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神医嫡女_分节阅读_第484节
小说作者:杨十六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42 MB   上传时间:2016-10-09 17:18:06

  月平城这头,有古亚这个知府在,到也没用玄天冥操太多的心。到是南郊大营那边将士的中暑情况依然存在,不过有凤羽珩在,解暑去病到也不是难事。

  二人在月平城又停留了三日,在第四天清晨带着各自的丫鬟随从,以及一小支队伍离开了月平城,往绝平城返了回去。

  绝平城那边,大婚的热闹还没怎么褪去,百姓依然津津乐道,甚至还因为月平城也与他们一样归属了大顺而庆祝了一番。玄天歌等人这次也算是开了眼,从来没远离过京都的舞阳郡主终于来了一趟大漠,于她来说是一次很难得的生活体验。她始终记得自己是公主,将来婚嫁由不得自己作主,嫁人之后也很难像现在这样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或许,这是她第一次来大漠,也是最后一次了。

  玄天冥夫妇二人并没有在这边逗留太久,次日就动身启程,所有远道而来参加大婚的人也都跟着回去,子睿被凤羽珩抱着坐在自己身前,二人共乘一匹骆驼,嘿嘿地听着姐姐讲述着父亲和母亲的死……

  这孩子比凤羽珩想像中的要冷静,凤瑾元的死自然是不可能给他带来任何情绪波动,毕竟那个父亲害得他断了一指,早在那时,他们之间的父子情份就已经没了。而对于姚氏,这孩子也只是低下头沉默了一段路程,再抬起头时,却是道:“姐姐以前就说过,生死由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想来,这个结局就是母亲的命数吧!姐姐——”他转回身来问凤羽珩:“以前我一直不能明白,为什么母亲宁愿要个假的,也不愿意要我们。现在想想,她好像是一直就生活在对于过去的怀念中,她想念没去西北之前的凤府,想念那个时候逆来顺受又淡然的姐姐,也想念那个时候什么都不懂的子睿。后来我们都长大了,懂事了,明白好人和坏人,并且有了抗争的能力,但是却不再是她羽翼之下的那两个小孩。母亲定是觉得我们不再需要她的保护,她有些失落吧!”这孩子对姚氏进行着很是深刻的分析,可是说完,却又摇了摇头,把自己上一句话给否了——“其实……她哪里有保护过我们,西北三年,都是姐姐在保护她。”

  说完这番话,这孩子再没吱声。队伍从沙平城绕过,没有进到城里,直接奔了东郊的坟地而去。

  玄天冥亲自把子睿从骆驼上给抱下来,又伸手扶了凤羽珩。这东郊绿洲里只立了姚氏一人的墓,并没有凤瑾元的份。因为知道这里葬着济安郡主的娘亲,沙平城这边相关的护墓人员一直很小心地看着。

  三人到时,已经有先送部队在这边摆好了香案,也采买好了纸钱。凤羽珩没有先走过去,到是将子睿往前推了一把,那孩子明白姐姐的意思,于是快步上前,先在姚氏的墓前磕了三个头,再上了三柱香,还烧了好些纸钱。直到这些都做完后,凤羽珩看到在他的小脸上,挂了两行眼痕。

  子睿默默地退回来,又对着玄天冥深施一礼,很是正经地说:“子睿知道娘亲的丧事都是姐夫一手操办的,子睿谢谢姐夫。”

  玄天冥摸摸这孩子的头,只觉这孩子到底是跟他家娘子是胞亲,早熟又懂事。他放下手,拉了凤羽珩一起到姚氏坟前,第一次以夫妻二人的名义来见姚氏。上香,烧纸,没有磕头。凤羽珩说:“她到底还是没有福分,看不到女儿大婚,听不到女婿再叫她一声娘亲。玄天冥,如果我说我其实并没有多伤心,你信吗?我与她的缘份也就那么多,我说了可能不明白,但于我来讲,姚氏更能让我怀念的,是那张脸,而不是那个人。”

  玄天冥是听不懂,不过他早就习惯了,他家媳妇儿何止有的时候说话听不懂,做的事又有哪一件是他能懂的呢?包括那个奇怪的乾坤空间,神仙才有的东西落在她手里,难不成这丫头真的是神仙?

