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快穿之打脸金手指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李思危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00 KB   上传时间:2016-11-28 17:08:08

  至于旁人的议论,与她的儿子比起来孰轻孰重,她向来分得清楚。更何况,思远兴许活不过三十岁……

  她初得知这一消息时只觉得天崩地裂,恨不得立即杀了陈氏等人才好,可她不能这么做,不能再如过去一般冲动犯蠢,盲目自信,她必须考虑儿子的处境,至少,她不可以再拖累他。

  杨昭看着姜氏眼中暗藏的愁绪,心里知道她多半是想到了太医所言,可他此时不便多做解释,心中难免愧疚。他感动于姜氏这份母爱之情,唯一能做的,便是代原身好好照顾她,让她在往后的岁月里百事不扰,万事胜意。

  “只是……你父亲那边……”姜氏知道荣国公必然不会同意,心中不免担忧。

  却见庄思远与青黛相视一笑,而后轻描淡写道:“娘放心即可,儿子自有办法。”话语中十足自信,十足笃定。

  姜氏头一回见儿子这般,仿如星辰一般耀眼,她再也忍不住,高兴得掉下泪来。

  到了八月十四,天气渐渐转凉,京中各地开满了菊花,大大小小的文会与花宴也顺势而生,传闻就连宫中贵妃的娘家定远侯府,也要在中秋之夜举办赏菊夜宴,为四殿下相看皇子妃呢。

  此时的米湘河上,一艘四层高的花船停在水中央,船上十余位女子或抚琴,或吟曲,或长袖舞,或惊鸿剑,争奇斗艳,各凭本事,正是为那百花魁首之位。

  本朝青楼文化盛行,勾栏瓦舍遍布,狎妓向来被上流人士引为风流韵事,甚至民间还流传着某任皇帝微服私访钦点花魁的传闻,因此京中两年一度的花魁试,往往能吸引不少仕子官宦前来捧场。

  普通百姓挤在米湘河沿岸看热闹,那些有身份的人通常选择租一艘游船就近欣赏,至于真正尊贵之人,则被邀请上花船,成为座上宾。

  此时,花船四楼坐着一位玄衣公子,他身边站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两人时不时探讨品评一番诸位女子的表演,只听那玄衣男子道:“孤看今年大多是些庸脂俗粉,一点儿意思都没有,思远觉得呢?”

  二人正是化身为赵公子的当朝太子,与荣国公世子庄思远。

  杨昭听了太子所言,笑道:“殿下勿急,那燕春院的思思姑娘,与那醉欢楼的白露姑娘均还未出场,臣听闻这两位姑娘才貌双全,花魁之位必在二人之中。”

  “哦?想不到思远也会打听这些,莫非……”太子挑眉一笑,故意隐去了后面的话。

  杨昭苦笑:“今日既为太子陪客,又怎能一问三不知。”

  太子朗声大笑,正欲继续逗他,就见一位妙龄女子出现在一楼的船头,随着乐声缓歌慢舞,纤腰楚楚,罗衣飘飘,仿若凌波仙子。

  太子稍微来了些兴致,待一舞结束才知晓此女便是燕春院的谈思思,他有些失望道:“不过如此。”

  之后又比了数人,多半无趣,太子兴味索然,于是将注意力转到了庄思远身上:“上次你那丫鬟去醉欢楼所为何事?莫非就是为了白露姑娘?”

  “……”杨昭忍住想吐槽的欲望,一脸正直地说:“臣是为了家事。”他将近日之事娓娓道来,太子尽管知晓大半,但见他态度坦诚,心中仍觉慰帖。

  “所以,你早已料到荣国公会放过陈氏,才让青黛寻了白露,希望能借她的本事分陈氏的宠,让荣国公不再袒护于陈氏?”一想到庄思远不知不觉被下了两年的奇毒,即便是他,听闻千日杀的毒性都不寒而栗,太子心中警惕的同时对陈氏厌恶之至,连带着看荣国公也愈发不顺眼。

  可惜,他虽贵为太子,但父皇态度暧昧,养大了其余几个皇子的野心,为避免节外生枝他不敢太过高调,否则定要治荣国公一个宠妾灭妻之罪!

作者有话要说:  我最爱的情节要来了.......

☆、庶女谋8

  “父亲是个心软之人,只要未酿成无法挽回的事,他总是心怀侥幸。”杨昭的语气很平静:“可他同样是个绝情之人,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陈氏所倚仗的从来都是他的宠爱,臣想,若是有天这份宠爱被分去一半,甚至被夺走了,她还能只手遮天么?”

  太子沉默半晌,问道:“白露可同意了?”

  杨昭道:“臣答应她,事成以后会还她身契,放她出府。”

  太子微微颔首,正欲夸他两句,就见庄思远十分坦然地说:“殿下可否点白露姑娘为花魁,如此一来,臣行事会方便一些。”

  太子一愣,随即大笑:“好你个庄思远,竟然利用起孤来!”

