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之富贵闲人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微云烟波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2 KB   上传时间:2015-12-03 14:06:17

  贾赦慢悠悠地说道:“我有良策有什么用,没瞧见我如今还将这织机藏着掖着,还只能自家使用吗?”

  徒明昀顿时了然,说道:“我算是明白恩侯的意思了,成,我这就回去告诉父皇,呃,这织机?”

  贾赦白了他一眼:“没瞧见这织机是要用水流作为动力的吗,别说这玩意太大你带不了,你就算带回去,皇宫里面也没地方能让这织机动起来的,到时候你怎么给圣人说?”

  徒明昀嘿嘿一笑,说道:“成,我算是又欠了恩侯你一个人情,唔,日后这织坊建起来,我可是要占一个份子的啊!”

  贾赦摊摊手:“这玩意太烫手,我到时候卖织机图纸就行了,其他的,我可不想沾手!”

  徒明昀笑嘻嘻道:“放心吧,亏不了恩侯你,我跟你说,父皇那边,其实手头也不宽裕,据说今年万寿节都不想大办了,有了你这条路子,父皇那边,定然还会有赏赐的!唔,真没想到,恩侯你莫不是财神爷转世吧,随随便便一出手,就是财源广进啊!”

  徒明昀连茶都没喝两口,就一溜烟跑回去了,贾赦笑吟吟地背着手回了后院,看着阿寿正拿着一把小木剑,在院子里面跑来跑去,手上比划个不行。

  贾赦前些日子跟他讲庄子,里头说到什么天子之剑,庶人之剑,诸侯之剑云云,一时嘴贱,又跟他说什么剑仙的传说,这小家伙这几天对于那等御剑飞行,朝北海而暮沧溟的剑仙顿时来了兴趣,这几天天天拿着把木剑比划来比划去,恨不得也能变成剑仙一流,叫贾赦也头疼不已。

  这会儿阿寿见得贾赦过来,就是欢呼一声,手里的剑也不知道丢,就是扑了上去。

  贾赦很是轻巧地避开了他手上那把木剑,然后将阿寿抱了起来,阿寿在一边奶声奶气地说道:“爹,我天天练剑,什么时候才能成剑仙啊!”

  一边张氏听着,对着贾赦就是一个白眼:“你到底从哪儿听来的那些传奇话本,随便就跟阿寿说,这下好了,他书也不肯念了,天天抓着那把木剑不放!”

  贾赦嘿嘿一笑:“我小时候也一样嘛,那时候我还想着将来做个游侠儿呢,阿寿还小呢!”

  阿寿那边却是有些懵懂,贾赦回过头来笑眯眯地对着阿寿说道:“爹爹也没有见过什么剑仙,只是剑仙也是仙人啊,所以啊,这剑仙不光是练剑才行,还得有仙缘呢!而且,仙人却是不能留恋凡俗,得一心清修,阿寿要是想要做剑仙,那样以后就见不到爹娘了,你最喜欢的炸鹌鹑,松鼠鳜鱼,西湖牛肉羹都吃不到了,你的那些玩具也不能玩了,你还要做剑仙吗?”

  阿寿顿时张大了小嘴,手上几乎睡觉都不肯放手的木剑都掉到了地上,露出了一嘴米粒一样的小白牙,有些傻乎乎地看着贾赦,很快变得垂头丧气起来,扁着嘴说道:“阿寿舍不得爹爹和娘亲,阿寿还要吃好多好吃的,玩好多好玩的,阿寿不要做剑仙了!”说着,几乎都要哭出来了。

  张氏也不知道,贾赦就轻而易举把阿寿给糊弄过去了,她几乎被弄得哭笑不得,横了贾赦一眼,然后笑道:“阿寿乖,爹爹和娘亲也舍不得你,你若是去做了神仙,爹爹和娘亲肯定天天想你,想得都要吃不下睡不着了!”

