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女福妻当自强_分节阅读_第60节
小说作者:月亮喵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64 MB   上传时间:2016-06-30 11:37:41

  直接有人呛了回去,“谁知道味道如何呢?我们现在又不缺那口吃的。”

  若是放在两年前,就算价格贵了两倍,看在产量的份上都会有人买,但是现在嘛……大家又不是吃不上饭,当然更偏爱白花花的大米饭了。

  安宁看见村长李富贵急的额头都要冒汗了,忍俊不禁,含笑说道:“村长爷爷,既然大家都不喜欢的话,那我们家申请个一百亩吧。”

  周李氏本想出声阻止,又想起女儿的决定向来没有错误过,又把话吞了回去。

  李南更是紧接着外甥女的步伐,“那我们家也要个十亩吧。”

  跟着外甥女肯定没有错!李南早就有了跟着外甥女有肉吃的觉悟。

  “二十亩。”开口说话的是刚刚一直保持沉默的于峥。

  一下子就去了五分之一的定额,村长李富贵简直要热泪盈眶,真是一群好孩子。他想了想,作为村长,也是得起好带头作用。就算他们家到时候亏了,反正也就是几两银子,亏得起,他沉声道:“那我家,我就做主拿五十亩吧。”

  这么一来,已经拿了快五分之二了。

  有人抢的就是好东西,在安宁他们的带头之下,陆陆续续有人申请要,有的一亩,有的两亩,有的五亩……最后竟是瓜分完全了。安宁并不知道的是,有不少人是看在她的面上跟着申请的,比如家里改卖拖把的春兰姑妈。

  李富贵一一登记下来,完成任务后才松了一口气,对于最初起头的安宁更是和颜悦色,莫怪大家都夸这孩子,就是有眼力劲。

  开完会后,外头的雨势也比一开始小了,变成了蒙蒙细雨。

  周李氏撑开雨伞,挡住她们两人,她还把伞的方向往安宁这块斜了斜。

  安宁望向同时走出的于峥,“我没想到你也报名了呢。”

  于峥发出低沉的笑声,“只是觉得跟着你定然不会吃亏。”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以前在戏班的关系,他说话声音十分动听,低沉时候更是有种难言的魅力,让人把持不住。安宁应该庆幸她不是声控,所以还能很淡定地同他说话。

  她对于某人有这样的自信是很满意的,由此可见她的口碑之好。

  于峥手上撑着一把黑色的伞,在这连绵的雨势中硬是渲染出了诗歌上的意境,“你若是有空,也可以上来同嫂子赏花颂词,她见到你定然欢喜。”

  安宁这些天在忙着教舅妈多学点糕点,所以还真没怎么出门。她点点头,应了下来,“好的。”

  反正两家距离那么近,也就是一抬脚的功夫。

  “我最近有很多闲暇时间,也可以去拜访杨夫人的。”一道声音插入,带着微不可见的娇羞。

  安宁转过头,看见赵小红撑着一把伞走了过来,还走在于峥和她的中间。

  周李氏是过来人,哪里看不出她的那点小心思,笑眯眯道:“小红啊,听说你上个月同邻村的张福订婚了,不知道嫁衣绣好了没有?”

  安宁吃惊地看着她,她倒是没想到赵小红这么快就定亲了。

  赵小红脸颊烧得通红,用羞怯中带着哀怨的眼神看了于峥一眼,“婶婶,我只是定亲了而已。即使是定亲,也是可以解除婚约的。”看得出她对于这一桩的婚事很不满意,甚至当着安宁说出了这样的话。

  安宁差点喷了,这赵小红的想法怎么比现代的人还要来的开放?在古代,定亲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没有什么意外根本不会解除婚约。更别提是玉山村这种小山村了。

  于峥对于一个妙龄少女的暗示却仿佛听不出一样,仍然冷酷到令人发指,“孙姑娘既然已经定亲了,家嫂也不好耽搁您的时间。”

  安宁轻轻咳嗽,“是赵姑娘。”就算记不住人家姑娘,好歹记住人家的姓氏啊,她娘可是在你家帮工了一个多月。

  “好,赵姑娘。”于峥从善如流地改口。

  但这样连姓氏都记不住已经足够羞辱人了,赵小红哪里想到自己都鼓起了这样的勇气,于峥却仍然不为所动。戏曲上不是说了吗?那些落难的公子爷素来喜欢像她这种主动告白的良家女子吗?

