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败类到忠犬进化史_分节阅读_第3节
小说作者:秦皇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66 KB   上传时间:2016-09-06 15:52:55

  沈秋摸黑进了厨房,灶上的余火还没熄,沈秋就着火点了一根枯松枝照明,揭开铁锅盖发现蒸屉上竟然放着一大碗蒸好的鸡蛋羹,足足有三四个鸡蛋的样子,想来是怕她自己舍不得吃,沈秋不由一笑,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桂花婶子人不错,她儿媳妇也是善良又细心。

  沈秋把鸡蛋端出来,起了蒸屉,发现下面还煮着糙米粥,这个时代认为糙米不如精米好,但沈秋可是知道糙米只是口感硬些,实际上营养要比精米好得多。现在他们姐弟三个最缺的就是营养了。

  沈秋拿勺子搅了搅,又往灶膛里扔了几根柴火,让它继续煮着。一手拿着松枝,一手端着鸡蛋去了正屋。

  小石头已经醒了,今天下午柱子媳妇喂他吃过鸡蛋,难得的一顿饱饭让他精神不错,醒来也不哭,对着虎子挥舞着小手,咿咿呀呀的说话,声音依然弱弱如猫叫一般。

  “大姐!”虎子看到沈秋进来,眼睛不由落在她手里的碗上。

  小石头估计也是闻见了饭香味,努力的翻了个身往门口望过来。

  沈秋把松枝插到炕边的窗缝里,然后碗放到虎子面前,递了个勺子给他,“水娟嫂子走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吃吧。”桂花婶的儿媳妇叫水娟。

  虎子看到这么一大碗鸡蛋羹,眼中满是欢喜,到底是个孩子,实在忍不住馋,接了勺子就吃起来。

  沈秋俯身把小石头抱起来,小石头现在已经十个月了,一般孩子在这个时候应该能站了,但是小石头因为一直营养跟不上,只能勉强坐着。而且实在瘦得厉害,沈秋怕他坐着硌疼了,就把被子全都垫在他屁股底下,这才开始给他喂饭。

  小家伙吃的十分急切,一勺子饭几乎不嚼,直接就咽下去了,沈秋怕他吃的太急对胃不好,就喂的有些慢,喂他一口,自己吃一口。

  小石头很快就发现了这个规律,自己吃完之后眼睛紧紧的盯着勺子,沈秋一舀起鸡蛋羹就挥着小胳膊,口中急得啊啊叫,尽力的阻止往沈秋嘴里送。

  沈秋瞅着他紧皱着眉头焦急的小模样,不由失笑,她本来还担心小家伙营养不良这么久,身体发育显然不好,会不会也影响到智力,现在看着他生动的表情,也完全放下心来。

  ……

☆、第5章 新生

  因为姐弟三人都饿久了,一下子不宜吃太多,沈秋估摸着喂了大半个鸡蛋之后,就不让小石头再吃了,虎子小口小口的舀着鸡蛋羹,表情十分珍重,仿佛吃的是什么山珍海味。

  这半天也是看着沈秋吃,沈秋吃一口,他才跟着吃一口,懂事的模样看得沈秋心疼的不行,把剩下的鸡蛋分了一大半过去,“咱俩一人一半,快点吃,不然小石头要馋了。”

  虎子犹豫的看了一下小石头,沈秋摸摸他的头道,“你吃吧,小石头一下子吃太多不好,晚上大姐还要喂他一顿呢。”

  虎子这才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不过吃了一半就停下来,把碗递到沈秋面前,乖巧的道,“大姐你病了,你多吃点。”

  沈秋今天已经被这家伙感动过好几次了,伸手摸了摸他的肚子,估量着他也吃了七分饱,当下也不矫情,端起碗把剩下的全都倒进了肚子里,现在她是家里的顶梁柱,她饱了,两个小的才能饱。

  吃完饭松枝也燃得差不多了,沈秋打了水,给三个人都简单的洗漱了一下,赶在松枝燃尽之后上了炕,虎子几乎碰到枕头就睡着了,还打着小呼噜,沈秋疼惜的为他掖好被子,从昨天小沈秋出事,虎子就一直担惊受怕,硬是撑着到了现在。