  “嗯,我也会很想很想爹娘的!”小孩子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贾赦跟张氏安慰了一番之后,阿寿脸上又雨过天晴了,他从贾赦怀里挣脱了出来,顺手捡起了掉在地上的木剑,很是认真地说道:“宝剑啊宝剑,虽然我舍不得爹娘,以后做不得剑仙了,但是以后我还是会好好对你的!”说着,又将木剑握在了自个手里。

  贾赦跟张氏看着好笑,但是阿寿一向不是什么三心二意的性子,见他看着颇为郑重,贾赦忽然说道:“阿寿,爹爹教不得你做剑仙,不过,爹爹也会一些剑术,阿寿你学不学啊?”

  张氏一听就有些急了,她出身书香门第,对于舞刀弄枪这种事情一向敬之不敏,听说贾赦居然郑重其事地要教阿寿学什么剑术,顿时就有些不赞成,只是贾赦向来有主意,而且当着阿寿的面,也不能跟贾赦争执,只得又给贾赦使了个眼色,回去再跟你说话。

  阿寿却是没注意到张氏的神情,脸上神情一下子变得欢喜起来:“真的吗,爹爹,我要学!”

  贾赦却是看到了张氏的眼色,不过也用眼神安抚了一下张氏,表示回头跟她解释,然后低头跟阿寿说:“学剑很辛苦,阿寿既然说要学,以后就不能三心二意,不能反悔,知道了吗?”

  阿寿一门心思想要学剑术,哪里想得到后来那些事情,这会儿兴致勃勃道:“爹爹,阿寿肯定不后悔,你就教我嘛!”

  贾赦脸上露出了微笑:“行,今儿个就算了,明天开始,爹爹就开始教你!”万花谷并不擅长剑术,不过贾赦那时候跟纯阳宫几个弟子关系不错,跟他们学了一些,配合万花谷的养生心法也能使用,正好可以一并教给阿寿,贾赦不求他日后如何身手高超,只要他能够强身健体,锻炼体魄,磨练心智即可。

  对于张氏的疑惑,贾赦也是给了她一个合理的解释,无非就是以后阿寿参加科举或者是想要干别的什么,都离不开有个好身体,每年贡院里面考完了被抬出来的士子不知道多少,因此,学点剑术,强身健体总是没错的。张氏这边被贾赦糊弄了过去,那边,不好糊弄的圣人亲自找上门来了。

  ☆、第56章

  圣人自然是为了那水力纺织机来的,徒明昀回去之后将自己在贾赦那边所见到的事情还有贾赦所说的几个问题都跟圣人说了,圣人哪有不心动的道理。

  圣人如今年纪大了,愈发不想大动干戈,之前逼死了几个儿子,如今也有了一些悔意。只是做皇帝的,别的都能认,让他认错,那是万万不能的,哦,你皇帝是圣人,是天子,君权神授,你居然也会做错事?那不是影响圣人的权威吗?

  儿子那边不管是除族还是赐死,日后总该还有点别的补偿,而臣子那边,虽说欠了国库不少银子,但是圣人也拉不下脸去讨还,干脆这个烂摊子留给下一任皇帝算了,想要当皇帝,你总得苦逼一阵子,运气不好,说不得还得苦逼一辈子。

  不管圣人想要如何,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钱字,如今国库空虚,圣人内库有钱,说话底气都足,哪怕他摆出了怠政的模样,让戴权等一干心腹内侍处理国事,只要圣人手上攥着钱,那么,下面那些大臣想要做什么事情,都绕不过圣人去。

  问题是,圣人的内库里面又没有摇钱树,总不能缺钱了就指望抄家吧,这也不现实,皇庄什么的,每年送上来的收益也有限,因此,想要赚钱,还得另谋出路。

  贾赦这边搞出了个效率胜过寻常织机百倍的水力纺织机,圣人很快就明白,这个既是机遇,也是危险,弄不好,一顶与民争利的帽子就扣下来了。

  自古以来,各种便利的工具都有,许多甚至半途失传,弃之不用了,不是因为这些工具不好用,无非是因为这些侵犯了某些人的利益,最终被扔进了垃圾堆里。

  中国一直就是这样,跟西方相比,中国人力成本太低了,一来是观念问题,大家都讲究多子多福,二来因为相对成熟的中医医疗体系,除非是改朝换代的那些时间,否则,中国的人口一直是世界之冠,这样的情况下,如官府或者是强势的商家地主,轻而易举就能组织起大量的人工来,做事自然方便有效,因此,何必搞出别的什么明堂来呢,如今这样,完全足够了嘛!