  他摇摇头,不再胡思乱想。拿下古蜀三座城,当月平城最终被大顺收入囊中以后,他知道,古蜀国君很快就会有所表现了。

  三人都上完了香,就轮了姚家的三位夫人来祭拜小姑子。几人到是抹了不少眼泪,只说姚氏糊涂,希望她下辈子投胎转世能忘记今生,好好的生活。

  众人在沙平城停留一夜,次日动身返回兰州,再从兰州返回京城。许氏临走时拉着凤羽珩的手说:“到济安郡去,本来是想着照顾你的,可是你又来了南界,这边还在打仗呢,咱们女人家留在这头也不是那回事。我跟你两位舅母合计过了,我们还是回济安郡去,那头还有不少事情需要打理,待你们大军凯旋之日,给我们去个信儿,我们也回京里去。”

  苗氏也告诉凤羽珩:“我还是去萧州照顾子睿,你放心就是,萧州那头有云麓书院坐阵,不是平安得很。到是京里……”

  凤羽珩知道她说的京里是指什么,虽说她给凤粉黛送骨灰时并没有一并把姚氏的死讯也公开,但这么久了,姚家也不可能一点动静打听不到。毕竟是姚家的女儿,她到不担心姚显伤心,因为那是她前世爷爷的灵魂,对姚氏并没有多少感情。只是几位舅舅是很疼爱妹妹的,听说了难免伤心。

  “三舅母跟子睿如果不急着回萧州,就先回京里住上几日吧!替我跟姚家说一声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没照顾好娘亲。”

  秦氏赶紧打断她的话:“这怎的能怪到你头上,姚家是明事理的,阿珩你万万不可这样自责。”

  许氏也道:“一桩桩一件件事姚家都看在眼里,当初送小姑到别院也是父亲开的口,咱们谁也不会怪,只愿姚府以后风平浪静,最主要的,是你跟九殿下要好好过日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好来年给添个小女儿。”

  凤羽珩失笑,姚家人这点最逗人了,人家图吉利都会说生个大胖小子,可偏偏姚家不喜欢儿子,他们就喜欢女儿,见谁都希望人家能生女儿。

  凤羽珩将几人抱住,就像抱住了这世间仅剩的亲情,十分珍惜。

  终于,人们离开大漠,穿过边南。凤羽珩与玄天冥二人一直将队伍送到城门之前,又看了一出白芙蓉跟白泽的“生离死别”,这才把人都送进兰州城的南大门。

  大门关起的那一刻,她看到玄天华没有回头地冲着身后挥了挥手,还来不及感叹,身后就有将士传了讯来:“将军!郡主!古蜀京都有信送到!”

  第四卷:十五及笄,缔结良缘 第916章 到底圆不圆房?

  信是古蜀的求和信,加盖了古蜀国君的玉印。玄天冥看过之后随手递给凤羽珩,同时道:“在意料之内,只不过条件还要再谈上一谈。”

  凤羽珩看那信中说,古蜀自愿求和,并对此次主动进攻大顺一事深表歉意,做为赔偿,被大顺夺去的三城他们并不打算要回,并且还有大量金银奉上,愿意重新归属于大顺番属。

  她挑挑眉:“那三城本来就是我们打下来的,他们拿我们的东西做赔偿,还真是大方啊?”

