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之农业大亨_分节阅读_第129节
小说作者:七彩鱼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42 KB   上传时间:2016-05-30 21:34:47

贾琏还不算太意外,只是有些惊讶事情会发展的这么快。“西北大面积受害?”这不对啊,他当初明明派人在西北好生宣扬连作不宜的问题,就算是出事,也不该这么严重。

贾赦却没贾琏那样愁,听得直乐呵,“太好了,皇上要重新启用你,我看他们还怎么嚣张。哼!”

“出什么事了?”林如海疑惑问。

“就是……”

贾赦刚要解释,被贾琏出言制止了。

贾琏:“只是家里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您就别讲了。”

林如海瞧贾赦那一脸不悦的神态,猜测应该是又跟二房和老太太有关,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林如海也不欲多问,只是想知道答案,如果皇帝打算再用贾琏,他倒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官复原职。

贾赦闻言直点头,兴奋地撺掇贾琏答应下来。

林如海见贾琏面色犹豫,甚至不为所动,诧异道:“难道你真的不想官府原职?虽说皇上是派我来游说你,要你主动去求官,但皇上也有其难处不是。他是面上挂不住了!但若你真不应,惹得皇帝不快,也很麻烦。”

“他任用我,只不过是想让我解决眼前的麻烦。马铃薯病害的事儿我尽力帮忙就是,效力又不贪功,对于他来说,反而是很令他满意的结果。”

林如海震惊,“那这机会你就白白错过了,你想清楚没有,以后很可能就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姑父有没有听过,越得不到的就越好?我越是表现的不贪名利,他越就会喜欢。总归还要拖一拖,彻底解决了他疑心的毛病。不然,在那样在朝堂上心惊胆战,还不如做个简单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农闲时还可陪陪妻子逗弄孩子,”贾琏顿了顿,凑上去,低声跟林如海道,“黄土可比皇帝安全多了。”

“你……”林如海吸口气,转而有些狠辣的盯着贾琏,“那你把我推向朝堂之上,自己倒退下了,就不担心我?”

“姑父探花郎出身,又有二十几年的为官经验,学问、资历、政绩全都有。若您没资格在朝堂上担当,还有谁?我不同,我在众多人眼里是‘旁门左道’的另类。若不得帝王深信,我终究还是会别人的闲言碎语给踢出来。”贾琏顿了顿,对上林如海的眼睛,“下一次,我未必就能如现在这样保全自己。”

林如海心下一沉,觉得贾琏分析的极对。而且荣府这一大家子,还有几个不安生的给他拖后腿。只有让皇帝用人不疑,方可打消其它的顾虑。

“先前数名官员奏请让我复职,这事儿皇上肯定还在介怀。再加上西北亚病害的问题,我早预料到,提前将烟叶提前运放到了那边。如果我官复原职去做这些,皇帝会不会觉得我是为了复职,故意提前算计了?”

林如海沉吟,“你倒想得透彻。”

“整日在家闲着没事儿,就想呗,而且身边还有一位比我更能想的。”贾琏目光扫向贾赦。

贾赦又嘿嘿笑起来,故作高深的摸着胡子,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被林如海看穿。

“大哥的确不容易”林如海笑叹一声,转而继续问贾琏:“那我该如何回复?”

他提醒贾琏一定要想个温和的办法回答,太直白定然会引起皇帝反感。

“前段日子,贾蓉上门来看我,说还要顺便去瞧瞧敬大伯,我便跟着去了。瞧着他修道挺有趣儿的,特别是炼丹,妙极了,我对这东西忽然很感兴趣。”贾琏道。

林如海愣了下,忽然明白:“你是要我向皇上回说,你一心向道,无心仕途了?”

