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童养媳的春天_分节阅读_第69节
小说作者:大王任性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50 KB   上传时间:2017-04-13 17:01:51

通报的人一路敲锣,从村头走到村尾,宣布村子里出的秀才榜首。

村民们每户都有些骚乱。他们甚至开始想,难道秀才是那么好考的?要不把自己的儿子或是孙子,送去书院都书吧?

那昌安书院可真的厉害,已经出了两个秀才了。

只是收生严格,不知要砸进多少银子才进得去。可是,他们真的开始想让孩子去读书了。毕竟,见人好眼红,是万年不变的道理。

而大贵家,可要被对比死。

曾经在庄曜玥的压力,全部落在了大贵身上。庄燕已经回了娘家。那日大贵听了秦叶子的话,跟庄安吉交心的谈了一遍,庄安吉已经冷了庄燕几日,多少也有了点求和的意思,加上大贵给了他下去的梯子,他也开始想要求和。大贵想着今日应该传出放榜的消息,不愿意让庄安吉受这气氛,便把他支走去找庄燕了。

万子一家也不大好,也被顺带说道。可万子虽然也混,但至少听他娘的话。说放弃虽然不甘,但放弃以后却又觉得,生活似乎并不是非考功名不可。

现在,万子已经放下了不少。听到庄曜玥考上秀才的消息,只是羡慕的感慨了两句,并无其他。

按照村子里的习俗。里正准备向村里人收些银钱,然后从村资上拿一些,在村子里大开宴席以示庆祝。

今日他来,除了道喜以外,还是想要和庄詹庄曜玥谈谈往后的事情。他先嘱咐完李氏下午宴席的事,李氏便到镇上再添些没有的东西。而后便是开始跟庄詹商量,如何拿到县官大人的推荐信,往更高学府求学,为庄曜玥往后考取举人做准备。

这是科举的常见行为,因为考取举人需要异地赶考,花费很多银两,加上举人考试就是在乡试一年以后,往往秀才们的第一次举人考试都非常困难。大部分时间花费在路上不说,根本没有时间接触到新知识研习。这就有了推荐制度。

乡试优秀的秀才,可以有机会拿到县官的推荐信,带着推荐信进入官学。在举人考试前可以在当地官学读书,还免费提供吃住。这样不仅省去很多银两,还能接受到更高的教育。

但是想拿到这个名额何其难,如果太差,说不定到了官学处,还会被拒收。因此,县官们也要多为自己的颜面考虑,不轻易写下推荐信。能拿到推荐信的,除了要求真才实学,一般都还要挂一个乡试榜首的称号。

庄曜玥现在拿到了这个称号,就只差到县官大人面前,让他过过眼,考考才学。

里正愿意和庄曜玥一同前往,他对庄曜玥的印象不错,也算做个担保。庄曜玥自然感激不尽,择日不如撞日,便要立即过去。

庄曜玥上了里正的马车,和庄詹挥别以后,随着里正一齐到县城里去。

县衙府里,县官正穿着官府,坐在庭院亭子之中,夏风拂来,院子里的花随风摇曳,带来阵阵花香。

县官如今已经五十多岁,却丝毫没有减少自己的文人做派,举手投足间满是风雅。县官坐在矮桌前,品酒畅谈。而他对面,是上届举人考试,十七岁解元庄守心。如今,他已入翰林学府,只要等待此届殿试,便可鱼跃龙门一步登天。

第64章 相谈

历史上没有的朝代,高熏王朝。天下众分三国,南部久治高熏,中庭大势和炎,北疆蛮族义部。其中,和炎国力最盛,占据天下六成有余,而高熏最为平和,治国历时之久,渊源最深。义部是草原之国,是部落统称。虽较为落后,但族人英勇善战,不可小视。

高熏起源最早,尚是封疆治国。分六部卿,以文久治。

上三卿:宝熏白家、云熏萧家、锦熏墨家;