  “所以说在条件上还要再谈上一谈。”玄天冥琢磨着,“不如就以古蜀国都为准,国都以北所有城池归我大顺所有,答应了,大顺就同意议和,不答应,本王的大军就直接打进他们国都去,毛都不给他们剩。”说完,半转了头跟身边白泽道:“就这么定了,着人拟个折子先送回京城,给老爷子过个目。”

  白泽美滋滋地领了差,只觉得自家主子跟王妃大婚之后,这坑人的本事又见长进,比以前可是更高一筹啊!不过他还是有些纳闷:“咱们打都打了,为何非得接受议和?直接把古蜀给灭了不行吗?”王妃给的那种雷是真的好用,别说区区古蜀,就是把全天下都给炸平也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凤羽珩到是能理解何以玄天冥接受议和,她告诉白泽:“越是往古蜀国都去,气候就越是炎热。咱们打到月平城时,将士们中暑的情况就要比前两城还要严重许多,若是整个儿古蜀都收入大顺麾下,光是治理就够咱们头疼的了。依你们殿下判断,大顺人最多能承受的暑热也就是京都以北,再往南走就过于吃力,还不如留给古蜀自己治理,年年上贡。而剩下那么几座城池,他们就是有那个翻天的心,也没那个翻天的力。”

  玄天冥点头,还是他媳妇儿分析得最为透彻。

  白泽也是对凤羽珩佩服不已,赶紧就张罗着去写折子。而玄天冥也带着凤羽珩回到了月平城,在这座大漠里最美丽的城池住下,静等京都那头天武帝的回话。

  而这段时日,玄天冥跟凤羽珩两个人之间沟通得最多的,就是关于“圆房”一事。

  玄天冥的意见是:“本王从你十二岁起就一直在等着,好不容易及笄了,你也得解解本王的相思之苦。”

  而凤羽珩的意见是:“大敌当前,你还有心思圆房?再说,客居在此而已,不算进门儿。”不过,在玄天冥一再的追问下,她终于还是说出心里话:“父母过世,不守孝三年也就罢了,好歹守过百天。在这种时候与你圆房,我从心理上就有些接受不了。”

  玄天冥轻叹,将身边人拥入怀里,“难为你了。”他能理解自家媳妇儿的感受,父母同过世,不管关系好坏,忌讳还是在的,百日而已,他能忍。

  能忍是能忍,既然已经大婚,就必须得住在一起。于是,凤羽珩整宿整宿地被抱着睡,最开始还能忍,后来就实在受不了大漠酷暑下身边还要多出来个暖气了。于是二人干脆到空间里去睡,恒温的环境,二十一世纪的设施,怎么都觉得舒服无比。

  往京里的折子是用飞鹰递出去的,图的就是个快。而所谓的折子,也不过就是一张叠成小方块儿的纸,根本没有个折子的样子。不过天武帝对此却并不在意,他跟老九之间的消息传递早就习惯了这种方式,丝毫不觉不妥。特别是当他看到信上说已经拿下古蜀三城、其中还包括古蜀最大、大漠里最美的月平城时,简直就乐得合不拢嘴。

  彼时,老皇帝正在月寒宫里用午膳,云妃特许他午膳过后还能在这边小睡个午觉,当然,卧寝是单独的,不过也足够老皇帝美美的了。他把信递给云妃看,自己又小倒了一盅酒,趁着云妃没注意,一仰脖就干了进去。云妃只用眼斜了他一下,老皇帝挠挠头:“高兴,高兴。”

  相对于天武帝,云妃到是淡定了许多,那信拿在手里,看过一遍之后开口道:“阿珩的功劳至伟。”

  天武帝也点头道:“听说用了一种雷,南界人称奇为天雷,一个雷丢过去炸死一片。最牛逼的是,咱们打下古蜀三座城,没损一兵一卒,完胜!”