  小石头倒是睡了一天,又比以往吃的好,有些精神,黑暗中朝着沈秋翻了个身,对着她伸胳膊蹬腿,口中还咿咿呀呀的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

  沈秋无意识的配合着他,拉拉胳膊摸摸小腿,她到底受了伤,精神放松之后,身体的疲惫疯狂的涌上来,将小石头往怀里拉了拉,很快也进入梦乡。

  第一声鸡鸣的时候,沈秋睁开眼睛,外面还是黑乎乎的一片,感觉到怀里软乎乎的小东西在动,马上反应过来是小石头,急忙起身抱起来给他把尿。尿完之后小家伙就哼哼唧唧的,沈秋知道他是饿了,就把他用被子围好去了厨房。

  糙米粥已经煨的稠乎乎的,因为一直有余火,现在也热热的,正好入口。沈秋舀了比较软烂的部分,又拿了一根松枝,回到了正房。

  小石头已经哭起来了,虎子被吵醒,也强撑着坐了起来,抱着小石头哄。沈秋点燃松枝,小石头一看到沈秋,立刻就不哭了,眼巴巴的望着她,口中还咿咿呀呀的说着话。

  沈秋点点他的小脑袋笑道,“怎么把哥哥吵醒了?吃饭吧!”

  “呜呜……”小石头伸着小胳膊来够沈秋手中的碗。

  沈秋先把碗放在一边,对虎子道,“你先看着小石头,大姐再去给你盛一碗。”晚上那会儿都没敢给多吃,现在自然要补一顿。开始这些日子不能一下子往饱了吃,只能少吃多餐。

  虎子肚中正饥饿,不过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感觉,但听到也有他的吃的,睡意立刻就没有了,似乎才想起,家里现在有粮食了,小脸上满是喜悦。

  沈秋喂着小石头吃了小半碗,虎子也吃了一小碗,剩下的就全进了沈秋的肚子。姐弟三人吃好了,天还没亮,继续上床睡觉。

  两个小的很快就睡过去,沈秋却在盘算这个家里缺的东西:小石头的尿布要先准备一些,李氏对姐弟三人十分刻薄,小石头的尿布只剩下孙氏在的时候准备的两块还算柔软,其他的都是粗布;还有油灯,不管怎么样,总不能天天晚上点松枝;小石头和虎子急需补钙,这个买些猪骨头就好了,小沈秋的记忆中,猪骨头似乎并不值钱……

  鸡鸣声再次响起的时候,天色已经放亮了,沈秋睁开眼睛看着头顶光秃秃的木梁和空荡荡的泥坯房,终于有些愣神。

  她应该是死了吧?好像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她从十八岁读军校最后一路当兵过来,经历过不少凶险,似乎潜意识中也知道自己很可能哪一天就再也回不来了。

  这次围剿金三角一个小毒窝的任务是a-级任务,所以她就带了几个新人一起,想着让她们锻炼锻炼,结果还是大意了。即使那些丫头们彪悍得普通男兵也不敢惹,但到底都是姑娘,亲手杀了人的感觉,没有几个人能坦然承受。

  毒枭在垂死的挣扎中向那个一时反应不过来的丫头开枪的时候,她身体先于思考冲了过去,脑中甚至下意识的判断那子弹的轨迹,92式5.8毫米口径,距离目测38米,距离较短,不用考虑风速,目标正中……她的眉心……

  沈秋长长的叹了口气,家里老头估计要遭殃了,她在部队,老爷子找不到她,就只能天天骂老头,嫌他把孙女送到危险的地方去。尤其是近几年,见一次就要骂一次,老头也受不了了,上次回去的时候,她被狠狠的说了一顿,并下了最后的通牒,必须从前线退下来。

  她也答应了,毕竟她已经快三十岁了,女人和男人不一样,这个时候体能已经开始下降……没想到……

  老头纵容了她半辈子,她没来得及报答不说,估计还要连累他被老爷子骂,老爷子那暴躁脾气,估计不止会骂吧?