  贾赦之所以不敢将这玩意拿出去,就是因为这个,那印刷机什么的就算了,这年头又没有什么义务教育的说法,识字率不高,书本本就是少数人才能享有的,因此,那些书商的蛋糕也不大,没必要为了这点事情跟贾赦这样一个简在圣心的侯爷计较。何况,降低了成本,只会让更多的人开始识字,无疑是扩大了市场,长远来看,反而赚头更大。

  但是纺织机就不同了,本朝并不禁海贸,对外创造外汇最多的无非就是瓷器,茶叶还有丝绸,而且布匹丝绸设计民生,看着不显眼,真要说起来,其中的利益,不比盐业低到哪里去,何况从事这一行的人不知多少,贾赦贸然进入,江南织造头一个就要跳起来。

  英国工业革命能搞出一个羊吃人的局面来,你在中原这边要是敢这么搞,自有一大帮的人喊着“为民除害”的口号,屠刀呼啦啦就往你脖子砍了,贾赦也就是想要安安分分挣点钱养家糊口,可是不敢真去碰这样的马蜂窝,因此,这事还是得由圣人主导推广。

  圣人过来,并没有大张旗鼓,反而摆出了一副微服私访的架势,对贾赦很是和蔼可亲,贾赦瞧圣人这般,心里头都有些发虚了,这玩意回头真搞出了什么问题,圣人不会直接将他丢出去吧。

  圣人饶有兴致地看着织工在那里操作那架水力纺织机,还自个上手试了试,盘算了一下大致的产量之后,就先出去了,笑道:“早就听说你家的花园子不错,朕倒是头一回来,不如贾卿你带路,陪朕逛一逛!”

  贾赦自然是答应了下来,在前面引路,引着圣人进了百花苑,圣人也不是没逛过园子,百花苑无非就是花木品种比较多,贾赦设计得比较有野趣而已,不过圣人却是看得饶有兴致,然后就问道:“贾卿既然拿出了这水力纺织机,不知道贾卿有没有什么章程啊?”

  贾赦之前将水力纺织机的存在透露给了徒明昀之后,自个也琢磨了好几天,还因此写了个粗略的条陈出来,这会儿圣人一问,组织了一下语言,便说道:“回圣上的话,臣弄出来的这纺织机说是纺织机,其实只能算是织布机,应该还有一个部件是纺纱机,毕竟,没有纺纱机纺出足够的纱线出来,这织布机再大的产能也是无用!不过臣也就是刚刚设计出了图纸,还没有将机器造出来!”

  “哦?”圣人看向了贾赦,笑道,“贾卿在这格物之道上,倒是格外有些天赋!”

  贾赦也没有因此有什么别的想法,只是说道:“圣上谬赞,臣不过是对此比较感兴趣而已,何况,臣也就是提出个大致的框架,具体还得那些工匠来补充实施!”

  见圣人没有再多说,只是示意他继续说,贾赦便说道:“这纺纱机,在臣的设计中,不光是可以纺出棉线,麻线,丝线来,还可以用处理过的羊毛,兔毛等作为原料,纺出毛线来!毛线应该会比棉麻丝线粗一些,不过,用这种毛线织出来的布料,也应该更加暖和一些!”

