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望门农家女_分节阅读_第31节
小说作者:飘絮纷飞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6 MB   上传时间:2017-04-12 15:40:15

  “这一大早的,还有谁来啊?”

  李氏要去开门,顾清宛站了起来,用棉布擦干净手上的水珠道,“会不会是大姑父啊,娘你忙,我去开门。”

  外面还雾蒙蒙的,顾清宛小跑到外门处,伸手拉开门栓,抬头一看不是自己大姑父,而是郑氏的丈夫顾老实,忙开口喊了一句,“老实叔,您咋来了?快进来。”

  听到声音,李氏从厨房里探出头来,看见是顾老实,便迎了上去,“哎,是老实哥啊,这么早吃饭了没?”问完便朝着堂屋喊了一声,“元河,快出来,老实哥过来了。”

  顾元河从堂屋走出来,后面跟着李山川父子俩,几人在院子里一阵问候。

  顾老实人如其名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个子跟顾元河差不多高,人胖胖的。他笑着跟李山川父子问候了之后,转头看着顾元河和李氏道。

  “我吃过饭来的,这不听说今儿你们家盖房子,我就来看看有啥能帮上忙的,别的细活我够不上手,出把力气还是可以的。”

  顾元河招呼着顾老实进堂屋去做,又挥手让清宛去到碗茶来,到了堂屋,笑着让顾老实坐下,“多谢老实哥了,其实也没啥子活计,泥瓦匠都是找好的,盖房子用的砖瓦也都运来了,就差着人一到就可以开工了。”

  顾老实听过之后,露出了笑容,“那就好,那就好,元河兄弟,你看你家盖房子我也没帮上啥帮,孩子儿她娘在你家做工,你们还给那么多工钱,我都不好意思了。”

  顾清宛端着茶碗走进来,刚好听到顾老实的话,不由地暗自想着,这个老实大叔还真是实诚呢,跟她爹一个样,只不过人家比她爹幸运,有个知道疼爱儿子的娘,莫非这就是老话说的:傻人有傻福。

  顾元河听他这样说,赶紧回道:“你这说的啥话呀,嫂子给我们家干活,付给她工钱那是她应当的,再说平日里也多亏了你们家的照应,我还没来得及谢谢你呢。”

  “瞧你说的,都是乡里乡亲的,谁家还能没有个困难啥的,能帮的伸手帮一把那是应该做的。”顾老实回答道。

  “我看你们俩都别客气了,老实啊,你爹最近还好吗?”旁边坐着的李山川瞧着两人推来推去的,笑着从中间打断道。

  “叔,我爹好着呢,我常听我爹念叨您呢,说一些你们年轻时在一块干活的日子,您也好久没来了吧,今儿赶巧了,我这就回去跟我爹说一声,等这边的事情忙完了,你可得去我们家坐坐。”顾老实说着便要往外走。

  林山川连忙站起身上前拦住他。

  “老实啊,今儿实在不行,改天吧,等元河他们家盖好房子,我准备来住段时间,到时候还怕没时间找你爹喝酒嘛,今儿就算了,你爹也是个闲不住的,等他过来了,还不得帮忙干活,你爹年纪也大了,你这当儿子的可不能再让他受累了。”

  顾老实一听李山川这样说,搓了搓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嗳,还是叔想的周到,瞧我这脑袋笨的。”

  早饭做好,顾清秀两姐妹帮着李氏将菜一道一道的往桌子上摆。

  “美娥,你们天天早上就吃这么好的?”林氏看着桌子上有鱼有肉的饭菜,手有点抖,就是过年也不过如此了,因着有外人在场,只能拉着李氏的衣袖,凑到她耳边轻声的问道。

  她知道这个月女儿家挣了些钱,自己家也跟着挣了不少,可现在要盖两进的大宅子,哪里不需要花钱啊,就算挣了些钱也搁不住这么个花法呀。

  李氏给林氏盛了一碗白米粥,把筷子塞到林氏的手里,笑道:“哪能天天吃啊,今儿不是看您和我爹来了,才做这么多菜的,平时我们一家也就是就着咸菜喝点粥,粗粮也是要吃的。”

  说完又从框子里拿了一个包子递给林氏道,“快偿偿看,这馅儿还是您那小外孙女儿调的呢。”

  林氏接过包子,嘴里还不忘嘀咕着,“这么多人,一人一碗白米饭,两三个包子,一早上得花多少钱啊。”

  “娘,您就别心疼了,再不吃,饭都凉了。”

