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之农业大亨_分节阅读_第13节
小说作者:七彩鱼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42 KB   上传时间:2016-05-30 21:34:47

保罗和杰克听说贾琏是中国的贵族,非常高兴,也表示如果贾琏愿意的话他们会十分高兴和他做生意。毕竟和普通的商贩相比,与中国的贵族做生意会让他们觉得更有保障和安全感。

贾琏与两位外国人分别之后,遛跶至黄昏才回林府。他还随手在街面上买了些小玩意儿,布老虎、孔明锁和鲁班球等等,准备回去送给黛玉玩儿。

他在荣府的时候,见惯了宝玉被贾母等人百般宠溺的样儿,而今再见黛玉如此心酸的光景,自然有些心疼。

丰儿按照琏二爷的吩咐,给林姑娘送完东西便来回禀:“林姑娘听是二爷送的,当即就笑了,一见着那些东西就好奇的摆弄起来,还赏了我一贯钱。”

“嗯。”

贾琏目不离书,这时林如海打发来的人传话,请贾琏和贾赦去他那儿吃晚饭,算是接风。

因贾敏病着,三人都未喝酒,吃了饭简单聊聊便散了。

贾琏临走前,请求林如海帮个忙。林如海一听贾琏想看扬州城附近地界的县志,一口答应下来,次日便派人给他送了过来。

吃了早饭,贾琏听说贾敏醒了,便同催促贾赦一同去看望。

林如海昨夜已跟贾敏提过贾赦父子打算久住的事。贾敏何等聪慧,自是不信贾赦那性情的人肯在这久留。于是细问经过之后,贾敏就猜测是因侄子贾琏的缘故。

其实从昨天贾赦对贾琏种种态度的表现,以及从他们口中侧面得知贾母对贾琏的态度后,贾敏就知道自己的这个侄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而今她对这个侄子更是又喜欢又感激。

“大哥,昨儿个听夫君说,你竟天天去给老太太讲故事?”贾敏今天精神很多,俩眼亮晶晶的看着贾赦。

贾赦点点头,一脸无奈:“本来当初说好是只讲一个的,谁知道她老人家听上瘾了,没事儿就叫我去。但也不能说天天,三两天一个故事吧。”

贾敏觉得有趣儿,掩嘴笑了笑,转而看眼贾琏,总觉得这是事儿是贾琏的主意。

贾琏却默默站在那里,神色淡然。

“母亲,大舅舅,琏二哥哥大安!”黛玉进门后,规矩的给众位请安。

贾敏见她手里抓着东西,笑问什么。

“昨天二哥哥给的。”黛玉把鲁班锁递给贾敏。

贾敏笑起来,埋怨自己道:“都怪我病了,一家子人都忙着照看我,竟忘了你这边,本是该玩得年纪,却因为……”

贾琏见贾敏说说就眼含泪要哭,便使眼色给贾赦。

贾赦瞪儿子一眼,表示他也无能为力。

贾琏轻笑,跟贾赦道:“父亲,您肚子里有那么多故事,不如挑个有趣的给姑母讲讲?”

贾敏早就好奇贾赦的故事了,瞬间被转移了注意力,眼泪到底没流下来,“正事呢,我也跟母亲一样爱听故事。大哥若愿意的话给我也讲一个,我真好奇呢!”

贾赦本来是不耐烦讲故事的,可见妹妹病弱在榻要流泪了,心里禁不住发酸。他没理由去拒绝一个病弱的亲人,无奈表示道:“我倒愿意讲,只是这记性不好,是有很多故事具体细节讲述不出来也没趣而。”

贾琏笑,似乎早料到贾赦会有这出,直接堵住了他的借口,“父亲不必担心,儿子早命人将那些话本带来了。”

贾琏说罢就拍拍手,丰儿便捧了一叠话本进门。

贾赦呆了。

贾琏随手挑一本,“就这个吧,《庶女逢春》。”

一个庶女尚且知道力争上游,贾敏和黛玉两位尊贵的嫡女听了之后,或许会更有些感悟。

“好……好吧。”贾赦早在心里把贾琏骂了八百遍,却还是拿起书,开始对贾敏讲起来。

贾敏见他们父子此状,不好意思的低头偷笑起来。

贾琏临走前嘱咐黛玉:“妹妹也听一听,若能从别人的故事里总结道理来,也不错。”

