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望门农家女_分节阅读_第110节
小说作者:飘絮纷飞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6 MB   上传时间:2017-04-12 15:40:15

  他后面紧跟着出来的顾元河瞧见这情景,亦是笑的合不拢嘴,“大姐夫,我这心里有点紧张,咋办?”毕竟是头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顾元河激动的心情久久平复不下来。

  倒不是因为围观的人多而胆怯,而是因为怕搞砸了自家小女儿吩咐他办的事情,他哆嗦着嘴,看着同样一脸惊讶的赵承安说道。

  “别说你紧张,我这心里也是提心吊胆的呢。”赵承安闻言,激动的回了一句。

  以前的他都是下乡去卖东西,碰到的也只不过是一个村子里的个别几个人,像眼前这么大阵仗还是人生头一次经历,说不紧张激动那都是骗人的,他抓着锣鼓绳子的手全是汗。

  “大姐夫,你说我待会要是忘记该怎么说了,咋办呀?”顾元河又神经兮兮的问了一句。

  “不会的,元河,你要相信你自己,”赵承安深吸了口气,努力的平复自个儿激动的心情,然后抬手拍了拍顾元河的肩膀,安慰道,“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第一次难免都有点紧张,不过到下一次就好了,所以咱们一定要咬着牙把这第一关闯过去。”似是在安慰顾元河,又像是在安慰自个儿,赵承安如是说。

  “嗯。”顾元河觉得大姐夫说的有道理,就冲着他重重的点点头。

  “爹,大姑父,你们这是在聊什么呢?”顾清宛手里牵着一蹦一跳的顾清辰,走到门口,看着两人略有些拘谨的样子,嘴角微微翘起,一脸笑意的说道,“是不是紧张了?”

  “四姐,爹和大姑父害怕了。”

  顾清宛说完话,还未等顾元河和赵承安开口解释,就听到顾清辰软软糯糯的声音响起,紧接着就见顾清宛的背后露出一个圆滚滚的小脑袋,一张憨厚可爱的小脸上,满是笑容,正朝顾元河和赵承安两人俏皮的吐着舌头。

  “不许乱说,爹哪有害怕,爹明明好好的。”顾元河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努力的摆出一副非常平静的神情。

  “就是,大姑父也没有害怕。”赵承安紧跟着说道,就连表情都跟顾元河摆出的一模一样。

  看着两人同出一气,顾清宛有些忍俊不禁,她克制住自己不要笑出声,尽量平缓的说道,“是是是,爹和大姑父没有害怕,你们俩精神着呢,那待会清宛就等着看你们俩的表现喽。”

  朝两人说完,又扭头看着顾清辰,嗔怪道,“不能这样说爹和大姑父知道嘛,待会还要辛苦爹和大姑父帮咱们店招揽生意呢,你要是再这样说,万一他们俩一生气,罢工不干了,那咱们酒楼可就没人来吃饭了。”

  听到顾清宛的话,顾清辰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他虽然不是太明白,但是有一点他是知道的,如果没有人来店里吃饭,那他们家就会没钱,家里没钱了,他不仅不能买好吃的,而且还不能去上学院。想到这些,顾清辰立马狗腿的冲顾元河和赵承安两人,一脸笑眯眯的奉承道,“爹,大姑父,刚才清辰说错话了,你们别生清辰的气,爹和大姑父才不会害怕呢,爹和大姑父最厉害了。”

  见自家小弟如此上道,顾清宛满意的点点头,孺子可教也。有了自己和小弟的赞许,相信爹和大姑父想不尽全力恐怕都不行了,此时,顾清宛忍不住在心里偷偷笑着。

  海口都夸下了,顾元河和赵承安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了。

  “咚咚咚——”

  赵承安一手提着锣鼓,一手用小锤敲着,锣鼓发出咚咚的响声,让围观议论的一群人安静了下来。他见众人不说话了,便清了清嗓子,看着一群人,大声的喊道。

  “各位走过路过的乡亲父老,小店马上就要开业了,还请各位乡亲父老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就捧个人场。”