  云妃冷哼:“可不是么!打敌人都没费什么力气,到是你那八儿子给留下的烂摊子让那两孩子操了不少心。”她久居深宫,却并不代表外头的事什么都不知道。云妃也有眼线,而且她的眼线不是玄天冥给布的就是玄天华来安排的,哪一个都不白给,比起其它皇子身边的暗桩来,都要技高一筹。南界的事云妃几乎每隔几日就会听到新的汇报,对于人们传说中的雷,她也是十分稀奇。

  听云妃提起老八,天武帝有些心虚,其实他很想能下了狠心像当初处置老三一样,直接一巴掌拍死算了。可那是他的亲生儿子,不仅血脉相连,又因为云妃的事,让老皇帝对其它那几个儿子心里总是有几分愧疚,以至于处置起来难免手软。

  云妃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也不强求,只是提醒他:“凡事不要太过份,若因你的心软而害了更多无辜的人,那你这个皇帝可就得好好检讨下自己了。”她是指玉矿一事,在有充份人证的情况下,八皇子玄天墨每日被叫到刑部去过堂,也是十分被动。可到底他这一次张罗的声势有些大,后宫有多少妃嫔婕妤受冷落,朝中就有多少官员倾向于他。以至于刑部那头刚把案情往左边拉走一点,那些人立即又要想尽各种办法给往右边再拉回来。案件就这么扯大锯一样的僵持着,到是有一点好处——让玄天墨顾不上南界的战事,只堪堪给二皇子的送粮队伍捣了个乱,就再没能力干别的了。

  天武对此十分懊恼,可也的确是施不开手脚,眼瞅着一世英明就要在晚年时毁在那个八儿子手里,可是再想想当初玄天墨小的时候他也是疼爱过的,心里的那道狠厉就又收了回去。

  到底是下不去狠心啊!他拍拍自己的头,无奈地道:“作孽,都是自己作下的孽,到老了却不知该怎么去还。”说完,又是一盅酒灌了下去。

  今儿天武帝喝得有些多,云妃也没劝,她知道这老头子心情不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虽然对于那些个妃嫔他能放下感情,但儿子到底是自己血脉,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总觉得这老头子如此念亲念到这个份儿上不是好事。随着那些妃嫔的母族纷纷倒向八皇子,这宫里的气氛也愈加的诡异起来,那些十几二十年都不再闹腾的女人们都有些蠢蠢欲动的架势,却不知能闹出个什么花样来。她只盼着儿子儿媳早些回来,莫不要在他们还没回到京中时就生了变才好。

  在玄天冥的信由飞鹰递出的一个月后,天武帝的回复也到了南界,由白泽送到了玄天冥的手里。对于他要古蜀京都以北所有城池的决定,天武表示十分支持,同时也大力赞扬他考虑得周到。大漠独特的气候,令大顺治理起整个古蜀国来十分困难,京城以北勉强可以维持,这也需要大量的投入,如果再一举进攻,怕是要消化不了。

  有了天武帝的回复,玄天冥立即着人跟古蜀那头交涉。而古蜀国君似乎也意识到了仅用三座城、还是被人家已经压到手的城去补偿人家不能干,当玄天冥这边的使臣到时,他也没怎么多想,就点头同意了。

  对于古蜀来说,让出京城以北就意味着京都必须得再往南迁,他们到是不怕热,只是也对那些个拱手相让的城池十分心疼。古蜀国君恨透了碧修的家族,一声令下,碧家九族抄斩!

  古蜀的所谓议和其实就是投降,其它十个小国看在眼里,对此鄙视不已,但也没有办法。从前还跟大顺不挨着呢,自己过自己的,国力虽说弱了些,但也算自由。但现在不同了,玄天冥挨个儿给他们下了通牒,想活命的,想要自己国家的,乖乖投降成为番属,每年岁贡,如有不服,大顺军立即就带着天雷把他们那些不破国给炸平。

  十小国哪里禁得起这般恐吓,更何况那天雷的威力他们可是见识过的,太可怕,简直太可怕。于是,十国国君一琢磨,得,投降吧,认命吧!谁让他们最开始就站错了队伍。

  一场南界之战,大顺收了半个古蜀,又得了十个新的番国。玄天冥战功赫,成为了整个儿大顺的偶像,战神之说更是传得神乎其神。当然,与他齐名的,还有他的媳妇儿、御王正妃、济安郡主!因为天雷之事已经名动天下,玄天冥并没有刻意隐瞒,干脆昭告天下,那天雷是济安郡主制成,就跟新钢一样,都是济安郡主为大顺做的巨大贡献。

