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种田文之女配人生_分节阅读_第68节
小说作者:春未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98 KB   上传时间:2017-05-04 20:40:37

她说完,又在心里暗自期许,自己可一定要过的好好的。

赵氏兴高采烈起来,还许诺一定要跟余娟置办一份像样的嫁妆,她答应过许夫人的。一定要把余娟嫁个族人众多的好人家,务必要嫁好一点,赵氏拿了人家的钱不敢不办事。

——————————————————————————————————————————————我是分割线

京郊过年的气氛也很浓烈,吴襄买了对联,跟贵儿俩人贴在门外。敬天要跑出去玩,被余榕拦住,交给吴襄:“你儿子今天上街?我们要不然今天去一趟吧。”即便是过大年,但是京城的店铺大多都是开着的,余榕就想趁着这个机会去卖一下自己的布匹。

吴襄看余榕正在装布匹,就笑道:“好啊,我们等会儿就出去。”

今天没什么堵车的情况,因为过年的原因,京城人少了很多。余榕顺利到绣坊,只有一个杂役跟在看店,看余榕过来连忙凑过来。余榕就笑道:“这位小哥好,我是听说你家店在收布,我这有两匹,你看收不收?”

收布也是要功夫,首先要看你的布是不是犯忌讳,或者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徽记。再有就是所织出来的布匹质量花色再另算,若是平常的土布这种店根本就进不来。这位小二哥也不能做主,便去后边叫掌柜来。

掌柜今天未出门,听说有人上门卖布,打扰他睡觉就有几分不喜。但出来后见是一年轻妇人,身边还陪同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二人穿戴也不俗,掌柜的先放下心来。又看余榕拿出来的布,他惊叹:“这是上乘的绣法,可是从南边过来的?”

余榕笑道:“正是,小妇人随相公进京赶考,想挣点儿钱自个儿零花,所以想试试看这里卖布能不能卖出去?”江南重纺织,就连今上穿的衣服跟贡布基本上都是江南贡上的,又以平江府为个中翘楚。余榕能做到首席绣娘也自然下足了功夫,不过是平时不想花精力,毕竟家里也不是一贫如洗。

一听说吴襄是上京来赶考,掌柜的脸色也立刻变得好看一些,读书人在哪里都受人尊重的。而余榕的布也确实很好,余榕一共织了两匹,一匹竟然比在临安多加一倍,一共得了八两银子。余榕收在自己的荷包中,故意豪气道:“今儿我带你们出去吃。”

吴襄打趣她:“请余老板带小的。”

余榕哈哈直笑。

贵儿在一旁听的真真的,也跟着笑,主子好他就好。

吴襄新认识的几位朋友,有南有北说话口音也大不一样,余榕让秋桐跟张妈上菜后就躲到屋子里吃饭。毕竟前边是男客,被冲撞了实在是不大好。

“来来来,各位吃菜,都是家常菜,可别嫌弃才是?”吴襄很有面子,毕竟余榕满满的安置了一桌菜,家里也干干净净的,不论大小,可是看着就很舒适。

其中有一位便羡慕道:“真羡慕你啊,景耀兄,我家那个一坐车就头晕,可不敢让她跟着过来。”除了卫冲年纪小一点,其他人都已娶妻生子。

吴襄交际应酬是一把好手,一会儿众人关系越发亲密起来,临走时还一人送了伴手礼。当然伴手礼是余榕所安排,皆是送的从临安带过来的砚台,外面装砚台的袋子是由余榕亲手缝制的。吃好喝好再收到礼物,一个个都满意的很。

临近乡试,吴襄也不再出去,而是天天在家跟卫冲讨论学问。余榕就每日一天三顿外加宵夜准备好,平时织布绣花,倒也轻松。

皇天不负有心人,吴襄跟卫冲乡试过了,吴达也过了。尤其是卫冲乡试头名,吴襄也捞了个中等,吴达却吊尾,当然对于袁氏来说辛苦没有白费。吴达功夫用的很深,他三岁就开始识字读书,他的世界除了读书是不用操心任何事情的。

乡试过了,吴襄更不敢松懈,卫冲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余榕让贵儿跟卫冲的小厮俩人守在门口,不让闲杂人等进来吵他们,这里一下中了两位,房东都特地说要免除租金,另附了好些东西。余榕却推辞不要,她太知道吴襄之事真的成了,就得不能收这些小恩小惠。

吴襄心想,我果然是没有看错她的。

等到会试的时候,吴襄拼了一把,终于中了。卫冲则更厉害,又是会元,这下卫冲真的炽手可热起来,余榕门前的那两位小厮也挡不住了。

吴襄倒是真心为卫冲着想:“你也不必担心,只管努力,若是中了,前程更大。以免被这个拖累了。”

卫冲点头,吴襄对他实在是如大哥般的存在,他也知道吴襄说这些也是为了他好。

吴达却被没有上榜,若是没有吴襄做对比,袁氏肯定高高兴兴的。可是有了吴襄做对比,那吴达就是没考好,袁氏不服输,她在这个儿子身上花了太多心思了,要放弃也太难。再者吴达还年轻,可以拼的机会也实在是太多了。

实在是来不及沾沾自喜,吴襄又投入紧张的殿试中,卫冲学起来很轻松的,他不一定能理解。但卫冲敬重吴襄,也愿意帮吴襄,吴襄进步还是很大的。因为若不是卫冲,他可能不会再拼了,直接打道回府了。

