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空间]田园记事_分节阅读_第64节
小说作者:南瓜老妖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12 KB   上传时间:2016-04-19 21:36:37

  “这水能喝吗?”圆圆妈揪着圆圆背上的衣服,扭头看他灌水。

  “能喝,质检报告上说这水可以直接饮用。”圆圆爸喝了一口,眼睛顿时一亮,“你尝尝。”

  “呀,这水还挺甜的。”圆圆妈也喝了一口。

  “我也要喝!”听见他们的话,试图徒手捉小鱼,却总是失败的圆圆站起身,蹦着去够水瓶。

  圆圆妈一边喂女儿喝水,一边说:“这山泉水就是清冽,比起咱们家买的那种桶装泉水都要好喝。”

  “那种水,说是泉水,还不一定真是泉水。”圆圆爸颇为遗憾,“这泉水倒是货真价实,只可惜咱们这瓶子太小,装不了多少。”

  水潭边上,跟他们一家有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一个个的都掏出携带的饮料瓶子,灌满这桃花泉的泉水。

  也有人动了心思,从超市里边买了农村里边用来装油的白色塑料桶,灌满了泉水带回去。他们也不嫌沉,就把这泉水当做土特产了。

  胡晓雯这会儿还一点都不知情,她送走了爸妈和哥哥,就跟田桂英霍红霞一起核算昨天的收入。

  作为正式营业第一天,营业额大家都有所心理准备的。一个新饭馆开张往往刚开始的时候营业额是很好的,往后就会下滑。

  尽管有所准备,三人还是被第一天的收入给震惊了。

  不说住宿,光是昨天一天来吃流水席的份子钱,刨去成本,他们就收了有二十多万。

  霍红霞如坠梦中,呓语道:“天哪,以后咱们天天开流水席得了。”

  田桂英啼笑皆非:“别说梦话了,怎么可能。也就开业的时候能这么热闹一下,天天开光是那些食材都不一定能凑得出来。”

  霍红霞回过神来:“也是哦。这一回能有这么多人来吃流水席,还是因为那些河鲜用得好。”

  胡晓雯琢磨了一下说:“也不一定啊,虽然开业只有一次,但是以后每年咱们都可以办一次流水席。一周年庆典,两周年庆典……”她空间里半的淡水类生物每年都是在长的,一年一次这么消耗也算是平衡生物体系了。

  霍红霞顿时两眼放光:“好主意!”

  田桂英愣了一下,想了想点点头说:“这样也挺好,以后每年到这个时候举办一次流水席,可以形成咱们桃花小筑的固定庆典日,对咱们桃胡小筑只有好处。”

  胡晓雯用指尖点了点下巴,思考道:“光是河鲜类的水产,老吃就腻了,到时候咱们也换换花样。”

  霍红霞看她:“换什么花样?”她想不出来,桃溪村这个地方好像除了野生鱼类特别的多,菌类特别的多,别的好像也没啥了吧?

  胡晓雯摇头说:“还没想好,反正还有一年的时间,到时候再说。”

  桃花小筑第一天的入住率是百分之百,因为只有半价,房费的收入只有两千多。

  从第二天恢复了正常价格,入住率也开始的大幅度的下滑,从百分百掉到了三分之一。

  这才是正常的,毕竟他们这里是完全依赖旅游带来的客流量,淡季一个客人也没有的情况也是有可能的。

  现在能有三分之一的入住率,已经说明现在桃溪村旅游发展情况大好,在平日里的时候也有人来游玩。

  天气越来越冷,外出旅游野营徒步的人锐减,也只有不畏寒冷的钓鱼爱好者不辞辛苦的跑到这边来钓鱼。

  越到冬季,野生鱼的价格反倒是涨了上去,从二十五元涨到了三十五元。距离上一次出售野生鱼的间隔太近了,胡晓雯不打算近期再去卖鱼。

  桃园水域当中的桃花鱼在胡晓雯的加料之下顺利的安家落户,生长的很好。水塘当中,各种淡水鱼也状况良好,可以安然的度过这个冬天。

  胡晓雯现在忙着天天去三道弯,现在山上被清理的差不多了,水渠也修好了。她就联系了之前合作的苗木基地,又进了一大批桃树苗,开始了移植。

  冬天是植物休眠的时期,正是移植苗木的好时候,只要气温不是太低,成活率都可以保证。再说有灵雾在,胡晓雯根本就不担心这些桃树苗种不活。

  来年春天,就可以形成两山对应,桃花漫天的壮观景色。

  到时候,她这个地方称作仙桃林也就有了底气。

  胡晓雯浑身充满干劲,光她自己一个人一天就能种下两百棵树,这能力让跟着她一起干活的汉子们侧目,内心惊叹:姑娘,你这么能干,还给不给我们活路了?!