  而百姓们比他更会说,人们说那是济安郡主给自己大婚准备的嫁妆,人家是十里红妆,她是十里戎装,威武又霸气。

  一时间,关于济安郡主的传说传遍天下,这种传颂足以把一个人给传成一尊神。凤羽珩觉得太高调,可又控制不了人们的传播速度与范围。到是玄天冥想得开些,他说:“传去吧,左右也管不了,不如欣然接受。更何况,本王的媳妇儿本就是仙女,人们所言不虚。”

  天武二十四年,六月初五,战神班师回朝……

  第五卷:皇权争斗,四国颠覆 第917章 名正言顺的御王妃

  大军回京途中,朝廷关于南界大漠新城的安排旨意也一道又一道地示了下来。

  南界重新划分,六座城池统一规划为一个大省府,取名为漠天府,由朝廷委派一人出任知府。而其内六座城池统称为州,原知府变为知州,但管理权限不变。

  事实上,除月平城外,其它所有城池的知州都被换掉了,也都将由朝廷重新委派,与漠州新任知府一并上任。而这位被朝廷委任为漠州知州的人,不是别的,正是凤羽珩的大表哥,姚书。

  听到姚书往南界上任,凤羽珩到是松了口气。要知道,那可是六座城池啊!其中还包括了月平城,六座城池并入一个省府,在大顺中土地区可是没有过的事。地方太大,城池大多,同样的,知府的权限也就过大。他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盘要是让给一个不靠谱的人,那可就是失了大策,弄不好几年之后悲剧还会重演。

  现在,漠天府的统领权交到了姚书手里,那也就相当于又还给了凤羽珩和玄天冥,天武帝这个决策让二人十分满意,玄天冥一路上不停地念叨着“老爷子还不算太糊涂”,而凤羽珩则是想着最好在半路能遇到走马上任的姚书,多给他备一些在大漠里必需的药物。

  朝廷这次针对于南界的整顿还是力度挺大的,不但大漠里头六座城池有了新的管辖,就连兰州知州也一并委派了新人。不过没有从京都调动,而是直接一道圣旨下过去,大印发给了那个自玄天冥到南边儿之后一直代为管理兰州的那个师爷。那师爷接到任命以后直把个玄天冥和凤羽珩当成自己的再生父母,更是对日后就要到来的姚书完全听命,当然,这是后话。

  凤羽珩回京时还真的遇上了姚书,她将提前准备好的药物、衣物以及银两银票一股脑儿地塞给了他,足足两口大箱子,弄得姚书很不好意思。玄天冥则告诉他留在南界驻守的将士里头有不少他留下的人,虽说大体上还是由边南那三十万大军守着,而边南大军也对他表示归降。但到底那些人从前跟了老八,一来怕他离开时日久了震慑力不在,二来也怕里头还有不轨之人蓄意挑拨。他留下的人手里都握有武器,必要之时可以召集起来给予压倒性的反击。

  玄天冥的话给姚书吃了定心丸,而凤羽珩送的那些东西则让姚书觉得十分贴心,只道还得是自家妹子,那些银票什么的就不说,单是准备的那些药品药物就让他觉得心里踏实。听说南界极热,他的知府衙门设在月平城里,初到时还真的怕抗不住那头的酷暑。

  好在凤羽珩已经在短时间内,于沙平、绝平以及月平城内都开设了百草堂,其中以绝平城内百草堂的规模最大。她也把王林留在了那头,嘱咐对方慢慢的要把百草堂也往另外三座城池开去,但不急,主要还是全力发展月平城这边。毕竟月平城在大漠里地位不俗,人也最多,城中又有绿洲,气候相对好些。而她回京之后还要针对其它地区百草堂里的人手进行调配,再派一些人到大漠那边去,另外,大夫还要继续培养,也不知道爷爷这几个月在京中有没有再培养出一批新人医师来。