  事实上,赵大娘给赵小红找的亲事也是不赖的,若不是赵小红有几分的姿色,这亲事还落不到她头上。偏偏她平时听多了戏曲,沉迷在才子佳人的故事中不可自拔。自从见了于峥后,便觉得全村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出色更符合戏曲中的男主描写的人物,一颗芳心便挂在他身上。即使亲事定了,仍然不愿意放弃,想要搏一把,却受到了这样的打击。

  她眼眶含泪,仿佛故事中被辜负了的可怜女子一样。

  安宁只觉得有点头疼和她定亲的男子,他知道他未婚妻心中都心心念念别的男人吗?

  周李氏直接皱起了眉,念在都是街坊邻居的份上,没有口出恶言,只是说道:“我听你娘说了,那可是再般配不过的婚事,过些天,婶婶就上你家去添妆。”

  于峥也跟着补刀,“到那天的时候,还请婶婶通知我一声。赵姑娘也在家中服侍过一段时日,大喜之日,自然是要送上一份薄礼。”

  赵小红咬了咬下唇,最后还是忍不住嘤嘤嘤地跑开了。

  周李氏对着她的背影直皱眉,叹了口气,“明明小时候还是挺乖巧懂事的小姑娘的。”怎么大了反而学了这些不三不四的做派。

  于峥嗓音清冷,像是飘落的雨丝,落在手上还带着一股沁人的凉意,“只不过是被富贵迷了眼罢了。”

  他不由失笑,他家现在情况哪里是真正的富贵人家,赵小红不过是因为出身玉山村,不曾见过比他更好的,才会被迷了心智。倘若这时候有真正富贵的人站在她面前,恐怕她立刻就会转移了目标。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的冷意,等目光重新投向安宁时,那股冰冷又像是在覆盖上了一层温暖的水。同样的出身,周安宁同赵小红却是截然不同的人物。她也会同赵小红一样吗?在见过真正的权贵后便失去了现在的从容善良。

  于峥发现,他突然很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于公子,怎么了?”

  “雨停了。”他收起雨伞,也不见他走路速度多快,但仅仅几步,便走在了安宁他们前头。

  安宁抬头看着雨还没完全停的时候就已经出来了的太阳,也跟着把伞收起来。

  “走吧,回家后,正好说说红薯、土豆和玉米的事情呢。”她对周李氏笑道。

  ……

  另一头,赵小红抹着眼泪,回到了她娘身边。

  赵大娘一看女儿的神态,还有什么不明白,“小红啊,我之前就说了,那于公子不是我们能够攀得上的人物。”她只恨小时候带过女儿听了太多的戏,导致女儿都听不出她的话。赵大娘虽然也喜欢占便宜,但在看眼色上比女儿出彩太多了。

  她左顾右盼,看周围没什么人,才苦口婆心地打消女儿心中那点念想,“我给你挑选的张福是个好的,勤快稳重不说,家里还有二十亩的田地,这还是咱们家高攀了呢。若不是我把你生的好,人家还不一定能看得上咱们呢。”

  赵小红想起了在杨家工作的那段时日,虽然说要做活,但杨夫人素来温柔,她的活计十分轻松,吃穿皆是好的,都比得上大户人家的小姐了。在经历过这样的生活,她更加无法忍受嫁给一个农民,每天顶着大太阳操劳田里的活计。更何况,她在她娘亲的安排下,也是见过未婚夫张福几面的。那张福生的粗壮,五官又粗糙,说话声音响亮,站在于峥面前直接被比成了泥,她心中哪里愿意。

  她一双手几乎要将手绢拧成了麻花。

  赵大娘继续道:“像于公子那样的品貌和家底,恐怕咱们村除了周安宁和周慧,谁都配不上。”这两位长得好,家境也不差,从周安宁今日随手就能拿出一百亩田地来败家就知道。

  没错,有不少人认为安宁用一百亩田地种植那三样作物根本就是在败家,只是人家家里田地多,不怕这点损失。君不见周安宁的母亲周李氏一句责备的话语都没有。

  赵小红虽然知道是事实,但还是忍不住反驳,“那于公子绝对看不上周慧的,他除了周安宁,旁的人站在他面前,都不会多说一句。”

  赵大娘为了说服女儿也算是不遗余力了,努力给于峥牵红线,“这不就对了,有安宁在,你觉得他看得上谁吗?”