  等他说完,顾元河就紧跟着喊道,“小店今天开业,有免费的茶点供用,各位乡亲父老如果逛花灯,逛累的话,不如就带着家人来小店这里,不仅可以歇歇脚,还可以品尝到免费的茶点哟。”

  “本店推出的菜品,点心,烧烤绝对是在别的地方吃不到的,如果大家伙想要尝鲜,可要尽早哦。”

  “待会本店的开张仪式就要开始了,我们的东家还特意邀约了章县令和济民堂的郑掌柜前来剪裁,众位千万不要走开喔,错过可是要懊恼一辈子的。”

  顾元河和赵承安两人一唱一和的说了起来,起先两人都还觉得紧张,感觉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不过到后来是越说越顺溜,越说越有劲,不到片刻功夫,两人就把顾清宛让他们说的台词全都说了一遍,基本上没有错漏的地方。

  完了,两人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自信的光芒。

  等两人说完后,围观的一群人就又叽叽喳喳的议论起来,讨论的内容大多都是两人刚才说的事情。

  “我说两位,刚才你们说有免费的茶点供用,这事是真是假?”人群中,有人狐疑的出声问道。

  “自然是真的,”赵承安大声回了一句,然后笑着说道,“这位朋友如果不相信,可以在这里稍等片刻,待本店开张之后,您可以亲自验证一下到底是不是真的,毕竟现在无论我说什么,您都会心存疑虑的。”

  众人听到他的话,不禁点了点头,他说的有道理,即使现在听的再多,也不如待会亲自验证一下来的实在。围观的众人沉默了片刻,又有人出声问道,“那你们店里免费供应的茶点,是不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啊?”

  “呵呵,这位壮士是不是有点太贪心了呀?”顾元河看着那肥胖的中年男子呵呵一笑,“如果进店的每个人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的话,那小店可就血本无归喽,再者说,小店推出的菜色可是在别的酒楼吃不到的,难道这位壮士不想尝尝鲜?”

  “这楼里的菜如果好吃的话,大爷自然是想尝尝鲜,可要是不好吃,那大爷何必花那个冤枉钱,倒不如吃点免费的茶点,晚上回到家也不用听家里的母老虎唠叨了。”

  听到那中年男子的话,围观的众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是个怕媳妇的呀。

  “这位壮士你大可以放心,本店推出的菜绝对让你满意,如果你不想听家里的夫人唠叨,大可以带上一份甜点回去让夫人品尝品尝,她要是吃高兴了,哪里还会唠叨你,怕是夸你都来不及。”顾元河笑着说道。

  “哈哈——”众人一听,又齐齐大笑起来,而那位中年男子则是有点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嗨,小哥,你还没说你们店里免费的茶点能吃多少呢?”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妇人看着顾元河问道。她旁边站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显然是祖孙俩结伴出来看花灯的。

  “凡是进到本店的客人,每桌上都会送上一壶茶水和两盘点心的。”

  “哦,这样啊。”那老妇人闻言,点了点头。

  “哎,我说小哥,你刚才说章县令和济民堂的郑掌柜会来给你们店剪裁什么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啊?还是你故意吸引进你们家的店,才这么说的?”人群中,有人质疑道。

  不怪他们质疑,济民堂的郑掌柜倒是好说一些,可章县令是谁啊?那可是兰栖县城的父母官,有的福贵人家连他的面都不一定能见着,又岂会是他们这样的小民可以请的到的。

  “此事当然是真的。”赵承安看着问话的那人斩钉截铁的说道,“现在章县令和济民堂的郑掌柜正在二楼的雅间内歇息,你要是不相信,大可以站在这里等着看。”

  那问话之人见赵承安说的如此肯定,便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而是将话题转移到了别处,“小哥,刚才你们说的剪裁是怎么一会事啊?”

