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古穿今]70年代幸福生活_分节阅读_第22节
小说作者:闲时听雨晚听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03 KB   上传时间:2016-11-16 17:57:41

  习惯了高中三年的努力复习,一下子这么清闲,大家都觉得不大习惯。林旻算是见识过了大学校园里学生们对学习的热情,生怕自己成为落后分子,他是三人之中看书最积极的。而且看的书范围很广,并不局限某一种。天文地理、历史军事、人文自然,都有所涉猎。没过多久就成为了图书馆的常客。

  徐长卿虽然也会去图书馆借书看,但基本上看的都是些游记、小说之类调节生活的。都高考结束了,还不得轻松轻松啊。要是再看那种异常沉重的书籍,她是真心看不下去了。

  不过任倩和林旻到底能看进去多少,就不知道了。他们一个个的心里都挺焦虑的。总觉得干什么事都没什么劲,心里总在牵挂着成绩。虽说这次高考大家的自我感觉都不错,考完之后回学校估分,也都能达到理想的学校去年的高考分数线。但毕竟现在成绩还没出来,还是要以最后的成绩说话的。

  就连他们的家人都跟着着急,又不敢一直问孩子们,生怕给他们压力,就只能私下里念叨几句,顺带着一天看n次日历,就盼着早日出成绩,大家悬着的心也好早点定下来。

  即使如徐定睿夫妻俩都是经历过高考的,还算是比较镇定的,对徐长卿的高考成绩究竟如何心里还是没什么底。谁都明白这高考成绩迟早会出来的,急也没什么用。可是这成绩一天不出来,谁都不放心啊。这考上大学光靠说的是空口无凭,等真正把录取通知书拿到手了,那才真是考上大学了。

  好在这种焦急的等待并没有持续多久。终于等到了好消息。

  这天一大早,徐长卿刚刚起床,正在洗漱,就听大门口传来熟悉的喊声,“长卿,咱们都考上第一志愿啦。”

  徐长卿一个激灵,一不注意面前的大红色脸盆就被碰翻了,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她往前一看,就见任倩和林旻满脸笑意的出现在家门口了。顾不得洗脸水弄湿的裤子还有打翻在地的脸盆,徐长卿忙问任倩道,“你怎么知道的?”班主任秦老师不是说高考成绩要等6月29才能出来吗?怎么还没到这日子,任倩就知道他们的成绩了呢?别是骗人的吧。徐长卿有点不敢相信了。

  这么一问,直把任倩搞得有点不高兴了。“你忘啦?我家人在教育局啊,阅卷前两天已经结束了,稍微打探一下就能知道咱们的分数了。咱们三个的分数都不错,要上第一志愿那是妥妥的了。”这不任倩一得到消息,就赶紧跑到徐长卿家来报喜。现在徐长卿居然还不相信,有点不乐意了。她在前面的胡同口正好碰到了出来准备去买东西的林旻。听说成绩出来了,任倩要赖徐长卿家报喜,林旻东西也不买了,跟家人只稍稍交代了一句,就匆匆忙忙的跟着任倩出门了。

  “哦哦,我真忘了。”徐长卿这才恍惚间想起,任家的任俊伯伯就是在教育局工作的,之前她和林旻从云省转学到北京,就是任俊伯伯帮忙办的。不然他们还不一定能在北京上学呢。有着这层关系,他们比正常渠道早点得到高考分数并不是什么难事。由于爸爸拜了任老先生为师,他们家和任家也有来往,徐长卿当然认识任俊了。只是她平时根本就不关心这些,对任家长辈们到底从事什么职业没有什么概念,这一下子根本就想不起来。

  徐长卿见任倩还是嘟着嘴不是很高兴的样子,忙走上前去搂着她,笑道,“太好了,咱们都考上大学了。”他们三个填的都是北京的大学,虽然不是同一所大学,但都在北京。以后只要等大家都有空约个时间了,就又能在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走开,你身上都湿了。”任倩嘴上是这么说,身体却不由自主的回抱住徐长卿,脸上还挂着大大的笑容。

  都这么多年的朋友了,任倩这口不对心的性子徐长卿哪还不知道啊。她颇有些不以为意。

  “长卿,我们都考上了。”林旻到现在还激动不已,想的是一回事,听到消息是另外一回事。自从听任倩说了这个好消息,他的嘴角就下意识的咧开来,完全不受控制的感觉。

  “是啊,咱们都考上了。”徐长卿同样高兴。考上大学最起码说明她这几年的付出有了个好的回报了。高中这一路走来,那是相当的不容易啊。多少个彻夜苦读,花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有了回报,就算一向淡定的她都想哭了。她抬头一看,原本满脸笑意的任倩的眼眶都开始泛红了。想必也是想起了之前了。每次高考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想要脱颖而出,那是相当的不容易的。只有付出自己的努力,才会真正收获最后的成功。这条路就是那么艰辛,谁都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样的。

  “怎么了?怎么了?刚怎么了?”

