以后不管买什么,都得讲价,不然就别买,忒亏!”

  ☆、第十六章

今年年头好,地里两次丰收,麦子、稻谷的多收了两三斗,交了官税,卖了些钱。再加上周海今年木工活接了不少,没少赚,因此这个年过得十分热闹,比往年菜式也多了几样,光牛肉就切了两斤!

年三十的这天下午,周海拿了置办的新桃符换下挂了一年的陈旧桃符,家里厨房从早晨就没歇着,把腊肠、腌肉拿出来蒸的蒸,烧的烧,满院子都是肉香,勾的孩子肚里馋虫出来,三五不时的就溜进了厨房,捏上一块塞嘴里,香的直叫唤。

周奶奶见孙子来的勤了,也没再继续放任,不然到了夕食,恐怕没有了菜了。唬着脸轰了两回,点着他们额头不许他们再来。还是有威严的,主要的还是已经吃了不少加上被人一叫,就外去玩了。

孩子走了,周奶奶就又回了厨房,今天任务重,得把所有荤食烧了,再把菜切足够了,整个初一至初五是不能动刀剪的,不预备足够,就没得吃了。

四个女的在厨房里不停歇,切菜的切菜,烧火的烧火,还有炒菜的和洗菜的。掌厨是孙母,她的手艺不错,很是上得了台面,切菜的是周奶奶,而孙惠和周彤则轮换着洗菜、烧火。

晃悠悠的就到了傍晚,厨房里这个时候也缓了下来,三皮猴子回来,洗了手,就开始夕食。一个八仙桌五个男的坐了,今年确实不同,孙尹今年也上了桌,算是真的认下,往后也当亲戚处。

女人们另开一席,菜式就没那么讲究,有些菜根本就没有。不过这没什么,在这个时代很正常。孙惠吃的很是香甜,各种荤菜都尝了,一年也就这几天有好吃食。

第一个炮竹声,勾的孩子全没了吃饭心思,都跑外面看。大人们还喝着老酒,畅谈着今年的好运,孩子早已经撒欢的跑了,也不怕冷,满村子的闹腾。

帮着收拾了碗筷,孙惠和弟弟在母亲陪同下,往她们那茅屋去了,每年都如此,吃了年夜饭,祭祖和守岁,都得来这儿,周家住的时间再长,那也是寄居,没得在别人家祭祖的道理。

茅屋破旧,每年也修缮一番,倒不至于透风漏雨。先前二十六那天,有来打扫,收拾了一下,也是能住人。

桌子上摆了贡品,点了香,轰的一声,外面孙尹点了爆竹,姐弟俩祭了、拜了菩萨,就开始守岁,孙母告诫了儿女一番,也就离开了。

又是一年新春,每人都大了一岁,有人依旧疯疯癫癫,而有人却突然的长大了,孙尹就是那个突然长大的,去年见了姐姐几次购买牲畜,因此而获利,让他很是心动,对于家里的情况,他又是了解,而且孙母又把孙惠说的出钱建房子的事和他说了,让他以后一定要对孙惠好。

这触动了孙尹,他想着自己是男子,应当由他来承担家里的负担,哪怕他还小,也不能让姐姐付出这么多!催促着他思想的转变,让他更加的明白自身必须改变。

不过,如何去改变,孙尹还没个章法,他想着还是得先砍柴攒着钱,慢慢寻摸着,反正只要认真,总是会寻到的。至于如何的去运作,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孙惠姐弟在茅屋待了一晚,早上的时候就回了周家,进了门就先恭喜开门的孙母:“娘恭喜你,祝您身体康健,万事如意!”孙母满脸欢喜,也吉祥话满嘴:“你们也是,一身平安,快进来,我这就去下汤圆了。”