  贾赦说到这里,有些无奈道:“臣也知道,天下承平这么多年,人口滋生,偏生土地不足,如番芋番薯什么的,产量虽然高一些,但是,总不能天下人全靠这些填饱肚子,那些中等的人家,主食还是米面,这些想要提高产量,却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因此,若是将本就不足的耕地拿来种植桑柞棉花,只怕就要有人饿肚子了!朝廷想要用这纺织机大量生产丝绸棉布,就得划出一条线来,限定各地种植粮食作物的面积,还得防着下面的官员欺上瞒下。但是羊毛什么的,想要却很简单!”说着,贾赦直接看向了北方。

  圣人顿时了然:“贾卿是说草原上的鞑靼人?”

  贾赦点了点头:“圣上英名,草原上胡族往往是旧胡未灭,新胡又生,那边雨水稀少,难以耕种,因此,指望汉人北迁却是不可能的!能够常年占据草原的终归还是那些胡族。历来各朝各代,往往与草原互市,买的无非是一些牛羊马匹,以此来换取中原的盐铁茶叶还有丝绸器皿等等!但是,这些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遇上天灾,这些胡族还是要南下打劫!”

  “臣以为,若是向草原上那些牧民收购羊毛羊绒,这些年年都能长出来,即便遇上旱灾雪灾什么的,影响也不大,草原上牧民也能年年都有收入,以此获取足够的生活物资!日后,为了挣钱,只怕牧民也不肯多养马了,会扩大养羊的规模,没了足够的马匹,胡人对中原的威胁也就没那么大了!”贾赦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另外,若是日后鞑靼人有什么异动,只需要宣布,中原再也不买他们的羊毛什么的,只怕那些牧民第一个就要反对了,由此,鞑靼人的威胁也就没有多少了!”

  贾赦说得含糊,他对此也就是知道一些皮毛,无非就是将鞑靼人的经济绑架到中原身上,用经济手段控制草原上那些牧民的放牧品种,以后鞑靼人叫朝廷不痛快了,朝廷掀了桌子,鞑靼人也只能抓瞎了。

  圣人听了,不由抚掌叫好:“好,有此一策,贾卿已经能称得上是国士,那些人还说什么贾卿你不务正业,若是天底下不务正业的人都能如贾卿你这般,那朕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行了,回头将你的想法写个折子递上去,朕也要跟内阁商议一番!若是此计能成,朕绝不吝啬!”

  “臣遵旨!”贾赦赶紧答应了下来。

  得了贾赦这番话,圣人兴致更好了,还专门见了阿寿和张氏,张氏大家出身,一贯礼仪周到,阿寿童言稚语,被贾赦养得几乎是天不怕地不怕,很是天真可爱,尤其,长得好总是占便宜的,阿寿生得玉雪可爱,对圣人也没有什么敬畏之心,圣人说让他叫“爷爷”,他就脆生脆气地叫“爷爷”,叫得圣人几乎是心花怒放。圣人孙子也不少,但是对他这个祖父,敬畏居多,哪怕是两三岁的孩子,也被养成了一副规规矩矩的样子,叫圣人原本还有些含饴弄孙之心,都觉得没了兴趣。如今见得阿寿,却是叫圣人极为喜爱。

  阿寿只要乐意哄人,哪怕哪怕对方铁石心肠,都能哄得人喜笑颜开,圣人几乎是破天荒地还抱了阿寿一会儿,叫随驾的人都看傻了眼,亏得没有皇子皇孙随驾,否则的话,贾赦父子两个都要被眼刀给戳得千疮百孔了。

  贾赦给圣人出了个好主意,阿寿又哄得圣人高兴,圣人素来大方,走了之后,就是一大堆的赏赐赏了下来,给阿寿的尤其多。

  张氏不由有些担心,问道:“恩侯,圣人这般,是不是太惹眼了?”

  贾赦却是说道:“别怕,安心收下吧,跟我这次的功劳相比,这不过是小头而已!”