下三卿:天烟南家、天明东家、天翔关家。

朝廷没有所谓的中坚武将。以六部治,六家分管。封疆内的文官,县官拥有自由护卫权,即一定的地方武装力量。

六部卿自朝堂出,帝位之下,不等同于疆王,仍隶属官职上朝为政。但因为其极大的自主权,往往是制约皇权的一把双刃剑。武将在文官之下,受文官驱使,因而,在高熏,一旦封官,地位不同于往,非商户人家可比。

高熏以文治国,文臣当道,哪怕是面对高高在上的皇权,也时常有激辩之势。

这其中,文官之鼎盛,最为显著者,即万德之师,南归子非。

这是由先帝亲自册封的封号。子非是字,其本名扬子宁。传闻出自文学大家,三岁能诗,六岁能文,被宝熏收归,十二岁成为门客,游走四方,于六卿结好,名扬天下。二十四岁,被先帝亲自求请,拜为帝师。其超人的学识和能力,使之成为六卿之上文官之首,一时间地位无人能及。

先皇将一国公主下嫁为妾,何其风光。扬子宁门客众多,鼎盛之时,半个朝堂都出自子非门下。

但也就是此时,扬子宁五十四岁,遭遇度学案,自请辞官退隐朝野,从此了无踪迹。先皇临终前仍旧挂念,感叹其才学,并称‘天下文官,无人能及其子非一二’。

时光荏苒,转眼已去多年。新帝即位,当年名誉天下的那一群人,已经老去死去,如今只能在学子们的转述中窥见那时盛景。

这其中的一群人,包括隐归的,昌安书院学监,曾经的萧家门客,云熏之下三品官员田仲才。他与扬子宁一同求道,在学识上虽远不及对方,二者也来自不同卿部,但却极为推崇对方。

他一直认定,扬子宁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心智不坚。

庄守心并不是一个多么令人惊艳的人。就算田仲才有多么好的惜才之心,也达不到如此尽心培养的程度。

但是,庄守心却像极了扬子宁。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

那首咏鹅,在田仲才第一次讯问庄守心时就察觉到了。但是他偏偏不说,他想知道,庄守心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庄守心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将昌安书院当做是自己最后的一根稻草,紧紧抓住,没有对曾经的诗做出任何的否认。

某种程度上来说,庄守心并不是庄守心。他只是田仲才制作出来的一个复制品,扬子宁的复制品。他的为官理念、学识之道,全部承袭于扬子宁。

但是却唯独一点。心性。

心性上,和扬子宁不同。他更为坚定。庄守心追求的是天下大义,能为天下大义牺牲全部自我。扬子宁会因为自身的不足而抛弃官场抛弃天下,而庄守心,却成为了那个能为天下抛弃自己的人。

当然,庄守心只是一个农户,要将他训练成这样未免太难。田仲才只是打了个基础,便将这块璞玉匆匆出手交由秦国公。

可秦国公只是一个幌子。自扬子宁以后,无论是六卿还是皇上,都极为忌讳这样的大能者。秦国公是一个闲散国公,将庄守心交给他最适合不过。

他求得扬子宁的帮助,本是想借用扬子宁在朝堂上遗留的实力,一举将庄守心推向至高之位。但是,一切出乎了田仲才的意料。

稍众即逝间,秦国公将庄守心转手,将他归于宝熏。宝熏自然很重视庄守心。毕竟,他得到了扬子宁的认可。他们一心想要培养出第二个扬子宁,却是宝熏一卿的扬子宁。

去往霞山寺之前,庄守心已经做好了准备。其实,他并不认同学监的行为,并从一开始就窥见了失败。

没有人会想要第二个扬子宁出现。因为无论是对于皇权还是六卿,这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他庄守心,不仅承担不了这个重任,同时,也生不逢时。

扬子宁已出,便不会再轻易有第二个。

庄守心觉得,自己仿佛就是水中浮萍,随漂流而动,最终,也不过短短几日。成为泉边坚石的妄言仿佛还在耳边,却已然物是人非。

终究,只是他的妄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7页  当前第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2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童养媳的春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