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寒门崛起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月落坞啼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2 KB   上传时间:2017-01-24 14:43:46

  王家和听完后对着狗剩说,“狗剩这个名字不好听,以后你就叫文远吧!”

  看到文远点头应诺后又对着文林问道,“你在金家可还有家人?”

  “小人不是金家的家生子,是后来被金家买去的,所以并没有什么亲人在金家。”

  王家和点点头对着薛长富说,“他们都已经把自己的情况说完,你作为管家,接下来的人员安排你可有章程?”

  薛长富明白这是新主子对自己的第一个考验,不过他以前也管过这一类的事情心里也不犯怯,于是对着王家和行礼后便安排起来。

  “红秀负责主子一年四季的衣服鞋袜,红梅负责灶上的活计,文林负责主子的书房整理,文远和我负责采买,以后我会做一本账册记录所有的银钱来往以便主子随时查阅,家里没有洒扫婆子,所以院子屋里的打扫也要安排,下人们各自的住所自己打扫,院子由文远与文林负责打扫,其他屋子就由红秀与红梅负责,这样安排主子您看是否满意?”

  “暂时就这样安排吧!这是一百两银子,接下来的柴米油盐这些东西都要采买,记得买些新的被褥和茶碗,门口的牌匾也要换了,找人做个新的,就叫‘王宅’吧!余下的银钱暂且放账上,以后若是银钱不够你再和我说,看时辰已经到吃饭的时候了,你先带着其他人去外面吃顿饭,饭钱就从账上支取,等吃完后再做事吧!还有你们每个月的例钱,下午你拟定一个章程,最迟晚上我要看的。”

  看到薛长富应诺后带着下人退下,王家和转身就出了门打算去东街的那处宅子看看,至于这些下人,王家和并不担心他们携款而逃,毕竟他们的身契可都在自己的手上。

  在这个年代,下人是没有任何自由的,一旦被发现逃跑,发卖或是打死都是任凭主家意愿,即使逃跑成功没有户头和路引也会寸步难行,最终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想到这里王家和不由的庆幸,幸亏穿来还是自由身,不然可真是生死不由己了。

  

  第21章 发现

  

  王家和找了家小饭馆,点了一碗面放了点肉和两个鸡蛋随便对付一顿就完事了,吃完后就往东街的宅子走去,心里估算着自己的剩余财产。

  当初卖野物的钱加上在赌坊赢的,以及后来赵振天给的钱一共是六百多两,后来在太和楼请邱师爷和赵振天吃饭花了六两多,买人和买房一共花了三百二十两加上放在账上的一百两,只剩下二百多两。

  这样一算感觉真是花钱如流水,想到下午还要去书店买书和笔墨纸砚,肯定又是一笔不小的花费顿时觉得有些肉疼。

  不一会儿就到了东街的宅子,由于靠近镇上唯一的书院,所以这里显得比较安静全无西街的繁华热闹,王家和数了数房间前后一共八间屋子再加一个院子,院子并非青石板铺就但也十分夯实平整,里面有口井很是方便用水。

  原来的主人带走了大部分的家具物什,所以以后要添置一些桌椅家具,不过自己又不在这居住也没必要大肆修缮,至于其他的东西,那些租房子的人应该会自带。

  来读书的一般都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有能力租房的大都不怎么缺钱,所以身边应该会有一个人跟着照顾,这样算来,这房子最多只能租给四户人家,但是这个宅子地段好用水又方便,到时候提一点价钱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有了这些打算后,王家和准备明天就让管家带人来这里添置东西,顺便在门口贴个租房启事,读书人一般都比较看重颜面很少会有人拖欠房租,所以以后收租的事情就交给管家好了。