  沈秋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眼中的酸涩,这些都无法改变了,好在她还有两个优秀的哥哥,老头和老爷子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肯定能挺过去的。即使他们看不见,她也要活的好好的。

  沈秋看着身边两个熟睡的小脸,心下微暖,不管怎么样,还是先把这两个小家伙养好吧。

  外面已经隐约传来的人声,沈秋轻手轻脚的起床,站在房门口才有空打量这个院子。

  这泥坯房是沈家分家分给沈二牛的,已经住了十几年,不算太结实,院子倒是足够大,四间正房,东面有三间厢房,一间是厨房,一间用来放粮食,还有一间放一些杂物。西面有几分地,应该是种过蔬菜,早就已经荒废了;同样荒废的还有鸡栏和南面的猪圈。

  此刻院子中间堆满了麦子,小沈秋的记忆中,一麻袋好像是一石的样子,沈秋大概数了数,有十二袋,也就是十二石。这个时代好像上等田一亩产一石半麦子就是很不错的,这可真是八亩上等田的收成,看来里正是真的恼了。

  不知道能卖多少钱,谨慎起见,沈秋决定等一会儿桂花婶来了,问一下价格,尽快把这些卖出去。也不知道沈大牛家怎样闹腾,最好是顾不上她,但也要考虑万一,毕竟那对玉佩顶多就值个二十两,要是他们反应过来,来找她麻烦就不好了。

  心里有了计较,沈秋就去了厨房做饭,其实也没什么好做的,家里只有昨天桂花婶留下的糙米和鸡蛋,继续煮上糙米粥,给小石头弄了一个鸡蛋羹,给虎子和自己弄了一个白煮蛋。顺便计算了一下厨房需要的东西,油盐酱醋什么的,菜要弄一些,柴也没有了。

  做完这些之后,简单的洗漱了一下,回屋见两个小家伙还睡的熟,就拿了扁担打算去井边挑两桶水回来。

  刚出门就碰见水娟和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子走过来,水娟看到沈秋急忙道,“秋丫头,你还病着呢,怎么能挑水,放着让你柱子哥去弄。”

  那男子也道,“放着吧,我一会儿给你打。”

  沈秋才知道这就是水娟的丈夫李柱子,心中不由感叹,古代人结婚真早啊……

  “柱子哥,水娟嫂子。”沈秋喊了一声,先开门把两人让进去。柱子手上推着一个平板车,上面放着三个粮食袋子,应该就是昨天沈秋要的精米和白面什么的,除此之外,还有半车柴火,一篮菜,一个小罐子。

  水娟嫂子笑道,“这些菜都是家里种的,我娘寻思着你家肯定没有,就让我送些过来。你现在也不方便上山打柴,这些柴够你用几天了,我昨天做饭的时候,看你家啥都没有,所以还带了些盐来,你就先用着。”

  沈秋心下对桂花婶一家越发感激,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你们先坐一会儿,我去炒个菜。就在这里吃饭吧。”

  “一大早的炒什么菜。”水娟嫂子一把拉住她,指了指她的额头道,“你先去换药,我去灶间看看。”说着,不由分说把沈秋推开进了厨房。

  柱子见状笑道,“听你嫂子的话,先去上药,我和你嫂子今早在这里吃,你就让她做吧。”说完就拿过沈秋脚边的扁担和水桶出去了。

  沈秋虽然有些过意不去,但想到这家人已经帮了她这么多,现在客气也没什么意思,况且以她现在的身体状况,做这些确实有些吃力,也就不再矫情,只是心下已经打定主意,要跟桂花婶一家当亲戚一样走动起来。

  ……

☆、第6章 卖粮

  柱子和水娟走后,沈秋回到屋里收拾了一圈,发现这家还真是一贫如洗,就一个箱子,里面放着三身单衣,沈秋、虎子、小石头,一人一身。眼看着天气就凉了,要做点厚衣服才行,这是第一要紧的。

  还有被褥,孙氏的针线活计很不错,可好的全都被李氏拿走了,他们现在盖得都是李氏家里要扔的,破烂不说,棉花也结成一块儿一块儿的,一点都不保暖,这会儿还能将就着盖一盖,再过几天肯定不行了。