贾琏点点头,“暂时的确是这样”

“这……”林如海仔细想想,这未尝不是一个好主意,贾敬进士出身,整日就好修仙炼丹,连官爵都不要了。贾琏甚为侄儿,若随他那样,倒也解释得通。

“罢了,就这么说,能解释通就行了。”林如海表示。

随后,林如海便依照此法,回复了皇帝。皇帝起初听贾琏不愿意,还有些愤怒,不过听说贾琏愿意主动帮朝廷解决病害的问题,倒放宽了心,只露出一脸惋惜的表情,一再叹可惜。

此后三两日,皇帝见贾琏迟迟未动,还以为他没有解决办法。正觉得懊恼之际,李永信就来奏报具体事宜。简单讲述了贾琏从在福建起就与祁天来有夙愿,但贾琏心系国家百姓,不似祁天来那般小人。比如小农学堂撤销事儿,比如马铃薯春种的事儿,他都在祁天来之后,尽力弥补。所以马铃薯连种的问题,他早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办法应对。

“贾大人在个地方设有小农学堂,专门用于解决当地农户遇到了的有关种田方面的问题。他早吩咐过西北的小农学堂,如若碰倒病害问题,就要主动施出援手。”

“你是说现在西北那边已开始行动了!?”

“之前已有人捎信给贾琏,绘画出了秧苗病害的情况,贾琏回了具体处理办法过去,只要收到信,即刻就可行动。”李永信解释道。

“等他信送到得什么时候,传令下去,八百里加急,任他所用!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皇帝高声命令道。

又过了五日,西北张謇凌八百里加急的奏折送到。皇帝确认贾琏的人真的在张将军的协助下,开始施用有效的驱病办法,心里大事总算落下了。

但贾琏修道一事,他还是不信,故命人特意在暗中调查。

“贾侯爷每日卯正准时出发,前往京外玄真观修炼,未时一过就会从观上下来回家。”

皇帝惊讶:“天天如此?”

“天天如此。”侍卫回道。

“朕怎么都不相信他那样的人会迷上炼丹。”皇帝左思右想,觉得而一日不见贾琏确认,就一日心里不得安生。

又过了数日,皇帝趁着大皇子和四皇子请安时候,突然提出要去外面走一走。丝毫没想这俩孩子透露他要去哪儿。父子三人外加是几名侍卫,除了经就一路直奔贾敬所在的玄真观。

多疑的皇帝就是想突然降临,看看错愕种的贾琏会是何种表情,是否会有破绽被他抓到。

一行人突现玄真观。

通报之后,开门的是个小道童,根本不认皇帝父子三人,小童毫无畏惧地喊话说:“老爷侯爷忙着呢,谁都不见,你们都快回去!别绕了他们修道!”

侍卫直接把小道童的嘴堵上,拎到一边。

皇帝扑向大门紧闭的正殿,大皇子率先推开门,被浓烈的黄烟烟呛得直咳嗽流泪。

“咳咳,这是什么!”大皇子呛得说不出话了。

皇帝和四皇子等也都被熏得不行,连退几步,咳嗽数声。

贾琏和贾敬正在后院的厢房说话,听说前面有动静,急忙过来,见是皇上,大惊行礼。

皇帝发现贾琏身边除了贾敬,还有一人,穿着一身黑道袍,看起来很诡异。

贾琏很兴奋的跟皇帝介绍身边人,“禀皇上,他叫沈洪,通晓天文地理,精于炼丹之术,非常厉害。”

皇帝纳闷的打量三人一番,参观了呛鼻子的炼丹房,亲眼见贾琏兴奋地随着那黑袍道士操作丹炉,一眼就辨出贾琏的确是认真感兴趣的模样。再不多说,便匆匆去了。

贾琏送走了皇帝,继续留下,陪着沈洪在炼丹炉跟前团团转。

第116章 无机农药厂

贾琏发现炼丹用的鼎是一个很好的容器。当他看到贾敬将一些一些矿物放在密封的鼎里,用火来烧炼。就意识到这是创造了一种高温高压的化学环境,物质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化学变化,最后生成的‘丹药’则就是化学反应之后所产生出的新物质。

目前,道士通过鼎炼制的基本就那几种药,如被称为密陀僧的氧化铅,称为三仙丹的氧化汞等等。

经贾敬介绍的这位黑袍道士沈洪,在炼丹方面的研究很有见地。他已经在炼丹的过程中,发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就凭这一点,贾琏就觉得这人是个人才,脑筋灵活,非常可用。不过炼丹的道士还真都是一心想要修仙,对于制备新药,服务农业这种觉悟,他们是完全没有。

所以贾琏跟着这俩人炼丹数日之后,就做了一非常伟大的决定。把这俩人修道后路彻底给绝了!