  众人听到他问这个问题,都不由得竖起耳朵听着,他们心里也正好奇着呢,剪裁一词从未听过,不知道是干啥子的。

  “这个嘛,到时候你们自然就知道了。”顾元河摇头晃脑,一脸神秘的说道。

  “切——”

  正竖着耳朵听他回答的众人,听到他如此说,都不约而同的切了一声。不过越是知不道,众人的心里越痒痒,便有些急不可耐起来。

  “我说,你们店啥时候才开张啊?这都酉时了,不会要等到亥时才开张吧,那我们可等不了。”虽然已经开春了,天气也在慢慢回升,可毕竟还是在正月里,就算天气暖和也不会多暖和哪里去,尤其是在夜晚,天气还是很寒冷的,如果在这站着等一晚上,人肯定会受不了的。

  “就是就是,这天,晚上也能冻死人的。”那人说完话,就有人紧跟着附和道。这么冷的天,谁傻了才会在这站一晚上。

  “诸位莫急,本店将于酉时末正式开张,所以不会让你们在这里站一晚上的,还请诸位放心,还有,本店还特别准备了一次猜灯谜的小游戏,”顾元河冲着围观的路人大声喊道,说完这些,他顿了顿,抬手指向挂在一片灯笼中间的那盏四叶草花灯,继续接着说道,“诸位看到了嘛,那挂在中央的最亮眼的那盏灯笼名叫四叶草,就是今天奖励给猜灯谜获胜者的。”

  “小哥,此话当真?”先前夸赞那盏四叶草灯笼漂亮的老者,站出来看着顾元河问道。

  “老伯,在下把话都说出口了,自然是当真的。”顾元河丝毫没有因为那人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而表现出任何的不耐烦,他冲着那老者笑着说道。

  那老者闻言,捋着胡须点了点头,一身的儒雅之气,一双略微浑浊的眼睛闪过一丝精光,然后又看着顾元河再次问道:“小哥,老夫可不可以再问你一个问题?”

  “老伯请讲。”顾元河笑着说道。

  “这盏你说名叫四叶草的花灯,出自何人之手?为何会将花灯做成如此模样,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含义?”见顾元河答应,那老者一股脑的将心底的疑惑全都问了出来。

  “哈哈,我说这位老头,你不是说只问人家小哥一个问题吗?眼下你一下子问了那么一长串,你让人家小哥如何回答你?”那老者话音刚落,便有人打抱不平道。

  “这?”那老者反应过来。脸色微赫,随即微微弯着腰,拱手向顾元河赔罪道,“是老夫心急了,还望小哥切莫怪罪。”

  顾元河见此情况,没有理会打抱不平的那人,而是忙向那老者报还一礼道,“老伯,不必如此多礼,这些问题您不问,在下也是要说的,所以老伯不必挂怀。”

  “哦?”显然没料到顾元河会如此说,那老者微微惊讶,随后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老夫就洗耳恭听了。”

  “说起来这盏花灯,在下还有些不好意思开口呢,”顾元河的眼神缓缓的在对面的人群身上挨个扫了一眼,一脸的难为情,他轻轻的咳了咳嗓子,以化解脸上的尴尬,方才接着说道,“其实这盏四叶草花灯不过是小女儿的涂鸦之作,后来无意间被济民堂的东家瞧见了,甚为喜欢,所以才命人将小女儿的涂鸦之作制作成了花灯,再后来小女儿就建议把这盏四叶草花灯作为今天猜灯谜获胜者的奖品。”

  “想不到你女儿随便画画都能画出这么漂亮的花灯啊。”人群中传来一句赞声。

  顾元河闻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让大家见笑了,请诸位在此欣赏一下花灯,我们回去做下准备,本店开张的吉时马上就到了,还请诸位在此稍等片刻。”说完,冲着那些人拱了拱手,然后便和旁边的赵承安往酒楼里走去。

  “等一下。”

  当顾元河和赵承安两人前脚刚跨入门坎,后面就传来之前那位老者的喊声,两人停住脚步,回头看过去,就见那老者大步走到他们俩面前,道,“两位小哥慢走,老夫还有事情想请教两位小哥。”

  刚才顾元河的回答能骗得了那群人,但却骗不了他,那么精致的一盏花灯,怎么可能是随随便便的涂鸦之作?定然是用心制作出来的,他平时除了看书,就是对制作花灯这一块颇为喜爱。

  “老伯,还有何事?”顾元河疑惑不解的问道。

  “这位小哥,恕老夫直言,你刚才说的那番话,应该言不尽实吧?”那老者在两人面前站定,捋了捋胡须,一双精明的眼睛盯着两人,高深莫测的说道,“不知,小哥可方便将实情告知?”