  “长卿,你们这是怎么了?”正在厨房里做饭的张敏,徐定睿和徐长林在屋子里穿衣服准备起床,乍一听到一声哐当巨响,一个个的以为发生了什么事,生怕徐长卿出了什么问题,急忙跑了出来。

  见徐长卿和任倩相拥着,林旻站在旁边,三个孩子都不说话,张敏他们第一个反应就是是不是这几个孩子闹矛盾了啊?他们根本就没往成绩出来那方面去想。毕竟离成绩出来还有一两天呢。

  任倩见徐家众人都出来了,有点不好意思了,赶紧跟徐长卿分开,然后跟徐定睿他们打个招呼。“叔叔阿姨,长林哥,我们三个的分数都能上的了第一志愿了。”

  “你们都考上了?”张敏最后的声音都变了,她有点难以置信了。不过转念一想又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三个孩子平日里成绩都挺不错的,只要在考场上不出现什么问题,考上大学并不是什么难事。

  “是啊。”任倩点点头。

  徐定睿本来还想问他们怎么知道的,一想他的师兄任俊不就是教育局的领导吗?作为内部人士,想来比普通大众早一些知道什么消息,根本就不是一件难事吧。

  张敏多少还有点不敢相信,转过身来问着徐长卿,“长卿你也考上了?”那颤抖的声音听得徐长卿都想哭了。知女莫如母,张敏比这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懂自己的女儿。她这个宝贝闺女看起来温温柔柔的,骨子里好强的很。就算有前身的记忆,女儿想要正在融入这个时代,真正掌握这些与他们在启朝时根本就没接触过的知识是多么的困难。这高考就跟他们前世文人考科举似的,有多少人即使十年寒窗苦,都不一定能顺利通过科举。

  “妈,我也考上了。”徐长卿定定的说着。

  张敏这才喜极而泣,“考上了就好,考上了就好啊~”

  直把任倩他们几个搞得手足无措,还是徐定睿看不过眼了,走到张敏的跟前劝道,“你看你,长卿考上了你应该高兴才是,怎么哭起来了啊?一大把年纪了,怎么还在孩子面前这般失态?也不怕丢人。”

  说的张敏没脾气了,擦擦眼泪,嗔怪了句,“我这不是高兴嘛。”

  话音刚落,就听门口传来熟悉的打趣声,“哟,小敏啊,有什么好事这么高兴啊?”

  众人回过头来一看,正是林志林强扶着老太太呢。旁边还跟着一脸好奇的庄慧和林欢。原来林旻刚才只丢下了句要到徐家来,其他什么都没说就急匆匆的跟着任倩走了。他们几个大人到底不放心,还以为徐家出了什么事,索性就一起到徐家来看看。

  张敏爽朗一笑,“大娘,我这是高兴这三个孩子都考上大学啦。”

  这话一说,轮到林家几人呆住了。

  还是林志先反应过来,他颤颤巍巍指着林旻,抖着嗓子问,“考上了?”

  “恩,考上了。”林旻咧开嘴直笑。

  林强又问,“真考上了?没骗我?”

  这下林旻不说话了,点点头算是回答了。爸爸真是想多了,这种事谁会拿来骗人啊。只要稍微一查,就能查得到的啊。

  林志他们再看看林旻他们的表情,完全不像是在开玩笑的样子。由不得他们不相信了。

  这下子换林家众人开始流泪了。他们老林家是祖坟上冒青烟了,都是泥腿子的后代,居然还有人能考上大学捧铁饭碗。真是祖宗保佑啊。林旻这孩子以后的工作就不用他们这些做长辈的烦恼了。特别是林志,恨不得立马带林旻回乡祭祖。

  自从十几年前最后一次回老家发现了儿子林旻的失踪,这么多年他都没怎么回去过。这次林旻考上了大学,不管怎么说都得找个机会回老家看看。就算他在那里没有了亲人,家里的田地房屋说不定都被分给村人了,但那里毕竟是他的家乡啊。