在北方过年的时候是水饺,小时候孙惠就是年初一的时候早上吃饺子的,但现在在水乡的青元郡,这儿年初一必须吃的是汤圆,预示着团团圆圆。

下汤圆还要一会儿,这时候孙惠就去找弟弟。

今年过年,天气还算晴朗,太阳稍稍冒出了头,这时候还是很冷,周家的俩小的还埋在被子里,只有周彤这时候起了床,这时候在洗脸,看见了孙惠,也道:“早啊,恭喜你,祝你心想事成!”孙惠也道:“周彤姐你也是,祝你和和美美一生。”

知道孙惠是来找周树的,周彤指着屋子:“等等吧,还在被子里赖着呢,恐怕要日头上来了才会起吧。昨天的时候守夜,他们俩也陪着到了很晚。”解释了下,俩弟弟这会儿还没起来的原因。

“还没起身?我娘这会儿已经在下汤圆了,要不我去厨房说一声,让再等等?”孙惠想着反正这会儿汤圆还没下锅,去说一声让等等也就是了,总不能不带俩小的吧。说着就要起身,不过被周彤一把拉住了,笑着摇头道:“别去了,我们和爹娘先吃吧,要不然过会儿有亲朋上门,那时候就要待客,来不及吃了。”看了眼房间,指着道:“至于他们俩,我们就备在锅里,什么时候醒了,就端给他们吃也是一样。”

想想也是,到了亲朋走动的时候,就没机会吃了,至于俩小的,倒是好解决。

汤圆熟的很快,水煮透了丢进锅里,要不了多久就浮了起来,圆子捏的浑圆,拇指大小,这样大的汤圆,孙惠舀了十个,蘸着芝麻拌糖吃。

炒的喷香的芝麻,用一根擀面杖碾碎了,拌着买来的白糖,第一次看见这样的白糖,孙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这白糖制作的和上辈子机器生产的差不多,非常惊叹!这两样相合,绝不是一加一,那是成倍的美味,配上面米分捏的紧致圆子,那股香醇,很是好吃。

初一非常的热闹,来来往往的亲朋,周家的三个小的,也随着周父出去拜年。这时候孙惠姐弟是没什么事情的,在这儿没一个亲戚,认识的人倒是有几个,但这大早上的别人也要去拜年,她们准备着到了下午,再去找了朋友,拜年聚聚。

一上午很是无聊,大年初一也不用干活,老早的鸡群和罗罗就被喂了食,孙惠忙碌了一年这时候还有些不习惯,很是无聊。所以大多时候,都待在堂屋,也就是农村会客兼吃饭的地方。为过来拜年的周家亲朋斟茶倒水,听他们唠唠嗑。

吃了饭,就是孩子们放风的时候了,孙惠也就选了这时去找吴彩蝶,吴彩蝶一上午走了村子里的所有亲戚,也得了不少压岁钱,见了孙惠,半是开心半是累道:“惠子,你可来了,我等了很久了,你再不来的话,我可就要去找你了!”突然想起自己还没恭喜,忙道:“惠子,祝你每天都开心!活的长长久久。”古代乡下,没读过什么书,吉祥话少的可怜,能说出些雅的词汇,就非常不得了。

“也恭喜你,祝你有个美满的生活。”孙惠笑着恭喜了下,解释自己怎么到了这个时候才来:“早上的时候算到了你要到亲戚家拜年,来了可能也遇不到,索性就到了下午,瞧,我吃了午饭就过来了。”

吴彩蝶眼里带笑,满意的道:“好,你有心了。”还是希望她能上午来:“不过我可希望你早上的时候来找我的,整个上午我都在外面,也够累了。你如果来找我,就能少走几家亲戚了!”

“我上午来,可不就耽误了你收压岁钱,到时候你可就怨我了!”孙惠开玩笑道。

吴彩蝶摇头:“哪里,反正家里亲戚给压岁钱也就是意思意思,给个五六文,根本就没多少。”给压岁钱,还算是不错的家庭,不然放在一些比较贫苦的地方,还没压岁钱呢!

“你嫌少就给我吧!我是不嫌少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9页  当前第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平淡的水乡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