  再然后就是窗户和门,这些倒是结实,不过窗户纸要换一换,已经破了好几个洞……

  半个小时不到,她就把家里的东西都摸清了,沈秋不由苦笑,看来她还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看了看在床上玩的两个小家伙,小石头的精神明显好了很多,往常这个时候他都是要睡觉的,现在却是一撅屁股四脚着地,朝着沈秋爬过来,咿咿呀呀的显然是要抱抱,虎子却是有些困的样子,想来也是,连着担惊受怕那么久,昨晚一晚应该是休息不过来的。

  沈秋想了想,反正她也要养身体,干脆也上了炕,让虎子去睡觉,自己陪着小石头玩,玩着玩着心中又冒出了一个念头,孩子的玩具也要准备一些呐……唉……

  阳光铺满炕的时候,沈秋看看时间,大约是上午十点左右的样子,就起身去做饭,她打算这几天一天按着五餐做,要快速的把两个小家伙养起来。

  水娟嫂子带来不少蔬菜,沈秋抓了一把豆角,细细的切成丝,切了一个西红柿一起炒了,加了三碗水,又舀了点面粉,待锅里的汤开了之后,把面粉拌得碎碎的下锅,最后打了一个鸡蛋下去,香喷喷的疙瘩汤就做好了。

  三个人又吃了一顿,吃完之后太阳正好,躺在炕上睡了一觉。下午睡醒的时候,两个孩子脸上总算见了些红润的颜色。

  下午吃的是土豆泥,晚上是大米粥,对于两个孩子来说,这实在是几年来最幸福的一天。

  第二天上午,桂花婶来找沈秋,后面跟着三个中年男人,面容有七八分相似,各自赶着一辆牛车。

  见着沈秋,桂花婶先是因为她昨天给柱子粮食的事情说了她一顿,执意要给钱,被沈秋坚决拒绝了,“我昨天算过了,我们姐弟三人都要买衣服,被褥也要换,我针线活不行,到时候还要麻烦婶子,我不跟您客气,您也别跟我客套。没有那一石麦子也饿不着我们。”

  桂花婶见她态度坚定,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嗔道,“你这孩子,行吧,有什么不能做的就拿来,婶子给你弄。”说着给沈秋介绍道,“这是你守富大伯,守贵、守喜叔,他们要去镇上交公/粮,昨天我们的已经交了一大半,今天剩下不多,正好把你家的麦子捎上去卖了。”

  沈秋和三个男人一一问过好,迟疑的道,“公/粮……怎么交?”这个小沈秋也不太清楚,而历史上每个朝代公/粮的交法也不同,沈秋不知道现在是怎么交。

  “今年收成不错,公粮交的多些,上等田是一亩地是两斗麦子。中等的一斗半,下等的一斗。”桂花婶道,“你们家现在又没地,不用交。”说到这里,又笑道,“说起来,你家得了粮食,沈大牛家交公粮。”桂花婶本来还觉得占了便宜,后来又想到这些粮的来历,以及那一对两千两银子的玉佩,立刻就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了话,急忙打住,怕引起沈秋的伤心事。

  沈秋倒是没注意这个,她想的是,税不算重,看来这个国家发展的还不错,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三个男人已经开始动手搬麦子。不一会儿就把七石麦子分装在三两牛车上,剩下的四石也帮着沈秋放到了东厢房里。干完之后简单洗漱了下就准备去镇上。

  沈秋本来想跟着去,顺便买些东西回来的,被桂花婶劝住:“你先别急,过几天镇上就有大集,那个时候东西又全又便宜,想买什么等那个时候再买。”

  沈秋想想也是,就只说让李守贵捎点盐和猪骨回来。李守贵道,“猪骨头不用买,要两根就成,你要那个干吗?想给小石头补身子的话,买点鸡蛋吧。”

  沈秋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就道,“我以前听我娘说,猪骨头敲碎了熬汤,里面的髓很补,所以想着试一试,反正也花不了几个钱。”