……

扬州气候好,种植环境好,又因为交通方便可以进行运输外销,不必考虑本地市场饱和的问题,故而非常适合大力开发土地资源。

考虑到来年朝廷打算在西北开战,粮食、药材和棉花必定都是急需品,价格都一定会有所上涨。贾琏又考虑到自身的经济能力,不可能三样都选择,只能择个最优的。现在市面上还没有大面积种植药材的情况,但人人都会生病,需求是固定的,很有盈利的空间,而且药材晒干后耐储存运输,所以贾琏决定选择药材,近来,他得空便去扬州城郊附近走动,打听谁家卖地,刚巧碰见个地主出售一处连山带地的庄子。

一共近七百亩,山是赠送的。地价很便宜,一般一亩良田一般要七八两银子,这里的地每亩只花了三两。卖地的人说是今年收成不好,要给女儿添嫁妆所以急卖。

贾琏很干脆地把庄子买下来,当场交易。

隔日,兴儿火急火燎地跟贾琏汇报:“二爷,咱们被骗了!那块地是附近有名的一处坏田,种什么不收什么。我还打听了,那个卖咱们地的人根本没有女儿,他是……他是薛家的下人!”

第17章 科研随处在

贾琏的目光还在县志上,很认真的看完最后一行,然后翻页。

兴儿呆了呆,偷瞄一眼琏二爷,原本义愤填膺的气愤劲儿硬是被琏二爷这种淡定的反应给驱没了。

“莫非二爷是要学小枣庄那样,打算用这块地做饲养场?”

兴儿还是没得到回应。

安静了一会儿,兴儿越想越憋屈,不忿情绪再次积攒起来,“就算是做饲养场,那咱也没必要买那片坏地啊,直接去弄块荒地开垦反而来得便宜。二爷,咱们这次是真被坑了,要不咱们借着林姑爷的威名震吓震吓那厮,把钱要回来?”

贾琏终于放下书,冷冷地抬眼看了兴儿。

兴儿被二爷瞅得心虚,自我反省了下,麻利的打自己一个嘴巴子,“小的该死,小的不该自作主张,胡言乱吠!”

“那就退下吧。”

贾琏的目光再次落在书上,继续研读上面的内容。

读书时就要专心,他不喜被打扰。

直至傍晚,贾琏才召来兴儿,舍给他一两银子,叫他得空去请林管家吃酒。

兴儿觉得二爷肯定有事交代自己,拘谨地问:“那小的……该说些什么?”

贾琏抬眼瞧兴儿紧张的样儿,轻笑,“你就只管好好和他吃酒就好,自然表现。我的事不要多说,但也不能一点不说,而且一定要等人家主动问你的时候你再说。”

兴儿悟了悟,点点头。

晚上和林管家吃酒的时候,兴儿表现的很自然,没主动提任何事儿。等林管家开口打听了荣府的事儿后,兴儿才略微提起琏二爷做过的功勋事。后来俩人都喝多了,兴儿略有些兴奋了,才提起琏二爷前几日买地被坑了。林管家闻言心中一凛,想细问。兴儿却摇头不提了,把话说得很含糊,只是表达了愤慨之意。

林管家思来想去,觉得该就把此事告知林如海,毕竟琏二爷是在扬州地界受了委屈,该让老爷知道。

林如海立刻命人去详查此事,很快他就查出售地人和薛家的关系。若在以往,他与赦大哥还生分的时候,林如海绝不会多虑什么。而今却不一样,妻子病重,赦大哥携长子来探看,诚意十足,他理该感恩回报。

大房……二房……薛家……

林如海想到此,心中一沉,思虑甚多。

随后,林如海唤贾琏到跟前来,详询他买地的事。

贾琏笑道:“我知道那是一片薄田,土地有点沙化,虽没打听过那块地以前的收成如何,但一见那地的情况我心里就清楚。本就没管他说什么,只是因想要那块地才会买下来。”

林如海见贾琏如此从容淡定,不禁佩服其胸襟,“那你既然清楚地不好,因何要花钱买?”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其实种地也是差不多的道理,那块地种粮食肯定亏,但种别的东西却刚好合适。”贾琏淡笑着解释道。

“倒叫我越来越好奇了。”林如海笑起来,文绉绉的捻着胡子,“不过相比继续追问你答案,我倒是更期待亲眼见结果。姑父就等着你把那块地变废为宝!可现还有一件事要计较清楚,那块地真正的主子你可知道谁?”

贾琏想了下,不确定的回林如海:“昨儿个听兴儿说好像是什么薛家,当时正做别的事,并没太在意,难不成是金陵的薛家?”