  李氏看着自己娘亲那心疼的模样,她是理解的,这要是放在以前,打死她也不舍得一下子做这么多好吃的,不过现在她在小女儿的潜移默化下也舍得了。

  她家四丫头曾说过,挣钱就是为了花的,要是家财万贯,还不舍得吃穿的话,那还挣钱回来干啥,她后来想了好些天,觉得女儿说得很有道理。

  顾老实一看别人家还没吃早饭,连忙起身要告辞离开,说是晚点再过来。顾元河等人哪里肯放他离开,都出言相劝。

  “我是来帮忙的,咋还能在你们家吃饭。”

  “有啥不能吃的,这些菜好多都是郑姐做的呢,”李氏上完菜,听说顾老实要走,忙上前劝说道,“清璃啊,去把前几天买来的酒拿出来,让你老实叔陪你姥爷小舅他们喝一点。”

  顾清璃应了声,回自己屋里去拿酒了。

  “这……这咋好意思呢。”

  “老实叔,你要是不好意思吃顿饭,那我们怎么好意思让你来帮忙干活呢,所以,您就别推辞了。”顾清宛笑眯眯的看着顾老实说道。

  听顾清宛这么一说,顾老实便不在推辞,在桌子边的木凳上坐下来。

  这时顾清璃拿着一坛酒走了进来,将酒放在桌子上,离得近的顾元河把酒塞子一打开,浓郁的酒香飘了出来。

  坐着的几人都是有酒瘾的,闻着这么香的酒,恨不得立马喝上一口。

  李氏瞧众人模样,笑着从厨房拿来酒杯,给每人倒上一杯,临了还不忘提醒几人道,“都别喝多了,待会儿人家泥瓦匠估计就要来了。”

  众人都点点头,酒啥时候都能喝,但盖房子是大事,可马虎不得。

  顾清宛手里拿着白菜儿肉包子啃着,绕着走到自己小舅跟前,抬手拿着包子在李竹森眼前晃了晃,道:“小舅,你偿偿这包子的味道怎么样?这可是我调的馅儿呢。”

  李竹森看了一眼顾清宛手里的包子,也伸手在桌子上拿了一个,吃了起来,片刻一个包子便下了肚,随后对着顾清宛毫不吝啬的称赞道:“味道确实不错,咱们清宛还是这么能干。”

  “嘿嘿……”顾清宛奸诈的笑了一会儿,然后看着李竹森不怀好意道,“不知道与我那未曾逢面的小舅妈一比怎么样?小舅以后试过了,可要记得告诉清宛喔。”

  “你……”李竹森被羞得红了耳根,恼怒的瞪着顾清宛道,“小小年纪,不知羞。”

  “哦,哦,小舅害羞了,哈哈……小舅害羞了。”顾清宛看着李竹森红了耳根,顿时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拍着双手高兴的大声嚷嚷着。

  小弟顾清辰也跟着拍着手嚷着,他虽然不懂为何四姐如此高兴,但看着自己四姐乐呵,他也跟着欢乐。

  李氏摇着头看着玩得高兴的两个儿女儿,无奈的说道,“好了,赶紧坐下吃饭,”说着责备的看了顾清宛一眼,“清宛,你小舅是长辈,不许这么没大没小的。”

  “哦,知道了。”顾清宛没劲的回应了一声,然后坐下,默默的拿了个包子啃了起来。这古代真不是一般人待的,没电视手机就算了,连说话也不能自由,真没尽,好怀念手机啊,哎!

  对面的李竹森,拿起包子张嘴就咬下四分之一,冲着顾清宛眨眨眼,表示他也不敢反抗大姐,你就自求多福吧,随后重新埋头吃饭。

  “元河兄弟在家吗?”

  待一家人吃过早饭,李氏等人把所有东西刚收拾好的时候,门外传来喊声。

  顾元河一听声音,知道是王泥匠来了,连忙站起身跑出去,打开门就看到身穿藏青色长衫的王泥匠,带着二十来个壮汉,站在门外。

  “王师傅你们来了,快里面请。”顾元河笑着招呼众人进去。

  院子里,顾老实和李竹森也把家里所有的木凳搬了出来,让众人坐下休息,李氏和顾清秀忙着提了一桶热水出来,给每人倒了一碗热水暖暖身子。

  随后大伯顾元海和大姑父赵承安也陆续过来了。

  当天上午,王泥匠便带领着二十几个好手艺的泥瓦匠开了工,顾元河等人则是在一旁帮些小忙。

  在这里只要是盖新房子,总是事先在门口放一大串鞭炮,表示能顺利完工的意思,顾清宛家自然不会例外,顾清璃拿了鞭炮在门口放了起来,村里很多人听到鞭炮声都纷纷过来围观,看到顾清宛家旁边的空地上堆得整整齐齐的青砖,木料,不禁感概,在村里穷得能排上数的顾元河都要开始盖新房子了,还真是世事多变。