吴襄不敢偷懒,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卫冲尽管天资聪颖,也不敢放松自己。

余榕就安慰他:“只管尽力就行,别想太多了。”他们学习的时候,余榕就带着敬天玩,每天一定要抽出半个时辰让吴襄教他读书,促进父子之间的感情。其实,敬天刚出生的时候吴襄是没什么感觉的,可是现在看到敬天就很亲近,这也得意于余榕经常让父子二人相处。

新科探花郎卫冲已定,吴襄本以为自己最多就是三甲同进士,却未曾想到自己是二甲吊尾。但这个结果吴襄跟余榕已经十分高兴了。

袁氏却气急败坏:“我就说那个吴襄那个崽子一肚子坏水,你看他现在是二甲进士了,藏了那个卫冲却不与我们说一声,真是可以啊!”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三老爷跟着的那个主簿被新的县太爷换下去了,三老爷这个本来就不是正编的也被撸了职位,袁氏断了财路只能被迫回家。

第92章

若是有权有势的, 好的职位留给他们, 少不得要挑拣一番。可吴襄这等一般的, 无权无职的反倒是好安排。像吴襄就是被安排到一些偏远地方任县令,余榕完全都没听过这个地方,叫神女县。九月上任, 中间的时候刚好让吴襄回去祭祖。

卫冲这个少年探花是一甲传胪,直接是六部部属, 又被亲王府点为郡马爷。卫家族人也陆续上京,吴襄奉上新婚礼物后则要告辞, 卫冲很是舍不得吴襄,他现在手里有钱, 专门跟吴襄租了大船回去,也算是还了收留之恩情。

而吴襄考上二甲进士,若没有卫冲帮忙也基本不可能,俩人惺惺相惜。可千里搭凉棚,总有散的那一日, 吴襄意气风发的一把抱住余榕,小声道:“等我们到任上, 再生一个吧。”

坐船果真是不一样,她们乘坐的是那种尖头船,很快就到了草埔。吴襄有了官身就立刻不一样了,新上任的县太爷也不过是个举人身份,他亲自来接吴襄。余榕作为新科进士的夫人,也被众人围住, 张氏就更不必说,宣氏也跟着热闹的很。

吴老太太更是一口一个我家三孙儿,来显示她跟吴襄的亲昵。吴老爷自己是个土财主,本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却没想到儿子这样出息,他跟吴刘氏商量道:“这次襄儿有这样大的出息,她们俩口子手里没什么钱,不如我们给点钱给她们。”

吴刘氏终于尝到了做官夫人的瘾,忙不迭的同意,还道:“既然这样,不如我们这次跟着他们一起去上任吧。襄儿年轻就不说了,那个余氏不过是个商户女出身,又懂什么。还不得我们大人去掌掌眼。”

吴老爷捏着胡须笑道:“你说的也是。如今襄儿中了进士,老二再不敢跟我争了,你就跟着襄儿去任上。我在船上多挣点钱,也好给襄儿他们用。”二老爷再牛又如何?二房没有一个读书人,三房现在又被撤职,老三的儿子也不争气,不过是个监生。唯有大房现在回归了她们本来的地位。

余榕此时还并不知道她婆婆准备跟她一起去的,还在跟张氏和宣氏絮叨。两三年未见,张氏反而更年轻了,余榕谢过宣氏:“都是嫂嫂管家的好处,娘又跟我说嫂子跟哥哥都孝顺,可恨我不在身边,多亏了嫂子。”

小姑子还是那个小姑子,但是身份已经大不相同了,现在可是县太爷的夫人了。即便宣氏一向沉着,面上都露出些对上位者的敬畏,“这是应该的。”

余榕疑惑道:“怎么我方才看到娟儿梳了妇人头,这是怎么回事?”她只是去了吴老太太那里请安就回房跟娘家人说话,还没跟家里其她人见面,只是远远地看到余娟了,有些疑问。

张氏了然:“你们这一南一北的距离也远,二房肯定也不好意思说。吴荣续弦娶的就是余娟,余娟今年才嫁过来的,我跟你嫂子还回去喝喜酒了。”

这完全天雷滚滚?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啊。余榕疑惑:“那苗秋纹呢?”

张氏神秘一笑:“贬妻为妾了。”

也是苗秋纹本来就是侯府丫头出身,侯府倒了她的靠山就倒了,没有任何人跟她撑腰。于她来说识时务还好,要是不识时务,那吴家都不用对付她,把她赶出去她就没活路了。

正好秋桐抱了敬天过来,敬天长的像吴襄,却又比吴襄性子要霸道一些。可张氏看到外孙子就连忙把准备好的礼物拿出来,“我的乖孙孙,外祖母跟你准备的你看看喜不喜欢?”原来是一块通体碧绿的玉佩,上边还写了敬天的小字。

余榕嗔怪:“这是怎么的送这么贵重的,他小孩子家家的。”

张氏笑道:“又不是给你的,这是给他的。也是凑巧,我跟你嫂子去湖阳的时候就看到这块玉了,让人打磨好了做成了玉佩。”

敬天小小年纪,但是记得爹娘教导,抱拳谢过张氏。这个做派让宣氏感叹,她年前生了个女儿,还想亲上加亲的,可是小姑子的儿子这样出息,她也不敢提这个话头了。当然余榕也不会同意,即便是张氏说,她也不会同意。

儿子年纪尚小,她还不知道日后儿子如何?若是跟他爹一样能读书读出去,日后肯定要门当户对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种田文之女配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