  王家和考虑好这处宅子今后的安排后便出了巷子准备去书店瞧瞧,不想无意间看到了一个熟人。

  你道那熟人是谁?正是王家的凤凰蛋王耀祖!当初要不是王耀祖也拾掇王铁柱把原主给扔了,说不定原主也不会落得那般田地。

  整个王家倾尽全部的人力财力,为的不就是指望着王耀祖有朝一日考上科举当上官老爷,能够真正的光宗耀祖嘛!这王耀祖也是拿捏住了王铁柱和李桂花的命门,每个月单单在镇上的房租和吃喝的费用就有五两银子,再加上三五不时的以聚会访友的名义从李桂花那里拿银子,每次至少都是三两五两的。

  要是遇上考试的时候更是不得了,十两八两甚至几十两也是要的,这王铁柱和李桂花可是把大儿子当命来看的,就连最喜爱的小女儿王宝珠都得退得一射之地,所以王耀祖的手里从不缺银钱日子过的十分逍遥。

  王家和记得昨天断亲的时候这个大伯并不在场,说是受朋友相邀来镇上了,但如今看他的手里提着的约莫是珍宝斋的盒子,而且看样子不像是要回王家村的,王家和觉得有些可疑。

  王家和只不近不远的跟着也没有躲躲藏藏,完全不怕被王耀祖认出来,不说这王耀祖一向心高气傲以前从未正眼看过原主,就说经过这段时间的修养自己的精神气质已是大变样,更何况还穿着价格不菲的衣服,早已不是昔日那个备受欺辱的孩子了,恐怕就是以往的亲近之人看了也是不敢认的。

  只见王耀祖穿过一个巷子,来到里面的一户人家门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一个婆子,只听她说,“老爷!您回来啦!夫人刚刚还在问您呢!”

  王耀祖回道,“夫人吃饭可用的香?我看她吐得厉害,最近精神不大好就去珍宝斋给她买了最喜欢的胭脂。”

  “哎呦!老爷对夫人可真好!夫人要是知道老爷给她买了珍宝斋的胭脂肯定会很高兴的!”说着便把王耀祖迎了进去顺便关上了门。

  王家和听完他们的对话,眼看没了动静后才靠近那户人家,寻思着昨天那冯丽华还在王家村呢!他们嘴里的夫人肯定不是冯丽华,难道是王耀祖在外面有了人置办了外宅?

  这样的话也就说得通王耀祖为什么会多出一个夫人了,而且这件事王家的人八成不知道,要是知道王耀祖在外面养了个小的,还拿家里的钱在镇上给这小的买东西,不说其他人如何反应,只冯丽华一个人就不会善罢甘休,冯丽华平日里看着万事不管,但要是知道有人抢她的丈夫甚至威胁到她未来官夫人的位置,不搅得个天翻地覆肯定是不会罢手的!

  正巧这时候侧对面的一户人家出来一个婆子倒水,王家和赶忙上前,“婆婆,您好!我想向您打听点事,不知道方不方便?”说着便塞了二十文钱在她手里。

  那婆子拿着钱,心里也贪便宜便说,“你要打听什么事?”

  王家和指了指王耀祖进去的那户人家,小声问道,“刚才我看到一个书生样的人进了那家,您知道那家的情况吗?”

  那婆子听了这话顿时拿着奇怪的眼神看了看王家和,“你问这个干嘛?难道你认识那个书生?”

  “倒不是认识,我看那书生很像我的一个亲戚,但是我这亲戚今天上午还在村里呢!这不,陡然看到一个长得很像的人就忍不住好奇了些!”

  “你这后生,不管你是真不认识还是假不认识,以后你都离那书生远一点!”

  “哦?婆婆这话怎么说?”

  “刚才那书生是这秦寡妇的姘头,这秦寡妇三年前死了丈夫也没留下个子嗣,她丈夫那边的族人就把家产收了回去,只因她撒泼打滚弄得那些族人脸上无光,就给她留了这个院子打发了她。”

  说到这那婆子脸上满是鄙夷,“后来没过多久她就勾搭上了这个书生,据说这书生以前是在另外的地方租房住的,后来与这寡妇好上后索性退了房直接住到了这里,这秦寡妇也有些手段哄的书生使劲往她身上花银子,还买了两个下人伺候她,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我看这书生也没什么挣钱的活计,也不知道他哪来这么多的银钱!”