  “还有这说法?”李守贵说了一句,倒也没有探究的意思,“也是,反正也不花钱,试试也对。”说完一行人就浩浩荡荡的走了。

  桂花婶帮沈秋把院子收拾了,又约好过几天去赶集的时间也回家去了。

  傍晚的时候,桂花婶又来了,是给沈秋送钱,上等田产的麦子确实不错,一石卖了九百文,总共得了六千三百文钱,守贵叔把把五千文换成了五两银子,剩下的全是铜钱。

  桂花婶走后,沈秋想到李氏,觉得保险起见这钱还是藏起来为妙。环顾四周,这家还真没什么可以藏东西的地方。想了想走到杂物间,在墙角的柴火堆下挖了个坑,把银子放进去埋好,心里又升起想盖房子的念头,这土坯房太没安全感了。

  唉……到处要花钱呐……

  粮食处理了之后,家里暂时就没什么事了,沈秋每天的任务就是做饭,一天五顿,那天李守贵从镇上给她拿了两根猪骨头,她全部有柴刀砍成小段,放在水里煮,又扔了两把精米进去,小火慢慢熬着。一直熬的汤白乎乎的,放在瓦罐里。两个小家伙一顿喝一小碗,足足吃了两天。

  第三天的时候,沈秋姐弟三人一吃过早饭,就听见不远出传来一阵叫骂,依稀有李氏的声音,当初那房子是沈二牛家盖的,自然离这土坯房不远。沈秋侧耳细听,好像是沈大牛借了钱,有人上门来要。

  什么是泼妇吵架,沈秋算是见识了,一吵就是一上午,门口也有不少人围观,在这北方,秋收完后基本上就没什么事了,大家都比较闲,自然乐得看热闹。

  中午的时候又有人加入,好像是沈大牛赌输了钱,叫他上门来取。

  沈秋正在院子里扶着小石头学站立,听到那边乱哄哄的一团不由笑得幸灾乐祸,“本来是想让里正和李氏三兄弟内讧的,没想到沈大牛的狐朋狗友这么给力。”

  小石头扶着她的手歪歪扭扭的站着,见她笑,也跟着蹦跶,“一!一!”

  “是‘力’!”沈秋弹弹他的额头笑道,“好好站着,不许淘气!”

  小石头却不懂,依旧咯咯笑着学嘴,“七,七……”

  虎子正在“收拾”鸡栅栏,沈秋发现,这孩子对小鸡有着挺大的执念,那天沈秋问他想要什么的时候,他就说想养鸡下蛋。想想倒也能理解,虎子太小,干不了别的事,李氏就天天让他喂鸡,喂了一年多的鸡,每天捡鸡蛋,却没有一个吃到嘴里……

  吵闹声一直不停,没过多久沈秋已经由幸灾乐祸开始脑仁疼,尤其到后来,就跟比赛似的一个比一个声音高,于是沈秋决定出去转转。正好柴火也剩得不多了,柱子送来的那些用四五天不是问题,但架不住她一天五顿的吃饭,而且有两个孩子,还要炖的软烂,自然比较废柴火。就上山去捡柴火好了,也不是很费力气。

  用一个旧兜兜把小石头挂在前面,背了背篓拿了柴刀和绳子之后,想了想又带了点盐在身上,牵着虎子出了门。

  东面围着不少人在看热闹,沈秋带着虎子往南走去,一路上遇到人打招呼,发现众人看她的眼神都是可惜和怜悯。估计是想到她那价值“两千两”的玉佩再也要不回来了。

  李家湾北面靠山,听老人们说,这山叫英雄山,村里的人可以在山这边捡柴火,打野物,但绝对不允许随便翻山,虽然这山确实很高也很危险,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山的另一边驻扎着一个城的军队,而离军营往北几十里的地方就是泽棘族,根据小沈秋心中的印象,沈秋觉得泽棘族应该是类似中国古代的匈奴。

  就像历史上很多时候一样,这些未开化的蛮族总是喜欢在边境烧杀抢掠,所以边境战争从来没停过,这里一直是大云朝的军事重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页  当前第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败类到忠犬进化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