  一家人兴奋了半天,林志就跟徐定睿商量了,“徐老哥,你说咱们给孩子办流水席怎么样?”成绩出来了,三个孩子考上大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剩下的就是等录取通知书了。

  徐定睿沉吟了一会儿,就很爽快的答道,“可以啊。咱们热闹热闹。”

  林旻本想拒绝的,他并不想办什么流水席。考上大学并不是十分稀奇的事情,要是真办流水席,是不是太高调了?再说了,办个流水席光是想想就知道花费不会少。尽管家里有三个人在工作,但他和妹妹要上学,奶奶要吃药,家里的日常开销什么的,每一样都是要花钱的。一年到头根本存不下了什么钱。好不容易省吃俭用存下点钱还是给长辈们伴身、养老用吧。

  还是徐长卿把他拉到一旁劝了又劝。家人们如果要办什么流水席,就让他们办去吧。作为家长,不就是希望见到子女们有出息吗?子女们有好的出息,他们做家长的也有面子。这次他们给各自的家长们大大的长了脸,还不能让家长们出去好好炫耀一番吗?特别是林旻,作为林志和林强两家之间的纽带,一直承载着两家的希望。现在他有了好的前程,怎么也得让两家人高兴高兴。

  当初爸爸妈妈和哥哥考上大学都办了流水席,算是答谢众人。这次她考上大学,再办个酒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是正常的人情往来,等以后亲朋好友家有事,他们自然也是要去的。

  第六十章

  不过林旻还是好好劝说了一番。办流水席可以,但怎么也得等他们拿到录取通知书再说啊。只有真正拿到录取通知书了,这才成了无可改变的定数。不然录取通知书还没收到,就急着办席面,传出去指不定人家怎么编排他们有多张狂呢。

  林志一想也是。他这是被满身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了,只顾着高兴林旻考上大学,想要告诉全世界他这个儿子有出息,真心还没顾及到其它呢。这会儿林旻一提起,他的理智就渐渐回笼了。他本就是玲珑剔透的人,不然也不会相交满天下了。流水席自然是得录取通知书到了再说,毕竟口说无凭啊。

  见两家的家长在热火朝天的商议着给林旻和徐长卿办庆功宴,任倩挺羡慕的。他们家是不会给她办席面的,她也想成为全家人的骄傲。家里不会给她办酒,倒不是家人们不喜欢自己,自己取得好成绩他们不高兴。而是爸爸在教育局工作,这些请客的事情最好不要沾边,如果传出去被有心人利用,说不定会成为其他人打击他的把柄。不光是她自己,哥哥们考上大学也没有办酒,就连大哥结婚那会儿,都只是小办了一场而已。

  当然这些话任俊不会跟她明说,但他话里话外说的,很明显是这么个意思。

  成绩出来了,所有人的心算是放下了一半。剩下来的,自然是要等真正收到录取通知书了才能轻松。这时候社会上流传了一些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的事情,听得大家胆战心惊的。即使大家的理智都告诉他们,北京是京城,凭着任俊的关系,徐长卿他们就不会有人敢顶替他们的名额。可是大家特别是林家众人,心还是七上八下的。

  要是快要到手的胜利果实真的就这样被别人窃取了,谁都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没听说有那无意间知道自己考上大学却被他人冒名顶替的学生因为受不了那刺激,变得精神有问题了吗?

  林家众人天天盯着胡同口,只要一有邮递员过来,就会上前去询问,是不是有林旻的录取通知书。每每听到否定的回答,都会是一副失望透顶的感觉。弄得人邮递员都不好意思了。

  徐家这边张敏他们还算好些。他们都经历过高考,明白即使成绩出来了,高校还要招录什么的,录取通知书并不会那么快就寄到各人的手上。不过他们还是每天会去胡同口等着邮递员的到来。

  等待的日子就是那么难熬,众人天天望眼欲穿也没办法。林旻和徐长卿不是没劝说过大家不要着急不用每天都去胡同口等着邮递员,如果有信件,相信邮递员同志会送到家里的。这些并不是着急就能解决的事情,但大家还是一如既往的去等待。弄到最后徐长卿和林旻没有丝毫的办法,只好随他们去了。

  好在没让大家等多久,录取通知书就被身着绿色制服的邮递员送到了各家。这下子顿时炸了锅了,左邻右舍们得到消息,都上门道贺。他们只知道徐长卿和林旻今年参加高考。至于考的怎么样,问两家人,都三缄其口。于是众人都猜着肯定是考的不行不好意思说。还有那别有心思的,嘴里劝着林家众人别放在心上,心里指不定在笑话人家呢。