  王家和心想,有着老王家整个供着他会缺银子才怪!平时也没见他带什么东西回去给他的父母和老婆,反而给这寡妇买东西买下人的,可真是舍得!

  珍宝斋一向走的是高端路线里面的东西可不便宜,寻常的胭脂一盒至少得要一二两银子,如今王耀祖这么大方的给秦寡妇买珍宝斋的胭脂,看来他对秦寡妇是真爱啊!

  

  第22章 买书

  

  “刚才我听那书生的意思好像是秦寡妇病了?”

  “嗨!哪是病了!是那秦寡妇怀孩子了,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应该就是那个书生的!”

  “婆婆,你怎么对这家的事情知道的这么清楚?”

  “这一片的人谁不知道这家的事情啊!按理说这两个人做的事并不怎么光彩,放在别人身上,哪个不是藏着掖着的?偏偏这两个人从不遮掩,还让下人喊什么老爷夫人的,真是不知廉耻!所以我劝你离他们远点,可别被带坏了名声!”

  王家和打听到自己想要的消息后,辞别那婆子就出了巷子往书店走去,从那婆子的话里可知,这王耀祖和秦寡妇已经好了快三年了,现在还有了孩子,而且王耀祖对秦寡妇疼爱有加,两人十分高调,难道王耀祖就不怕碰到熟人,把这事情暴露出去?

  清河镇可是一个大镇,十里八乡的村民有什么需要可都得到这里买卖,更何况在县城与镇子中间还有一个不小的码头,非农忙期间大部分人都会到那里找短工做,这人来人往的还没被熟人发现,运气可真好!

  王家和一边想着自己的小心思,一边走进了明诚书店,店伙计见有人进门立刻迎了上来,“这位老爷,您是买书还是笔墨纸砚?”

  “你这里可有考科举的书?”

  “我们书店可是大周最有名的书店,不要说考科举的书,就是往年的科举题目都是有的。”

  “那这价钱怎么算?”

  “四书五经一本一两银子,最近三年的县试、府试和院试的考试题目一份三两银子。”

  “怎么这么贵?书比其他店里的贵也就算了,题目比书还要贵?”

  “这位老爷,我们的书可都是附带注释的,其他店里的书可没我们这么齐全,这题目也是我们东家专门花钱找人眷写的,在整个大周朝可只有我们明诚书店有,这哪是其他小书店能比的上的?”

  “你说这是你们独有的,那要是有人买了你们的题目,私下里眷抄便宜些卖给其他人,你们不就做不成这生意了?”

  “老爷这话就不对了,读书人大多手里有些钱,多不愿被人知道自己因为银钱拮据而私下买卖试题,一旦被揭露出来,难免会脸上无光影响声誉。”

  那店伙计舌灿莲花的接着说道,“即使真有商家贩卖试题,但是真假难辨读书人大多不会买的,他们宁愿几人到书店合买,也不会去私自买那不靠谱的试题,再者就是真有贩卖成功的,大头还是在我们书店,损失不了多少的!”

  果然是奸商!王家和寻思着这古代毕竟不是现代,一个书店能卖科举考试的题目,不仅只是有钱就行的,估计这东家背后的势力也不小,“怎么没有乡试和会试的题目?”

  “老爷您真会说笑,我们这地方十几年来一个秀才都没出过,即使有乡试和会试的题目也卖不出去啊!若是您想要,我这就和掌柜的说一下给您从县城那边带过来?”

  “不用了,你帮我四书五经各拿一本,最近十年的县试、府试和院试的题目都拿一份!”

  “最近十年的都要?”

  这店伙计对于王家和一下子要这么多题目很是惊奇,平常只见有人买最近三年的题目,最多也就是五年的,很少有像他这样一买就买十年的。

  “怎么?你这里凑不齐十年的?”