  张氏看着贾赦,依旧有些忧心,贾赦越来越能干,圣人居然还微服上门,这让一直秉承着中庸之道的张氏也觉得有些过了,她这会儿却是情愿贾赦还是当初那个只知道古玩金石的纨绔子弟了,起码再折腾,贾赦也折腾不出什么大事来,不会叫她跟着担心。

  贾赦不知道张氏这番心意,他熬了一宿写了一封厚厚的折子递了上去,没两天,又收到了觐见的旨意。

  ☆、第57章

  皇宫这种地方,去的次数多了,也就没什么神秘感了。

  贾赦如今的品级,虽说因为是个散职,不用上朝,但是每年逢年过节还是要进宫庆祝领宴的,皇宫再庄严恢弘,但是这年头,除了规格不同,大多数的房子都是差不多的格局,皇宫某种意义上,住得还不如贾赦住得舒服。

  贾赦跟着领路的内侍,直接进了御书房,那边除了圣人,内阁的几位阁老也都在那里,贾赦的岳父张陵便是其中之一。

  张家老太爷自从张家得了爵位之后,就多次上书乞骸骨,张家在朝的也不少,因此三次之后就准了,不过还是给老太爷保留了太子太傅的职位。张老爷子辞官之后,张陵便进了内阁。

  能够进内阁的,哪个不是聪明人,他们也不会拘泥于什么清流勋贵,何况,贾赦一方面出身勋贵,又娶了张家的女儿,做事也很讲究,不喜欢沾权,偏偏又很能干,这能不叫这些阁老们另眼相看吗,因此,一个个看着贾赦的眼神都很是和气。

  贾赦对此也是习以为常,张陵以前也是一般,记忆里面,刚娶了张氏那阵子,张陵对自个这个女婿各种不满意,如今呢,是看自个儿子各种不满意,觉得都不如贾赦这个女婿了。虽说贾赦四书五经依旧不怎么样,叫他读书科举还是得抓瞎,但是,贾赦的才能根本不在科举上头啊,像贾赦这样的人,让他专心八股,反而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也亏得他出身荣国府,要真是出身寒门,还真没他发挥的余地。

  贾赦刚行了礼,圣人就笑道:“免礼平身,戴权,给贾卿赐座!”

  贾赦赶紧谢座,戴权笑眯眯地亲自端了一张凳子过来,毕竟他跟贾赦也算是同甘共苦过的,因此对贾赦一直观感不错,贾赦也是笑了笑:“劳烦戴内相了!”

  “贾侯爷真是折煞奴婢了!”戴权脸上简直笑得连褶子都出来了,他就是乐意跟贾赦交好,贾赦一直也没瞧不起他们这些阉人,虽说平常也没送过什么重礼,但是人家说话就是让他觉得舒心。

  圣人在上头也是含笑,对此并没有什么不满,贾赦这样的人,就是个近乎闲云野鹤一般的性子,受不得拘束,当然,贾赦也做不了隐士,他出身富贵,根本吃不得什么苦头,这样的人,圣人压根不担心贾赦勾结内廷什么的。

  等到看到贾赦安然坐了下来之后,圣人才开口道:“之前贾卿递上来的条陈诸位也都看过了,如今贾卿也到了,诸位有什么想法,便都说说吧!”

  贾赦的条陈已经写得非常仔细,主要就是对鞑靼贸易的问题,朝廷再立一个织造处,专门织造各种毛纺衣料,至于原料,就是从草原收购,朝廷无论是分派皇商还是另外弄出一个商会之类的组织出来,直接向各个鞑靼部落收购羊毛。羊毛是不能直接纺线的,还得经过初步的处理,因此,可以就近设立作坊进行处理,然后运往织造处。

  贾赦后世也是做过公务员的,这会儿将自个条陈里面说到的东西细细掰了开来,顿时,无论是圣上还是几个阁老,眼睛都是越来越亮。

  多一个织造处,那么,自然也多出了好些官职出来,从收购到处理再到纺织还有销售,这么多步骤,就得多出好几个皇商的名额出来,按照贾赦的说法,以后这皇商的资格最好不要世袭了,定个年限,若是在年限内做得不好,那就撤掉换人。再有,虽说以后肯定要用新型的纺织机了,但是,却也需要招收不少人工,容纳一部分失去土地的流民。