  谁知道林旻(徐长卿)居然真考上大学了。一个个的那是又羡又妒的。考上大学不就是要吃皇粮了吗?家里根本就不用愁了。这孩子真有出息。慢慢的又联想到自家的孩子,怎么自家就没有这么有出息的孩子呢?看来还是他们不用功啊,要是像这孩子这么用功,指不定就能考上大学了。

  于是附近的熊孩子们就遭殃了,原本整日疯玩,根本顾不上学习,现在家长们天天看的紧,连出去玩一会儿都不允许,搞得熊孩子们怨声载道的。林旻和徐长卿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当然这是后话了。

  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林家又是好一番震动。

  老太太用颤抖的手拿着录取通知书,喜极而泣,话都说不利索了。这些年她早就把林旻当做亲孙子了,现在他有出息,她是真高兴呢。

  林欢他们兴奋的围着林旻直转。

  拉着林旻一连说了好几个好,左邻右舍的街坊们都跟着凑趣,直把林旻夸得脸通红、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即使周围满是溢美声,林旻并没有飘飘然,实在是徐家一家四口都是大学生,他没有觉得考上大学是件多值得夸赞的事情。

  而徐家附近的街坊邻居的感触更深。徐家一家四口都上了大学,这在他们这附近算是顶厉害的人家了。要是搁古代,怎么也得混个书香门第。大家面上不说,心里渐渐对徐家起了敬畏之心。一家出了四个出皇粮的人,跟他们这些平头百姓,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有那心思活络的,就想着自己家里或者亲戚里面有没有年纪跟徐家两个孩子差不多大的,说不定能跟徐家攀个亲呢。

  林志他们本就是想要办流水席,之前没看到录取通知书才暂时把这个事搁置了,这下子收到录取通知书了,办流水席的问题又被提上了日程。这次徐长卿和林旻都没什么意见了,看家长们兴致勃勃的样子,他们实在说不出什么泼冷水的话。家人为了培养他们成才也不容易,现在能让他们乐呵乐呵,索性干脆由着他们去了。

  真要做什么事,家长们的行动力那是杠杠的。稍微讨论了下,林家就把日子定在了7月28、徐家则是在29。这两个日子是老太太特意请附近的老先生翻黄历算的,据说是顶好的良辰吉日。

  徐长卿和林旻都不信这些,但架不住人老太太兴致高啊,他们拿老太太没办法,只能随她去了。

  话是这么说,这次办酒张敏为了锻炼徐长卿,做什么事都把她带在身边。一件件的从头教她,如果有不懂的,还会去问林薇。徐长卿其实挺不耐烦这些俗事的,基本上是左耳听右耳出,根本没放在心上。

  徐家的老家是在云省临河村不错,但到北京也有好几年了。张家人是张敏的娘家人就不用说了,石家是徐长林的舅家也是要请的。还有任家、林家。当然也少不了徐定睿和张敏的同学及同事。徐定睿张敏都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再怎么内向、不善交际,也有这么几个相处的好的同事和同学。大家都是平日里有来往的,这要是家里有事不请他们,一个个的还不得冲上门来大骂一顿啊。

  这么粗粗一算,怎么也得好几桌人了。这会儿就体现出家里地方大的好处了,徐家地方大,就这么四口人单独住个小院子,摆个几桌酒席还是有地方的。而且这几天天气不错,不冷不热的,就算把席面摆在屋子外的大院子里,也是使得的。而且能来吃酒的,明显跟徐家众人关系亲近,哪里还会在乎这些小细节啊。说不定还有人羡慕嫉妒恨呢,现如今不少人是和其他人家一起住在大杂院里,有的一个大院里面都住了十几户人家。哪会像徐家这样独家独户就住这么个大院子啊。

  这大厨,自然得厨艺传家的石家来掌勺了。两家算得上是姻亲,现在徐家有事,即使徐定睿不开口,石鑫都认为他们应该主动帮忙。家传渊源,他们家基本每个人都是厨子,做流水席什么的自然不在话下的。都是自己人,他们肯定更得用心了。光是想菜单,就花了好一番的心思。这席面总不好跟当初亲外甥徐长林考上大学时的流水席再用一样的菜式啊。席面上的每盘菜,端上桌子说出来都有一个好的寓意。就这几桌席面,石家兄妹几个费的心思都跟给人家办结婚这种正经的大喜事差不多了。