  “这?”顾元河和赵承安两人闻言,不禁有些面面相觑,即使再漂亮,左右不过也只是一盏花灯,这老伯是不是太追根究底了些,顾元河略微思索了片刻,随后才看着那老者问道,“不知老伯可否相告,会何会独独对这花灯如此感兴趣?”

  “唉,老夫也不瞒你们说,”那老者闻言,长长的叹了口气,一脸的哀伤之色,像是在怀念什么人一般,眼神盯着那盏四叶草花灯,幽幽的说道,“老夫的妻子以前特别钟爱花灯,每年的花灯会老夫都会陪她一起去赏灯,她总是在老夫的耳边念叨,说是要自个儿做上一盏这世上最漂亮的花灯,然后挂在自家的院子里,以前老夫还笑话她,花灯总是一年比一年漂亮,她怎么可能会做出这世上最漂亮的花灯,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可她一点都没有因为老夫的话而气磊,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亲自画图,亲手制作一盏花灯,然后让老夫陪着她来到这花灯会,跟别人家的花灯比较,看谁的比较漂亮,一年又一年,一年又一年,老夫陪着她看了几十年的花灯,直到去年,她因病去世,今年的花灯会只有老夫一个人看,所以老夫就想着找一盏这花灯会上最漂亮的花灯送到她的墓前,也好让她继续赏灯。”

  说到这,那老者已经双眼含满了泪水,似思念,似怀念的看着那盏四叶草花灯,而站在一旁聆听的顾元河和赵承安两人都不禁红了眼眶,过了半晌,当他们二人都以为那老者不再说话时,又听到了他的声音。

  “老夫一个人沿着这道街慢慢的走着,直到瞧见了你们家酒楼外面的那盏形状奇怪,但却十分漂亮的花灯,老夫只看了一眼,便知道,这盏花灯就是老夫的妻子想要一直寻找的,所以老夫才冒昧相问的。”

  “不知道这位小哥可否方便告知老夫,这盏名叫四叶草的花灯有何来历?”因为他第一眼见到那盏花灯后,就感觉这盏花灯的背后定然有故事,是自己的妻子一直在寻找的。

  顾元河闻言,垂下脑袋思索了片刻,双手握了握拳头,最后做好了决定,“老伯,我刚才说的话是真的,没有骗你们,这花灯确实是小女儿所画,如果您有什么想问的,那我这就去把女儿叫过来,您直接当面问她,可好?”

  刚刚顾元河和赵承安两人在外面敲锣打鼓,招揽客人,本来顾清宛是想带着顾清辰在门口看着的,不过后来却被李氏喊了去,说是让她再检查一下,开张典礼所需要的东西,看有没有漏的,或者不够的。

  “那就麻烦这位小哥了。”那老者礼貌的说道,脸上虽然平静无波,但心里却翻起了骇浪。

  见那位小哥不过三十几岁的样貌,就算女儿再大,也只不过是十几岁,真能做出那样的花灯吗?那老者原本心里是不相信的,但当看到顾清宛的那一刻,那老者便相信了,这世上竟有如此聪慧的女娃娃。

  顾元河见那老者执意想要知道四叶草花灯的来历,刚才又听了那老者的故事,心里感动,就决定让他见见自家宝贝闺女,“四丫头,四丫头,你出来一下。”他站在门外,高声冲着里面喊道。

  不过片刻功夫,顾清宛就出现在三人面前,“爹,您找我?”她疑惑不解的问道,刚才听下面的伙计说,爹和大姑父已经圆满完成任务了,这会子,找她做什么?