  快到中午的时候,顾清宛家里也来了好几个媳妇儿婆子,除了李氏请来帮忙的郑氏和孙氏外,还有郑氏的婆婆,爱嚼舌根的周氏和两个跟周氏走的近的媳妇子,都是在家闲的无聊之人。

  李氏看到郑氏的婆婆也来了,将郑氏扯到一边,不赞同的说道:“郑姐,你咋还把大娘叫来了呢?”

  “哪里是我叫来的,是她自个儿非要过来帮忙的,说是在家也是闲着,过来搭把手也是好的。”郑氏无奈的看着李氏说道。她在家里就劝过了,可是自己婆婆不听呀。

  “大娘,我娘也来了,在屋里坐着呢,您去找她说说话呗,她自个儿也怪无聊的。”李氏见在郑氏这里行不通,只好自己上前劝说道。

  顾大娘知道李氏不想累着她,见这里的人手也不少,便点点头,“好,我去找老妹子唠唠嗑。”

  “哟,李妹子,你家盖新房子这么大的事情,咋没看见你大嫂过来呢,还是你没请人家来,啧啧,这样多生分啊。”周氏看着送顾大娘进屋后回来的李氏,扯着嗓子说道。

  “我请没请大嫂,好像也不关嫂子你的事吧。”李氏目光冷冷的看着周氏,脸色不好的道。

  周氏那天在路上骂顾清宛的事情,临睡觉前顾清璃告诉了李氏和顾元河,李氏一听,当时就落泪了,如果不是顾元河拦着,她非要去周氏家讨个说法不行,最后还是顾清璃说,小女儿在周氏手里也没有吃亏,反倒是把周氏吓了一把,方才作罢,现在见着周氏,自然是没有好脸色。

  周氏见李氏在这么多人面前不给自己留脸面,当即沉下脸来道:“啧啧,大家伙瞧瞧,这李妹子还没当上地主婆呢,就开始瞧不上咱们这些农村妇人了,真是了不得了。”

  呸,什么玩意,不就是有两个钱嘛,还想在老娘面前放肆,也不掂量掂量自个儿有几斤几重,哼。

  “有些人做的事活该被别人瞧不起,这跟我是不是地主婆没有关系。”李氏说完,便招呼着郑氏两人和两位跟周氏一起来的媳妇儿进屋里喝茶,唯独留下了周氏一人。

  周氏被如此对待,一肚子的火气没地方发泄,暗暗的给那两个媳妇儿使眼色,让她们出口帮忙,可是那俩媳妇儿正吃着人家家里的东西,哪里会好意思开口,只能当做没看见周氏的眼色。

  “呸,一群啥玩意。”周氏看着几个人说说笑笑的,愣是没有一个站过来帮着她说话的,气愤的咒骂了一句。

  “周婶儿来我家做什么?”

  顾清宛的声音冷不防的在周氏背后响起,吓了她一个激灵。她转过头对上顾清宛的视线,想起那天发生的事,心里有点害怕,冲着顾清宛结巴的说道:“我……我……”

  顾清宛懒得瞧她那副嘴脸,不耐烦的说着,“看来周婶儿是没什么事喽,我们家里人手也够了,家里也忙,就不留您在这了,您请回吧。”说完便转身走了。

  周氏眼神闪烁的盯着顾清宛的背影一会儿,重重的吐了口水,扭身离开了。

  坐在厨房里吃着零食的那两个媳妇儿瞧见周氏离开了,探出头瞅了瞅天色,要做中午饭了,也跟着起身告辞离开,临走时,李氏又给每人装了一些零食带回去,嘴里说着有空常来玩。

  两个媳妇儿也不客气,把零食揣在兜里,脸上笑开了花,连忙对着李氏说有空一定常来玩。

  “李妹子,我瞧着这些东西都挺贵的,你干啥给她们装恁些,也不是多熟悉的人。”郑氏凑到李氏的面前悄声问道。

  “嗳,这些东西要是能堵上她们的嘴,再多装一些我也是愿意的。”话里的意思不言而喻。

  郑氏轻叹了一声,“没办法,她们就是这样的人。”