  大军没有往济安郡那头绕行,凤羽珩毕竟是个新嫁娘,以后总是得跟着夫君在一起的。更何况她久未回京,也想看看如今的京城变成了哪般模样。

  她在半路上就给济安郡那头去了书信,一封写给六皇子,将自己的打算与他说了,同时也问了六皇子是要继续留在那边还是也起身回京。如今济安郡的治理已经步入正轨,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不需要太过操心。更何况还有钱丰收在,她早就有过话,让钱丰收把济安郡跟玉州一并管着,至于俸禄,她每月都会多给一份,而且还比朝廷给的多出许多。

  钱丰收对此是十分乐意的,毕竟他儿子还在玄天冥手里,再加上凤羽珩展现出来的管理才华也深得他钦佩,他对济安郡那是比对玉州还上心,甚至在那头还买了个小宅院,偶尔就过去住住。

  还有一封信是写给许氏秦氏的,告诉她们自己已经动身回京,让两位舅母也收拾收拾回来。至于济安郡的郡主府,就交给想容和安氏。她本是想让许氏把想容也带回京城的,但据说安氏已经到了,便想着让她们母女二人安安稳稳地留在那边。济安郡她左右也是会常来常往,姐妹见面的机会一大把。

  大军走了两个月,终于回了京都。京都百姓老早就得了消息说今日九皇子和济安郡主会回京,人们一大早就自发地守在城门口,有往地上洒鲜花的,手里握着大红绸子的,还有提着篮子里头装着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的。人人皆知济安郡主嫁了,嫁给了战神九皇子,大家盼着他们早生贵子。守城的士兵一打开城门,马上就有一部份人蜂拥而出,喜滋滋地开始等候。人们互相之间热络地说着九皇子与济安郡主的亲事,简直比他们自己嫁女儿都乐呵。

  对于京城人来说,九皇子的得胜归来的确是喜事,他们也曾在九皇子第一次收复西北的时候就激动过、出城迎接过。可是这一次不同,这一次同行回来的还有济安郡主,自打凤羽珩关了百草堂又离了京城之后,京城百姓最心心念念的事就是济安郡主早日归来,然后能够把百草堂也重新开起来。京城里没有了百草堂简直让他们太不适应了,普通百姓再没人施药赠药,富贵人家又要喝回从前那种苦药汤子,有个重症的人再也找不到妙手回春的大夫。

  曾经有人求过姚显,可姚显救过几个,却救不了太多,人家年纪大了,又要管着宫里的事,哪有那个闲工夫管外头的百姓呢?

  于是,人们熬啊熬的,终于在这一天,把凤羽珩给盼回来了。

  当玄天冥的大军行至京都门前时,人潮再一次翻涌起来,人们纷纷跪地高呼:“恭喜九殿下得胜归来!九殿下战神再世,实至名归!”

  玄天冥坐在一辆敞开式的马车里,凤羽珩伴在其身侧,看到这一幕幕,仿佛三年前的场景再现一般。只不过,这一次人们庆贺的可不只是玄天冥一人,很快地,他二人就听到人们又高声呼喊起来——“济安郡主!您终于回来啦!咱们都想着郡主,都盼着郡主早日回到京城呢!”

  玄天冥挑挑眉:“恩,迎接本王就是个幌子,这些人来此的目的,其实是迎接他们的济安郡主的!”说完,邪邪地看着身边媳妇儿:“怎么还是都叫郡主呢?回头本王着人令他们改改,得改口叫御王妃了!”