  而圣人却是想着,这些事情,皇家都得插一手进去,这每年都能给内库增加不少的收入,日后,他这个皇帝手头自然可以更加宽裕了。

  另外就是销路问题,毛纺的料子保暖肯定要比丝绸还有棉袄强,不是所有人都说得起皮裘的,按照贾赦的说法,这些料子完全也可以卖回到草原上去,草原上硝制皮革的手艺并不过关,鞑靼的那些首领贵族肯定会喜欢这样的衣料的,贾赦又说道将处理过的羊毛可以纺成粗毛线,也能编织成更加柔软舒适的中衣,这些别说草原上的人了,哪怕是南方人,也是乐意穿的,因此,根本不用担心销路问题。

  只要采购量大,价格也合适,不用朝廷这边故意引导,无论是那些享受惯了的首领贵族,还是普通的牧民,都会增加养羊的数量,自然压缩了牛马的生存空间,如此一来,没有足够的马匹,鞑靼对中原的威胁也就小多了。

  总之,推行毛纺业,绝对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不光没有触犯任何人的利益,当然,这个利益肯定不包含鞑靼人,人家没准也觉得自个占了便宜呢,原本对于那些鞑靼人来说,羊毛本来就没什么用处,无非就是跟羊皮一起硝制了做皮袄还有皮靴而已,若是光是收购羊毛的话,一头羊养个几年,年年都有产出,可比以前只能自家杀了吃羊肉或者是直接卖活羊强得多了。

  不过,接下来就是麻烦事了,贾赦对于江南如今那些织造还有织坊的情况不了解,但是朝廷这边却是有大致的数据的,如今翻出来一看,发现江南一带,织坊虽说不至于林立,但是算起来,上万架织机还是有的,那等织造云锦之类高档锦缎的织机织工自然没事,毕竟,他们的劳动不是机器能够取代得了的,但是这种高档锦缎本来就是有很多限制的,非王公贵族,你私底下传了没事,若是大咧咧穿出去,那就是僭越。

  因此,那些织机织出来的也就是那种中档上下的丝绸布料,新式的水力纺织机拿出来之后,这些织坊倒是可以直接将织机更新换代,毕竟江南本就是水乡,用水力操作纺织机再简单不过,但是却是裁撤掉大量的织工,而且因为新式的纺织机对于织工的要求不高,那些织工只怕工钱也得下降一大截,到时候这些织工闹腾起来,麻烦可就大了。

  织工的问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原料的问题,自古以来,朝廷都严禁蚕种还有桑苗外流,一旦发现有走私的情况,就是死罪,因此,想要足够的蚕丝做原料,也只能在当地大量种植桑树或者是柞树,大规模养蚕,问题是这样的话,粮食从哪里来?反正哪怕许多官员家的田庄已经开始大量种植番薯番芋,但是,这些官员也不过是偶尔吃个新鲜,他们的主事还是大米白面。

  番薯番芋的确能够吃饱肚子,但是,那也就是底层的百姓会吃这个,他们只要能吃饱,什么东西不会吃呢?但是稻麦之类的也得保证一定的产量,若是将那些良田都改种了桑树棉花,只怕市面上稻麦乃至粮食价格疯涨,最终折腾的还是普通百姓。

  这些都是大问题,反而是销量不成问题,这年头西方那边,贵族都未必穿得上最劣等的丝绸呢,那边下面的百姓穷得叮当响,而对于那些拥有着各种特权的贵族来说,钱算什么啊!直接多建造几艘海船,将丝绸一船一船地运到欧洲就是了。

  贾赦这么一说,圣人跟几位阁老都是瞠目结舌,有些难以置信:“那些化外蛮夷,真的连一国之主都未必穿得上丝绸?”