  杨昭无辜道:“臣不敢,只是臣知道殿下定不会与臣计较。”

  太子实在无奈,没好气地应了,孰料对方又道:“还有一事……”

  “你怎么那么多事?可不要得寸进尺。”太子佯怒道。

  却见庄思远脸色泛红,愈发显得少年少腼腆:“此前臣并不知道殿下会来,为使白露姑娘顺利夺得花魁之名,臣命人偷、偷拿了舍妹一首词……”

  “……”

  太子额角青筋直跳,实在没忍住将手中的折扇朝他扔了过去,“你可真够出息的!”

  杨昭敏捷地接过,小声反驳:“臣只是为了稳妥一些。”

  太子与他大眼瞪小眼,最终无力道:“待日后你那才女妹妹发现了又如何是好?即便她姨娘与你有仇,可你妹妹终究无辜,盗人文名这事太过了。”

  见庄思远低头不语,太子心又软了,心道孤和他计较什么呢?却听对方忽然道:“她哪里无辜,那四合草是她让陈氏之兄寻来害我母亲,千日杀同样来自于她地算计,她想为庄思昊争这世子之位,臣就得让么?不让就得死么?凭什么?!”

  杨昭猛然抬头,眼睛泛红地看着太子。

  太子心中仿佛被千斤重锤狠砸了一下,他想到了兄弟们的种种手段,虎峰山上他侥幸避过一劫,又利用此事让老七一党损失惨重,可待他从清川返回,却发现老四仗着伤势得到了父皇地怜惜……

  倒下一个,又来一个,那些阴谋算计仿佛永无止尽,只有他立于悬崖边上,退一步便是万丈深渊。

  是啊,他们想争他就得让么?不让就得死么?凭什么呢?!

  杨昭见太子愈发深沉的眼睛,微不可查地笑了。

  不多时,一袭水蓝纱衣的清丽佳人缓缓走上船头,她双手抱着一架古琴,轻轻置于琴桌上,拂衣而坐,青丝如瀑垂落,她低眉续弹,皓腕好似冷月清霜。

  佳人唇绽樱颗,玉音婉转。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上阕一出,不知多少人听得醉了,有书生叹道,此乃天仙化人之笔!

  清丽佳人仿若忘我,指间轻拢慢捻。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曲终了,佳人向四周微微福身,道:“去岁中秋,有仙人入得白露梦中,自称东坡居士。仙人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其弟。名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白露此言一出,具皆惊叹,仕林学子无不心驰神往。

  楼上的太子已然兴奋得站起来,双目炯炯,放在木栏上的双手激动地握紧,他兴致勃勃地追问:“便是这首词?”

  杨昭点头应是。

  “好!好一个明月几时有,好一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历朝历代,中秋词何止千百,然自此词一出,余词俱废!”说完才想起这词本是庄敏静所作,一时有些尴尬。

  杨昭自然理解太子地失态,毕竟此词乃是庄敏静记忆中的绝世经典,他与俆妙君第一次拜读时同样惊为天人,可他知道这首词并非庄敏静所作,对盗词者只有不屑与厌恶,太子却不知详情,难免惋惜。

  只听太子问:“那东坡居士可是你想出来的?”他本以为庄思远所谓的偷词是让白露直接夺了庄敏静的文章,可白露却将此篇归于一位不存于世的仙人,不知为何多此一举?

  杨昭笑而不答,却问:“殿下真信此词是舍妹所作?”

  太子眉头轻蹙:“何意?”

  “荣国公府以武立业,臣等虽自幼习文,但终究不如文人世家看重。旁人不知各中详情,臣却再清楚不过,舍妹虽年少成名,却并未拜得名师,只由几个不成气候的举子教导,纵然天赋惊人,又如何做得这许多经典?更何况篇篇足以传世?”杨昭奇怪如此明显的漏洞为何无人察觉,就算联想不到穿越,多少会有人怀疑她代笔吧?然而至始至终都不曾有人质疑,只能用逆天之子的气运来解释了。

  太子沉吟片刻,他一直感觉庄敏静作品风格相差极大,各种流派信手拈来,此前他被她的才女光环所蒙蔽,理所当然地认为天才应如是,如今经庄思远提醒,竟是处处不对劲。他犹豫地问:“莫非……令妹是代笔?”

  何止代笔?庄敏静爱好使然,在上一世背诵过许多经典名篇,穿越后发觉此地各种文化习俗与前世古代无异,却偏偏没了那些名人名家,自然也没了他们的作品,庄敏静自此如鱼得水大放异彩,她担心日后会渐渐忘了,三岁起便将记得的诗词文章汇抄成册,藏于暗处,时时过目,这些年所盗经典不知凡几。

  杨昭心中所想自然不可为外人道,他稍稍行了一礼:“臣不得而知,只是有所怀疑,暂时并无证据。”