  凤羽珩掩口轻笑,某人这是吃醋了呀!不过,御王妃吗?这个称呼真好,她亦等了三年,虽说从前也有人叫她王妃,但那时到底只是“未来的王妃”,现在,终于可以明正言顺地成为他的妻子了,只可惜,凤家已不在,她的心境也早就有了几番变化,再没有了当初想着脱离凤家搬到御王府去的快感。

  因为大婚没有在京城办,但也听说京都百姓在他们大婚当日都到姚府去庆贺,还个个都不空手,带上了自己家里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礼物。凤羽珩对此十分感动,从大漠回来之前,她在三座城池都采购了一番,买了好多当地的特色,就按着当初玄天冥到兰州迎亲时那样,用荷包都包起来,里面什么都有,并不贵重,但远道而来,又是她与他联手相赠,里头自是有一番寓意在的。

  二人站在马车上,在京城门口就开始派送荷包,不能保证在场的人人都有,但绝大多数还是能够抢得到的。没得到的也不在乎,还是笑得那么开心,总之,九皇子和济安郡主回京了,他们的生活就有了更多的盼头。

  终于,二人进城,玄天冥进宫述职,凤羽珩没有跟着,却是带着一众人等回了御王府。她现在是玄天冥的妻子了,再不是从前的济安郡主,郡主府自然也是她的,可从现在起,她的家就又多了一个,而且还是最主要的一个:御王府。

  王府门前,周夫人和张公公并立站在府门口,府中所有下人也依次站在其后,穿戴整齐,个个脸上挂着笑容。对于凤羽珩,御王府的人没有一个陌生,毕竟凤羽珩以前也偶尔会来这边住上两日,不但为人随和,还经常给她们些小恩小惠的。当然,那些小恩小惠对于凤羽珩来说不算什么,可对于这些下人来说就是天大的恩典了。

  比如说,凤羽珩给过周夫人整套的保养品,给张公公治过腿疾,给过府中小厮后世那种单独包装的茶,给过丫鬟婆子们护手霜。这些东西她空间里要多少有多少,可是这个时代的人却是没见过的,人们欣喜之余,对这个未来王妃的印象更是好上几分。

  如今,未来的王妃变成了真正的王妃,他们今日站在这里迎接,怀着的是万分的感慨和激动心情。御王府多少年了都只有九皇子一位主子,如今,终于要有女主人了,还是这么强大的一个女主人,人们几乎能够想像到从此这夫妇二人双剑合璧,一定是所向无敌。

  周夫人笑眯眯地站在门口,眼瞅着凤羽珩的车队往这边来了,赶紧示意身边张公公。那张公公赶紧上前一步,眉开眼笑地高声喊念道——“恭迎王妃回府!”

  第五卷:皇权争斗,四国颠覆 第918章 本王的府里,就只一个女人!

  一声王妃,算是正式宣告凤羽珩身份的转变。御王府一众人等纷纷跪地相迎,就连府外围观的百姓也跪了下来,在这样气氛的感染下,口中再不念济安郡主,而是都改了称呼,顺着张公公的话齐声高呼:“恭迎王妃回府!”

  凤羽珩坐在马车里,心中亦是阵阵感慨。王妃啊,终于是御王妃了,好像还是有点不大习惯呢!她在忘川黄泉的搀扶下从马车上下来,没有特地去换华丽的锦袍,就还是回程路上穿着的随身衣裙;没什么王妃的架势,可周身上下的那股子灵气却是不容得人忽视。

  她快步上前,亲手将周夫人和张公公扶了起来,又对着后头那些跪了一地的下人说:“都起来吧!咱们都是熟人,没必要拘着这些礼。”说完,又对周夫人道:“阿珩始终记得三年前刚回京城时,周夫人带着御王府的大聘来到凤府为我撑腰,也是自从周夫人去过之后,阿珩在凤府的生活才算是过得下去。周夫人大恩,阿珩铭记于心。”

  一番话,说得周夫人心中也是无限感慨。她当然记得当年受九殿下之托到凤家下聘一事,说实话,当时她的心中也是画着魂儿的,凤家二小姐,谁都没什么印象,更没有接触过,山村里待了三年,一回京九皇子就这么上心,她做为从小把九皇子带大的嬷嬷,心里也没底。但这几年接触下来,却是越来越暗赞自家殿下的眼光,这位凤家二小姐呀,何止惊艳,简直惊叹!九皇子身边有了她,那便是如虎添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4页  当前第4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4/6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神医嫡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