  “安宁还不到十岁呢。”

  赵大娘笑了,“很快就十岁了,再过三四年也可以说亲家了,那时候于公子也不过十八,正好相配呢。你看周安宁不也时常上杨家寻杨夫人,说不得两家都已经有了默契了。咱们村里,除了于公子,其他人恐怕也配不上安宁了。”

  赵大娘虽然被解除了在杨家的工作,但是因为当时顾可欣并没有说过他们一句半句的坏话,因此她在评价的时候还是十分公允的。

  相配两个字直接戳中了赵小红心中的点,她脸上又是不忿又是不甘心。

  敢情这周安宁天天上杨家是为了近水楼台先得月?她在她面前怎么还有脸说自己?自己之前看她年纪小,还不当一回事。从小心机就这样重,哪里配得上她家于公子!

  赵小红嫉妒得眼睛都要发红了,作为一个情敌,她是坚决不承认周安宁和于峥般配,当然从各个方面挑剔。

  不是都说他们般配吗?那她就让她再也配不上!

  安宁若是知道赵小红的想法,恐怕只想对天咆哮:关她什么事啊!她是躺着也中枪!

  ------题外话------

  过几天寒潮来袭,大家别忘了添衣服哦,悦夏美人的角色过几章后会出场,嘿嘿,看你认得出自己的角色吗?

  还有其他要客串的妹子,记得写上名字性别和设定哦,等过几天有时间了,我就去弄一个领养榜

  ☆、第七十八章 恶意中伤,打出去!

  安宁直接拍板了一百亩田地,回去后自然而然被盘问了。她只能拿她那位莫须有的师傅当理由,“我师傅说了,这三种不仅产量高,做出吃食也十分的美味。”

  一抬出逍遥子,周李氏立刻不多问了。

  李南想得更远一点,既然美味的话,到时候他们的糕点店正好可以用上。

  安宁种植花草和葡萄已经够了,这一百亩她并不打算自己种。周李氏很干脆地打算再去买几个人回来,专门打理田地。人力有穷尽,她也不是不知道变通的人。不过他们家好歹也有两个寡妇,所以周李氏即使是去王婆子那边买人,也都是买了妇人回来。这种被卖的妇人,基本都是丈夫已经不在,甚至没有儿女的寡妇,她们的要求通常不高,倒也少了一些纷争。

  李南原本想要赶着夏天的尾巴卖酸梅汤,这个主意只能暂时泡汤了,云水道人给他定下的良成吉日正好是在九月,那时候秋老虎都已经结束了。安宁倒是觉得没事,大不了冬天的时候还可以卖热的酸梅汤嘛。

  九月份对于周家而言,也是一个十分忙碌的月份,安宁得忙着摘葡萄,酿葡萄酒。尽管多了她娘、周青梅还有买回来的好几个妇人帮忙,但因为现在种植的葡萄有二十亩,人手还是相形见绌。周李氏常常向王婆子买人,同她也算熟悉,事先便让王婆子帮她注意合适的人选。因此这次一共买了三个年纪在二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的妇人,三人皆是住在倒座房中。一个叫做彭昌家的,一个张平家的,另一个是文祥家的,从称呼上来看,这三人都有为已逝的丈夫守节的意思,都是跟周家签了死契。彭昌家的干起农活是第一等的好手,在三个人中也是月钱最多的。张平家的则是力气大,一些需要体力的活计通常交给她。文祥家的别看不声不响,脾气是最好的,有她在,三人都处得还算愉快。可见周李氏在挑选人上也是费了好大的一番功夫。

  今年的二十亩葡萄园,差不多结了两万多斤的葡萄,做成葡萄酒也能有一万多斤。安宁早在酿造之前,便已经做好了过程之中需要使用的冰糖和白砂糖。虽然采摘葡萄可以让仆役帮忙,但为了保密,酿造这一块就只能他们自己上了。等把两万多斤葡萄都酿造好后,安宁只觉得腰都不是她的了。彻底休息后,全家人都趴在床上,让人帮忙按摩捶肩膀呢。

  这其中卫氏的手艺是最好,力道恰到好处,又刚好捏准了酸痛的位置,真是痛并快乐着。

  在歇息了好几天九月底的时候,安宁收到了来自杨蕊的信件。杨蕊之前也曾下过帖子邀请她参加诗会,安宁也去过几次,还送了杨蕊贵宾卡。杨夫人待她也很是亲热,因此杨家也算是周家比较常来往的人家之一。