  “四丫头,是这样的,这位老伯想要知道那盏四叶草花灯的来历,你知道爹是个嘴笨的,听你说了两遍也没记住,所以爹就把你喊来了。”顾元河挠了挠头,有些难为情的说道。

  “哦,是这样啊,没事,反正离酉时末还有一刻钟,不忙,”顾清宛笑着说道,然后扭头看着那老者,笑眯眯的说道,“这位爷爷您好,咱们到里面去说吧。”

  “哎哎。”那老者应了一声,跟随在顾清宛的后面抬脚朝酒楼里走去。

  “爷爷,我叫顾清宛,这是我爹顾元河,这位是我大姑父赵承安,不知道爷爷您如何称呼?”待几人坐下后,顾清宛礼貌的问道。

  “老夫姓胡,如果丫头不嫌弃,可以称老夫一声胡爷爷。”那老者已经收起了悲伤的神色,他捋了捋胡须,冲着顾元河和赵承安点了点头,随后看着顾清宛一脸慈爱的说道。

  “胡爷爷好。”顾清宛没说嫌弃,也没说不嫌弃,而是张口冲着那老者脆生生的喊了一句。

  “好,好,”那老者笑着应道,然后有些狐疑的问道,“丫头,那盏花灯真是出自你手?”

  “胡爷爷,那花灯确实是我做的没错,不知道胡爷爷想知道些什么?”顾清宛大方承认道。

  “哦,是这样的,老夫就是想知道你是如何想起做一盏那样的花灯的?”那老者问道。

  那盏漂亮的四叶草花灯竟然出自一个十来岁小姑娘的手中,太匪夷所思了,胡奉书微眯着眼睛暗暗的将顾清宛打量了一番,最后得到的答案是,这小丫头,果然不简单。

  一般人家十来岁的姑娘会做什么?最多不是帮自己娘亲在厨房里打打下手,就是喂喂家里养着的牲口,亦或者是在家里带弟弟妹妹玩耍,孝顺懂事的话,家里穷,会帮着在田地里干些杂活,到附近的山头挖些野菜,或者绣些荷包拿到县城里的铺子换点铜钱。而眼前的小姑娘却跟她们都不一样。

  “胡爷爷,其实也没什么的,”顾清宛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画这盏花灯的时候,我也没想那么多,只一心希望我们一家人能一直这样快快乐乐的生活下去,所以才画了四片叶子,因为清宛曾经在一本杂记上看过,四片叶子,一叶代表希望,二叶代表付出,三叶代表爱,四叶代表幸福,我看过之后,刚好快要到上元佳节了,所以我就胡乱的画了这么一盏花灯。”

  “原来是这样。”那老者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咦,那不是胡院长吗?”

  正当几人谈论四叶草花灯时,后面传来郑掌柜的惊讶声。郑温和郑俊文两人从二楼下来之后,他无意间抬眸,就瞥见了跟顾清宛说话的胡奉书。

  听到有人喊自个儿的名字,胡奉书站起身来,寻声望去,便看到郑温以及他的大孙子郑俊文正站在楼梯口处,嘴角含笑的看着他。

  “是郑掌柜啊,好巧,你也来这里了?”胡奉书看着他问道。

  “咦,胡爷爷和掌柜伯伯原来是认识的啊?”还未等郑掌柜开口说话,顾清宛的声音就在几人耳朵跟前响起。

  “清宛丫头啊,老夫怎么不知道你什么认识胡院长的?”先是朝胡奉书点点头,然后才对顾清宛问道。

  顾清宛闻言,两手一摊,耸了耸肩膀,无奈的说道,“掌柜伯伯,我和胡爷爷是刚认识的。”

  “哦,竟有这么巧的事情?”郑掌柜一脸惊讶的看着几人,然后对胡奉书说道,“胡院长,你还记不记得昨儿晚上我让人给你送的请柬?”

  “请柬?”胡奉书听后,怔了怔,貌似有这么回事,他记得用过晚饭之后,下面的小童递过一张请柬,上面好像说要邀请他第二天去参加一家酒楼的开业庆祝,但是因着第二天就是上元佳节,他便拒绝了,怎么郑掌柜会突然提到这件事,心里疑惑,不由得就看着郑掌柜问道,“郑掌柜怎么想起提这件事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4页  当前第1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0/2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望门农家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