  徐长卿是想着他们的年龄在这儿,就算办流水席,他们也不一定能帮的上什么忙。这些事有家里人帮着操办就行了,她只要到时候出面招待下来宾就好了。毕竟办这流水席是为了庆祝她考上大学,要是什么都不做,那就不好了。

  事实证明,貌似是她想简单了。

  等真正到了办酒的那一天,徐长卿晕了。她还是觉得自己快要累趴下了。尽管有作为外家的张家还有林旻帮忙,但有些事还是得她亲自出面的。毕竟她是主角啊。

  只是无论哪个长辈看到她都会笑着赞着,还有的会语重心长的说些鼓励的话语,也有人非要夸她是文曲星下凡。直把徐长卿夸得哭笑不得。她虽然考上了大学,但成绩并不算特别好,只是正巧够录取罢了。如果如果这样都能被称作文曲星的话,传出去说不定会让人笑掉大牙呢。

  再说了被人夸是件好事,可也架不住这么多人一直夸啊。每每被长辈们夸奖,徐长卿都不得不微笑一下,没过多久,她就觉得自己的脸已经要笑僵掉了。

  甚至家里有孩子正在上高中的,居然还吵着问她要复习笔记,问她到底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之类的。直把徐长卿弄得哭笑不得。她哪会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传授给其他人的啊,不就是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多复习吗?再说了,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这个方法她觉得不错,但别人用起来就不一点能取得好成绩了啊。说到底,还是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才有用的。

  徐长卿本就不是长袖舞风的性子,除了亲朋好友,跟外人基本没什么话好说。一下子应酬这么多人,她觉得吃力的很。好在还有哥哥徐长林陪在她的身后帮着解围,她才多少能松口气了。这应酬什么的,还真不适合自己啊。这么一天下来,都比看一天的书、做一整天的复习题还要累了。

  流水席自然少不了要请徐长卿的高中老师了。徐长卿他们这个班的班主任秦老师就感觉自己倍有面子。

  这次他们班上加上徐长卿三人,一共有十五个人考上大学了,可以说是她当班主任这些年来成绩最好的一届了。其中更是有一个考上了最高学府北京大学。这成绩在他们学校历史上都是非常不错的了。她在心里盘算着这个月的奖金估计要多上不少了。教书育人是个神圣的职业不错,但他们当老师的也需要吃饭啊,更何况家里还有一家老小需要他们养活呢。当老师特别是高考毕业生的班主任,她平日里基本上是耗在学校的,陪伴在子女身边的日子并不多。她总感觉亏欠家人良多。多拿点奖金,她就能给家里的老小买点好吃的、置办些衣服鞋子什么的。

  光是想想,秦老师就激动不已。学生有了好的前途她挺高兴的,但更高兴能得到一笔丰厚的奖金。谁会嫌钱多呢。自从成绩出来之后,她走路都带着风呢。连隔壁班的班主任带着羡慕嫉妒恨说的酸话都不放在心上了。

  这一天,一向爱惜自己身子的徐定睿难得的喝多了。基本上亲朋好友只要来敬酒的,都来者不拒。喝到最后,醉的东倒西歪的不成样子。直把张敏气得不行。

  不过张敏气归气,跟徐长卿一一送走了客人,还是亲自下厨给徐定睿做了醒酒汤。这么多年的夫妻,她自是明白自己的老公这次的醉酒失态是多么的难得了。她都忘了上次他喝醉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这些年为了养家,他素日里丝毫不敢放松自己,总是想着要努力赚钱给女儿挣上一份丰厚的嫁妆。可惜前世他们并没有看到女儿嫁人的这一天。这辈子,女儿靠着自己的努力有了一份好的前程,相信以后的生活就不会差到哪儿去。

  多活了一辈子,张敏最大的感触就是,作为女子,生活的重心并不一定非要放在丈夫子女身上,他们也可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属于自己的交际圈与生活方式。女人真的可以不依附男人而活,而且还会活的很好。张敏相信自己的女儿这辈子自然不会成为某个男人的附庸。就像舒婷的《致橡树》里说的那样: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送走了最后一个客人,又将醉的一塌糊涂的徐定睿和徐长林安置好,张敏和徐长卿母女两早就累到不行了。没办法,客人们见徐定睿被放倒了,就鼓动起了徐长林,非要徐长林陪着喝酒。徐长林哪喝过什么酒啊,只喝了几口就醉倒了。好在他的酒品比较好,喝醉了就安静的在一边睡觉,很是让张敏热闹省了不少心。不然光凭母女俩,根本就忙不过来。当然这其中林旻他们没少帮忙。