  安宁拆开信件,上面却是说十月上旬品兰会的事情,还送给了周家一张参加的邀请函。每一年的品兰会都是杨家举办的,其一是为了扩大杨家的影响力,一般来说,来参加品兰会的都是宣州有名的兰花人。久而久之,杨家所举办的品兰会已经成为了宣州一带有名的兰花盛宴了。其二,是为了从中挑选出一些品种珍贵的兰花,然后杨家也可以将他们拿来走礼,送给一些达官贵族。品兰会上前十的兰花,在同等价格下,都会优先给杨家。所以说,这邀请函也不是随便能拿到的,特别是像周慧这样才养了两年半点名气都没有的人,平时更是想都别想。品兰会一年会举办两次,一次在十月,一次在三月,为的是将不同品种时间开放的兰花一网打尽。杨家也会做人,每一年前三名的兰花都主动送给了一些交好的官员,因此他们家的皇商牌子一直戴得稳稳当当的。兰花,在人们的心中是高洁的象征,尤其受那些文人墨客的追捧。

  不过也有一些人参加这个品兰会只是为了扬名,即使兰花在前十,品兰会过后仍然带回去,不肯卖出。按照过去几届的情况来看,一般而言,排名在前列的兰花中,中会有三分之一的兰花被杨家买走,一半的则是怎么带回来就怎么带回去,只有少数的卖给其他人。

  安宁拿着邀请函给周慧,会心一笑,“蕊儿这张邀请函恐怕是特地送给你的呢。”家中也就周慧喜欢养兰花。周李氏甚至特地腾出一间屋子给孙女专门放兰花。里面的兰花品种可不少,春兰、蕙兰,墨兰、建兰都有。周慧若是没事,呆在这屋里都可以呆上一整天呢。

  周慧也跟着笑了笑,“蕊儿虽然出身富豪之家,但却半点娇气都没有。”她忍不住把杨蕊同沈以兰做对比,若家世,两人差不了多少,但杨蕊就不曾在她面前摆过大小姐的架子。周慧跟随安宁去过几次杨家,对于这个小姑娘印象很好。

  安宁点点头,“怎么样?要不要去?”

  周慧眼中闪过一丝的渴望,但还是有点不安,“姑姑,参加的人都是厉害的人物,我养的这些兰花真的能同他们相比吗?”

  安宁不以为然,“蕊儿不是也见过你养的吗?她还夸你养的兰花很好呢。我倒觉得可以试试。再说,咱们目标也不是非得要前十,重在参与就好。你就不想同那些大师交流一下养兰的经验吗?你到时候选几盆开花的送过去就好。”

  论养兰的技巧,周慧现在知道的可不少,除了以前向安宁套经外,卫先生也教了她一些,她自己更是搜罗了这方面的书籍。因此安宁觉得慧姐儿就是太妄自菲薄了。

  周慧不好意思地笑笑,“姑姑说的是,是我太心急了。姑姑还记得最初我捡回来的那株兰花吗?您当时还说品相像是墨兰的样子。”

  安宁点头,在她生辰的时候,慧姐儿还送了她一盆,只可惜,她养到现在也还没开花。反正兰花这东西,据说有的养了十多年都不开花,所以安宁一直很淡定。

  周慧笑眯眯道:“其中一盆已经开花了,虽然我不知道品种,但是看了就觉得好,姑姑不如同我一起去看看?”

  安宁跟在周慧身后,来到这放满了兰花的屋子,屋子中摆着大约四十多盆的兰花,有五六盆已经是开花了的,整个屋子都是兰花的香气。其实周慧没指出是哪一盆,安宁第一眼便注意到那墨兰。

  其花瓣洁白如雪,不参杂半点的杂质,甚至有点玉石的感觉,像是雕刻出来的。不,雕刻出来的兰花哪里会有这样自然的高雅情态。看着它便仿佛看见一个优雅的淑女亭亭玉立地站在那里。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这首诗词虽然是咏白海棠的,却出乎意料地适合这株墨兰。

  周慧疑惑地看着她。

  安宁笑,“就叫玉无痕吧。品兰会不是都需要给自己的兰花取名吗?咱们这株就叫玉无痕。”

  “玉无痕。”周慧嘴里来回咀嚼,也觉得好,“那就省了我一番功夫了。”

  她对于诗词这块还真的不擅长,安宁其实也没有多擅长,不过就是凭借着前人的知识罢了。在见过这株墨兰后,她对于周慧更加有信心了。

  周慧眉眼弯弯,望向这一室兰花的眼神很温柔。

  ……

  周家在城里本来就有宅子,因此在品兰会前两天,周慧便直接带着兰花住在城里的宅子内,安宁则是同她一起。她没参加过品兰会,对此分外好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2页  当前第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3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女福妻当自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