林如海点点头:“我已查过,正是。说来倒也奇了,薛家的产业理该都在金陵那边,却突然跑扬州地界置办一处田产,我还听说他家的长子薛蟠而今就在扬州游玩。”

林如海别有深意的看着贾琏,希望他能明白自己的提示。

“我会处理这件事,”贾琏向来讨厌不诚信的人,更何况这次是恶意欺骗,尽管没有产生恶果,但必须要给他们一个教训长记性。

贾琏想了想,补充了一下时间限定,“大概就在年前。”

林如海愣了下,转即开怀大笑,他太喜欢贾琏这种淡定聪慧的性格了。先前他曾听贾敏分析过,贾赦之所以会来扬州且留下久住,很可能都是贾琏的功劳。那会儿林如海还不太信,现在他信了。

他这个大侄子胸有城府,有大智慧,绝非池中之物。

“对了,你买了那块薄田,可有银钱不足的缘故?”

贾琏若笑非笑的看了林如海一眼,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林如海一眼就看穿了自己的难处。他的确是资金不足,施展不开。

贾琏也不客气,直接冲林如海点了头。

林如海笑,捋着胡子道:“姑父名下也有些薄产,却因公务繁重无暇打理,而你姑母身子又那样子,自然没有精力。而今已有几处庄子荒废了,不荒的盈利也不多。不如这样,以后就由你帮姑父打理,若盈利就抽七成给你,如何?”

林如海是真喜欢贾琏,才会提出七成这么大的利。

“都是自家亲戚,帮点小忙不算什么,侄子很愿意去做,但钱我不能要。”贾琏话音刚落,就见林如海有意再劝,立刻道,“姑父若觉得不好意思,非要给侄子点什么,那就等来年庄子丰收的时候给侄子留些种子就可。”

“种子?”林如海挑眉,留点种子根本不算什么的事儿。尽管自己很想多分利给贾琏,因见贾琏诚挚如此,林如海也不好勉强,点头答应了,在心里对贾琏的品格又予以了更高的评价。

贾琏在林如海眼里几乎已经完美无暇了。

林如海稀罕的勾住贾琏的肩膀,拍拍他的胳膊,他现在是真心喜欢上这个大侄子,只恨他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

接下来数日,贾赦一直被贾琏督促着去贾敏那里讲故事。以往,贾敏每天闷在屋里都是在惶惶度日,无可期盼,再加上丧子的悲恸,她并不爱喝药治病。而今因有了贾赦的故事,贾敏每日有了期待,反而愿意喝药了,因为喝完药之后她便能听到大哥的讲精彩的故事。

渐渐地,被贾琏催促久了,贾赦便有主动去给贾敏讲故事的意识,就像人每天要按时吃饭一样,讲故事现在已经成为贾赦每天的一个习惯了。

贾琏至此才不去管贾赦,每日如常看望贾敏后,便忙收集草药种子。

再有闲暇时,贾琏就去逛米铺,但他看货只看那些没脱壳的稻米。碰到哪家粮铺手里有一批颗粒大的,他就会手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一番,然后先称一斤,三天后若再出现,必定把那批稻子全包场。

小半月的功夫,贾琏的‘异常举动’就在整个扬州城的米粮界出了名。

大家都知道林府住着一位国公府来得清俊少年,喜欢收集颗粒大的稻米。于是扬州城内所有的米铺但凡进了好货,都会第一时间送样先给贾琏瞧。

贾琏所住的屋子内有一内间设有火炕,冬天在上头睡的时候非常暖和。而今炕上面却从来不住人,上头摆满了三寸大的碗。碗一个挨一个,几乎每个里面都装着稻米,泡着水,上盖一层纱布。碗边还黏着纸条,纸条上简略地记载了日期和来源,是只有贾琏才能看懂的标记。

稻米一旦发芽,贾琏就会用放大镜观察芽苗的情况,同时清点发芽率,然后再决定是否要购入这批种子。

发芽后的稻米贾琏也不会扔掉,他会换盆,在上面培上土,这些土都是他从林府的庄子上搜集而来的各类土壤。

一日,黛玉听人说琏二哥的炕上长了许多绿草,十分好奇,便在请安的时候问询父亲。林如海听着也好奇,便带着女儿直接来瞧。

听说贾琏正好在‘长草的内间’忙,林如海起了玩心,故意不许人通报,带着女儿直接进门了。父女二人一进屋,果然看见满炕绿油油的‘草’。

刚巧见贾琏一本正经的拿着一个册子记录什么,记录完毕之后,还会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草’。

林如海和林黛玉父女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被贾琏的怪异举止逗笑了。

贾琏因过于专注,至此才发现他们。

黛玉却十分好奇的盯着炕碗上的纸条,她指着上头的阿拉伯数字“8”,很好奇的问贾琏念什么。

“八,数量八的意思。”贾琏解释道。

黛玉点点头,又看“1”、“3”等,继续好奇问。贾琏一一解释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页  当前第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之农业大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