  “齐的齐的!不过前五年的还容我去找找!”

  “嗯!前五年的题目价格应该便宜点吧?”

  “是的,前五年的题目一份一两银子,后五年的价钱都是一份三两银子!”

  卧槽!果然和抢钱差不多,这书店的东家靠着这份独家试题估计都得赚翻了!

  趁着那伙计去找试题的空档,王家和看了看有没有其他感兴趣的书,转了一圈后发现这书店的书不仅种类齐全,而且眷写的字体都十分整齐,这些书句与句之间都间隔两个字左右的空白很是方便总的来说这里的书质量都属上乘,于是王家和又挑了几本书,分别是《大周游记》、《大周史记》、《大周律法》、《经世民事录》、《说文解字》。

  那伙计找全试题后,看见王家和又多挑了五本书,虽然感觉这位客人挑的书太杂,但是只要有生意上门当然是多多益善的好,于是连忙手脚麻利的把王家和要的其他东西找好。

  “老爷,您要的书和试题已经齐全了,一共七十五两银子!”

  王家和在心里估算,最后拿的那几本书至少每本有一两的价,果然在这个年代读书考科举是需要财力支持的。

  “我还要一些笔墨纸砚,拿中等的就行!”

  伙计听了更是眉开眼笑,连忙去帮王家和挑东西去了。

  王家和瞄到角落里堆着一些纸于是问道,“你那堆在墙角的纸是怎么处理的?”

  “那堆纸都是发霉或者被虫蛀了的纸张,一般人家不会买的,掌柜的说便宜点卖给那些手头不大宽裕的读书人,也好过扔了的强。”

  王家和寻思着以后需要多练字,也没必要用质量太好的纸,于是问道,“那这些是什么价钱?”

  “老爷您要是买的话,只要付二两银子就可以全部带走!”

  王家和点头道,“那就都带走吧!这么多东西,我一个人可不好拿,你们可以安排人送上门吗?”

  “要是不远的话,我们送上门是没有问题的!”

  “我住西街,你们让人送上门吧!”

  “好的,老爷!下午肯定帮您把东西送过去,您看是先付订金还是全付?”

  “全付吧!你们给我个字据即可!”

  “好勒!您这边请!”

  王家和留下详细的住址后咬牙付了钱,只觉得再不想想挣钱的路子,用不了多长时间可能就会坐吃山空,看来最近势必要找机会和赵振天谈谈了!

  

  第23章 送信

  

  王家和悠哉悠哉的回了家,到了地方后只见自己的住处已经打扫完了,没看见管家的人影便招来文林问道,“怎么没有看到管家?”

  “回主子的话,薛管家嘱咐我和红梅红秀打扫房间后,就带着文远出去采买东西了,说是还要去订做一块牌匾。”

  “去了有多长时间了?”

  “吃过饭就去了,应该也快回来了。”

  “嗯,我在房里睡一觉,等会若是有明诚书店的人送东西上门,你就直接把东西放到书房,再把这张字据给他们,”说着便从怀里拿出明诚书店的字据交给了文林。

  王家和睡醒的时候已经快到申时了,只觉得浑身轻松懒懒的不想动弹,其实若是能做个富贵闲人,谁愿意考那什劳子科举?

  虽说在现代研究过古代的书籍和科举,但那也只限研究并不是当做主要的知识来学习的,即使能理解一部分经典的内容但要是用来考试还是远远不够的。

  四书五经只是伦理教材,背诵之外还要融会贯通,为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必然要倒背如流般地熟悉四书五经的注释,除此之外还要涉猎浩如烟海的以儒家归属伦理为主线写出的诸朝“正史”、典籍、和文学书籍。

  王家和想到还有这么多的书要读就是一阵头疼,幸好科举是由易到难,要是一下子来个策论什么的,他就真得要好好考虑一下要不要走科举的路子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1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寒门崛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