毁灭一个人的梦想可能不道德,但毁灭这俩人不切实际的梦想,绝对是既简单又积德行善的好事儿。

“从庄子上抓十几只鸡来,”贾琏转念想想,改口对兴儿道,“还是抓老鼠吧,要活的。”

“爷要几只?”兴儿对抓活老鼠的办法还真不太清楚,挠挠头,觉得自己回头去庄子上找找别人,或许能有办法解决。

“大概十几只吧,”贾琏一眼就看出他的难处,吩咐兴儿道,“你传句话出去,一只活老鼠换一只鸡,肯定会有人愿意做。”

“兴儿顿时眼睛就亮了,竖拇指给贾琏,这么便宜的事儿肯定有人愿意干。二爷,您这法子真好!”

“别忘了限制个数。”

“爷放心,小的知道分寸,一定不闹大,不然天天有人往小的跟前跟前送活老鼠,那可真够糟心的。”兴儿笑呵呵地去办,只一下午,就弄了一笼子的老鼠过来。

贾琏跟着贾敬和沈洪炼丹的时候,早就叫丫鬟缝制了口罩和手套。抓老鼠的手套是趁着下午的工夫,现赶工做出来的,用了三层密实布,确保戴上后不会被老鼠咬到。

接下来就简单了,现场叫人给他们展示老鼠吃丹药死亡的场面。起初贾敬和沈洪还不信,都不服气,死了七八只后,他们确认真的不是老鼠自身有病的问题,面色才开始有所转便,神情越来越惊悚,也变得惨白了。

贾琏觉得俩人的表情挺有趣儿的,问他们要不要也吃,跟着那些老鼠一块‘成仙’去,把俩人吓得直往屋里躲。

“药已确认,不仅不能长寿,还可以叫人快点上西天。”

贾琏背着手,看着地上摆着一排的老鼠,悠悠叹了声:“死相真惨烈。”

贾敬和沈洪又吓了一跳。

沈洪心平复情绪后,还是有不解之处,“可我们炼得这些东西,的确对一些疾病有效。比如铜青,便可以医治人皮肤上的疾病,很有疗效。”

“有些有毒性的东西,少量的,可能的确能抵抗人体的疾病,这就是以毒攻毒的道理,但一定要是要适量使用的前提下。比如罂粟,乌头,有些配药里的确有他们,可以治病,但真要弄一包喝进肚子里,死不死人?”贾琏质问他们二人。

贾敬动动眼珠子,叹服地点头。“乖侄子,你说得很有理,只是还是难以相信,我这些年费力去研制的丹药,竟然是毒药!”

“我比你,又差哪儿去。”沈洪失望地叹口气,简直被自己蠢到了。当初炼丹的时候,他咋就没想到用老鼠试药。

接下来,贾琏就在这俩人开始自我质疑人生意义的时候,大力宣扬为农业服务的好处。就往高上吹,为国为民,拯救百姓于水火,如何积德行善,到时候德行高尚,保不准就被玉皇大帝看中,直接他们二人封神了。

“修道不可能人人成仙,至少到现在,我也没见到谁成仙。保不准我这法子还是个捷径。就算不能成,退一步讲,你们在天下百姓们口中,还是一位德行高尚的人。至少在民间你们修了个好名声,没有白白来人世间一遭。明明是你们造福苍生了,上面不封你们,是他们瞎了眼!”贾琏说这些话的时候,感觉自己已经不是自己了,是贾赦附体。