  贾赦琢磨了一下时间,这年头应该就是这样,欧洲那边已经开始了大航海时代,不过,那边金银得的不少,物资那是匮乏得厉害,别说穿丝绸了,那边贵族都未必能天天吃上白面包呢,而中国这会儿寻常的小康之家,人家都是未必乐于吃白面馒头,怎么着都得吃包子馅饼的。因此,他肯定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若非如此,那些到了中原的蛮夷还有什么传教士,怎么一个个都乐不思蜀,哪怕嘴上说这里都是异教徒,但是,却都不回乡呢?要知道,每年往他们家乡去的船队也不少呢!圣上可以命人找几个传教士,仔细审问一番也就知道了!”

  贾赦说得信誓旦旦,圣人他们依旧有些半信半疑,不过,江南一带,自宋朝大力开发之后,从来都是产粮重地,因此,对此要慎之又慎,不能对江南造成太大的冲击,因此,商量了半天,大家最终还是决定,江南织造的事情,却是得缓缓图之。

  贾赦其实也是无奈,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殖民,东南亚南亚那些地方,一年三熟是正常的,而且土地肥沃,不要多照料,产量都很高,这才养出了一帮极为懒惰的土著出来,因为在那里,生活实在是太容易了,随便撒一把种子下去,几个月就能收获一大堆的粮食,树上长着各种各样美味而且还营养丰富的果实,勤劳什么的,他们的词典里面压根没这个词啊!

  但是,贾赦却是不好说这话,毕竟,汉族并不是一个具有侵略性的民族,何况,东南亚南亚这些地方很多还算得上是朝廷藩国,经常进贡的,当然,无非也就是将朝廷当冤大头,弄点不值钱的特产,再弄到百倍千倍的赏赐回去,但是,终究还有个名义在,若是不找个好一点的理由,哪怕圣人再动心,也过不了群臣那一关。

  好在对于坑鞑靼人,大家都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何况,这名义上也不是坑啊,这是带着鞑靼人走向共同富裕呢,以后鞑靼人不需要再南下打草谷,付出太多的人命为代价,就可以靠着养羊发家致富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何乐而不为呢?

  ☆、第58章

  贾赦也没白干,对于鞑靼的经济侵略毕竟是不能放到明面上来说的,明面上还是和谐社会,睦邻友好,共同繁荣,因此,圣人除了给了贾赦不少赏赐之外,直接许诺,跟鞑靼交易的五年内,贾赦可以在毛纺织坊中占一成的份子。

  至于徒明昀,自然也得了好处,不仅能够在其中分一杯羹,圣人同样赏赐了他两个皇庄还有一个园子,很是让他在诸位皇子中出了一番风头。

  接下来的事情,贾赦干脆就不沾手了,反正他已经得了足够的好处,他不是什么贪得无厌的人,有多大的本事,用多大的碗,他要做的无非就是在自个身上增加一些砝码,以后除非登基的是个疯子,否则的话,贾家几代之内总没什么问题,至于之后怎么样,那就是子孙的问题了,贾赦可管不了那许多。

  当今圣上并不是什么刻薄寡恩的人,相反,他对看得顺眼的人非常大方,要不是因为这个,甄家也嚣张不到如今这个份上。

  圣上觉得光是钱财实在是不足以酬赏贾赦的功劳,贾赦家里如今也就是一妻一子,张氏夫荣妻贵,也已经是侯爵夫人,刚刚开蒙的贾琛固然是个好孩子,但是若是没个拿得出手的理由,让一个黄口小儿就出了风头显然也不是什么靠谱的事情。

  这年头的普遍观念就是,所谓家国,家在前,国才在后,这也是现代人所无法理解的,现代那种在报纸上神情脱离父子母子关系都不在少数,而这年头,对于许多人来说,最大的惩处大概不是死亡,而是除族。族人有什么问题,也会影响到家族,家族若是衰败,族人也很难避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之富贵闲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