  太子不再开口,半晌后叹道:“可惜了……”随即让侍卫取了花牌送下楼去。

  至此,醉欢楼的柳白露姑娘成为了此次花魁比试的头名,而一篇由仙人入梦所作的中秋词,也随之扬名于天下。

  一夜之间,京中处处诵明月。

  若陈氏的兄长还在京中,庄敏静必然会知晓此事,可她舅舅被发配极北,其余势力又被杨昭暗中挡下,此时的她有如聋子瞎子,还在忧心已数月不见四皇子,计划着如何在定远侯府的赏菊宴上一鸣惊人。

  杨昭回府后,俆妙君例行公事地将庄敏静的一举一动告知,两人同时想到,玉简记载的赏菊宴比如今晚了一年,彼时庄敏静已成荣国公府嫡女,四皇子爱慕于她又处处帮扶,定远候夫人自然青眼有加,不久之后便由贵妃求旨封庄敏静为四皇子妃。

  而这一回,她既没有嫡女身份,又还未笼络住赵礼的心思,她可还有这份气运?

  八月十五,中秋月圆。

  宫中已三年未曾举办中秋宫宴,今年依旧如此,不过四皇子的母家定远侯府此时却格外热闹,府中张灯挂彩,门庭若市,府外停着一辆辆华贵精致的马车,各家夫人领着自家千金前来赴宴,同赏秋月秋菊。

  这些年来皇上对贵妃盛宠不衰,连皇后都要避其锋芒,作为贵妃的娘家,定远侯府自然水涨船高。如今四皇子年有十八,已到了选妃的年纪,贵妃便请托自己的嫂嫂定远侯夫人办了这一场赏菊宴,名为赏菊,实则参宴宾客无人不知,正是为了选出一位合适的四皇子妃。

  庄敏静安静地跟在姜氏身后,方才一路上她主动与姜氏搭话,对方始终淡淡的,她也不恼,面上一直带着微笑,让人一见便心生愉悦。

  一入府中,定远侯府的大少奶奶便迎了上来,脸上带着喜色,她恭敬地向姜氏见礼,又看向庄敏静:“这位便是府上的静姐儿吧,瞧这模样,果真是个招人疼的,哪像我那丫头跟皮猴儿似的,还是夫人有福气。”

  庄敏静福身谢过,一旁的姜氏却接过话:“慧姐儿还小,正是活泼才可爱,你可别拘了她。”又转头对庄敏静冷冷道:“你且自去,不用陪着我。”

  此话一出,庄敏静与大少奶奶同时一愣,庄敏静暗恨姜氏给她难堪,委屈地看向了大少奶奶,谁知对方却像没见到似的,笑意盈盈地站在一边。

  原来大少奶奶表面虽待庄敏静和善,心中却不大瞧得上她,在她这等世家宗妇看来,庄敏静一介庶女心比天高,闺中之作竟传得人尽皆知,虽受仕林追捧,却终究失了大家闺秀的矜持,将来指不定就是个祸害。

  庄敏静并不知她往日的高调早惹人嫌弃,见对方不理她,只得收敛了神色,柔声道:“是,母亲。”

  一旁的丫鬟很有眼色,忙上前领她去侯府的菊园。

  此时的菊园十分热闹,朵朵秋菊满院,夫人小姐们三三两两聚在一处攀谈,庄敏静一眼便见到了和她交好的几个姑娘,多半是高门庶出,或者小门小户的嫡出。

  她虽自认才华无双,又是八面玲珑的性子,不知为何那些真正的世家贵女并不愿与她相交,或许是出于嫉妒吧?总有一天,她要让这些人只能仰视她!庄敏静一面想着,一面走了过去。

  一位圆脸的绿裙姑娘见了她,忙笑道:“我说怎么明明在菊园却嗅到了梅香,原来是咱们的寒梅仙子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把词还给苏轼大大,以及诗词评价同样是各朝各代粉丝们给予的点评。

恩,又要啪啪啪打了

☆、庶女谋9

  说话的绿裙姑娘正是永定侯府的庶女陈淑淳,永定侯府与定远侯府沾亲带故,算起来她还能叫四皇子一声表哥,可惜,皇子妃的位置却不是她能肖想的,倒是她的嫡出姐姐听说还未定亲,不知是否有意于此?

  庄敏静心思百转,面上却笑若春桃:“我的好姐姐,妹妹近日可没得罪你吧,怎么偏来笑话我?”

  陈淑淳佯作生气道:“哪里没得罪,你前日许我的绣样至今还没拿给我呢,该不是反悔了吧?”

  庄敏静不擅刺绣,亦不擅作画,可偏偏对描花样子十分拿手,她描的图案新奇又漂亮,就连不少绣庄都愿意出重金求购。

  她忙上前挽住了陈淑淳,告饶道:“是妹妹错了,花样子已经描好了,明儿个就命人给姐姐送去,姐姐就饶了我这回吧?”

  “这还差不多!”陈淑淳满意起来,她的同母妹妹陈淑雅侧着头一脸天真,说道:“静姐姐一会儿作诗么?今日赏菊宴必然有诗词会,我听张阁老家的安贞说,她姐姐准备了好几首诗词,就是想压静姐姐一头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快穿之打脸金手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