  为了对得起胡晓雯给的工钱,为了不让人说他们连个女的都比不上,这些汉子卖了死力气,累得舌头都吐了出来。

  胡晓雯在山上挥汗如雨,桃溪村的黄哲发觉村子里边的钓鱼客逐渐的向东边活动。

  以前这些钓鱼客多数是在桥头两边,小小的码头上钓鱼。因为这个地方在村子的中央,向着两边的停车场走都比较方便,这往东边的溪头走就让人觉得奇怪了。

  黄哲观察了两天,才发现原来是为了每次走得时候顺便带一桶泉水。这些钓鱼爱好者为了少走一些路,才把地方从桥头换到了村东的溪口附近。

  这结果让人无语,后来一个钓鱼爱好者跟黄哲说起这件事,还启发了黄哲。

  国内现如今也涌现了不少经过报道的长寿村,长寿县。那些长寿县不说,有长寿村报道那些老人长寿就是因为喝村子里边的泉水。

  这村子一出名,好多人都跑到那个地方去,参观、打水不说,还买房子定居,想在那边养老。结果因为游人太多,无人管理,弄到最后把那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给污染了。

  现在桃溪村跟那个长寿村的情况很相像,也是有一口对人体有益的泉水。所以说不定将来也会有很多人会为了喝这口泉水而专门跑一趟。

  别的不说,就说他们这些钓鱼爱好者,谁的家里边都有老人,就是自己不喝,为了这些老人也要跑这么一遭。

  黄哲一开始还觉得专门为了泉水来一趟好笑而无语,慢慢的他神色就凝重了起来。

  他回去专门在网上查了资料,那个长寿村不光是用泉水发财,甚至村民们还盖了房子去卖给想要来这个长寿村养老的外人。

  很多上了岁数的人反对,但是架不住年轻一辈的人见钱眼开,好好的一个和谐自然的村子就被破坏了安宁,变得越来越喧嚣。

  桃溪村的发展是旅游方向,并不怕人多。黄哲也一直注意着环境卫生,也没有垃圾污染的隐患。

  这水是在桃园当中,到时候倒是可以打造成仙桃林的一个特色景点,只不过这取水要严格控制,不能再这样让游人随意的来去。

  桃溪村的环境越来越好,本来就有很多老人来这边疗养,桃溪村有变成疗养地的趋势。现在出现了这泉水的变故,只会加快了这个速度。

  黄哲现在想的却是盖房和私下售卖的问题,这个事情绝对不允许村民自己去办。

  小产权买卖,房屋所有变更必须经过村委的同意,黄哲只要把握好源头,就没人能越过他去。

  十一月底,游发委召开第二次会议,黄哲在会议上提出了他的议题。

  “现在已经有两户人家向村委提出要翻盖自己家的房屋,打算开个人家庭旅馆,我已经同意了。”黄哲说,“现在我说一条,麻烦各家的管事回去通知一下本家的人。我们村子今后的发展都是要经过统一规划的。盖房子可以,但是要跟村子里边的风格统一,盖什么样子的房必须要提前跟村委报备。要是破坏了这一条,盖了碍眼不和谐的房子,别怪我丑化说在前头,谁敢盖,村委就敢扒掉!”

  赵贵挺直了腰,因为上了年岁而有些浑浊的双眼威严的扫视了在场坐着的四个姓氏的管事的,默默的提醒他们,他赵贵从来都不是吃素的。

  当初他敢为了村民们的退耕还林补贴拿着锄头去堵镇长家的门,现在他赵贵老当益壮,拆起房来绝不手软。

☆、第86章

  黄哲提前跟胡晓雯私下里打过招呼,等到会上,才直接提出仙桃林增加桃花泉作为参观景点的事情。

  胡晓雯说:“为了不影响桃园的日常工作,我们将会在水潭、小路附近修上围栏,防止游人离开路线走到桃园种植区。”

  赵家管事点头:“这是应当的。”

  胡晓雯又说:“除了本身在桃溪村居住的居民可以免费去打水之外,其他人前来打水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她的话音刚落下来,来开游发委会议的几个代表有的挑眉,有的茫然,有的迟钝的看着她。

  陈子嘉换了一个舒服点的姿势,这些日子他每天都要去白龙谷建工,一站就是一天,感觉自己的腿都要细了。

  他看着胡晓雯淡淡的说:“就是说,要付费?”