渐渐地,贾敬和沈洪都被贾琏洗脑成功,决定加入他的‘造福苍生’行动。

贾琏仍记得那一日皇帝突然造访,被屋内的臭气体给熏得咳嗽。所以仪器一定要进行改造,避免有害气体对人造成伤害。

仪器改造方面只要请慕班来操心即可。重新造鼎,在出气口的地方连通管道,之后就根据不同需求,可以选择从屋顶排放又或者与水池相通等等。

制备药品方面,贾琏先从简单的来。比如对主要成分为硫化汞的丹砂加热,得出二氧化硫气体,溶于水后生成亚硫酸,再加入碱性物质,最后得到亚硫酸氢钠。

亚硫酸氢钠在农业上可作为光呼吸抑制剂,促使水稻、大豆、油菜、棉花等农作物增产。这方面已有过很多相关文献的记载,此物对大豆等农作物数年连续喷洒,都表现出对农作物的增产,一般增产效果是从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五之间不等。

对于尚存在温饱问题的大宋国,每亩地哪怕只增产一斤大米,三十万亩地那就是三十万斤,而且真实数据远不止这个。以目前正常亩产二百斤的水稻来说,按照百分之五算,每亩就会多出十斤的产量。而全国耕地的总数至少在四五亿亩,总体加起来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贾敬和沈洪听了贾琏的话气势高涨,都觉得自己做的事儿特别有意义,特别高尚。虽然俩人都不明白贾琏是怎么知道这种东西合成之后,会对庄稼有利,但是他们就是莫名的相信贾琏。或许是与他之前远播的名声有关,又或许与他一举戳破丹药有毒的真相有关。总之,他们完全相信贾琏的话,就看到他目光坚定且带着兴奋地情绪讲述这些的时候,他所言的一切都就是对的了。

贾敬甚至在贾琏的头顶看到了光芒,这光芒犹若他在观里供奉的玉帝王母一般。

这个男人一定是神君转世!!

贾琏知道,因制备条件和设备的限制,有机农药的合成基本还不可行。或许等以后办了玻璃厂,生产出相关的化学器皿,再找到相应的有机物质,就可行了。但这件事可能会漫长一点,要一步步发展下去,他或许等不到,但总有一天会可以。

以现实情况来说,贾琏明确要制备的就是无机杀菌农药,比如硫酸铜、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等,几乎都可以通过这种鼎制备出来。

至于后期的药品的存放,就采用最稳定的陶瓷即可。当然瓶子贾琏会从陶瓷厂特别定制。皆是带盖的罐子,盛装好之后,可用腊密封。

但全国农药的需求量,不可能仅靠两个人、几个鼎来完成。首先,他要选址先建造鼎厂,让慕班做负责人,去招募人手做活。其次,他还要选址,建造用于生产无机农药的厂房。特别要强调的注意事项,安全操作方面,全都交代给了贾敬和沈洪。贾敬是进士出身,其成绩在全国都是排上名次的,聪慧程度自不必说。沈洪在炼丹方面本就有自己的一套,这点活儿对他来说自然不在话下。

其实仔细论起来,俩人在合成方面的操作经验,可比贾琏多多了,所以贾琏是很放心将这些事情交代给他们二人办。

至于两间厂内的人员管理问题,贾琏会另打发程日兴、兴儿等人去督促。确保安全生产,不出现任何纰漏。

……

大约有半个多月的工夫,祁天来倒台的消息就远播全国各地。

各地方官一得知消息,告状的折子便如雨点般飞往京城。皇帝看了这些折子,气坏了。祁天来竟不懂因地制宜,违背民意,强行逼迫各地方必须播种马铃薯。皇帝当即命人对其三司会审,好好彻查其渎职之罪。恰恰这波还未平息的时候,福建按察使刘元青又爆出祁天来草菅人命的事。接着,又有人举报祁天来贪污受贿……

数件案子压身,祁天来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没法翻身了。而今他即便是能把马铃薯连作一事洗白,其他的案子也照样会要了他的命。

黔驴技穷,死罪无疑,且连坐家人。

三天后。

林如海和四皇子一同负责查抄祁天来的府邸。二人那边交代完属下们仔细搜查,将所得物品记录在册,便去就在百汇楼品茶,用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页  当前第1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9/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之农业大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