  快到中午吃饭的时间了,李氏几人来到厨房准备做饭,包子是昨儿就蒸好的,今儿只需要在锅里热一下就能吃了,目前只需要做的是炖鸡和鸭子,顾清宛家的厨房本来就不大,这一下站了五个人,就显得有些拥挤了,不过好在大家伙都知道自个儿该做些什么,一时间倒不至于太乱。

  顾清秀在灶间烧着大火,锅里炖着鸡和鸭子,不过半个时辰左右,一阵阵难以抗拒的肉香不断扑进鼻子,鼓动着所有人的味蕾,顾清宛拿着勺子,掀开锅盖,搅动着锅里的鸡肉,肉香味更是浓了,这会儿,肉香味随着秋风冲出了老远,让在一边盖房子的泥瓦匠们都不禁感觉到饥肠辘辘的。

  顾清宛用勺子舀了一点鸡汤偿了偿味道,随后又往锅里倒了一些芥末,这样出锅后的鸡汤会更有味道。

  “娘,我好饿啊。”在外面闻着肉味跑进来的顾清辰跟李氏说了一声,不过一双大眼睛却是盯着锅里的肉滴溜溜的转着,一副嘴馋的表情。

  李氏好笑的看着他道:“去让你四姐捞一块给你偿偿。”

  顾清辰得到命令这才乐颠乐颠的来到顾清宛面前。

  “你还别说,这肉经过清宛丫头一弄,还真是香呢。”郑氏闻着香味笑着说道。

  “没啥特别的。”李氏谦虚的说道。

  “娘,咱们把上次腌制的泡菜拿出来一些吧,中午也好再添个菜。”顾清宛瞧着厨房角落里的两个腌制泡菜的坛子,扭头看着李氏说道。

  “行,你弄吧。”李氏没啥意见的回了一句。

  旁边的郑氏瞧着顾清宛抱着的坛子,不由一脸狐疑道:“李妹子,啥是泡菜呀?”

  “嗨,就是用白菜腌制的,跟腌咸菜差不多,不过味道倒是比咸菜好吃多了,尤其是在里面放些辣椒面,很是下饭哩。”李氏想起泡菜的味道,不由的说道。

  郑氏便笑了道:“还有这东西,”当即转头看着顾清宛,“清宛,你那泡菜,给婶儿偿偿呗。”

  “哎。”顾清宛应了一声,拿起筷子夹了一小块泡菜送到郑氏嘴里,郑氏这一吃,就停不下嘴了,一连吃了好几块,直到嘴里实在辣得不行了,方才住了嘴。

  “哎呀,郑姐,瞧你猴急的,有这么好吃吗?”孙氏见郑氏吃了一块接着一块,看得眼馋,当即放下手里的活,来到顾清宛跟前,看着坛子里的泡菜问道。

  顾清宛也夹了一筷子递到孙氏的嘴里,孙氏嚼了两下,立即咋咋呼呼的说道,“哎呀,这东西可真够味呀。”

  顾清宛看着两人都喜欢吃的样子,也不小气,当即说道:“两位婶儿都喜欢,等吃过饭让我娘给你们带一些回去,也不是什么值钱的吃食。”

  “对,对,待会走的时候都带一些。”李氏也跟着说道。

  郑氏两人也不推辞,凑到一块叽叽咋咋的讨论着泡菜的味道。两人也都很默契的没有追问泡菜的做法。

  收拾完手里的活,李氏想着郑氏夫妇俩还有顾大娘都在这边吃饭,难免会挂念家里的两个闺女儿,于是笑着对郑氏道:“郑姐,你回去把你俩闺女儿叫过来给咱搭把手,这饭是做好了,可待会儿吃完饭收拾东西,咱们怕是忙不过来。”

  吃完饭也就是洗洗碗和盘子,擦擦桌子,哪里是真忙不过来,郑氏心里明白,这只不过是李氏想让两个孩子儿过来吃饭找的借口罢了。郑氏也不放心两个闺女儿在家,好在她家老实也来帮忙,也谈不上占便宜,再说以后能帮上忙的机会多的是,于是也不推辞,爽快的答应了。

  等顾清宛将鸡和鸭肉出锅的时候,郑氏也把两个闺女儿叫了来,郑氏和顾老实一共有三个孩子儿,老大顾强现在在县城里的酒楼做活,老二和老三都是闺女儿,一个十二岁比顾清秀小了一岁,一个九岁,跟顾清宛年龄一样大。

  两个小姑娘都梳着辫子,身上穿着粗布衣衫,虽然有点旧但都洗的很干净,长得像郑氏,皮肤白暂,眉清目秀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4页  当前第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2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望门农家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