  胡晓雯摇头:“打水自然是不会受到限制的,不过我们可以在旁边卖盛水的器皿。”

  陈子嘉惊讶的扬眉,然后没忍住笑了。

  胡晓雯一脸理所当然的说:“我会提前准备一些装好的桶装水,相比他们自己带的空水瓶,喝水杯……18升豪华桶装,想来他们是会很欢迎的。”

  黄哲忍不住弯了一下唇角,他有的时候真的想要看看胡晓雯的脑回路是怎么长得,竟让人出乎预料。

  当时跟胡晓雯说了一下泉水可能会引发的影响,黄哲隐晦的说了一下不能放任人们肆意打水,胡晓雯立刻就想出了这个主意。

  其实在水潭边上打水,要蹲着弯着腰伸长了胳膊往水瓶里边灌水,时间长了并不让人舒服。

  如果有现成的大桶水摆在一边,这些专门为了水来的人能省下这功夫,又能带回去更多的水,只会乐意,不会反感。

  水潭很大,原本水潭边上就有一个小水泥房专门放着抽水泵,用那个直接抽水灌装,又快又省力。

  到时候大桶五十元,小桶三十元,专门让一个人守在那里卖。

  这几十元的钱可不是水钱,就只是桶的钱。胡晓雯没有开口乱要,在城市里去水站要水,一个桶就要五十块钱押金。

  这水桶带回去之后可以直接放在饮水机上使用,下次再来取水可以直接带过来,换新一桶也可以,直接让值守在一边的人灌装也可以。

  这些水桶的批发价甚至达不到售价的一半,赚得这些差价钱,足够支付一个人的工资和维护这条路线。

  村民们对胡晓雯层出不穷的赚钱点子已经弄得麻木,他们已经不会再大惊小怪了。

  现在他们感兴趣的是,这个在水潭边上上班的位置,这又是一个岗位。

  胡晓雯也不吝啬,开出了一个月两千块钱的工资,另外卖掉的水桶还给提成。

  淡季也许不算什么,等到旺季桃溪村游客变多,到时候光是提成就能拿好几百块钱。

  现在白龙谷那边还在建设,农闲的村民全都跑过去干活,等到这边建设好了,少不得要从村子里边招几十个人。

  村民虽然都巴望着这个工作,却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有结果。胡晓雯这里却不一样,马上就可以上班,拿工资了。

  现在村子里越来越好,这些宗族管事的自然希望自己家的子弟都回来,在家门口上班挣钱。

  胡晓雯没有自己去找人,她把事情在游发委的会议让交给了四位管事儿的,让他们自己去做决定。

  今后再有旅游相关的岗位招人,他们都将在游发委上公布,逐步的扩大游发委的影响力。

  胡晓雯跟汤老板联系了一下,让他介绍了做周转箱的塑料厂,定了一大批制式跟市场上的水桶标准一样的桶装水桶。

  等到十二月的时候,再有专门为了这泉水来的人辛苦的爬上山顶,就发现原先水泵小水泥房的旁边支了一张桌子。

  桌子旁边摆着整齐的空水桶,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严阵以待,手里拎着个水管子,略带紧张的念叨:“……要加水吗?免费加水。水桶是卖的,大的五十,小的三十……”

  那人看看空水桶,又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容器。他拿着的是用光了的食用油桶。这种桶虽然有个拎手,但是它太勒手了。

  来回走将近三个小时的山路,他的手都要废了。

  那人一咬牙:“给我来个小桶。”好歹这小桶是有手柄的,拎着它舒服啊。

  也有人说,既然他们都直接提供方便了,干嘛不送佛送到西,直接在泉水岔口的地方卖,也省得他们还要爬山。

  胡晓雯只说了一句话,就把这些人给堵回去了。

  要是直接摆在山脚下,你能确定这装进去的水,是从水潭口取的,还是直接从旁边的水渠里取的?

  水潭口的水是经过检验的,可以直接喝得饮用水。流淌下来的水渠里的水虽然一样是矿物质水,但是沿途经过水草和各种动物,里边含有各种微生物浮游生物,是不能直接喝的。

  这些人来取水自然是愿意取那最纯净的水,没办法之下,只能辛辛苦苦的爬山。

  上山还好,拿着空桶,溜溜达达的就上去了,下来的时候最累。

  换了大桶是能带更多的水了,却累得人气喘吁吁,四肢酸软,无力动弹。

  还是那加水卖桶的妇女听人抱怨有了主意,叫她的丈夫跟着一起上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8页  当前第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空间]田园记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