  第二天一大早,林志就带着林旻就上了门。除了一早就赶到学校看书的徐长林,徐家几个人此时刚起床,见到这么早就上门的林家父子两挺吃惊的。毕竟昨天大家才见过面,如果真有什么事,昨天就能说了,根本就没必要今天再特意跑一趟。

  不等张敏他们开口询问,林志就开门见山的说了他们此行的来历。原来他们是来邀请徐家人跟他们一起去林志的老家玩的。

  林志的老家在湖北武汉,伟大领袖□□的著名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里面说的: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里面的武昌就是林志他们的祖籍。只是林志的老家在武昌下面的一个小县城下面的一个顶小的小村子里,并不出名,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武昌人,都不一定能找到那个地方。

  说起来林志也有十多年没有回老家了。家里的亲人都已经不在了,回去只是徒增感伤罢了。这些年逢年过节都不一定有人给双亲的坟添土的,更别说烧纸祭拜了。这些怎么说都是林志这个做儿子的不孝顺。这次儿子林旻考上了大学,林志就想着带他回去看看。特别是在林志做梦梦到逝去多年的双亲之后,就更想回老家探亲了。提起这些,林志感慨万千。

  子欲养而亲不在,他的父母去世的时候他还在部队,根本就没来得及见他们最后一面。前些年一直在忙着找林旻,无暇顾及其他;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亲生儿子林旻了,孩子要上学没时间回去。这次林旻考了好成绩,怎么也得回去给爷爷奶奶上柱香。

  “长卿,我爸要带我回老家祭祖,听说那边在长江边上,风景很不错,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玩玩?”林旻边说边看着徐长卿的反应,生怕听到她拒绝的话。他没回过老家,但爸爸想回去,他就应该跟着去看看。不管怎么说,那里毕竟是他们老林家的根。中国人就讲究个叶落归根,他总得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儿。

  徐长卿还真没见过长江。听林旻说起,多少有些意动。她是知道武昌的,书本上就有不少关于武昌的知识。自古以来武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外扼地理要冲,内依地势险阻”。1911年,辛亥革命第一枪在这里打响。这里还有盛享“天下江山第一楼”美誉的黄鹤楼,也有沟通长江的武汉长江大桥,就连武汉大学的樱花都很有名。不管哪一个地方,她都想去看看。

  应该说,林旻的话勾起了她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前世她是小家碧玉,很少出家门。如今的时代开放,即使单身女子都能独自出远门的。她就想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不是真的像那些游记里面描写的那般精彩。

  想是一回事,不过徐长卿有自己的考量。林旻他们是回乡探亲的,她一个外人跟着像什么话啊。要是其他人去了,倒还差不多。她先没有说话,反而开口问了张敏,“妈,你们去吗?”自家那个堂哥是不用问了,他这段时间的功课已经够忙的了,昨天还在抱怨着教授布置的功课还有不少没完成呢。想必他是没时间去的了。

  去吧去吧,林旻在心里默默的说,恨不得代替张敏回答。

  张敏一脸的为难,她也想去,可是真的没那个时间啊。“昨天你孙叔叔告诉我,过几天学校要安排我去进修。我和你爸肯定没时间去了。”

  “哦~”徐长卿还是有点失望的。就算明知会得到这样的答案,她心里还是忍不住希望他们一家人能一起出去玩玩。自从来了北京,爸妈每天都很忙,陪着自己的时间真心不是很多。

  看着女儿略带委屈的小眼神,张敏也犯了难了。她和徐定睿都有工作。即使现在学生正在放暑假,她在家休息。不过过些天就要去进修了。就这几天的功夫来回湖北一趟,根本就不现实。她也不可能为了出去玩,不理学校领导的安排啊。更别说忙得脚不沾地、每天下班都很迟的徐定睿了。他们想带着女儿去玩一趟也是不可能的。可就这么让女儿一个人跟着林志父子去,他们还真不放心。

  张敏实在不忍心让女儿失望,就问林志道,“就你们两个回去吗?”如果林欢也一起去了,让女儿跟着去了,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两个女孩子在一起,怎么也有个照应啊。

  林志点点头,“是啊,就我们父子俩回去。你也知道的,林强夫妻俩都要上班,他们请不下来那么多天的假。小欢还要补课,大娘又不想去,这么远也不方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页  当前第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古穿今]70年代幸福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